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东阳中学2019年下学期10月阶段考试卷 ‎(高一历史)‎ 命题人:郭益华 审题人:郭益华 一、选择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长时间出现“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的现象,这反映了古代乡村治理主要依靠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皇帝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以理解到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地方以血缘为联系的宗族自治,在一直在社会基层有效运作,管理着一宗一姓的公共事务。乡绅、长老在农村的公共事务的管理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分封制是周天子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自己的王室成员和功臣的制度,排除A;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C与题干不符;皇帝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以皇帝为中心,实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排除D。故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名师点睛】宗法制在当时的影响:①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保证王权的稳定,保证贵族的特权;②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建立封建等级政治结构。宗法制对现在社会的影响: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积极作用是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消极影响是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2.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这种现象反映了 A. 嫡长子继承制遭到破坏 B. 贵族政治逐渐削弱 C. 周天子失去天下大宗地位 D. 地方与中央相抗衡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等信息可知分封制遭到破坏,说明贵族政治逐渐削弱,B项正确。材料反映贵族政治逐渐削弱,没有涉及嫡长子继承制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周天子失去大宗地位的信息,而是强调贵族政治逐渐削弱,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无法推断出地方与中央相抗衡,排除D。‎ ‎【点睛】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从贵族政治逐渐削弱的角度分析材料即可。‎ ‎3.根据甲骨卜辞,商朝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天上的至上神则称为帝。王每每出师征讨,必先卜帝是否授佑。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C. 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D. 最高执政集团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商朝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天上的至上神则称为帝”“王每每出师征讨,必先卜帝是否授佑”可知A项正确;B是宗法制和分封制特点。C是秦朝以后才有皇帝制度。D体现出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特点。排除。‎ ‎4.周初,“天下未集”。有商朝遗民“作乱叛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之后,部分商朝遗民被指令继承商祖宗祭祀体系,封于 A. 燕地 B. 鲁地 C. 宋地 D. 楚地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周分封同姓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其中商朝旧贵族微子启被指令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封于宋地,故C正确;燕地、鲁地是西周分封的同姓子弟,不符合题意,排除AB;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建立楚国,不符合题意,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部分商朝遗民被指令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联系所学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的知识分析解答。‎ ‎5.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指出:“至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绩效”指郡县制 A.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B.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C. 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 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郡县制“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可以得出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选项C正确;A、B、D项属于郡县制意义,表述正确,但是不属于深远影响,不符合钱穆观点主旨,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郡县制对中国的深远影响,从本题的关键词“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切入,得出答案。‎ ‎6.为加强秦朝中央与北疆边陲的联系,蒙恬奉命修筑了一条被后人称之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这一“公路”是指 A. 长城 B. 直道 C. 灵渠 D. 五尺道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秦朝中央与北疆边陲的联系,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令蒙恬修了一条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经云阳、上郡直达九原,全长1800余里,被后人成为我国最早的高速公路,B选项符合题意。AC选项不符合高速公路的要求,排除。五尺道是在南方,D选项排除。‎ ‎7.“有夜郎国,东接交阯,西有古滇国,北有邛都国,各立君长。”夜郎在秦朝时期属于 A. 岭南地区 B. 河套地区 C. 西南夷地区 D. 百越地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有夜郎国(今贵州黔西南)”可知是西南地区,故夜郎在秦朝时期属于西南夷地区,C项正确;岭南原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与题干不符,排除A;河套地区是指黄河“几”字弯和其周边流域,与题干不符,排B;百越地区是先秦时代中原华夏部落对长江以南地区诸多部落的泛称,与题干不符,排除D。‎ ‎8.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说:“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来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 A. 秦朝官僚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B. 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C. 丞相制度被废除,皇帝政务繁忙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秦朝时期建立了一皇权专制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由于实行皇权至上的原则,大小事情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导致材料中现象的出现,故D正确;秦朝已经建立起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体系,A错误;秦朝并不是政府机构臃肿,B错误;丞相制度被废除,皇帝政务繁忙是明朝初年时期,C错误。‎ ‎9.“举千里之郡而命之守,举百里之县而付之令,又有部刺史督察之,片纸可罢,一言可令,而无尾大不掉之患,尺地、一民、财赋、甲兵皆归之于天子。”下列选项中对材料的解读错误的是 A. 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期 B.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C. 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D. 推动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举千里之郡而命之守,举百里之县而付之令”可知该制度是郡县制,郡县制的确立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显著标志,不是世袭的贵族政治将取代官僚政治,D项错误,符合题意;其它三个说法均是对材料中的刺史制度创立的时间、作用的正确分析,排除。‎ ‎10.宋真宗时,经济发展较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巧妙地抵制了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上述现象不能反映 A. 三司是朝廷主管财政的部门 B. 宋代相权对君权形成了一定制约 C. 宰相和三司使是上下级关系 D. 宋代部分官员具有“民本”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的三司使是计相,主管国家财政,是分化相权的产物,不是上下级关系,C项错误,符合题意;‎ ‎ 三司在宋代掌管财政,A项说法正确,排除;材料记述现象如皇帝不如三司使了解国库虚实、宰相抵制皇帝扩大财权,说明了宋代相权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B项说法正确,排除;宰相了解各地的水旱灾情,并借此让君主了解民民间疾苦,D项正确,排除。‎ ‎11.史书载:皇帝要破格提拔大理少卿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驳回诏书。皇帝向韦弘景、薛存庆解释提拔刘士泾的理由,任命诏书最终才得以颁布执行。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A. 唐朝的门下省 B. 宋朝的枢密院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皇帝要破格提拔刘士泾为太仆卿,其诏书遭到给事中官员的驳回,皇帝只好再向给事中官员解释破格提拔刘士泾的理由,诏书才得以通过执行;故可知给事中有封还皇帝诏书的权力,隶属于唐朝的门下省,A项正确。宋朝的枢密院负责军事,不具备封还皇帝诏书的权力,排除B。明朝的内阁是皇帝咨政机构,后来权力逐渐增大,与材料不符,排除C。清朝的军机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听命于皇帝,成为加强皇权的工具,与材料不符,排除D。‎ ‎【点睛】本题熟悉三省六部制的相关史实即可知道答案。‎ ‎12.关于元朝中书省的职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单列的行政区划,级别与行省相同 B. 各地行省的民政事务需要呈报中书省 C. 设有政事堂,是宰相们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 D. 与门下省相互牵制,达到分割相权,提高行政效率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中书省是中央行政中枢,各行省是它的派出机构,需要对它汇报各地的民政事务,B项正确; 中书省是行省的上级,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到了元代时只保留了中书省,再无政事堂议政,CD项错误。‎ ‎13.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对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 A. 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原则 B. 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 C. 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 D. 行省制度有利于扩大元朝的统治疆域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在元朝的行省体系下,将一直属于巴蜀地区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汉中地区在行政上一直隶属于陕西,今汉中地区在保留一些蜀地旧俗的同时,其西北关中文化氛围也明显加强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因此B项符合;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行省制度导致文化认同,C颠倒了因果关系,排除;D无法全面反映材料,排除。‎ ‎14.清代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军机处官员任命也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军机大臣都是以原官兼职,皇帝可随时令其离开回原衙门:各军机大臣的事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这说明清代军机处 A. 没有定制、是临时机构 B. 运行高效、但决策具有随意性 C. 随机择人、保密性特强 D. 法规完善、政务处理有章可循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军机处官员任命也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各军机大臣的事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可知,军机处没有定制、是临时机构,故选A。材料并未体现军机处运行高效的特点,排除B;“军机大臣都是以原官兼职”且都是由与皇帝关系较近的人担任,说明军机处并非随机择人,且材料没有体现保密性特征,排除C;D项恰好和材料所述意思相反,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军机处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军机处官员任命也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各军机大臣的事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 ‎15.洪武年间,大臣奏章由朱元璋亲阅;永乐时,明成祖经常召内阁要员密议,批答则由其亲笔;正统年间,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成为内阁的专职。这主要说明 A. 内阁逐渐取得最高决策权 B. 皇权事实上受到内阁制约 C. 内阁成为君相斗争的工具 D. 内阁对国策的影响力增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最高决策权由皇帝掌握,故A项错误;材料中虽然内阁取得票拟权力,但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故B项错误;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内阁成为君主专制的工具,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内阁从参与商议机密到具有了起草批复的权力,由此可见内阁对国策的影响力增强,故D项正确。‎ ‎16.近代史上列强取得的下列特权,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在杭州开设工厂 ‎ ‎②在福州买卖商品 ‎ ‎③在北京驻军 ‎ ‎④在宁波传教 A. ②④①③‎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①④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强可以在杭州开设工厂权是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能在福州买卖商品是在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以后;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可以在北京驻军,1844年《黄埔条约》签订后,列强能够在宁波传教,所以正确的时间排序是②④①③,A项正确; 其它BCD三项排列均有顺序错误,不符合题意。‎ ‎17.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条文摘要,出自1842年《南京条约》的是 A. 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B. 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系准英人租赁.‎ C. 嗣后合众国如有兵船巡查贸易至中国各港口者,(双方)均以平行之礼相待。‎ D. 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答案】D ‎【解析】‎ ‎【详解】A选项错误,分析选项内容可知这一条款体现的是英国从中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该条款出自1843年《南京条约》的附件《五口通商章程》;B选项错误,分析选项内容可知这一条款体现的是英国从中国取得了居住及租地权,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该条款出自1843年《南京条约》的附件《虎门条约》;C选项错误,依据选项内容“合众国”、“兵船巡查贸易”结合相关所学知识可知这项条款出自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D选项正确,分析选项内容可知该条款体现的是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该条款出自1842年《南京条约》。故正确选项为D选项。‎ ‎18.约翰·汤姆逊在《中国和中国人影像》中记述:“镇江府位于大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之处,据守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在(那次)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而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文中“敌对”行为的后果导致 A.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B. 列强侵略势力渗透到中国内地 C. 西方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 清廷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工具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而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反映了鸦片战争时期镇江失守的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故A正确;鸦片战争时期列强侵略势力尚未渗透到中国内地,故B排除;甲午战争后西方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故C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廷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工具,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镇江府……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而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鸦片战争的经过和后果入手,即可得出答案。‎ ‎19.“我们虽然把台湾的抗日重任托于刘公,但刘公孤立无援。我们应该组织起来,人自为战守,誓与我台湾岛同生死,共存亡!”与此段材料有关的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中日甲午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誓与我台湾岛同生死”说明是台湾割让给日本后,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此事件是因为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让给日本导致,B正确。A割让的是香港岛。C没有割让土地。D事件后台湾回归祖国。‎ ‎20.“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诏书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①武昌起义 ‎②中国同盟会成立 ‎③清帝退位 ‎④《临时约法》颁布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民军起事,各省响应……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故①正确;中国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故②排除;材料反映了清帝退位,故③正确;材料并不能反映《临时约法》颁布,故④错误。因此①③‎ 组合正确,A选项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②④错误,BCD选项排除。‎ ‎21.从“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之一是 A. 打击帝国主义势力 B.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C. 传播民主共和理念 D. 推动社会移风易俗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体现的是封建忠君思想,而“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体现的是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复辟封建帝制的行为不得人心,故C正确;材料未体现打击帝国主义势力,故A错误;材料未体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社会对封建帝制观念的变化,与社会移风易俗无关,故D错误。‎ ‎22.某爱国运动的宣言提出:“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这场爱国运动是 A. 五四运动 B. 国民革命运动 C. 一二·九运动 D. 全民族抗日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务望全国工商各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信息可知,学生举行的示威游行,号召全国工人、商人一起起来支持,可知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所以选A。国民革命运动是指1924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战争和政治运动,与材料不符,排除B。一二•九运动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与材料不符,排除C。1937年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日运动高涨,与材料不符,排除D。‎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 “务望全国工商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结合五四运动的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23.毛泽东曾说,“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对此论述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五四运动直接促进中国的制度变革 ‎②五四运动动摇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③五四运动促进了革命理论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④五四运动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五四运动对无产阶级力量的发展以及对中共成立的作用,因此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同时五四运动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故③④正确,答案为B项;五四运动无法直接促进中国的制度变革,五四运动也没有动摇北洋政府的统治,故①②错误,排除ACD三项。‎ ‎24.下列为民国时期一位知识分子某年的日记片段摘录,片段中的“上海事变”指的是 上海事变后,首都开始进行防空演习,要求家家挖防空洞,户户门窗蒙黑布。12月13日,是我们民族无法忘记的日子。这一天,首都沦陷了。‎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一二八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上海事变是指1937年日本发动进攻上海的八一三事变,中国称为淞沪会战,故D正确;A选项地点是在东北;B选项地点是在卢沟桥;一二八事变时间是1932年,C选项排除。‎ ‎25.有学者认为,14年抗战史的主要依据在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连续14年没有间断过,中国人民的抵抗从1931年开始就没停止过。东北的抗战不仅是东北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抵抗,更是中华民族持续不断、不屈不挠的抗争,应该记入抗战的史册。据此可以认定历史研究 ‎①要恢复历史本来面目 ‎②要贯通整体看待历史 ‎③要尊重历史客观真实 ‎④历史结论不能被修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抗战史改为14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将过去的8年抗战改为14年,因此历史结论是可以被修正。中国从1931年开始抗战,因此把8年改为14年,体现了对历史本来面目的恢复,同时体现了要从整体看行历史的观点。同时这也是对历史事实的尊重。故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所以BCD排除。选择A。‎ ‎26.毛泽东在1938年8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说“抗日战争的进行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中,国民党居于领导与基干的地位”“统一战线以国共两党为基础,而两党中又以国民党为主干,我们承认这个事实”。对以上材料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共承认和拥护国民党在抗战中的领导地位 B. 中共这一认识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 相持阶段的到来促使中共加紧和国民党全面合作 D. 中共这一政策消除了国共两党的矛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抗日战争的进行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中,国民党居于领导与基干的地位”、“统一战线以国共两党为基础,而两党中又以国民党为主干,我们承认这个事实”说明中共承认国民党在抗战中的领导地位,故A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在1937年9月,故B项错误;相持阶段的到来是在1938年10月,故C项错误;国共两党的矛盾不可能消除,这主要由代表的阶级利益决定的,故D项错误。‎ ‎27.美国记者斯诺采访延安后写道:“1938年以来,日军已作了多次的消灭进攻,对着所有主要的游击根据地,首要目标是八路军和新四军,这两支军队的各种组织现在的作战次数约占沦陷区全部交战的五分之四。”据此可知,斯诺 A. 强调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的支持 B. 认为敌后战场有力地牵制了日军 C. 忽视了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D. 肯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日军……首要目标是八路军和新四军,这两支军队的各种组织现在的作战次数约占沦陷区全部交战的五分之四”可知,共产党的敌后战场牵制了日本的兵力,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故选择B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人民对共产党的支持和正面战场对抗战的贡献,故排除A、C选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除了共产党之外,还包括农民、工人、民族资产阶级等,而材料只说明了共产党的敌后抗战作用,故排除D选项。‎ ‎28.如图为1941年12月美国政府印发的一幅宣传画“中国抗战是在帮助我们美国,赶紧援助中国”,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A.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 B. 西方国家认可中国大国地位 C. 美国利用中国进行反苏反共 D. 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力扩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美国政府宣传画表达了美国政府对中国抗战的认可,可见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力日渐扩大,选项D正确;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于194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选项A排除;美国宣传画体现的是美国认为中国抗战于美国有利,因此提出要帮助中国,而非对中国大国地位的认可,选项B排除;二战期间美苏合作对抗法西斯,选项C排除。‎ ‎29.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发动了某战事。该战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作战目标是破坏日军主要交通线正太路,第二阶段的重点转向破坏铁路两侧日军建立在根据地范围内的据点,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寇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发动这一战事的中国军队的番号是 A. 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 B.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C.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D.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答案】D ‎【解析】‎ 百团大战破坏敌人交通线,拔掉敌人据点,反击日寇“扫荡”,因此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百团大战,而发动百团大战的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B、C项。‎ ‎30.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下列历史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平型关伏击战 ‎②洛川会议 ‎③瓦窑堡会议 ‎④百团大战 A. ③②①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平型关伏击战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伏击日军的一场战斗。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了扩大会议,即洛川会议。瓦窑堡会议是指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1940年秋,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故正确的顺序是③②①④,故排除BCD,A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有2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郡县之制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暴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多诶。‎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二 ‎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 ‎(1)郡县制出现和正式确立为地方行政制度分别在何时?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以及它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 ‎【答案】(1)出现:春秋战国。正式确立:秦朝。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顾炎武: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 ‎(2)特点:管辖区域大;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民族控制。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吸取前朝管理地方的历史教训;民族征服。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解析】‎ ‎【详解】(1)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出现是在春秋战国,正式确立是在秦朝时期。看法:根据材料一“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多诶”,可知王夫之认为以国家整体看,郡县制不如分封制害处多;由“郡县之失,其专在上”,结合所学知识,顾炎武认为对郡县制的缺陷是由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集权、地方稳定和国家统一等角度论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特点:据材料二“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可见其大;‎ ‎ 由“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行省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和民族控制等特点。原因:根据材料二“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需要从疆域空前、前朝教训和少数民族对汉族众多人口统治需要等方面分析造成其特点的原因。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统一、文明演进等方面分析行省制的积极影响。‎ ‎32.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当时(1930)的国民党政府不但平时不做对日作战准备,而且连年进行军阀混战……石友三勾结日本帝国主义,联合张学良的堂弟张学成,于七月间通电反张,进犯平津,张学良不但没有将东北军调回关外以作防备,反而把尽可能抽调的部队,抽调入关,参加讨伐石友三的战事。 ‎ ‎——戴逸《中国近代史通鉴》‎ 材料二 ‎ 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三、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起来,为巩固民族的团结而奋斗!为推翻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而奋斗!胜利是属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胜利万岁! ‎ ‎ ——《中共党史资料》‎ ‎(1)根据材料一,归纳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客观条件。结合所学分析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内容——摘自于中共哪一宣言?该宣言发表有何意义,中共在抗战斗争实践中是如何落实宣言内容的?‎ ‎【答案】(1)客观条件:国民政府准备不足、军阀混战、东北边防空虚,甚至勾结日本。影响:日本大规模侵华开始(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也可以给分)。‎ ‎(2)宣言:1937.9《国共合作宣言》。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实现。落实:1937.9陕甘宁边区的成立;改编红军,将西北工农红军改编了八路军,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解析】‎ ‎【详解】(1)客观条件:根据材料一“国民党政府不但平时不做对日作战准备,而且连年进行军阀混战……石友三勾结日本帝国主义……没有将东北军调回关外以作防备,反而把尽可能抽调的部队,抽调入关”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政局、政治形势和军事准备等方面归纳。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大规模侵华和中国人民抗战的开始。‎ ‎(2)宣言:根据材料二中共宣布愿为“三民主义”的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为巩固民族的团结而奋斗!为推翻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而奋斗”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摘自于1937年9月中共提出的《国共合作宣言》。落实:根据所学知识,从中共在政治、军事上的主动让步到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和开辟敌后根据地等,说明其实现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所做的努力。‎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