-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级高一上期期末适应性考试 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2分,共56分) 1、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提到,西周“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殖焉,三也。”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 ①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 ②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地位 ③有利于推动文化的交流 ④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说道:“西汉二百余年,以武帝期为界,前后之历史状态差异极大。汉初之六十余年间,其历史状态具有相当的独特性,而此种独特性,又在很大程度上是战国末年以及秦楚汉间历史特征的延伸。”下列能佐证这一“独特性”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3、古代的日本、朝鲜等国仿照我国的科举制度选任官员。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也借鉴了我国科举制度的一些办法。这些主要说明 A.朝鲜、日本的政治制度落后 B.科举制度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C.隋唐时期中国领先于全世界 D.科举制度优于西方的三权分立 4、“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 ①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 ②增强了军队的作战能力 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④提高了文人的社会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北京大学历史系阎步克教授通过对皇权的强度与成熟程度的分析,做出如下柱状图。其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皇权强度的史实是 秦汉 魏晋南朝 十六国北朝 唐宋 元明清 █皇权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A.清代军机处跪受笔录承旨办事 B.明代内阁成为皇帝的助理机构 C.清代军机处成为正式权力机关 D. 朱元璋废除丞相实行高度集权 6、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由此可推论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闭关锁国盲目自大 B.西方试图保护鸦片走私贸易 C.西方试图打开中国的市场 D.清政府无契约精神强行毁约 7、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提出:“在各自势力范围内任何口岸,对他国入港船舶所征收的入港费,不得高于对本国船舶所征收的入港费”。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满足列强寻求市场的需要 B.构建新殖民主义下的商业体系 C.实现各国在华利益的均衡 D.站在国际视野上阐释外交政策 8、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依据中日战争互相对立的基本特点,阐明了实行持久战的道理。1937年8月,国民政府南京国防会议上,一致通过以“持久消耗战略”作为中国抗战的战略指导方针。这说明 A.两党刻意营造联合抗日的氛围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趋向一致 D.持久战略成为国共两党共识 9、太平天国运动中出现过一些向西方学习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其中具有近代性质的社会改良主张是 A.“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B.“国家以法制为先,法制以遵行为要” C.“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D.“禁庙宇寺观,既成者还其俗,焚其书” 10、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在同盟会负责人讨论临时政府组织形式,就总统制和责任内阁制问题发生激烈讨论时,黄兴坚决支持孙中山的意见,主张总统制。而孙中山让位袁世凯后,黄兴却转而主张责任内阁制。这实质上反映了 A.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具有复杂性 B.共和政体存在结构性缺陷 C.责任内阁制更有利于权力集中 D.黄兴的主张能够与时俱进 11、就反对帝国主义来说,近代中国人民经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发展阶段,走过曲折的道路。促进对帝国主义认识从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飞跃的事件应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辛亥革命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12、有学者说,1954年宪法“既不是一部《共同纲领》那样的新民主主义类型宪法,也不是一部‘完全’的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这反映了1954年宪法 A.具有延续性 B.缺乏创造性 C.具有过渡性 D.缺乏独立性 13、《人民日报》社论在评论一次重大会议时指出:“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4、1986年11月,台湾民进党成立,在其通过的党纲中,正式提出“台湾前途应由台湾全体住民自决”的主张。该主张 A.背离了“九二共识” B.是隐性“台独”的表现 C.体现了“一国两制” D.强调一个中国的原则 15、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 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打扫干净屋子”方针的雏形已出现 C.“另起炉灶”方针的雏形已出现 D.新中国“一边倒”方针的雏形已出现 16、下表展示了中国新时期外交战略和政策。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有 战略类别 战略重点 实现手段 选项一 大国协调战略 处理与大国关系 伙伴关系 选项二 区域整合战略 处理与周边关系 一体化外交 选项三 政治联合战略 处理与发展中国家关系 论坛外交 ①三项战略均体现“不结盟”政策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符合“选项一” ③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符合“选项二” ④加入世贸组织符合“选项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对于战争中所发生的事情,我的原则是不记载从碰巧在场的人那里获得的情况,甚至不凭借我本人的印象;我所记载的,要么是我亲历的,要么是我从他人那里获悉,但我尽最大可能一一准确核实过的。即便如此,还是难以发现真实情况。”据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历史研究要客观公正 B.历史研究注重对史料的辨伪 C.历史研究须寻根究底 D.历史研究能够排除主观因素 18、古希腊时期,各个城邦按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道路建立了各种类型的政治制度,比如君主制、僭主制、贵族制、寡头制、民主制等,其中每个类型又包含千差万别的政治形式,几乎没有两个城邦的制度是完全相同的。这从侧面印证了城邦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 B.直接民主 C.独立自治 D.轮番执政 19、恩格斯论及国家的起源时认为,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域而非按血缘划分国民。以下实践这一点的措施是 A.四百人会议 B.十将军委员会 C.五百人会议 D.公民大会 20、西塞罗说:“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法律是 A. “陶片放逐法” B.《十二铜表法》 C. 公民法 D. 自然法 21、1693年,英国议会提出《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后,就失去了议员资格。该法案被国王威廉三世否决,以后如此多次,直到1707年才获得通过。这反映了 A.议会完全被国王控制 B.英国政体出现严重倒退 C.英王失去了所有权力 D.英国政体在渐进中完善 22、2017年8月4日新华社电称: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上周接近全票通过一项针对俄罗斯、伊朗和朝鲜三国的制裁法案,断绝了总统特朗普使用总统否决权的选项。尽管不满,特朗普于8月2日还是签署了这项法案,并发表一份怨气十足的文字声明,美国国会此举 A.表明国会权力高于总统 B.行使了宪法赋予国会的职权 C.使立法权凌驾于行政权 D.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23、如果把“议会对王权的胜利”、“三权分立的确立” “一票共和”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应是 A.新体制的创立 B.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C.工业革命的浪潮 D.民族独立新探索 24、恩格斯评价德意志帝国时说:“德国牢不可破的统一是摆脱它目前的贫困和创造国家财富的首要条件,统一使它走向了经济现代化、军事现代化,却将政治现代化抛之脑后”。下列最能体现德国“将政治现代化抛之脑后”的是 A.国家元首由普鲁士国王担任 B.宰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C.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权力中心 D.宰相是政府首脑只对内阁负责 25、学完“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这一章节内容后,一个学生对欧美主要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分别用了四个成语加以概括:“循序渐进”“独辟蹊径”“借尸还魂”“循环往复”。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英、美、德、法 B.德、英、法、美 C.法、美、德、英 D.英、美、法、德 26、近代以来美国为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采用三权分立,而新中国成立创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却规定实行议行合一。这主要由于 A.人民在国体中的地位不尽相同 B.国情及文化和价值理念的不同 C.不同阶级革命的结果必然不同 D.经济基础要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27、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这表明古代雅典 A.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 B.宣扬公民平等参政 C.限制公民的个人自由 D.直接民主弊端明显 28、梭伦寻求普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对“权威的根基被摧毁了”的正确理解是 A.以财产多寡取代血缘关系分配权利 B.有利于雅典工商业的发展 C.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 D.否定了奴隶主阶级专政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4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两个小题,第29题24分,第30题20分,共44分) 29. 材料一 古代中国历史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国家是在保留了原始氏族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的,国在家中,家长变成了国家的君主,氏族血缘关系引发的关爱父母、兄弟、姊妹的血亲之爱必然带到和移植到国家管理上去,社会关系保持着一种天然的“亲亲”和“尊尊”的宗法联系,由此形成敬民、重民、爱民的“民本”治国主张。 材料二 希腊进入文明社会时摆脱了氏族血缘关系的束缚,所建立的国家是与氏族血缘无关联的城邦。希腊的城邦是独立自主的小国,强调的是公民的集体治权,公民大会则是公民集体的最高治权,一切公职向公民开放,所有公民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城邦国家中的公职都是通过选举产生,轮番而治。 ——以上材料均据《中国文明起源的特殊路径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古代中国“民本”思想和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民本”思想与希腊民主政治的主要异同点。(12分) 材料二 抗战时期,中国在积极寻求与英美进行远东军事合作的同时,也提出了收回香港的问题。……开罗会议后,人们在欢呼《开罗宣言》关于将日本从中国掠去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这一规定的同时,也殷切期待着香港能回到祖国怀抱。……重庆国民政府虽然出于稳定自身统治目的,希望收回香港主权,但为取得英美对其反共灭共这一中心目标的支持,不愿在香港问题上与英美闹翻最终不得不屈从美国压力,对英国妥协致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收复香港的极好机会。 ——摘自哀成亮《抗战胜利前后重庆国民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交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中国视角分析抗战胜利前后没有收复香港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的历史意义。(12分) 30、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朝代,都在皇权和文官制度的统治下,再配合市场性农业经济的网络。如果没有其他因素,这两套网络的结构,可以长期保持中国的统一,提供相对有效的管理。到了唐代,虽然颇多内乱外患,但基本上,文官制度的体系还是相当有工作效率。宋代的制度,地方有相当的自主权,虽然宋代中央的工作效率并不高,各个地方人治为政,但也能保持经济网络的自动调节。明、清两代,中央权力强大,而在意识形态固定以后,文官体系已不再能作必要的调节,以适应突然发生的变化。 ——摘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8分) 材料三 历史示意图能够简洁明了地再现历史知识。 (2) 比较以上示意图,提取项有关唐朝和美国政府机构比较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2019级高一上期期末适应性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1——5 ACBDA 6——10 CCDBA 11——15 DCDBB 16——20 ADCCD 21——24 DBABA 26--28 BA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4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两个小题,第29题24分,第30题20分,共44分) 29(1)原因:(中国)原始氏族血缘关系的保留;家国同构的国家组织形式;宗法关系的政治化:吸取前代暴政而亡的教训。(希腊)氏族血缘关系的打破;城邦的独立自治和生存压力;城邦实行公民集体统治。(6分任答三点) 相同点;依靠民众维持政权;重视尊重和保护民众。(2分) 不同点:古代中国的“民本”思想以维护君主统治为出发点;古希腊民主政治以提高城邦凝聚力为着眼点。(4分) (2)原因:中国国力衰弱;国民政府腐败,为取得英美支持其反共灭共;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内战独裁方针,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统治。(4分) 意义: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开创了港澳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构想是实现中国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和发展;为解决国家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8分) 30、(1)特点:皇权专制与文官制度相结合;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明清以前,文官体系发挥重要作用;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文官体系僵化。(4分任答两点) 影响: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后期僵化,成为社会发展障碍。(4分) (2)【答案】答案一: 信息:都是通过权力的分散(或三权分立;或分权),达到中央政府部门互相制约与平衡(或牵制和监督;或制衡),防止部门集权。)说明:唐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或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或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或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 答案二: 信息:都是三权分立,但权力分割的形式不同(或都体现了分权;或形式上都是分权,但分权的内容不同)。说明:唐朝三省六部制是将权力(或宰相权力;或相权)分为决策权、审核权、执行权;美国三权分立体制是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 答案三: 信息:两者体现的本质不同。说明:唐朝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或封建主义制度);美国三权分立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或资本主义制度)。 答案四: 信息:两者分权的目的不同。说明: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通过分权达到加强专制皇权(或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或分权是为了集权);美国三权分立的目的是防止专制的出现(或防止专制权力)。 答案五: 信息:两者权力运作方式不同。说明:唐朝三省六部制是集权(或皇权)下的分权,皇帝大权独揽(或具有绝对的权力);美国三权分立是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或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但无绝对权力)。 【解析】 【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再应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美政治制度,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可知是指唐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度和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学生可以从中得出二者都体现出权力分散、本质是不同、两者的目的不同、两者权力运作方式不同等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即可,其中学生论述要符合史实,语言准确,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较好的基础知识和概括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