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4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学者信力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仍、兵荒马乱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最为开放和最不可思议的一个时代……是一个黄金的时代……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材料反映的是 A.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 儒家思想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C. 传统主流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D. 促使“三教合一”现象出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战乱频仍、兵荒马乱的时代”、“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故选A项;儒家思想开始处于独尊地位是在汉代,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百家争鸣,还没有形成占据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重新焕发了生机”的说法有误,故排除C项;此时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三教合一”现象出现的说法明显有误,故排除D项。 2.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此中“智慧”是指 A. “兼爱”和“尚贤 B. “仁”和“德治” C. “克己复礼 D. “有教无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这一题说到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这应该指的是孔子思想主张能为我们今天所借鉴的精华部分,即孔子所提倡的“仁”这一思想核心和 “以德治国”的主张,这既涉及到了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又涉及到了执政者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和谐关系问题,故选B。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 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 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 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 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答案】D 【解析】 【详解】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提高,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民众力量的显现产生了富民思想。故答案为D项。A项,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主流,民本思想也不可能上升到社会主流思想这个高度,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统治者对私产的保护,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社会矛盾尖锐而不是缓和,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4.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材料表明孔子认为对统治者而言最重要的是 A. 让百姓丰衣足食 B. 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C. 以“仁”统领人们的思想 D. 以诚信对待百姓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孔子看来食、兵、信都很重要,但是三者之间,最重要的是信,讲求信用是巩固统治的基本条件,选项D正确;选项A、B明显与材料中孔子的观点不一致,排除;选项C与材料无关,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在于把握材料中孔子对食、兵、信三者地位的排列,最终孔子认为“民无信不立”,以此思路解答。 5.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 A. 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 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C. 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 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答案】A 【解析】 君主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种观点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故答案为A项。这种主张不是为了保护环境,排除B项;材料所述是天与天子即君主的关系,排除C项;这种主张在儒家思想中本来就已包含,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点睛:董仲舒以较为曲折的方式继承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如宣扬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 6.有学者指出,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法两家尖锐对立。秦朝尊崇法家,厉行法治,遭到儒家批评。秦朝灭亡后,取代法家的是道家。文景以后,道家淡出政治舞台,儒家取而代之,登上正统学说的宝座。这表明秦汉时期 A. 根据统治需要选择治国思想 B. 延续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 C. 对待思想流派态度变换不定 D. 逐渐认识到法、道思想的弊端 【答案】A 【解析】 秦朝注重法家有利于结束战国纷争局面的统治思想,汉初由于经济凋敝,实行道家无为思想有利于社会统治,显然秦汉时期根据统治需要进行治国思想选择,A正确;汉代时百家争鸣结束时期,B错误;C中变化不定不符合题意;D中法道思想弊端说法错误。 7.汉武帝时期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汉元帝主张:“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可见,汉代统治政策的特点是 A. 尊儒学为正统,灭绝其它思想 B. 儒法并用,把二者放到同等地位 C. 实行外儒内法,以儒学为正统 D. 无为而治,儒学与黄老之学并用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A项中“灭绝”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以霸王道杂之”不符,故排除;B项中“同等地位”、D项中“无为而治”的表述均与题目中的信息“独尊儒术”不符,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独尊儒术”、“以霸王道杂之”体现了汉代儒学“外儒内法”的特点,故本题应选C项。 8.北宋欧阳修说:“董生,儒者。其论深极《春秋》之旨;然惑于改正朔……不能高其论以明圣人之道,惜哉!惜哉!”与欧阳修同时代的刘敞也指出“然仲舒好言灾异,几陷大刑……背于圣人之道,惑于性命之理者也。”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董仲舒的思想不能满足君主的需要 B. 欧阳修、刘敞认为董仲舒偏离了先秦儒学 C. 董仲舒对儒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D. 欧阳修、刘敞的观点得不到儒家的认可 【答案】B 【解析】 【详解】欧阳修和刘敞对董仲舒的学术思想做了一个较为一致的评价,在他们看来,董仲舒的思想偏离了先秦儒家方向,应该批判,选项B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君主需要,选项A排除;欧阳修和刘敞更多的是对董仲舒的批判,而非对其贡献的赞扬,选项C排除;选项D偏离材料主旨,排除。 9.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母刘氏在人泽坡休息,梦中与神人相遇后怀有身孕,生刘邦:《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出生时出现了“红光满屋”的怪异现象。这表明统治者的意图是 A. 掩饰自己出身低微以取得上层支持 B. 宣扬迷信思想强化伦理纲常 C. 利用天人感应树立君主的政治权威 D. 干预史家对历史的客观记录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汉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知,A不是主要意图,B中的伦理纲常与神化出生无关。D错误理解材料。因为材料反映的是君权神授的内容,这与C相符,故正确答案为C。 10.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 从天人感应出发 C. 从万物本源出发 D. 从人的本性出发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察宋明理学的知识。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拒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源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故选C。A项是辩证法思想,属于道家老子的思想;B项是董仲舒的思想;D项是明清进步思潮。 考点:宋明理学 点评:宋明理学是儒家学说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人身上是要求人们遵循儒家伦理道德,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宋明理学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11.“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的观念系统。现在有人做了坏事,仍被称为“伤天害理”或“天理难容”。朱熹认为要想知道“天理”何在,必须 A. 内心反省 B. 考察事物 C. 消灭私欲 D. 遵守三纲五常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是问探寻“天理”的方法,程朱理学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即“考察事物”,故B项正确。心学强调内心反省,与程朱理学不符,排除A。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以求理,而不是消灭私欲,排除C。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以求理,而不是遵守三纲五常,排除D。 12.“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指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指陆九渊及兄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朱熹主张探究万物以掌握科学 B. 二陆认为穷理只需反省内心即可 C. 辩论双方对求理截然对立 D. 辩论发生在江西庐山的鹅湖书院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二陆”提出“发明人之本心”,即穷理只需反省内心即可。故答案为B项。A项,朱熹主张探究万物是为了“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排除;C项,辩论双方只是求理方式上的差异,而非截然对立,排除;D项,湖书院位于江西铅山县鹅湖山麓,山为武夷山脉,排除。 13.《宋史》记载:徽宗宣和三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明代施耐庵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创作了《水浒传》,讲述北宋宋江等人由被迫落草、替天行道,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新型史料介入有助于厘清历史事实 B. 古代史家扬善抑恶的传统影响历史解释 C. 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大众的历史认知 D. 不同的史家对同一历史现象有不同理解 【答案】C 【解析】 题干中关于宋江等农民起义后被朝廷招安的信息只在《宋史》中有记载,明朝施耐庵的《水浒传》是属于文学作品,不能直接用来做史料,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中的两个信息突出的是宋江等人被朝廷招安,所以不是属于扬善抑恶,故排除B;《宋史》中的信息影响到了施耐庵的创作,而施耐庵的创作又影响了大众的历史认知,整个题干中的信息都是体现维护朝廷的统治这一主流价值观,故C符合题意,所以选C;题干不是体现的不同史家的历史理解,而是一个属于史家,另一个属于文学家,故排除D。 14.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 A. 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B. 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C. 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D.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明清之际,东南地区出现早期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封建专制力量强大,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这些思想家没有提出新的社会方案。故C项正确。社会阶级的根源仍在于经济发展程度。故A项错误。传统思想的束缚是一部分原因,但文化并不在变革中占主导位置。故B项错误。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但进步思想家们还是提出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故D项错误。 15.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自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李贽也主张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并强调人的正当私欲。这说明他们 A. 否定传统权威,倡导个性自由 B. 没有辩证看待孔子的历史作用 C. 反对盲信孔子,主张顺时而变 D. 批判了儒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自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得出两人都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倡导个性自由,故A项正确;“虽其言出自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是一种批判的看待孔子的观点,故B项错误;顺时而变在材料并未体现,故C项错误;儒学对人的思想禁锢在材料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王阳明和李贽的思想 16.黄宗羲认为,上古君王“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后世君主则“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古之君王,受到人们爱戴:“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据此可知,黄宗羲 A. 反对中国古代的封建君主制度 B. 认识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危害 C. 反对脱离物质生活而空谈义理 D. 认为保卫国家是天下人的责任 【答案】B 【解析】 根据“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结合所学,黄宗羲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故选B;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不反对封建君主制度,排除A;C与材料无关,排除;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也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联系所学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分析解答即可。 17.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这样评论李斯关于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仪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A. 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 B. 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C. 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D. 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仪之后,势必至此。”可知李贽认为焚书乃是势之必然,即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所以本题选B,A、C、D与材料不符。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李贽。 18.“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在宋明以后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但在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对三纲的解释是: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这种现象的出现直接反映了明朝 A.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 市民文化开始兴起 C. 思想界对理学的批判 D. 民主启蒙思想的萌发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主要阐释的是思想文化方面内容,没有对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进行描述,故A项排除;市民文化开始兴起于宋朝,与题干时间不合,故B项排除;材料中“《封神演义》中对三纲的解释”是对传统三纲五常思想的冲击,即对理学的批判,故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明清思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民主启蒙思想,故D项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对理学的批判 19.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A. 构建新儒学体系 B. 提倡知行合一 C. 强调社会责任感 D. 重建伦理秩序 【答案】C 【解析】 张载提出的理想在于为天地、生民、万世等,顾炎武为天下兴亡呼吁,这都体现了他们以天下为担当的社会责任感,故答案为C项。材料中只提供了二者的理想,与构建儒学体系和伦理秩序关系不大,排除A、D项;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思想,排除B项。 20.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这一现象表明 A. 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 B. 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 C. 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 D. 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主要强调儒家思想中的“孝悌”,西周礼乐制度中强调的是世袭制和等级制,没有孝的内容,故A排除;材料明显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政治上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故B符合;历代王朝并不是全以孝廉为选官标准,科举制以考试为标准,故C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道德与法律融为一体,强调孝悌早在汉代察举制就有了,故D排除。 21.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这表明苏格拉底 A. 关注自然界,强调生命的意义 B. 否定理性的价值 C. 主张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D. 主张美德即知识 【答案】C 【解析】 苏格拉底强调重视人,而非自然界,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苏格拉底否认理性的价值,故B项错误;“要返求于已,研究自我”,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故C项正确;题干中没有反映出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主张,故D项错误。 点睛:结合所学知识控制,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这与题干信息“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吻合。 22.在史学研究中,人们习惯于把孔子与苏格拉底相提并论,两位圣贤在中西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大致相当,获得的尊重与崇拜难分伯仲。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东西方都受到尊崇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 A. 生活在同一个历史时期 B. 思想主张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C. 思想主张中含有人文主义思想 D. 都是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孔子与苏格拉底都强调道德和知识的作用,思想中蕴含了人文主义思想,C项正确。AD两项是两者的相同之处,但明显不是二人受到尊崇的主要原因,故错误。孔子的思想主张并未适应当时时代的需要,所以在当时未被采纳,B项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主张,熟悉两者的思想,紧扣设问“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东西方都受到尊崇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23.历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在研究文艺复兴时提出过一个问题:“是谁使他们自己的时代和一个可尊敬的古代调和起来,并使后者在前者的文化当中成为一个主要成分呢?”材料中的“谁”,最有可能指 A. 德意志人 B. 俄罗斯人 C. 意大利人 D. 英国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内容“研究文艺复兴”及所学知识可知,因为文艺复兴最早发生于意大利,故本题选C。 因为德意志最早爆发的是宗教改革,故A 错误。俄罗斯、英国与文艺复兴无挂,B、D 错误。 本题实际上考查文艺复兴的发生。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24.薄伽丘在《十日谈》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说自己喝的美酒连耶稣也喝得,神父知此人有钱便说要将其烧死。那人连忙通关节,献上一大块黄澄澄的‘脂膏’,让神父搽在眼上,以医治他见钱眼红的病。”薄伽丘通过这则故事 A. 宣传了人类平等 B. 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C. 抨击教会的腐败 D. 抨击了教会的禁欲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薄伽丘通过这则故事讽刺了神父的贪婪敲诈,抨击了教会的腐败,选项C正确;材料中未提及人类平等,选项A排除;材料主旨是教会贪婪和腐败,与发展人的个性无关,选项B排除;选项D偷换概念,材料中教会看中的是钱财,而非禁欲,排除。 25.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新教还宣扬禁欲主义,主张节俭。这些新教思想 A. 打破了教会的精神垄断 B. 继承了天主教因行称义学说 C. 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D. 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获利、勤奋劳动、节俭等均有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即这些新教思想是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材料的主旨,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因行称义,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非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6.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并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而广为流传。此后,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这一现象 A. 弱化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宗教信仰 B. 打破了神学对科学技术的束缚 C. 直接推动了德意志地区的统一 D. 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兴起与发展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人人有权阅读《圣经》、把《圣经》翻译成德文”可知否定天主教会权威,促进了德国民族文化的统一,“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可知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兴起与发展,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弱化宗教信仰而是否定教会权威,推动民族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科学技术的相关信息,排除C;马丁·路德的主张有利于德意志地区的统一,不能说是“直接推动”,排除C。所以选D 27.著名学者姚国华先生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中指出,今天西方人强大的奥妙,就是两个东西,一个科学,一个法律,都是从希腊哲学演变而来的。这两个东西看起来好像不一样,但在西方语言中是一个东西,都叫Law。他们相信万物背后有一个普遍的共性在起支配作用。对于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共性”,17、18世纪的西方思想家比较普遍地认为 A. 只有靠科学实验来证明 B. 只能用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C. 只有靠逻辑思维去推理 D. 尊重人的欲望,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答案】B 【解析】 根据“17、18世纪的西方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启蒙运动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启蒙思想家强调理性,主张用人的理性思维去寻找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存在的普遍的客观规律,故B正确;启蒙思想家除了主张科学外,还主张理性思考,选项 A 表述过于绝对,错误;启蒙思想家主张理性思考,而非逻辑思维,排除C; D 属于文艺复兴的特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28.“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上述条款,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 伏尔泰 B. 狄德罗 C. 孟德斯鸠 D. 康德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故本题应选C。伏尔泰、 狄德罗、康德都没提出过三权分立的思想,可以排除ABD。 29.“沙龙”一词原意为“装饰有艺术品的足够大房间”,后来逐渐成为文人和艺术家讨论文学、艺术、哲学或时事的社交场所。17世纪出现于法国,主要给文人讨论文学艺术提供场所,18世纪则开始趋向哲学性质,法国沙龙宣扬思想和言论自由,成为思想家等社会精英相聚和交流重要场所。18世纪法国沙龙的盛行 A. 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B. 体现了民众民主意识增强 C. 反映了贵族势力日趋走向没落 D. 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答案】A 【解析】 启蒙运动思想家宣传自由平等思想,“法国沙龙宣扬思想和言论自由”符合启蒙运动思想,这一活动场所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发展,A正确;沙龙属于社会精英相聚和交流重要场所,B错误;贵族势力此时并没有衰落,C错误;法国大革命是1789年,时间不符合,排除。 点睛: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 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都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它崇尚理性,向往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解放。 30.在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图书市场日趋饱和,利润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书坊重新对市场进行定位,选题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经典读物越来越少,戏曲、小说、生活用书的比重越来越大,适应了大众的消费需求。据此可知 A. 古代文化传承与创新依赖于印刷术 B. 传统经典文化逐渐被通俗文化取代 C. 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通俗文化发展 D.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传统社会转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戏曲、小说、生活用书的比重越来越大,适应了大众的消费需求”可知大众文化需求量越来越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除了商品经济发展的作用外,还得益于印刷术的普遍使用,故C项正确。印刷术只是有利于古代文化传承与创新,并不是其依赖,故A项错误。传统经典文化与通俗文化比重发生变化,并没有被取代,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传统社会转型,故D项错误。 31.培根在评述中国古代文明的三项成果时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材料中的“三种东西”是指 A. 甲骨文、造纸术、指南针 B. 印刷术,青铜器、指南针 C. 书法、火药、指南针 D.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科技对世界的影响。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方便了文化知识的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火药的使用引发了世界战争史上武器和战争方式的大变革,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起到了直接作用。指南针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它们都改革了世界的面貌,故选D。 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32.“在上古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主要是因为 A. 封建皇权的专制统治 B. 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C. 小农经济的高度繁荣 D. 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国古代的科技主要是服务于农业,均属于重视经验的科学,由于古代小农经济的高度繁荣,促使中国上古中古时代的科技一直超越西方,C正确;封建皇权的专制统治属于政治上背景,不是主要因素,A错误;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不是材料中中国科技领先西方的主要因素,B错误;中国古代科技的繁荣主要得益于农业的发达,不是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的结果,D错误。 33.儒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安天立命、修己安人,缺乏研究、开发自然的传统,这样的传统在以总结经验、搜集材料为主的传统科技阶段时,影响尚不明显,一旦进入理论升华阶段,哲学观和自然观的影响就至关重要。这说明 A. 儒家思想导致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 B. 儒家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C. 中国古代的社会环境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D. 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扼杀了创新动机 【答案】B 【解析】 中国古代科技在长时间内是领先世界的,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儒家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不利于科技理论的升华,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社会环境和民族心理,C、D两项错误。 34.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形成表格所示这种局面的原因有 项目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数量 22 25 25 9 25 7 7 8 8 ①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支持 ②发展农业需求 ③传统科学注重应用学科 ④科举取士的促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多集中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技领域(或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原因: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传统科学注重应用学科,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发展。科举取士忽视科学技术的考察,因此排除④选项,本题选择A选项。 35.“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虽萎绝其亦何伤众芳之芜秽”。这首古代著名诗歌 A. 反映了西周下层劳动群众生活 B. 体现了楚国地方特色和浪漫风格 C. 透射出盛唐诗人气度的宏阔广大 D. 表达了宋代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诗歌是《离骚》篇章,作者为屈原,战国时期人物,该作品体现了楚国地方特色和浪漫风格,选项B正确;屈原生活时代为战国而非西周、唐、宋代,选项A、C、D排除。 36.汤显祖是明代最伟大的剧作家,他在《牡丹亭题词》中说:“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而可以死,死可以生。”……以情为指归、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是一种新文化的代表。这种新文化反映了 A. 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转变 B. 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D. 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汤显祖”“《牡丹亭题词》”可知这种新文化是元曲,元曲体现了文化是世俗的,符合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故D正确;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是儒学,未发生转变,故A错误;材料未体现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故B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故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元曲的影响。由材料“汤显祖”“《牡丹亭题词》” 可知这种新文化是元曲,元曲体现了文化是世俗的,符合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37.明万历年间,白话小说的出版达到鼎盛。据学者统计,明中后期,《三国演义》有28种刻本,《水浒传》有14种刻本,《西游记》有9种刻本。该现象的出现源于 A. 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 B. 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 C. 白话小说的通俗易懂 D. 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我看着,印刷技术的突破是在宋代,明代只是在宋代基础上的有些改进,故A项错误;在古代,民众整体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且只是其中一个次要原因而已,故B项错误;白话小说的通俗易懂是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小说的繁荣与市民阶层的扩大紧密相连,而市民阶层的扩大源于明代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故D项正确。 38.《宣和书谱》中说孙过庭的书法:“得名翰墨,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尤妙于用笔。”以下书法作品中与此描述风格类似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可知孙过庭书法有些属于草书,在四幅图中,选项A是楷书;选项B是行书;选项C是草书;选项D是隶书,因此选项C正确,选A、B、D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在于对隶、草、行、楷四种书法的基本写法有一定了解。 39.在河北定州汉墓出土过用隶书书写的竹简《论语》,对该竹简制作年代的推论相对合理的是 A. 汉代制作,因为竹简出土于汉墓 B. 春秋时期制作,因为竹简内容是《论语》 C. 肯定不是汉代制作,因为书写材料是竹简 D. 肯定不是春秋时期制作,因为字体是隶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竹简出现于战国,隶书出现于汉代,《论语》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所作,所以A、B、C错误,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隶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论语》 40.下图是中国某传统戏曲中的脸谱,它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造型艺术,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由此可知,该戏曲脸谱艺术 A. 折射出社会伦理秩序 B. 标志着戏曲艺术成熟 C. 注重人物的心理变化 D. 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概括材料可知,“寓褒迈、别善恶”说明京剧借助表演形式宣扬善的一面,体现出京剧的教化功能,故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三纲五常等伦理秩序,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是元杂剧的出现,而不是京剧,故B项错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造型艺术,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不是人物的心理变化,故C项错误。 二、主观题(本题共3道小题,共40分)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百家争鸣”的景观中,“儒法之争”引人注目。事实上,“儒法之争”不仅存在于春秋战国时代,也不止于秦汉帝国创立过程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实质关涉到“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两个重大政治问题……不过,汉武帝时期儒家在立国问题上政治意识已趋于成熟,儒法之争因此而走向消歇……儒法合流最终成就了泱泱中华帝国文明。 ——摘自赵明《儒法之争与帝国政治意识的诞生》 材料二: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经过鲁国,以太宰祭祀孔子。这是帝王祭孔的开始。公元59年(汉明帝永平二年),于太学及郡县学祭祀周公、孔子。从此,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学校中祭孔,祭孔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活动。 ——《祭孔的由来》 材料三: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雠,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使宰相不罢,自得以古圣哲王之行摩切(注:规劝)其主,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儒法在“治国”问题上的具体分歧,分析从儒法之争到儒法合流背后的时代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政治思想的特点。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 【答案】(1)分歧:“治国上”儒家强调德治(礼治),法家强调法治。变化:中央集权政治发展;国家统一;农耕经济和社会逐步走向繁荣;文化发展多元一体。 (2)现象:孔子及儒学地位在汉代逐渐提高。原因:董仲舒更新儒学体系,提出“新儒学”;汉武帝接受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央设太学,传播儒学。 (3)特点:抨击君主专制,带有鲜明的民主色彩;托古改制(答主张学习古人治国经验也可);未提出未来社会建设方案;没能跳出传统儒家的藩篱;看待历史有偏激和绝对化倾向。 (4)经济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 【详解】(1)分歧:根据所学可知,在“治国上”儒家强调德治,法家强调法治。变化:结合所学,可从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国家统一、农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多元一体化等角度分析解答。 (2)现象:根据“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学校中祭孔,祭孔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活动”得出孔子及儒学地位在汉代逐渐提高。原因:结合所学,可从董仲舒提出“新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央设太学传播儒学等角度分析总结。 (3)特点:根据“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雠,名之为独夫”得出抨击君主专制,带有鲜明的民主色彩;根据“使宰相不罢,自得以古圣哲王之行摩切(注:规劝)其主,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得出托古改制;根据所学可知,明清之际进步政治思想未提出未来社会建设方案,也没能跳出传统儒家的藩篱等。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是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2.启蒙运动致力于改善人类的现世生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 材料一若是把他们看成乌托邦分子或者集权主义者,这在哲学上是错误的,从历史而言则是荒谬的。事实上,他们实事求是地看待世界,试图以求实际、讲原则的方式解决问题……启蒙运动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种榜样供当代知识分子奋力追赶,也展示了一种与压迫性的制度、不公正的特权和不合时宜的文化实践做斗争的样板。 ——【美】斯蒂芬·埃里克·布隆纳《重申启蒙:论一种积极参与的政治》 材料二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们目前是不是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那么回答就是:“并不是,但确实是在一个启蒙的时代。” ——摘编自【德】康德《什么是启蒙运动》 材料三启蒙哲人对批判的推崇及其对形而上学的正当批判明显地表明,启蒙运动不是理性的时代,而是一次理性主义的造反。这场造反表现为两种相互关联的方式:一方面反对把理性说成是唯一的,甚至主导的行动精神的论断。另一方面否定那种认为世界上的所有的神秘现象,都可以通过研究而得到阐明的观点。主张批判至上,绝不意味着理性万能。这是一项要求有权质疑一切的政治主张,而不是要求宣称一切都能被理性了解和驾驭。 ——【美】彼得·盖伊《启蒙时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启蒙思想家判断问题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们针对“压迫性制度”提出的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康德提出的“不是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的原因,并解释“但确实是在一个启蒙的时代”的理由。 (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 【答案】(1)标准:理性。 主张,民主:人民主权,君主立宪;三权分立。 (2)不是启蒙:封建专制的压制,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宗教迷信思想束缚。 是启蒙:启蒙思想家们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发展人文主义;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时代。 (3)观点:启蒙运动不是理性的时代,而是一次理性主义的造反。 认识:启蒙思想家们否定理性是万能的,认为理性并不能了解和驾驭一切。 我们一方面要保持理性、勇气,一方面要避免教条、僵化。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信息“实事求是地看待世界,试图以求实际、讲原则的方式解决问题…”从理性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从启蒙运动思想家主张回答即可。 (2)本题属于开放题,不认可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角度归纳回答。认可从启蒙思想家们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发展人文主义;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时代等角度思考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信息“启蒙运动不是理性的时代,而是一次理性主义的造反”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启蒙运动积极和消极两个视角回答即可。 4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联。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材料三: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除“四大发明”外,还有很多发明,如机械钟、铸铁技术、瓷器、万向架、马镫马具、独轮车,拱桥等都首创于中国。“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这个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有何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明清时出现的“李约瑟难题”的原因。 【答案】(1)地位: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处于绝对优势) (2)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等与农业有关的领域。古代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与农业有关的科学技术得到发展。 (3)原因: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内在动力;专制集权统治严重束缚科技发展;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同西方缺乏交流;古代中国重人文、轻技术的传 统不利于科技发展;重农抑商传统政策阻碍科技发展;中国传统科技结构自身缺陷的制约,过分强调实用性,缺乏理论性。 【解析】 【详解】(1)地位:根据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看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根据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类别和项数可知,中国古代科技成果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等与农业有关的领域。结合所学,可从农业经济为主体、统治者重视农业等角度分析总结。 (3)原因:结合所学回答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缓慢的原因即可,可从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专制集权统治、闭关锁国政策、重农抑商政策、中国传统科技结构自身缺陷的制约等角度总结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