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教案(10)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教案(10)

第二单元 ‎[时序要清]‎ 一、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线索要明]‎ 近代中国的一百多年,始于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终于独立、民主、自由、统一的新中国的建立。其间,列强通过不断侵华使中国日益陷入亡国灭种的危机之中,中国各阶层则为救亡图存、维护国家主权进行着前赴后继的抗争。‎ 线索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经历了由蚕食边疆、间接控制到全面侵略的过程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外国势力开始侵入东南沿海一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势力遍布东部沿海并开始深入内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外国列强通过清政府间接控制了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侵华战争则以灭亡中国为目标,占领了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直接实行殖民统治。‎ 线索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经历了由单阶级独斗、多阶级联合到全民族抗争的过程 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主要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统治势力。最初表现为某一阶级独自进行的反抗,有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后来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其中五四运动是城市工人、市民、小资产阶级的联合斗争;国民革命运动则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联合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抗日战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的一切抗日力量,是一场广泛的民族战争。‎ 第3讲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侵略规模扩大,侵略区域从沿海深入到内地,攫取中国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表明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洋务运动的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了资本输出的新阶段。‎ ‎(4)八国联军侵华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下的一次集体侵略,《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 一、“天朝上国”的暮年悲歌——两次鸦片战争 一、两次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 ‎1.原因 ‎(1)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2)直接原因:林则徐在广东开展禁烟运动。‎ ‎(3)1839年6月,虎门销烟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 ‎2.经过 ‎1840年6月 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1841年初 英军强占了香港岛 ‎1842年8月 清政府屈辱求和 ‎3.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 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中国对英国进出口货物收取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4.影响: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鸦片战争后,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 ‎2.经过 ‎1856年10月 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7年底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北上天津 ‎1859年6月 英法突袭大沽口炮台 ‎1860年8月 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向北京进犯 ‎1860年10月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焚烧圆明园 ‎3.结果 ‎(1)1858年6月,中英、中法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2)1860年10月,清政府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4.影响 ‎(1)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更严重的侵害。‎ ‎(2)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二、19世纪中期中国外交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 ‎(一)“朝贡体系”‎ 立足点是“华夷观”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定位。在该体系下, “朝贡—册封”是其基本外交模式,实质上是宗主认同外交,形成了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景象。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与儒家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二)“不平等条约体系”‎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确立的西方列强在华特权制度的总称。其法律依据是1842年《南京条约》以来的所有不平等条约。这个“不平等条约体系”的本质特征是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手段签订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三)客观作用 ‎1.“不平等条约体系”客观上逼迫中国推进近代化。首先,不平等条约将中国卷入了全球化进程,经济上开始与世界经济接轨;其次,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互派外交使节、递交国书等符合了国际惯例;再次,“不平等条约体系”使中国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 ‎2.不平等条约将中国推入近代化进程中;将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政权理念、经济习惯和文化思想带到了中国,也扩展了中国人的视野。‎ 探究主题——运用多元史观解读鸦片战争 ‎[史料一] ‎ ‎[教你读史] 史料一图片反映了清朝统治下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远远落后于时代潮流;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于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客观上表明英国要打开封闭的中国市场。‎ ‎[思考]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是什么?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提示] 本质差异:西方已经迈进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阶段;中国还处于落后的农耕文明时代(或封建社会)。主要原因:封建专制统治强化,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 ‎[史料二]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教你读史] 史料二信息“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反映出希望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 ‎[思考] 史料二中的“领事裁判权”是列强在什么时间取得的?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 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史料三] 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 ‎——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 ‎[教你读史] 史料三信息“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体现了鸦片战争对中国文明转型的影响。‎ ‎[思考] 据史料三分析,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的最大改变是什么?其评价的视角是什么?‎ ‎[提示] 改变:鸦片战争促进中国文明转型,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视角:近代化史观。‎ 运用多元史观解读鸦片战争 史观 解读 革命史观 它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现代化 史观 它在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文明史观 鸦片战争后,西方先进的文明传入中国 社会史观 鸦片战争后,西方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 全球史观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 ‎1.对于中国政府的禁烟,马克思说:“英国政府在印度的财政,实际上不只依赖于对华的鸦片贸易,而且还依赖于这个贸易的偷运性质。如果中国政府使鸦片贸易成为合法的贸易,同时允许在华种植鸦片,则英、印国库会遭受严重的损失。”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  )‎ A.中国的禁烟不利于扭转对英的贸易逆差 B.鸦片贸易合法有利于从经济上打败英国 C.说明了鸦片贸易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 D.未准确认识鸦片贸易对中国产生的危害 解析:选D 马克思主张通过在中国实行鸦片贸易合法化和种植鸦片来减轻对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说明马克思对鸦片贸易对中国产生的危害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刻,故D项正确。‎ ‎2.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 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B.解释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解析:选A 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是因为中国拒绝“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显然没有认识到鸦片战争的实质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故A项正确;鸦片战争的根源是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需要变中国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故B项错误;费正清是站在西方的立场上解释鸦片战争的,故C项错误;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原因的分析是错误的,故D项错误。‎ ‎3.《南京条约》签署后,时任江苏布政使的李星浣看到条约后评论说:“阅江南钞寄合同,令人气短,我朝金瓯无缺,忽有此蹉跌,至夷妇与大皇帝并书,且约中如赎城、给烟价、官员平行、汉奸免罪,公然大书特书,千秋万世何以善后……”由此可见(  )‎ A.清朝部分官员充分认识到中英签约的危害 B.清朝部分官员已经形成现代国家主权观念 C.清朝部分官员尚未正确认识战争失败原因 D.清朝部分官员仍以传统观念看待中英关系 解析:选D 由评论中“夷妇与大皇帝并书,且约中如赎城、给烟价、官员平行、汉奸免罪,公然大书特书”可得出这个官员依然按过去的华夷观念来论事,故D项正确。‎ ‎4.(2016·江西八校联考)近代中国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各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都发生很大变化,我们乐于接受外来事物和新观念。可鸦片战争时期的国人对外并非如此,试从心理接受角度判断人们对中英《南京条约》的以下条款最痛心的是(  )‎ A.开放五口通商      B.割香港岛给英国 C.赔款2 100万银元 D.中英协定关税 解析:选A 开放通商口岸打破了中国传统“闭关锁国”政策,冲击了天朝上国的观念,故A项正确;此时大部分中国人主权意识并未觉醒,故B项错误;赔款主要增强人们的经济负担,而非精神负担,故C项错误;此时大部分中国人未认识到关税自主权的重要性,故D项错误。‎ ‎5.清人戴鸿慈在日记中说:“观(伦敦)博物院。……‎ 陈设者率以国分室。中国室内,则有内廷玉玺两方存焉。吾国宫内宝物流出外间者不少,此其一也。若扣其所从来,固亦凡国民所铭心刻骨、永不能忘之一纪念物也。”与之有关的历史事件(  )‎ A.导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刺激了国人的近代民族意识 C.打开了近代西学思潮的闸门 D.标志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起步 解析:选B “……陈设者率以国分室。中国室内,则有内廷玉玺两方存焉。吾国宫内宝物流出外间者不少,此其一也。若扣其所从来,固亦凡国民所铭心刻骨、永不能忘之一纪念物也”体现了近代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掠夺,因此“导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近代西学思潮的闸门”(新思潮的萌发)和“标志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起步”(总理衙门的设立)不符合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加剧了中国民族危机,刺激了国人的近代民族意识,B项符合题意。‎ ‎6.(2017·长春一模)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  )‎ 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解析:选A 由“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和“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可知,通过引进西方的法律制度使中国开始了解西方,引起了中国法制的近代化,故A项正确。‎ 二、近代中华民族的两场噩梦——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起因 ‎(1)日本:明治维新后,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 ‎(2)清政府:政治腐败,不做战事准备,奉行妥协投降政策。‎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但清政府并未像日本那样变革国家制度,因此所谓的“中兴”也只是回光返照而已。此时清朝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军队外强中干,纪律松弛。‎ ‎(3)朝鲜:东学党起义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有利时机。‎ ‎(4)世界: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默许或支持。‎ ‎2.过程 ‎(1)丰岛海战:日本舰队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 ‎(2)平壤战役:清军失败,退回国内。‎ ‎(3)黄海战役:中方损失略大,但主力尚存,日本控制黄海制海权。‎ ‎(4)辽东战役:日本占领大连、旅顺等地。‎ ‎(5)威海卫战役:日本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3.结果:1895年签署《马关条约》。‎ 条约内容 主要危害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日本可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免收内地税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影响 ‎(1)对中国的影响 ‎①清政府的“大国形象”扫地,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洋务运动破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三国“干涉还辽”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②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开始军事改革(编练新军);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救亡图存斗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鼓励创办实业)。‎ ‎(2)对日本的影响:日本的国际地位如日中天;占领台湾,获得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其资本主义经济以此为契机更加迅速发展起来,日本很快挤进帝国主义强国的行列。‎ ‎(3)对朝鲜的影响:清政府战败后,日本将清政府的势力排挤出朝鲜,加强了对朝鲜的控制,并逐渐将朝鲜变为自己的殖民地。‎ ‎(4)对远东政局的影响:日本的崛起改变了远东地区英、俄对立和争霸的原有格局,形成了英、俄、日争夺中国的新格局。‎ 二、八国联军侵华 ‎1.背景 ‎(1)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着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 ‎(2)义和团运动将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过程 ‎(1)发动战争:1900年6月,英、法、美、日等八国联合发动战争。‎ ‎(2)顽强阻击:义和团和清军在廊坊和杨村英勇抗击侵略者。‎ ‎(3)攻陷北京:1900年7月,八国联军占领天津,8月,攻陷北京。‎ ‎3.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1)时间:1901年。‎ ‎(2)内容: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本息共计9.8亿多两;北京设立“使馆区”,允许各国驻兵保护;拆除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大沽沿途的所有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3)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三、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原因 ‎(1)当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时,美国正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中国。‎ ‎(2)军事实力无法与其他列强抗衡。‎ ‎(3)美国工商界希望进入中国市场。‎ ‎2.目的 企图用“机会均等”的手段,防止列强瓜分中国,以保持整个中国市场对美国商品的开放,从而为美国利用其经济优势与其他列强争夺创造条件。‎ ‎3.“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 ‎(1)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它们已经夺取的特权。‎ ‎(2)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有机会利益均沾。‎ ‎(3)要求中国内地全部开放,使列强都享有投资的权利。‎ ‎4.实质:为了缓和列强间的矛盾和消弭中国人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 ‎5.影响 ‎(1)缓和了列强在华争夺激烈的矛盾,使帝国主义势力之间保持了一段时间的相对平衡。‎ ‎(2)标志着美国对华侵略进入了新阶段。‎ ‎(3)中国得以暂免被瓜分之祸。‎ 探究主题——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及影响 ‎[史料一]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 ‎[史料二] 李鸿章想利用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遏制日本,解除中日军事对峙……他认为“列强必有区处,必有收场”,命令部下“静守勿动”“保舰勿失”,既贻误了军机,又影响了士气。‎ ‎——《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教你读史] 史料一从日本国力、战前准备等角度分析了日本优势;明治维新后,国力提高,制定大陆政策,准备充分。史料二信息“用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遏制日本”表明清政府寄希望于外国调停,准备不足;“静守勿动”“保舰勿失”说明李鸿章指挥失误。‎ ‎[思考] 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根据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请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例说明上述观点。‎ ‎[提示]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治腐败。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化,国力增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缓慢,军队素质低下,仓促应战。‎ ‎[史料三] ‎ ‎[教你读史] 史料三漫画中的“大饼”代表中国,而围着大饼的是手持匕首的列强。列强们迫不及待地对着“大饼”下刀,唯恐落于人后,“大饼”的主人则只能振臂疾呼、望“饼”兴叹。‎ ‎[思考] 史料三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 漫画形象地揭示了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的现象。‎ ‎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 (1)认识原因: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信奉“武器决定论”。‎ (2)战略失误: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放弃和丧失制海权。‎ (3)政治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政治腐败。‎ (4)外部因素:日本明治维新后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对外扩张蓄谋已久,战前准备充分。‎ ‎2.从不同层面看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确立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社会地位。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通过对中国经济的掠夺的控制,进而操纵中国的政治,使中国社会迅速导向半殖民地化境地。‎ (2)客观上刺激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的侵略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也促使清政府对民族企业的政策做出了调整。‎ (3)唤起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各阶层都在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拯救民族危亡,“实业救国”、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相继兴起。‎ ‎1.(2017·乐山调研)下图显示了19世纪后期中日海军编制。两国海军编制的差异(  )‎ 中国 日本 直隶总督 两江总督 船政大臣 两广总督 海军省 北洋舰队 南洋舰队 福建舰队 广东舰队 联合舰队 A.为东亚国际格局变化埋下伏笔 B.源于近代化指导思想完全不同 C.表明中国比日本更重视制海权 D.证明中国海军的建制更为先进 解析:选A 从19世纪后期中日海军编制可以看出中国海军编制比较混乱,为东亚国际格局变化埋下伏笔,故A项正确,D项错误;中日的海军都受西方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看不出中国比日本更重视制海权,故C项错误。‎ ‎2.“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乃至远东近代历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不仅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巨大的直接影响,而且使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面对该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新兴的近代文明战胜了腐朽落后的封建文明 B.简单的学习西方的器物不足以挽救国家的危亡 C.甲午战争使东方开启了近代化时代 D.甲午战争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解析:选C 东方开始近代化之路,日本始于明治维新,中国始于洋务运动,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这说明了(  )‎ A.没有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就没有新中国 B.战争是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C.战争改变了远东和世界格局 D.战争促使中华民族不断反思并最终走向胜利 解析:选D 新中国产生是由于中国人民的反抗,故A项错误;战争导致近代中国受到侵略,故救亡图存是推动近代中国学习西方,不断变革的主要动力,故B项错误;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远东和世界格局,故C项错误;战争使中国认识到了自身的落后,不断变革进步改变了中国落后挨打的境地,故D项正确。‎ ‎4.1895年5月13日,光绪帝通过总理衙门电谕驻俄使臣许景澄:“辽东地方借三国之力,倭允归还,大有利益。现在和约已换,三国视事已了结。惟台湾众情不服,势将变乱,难以交接,此中国最为棘手之事。闻台民不愿从倭,意在他国保护。著许景澄将此情形密商俄外部,能否仍联三国,设一共同保护之策……”这反映了清王朝(  )‎ A.希望三国干涉范围扩大到台湾 B.与俄国在对日问题上达成一致 C.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战争影响 D.与世界各国获得同等的地位 解析:选A 材料的意思是光绪帝还希望三国共同干涉的范围扩大到即将落入日本囊中的台湾,故A项正确;清政府高层已经将俄国视为共同拒日的可靠盟友,但是并未与俄国在对日问题上达成一致,故B 项错误;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战争影响材料未体现,故C项错误;与世界各国获得同等的地位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5.(2017·江南十校摸底)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11个国家签订条约。在条约上,李鸿章将名字签成了“肃”字的模样,并在病榻上交代了他的临终奏折:“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国家)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下列属于该条约内容的是(  )‎ A.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 B.增开天津为商埠 C.“日本臣民得在中国……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D.允许外国公使驻京 解析:选A 根据材料“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11个国家签订条约”‎ ‎,结合所学,该条约为《辛丑条约》。根据所学,《辛丑条约》规定惩办“首祸诸臣”,故A项正确。‎ ‎6.1900年,慈禧发布要与八国联军“一决雌雄”的上谕,要求各省“北上勤王”,张之洞、刘坤一等汉族东南大员先是“拒不奉诏”,随后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约定所辖区域内保证各自利益“两不相扰”。这一事件(  )‎ A.加剧中央集权崩溃和地方势力膨胀 B.地方的自保避战最终导致中国战败 C.激化了汉族地主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D.地方实权派开始介入国家外交事务 解析:选A 根据材料东南汉族大员签订“东南互保”而不尊皇命,反映中央权力衰微地方权力增大,故A项正确;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国力衰微导致中国战败,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汉族东南大员”不能代表整个汉族,故C项错误;外交事务属于国家间的交往,东南各省与列强的协议不在外交范围内,故D项错误。‎ 本讲命题点研究 ‎2010~2016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  考纲 ‎ 卷别   ‎ ‎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全国卷Ⅰ ‎2016·甲午中日战争和洋务运动;2013·近代海洋意识 全国卷Ⅱ ‎2014·近代东北移民;2013·清政府外交改变 全国卷Ⅲ ‎—‎ 全国卷 ‎2012·近代“冲击与反应”;2011·“公车上书”、五四运动的背景;2011·八国联军侵华与清中央集权危机;2010·甲午中日战争 ‎[考情分析]‎ 本讲在新课标全国卷出现的频率较高,但年份上有间断。从考查内容上来看,主要集中于清政府的政策调整,如洋务运动、边疆移民政策、外交政策等,其正面考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命题方向来看,主要考查主干知识理解、解释能力。同时引用学术成果和社会热点,创设新的历史情境,既考查了学生史料实证、理解、解释的素养,又在无形之中进行价值观的引领。‎ 选择题考查趋向研究 洞悉命题人的命题意图,解题最快捷 ‎(一)能力方法灵活考 ‎1.(2013·全国卷Ⅱ)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史论、准确理解、分析、判断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材料表明,清政府从1877年在新加坡设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日本等多处设领事馆,这一变化体现出清政府在形式上已经向近代外交予以转变,但不足以说明出现制度性变化,故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表面理解。‎ ‎2.(2011·全国卷)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解析:选B 本题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东南保护约款》强化而非遏制了列强在华势力,A项错误;中央政府宣战,而地方政府勾结列强充分表明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故选B项;C、D两项均不符合史实,也无法从材料中得以体现。‎ 近代列强侵华的影响是双重的,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对于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需要运用准确的史观,如辩证唯物史观、现代化史观,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评价。‎ ‎(二)历史价值观引领考 ‎3.(2011·全国卷)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解析:选A “公车上书”是1895年康有为等举人联名上书皇帝,反对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标志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故选A项。‎ 近代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期,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奋力前行、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过程,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展现是这一段历史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高考历史试题以活泼新颖和内涵丰富的材料构建试题情境,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领主流价值观。‎ ‎(三)学术成果创新考 ‎4.(2010·全国卷)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 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解析:选A 题干材料提供了两个对立的历史记载,对照选项,A项准确揭示了对立背后的原因;材料中有当事人的日志(《济远航海日志》),故排除B项;C、D两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故排除。 ‎ 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很多材料对同一事件的记录存在巨大的差别,而导致双方记录差异的原因,不是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而是因为记录者站在不同阶级和不同时代立场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对当时当地社会的影响是不同的,因而对同一历史现象与事件的评价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不一样的。‎ ‎(四)社会热点隐性考 ‎5.(2016·全国卷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解析:选C 清政府对军队的西式改革,在洋务运动时期有过,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有过,在清末新政中有过,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之前未完成,A项排除。题干材料是讲中国自身的“军备优势”,B、D两项排除。“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 应是指洋务运动在军事方面的成果,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起步,C项正确。‎ 拓宽“世界视野”,培养“中国情怀”。在中国举行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一项主题就是“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反映了国际史学研究的最新趋向。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发来贺信说:“这次大会的主题之一是‘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这是一个很好的题目。”上述第5题就以此为背景隐性考查了这一热点。‎ ‎[热点演练]‎ ‎1.清代实行白银、铜钱双本位货币制度,清廷规定白银一两兑换制钱千文,但二者关系却不平衡,乾隆中期之前表现为钱贵银贱,道光年间表现为银贵钱贱,导致这一变化的应是(  )‎ A.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长期出超 B.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C.国家减少了铜钱的铸造发行 D.对外贸易顺差变为逆差 解析:选D 对外贸易顺差变为逆差,说明白银由大量流入中国变为大量流出中国,当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时,钱贵银贱,当白银大量流出中国时,银贵钱贱,故D项正确。‎ ‎2.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 A.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C.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解析:选D 据材料“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可知清朝统治者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故D项正确。‎ ‎3.1842年的《南京条约》第十条规定:“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一规定(  )‎ A.反映了中英两国不平等的外交地位 B.加快了英国资本输出的步伐 C.体现了中国开始接受近代贸易规则 D.使中国完全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解析:选C 题干中这一条款,并未能表明地位的不平等,故A项错误;1895年《马关条约》后,列强开始资本输出,之前主要是商品输出,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 秉公议定则例”“颁发晓示”“按例交纳”,表明由“皇帝专制”,开始向近代化转变,故C项正确;《南京条约》表明中国开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错误。‎ ‎4.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稍后的中国,循序渐进的洋务新政就此终止。自1895年算起,至1915年袁世凯“帝制自为”,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这种剧烈的变化反映了(  )‎ A.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 B.甲午战败引发中国人的政治激进 C.近代中国社会变革速度超过西方 D.革命成为社会变革唯一的主旋律 解析:选B 材料反映了甲午战争对中国后20年的影响,没有体现洋务运动的破产的问题,故A项错误;“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自1895年算起……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说明了甲午战败引发中国人的政治激进,故B项正确;近代中国社会变革速度超过西方和革命成为社会变革唯一的主旋律不符合史实,故C、D项错误。‎ ‎5.《马关条约》签订以后,《申报》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加。这一变化(  )‎ A.说明了媒体引导国人反思和图变 B.反映了清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监控 C.证明了国人开始关注日本的文化 D.折射出中国报刊等传媒迅猛发展 解析:选A 根据材料,《申报》对日本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正面报道增多是对日本明治维新成果的肯定,也是引导国人反思和革新图强,故A项正确;材料与清政府放宽对舆论监控无关,故B项错误;国人早就已经关注日本文化,而不是开始,故C项错误;单纯《申报》对日本一国报道增多无法折射出中国报刊等传媒迅猛发展,故D项错误。‎ 非选择题增分研究 全国卷40题、41题答题规范 第41题典例精选(2016·全国卷Ⅲ)‎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清末自开商埠分布示意图 ‎——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阅卷评析]‎ 阅 卷 评 点 ‎  该答案从自开商埠所处的地理位置提取信息,得出分布特点。然后就为何集中于沿海地区的原因展开分析,并就自开商埠的历史作用展开分析。总体上解题思路明确,分析到位,属于高分卷。‎ 增 分 指 导 ‎  首先提取信息,材料由文字和图片组成,提取信息可以从这两种载体入手。从文字上看,商埠的开放经历了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自开商埠的时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等等;从图片上看,自开商埠集中于沿海地区,东北地区数量较多,并且涉及长江中游等等。‎ 其次对信息进行简要分析,可以从信息的原因和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如提取信息“自开商埠集中于沿海地区”,可以从原因“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和影响“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 等方面来回答。需要注意的是论据要围绕所提取的信息并且符合史实、符合材料的限定时间,可从多角度分析。‎ 最后最好能从论证说明的过程中得出一定规律性、本质上的认识或者启示,使得论述得以升华。‎ ‎[满分示例]‎ ‎(示例一)集中于沿海地区。‎ 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 ‎(示例二)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被迫开埠通商客观上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受欧日因通商而强国的启发;有识之士御敌自强的愿望。自开商埠带有很强的自主性,在一定的意义上抵制了列强侵略,发展了地方经济,促进了城市的近代化。‎ ‎[命题探源]‎ 自开商埠是近代中国重要的通商口岸类型。由于混淆了“历史的价值”与“历史研究的价值”两个不同的概念,加之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西方中心论”的支配,以往学术界着力研究条约口岸,却忽略了自开商埠的历史存在。因此,应对涉及近代中国通商口岸历史的既有学术研究状况作出评价,强调历史研究中被忽略了的“实证”与“描述”,提出自开商埠研究中亟待解决的诸多学术,以期构筑一个框架来支撑和规范日渐受到学术界关注的近代中国自开商埠历史研究。‎ ‎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 ‎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6·淮南模拟)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极力推动鸦片贸易合法化,其意图在1858年通过《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得以实现。1905年自由党上台后,英国议会主动提议逐年削减并最终停止对中国鸦片出口。这种变化说明(  )‎ A.鸦片贸易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工业革命的发展使鸦片贸易无利可图 C.英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受制于政党利益 D.自由主义者开始反思鸦片贸易的罪恶 解析:‎ 选A 工业资产级的利益是推销商品掠夺原材料,而鸦片贸易导致中国白银外流,无力购买商品,故A项正确;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是1840年,推行鸦片贸易合法化,说明鸦片贸易是有利可图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1905年自由党上台提出逐年削减并最终停止对中国鸦片出口,但并未充分体现政党的利益,故C项错误;在材料中并未有反思的意思,只是客观陈述英国对鸦片贸易的态度的转变,故D项错误。‎ ‎2.1840年8月,道光帝授命琦善向英军表示:林则徐上年禁烟是“措置失当”,“必当逐细查明,重治其罪”。这(  )‎ A.表明清政府转向妥协立场 B.是笼络英军的缓兵之计 C.是出于保护林则徐的需要 D.体现出天朝上国的大度 解析:选A “林则徐禁烟”是道光帝所批准的,但材料中其又“向英军表示”要“重治其罪”,故A项正确。‎ ‎3.(2016·贵阳一模)“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严格区分鸦片走私与中英正当贸易 B.依法剥夺洋商在华贸易与居住权 C.清政府对他国具有立法权、执法权 D.是清朝皇帝天朝上国思想的反映 解析:选A 根据材料“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将鸦片永断来源”可知,清政府允许外国进行正常的贸易,但是明令禁止鸦片贸易,故A项正确;根据“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可知,并未剥夺洋商的在华贸易权,故B项错误;材料论述外商在华贸易,而非对他国立法、执法,故C项错误;材料部分体现了天朝上国的思想,但更多体现的是清政府对外贸易的管理和主权,故D项错误。‎ ‎4.中美《望厦条约》第33条规定:“合众国人民凡有擅自向别处不开关之港口私行贸易及走私漏税,或携带鸦片及别项违禁货物至中国者,听中国地方官自行办理治罪,合众国官民均不得稍有袒护;若别国船只冒合众国旗号做不法贸易者,合众国自应设法禁止。”此规定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商业利益原则制约    B.美国国家力量有限 C.欧洲列强极力干涉阻挠 D.美国传教士的反对 解析:选A 条约反映了美国禁止美国商人从事走私漏税、携带违禁货物等不法贸易行为,这与美国商业利益原则有关,故A项正确。‎ ‎5.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 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据此可知(  )‎ A.这一现象出现于19世纪中期 B.如果外国人寻衅滋事,地方官可以裁办 C.中国内地实现向外国人的全方位开放 D.清地方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解析:选A 根据材料中,游历护照开始出现,所反映的是《天津条约》内容,始于1858年,故A项正确;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中列强获得领事裁判权,侵犯中国司法主权,故B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但是全方位开放表述不准确,故C项错误;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故D项错误。‎ ‎6.(2017·长沙模拟)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士大量进入中国传播洋教,民间随之出现了大量关于洋教和传教士的流言。当时上海等城市所流传关于洋教和传教士的流言远远多于乡村社会,但是乡村社会的教案却远远多于上海等城市。乡村社会教案更加频繁是因为(  )‎ A.乡村社会出现洋教与传教士 B.当时乡村自治体系根深蒂固 C.城市的洋教传教士比较集中 D.城市的信息传播速度非常慢 解析:选B 从材料信息可知,上海城市的洋教与传教士的流言多于乡村社会,但乡村社会的教案却多于上海城市,说明乡村社会对洋教与传教士反抗更激烈,思想更保守,这与乡村自治体系根深蒂固有关,故B项正确。‎ ‎7.(2016·宁德质检)1875年,清政府制定了“海防”和“塞防”并重的国防战略。十年后,将海防建设作为重点,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这一变化是基于(  )‎ 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 B.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 C.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 D.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反应 解析:选B 国防战略的变化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是基于海疆和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故A项错误,B项正确;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和发展与清政府的海防和塞防无关,故C项错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甲午战争后,与此题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8.(2016·武汉模拟)据《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记载,最初五卷中“天朝”出现约5次。至光绪年间,“天朝”已经式微,几乎不用了。“天朝”使用次数减少后,出现在史料中的自称主要是“大清国”“中国”。这典型地说明了当时的中国(  )‎ A.逐渐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影响深远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解析:选A “天朝”是清政府天朝上国观念的反映,使用次数减少说明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外交观念逐渐近代化,故A项正确;“天朝”使用次数减少说明“天朝上国”影响逐渐减弱,故B项错误;清王朝自称“大清国”“中国”是符合近代外交规范的,不能说明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故C项错误;这种变化是清政府外交近代化的表现,不能反映统治危机日益严重,故D项错误。‎ ‎9.有学者认为:从1840年至1945年这百年来,爱国主义演进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开始萌芽,但并未完形,爱国主义重在行动。在第二阶段,新型知识分子群体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爱国主义从自发到自觉,从情绪到理性,现代爱国主义观念形成。这两个阶段最确切的分界线应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 解析:选B 根据材料中的两个阶段的描述,第一阶段的爱国主义重在行动,但并未完成,结合所学主要是地主阶级的抵抗派和洋务派的行动,第二阶段中“新型知识分子”指的是资产阶级,“现代爱国主义观念形成”指的是学习西方,积极推动中国的近代化。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登上历史舞台,积极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故B项正确。‎ ‎10.(2017·海口调研)两江总督刘坤一等就某一重大事件电奏清政府:“(若)辽、台并失,(则)南北皆危,并恐各国从此生心,后患不堪设想……”这表明(  )‎ A.《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重大危害 B.有识之士反对中国与日本屈辱议和 C.中日战争爆发在当时已不可避免 D.清政府在和或战问题上仍举棋不定 解析:选B “辽、台并失”是指日本要求割占中国的辽东半岛和台湾,刘坤一等电奏清政府希望不要接受日本要求。此时《马关条约》还未签订,故A项错误;刘坤一等有识之士反对中国与日本屈辱议和,故B项正确;此时中日战争已经爆发,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清政府在此问题上的态度,故D项错误。‎ ‎11.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该战之后(  )‎ 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C.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 D.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解析:选C “威海之海军大替矣”说的是威海卫之战日军占领威海卫,全歼北洋水师,由此可以判断是甲午中日战争。A项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B项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故C项正确;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八国联军侵华后,故D项错误。‎ ‎12.1899年,慈禧册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计划废黜光绪帝,但溥儁不获外国公使承认,慈禧被迫停止废立计划。义和团运动中,载漪与载勋等利用义和团排外。1901年,清政府与联军议和时,载漪被指为“首祸”要求惩办。1902年,清政府下令将载漪、溥儁父子流放新疆。据此可知(  )‎ A.列强开始干涉中国内政 B.晚清政府进一步走向沉沦 C.晚清统治集团发生分裂 D.义和团运动引发朝廷内争 解析:选B 据材料内容可知晚清政府进一步走向沉沦,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6·龙岩质检)近代以来,西方传教士在华的文化活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美国来华传教士的活动具有代表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传教士来华始于19世纪30年代,由于他们的基督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距离实在太远,他们率先在中国办起了教会学校以传播教义。鸦片战争后,他们先后在广州、宁波、福州、上海等地创办教会学校。19世纪60年代,中国创办的京师同文馆、上海同文馆、广州同文馆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有许多都效仿教会学校。此外,全国各地兴办的新式私立学校的教学内容和程式,也仿效教会学校。‎ ‎1838年美国传教士裨治文撰写一部名为《美理哥合省国志略》的书,对美国政治制度来源、组织与功能作扼要叙述,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增补的有关美国的材料,几乎三分之二来自这部书。1866年,在清政府的支持下,第一部翻译成中文的完整的国际法著作《万国公法》问世,清政府中央和各省以及对外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与外事有关的各级官员均获得此书。美国传教士在中国翻译和出版的书籍的数量没有精确的统计,但属于自然科学著作的为数不少,如介绍西方科技的《格物入门》、《格物测算》、《地学浅释》和大量的西医西药书籍。‎ 传教士在华的办报活动,较早且影响较大的当推裨治文的英文报刊《中国丛报》。该报在其创刊号中,毫无掩饰地指出其主要宗旨和任务,就是要通过出版《中国丛报》广泛了解中国各种情况,中美《望厦条约》的一些不平等条款就是根据该报提供的情报拟定的。19世纪下半期,传教士主办的报刊中,影响最大的要算介绍西学的《万国公报》。康有为、梁启超的许多主张出自于那里,连光绪皇帝也阅读《万国公报》。‎ ‎——摘编自梁碧莹《美国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传教士来华从事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并说明西方传教士在华文化活动对近代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并分别作出简要评价。(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5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在中国办起了教会学校”“在中国翻译和出版书籍”“在华的办报活动”概括其活动的内容;从传播教义,服务殖民侵略等方面分析原因。第(2)问,从材料中三段文字的最后一句话中去分析其对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并作简要评价。‎ 答案:(1)内容:举办教会学校;翻译和出版书籍;创办报刊。‎ 原因:传播宗教;为殖民侵略服务。‎ ‎(2)①客观上冲击了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一大批新式学堂创办起来。‎ ‎②开阔了国人认识世界的视野;有助于国人对西方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和自然科技的了解和认识。‎ ‎③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学习西方提供了必要条件和来源;资产阶级政治运动逐渐开展。‎ ‎④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介绍西方的报刊、杂志、著述在中国纷纷出现,留学教育相继开展。‎ ‎⑤有利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殖民侵略;使东西方文化冲突与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中国反洋教斗争此起彼伏。‎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汉学家史景迁认为,讲述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总是从19世纪中国受的屈辱和侵略开始切入。40年前他在开始教授中国历史时就觉得这非常不合理,如果要更好地研究中国历史,我们应该从十七八世纪的中国开始研究。因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表现出一种更自信的姿态。我们应该研究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中国在明朝之前的这种蓬勃发展和增长。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怎样导致了中国在19世纪末的衰落,我想这可能是更好的一种研究方法。‎ ‎——《时代周报》‎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相关史实,你认为史景迁的观点是否合理,并对此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材料的观点进行认证;也可以对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认识,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 解析:‎ 首先提炼材料观点,材料中史景迁否定传统的认为中国近代史开端于鸦片战争的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史开端于明清时期;其次表明态度,对于史景迁的观点,可以赞同,可以否定,也可以对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认识;最后按题目要求对选定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1)观点:认为史景迁的观点不合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开始于鸦片战争。‎ 理由:西方对中国发动侵略,中国的主权受到侵犯,社会性质开始改变,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矛盾也开始了改变,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发展。中国人民开始反抗外来侵略,促进了民族觉醒。‎ 可见,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都源于鸦片战争,这是无法回避的史实。‎ ‎(示例2)观点:认为史景迁的观点合理,十七八世纪的明朝,中国已经开始了向近代社会的变革。‎ 理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导致了政治腐败。商品经济的繁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有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的阻碍。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发展,对宋明理学思想进行批判和反思。‎ 综上所述,史景迁的观点是合理的。‎ 第4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1)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政府腐败统治与列强侵华下的产物。《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资政新篇》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2)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反侵略的新内容和新意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 (3)辛亥革命是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产物。因而辛亥革命是一次更具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利于从法律上限制即将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的权力,以维护民主共和制度。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一、农民阶级理想之国的追求——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历程 ‎1.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的血腥掠夺。‎ ‎(2)本国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 ‎(3)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2.过程 ‎(1)兴起: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发展 永安建制 ‎ ‎1851年9月,攻占永安,整顿军纪,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 定都天京 ‎1853年,攻占南京,改称“天京”,定为都城 北伐、西征 ‎1853年5月,太平天国先后派兵北伐和西征。北伐以失败告终,西征夺取清朝的半壁江山 ‎(3)失败:1864年7月,湘军攻破天京。‎ ‎3.颁布革命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时间 ‎1853年颁布 ‎1859年洪仁玕提出 内容 涉及土地和产品分配 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评价 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但是绝对平均主义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是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该方案不是农民政权的必然产物 ‎4.评价 ‎(1)积极性 ‎①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②揭开了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2)局限性: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者,提不出科学的民主革命纲领,不可能建立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社会。‎ 二、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理性反思 太平天国在“进步”的表征下存在理性的倒退。表现如下:‎ ‎1.政治上:太平天国由神权与王权结合,朝中不但阶级森严,为王为官者为所欲为,更甚于儒家思想约束下的朝廷。洪秀全诸王定都天京后,生活糜烂腐化,朝政纲纪紊乱。出于反满的需要,洪秀全等农民领袖曾是孙中山等人的崇拜对象。不过孙中山也只赞赏太平天国反清的“民族主义”,却直指太平天国“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根本不值得效法。‎ ‎2.经济上:使中国最富庶省份的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太平军在江南征战时,大量富户及平民逃到上海、香港避难。‎ ‎3.文化上:太平天国对固有传统文化完全推倒,对传统知识分子仇视。制度上,《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等纲领只属纸上谈兵,没有任何成效可言。太平天国被认为是建立在欺压人性基础上的另一个残暴的政权。‎ 三、湘军的建立与晚清政局的变动 ‎1.曾国藩和湘军 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湘军以地域的、封建的关系为纽带来巩固内部;以程朱理学作为思想武装;以抢劫掳掠和官爵鼓舞士气;将领大多数选自所谓“宿儒”“生员”等地主知识分子。‎ ‎2.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 倚重满族官员是清朝的既定方针。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后,满族官员和八旗军队因腐化堕落丧失了战斗力,被太平军打得落花流水。清廷转而鼓励地方办团练,镇压太平军。汉族官员有四五十人被任命为团练大臣。从此,汉族官僚开始掌握武装。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在汉族地主武装中势力最大。另外,曾国藩等汉族官僚管辖的地区,不仅是太平天国活动的重要地区,而且也是外国侵略势力深入的地区。在共同对付人民革命的基础上,曾国藩等汉族官僚和外国侵略者迅速勾结起来。这些汉族官僚有外国侵略者撑腰,慈禧太后自然不敢轻视。这样,汉族官僚的势力在清政府中逐渐扩大。‎ ‎3.朝廷式微,中央集权破坏 突出表现为东南互保的出现。‎ ‎1900年6月,英美帝国主义与清朝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 协议。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深恐波及属于其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经买办官僚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由上海道余联沅出面,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东南互保。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在东南各省违抗朝廷的命令。‎ 东南互保运动,保护了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避免于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同时亦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中央的权威大为下降。之后1911年辛亥革命各省在武昌起义后相继宣告独立,与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力式微关系密切。而中华民国成立后,北洋军阀及各地方长期割据,则是源自强势人物袁世凯去世后,中央权力出现真空、各地派系拥兵自重,与东南互保并无直接关系。‎ 探究主题——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史料一]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反映了农民千百年以来渴望得到自己一份土地的根本要求,而且以磅礴的气魄,明确的主张规定下来,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空前的第一次……所规定的关于农村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的分配法,是以户为单位,进行平均分配……这显然是分田到户,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分配方案是错误的,空想的,指的就是它不可能实现,即令短暂的实行了,也会昙花一现,迅即消逝。‎ ‎——郭毅生《〈天朝田亩制度〉的经济背景及其性质》‎ ‎[史料二] 兴车马之利……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邮事……‎ ‎——洪仁玕《资政新篇》‎ ‎[教你读史] 史料一信息“农民……渴望得到……土地”表现了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愿望;“分田到户”“家庭为生产单位”表明太平天国仍然固守小农经济;“错误的,空想的”表明纲领的空想性。史料二反映出《资政新篇》效仿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与《天朝田亩制度》在发展经济的主张上是相互矛盾的。‎ ‎[思考] 依据史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认识。‎ ‎[提示]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都具有反封建性质,但二者的社会经济主张相反:前者主张发展小农经济,后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史料三] ‎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大兴土木)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初至江宁,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妄拟垂拱而治。‎ ‎——《贼情汇纂》‎ ‎[教你读史] 史料三反映了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人封建帝王思想严重,缺乏科学的世界观,革命进取心减退。这些从侧面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 ‎[思考] “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用三年的时间从事宗教理论建设。”结合史料三,指出太平天国在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 ‎[提示] 农民阶级不能用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多是用拜上帝教等迷信思想宣传组织群众。‎ ‎  ‎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特点及作用 性质 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特点 ‎(1)兴起于新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制定新方案:《资政新篇》‎ ‎(3)承担新任务:反封建、反侵略 ‎(4)面临新敌人: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5)属于新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 作用 ‎(1)“倡导社会改革”:太平天国主张土地公有与财产平均分配,提倡男女平等,破除社会陋习 ‎(2)“播下革命种子”:太平天国所宣扬的反清思想广传民间,播下了日后反清革命的种子 ‎(3)“削弱清廷根基”:太平天国运动波及大半个中国,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一度动摇清朝的统治 ‎1.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指出: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这段材料反映了(  )‎ A.太平天国后期农民阶级的经济需求 B.太平天国领袖们共同的经济主张 C.财富归公的圣库制度 D.洪仁玕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解析:选D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办银行,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而农民阶级的经济需求是获得土地,故A项错误;这一方案只是获得太平天国领袖极少数的赞同,故B项错误;这一方案保护个人私有财产,与财富归公的圣库制度截然相反,故C项错误;为发展工商业筹办银行,材料反映了洪仁玕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故D项正确。‎ ‎2.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把西方国家的使节称为“洋兄弟”,允许西方人在控制区域内自由通行和经商,但同时又把他们视为“天下万国真主”洪秀全的臣民。这反映太平天国(  )‎ A.迫切希望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 B.外交政策深受宗教信仰的主导 C.仍未摆脱“华夷之辨”的观念 D.认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但同时又把他们视为‘天下万国真主’洪秀全的臣民”可以看出其没有摆脱“华夷观念”的影响,故C项正确。‎ ‎3.太平军曾经“搜得藏书论担挑,行过厕溷随手抛,抛之不及以火烧,烧之不及以水浇。读者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太平军的这种行为(  )‎ A.对传统文化过于简单粗暴 B.有利于发动贫困群众 C.奠定太平天国文化基础 D.冲击了世人对科举的态度 解析:选A 根据题意可知,太平军把大量藏书采取很多措施进行毁灭,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贫困群众,故B项错误;对待传统文化的简单粗暴恰恰摧毁了太平天国的文化基础,故C项错误;藏书并未指科举考试的“四书五经”,故D项错误。‎ ‎4.有学者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反映了《资政新篇》(  )‎ A.克服了农民阶级局限并具有可行性 B.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心态 C.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D.获得了广大下层民众的理解支持 解析:选C 依据所学,《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故C项正确。‎ ‎5.曾国藩、李鸿章以及直接受太平军威胁的地方官吏何桂清、薛焕等人感知,在军事上,太平天国借用了西洋技法,因而需“借洋兵助剿”,在中央的奕、桂良等人也力主改变国策,向西方学习长技。材料主要说明(  )‎ A.清政府已认识到“借师助剿”的重要性 B.洋务派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壮大了势力 C.太平天国间接地影响了洋务运动的发生 D.太平天国运动给予列强侵华以可乘之机 解析:选C 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是内忧外患,而内患指的就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故C项正确。‎ ‎6.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该报刊的观点(  )‎ A.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 B.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 C.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 D.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 解析:选B 由“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可以看出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B项符合题意。‎ 二、资产阶级共和之路的实践——辛亥革命 一、清末“新政”和立宪运动 ‎(一)清末新政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彻底击垮了清政府的自信心,从1901年起,清政府被迫进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历史上称“清末新政”。清末新政的主导力量最初是洋务派,不久立宪派开始推动新政的进程。‎ ‎1.背景 ‎(1)清政府在“仇洋排外”的对外战争中失利。‎ ‎(2)资产阶级立宪派要求“君主立宪”,革命派势力蓬勃发展。‎ ‎(3)清政府上下达成一致,不变革就无法继续统治。‎ ‎2.内容 ‎(1)改革官制,裁闲散衙门,添新机构。‎ ‎(2)改革兵制,扩练新军。‎ ‎(3)改革学制,废科举,设学堂,奖留学。‎ ‎(4)依法保护和奖励工商业。‎ ‎3.失败原因 ‎(1)清政府掌控全国的能力削弱,执行力下降。‎ ‎(2)改革缺乏诚意,改革措施滞后,统治者陷于孤立。‎ ‎(3)革命打断了改革。‎ ‎4.评价:清末新政是统治者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然归于失败,但是推行的一些政策,特别是在政治上进行的预备立宪措施促进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也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条件。‎ ‎(二)立宪运动 ‎1.地位:立宪运动是中国清政府继自强运动(1861~1895)、维新运动(1895~1898)之后的第三次大型改革,目的是使大清帝国成为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 ‎2.背景: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期间,1901年1月,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在西安发布“上谕”,拉开了清末新政的序幕。其目的是对外取悦洋人,对内笼络人心,挽救清朝危局。‎ ‎3.过程:初期的改革并未跳出“中体西用”樊篱,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为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1905年,清政府被迫实行“预备立宪”,但又以种种借口加以拖延。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开始了实质性的宪政改革。《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君主不能以诏令变更法律;在保证“君上大权”的前提下,人民的合法权利和政治地位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宪法形式得到极其有限的确认。‎ ‎4.结果:1911年5月,在立宪派的一再要求下,清政府废除军机处,成立“责任内阁”,但大权集中在皇亲国戚手中,时人讥称“皇族内阁”,舆论对此多感失望。“预备立宪”的骗局被揭穿后,部分立宪派逐渐同情、倾向革命,汉族官员更加离心,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二、辛亥革命 ‎1.背景 组织准备 ‎①团体: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 ‎②政党: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 思想准备 孙中山把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军事准备 一系列起义的发动,促成了革命形势的高涨 ‎2.武昌起义 ‎(1)条件 ‎①武昌地区革命党人活跃,革命力量发展迅速。‎ ‎②湖北革命党人的宣传使革命思想深入人心。‎ ‎③湖北革命党人在新军中的宣传为革命积聚了武装力量。‎ ‎(2)经过:1911年10月10日,起义爆发,成立革命政权——湖北军政府。12日占领武汉三镇。‎ ‎(3)意义:推动了全国各地的反清斗争的迅猛发展,形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 ‎3.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4.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 ‎①宣布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②规定了人民民主和自由权利。‎ ‎(2)意义:体现了民主精神,反映了人的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历史要求,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国内 ‎①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逐步深入人心。‎ ‎④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国际: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亚洲及全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产生了重大影响。‎ 探究主题——辛亥革命的爆发及影响 ‎[史料一] 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1911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也有人认为它不是一场意外,而是19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教你读史] 史料一信息“毁了一个王朝”是指武昌起义推翻了清政府;“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指建立中华民国,让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思考]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1911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 是一场意外吗?为什么?‎ ‎[提示] 不是一场意外。辛亥革命是19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包括: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中国民众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发展壮大。‎ ‎[史料二] 肯定与否定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教你读史] 史料二中陈旭麓肯定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如“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而斯塔夫里阿诺斯则认为辛亥革命并没有触动中国社会的根基,影响有限。‎ ‎[思考] 根据史料二,说明两人对“民国”的评价有何不同?‎ ‎[提示] 前者肯定:“民国”的建立是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后者否定:“民国”在中国缺乏根基,失败是必然的。‎ ‎[史料三] 辛亥革命的喜与悲:‎ ‎[思考] 史料三反映了什么信息?‎ ‎[提示] 图1反映了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图2反映了民主共和观念激荡全国;资产阶级革命脱离群众;革命顺利发展中隐藏着失败的危机。‎ 多元史观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从近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近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①政治: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由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 ‎②经济:制定法令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成为潮流。‎ ‎③法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现代法制观念。‎ ‎④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传统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4)从社会史观看,辛亥革命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变,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兴起。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礼和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的面貌为之一新。‎ ‎(5)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是亚洲觉醒的典型代表。‎ ‎1.(2016·汕头模拟)1911年,康有为在一封信中指出当时时局,“今只有袁(袁世凯)与南军争,如刘项之争而已”,“革党(革命党)亦自知无人才,不能为治也”,“革内讧甚,无人能作主”,“黄兴因无兵权,不敢为元帅”,“况今袁力刻刻可破革,革终不成乎”。这一时局(  )‎ A.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B.导致各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 C.促使革命党人与袁世凯进行和谈 D.有利于袁世凯废除共和实行帝制 解析:选C 材料“革内讧甚,无人能作主”,“黄兴因无兵权,不敢为元帅”,说明革命派内部分歧严重,材料“况今袁力刻刻可破革,革终不成乎”说明袁世凯对革命威胁最大,在这样的时局下,促使革命党人与袁世凯进行和谈,故C项正确。 ‎ ‎2.孙中山在最初开展革命活动时,主要赢得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孙的形象由原先“犯上作乱者”一变而成为爱国志士。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 A.列强加剧侵略扩张    B.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 C.清廷日益腐朽反动 D.孙中山个人声望提高 解析:选C 1900年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人们对清政府彻底绝望,促成了孙中山形象的转变,故C项正确。‎ ‎3.(2017·益阳调研)“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一结论是基于辛亥革命(  )‎ A.结束了被奴役的历史    B.动摇了儒家正统地位 C.建立了一个民主共和国 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解析:选D 据材料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治上、思想上的解放作用”可知从政治上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故D项正确。‎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限制行政权的措施,较之英法更为“变本加厉”,但对于行政权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却没有一条具体的规定。这说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  )‎ A.废除专制制度的迫切愿望 B.违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对西方民主政治认识肤浅 D.有关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解析:选C 材料中对行政权、立法权的规定,体现出革命党人没有真正领悟西方民主政治的分权本质,是以分权制衡的方式防止权力过于集中,故C项正确。‎ ‎5.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光荣革命”,是一场失败了的“光荣革命”。该观点主要着眼于辛亥革命(  )‎ A.以温和的方式推翻了旧政权 B.使中国开始走上民主共和之路 C.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D.没有从根本上使中国社会转型 解析:选D 英国光荣革命以不流血的宫廷政变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实现中国社会转型,故D项正确。‎ ‎6.(2017·全国名校联考)莫理循出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年)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他的观察(  )‎ A.反映出“运动”对西方利益的维护 B.肯定了“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意义 C.没有准确认识当前“运动”的影响 D.体现出列强对“运动”的支持立场 解析:选C 辛亥革命最重要的影响在于推翻了清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据材料“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可知莫理循没有准确认识当前“运动”的影响,故C项正确。‎ 本讲命题点研究 ‎2010~2016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  考纲 卷别  ‎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全国卷Ⅰ ‎—‎ ‎2013·辛亥革命 全国卷Ⅱ ‎—‎ ‎—‎ 全国卷Ⅲ ‎—‎ ‎—‎ 全国卷 ‎2011·太平天国运动;‎ ‎2012·冲击与反应 ‎[考情分析]‎ 本讲在教材中着墨较多,但在近几年的新课标全国卷中命题出现率很低。对太平天国的考查偏重于农民运动的局限性;辛亥革命则从现代化的角度进行命题。在2012年全国卷中,引用学术成果,设计了“冲击与反应”试题。‎ 选择题考查趋向研究 洞悉命题人的命题意图,解题最快捷 ‎(一)能力方法灵活考 ‎1.(2011·全国卷)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解析:选A 拜上帝教在运动初期起了动员组织作用,但随着起义规模的扩大,其难以适应建设农民政权的需要,而农民阶级深受孔孟传统思想影响,运动后期洪秀全不得不借助尊孔方式维持政权,A项正确;B、C两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不是原因。‎ 与传统革命史观不同,文明史观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传统的农民起义,用落后的宗教方式进行组织,政权性质仍然是封建性质,不具有历史的进步性。高考命题一般以史观史法为指导思想,考查学生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二)学术成果创新考 ‎2.(2013·全国卷Ⅰ)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解析:选B 一般而言,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等。中国的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工业,迈出了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治上民主化的趋向。这三者最能体现现代化这一趋向,故选B项。‎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革命”与“现代化”成为中国近代史的两大主题。其中,中国现代化核心问题是中国能否融入世界,走向近代化。这种学术研究的动向直接引入高考试题,考查对中国近代化发展这一线索的掌握。‎ ‎[热点演练]‎ ‎1.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在种族观念上,以汉族的‘我者’,打起驱除满族的‘他者’,可是又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挑战中国的儒佛道三家,却又是颠倒了‘我者’与‘他者’的相对地位。”这一观点旨在说明(  )‎ A.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思想 B.太平天国挑战清朝统治 C.洋务运动存在自相矛盾现象 D.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权 解析:选B 新文化运动并未“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在种族观念上反对满清贵族的统治,以拜上帝教为口号,挑战了清朝的统治,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并未要求“驱除满族”,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并未“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故D项错误。 ‎ ‎2.太平天国运动留给历史的余响是长久的。在戊戌维新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这是用反清来促成革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  )‎ A.搅乱了社会政治制度    B.促进了政治变革进程 C.改变了封建生产关系 D.实现了资本主义理想 解析:‎ 选B 题干中康有为用反清来促成革新,孙中山接受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反面教训,说明了太平天国运动促进政治变革进程,故B项正确。‎ ‎3.辛亥革命后两年里,全国出现了500多家报馆,标榜民主,评价时政,其中胡鄂公就在天津的《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  )‎ A.社会资讯传播方式的改变 B.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被打破 C.言论出版自由制度受尊重 D.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选D 根据题目中的“标榜民主”“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可以得出辛亥革命后,尽管革命果实为袁世凯窃取,但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故D项正确。‎ ‎4.1895年孙中山发动广州起义,“举国舆论莫不曰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1900年10月孙中山又领导发动了惠州起义,“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三民主义逐渐为民众所接受 B.清政府在政治上不断趋于反动 C.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在中国完全确立 解析:选B 据材料“举国舆论莫不曰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和“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可知清政府在政治上不断趋于反动,故B项正确。‎ ‎5.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孙中山提出辞呈,参议院表决一致举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对于中国版的“光荣革命”理解错误的是(  )‎ A.与英国“光荣革命”的形式相同 B.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C.充分暴露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D.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符合法律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清帝退位,政权实现了和平过渡,因此在形式上与英国“光荣革命”相同,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主要涉及结束清朝专制统治,并未深刻揭示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材料中“清帝退位,孙中山提出辞呈,参议院表决一致举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是通过参议院表决的,符合法律程序,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 非选择题增分研究 全国卷40题、41题答题规范 第41题典例精选(2012·全国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下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阅卷评析]‎ ‎[样卷一]‎ 阅 卷 评 点 ‎  该生从赞成角度来评述“冲击—反应”模式,能多角度、分阶段、按照“先总再分最后再总”的思路展开论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论证侧重点有些偏颇。若从赞成的角度来分析,应该从外因的角度加以肯定,突出西方的先进和中国的落后,点明中国的反应、近代化的历程是被动的。‎ 增 分 指 导 ‎  该模式认为,以儒家为正统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即中国社会一旦形成传统,就具有巨大稳定性,即使有发展,也不过是内部稍作调整。只有外来作用,才能打破中国固有社会秩序从而走向现代化。因而,19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变化的根本内容和动力,就是西方对中国的冲击和中国对冲击的反应。因此,若赞成该观点,应侧重于西方冲击与中国学习或对抗西方的对应或相应性。‎ ‎[满分示例]‎ 西方冲击对中国社会近代化有促进作用,我赞成这一模式。‎ ‎“冲击—反映”模式认为中国传统历史发展是属于停滞的,中国社会自身是无法产生进入近代社会的动力,所以中国要进入近代社会就需要外在的力量,需要外在的“冲击”。这种模式凸显了外部的“冲击”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如材料中所指中国自鸦片战争冲击后,依然引不起足够的“反映”,于是接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巨大的“冲击”下,中国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始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一步一步向西方学习,由学习“器物”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的“制度”,再到五四运动时的“思想”,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外部巨大的“冲击”——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凡尔赛和约》等事件的发生。不能不说外部的“冲击”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影响。从上述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轨迹可以得知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国外的“冲击”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这种模式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样卷二]‎ 阅 卷 评 点 ‎  该生对该模式有明确观点,也能从中国明清时期自身的进步因素对该观点进行反驳。但论述不充分,只看到了中国进步的一面,而揭露西方侵略的一面明显不足,且有些语句表述不规范,论证过程生硬。‎ 增 分 指 导 ‎  反对该模式,应该侧重于中国反应中的自我能动性,即从中国社会内部寻找社会发展的动因,应侧重从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角度给予否定。可以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各阶级阶层先进分子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历史背景入手,注重分析各运动发生时中国内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变化,由此强调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和必然性。‎ ‎[满分示例]‎ 对上述模式表示反对。因为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只是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的外部因素,不过这只是中国发生剧烈变化的次要原因,不是主要原因。理由如下:‎ 一、从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来看,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而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只不过是刺激了清政府内部的开明官员迈向西方的实际进程。‎ 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内部因素的积累。洋务运动在中央得到最高统治者西太后的支持,是在握有实权的地方督府主持下进行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活动。如果没有列强的侵略,中国的洋务运动最终可能会突破“中体西用”的传统框架。‎ 二、从百日维新发生的原因来看,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而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剧只不过是百日维新发生的次要原因。‎ 百日维新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内部因素的积累。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形成,它们分别为百日维新的发生准备了经济、阶级和思想基础。‎ 三、从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来看,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而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弱点彻底暴露只不过是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发生而已。‎ 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内部因素的积累。清政府“新政”“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革命形势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它们分别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准备了经济、阶级、思想和组织基础。‎ 四、从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来看,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而《凡尔赛和约》使中国主权遭受践踏,只不过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内部因素的积累。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它们分别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准备了政治、经济、阶级、思想基础。‎ ‎(以上理由在答卷时不一定全涉及,只要列举1~2例能充分例证观点即可)‎ 综上所述,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只不过是加速了中国发生剧烈变化的进程而已。“冲击—反应”模式过分强调西方文明对中国近代化所起的作用,容易导致崇洋媚外的倾向。‎ ‎[样卷三]‎ 阅 卷 评 点 ‎  该生对该模式有明确观点,论述比较充分。但论证略显宽泛,应该侧重于中国社会变迁是西方冲击和中国各种人物、政治斗争、思想文化相融合碰撞的产物,两种角度都涉及。‎ 增分指导 ‎  若认为“冲击—反应”模式存在片面性,则可以从前两个满分示例中综合辩证评析,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从内应角度给予否定。‎ ‎[满分示例]‎ 观点:我认为这一模式是片面的。西方冲击对中国社会近代化有促进作用,但中国社会也有自身内在的发展特点。‎ ‎1.中国传统文化确实存在巨大惰性,例如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意识形态,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天朝上国的心态,政治的君主专制抑制社会活力。中国近代化确实有西方冲击的作用和一定的被动性。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知识分子有所觉醒,但只停留在表面,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但随着外来势力加剧侵略,中国的学习日益加剧,从器物向制度、思想层面转变。西方入侵确实和中国近代社会改变具有一定同步性。西方入侵是中国近代化的外在条件,加速了中国进步。‎ ‎2.在肯定西方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西方冲击并非中国近代化的根本原因,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国不缺乏突破的内在动力,中国发展具有自身特点和内涵,比如明清时代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外贸易在世界中占据重要地位;王夫之、黄宗羲等人思想具有反专制的色彩;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激起了中国人民不断的反封建斗争。‎ 综上所述,这一模式过于强调西方的外部冲击和中国的被动适应,是片面的。正确看待这一问题应该坚持辩证的唯物史观,既要看到历史发展的外来力量,也不可忽视内部的主观能动性。西方冲击是中国近代化的加速剂而非最终原因。材料中的观点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论,夸大了西方冲击的作用。历史研究要从事实出发,全面看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停留在理论上。‎ ‎[命题探源]‎ ‎“冲击—反应”模式通常被视为是西方史学家费正清、莱肖尔等构建起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假说。该模式认为,以儒家为正统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即中国社会一旦形成传统,就具有巨大稳定性,即使有发展,也不过是内部稍作调整。只有外来作用,才能打破中国固有社会秩序从而走向现代化。即中国的现代化模式是西方冲击、中国回应的“冲击—反应”模式。但中国学者大都对这一理论假说持批评态度,认为这一模式的思想基础是“西方中心论”,忽视了中华文明独立发展的内在的规律和自发秩序,等等。把学术争鸣引入高考命题,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与《考试说明》的精神相一致。‎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 ‎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5·景德镇质检)《剑桥中国晚清史》载:“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材料中的“太平军的社会革命”(  )‎ A.顺应了当时中国小农经济国情 B.是绝对平均主义的体现 C.强调国家对百姓财产权的尊重 D.是战争环境的必然选择 解析:选B 《天朝田亩制度》的目标是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与当时中国小农经济的国情是不相符的,故A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古代农民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体现,故B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下每户劳动所得仅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故C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是广大农民群众为追求平等、平均社会而做出的选择,不是因为战争环境才颁布,故D项错误。‎ ‎2.据史载,在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不久,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就租赋问题向天王洪秀全上了一道奏章并得到天王的同意,不久,太平天国施行了“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此举反映(  )‎ A.“照旧交粮纳税”是革命运动的现实需要 B.封建地租关系仍是中国社会发展趋势 C.农民领袖意识到《天朝田亩制度》的不足 D.解决财政问题是当时天国的核心问题 解析:选A “照旧交粮纳税”是因为革命运动还未完全成功,现实革命形势依然需要,故A项正确;近代中国小农经济逐渐走向解体,因此封建地租关系不是中国社会发展趋势,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农民领袖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反思,故C项错误;当时的核心问题是巩固革命成果,并进一步进行革命,不是财政问题,故D项错误。‎ ‎3.太平天国失败后,清王朝为恢复社会秩序对所谓的“忠义之士”进行表彰和纪念。在这一过程中,地方精英通过主持本地区纪念活动趁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地方社区则通过表彰自己社区的“忠义之士”确立自己在战后新秩序中的地位。这表明(  )‎ A.朝廷意在重塑正统价值观 B.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C.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D.社会各阶层争夺政治权利 解析:选C 据材料“地方精英通过主持本地区纪念活动趁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地方社区则通过表彰自己社区的‘忠义之士’确立自己在战后新秩序中的地位”可知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故C项正确。‎ ‎4.19世纪中期,英国人看穿了天国,认为其虚弱无力、不堪扶持,所以《泰晤士报》严正表示,“叛军”已经成为“阻挡我们摘取金苹果的龙,最终英国政府作出了‘选边’的决定”。此处“选边”的含义是(  )‎ A.没有太大作用了,干脆淘汰 B.保持中立,静观其发展 C.没有利用价值了,让其靠边站 D.放弃中立,参与镇压“叛军”‎ 解析:选D 材料中“叛军已经成为阻挡我们”“英国政府作出了‘选边’的决定”表明参与镇压,故D项正确。‎ ‎5.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 B.旨在化解西方入侵带来的危机 C.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发生于近代中国文明转型初期 解析:选D 旧式的农民起义只能表明“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故A项错误;旨在化解西方入侵带来的危机,只能表明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故D项正确。‎ ‎6.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不能充分依靠群众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解析:选C “采用了宗教”“建设天国”说明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7.(2017·德州模拟)清政府于1909年和1910年分别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府厅州乡地方自治章程》等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地方自治机关具有相对独立的权限,可以行使一定程度上的立法权和行政权。这反映了(  )‎ A.专制皇权体制走向崩溃 B.对地方制度改革的尝试 C.地方实力派的离心倾向 D.地方自治改革成效显著 解析:选B 从封建的中央集权到具有近代色彩的地方自治,反映出清政府对地方制度进行了改革,故B项正确。‎ ‎8.1905年2月,陈独秀、柏文蔚联合安徽公学中的先进分子常恒芳、宋少侠、杨端甫等人,在芜湖发起成立岳王会,他们集会于芜湖关帝庙,借烧香宣读誓约并订立章程,以反清为宗旨,其用意是“盖岳武穆抵抗辽金,至死不变,吾人须继其志,尽力排满”。这说明岳王会(  )‎ A.盲目效仿古人不符合时代潮流 B.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C.具有狭隘的民族革命思想 D.凸显资产阶级民主精神 解析:选C 材料中的现象虽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但是视野狭隘,没有从反对整个地主阶级和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高度来审视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故C项正确。‎ ‎9.有学者认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大都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不属于资产阶级,他们革命的动力不是为资产阶级争取利益,而是从帝制统治和列强的窥视下拯救中国。因此,他们也代表了深受列强欺凌之苦的民族资本家的心声。材料表明革命派(  )‎ A.进行革命的目标不明确 B.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C.有民族民主革命的诉求 D.已成为知识分子代言人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从帝制统治和列强的窥视下拯救中国”说明革命派要求推翻封建帝制,有民主的要求,对外反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因此有拯救中华民族的愿望,故C项正确。‎ ‎10.(2016·宜宾诊断)武昌起义后,很多地区的农村士绅大部分持三种态度:一种是顽固守旧,拼命抗拒,愚忠清廷;一种是走走看,认为“民心噪逆,朝野纷争,上下未有所定,此时欲顺不可,欲拒弗能”; 一种是顺水推舟,积极响应,在革命的口号中借以自保,并扩大权势。士绅的态度说明(  )‎ A.革命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B.传统士绅对革命的冷漠 C.士绅对清政府的同情理解 D.革命思想并未深得人心 ‎ 解析:选D 材料中士绅不同反应体现了其对革命态度各取所需,未真正认识革命,故D项正确。‎ ‎11.(2017·保定摸底)1912年3月1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最初的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即从各方面设定条款对袁世凯加以限制和防范。其表现在(  )‎ A.在政体上采用了责任内阁制 B.规定了参议院拥有立法大权 C.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严格限制了总统任职的期限 解析:‎ 选A 根据所学知识,临时约法中体现限制袁世凯的措施是实行责任内阁制,故A项正确;规定参议院拥有立法大权是三权分立的表现,不属于限制袁世凯的措施,故B项错误;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是《临时约法》的原则之一,但并非是限制袁世凯的措施,故C项错误;临时约法并没有规定总统的任职期限,故D项错误。‎ ‎12.据1913年2月23日《独立周报》第七期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有志于民主推广的人常到田间“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材料反映了民国初年(  )‎ A.民主人士已经广泛深入民众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农民了解代议制,只是无暇顾及 D.实施民主政治的基础薄弱 解析:选D 材料中“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说明辛亥革命后实施民主的社会基础非常薄弱,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6·成都诊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武昌起义爆发时,传教士感到非常震惊,但他们很快认识到“这里正在进行一场革命”,“结局以惊人的速度来临,说明了满族统治基础的腐朽和中国人民的高尚、有秩序,从来没有一场如此宏大的革命如此迅速、平和地完成”,他们进一步指出:“整个世界都惊讶于中国能够开始并完成一场理性的革命,其流血之少,在任何东方国家中从未有过”。在众多传教士眼中,“伟大的中国革命”对中国和世界都有重大意义,“(对中国来讲)一次性彻底完成破坏的工作,不管转变怎样跌跌撞撞,不管进步是怎样不确定,确信无疑的是中国不可能回到之前的情形了。”‎ ‎ ——据朱英等著《民间社会对辛亥革命的记忆与诠释》‎ 材料二 新中国官方纪念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 主要领导人讲话 ‎《人民日报》社论标题 ‎1961年 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家和杰出的民主主义者。”‎ ‎《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 ‎1981年 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胡耀邦:“共同纪念这个光荣的节日,尤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在目前时期我们的内外任务……就是实现四化建设、保卫世界和平、完成统一大业。”‎ ‎《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 ‎1991年 国家主席杨尚昆:“‎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自己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十二年间,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的十多年里,我国的现代化事业获得了巨大进步。”‎ ‎《继往开来、振兴中华——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 ‎2001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中国人民正朝着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重要时刻,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 ‎2011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的美好憧憬,今天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注:1951年和1971年因特殊历史背景,未举行纪念大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带给传教士的印象,说明“中国不可能回到之前的情形”这一观点的合理性。(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官方举行辛亥革命纪念活动的特点,分析说明举行这些纪念活动的原因。(15分)‎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的引言中概括传教士的印象,从辛亥革命的影响中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第(2)问,从纪念时间、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人民日报》社论的标题上结合所学分析特点;从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上概括原因。‎ 答案:(1)印象:突然发生;进程迅速;和平完成;影响深远。‎ 说明:辛亥革命顺应了世界现代化历史潮流;辛亥革命后君主专制统治结束,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新的经济因素进一步成长;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受到冲击,近代意识逐步加强。‎ ‎(2)特点:长期坚持,除特殊年份外,逢十周年都要举行纪念;以最高规格举行纪念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发表专题社论;将纪念辛亥革命与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中共始终将自己作为孙中山未竟事业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原因:①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决定的。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里程碑。②‎ 是辛亥革命与中共事业的共同目标决定的。辛亥革命与中共的奋斗目标都是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③是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通过隆重纪念辛亥革命,可以不断发展与完善爱国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制度;可以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框架下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可以将辛亥革命的精神发扬光大,在提高中国综合国力的基础上,鼓舞民众增强实现民族复兴的勇气,担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 ‎14.(2017·洛阳统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寻访历史事件当事人,从中获得历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20世纪60年代,某大学历史系学生确定了“评价辛亥革命历史地位”的研究专题,为了广泛收集资料,搞好这个专题研究,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了一份寻访辛亥革命当事人的调查提问提纲,以下是这份调查提问提纲的内容:‎ ‎①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的活动。‎ ‎②武昌起义后西方帝国主义破坏辛亥革命的罪行。‎ ‎③武昌起义后清政府对抗革命坚持反动统治的罪行。‎ ‎④武昌起义后各地旧官僚、立宪派混入革命队伍破坏革命的活动。‎ ‎⑤南北议和革命党人对袁世凯妥协退让,导致袁世凯窃权的经过。‎ ‎⑥袁世凯独裁卖国、镇压革命的罪行。‎ ‎⑦南京临时政府奖励、保护工商业的政策,民国成立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史实。‎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调查提问提纲的内容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调查提问提纲的内容提出修改、补充或更正,也可以否定提纲内容提出另外不同的寻访调查方式。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分)‎ 解析:研究专题是“评价辛亥革命历史地位”,受20世纪60年代中国国内“左”倾思想的影响,而材料只提到辛亥革命对中国经济工业化的推动,而过多地强调了帝国主义国家、旧官僚、立宪派、袁世凯等对辛亥革命的破坏,偏离了主题。因此可以从辛亥革命推动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思想观念近代化、社会习俗近代化,以及肯定革命派的妥协对加速民主革命进程的积极作用等方面增加提问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一)应增加辛亥革命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提问内容。‎ 理由:提纲的内容受20世纪60年代“左”倾思想的影响,片面地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史观评价辛亥革命,主要强调革命的局限性和失败的结局,对革命推动历史进步的功绩认识不足。‎ 应当摆脱“左”倾思想的束缚,以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面客观地评价辛亥革命,充分肯定其历史功绩。‎ 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其《临时约法》规定了公民的言论、结社等民主自由权利。‎ ‎(示例二)应增加辛亥革命推动社会习俗近代化的提问内容。‎ 理由:提纲的内容受20世纪60年代“左”倾思想的影响,片面地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史观评价辛亥革命,主要强调革命的局限性和失败的结局,对革命推动历史进步的功绩认识不足。‎ 应当摆脱“左”倾思想的束缚,以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面客观地评价辛亥革命,充分肯定其历史功绩。‎ 辛亥革命后,在民国政府的倡导下,社会习俗日益近代化。如男子剪辫子、中山装、旗袍流行,实行公元纪年等。‎ ‎(示例三)提纲中“革命党人对袁世凯妥协退让,导致袁世凯窃权”的认识不当。应改为“革命党人对袁世凯必要的妥协退让,为革命尽快结束帝制取得胜利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理由:提纲的内容受20世纪60年代“左”倾思想的影响,把革命派必要的妥协退让视为软弱和丧失原则,实际上是否定历史发展的过渡性、渐进性,是不可取的。‎ 南北议和时革命党人在军事上与北方相比处于劣势,不做必要的妥协退让,依靠武力对抗很难推翻帝制实现共和的理想。‎ 革命党人对袁世凯必要的妥协退让实现了由帝制走向共和的平稳过渡,减少了武装对抗带来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应给予肯定。‎ ‎(示例四)改变事前拟定提纲的调查方式,让被调查的当事人自由畅谈革命中的亲身经历。‎ 理由:事前拟定提纲限制了被调查人的叙事范围,不利于获得辛亥革命完整的准确的资料,不利于对辛亥革命全面正确地评价。‎ 材料中的提纲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左”倾思想、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史观影响,过分强调革命的局限性和失败的结局,对革命的历史功绩认识不足,会导致对革命的评价的片面性。‎ 我们应当通过调查尽可能占有广泛的历史资料,以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为指导,对占有历史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全面客观地认识评价辛亥革命。‎ ‎(其他观点建议,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均可给分)‎ 第5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运动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五四运动促使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 (2)国共合作促成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北伐战争的胜利,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及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导致国民大革命失败。‎ (3)中国共产党吸取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4)红军长征战略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同时,中国革命中心由南方长江流域转移到北方黄河地区。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 一、无产阶级民族独立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1919年)‎ ‎1.背景 ‎(1)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根本原因)。‎ ‎(2)阶级基础: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工人运动发展。‎ ‎(3)思想基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一批先进分子“以俄为师”,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 ‎(4)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1919年初,一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政府向和会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但和会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并无理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巴黎和会打破了中国对列强的幻想。‎ ‎2.经过 ‎(1)第一阶段:学生为主力,中心在北京。‎ ‎(2)第二阶段: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中心在上海。‎ ‎3.结果:初步胜利 ‎(1)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 ‎(3)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影响 ‎(1)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成为主力军。‎ ‎(3)促使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5.特点 ‎(1)革命性: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2)群众性:学生、工人、商人多个阶层参加,联合斗争。‎ ‎(3)爱国性:维护中国主权,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4)成功性:运动斗争的目标基本实现。‎ ‎6.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 ‎(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5)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但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任务仍是反帝反封建。‎ ‎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早期的斗争实践(1921~1923年)‎ ‎1.背景 ‎(1)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 ‎(2)共产国际的帮助。‎ ‎2.标志: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1)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3)领导机构: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 ‎3.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4.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条件 ‎①主观: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国内形势,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②客观:共产国际给予中国共产党理论上的指导。‎ ‎(2)时间、地点:1922年7月,上海。‎ ‎(3)主要内容 ‎①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②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③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确认中共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4)意义: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  三、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 ‎1.国共合作 ‎(1)背景 ‎①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2)标志: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3)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2.北伐战争 ‎(1)目标: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2)过程:1926年开始北伐,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 ‎3.国民革命失败 ‎(1)原因 ‎①帝国主义干涉。‎ ‎②国民党右派制造分裂,叛变革命。‎ ‎③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2)表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中国革命暂时转入低潮。‎ ‎4.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和意义 ‎(1)特点 ‎①革命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②群众基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四个阶级的统一战线。‎ ‎③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 ‎④革命军队:组建正规的新式革命军队,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北伐战争。‎ ‎(2)历史意义 ‎①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②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有重要作用。国民革命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 探究主题——五四运动彰显新的时代潮流 ‎[史料一] 沪埠自青岛问题发生后,学生二万余人全体罢课,以抵制日货、取消密约为名义,开会演说,发布传单,纷扰业已多日……本日因北京学生被捕消息传沪,晨间学生结团出发,先在南市要求商号罢闭……于是顷刻之间,南市一律罢闭……(10日)有火车、轮船机工及钱业大司务均罢工之事,人心大慌。‎ ‎——上海交通银行1919年6月5日、10日电函 ‎[史料二] ‎ ‎[史料三]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 ‎——《中共党史资料选编》‎ ‎[教你读史] 史料一信息“沪埠自青岛问题”表明五四运动是由巴黎和会上山东问题引发的。由学生罢课引发“南市一律罢闭”“罢工之事”体现了群众性、联合性。“人心大慌”反映了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出巨大力量。史料二体现了五四运动的革命性、爱国性与彻底性。史料三则反映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开始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思考] (1)依据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归纳五四运动的基本特点,并指出这场运动体现了一种怎样的革命精神?‎ ‎[提示] ①特点:革命性,反帝反封建;群众性,多阶层参加,联合斗争;爱国性,维护主权、反对侵略;成功性,斗争目标基本实现。②精神:爱国主义。‎ ‎[思考] (2)近代中国工人群体产生于19世纪中期。根据史料一、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为何能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提示]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力量壮大;中国工人阶级具有革命性,在民族危机、学生运动、十月革命影响下,政治上觉醒。‎ 五四运动的影响 ‎1.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1)新式知识精英群体走上中国社会舞台。通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式知识群体精英整体地、主动地出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舞台上,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巨大的力量,这充分展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意识。‎ ‎(2)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巴黎和会上列强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的要求予以满足的做法使接受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知识群体终于忍无可忍,最终以火山爆发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后来中国的民族独立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 ‎(3)对现代化的探索不断深入。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政治运动也是在近代思想文化的长期熏陶下自然发酵出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无论是提倡文学革命,还是提倡思想启蒙,无论是提倡社会风俗变革,还是主张个性自由,都触及了西学东渐下的中国文化改造命题。‎ ‎2.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1)它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沉重打击了以北洋军阀为代表的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 ‎(2)在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3)它是一场伟大的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新时期,同时开创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新阶段。‎ ‎(4)五四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英勇斗争精神。五四精神作为一面旗帜,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奋勇向前。‎ ‎1.五四运动发生,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他的让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的审判的观点,在当时被人们视之为冒天下大不韪的迂腐之见。这主要是因为(  )‎ A.救亡图存仍是时代的主流 B.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 C.国内的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D.中国人亟需接受启蒙思想 解析:选A 根据时间“五四运动”可知,五四运动爆发时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依然是中国的主要矛盾,故A项正确。‎ ‎2.(2016·威海模拟)《郑超麟回忆录》中写道:“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  )‎ A.实业救国愿望      B.民主科学思想 C.社会主义思想 D.爱国救亡精神 解析:选D 民国八年,在时间段上属于1919年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之际,在此期间,爱国救亡精神成为当时所有中国人民的集体意识,1919年的五四运动,使爱国救亡精神成为中国的集体意识,故D项正确。‎ ‎3.(2017·安庆模拟)中共一大提出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二大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开始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 B.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C.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 D.与资产阶级的革命对象相一致 解析:选B 开始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是1927年秋收起义后,故A项错误;中国共产党二大的纲领较之一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说明中国共产党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故B项正确;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使党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中国共产党二大纲领中还有最高目标,故D项错误。‎ ‎4.孙中山1914年创立的中华革命党和1919年改组的国民党,参与者不多。但到了1920年,中国国民党党员激增,其主要原因是(  )‎ A.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实施联俄联共政策 B.孙中山发起护法战争,维护了《临时约法》‎ C.北伐战争爆发,有识之士加入中国国民党 D.国共两党正式决裂,国民党掌握全国政权 解析:选A 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实施联俄联共政策使得国民党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故A项正确;护法战争单纯依靠军阀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故B项错误;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的政治前提是两党政治理念的趋同,故C项错误;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导致国民大革命失败,时间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5.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认为封建分子与资产阶级已经叛离,“无产阶级将实行其领导权”,党应该“执行激进的土地改良政纲和创造乡村的革命民主政权”。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A.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基本形势 B.已对国民大革命有所总结和反思 C.彻底摆脱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为中国民主革命指明了正确道路 解析:选B 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与材料中“无产阶级将实行其领导权”相符,故B项正确。‎ 二、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国共十年对峙 ‎1.工农武装起义 ‎(1)背景 ‎①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决定用武装起义回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②召开八七会议:批判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 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 ‎(2)事件 ‎①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贺龙等领导,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②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受挫后,改向山区进军。‎ ‎2.根据地的创建 ‎(1)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发展:到1930年夏天,全国建立起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武装力量发展到10万人。‎ ‎3.全面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含义:“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2)关系: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 ‎(3)意义 ‎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理论基础,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就是坚持了这条道路,取得了最终胜利。‎ ‎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是马列主义暴力革命原则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是对中国人民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③“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孕育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工农民主专政, 实际上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具体尝试, 为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统一的人民共和国积累了经验。‎ ‎4.红军长征 ‎(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过程 ‎①1934年10月开始,长征初期损失惨重,遵义会议扭转危局。‎ ‎②1935年10月,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 ‎③1936年10月,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3)转折:遵义会议 ‎①时间:1935年1月。‎ ‎②内容:批评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撤销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③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意义 ‎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计划,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 ‎②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探究主题——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史料一] 1927年8月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同时选择了两条道路:一条是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城市武装暴动,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另一条是仿中国的历史传统,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 ‎[史料二] 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史料三] 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交通极端落后,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那种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利用危机时刻在反动统治力量强大的城市进行革命的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 ‎[教你读史] 史料一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内部在革命道路上出现重大分歧,党内存在着走城市为中心和农村为中心的两条革命道路。史料二说明毛泽东等人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史料三指出革命道路的选择取决于国情。‎ ‎[思考] (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在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上毛泽东做了哪些贡献?‎ ‎[提示] 发动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写了文章《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思考] (2)根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影响我国民主革命道路选择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提示]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各地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落后、薄弱;资本主义发展薄弱,工人阶级力量弱小。‎ ‎  ‎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1)探索期: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大革命失败。‎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认识了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从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受挫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中共“三大”确定了统一战线方针,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2)成熟期:土地革命时期。‎ ‎①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②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 ‎③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遵义会议的召开使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④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的关系,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1.(2016·武汉调研)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曾作出决议称,国民党是一种民族解放之特别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现在不应该让出这个旗帜。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建立苏维埃的口号。上述材料表明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A.坚持革命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 B.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C.团结北伐以维护国共合作大局 D.调整了中国革命的斗争策略 解析:选D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从用国民党的旗帜(南昌起义)到逐渐打出了自己的旗帜(秋收起义),说明调整了革命的斗争策略,故D项正确。‎ ‎2.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开始重要的战略转变。这一转变主要表现在,中国共产党(  )‎ A.决定发动农民运动 B.与新的反革命势力作斗争 C.放弃了攻打城市的目标 D.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解析:‎ 选B 在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已在农村发动农民运动配合国民革命军北伐,故A项错误;八七会议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体现出中共与国民党反动派的对立,故B项正确;放弃攻打大城市的目标,是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失败后的决策,故C项错误;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在八七会议之后,故D项错误。‎ ‎3.(2017·韶关调研)在1930年夏,中共领导人李立三主持中共中央会议,通过《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决议,决定立即发动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暴动,以尽快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可见当时(  )‎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中共党内的右倾错误起主导作用 C.中共党内在革命的道路选择上有分歧 D.中日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解析:选C 根据材料李立三主持中共中央会议“决定立即发动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暴动”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犯了“左”倾错误,这与毛泽东等开辟的井冈山道路相反,表明党内出现路线分歧,故C项正确。‎ ‎4.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奉命留在南方八省的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在项英、陈毅等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关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历史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支援了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游击战 B.扩大了革命根据地 C.在战略上策应了主力红军的长征 D.保存了原中央苏区 解析:选C 支援了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游击战对材料过于宽泛理解,故A项错误;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开始长征,根据地大幅度缩小,故B项错误;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和南方八省游击队的抗争交相呼应共同反抗国民党武装压迫,故C项正确;中央苏区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而陷落,故D项错误。‎ ‎5.1935年6月中旬,红军一、四方面军在川西汇合,实力增强,中共中央进一步突出了“占领川陕甘三省,建立三省苏维埃政权”的战略设想,这一设想包含的意图主要是(  )‎ A.接通苏联,获取援助    B.积蓄力量,准备反攻 C.打破围剿,开始长征 D.主动出击,国共合作 解析:选A 从1935年可知是红军长征时期,故占领川陕甘建立苏维埃政权是因其地理位置靠近苏联,便于获得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援助,故A项正确。‎ ‎6.下面是民谣《炮火声战号声》的歌词对白。该民谣的流传反映出(  )‎ A.红军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发动民众 B.人们对苏维埃政权的支持与拥护 C.长征成为播撒革命火种的播种机 D.共御外侮是全体国人的共同心声 解析:选B 结合歌词内容“活捉老蒋何应钦”、“敌人围剿定粉碎”可判断,民谣《炮火声战号声》出现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粉碎蒋介石反革命围剿的信心,也反映出人们对苏维埃政权的支持与拥护,故B项正确。‎ 本讲命题点研究 ‎2010~2016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  考纲 卷别  ‎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对峙 全国卷Ⅰ ‎2015·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2013·革命道路 全国卷Ⅱ ‎—‎ ‎2016·中共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全国卷Ⅲ ‎—‎ ‎—‎ 全国卷 ‎2011·五四运动 ‎2012·俄国式革命道路 ‎[考情分析]‎ 新课标全国卷对本讲内容的考查注重基础性、综合性,没有出现偏、难、怪题。但本节内容容易呼应现实热点问题,复习时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选择题考查趋向研究 洞悉命题人的命题意图,解题最快捷 ‎(一)主干知识迁移考 ‎1.(2013·全国卷Ⅰ)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解析:选B 结合1928年这一时间信息,并提炼材料有效信息,当时中共六大认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不足以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必须要联结“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这充分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仍然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故选择B项。‎ 高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往往是以教材之外的知识创设新情境,切入考查教材主干知识。如2013年全国卷Ⅰ第30题,国民大革命后,中共党内关于革命道路问题存在争论,而高考以此设题,从另一个侧面考查对中共井冈山革命道路这一主干知识的拓展、延伸和运用。‎ ‎(二)能力方法灵活考 ‎2.(2012·全国卷)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 解析:选C 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入手,联系相关重要历史事件,知道“俄国式的革命”是指俄国十月革命,由题干中的“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可知,中国民主革命必须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C项正确;从时间信息上看,A、B两项与题干的历史阶段特征不符,排除;D项的改革主张与题干观点相悖,排除。‎ ‎3.(2015·全国卷Ⅰ)《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解析:选D “皖直交斗”反映出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之间的混战。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义和团运动时期、辛亥革命时期还未形成地方军阀割据,故A、B、C三项错误;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之间的混战,出现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故D项正确。‎ 全国卷的试题承担着对教材的补充、强化等,命题内容、答案的落脚点往往不在教材之内,解题时要揭开原始材料的神秘面纱,运用时空判断、提炼材料主旨,判断正确选项,培养学科能力。‎ ‎(三)主流价值观引领考 ‎4.(2016·全国卷Ⅱ)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解析:选A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还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生产,这些措施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粮食增产增收,故A项正确。‎ 高考题往往以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为背景,通过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角度,渗透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如通过土地革命时代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政策对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的巨大鼓舞作用。‎ ‎[热点演练]‎ ‎1.“自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以来,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起了一个变化。”由材料可推知(  )‎ A.十月革命被中国资产阶级认可 B.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渐成主流 C.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D.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解析:选C 一战促进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战争后期,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了分化;1919年的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故C项正确。‎ ‎2.“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这则新闻报道反映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  )‎ A.国民党反袁斗争的胜利 B.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C.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解析:选B 袁世凯早在1916年死去,故A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是从1924年到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B项正确;日本开始局部侵华是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时间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是在1933年开始,时间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3.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国共两党均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以培训农民运动干部,发表农村和农民题材文章,这应该是在国共实行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时期,B项正确;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是在全面抗战开始之后,故C项错误;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故D项错误。 ‎ ‎4.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半数以上的土地仍然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这一事实可以说明(  )‎ A.国民党联合各阶层进行北伐的必要性 B.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实践的必要性 C.国共合作抗日局面最终形成的可能性 D.革命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的可能性 解析:选B 题干中提到“中国农村半数以上的土地仍然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说明中国的革命需要发动广大的农民群众,故B项正确。‎ ‎5.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土地法》中指出:“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一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分配农民共同耕种;三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这一政策(  )‎ A.有助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B.形成了成熟的土地革命原则 C.满足了农民土地私有的愿望 D.否定了苏俄革命经验的指导 解析:选A “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一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分配农民共同耕种;三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体现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要求,有助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故A项正确。‎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6·自贡诊断)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其主旨是指五四运动(  )‎ A.开启了近代中国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B.对传统伦理观念给予了最致命打击 C.成为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解析:选D 题干中提到“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故D项正确。‎ ‎2.五四运动期间,上海学生会建立“讲习团”,宣讲朝鲜、越南、印度等国衰亡史,以及山东、日本介入中国及巴黎和会等问题。毛泽东则提出应定期给学生提供世界各地的报道。这些现象反映出(  )‎ A.南方学运注意与工运相结合 B.五四运动实际是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 D.五四运动呼唤了共产党诞生 解析:选C 材料信息“宣讲朝鲜、越南、印度等国衰亡史,以及山东、日本介入中国及巴黎和会等问题”“提供世界各地的报道”,可见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故C项正确。‎ ‎3.关于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毛泽东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以下说法最能够揭示两大历史事件关联的是(  )‎ A.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C.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解析:选B 辛亥革命推动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 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创建工人阶级政党的问题提到历史日程上来,与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相符,故B项正确。‎ ‎4.(2016·临沂质检)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陈独秀在上海法租界被租界当局逮捕,蔡元培和胡适等人为了营救陈独秀,研拟打电报给上海法国领事,其主要考虑是法国领事(  )‎ A.能够施压中国北京政府 B.同情求民主的进步人士 C.实际掌有管辖该案之权 D.足以代表法国政府立场 解析:选C “陈独秀在上海法租界被租界当局逮捕”“研拟打电报给上海法国领事”可知上海法租界领事作为此区域的最高行政长官有权决定辖区事务,故C项正确。‎ ‎5.(2017·长沙模拟)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宣布接受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到了1924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则宣布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 B.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 C.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列强侵略中国的加深 解析:选C 材料中的“这一变化”是指孙中山由辛亥革命期间的接受不平等条约到1924年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即孙中山转变为明确反帝;1924年国共两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接受了中共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孙中山“宣布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体现了新三民主义中明确反帝的主张,故C项正确。‎ ‎6.“一时间,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从垂暮老人到黄髫稚子,无不喊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废除不平等条约’‘工农兵联合起来’的口号。”报据上述表述可以推断,该时期指的是(  )‎ A.新文化运动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大革命时期 D.土地革命时期 解析:选C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故A项错误;“工农兵联合起来”排除五四运动,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废除不平等条约’‘工农兵联合起来’”可知是国民大革命时期,故C项正确;土地革命时期的口号是“打土豪,分田地”,故D项错误。‎ ‎7.(2016·黄山质检)1926年12月,湖南省农民协会议决减租、减押、禁止高利贷、反对苛捐杂税,1927年1月,农民协会的会员增至二百万人。农民已将土豪劣绅不法地主特权彻底打倒,农民协会成为唯一的权力机关。这说明(  )‎ A.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土地革命取得了初步成果 C.中共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 D.国民革命以农民运动为核心 解析:选A 注意时间是1926年、1927年,这时正是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故A项正确;B、C两项发生在1927年8月以后;所给材料只是说明农民的革命,没有涉及其他方面,不能说明国民革命以农民运动为核心,故D项错误。‎ ‎8.(2017·宜宾测试)1927年,广州起义爆发时,陈独秀认为“以群众力量扫荡国民党,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到”。中央则答复:“说某地工农暴动夺取政权的时机已到,固然是错的,但是简单的说,以群众扫荡国民党而夺取政权的时机还未到,则亦有语病。”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A.无意改变当前形成的革命道路 B.坚持苏俄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C.无力控制中共内部的矛盾分歧 D.在民主革命初期极为保守的政治策略 解析:选A 根据材料“以群众扫荡国民党而夺取政权的时机还未到,则亦有语病”可知中共仍坚持城市中心论,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苏俄道路与中国革命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中陈独秀和中共的认识基本一致,无从谈内部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中陈独秀和中共都认识到推翻国民党统治的必要性,只是时机未到,非保守政治策略,故D项错误。‎ ‎9.1931年11月1日至5日,中共中央代表团主持召开了中央苏区党组织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赣南会议),会上,中央认为苏区工作是“狭隘的经验论”、“富农路线”、“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强调“要集中火力反右倾”。这表明(  )‎ A.王明“左”倾错误在苏区全面泛滥 B.党的苏区工作犯了主观主义错误 C.毛泽东的路线并不被共产国际认同 D.中共中央对共产国际路线的抵制 解析:选C 材料“中央认为苏区工作是‘狭隘的经验论’、‘富农路线’、‘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强调‘要集中火力反右倾’”,表明中共中央对苏区工作的否定,即对毛泽东的根据地建设路线的否定,故C项正确。‎ ‎10.对于红军的长征,有外国学者认为:“长征开始时,撤出江西革命根据地只能被认为是失败。这主要是由于中共领导人及其欧洲顾问犯了错误,做出了不正确的决断。”这说明(  )‎ A.红军根本不应进行长征 B.长征是被迫实行的战略转移 C.长征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D.长征初期的作战方针有问题 解析:选D 长征初期犯了“左”倾逃跑主义的倾向,红军损伤严重,这说明当时的作战方针是有问题的,故D项正确。‎ ‎11.下面是1934年10月江西部分地区农户土地占有状况调查表(%)。表中农户的土地占有状况反映了江西(  )‎ 地区 安远、寻乌、信丰3县 莲花琴亭村193户 龙州等17村393户 ‎5亩以下 ‎70‎ ‎74.6‎ ‎72.77‎ ‎5~10亩 ‎8‎ ‎20‎ ‎19.2‎ ‎10~20亩 ‎5‎ ‎3.6‎ ‎3.56‎ ‎20亩以上 ‎2‎ 无田 ‎3‎ ‎2.6‎ ‎12.22‎ A.土地革命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B.地主依旧占有绝大部分的土地 C.无地群众对社会稳定不具威胁 D.中共土地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 解析:选D 根据表格可知在1934年,大部分农户拥有5亩以下的土地,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的情况极少,虽然也存在有些无田的情况,但是比例较少,这说明中共从1931年开展的“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封建债务”的土地改革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主占有绝大多数土地、农民无地状况,故D项正确。‎ ‎12.2011年《解放军报》在纪念遵义会议76周年之际,发表了一篇题为《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的文章,将遵义会议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的主要理由是(  )‎ A.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B.会议开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 C.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 D.会议摆脱了共产国际“左”倾思想路线的干扰 解析:选D 会议摆脱了共产国际“左”倾思想路线的干扰,开始在没有共产国际遥控的情况下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标志着中共的“成人礼”,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的差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几省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 材料二 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 材料三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请回答:‎ ‎(1)材料一与材料三对当时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的看法有什么不同?(8分)‎ ‎(2)材料一中认为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是否正确?结合材料二有关内容加以说明。(10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方面怎样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7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和材料三中“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无疑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比较判断看法的不同。第(2)问,材料一强调城市工人阶级的作用,坚持走城市中心道路;城市中心道路不符合国情,很明显是不正确的;根据材料二“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可知当时中国革命的中心只能是农村。第(3)问,马克思认为革命应该在工人阶级力量较强的城市爆发,材料一坚持城市中心论正是这一理论的体现。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新民主主义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答案:(1)不同:材料一认为中心城市的工人斗争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材料三则认为农民运动才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 ‎(2)道路:以中心城市工人暴动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 不正确。‎ 理由: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城市敌强我弱,仅靠工人阶级的斗争不可能取得胜利,事实证明这条路走不通。‎ ‎(3)发展:国民革命失败后,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上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五四学生运动,可分为以傅斯年、梁实秋为首的爱国者和以杨晦、匡互生为主的以情感宣泄为主的暴力爱国者。对于杨晦、匡互生这样的火烧赵家楼,并且痛打所谓“卖国贼”的学生,许多学者认为他们表现了毫不妥协的战斗精神。‎ ‎1919年6月,陈独秀在题为“我们究竟应不应该爱国”的文章里写道:“‎ 自从山东问题发生,爱国的声浪更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似乎爱国这两字,竟是天经地义,不容讨论的了。感情和理性,都是人类心灵的重要部分,而且有时两相冲突。……爱国大部分是感情的产物,理性不过占一小部分。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爱国就是害人的别名”。‎ ‎——摘编自黄广明、杨潇《启蒙是最好的爱国 ‎——新文化运动健将的觉悟》等 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中有关“爱国”的观点加以讨论。(要求:提取材料观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史论结合,表述准确。)(12分)‎ 解析:根据材料中以五四运动的现象为例,分析爱国的方式,并通过陈独秀先生的著作提出的观点“感情和理性,都是人类心灵的重要部分,而且有时两相冲突。……爱国大部分是感情的产物,理性不过占一小部分。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爱国就是害人的别名”,得出自己的观点:爱国主义是感情与理性的统一。并结合材料论述。‎ 答案:(示例)观点:爱国主义是感情与理性的统一。‎ 讨论:首先,爱国主义是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民族利益受到严重危害,能够挺身而出,坚决反对外来侵略是一种爱国行为。山东问题发生后,爱国学生奔走相告,唤起了民众的觉醒;抗战时期为国捐躯的将士们,他们都是爱国英雄。同时,感情爱国往往又极不理性,导致无政府主义倾向加剧。五四运动中,学生用暴力惩治了他们眼中的“汉奸”。这样的结局就是暴力赢了,文明输了,情感赢了,法律丢了。激情爱国往往破坏了社会理性,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示例仅作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第6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危机严重。日本侵华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2)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军民共同抗战,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国共两党分别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击日军,领导中国军民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中国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3)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不顾人民的和平要求,发动了反人民的内战。‎ (4)人民解放军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三大阶段,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基本解放了全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                            ‎ 一、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的不朽丰碑——抗日战争 一、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1.背景 ‎(1)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拉开了大规模侵华的序幕。‎ ‎(2)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2.表现 ‎1935年 中共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12月 北平学生发动一二·九运动,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1936年12月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经过中共调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二、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抗战 ‎1.日本全面侵华 ‎(1)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 ‎(2)8月13日,日本进攻上海,发动了八一三事变。‎ ‎(3)11月,上海失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4)12月,日军攻占南京。‎ ‎2.中国的抗战 ‎(1)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国共合作抗日:国民政府先后组织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会战。1937年9月,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中共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广泛建立抗日根据地。‎ ‎(3)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滔天罪行 ‎(1)制造南京大屠杀。‎ ‎(2)违背国际公约,用细菌武器、化学武器残害中国人民。‎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 ‎(1)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又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2)有政权、军队的合作。国共两党的合作实际上是两党分别领导的两种政权、两种军队在全民族抗战总目标下的合作,但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防政府和联合统帅部。‎ ‎(3)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具体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在共同目标之下,各自贯彻自己的纲领。涉及合作抗日的事,一般都是采取临时协商、谈判的特殊形式加以解决。‎ ‎(4)处于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中。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上获得广泛的援助。但美英长时间对日实行绥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蒋介石的妥协倾向,不利于全国的抗日斗争。‎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 ‎1.条件 中共 中共领导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战,成为抗击日军侵略的中流砥柱 国民政府 正面战场继续抗战;1942年派远征军赴缅甸与日军作战 美国 ‎1945年8月,在广岛、长崎投下了原子弹 苏联 出兵中国东北,歼灭日本关东军 ‎2.过程: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3.意义 ‎(1)是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挽救了民族危亡,振奋了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3)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探究主题(一)——抗日战争的特点 ‎[史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 ‎[史料二] “我侪对敌人制胜之唯一方法,即是事事与之相反。彼利速战,我持之以久,使其疲弊;彼之武力中心在第一线,我侪则置之第二线,使其一时有力无用处。”“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讲和。”‎ ‎——蒋百里论抗战 ‎[教你读史] 史料一中“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体现了抗日战争的民族性,揭示出抗日战争是一场广泛的民族战争。史料二信息“持之以久”和“一线”“二线”相配合,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持久、两个战场相配合的特点。‎ ‎[思考] 依据史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线”与“二线”各代指什么?‎ ‎[提示] “一线”代指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二线”代指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 ‎[史料三] 1938年3月,国民党在《抗战建国纲领》中指出:“加紧全国军队之政治训练,使全国官兵明了抗战建国之意义,一致为国效命;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并训练华侨抗战;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与正式军队共同抗战,并在敌后发动普遍的游击战。”‎ ‎[教你读史] 史料三信息“加强军队、充实民众武力、训练华侨、援助各地抗日武装”等,揭示出国民党主张全面抗战和积极抗日的决心。‎ ‎[思考] 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虽然抗战积极,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多次会战,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失败”原因是什么?‎ ‎[提示] 主观原因: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导致。客观原因:日军装备精良,准备充分。‎ 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1)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具有双重性,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斗争。‎ ‎(3)两个战场并存,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始终。‎ ‎(4)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5)最具持久性。中国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 ‎(6)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探究主题(二)——抗日战争胜利原因 ‎[史料一]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这是民族自觉性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教你读史] 史料一信息“亡国灭种的危机”“民族自觉性的开端”体现了全民族的觉醒、全民族的抗争,是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关键因素。‎ ‎[思考]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体现“民族自觉性”的突出表现。‎ ‎[提示] 1937年9月,以国共两党为核心,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史料二]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抗战胜利60周年胡锦涛讲话 ‎[史料三]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你读史] 史料二信息“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表明国共合作抗战是全民族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史料三中几种观点均是片面的,抗战胜利是各种因素共同努力的结果。‎ ‎[思考] 根据史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料三观点的不足之处。‎ ‎[提示] 史料三观点忽视了中国军民艰苦抗战的重大作用。中华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根本保证,世界反法西斯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援是外部条件,对中国的抗战胜利起促进作用。‎ 抗日战争中国取胜的原因 ‎(1)组织领导: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 ‎(2)民众因素: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 ‎(3)战略战术:中国共产党制定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正面战场,最后赢得战争胜利。‎ ‎(4)国际因素: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1.(2016·湖南联考)“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和部分国民党高级将领认识到,中国对日抗战是持久战,必须以空间换时间。淞沪会战的紧要关头,蒋介石曾经在日记中写道:“凡我中国之寸土失地皆洒满吾中华民族黄帝子孙之血迹,使我世世子孙皆踏此血迹而前进,永久不忘倭寇侵占与惨杀之历史……”在日军攻占南京后,他拒绝德国方面的斡旋,坚持既定的抗战国策。决定蒋介石抗战态度的主要因素是(  )‎ A.民族立场 B.国际方面的有利条件 C.对敌我双方形势的正确分析 D.战争的性质 解析:选A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句“凡我中国之寸土失地皆洒满吾中华民族黄帝子孙之血迹”,故A项正确;根据“拒绝德国方面的斡旋”,可知B项错误;题目中并未提到对中日双方的形势分析,故C项错误;抗日战争是一场实现民族独立和反对殖民主义的战争,题目中并未提到,故D项错误。‎ ‎2.1937年8月,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在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成立大会陈词:“我们要保全国家的完整,保护民族的生命,应该尽人人的力量,来抵抗敌人的侵略。我们妇女也是国民一分子……打仗的时候男子要上前线杀敌,后方工作是我们的责任。”宋美龄意在强调(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存在的重要性 B.前线杀敌和后方工作同是胜利保障 C.争取国家胜利是公民的基本责任 D.男子妇女均享有同等的权利和责任 解析:选C 在讲话中“保全国家的完整,保护民族的生命,应该尽人人的力量,来抵抗敌人的侵略。我们妇女也是国民一分子”强调每个公民包括妇女都有责任,故C项正确。‎ ‎3.(2017·黄石调研)关于“南京大屠杀”,日本2001版中学历史教科书在《日中战争》一节的正文中的括号内加了一句话:“(那时,日本军队导致民众中也出现了很多死伤者,这就是南京事件)”,文后又以稍小字体介绍:“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是日本右翼势力否定侵略、歪曲历史的表现 B.反映出“南京大屠杀”事件缺乏充足的史料 C.反映了日本历史学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D.是对“南京大屠杀”客观公正的叙述 解析:选A 材料“日本军队导致民众中也出现了很多死伤者”“‎ 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表明日本右翼势力否定侵略、歪曲历史,故A项正确。‎ ‎4.(2017·江淮十校联考)毛泽东与朱德于1937年7月8日致电驻北平、天津、张家口、保定的国民党军,请他们鼓励全军,为保卫平津而战,为保卫华北而战!红军准备随时调动,追随国军,与日寇决一死战!对这一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 B.中共表明抗日形势和立场 C.抗日救亡运动向民间发展 D.国共两党的抗战相互呼应 解析:选B 1937年9月《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了共产党支持国民党抗战的立场和追随国民党抗日,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民间的抗日救亡运动,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共产党鼓励国民党军队抗日,未体现国共两党的抗战相互呼应,故D项错误。‎ ‎5.1938 年武汉保卫战时期,人人都觉得国共两党风雨同舟,共赴国难,但到1941年国民党和共产党的裂痕却越来越大,以至兵戈相向。导致双方“裂痕”变大的直接原因是(  )‎ A.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调整侵华政策 B.百团大战凸显了中共日益壮大的实力 C.国民党、共产党实行不同的抗战路线 D.因阶级矛盾,当时国共两党全面对抗 解析:选B 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秋,壮大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威信,也彰显了中共的正规力量,引起了国民党的恐慌,与中共的裂痕明显加大,故B项正确。‎ ‎6.(2017·江南十校摸底)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实现了三级跳。第一级是1942年中国参与发表《联合国家宣言》,第二级是1943年中国参加开罗会议,第三级是1945年中国(  )‎ A.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成为缔约国 B.参与创建联合国,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C.派远征军入缅作战 D.参加远东军事法庭,对法西斯战犯进行审判 解析:选B 布雷顿森林会议于1944年召开,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故A项错误;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1945年,51国签署《联合国宪章》,10月,宪章生效,联合国成立,中国作为创始会员国,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故B项正确;中国远征军入缅支援英美盟军对日作战是1942~1945年,故C项错误;远东军事法庭是1946年成立,故D项错误。‎ 二、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传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1945年8月)‎ ‎(1)原因: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2)结果: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2.政协会议:1946年在重庆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二、人民解放战争 ‎1.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2.基本进程 阶段 基本进程 成果 战略防御 前8个月,歼敌七十多万;后4个月,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战略反攻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是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转折点 战略决战 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及平津战役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最后胜利 ‎①1949年元旦毛泽东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②国共北平谈判,达成《国内和平协定》,但国民党拒绝签字。③渡江战役,国民政府统治覆灭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3.胜利意义 ‎(1)国内: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的屈辱历史,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2)世界: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战争。‎ ‎(3)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探究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史料一]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毛泽东《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教你读史] 史料一反映了毛泽东为解放战争第二年制定的战略方针,内线指解放区,外线指国民党统治区。‎ ‎[思考] 史料一中战略方针得以落实的典型事件是什么?‎ ‎[提示]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史料二]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第三年以后,毛泽东同志及时地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指挥人民解放军向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战略决战。‎ ‎——叶剑英《伟大的战略决战》‎ ‎[教你读史] 史料二反映解放战争第三年进行战略决战,“人民解放军向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战略决战”指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思考] 根据史料二指出人民解放战争第三年,人民解放战争的形势如何?‎ ‎[提示] 战略决战,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作战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国民党政权从此陷入土崩瓦解之中,为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 ‎[史料三] 渡江作战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最有组织的力量的覆灭……渡江歼灭了敌人四十多万,就表示国民党再没有有力的抵抗了。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 ‎——邓小平《从渡江到占领上海》‎ ‎[教你读史] 史料三反映渡江战役的胜利。“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灭亡”宣告了国民政府覆灭。‎ ‎[思考] 史料三反映了渡江战役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提示] 渡江战役占领了南京,表明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覆灭,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 ‎(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到三大战役战略决战,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工作中心从农村转到城市。‎ ‎1.近代著名报纸《大公报》在《毛泽东先生来了》一文中写道:“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这一报道反映出(  )‎ A.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人真诚地谋求和平 B.国共合作、和平建国成为中外共同的期盼 C.抗战胜利极大地提高了共产党的社会地位 D.大众传媒是影响当时形势政局的重要力量 解析:选B 人们兴奋是因为抗战结束后国共合作、和平建国成为中外共同的期盼,毛泽东来重庆谈判使人们看到了和平建国的希望,故B项正确。‎ ‎2.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解析:选A 从“晋冀鲁豫解放军”这一关键信息分析,1947年6月,晋冀鲁豫解放军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直接威胁到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3.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京畿(指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事举动是指(  )‎ A.皖南事变         B.跃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析:选B 大别山在地理上处于南京与武汉的中间,跃进大别山与材料相一致,故B项正确。‎ ‎4.毛泽东致电陈(毅)、邓(小平):“请你们准备着,在攻克郑州休息数日后,迅即全军东进,相机攻占开封。或者不打开封,直出徐蚌线。”其战略意图在于策划(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析:选B “在攻克郑州休息数日后,迅即全军东进,相机攻占开封。或者不打开封,直出徐蚌线”反映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B项符合题意。‎ ‎5.(2017·安阳调研)‎ ‎1946年11月,《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为国民党政府公之于众。作为战后重建中美关系的开端,但却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这主要在于该条约(  )‎ A.出卖了国家大量主权    B.阻碍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C.确立了扶蒋反共政策 D.使中国市场为美国控制 解析:选A 1946年,蒋介石为赢得美国对其支持,接受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实际是美国获取了中国的大量主权,故A项正确;《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影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但不是遭到中国人民强烈反对的最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美国扶蒋反共的政策早在抗日战争后就已确立,故C项错误;美国并未通过这一条约控制中国市场,故D项错误。‎ 本讲命题点研究 ‎2010~2016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  考纲 卷别  ‎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解放战争 全国卷Ⅰ ‎2014·抗日战争书目修改及理由;‎ ‎2015·国民政府的持久防御作战;‎ ‎2016·抗战时期国民党的专制独裁 ‎—‎ 全国卷Ⅱ ‎2013·湖北省政府推行“减租”;2014·中国军民抗日斗争;2015,日本经济侵华 ‎—‎ 全国卷Ⅲ ‎2016·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 全国卷 ‎2010·百团大战 ‎—‎ ‎[考情分析]‎ 新课标全国卷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抗日战争部分,选材多样、题型多样,体现了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是历年高考价值观引领、呼应社会热点的重要考查内容和入题点。在备考中要以复习抗日战争为重,注意拓展教材、关注热点。‎ 选择题考查趋向研究 洞悉命题人的命题意图,解题最快捷 ‎(一)主干知识迁移考 ‎1.(2010·全国卷)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 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 解析:选C 本题迁移考查百团大战的相关知识,抓住“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分析可知C项正确。‎ 本讲所涉及的新课标全国卷试题命题仍然重视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如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重大战役等。全国卷高考又避免了机械考查“死”的知识点和低水平的“点对点”试题,用灵活的命题方式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二)能力方法灵活考 ‎2.(2013·全国卷Ⅱ)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联系历史背景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时间信息为抗日战争期间,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的主要矛盾,材料中湖北省政府推行“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没有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认可,这说明在民族利益和阶级利益的权衡中国民党中央选择了维持农村原有的封建土地所有制,A项表述错误,D项符合题意。结合材料中湖北省土地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排除B、C两项。‎ ‎3.(2016·全国卷Ⅰ)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解析:选D 本题考查考生的信息提取能力。从题干中“亲日派”“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可看出国民党压制其他党派,损害了其团结抗日的形象,目的是通过反对与其他党派民主协商,以维护国民党一党专制独裁,故D项正确。‎ 本讲所涉及的新课标全国卷的很多试题材料、结论是在教材中找不到的,如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在国统区维护一党专制的措施等。试题注重以新史料切入,创设新情境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问题的能力。‎ ‎(三)历史价值观引领考 ‎4.(2014·全国卷Ⅱ)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解析:选A 题目隐性考查了爱国主义价值观。结合时间可知是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解读题意可知顾维钧的目的是要求其他各国对中国援助,故A项正确。‎ ‎5.(2015·全国卷Ⅰ)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解析:选B 题目隐含了全民族抗战的信息。1933~1937年间,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不断上升,国民政府的战略部署实质上反映出其对日持久作战的战略意图,故B项正确。‎ 讲好中国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思想融入到中国故事中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健全考生的人格是高考的功能之一。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热点所在,需重点关注。‎ ‎[热点演练]‎ ‎1.抗日战争期间妇女界的救亡运动很活跃。例如上海著名影星胡蝶、陈燕燕等曾慰劳前线将士,丁玲等延安知识女性创作了一系列抗战救国题材的文艺作品。这反映了当时(  )‎ A.知识分子成为抗战主力 B.妇女民族意识高涨 C.妇女政治地位普遍提高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解析:选B 抗战是一场民族解放运动,妇女界的积极参与表明了她们民族意识的觉醒,故B项正确。‎ ‎2.1940年,中国共产党指出:“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因此,我军应积极地行动。”在此情况下中国方面采取的行动是(  )‎ A.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C.组织徐州会战,阻止日军疯狂攻势 D.发动百团大战,坚定抗战信心 解析:选D 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937年8月洛川会议后,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1938年春,发动徐州会战;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进行了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与材料意思相符,故D项正确。‎ ‎3.据抗战初期路透社电讯载,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这次战役(  )‎ A.为政府西迁赢得了时间 B.是抗战以来中方最大一次胜利 C.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 D.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的 解析:选B 1937年抗战开始之后南京国民政府即着手开始西迁事宜,时间早于材料时间,故A项错误;台儿庄大捷是中国抗战以来对日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发生在津浦线上,故B项正确;山西会战是国共抗战初期合作的典范,故C项错误;百团大战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的,发生在抗战相持阶段,故D项错误。‎ ‎4.从1939年初起,国民党政府陆续编写了《游击队整理办法》、《游击队整顿训练大纲》、《游击战纲要》等文件和书籍,分发给各战区、各军事学校,作为研讨游击战的教材;还在南岳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这表明(  )‎ A.国民党放弃了正面战场作战 B.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C.国共两军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D.国民党重视国军的敌后作战 解析:选D 国民党从未放弃正面战场作战,故A项错误;1938年10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故B项错误;国民党的游击战是借鉴共产党的,材料未体现共产党对国民党的借鉴,故C项错误;从国民党的一系列关于游击战的措施可以看出国民党重视游击战,故D项正确。‎ ‎5.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 此为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这次“战略失误”后,国民党(  )‎ A.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B.撕毁政协协议挑起内战 C.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D.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解析:选D 在全面进攻失败后,国民党由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故D项正确。‎ 非选择题增分研究 全国卷40题、41题答题规范 第41题典例精选(2014·全国卷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 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阅卷评析]‎ 阅卷评点 ‎  该生修改比较符合题意,能够客观地认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积极抗战。稍显不足的是最后结尾与修改意见重复,答案缺少总结升华部分。‎ 增 分 指 导 ‎  1960年的教科书,深深地打上了“左”倾时代的印记。过于凸显共产党在抗战过程中的作用,强调国民党在抗战中的被迫性与消极性,有违唯物史观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的方法。浏览目录,考生很容易发现其与所学教材的不同。再结合所学知识,考生不难理解应当增加国民党爱国官兵英勇抗战的史实,如:淞沪会战、中国远征军、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等内容。‎ ‎[满分示例]‎ ‎(示例一)建议:增加“淞沪会战”一目。‎ 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抗击日军侵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 ‎(示例二)建议:增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内容。‎ 理由: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的斗志,加速了二战的胜利进程,增加该内容,可以反映出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地位。‎ ‎(示例三)建议:压缩国民党黑暗统治的内容。‎ 理由:当时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国民党反共高潮或黑暗统治不是主流。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积极抗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国军且战且退,但一直顽强抵抗到抗战胜利。调整该内容,才符合抗日战争的事实。‎ ‎[命题探源]‎ 近年来,学术界对抗日战争史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课题研究更加深入。学者们围绕着抗日战争的起点及阶段的划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抗战时期的经济、教育、文化和日军侵华罪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成果显著。主要表现在:抗日战争的起点及阶段的划分,抗日战争中的国共合作问题,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抗战期间中国的经济,抗战期间中国的文化和教育,日本侵华罪行及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批判等。从宏观方面研究分析中日双方的战略指导以及国共合作的正面效益和历史经验、抗战人物、抗日战争与农民问题、沦陷区问题、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起了哪些作用的研究等等。‎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指出,和平掌握在日本人手里。“我们寻求和平,但我们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我们不想进行战争,但我们可以被迫自卫。”这实际上是(  )‎ A.寻求与日本妥协的途径   B.不准备与日本军事对抗 C.宣示了中方的自卫性质 D.确立了抗战的军事策略 解析:选C 材料中蒋介石强调“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没有体现与日本妥协,故A项错误;中国已经准备“被迫自卫”,故B项错误;“我们可以被迫自卫”,宣示了中方的自卫性质,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民政府的抗战军事策略,故D项错误。‎ ‎2.1939年,国民政府一方面把西南地区原有的采矿场收归国营,另一方面将华北、华中等地一些矿场内迁的机械充实西南各矿场,扩大采掘能力。这些措施(  )‎ A.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 B.是消极避战保存实力的反映 C.调整经济体制促进经济运行 D.是基于长期抗战的战略调整 解析:‎ 选D 采矿场的发展状况的调整不能反映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致力于大后方建设,以持续抗战,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调节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推动西南采矿业的发展是为持久抗战做准备,故D项正确。‎ ‎3.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某著名战役示意图,其所属会战的特点或影响是(  )‎ A.日军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  B.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C.敌后战场抗战的重大胜利 D.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大捷 解析:选B 抓住图片中“平型关”“八路军伏击进攻路线”“国民党军防御阵地”等信息综合判断B项正确。‎ ‎4.(2017·威海模拟)在1939年至1940年的两年间,正面战场先后进行南昌会战、长沙会战、枣宜会战等7次大规模战役,每次战役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至10万人,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人以上。在枣宜会战中国民党军队先后调集40万人,抗击日军10万余人的进攻,这接近战略防御阶段4次大会战的规模。材料表明(  )‎ A.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仍然继续抗日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D.集中优势兵力是正面战场战胜日军的法宝 解析:选A 从题中材料看出这期间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没有完全放弃抗日的战略,故A项正确。‎ ‎5.在1985年拍摄的电影《血战台儿庄》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国民党师长王铭章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后,蒋介石亲自主持了追悼会。这时,天空上有日本侵略者的战机飞来扫射轰炸。面对危险,蒋介石临危不乱,发表讲话,镇定自若。这说明(  )‎ A.中共彻底推翻了原来对蒋介石的历史评价 B.“一国两制”已经得到两岸人民的共同认可 C.肯定蒋介石在抗战中的贡献 D.国民党放开台胞探亲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解析:选C 根据题意,1985年以来中国大陆肯定了蒋介石在抗战中的贡献,故C项正确。‎ ‎6.(2017·湖北七市联考)1938年1月8日,国民政府在武汉召开军事会议,军训部长白崇禧提出:“‎ 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以游击战辅助正规战,与日本人作长期抗战。”同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驳斥了当时流行的速胜论和亡国论,通过分析中日双方的优势和劣势,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这反映出二人(  )‎ A.主张实行全民族抗战 B.所主张的抗战路线不同 C.对抗战的方针进行理性思考 D.对抗战持有感性认识 解析:选C 白崇禧和毛泽东得出长期抗战或持久战的论断是经过理性分析的,故C项正确。‎ ‎7.(2016·邯郸模拟)在宜昌战役中,日军几乎陷入绝境。日军发现:“在我阵地前,战死的重庆士兵尸体,连长在前,军官继后,在地面上排成了金字塔形。在一名战死重庆的连长精心记载的日记本上,写着对部下士兵的无限信任和明天必将占领宜昌的必胜决心。”这表明中国军队(  )‎ A.战斗意识高昂       B.作战规模庞大 C.军官素质过硬 D.官兵纪律严明 解析:选A 从材料中“连长在前,军官继后……对部下士兵的无限信任和明天必将占领宜昌的必胜决心”可以得出,将士的斗志高昂,故A项正确。‎ ‎8.蒋介石在1945年8月28日、29日的日记中写道:“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面对军事则严格统一,不稍迁就”,而“政令军令之统一”则是一切问题之“中心”。这段材料表明国民党(  )‎ A.阴谋发动内战 B.坚持一党专政 C.抢夺抗战果实 D.破坏国共合作 解析:选B 根据材料“‘政令军令之统一’则是一切问题之‘中心’”可知,蒋介石坚持一党专政,故B项正确。‎ ‎9.中共某部队曾于1946年向中央发出此电文:“我们提议中央能允许我们在本月底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即经鄂中分两个纵队分别向陕南及武当山突围,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该电文发出的背景应该是(  )‎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解放区 D.解放军决定进行战略反攻 解析:选B 根据时间“1946年”以及电文内容可以看出,该电文发出的背景应该是国民党发动内战。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国民党只是为发动内战做准备,故A项错误;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内战爆发,故B项正确;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解放区是在1947年,故C项错误;解放军决定进行战略反攻是在1947年,故D项错误。‎ ‎10.下表数据整理自姜涛与卞修跃所著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之初步估计》,该统计表说明(  )‎ 项别 死亡 ‎(人)‎ 伤残 ‎(人)‎ 失踪 ‎(人)‎ 被俘捕 合计 ‎(人)‎ 国 统 区 域 国 民 党 军 队 作战 伤亡 ‎1 328 501‎ ‎1 769 299‎ ‎130 126‎ ‎3 227 926‎ 因病 消耗 ‎422 479‎ ‎191 644‎ ‎323 436‎ ‎937 559‎ 因伤 消耗 ‎45 710‎ ‎123 017‎ ‎274 671‎ ‎443 398‎ 平民 ‎4 397 504‎ ‎4 737 065‎ ‎9 134 569‎ A.国民党军队是抗日主力军 B.日本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C.中国战场抗击了绝大多数的日军 D.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解析:选B 由材料可以看出日本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造成了大量的人口伤亡,故B项正确。‎ ‎11.下表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的目录(部分)摘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 目录 第三章 南昌起义的参谋长 第六章 长征 第七章 到敌人后方去 第十三章 第十六章 决战淮海 A.北伐先遣战江南 B.三次反“围剿”‎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挥师过大江 解析:选C 淮海战役的时间是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时间吻合的是1947年8月的挺进大别山,故C项正确。‎ ‎12.据统计,1946年有881部美国影片在中国上映,1947年为393部,1949年则下降为142部。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国内政局的剧烈动荡 B.中国本土电影的强势崛起 C.提倡国货运动的蓬勃开展 D.二战后欧洲电影卷土重来 解析:选A 1946年国民政府对美国开放市场,美国影片大量涌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美敌对带来美国电影数量减少,中国国内解放战争、政局的剧烈动荡与更替是其主要原因,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对持久战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完整论述。毛泽东认为抗战作战形式应该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毛泽东多次强调:“兵民乃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共放手发动群众,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不断地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 ‎ 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逐渐形成了持久消耗战略的思想,其基本内容是:“以空间换时间”和“积小胜为大胜”。国民党制订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方针,但在实战中又设想用顽强的阵地防守充分杀伤敌人,遏制日军的进攻势头。1938年国民党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但同年蒋介石又下令,对各地自发组织的游击队“一律勒令取消”,李宗仁说国民党把抗战“前途建立在欧战和世界大战之上”,因此在日本进攻面前被动应敌、苦撑待变。‎ ‎——摘编自祝滨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持久战略之比较》‎ 材料二 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的国际援助主要来自苏联,苏联三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为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且全部为军火贷款,苏联援助的飞机、坦克、大炮等军火物资通过新疆和甘肃的西北国防大通道输送到内地抗战前线。而同期美英法的援助总共才2.6亿美元,且均为非军事贷款,主要用于购买非军事品和稳定货币。‎ 从1940年起,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成为援助中国的主要国家。1941年3月,罗斯福总统将《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从1942年到战争结束,美国援助的枪炮弹药、飞机坦克及各种军用装备通过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驼峰航线进入昆明、重庆等地,租借法援助总额达到13亿美元。 ‎ ‎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共两党抗战的异同。(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期间国际对华援助的变化及国际援助对中国抗战的影响。(10分)‎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概括中国抗战的特点。(7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战略上、作战方针和抗战路线上进行比较。第(2)问,从援助的国家以及援助的物资数量、物资类型分析变化;从物资上、精神上分析对中国抗战的影响。第(3)问,材料一反映中国抗战的民族性,国共合作抗日,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1)体现:从战略上看,两党都坚决抗战,认为抗战是持久战;在作战方针上,都认识到游击战术的重要性,但中共执行较好,而国民党在实践中更注重阵地防御战;都有发动民众的意愿,中共真正依赖民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则更多依靠政府军队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且有严重依赖英美(外援)的心理。‎ ‎(2)变化:主要援助国从苏联变为美国;援助通道由西北转为西南;美国对华援助由非军事性援助转为军事援助。‎ 影响:在道义上、精神上鼓舞了中国人民,坚定了抗战的决心和信心;缓解了中国抗战的物资困难,为中国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特点:民族性:在国共合作基础上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 双重性:从斗争性质看,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国共抗战中形成了两个战场、两条路线,两个战场互相配合,互相依存,中共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14.(2016·江西八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晋察冀边区银行发行的抗日票。这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唯一一家经当时国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银行,1938年正式成立。‎ 材料二 下图为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中储券。该银行1941年在南京成立,作为国家银行发行的本位币,可与法币(官方统一货币)相互兑换,在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曾大量流通。‎ 材料三 下图为日本伪造的法币。近年来有日本学者向世人展示日本陆军登户研究所制造的中国法币半成品。明治大学还把研究所遗址改成资料馆陈列史料,并有当年工作人员出来作证,静冈市还发现研究所当年印有孙中山水印的印钞纸。中国学术界也有大量文献表明,侵华日军曾用假币在华大肆采购物资。‎ ‎(1)材料一中的抗日票虽然大多纸质粗劣但学术界并不认为是假币,你认为依据何在?它能印证哪些抗战史实?试分析抗日币的发行所产生的作用。(4分)‎ ‎(2)材料二中储券常被学术界称为伪币,这是从史料角度还是从政治角度作出的评判?请说明理由。(2分)‎ ‎(3)依据材料三论证侵华日军发动伪钞战的罪行。日本大肆发行伪钞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日本学者这么做说明了什么?(6分)‎ 解析:第(1)问,晋察冀边区银行得到国民政府的批准,所以发行的货币是合法的。从抗日票发行银行的合法性能够印证国共合作;从抗日票的粗劣可判断日军对敌后根据地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导致物资匮乏、技术落后;从稳定物价和坚持抗战方面分析其作用。第(2)问,从政治角度来看是伪币。原因要从发行中储劵的单位来看,南京沦陷后,中储劵发行单位属汪伪政权。第(3)问,从物证、人证、学术研究等方面进行论证。从扰乱中国金融秩序和影响抗战等方面进行分析影响。日本学者的行为反映日本有识之士客观看待日本战争行为,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 答案:(1)依据:晋察冀边区银行得到国民政府的批准,所以发行的货币是合法的。‎ 史实:国共合作抗战;日军对敌后根据地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导致物资匮乏、技术落后。‎ 作用:起到了稳定边区物价和支持敌后抗战的作用。‎ ‎(2)从政治角度。‎ 理由:1938年南京已沦陷,1941年成立的中央储备银行代表的是汪伪政权。‎ ‎(3)论证:物证:研究所当年伪造的印钞纸;人证:当年工作人员的作证;文献资料:中国学术界的文献。‎ 影响:加剧通货膨胀,扰乱了中国的金融体系;掠夺了中国的财富,不利于中国抗战。说明日本有识之士承认日本侵华罪行,追求中日和平。‎ ‎ 一个核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历程;两大线索:列强的侵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程;中国社会各阶级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探索历程;四大主题:列强侵华战争的结果及影响;中国农民阶级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影响及认识 ‎1.阶段特征、影响 时期 阶段特征 影响 ‎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 ‎(1)侵略方式:以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为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 ‎(2)国家:英法为首,俄美随后 ‎(1)政治: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思想: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4)外交:国门大开,清王朝被迫开放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侵略方式: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治华”;经济上,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2)国家:除英、法、美、俄外,德、日、意加入,尤其是日本曾独霸中国 ‎(1)政治: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 ‎(2)经济:严重摧残了中国的民族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3)思想: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对封建思想形成了巨大冲击,新文化运动更是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4)外交: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反动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1)侵略方式:侵华方式主要从“以华治华”到独霸中国,主要国家是美日 ‎(2)侵华主要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霸中国 ‎(1)政治: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促成国共合作抗日 ‎(2)经济: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2.认识 ‎(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2)从列强侵华目的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 ‎(3)从结果看,除了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外,其他均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说明了只有全民族联合起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4)列强侵华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针对训练]‎ ‎1.“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北京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解析:选B 本题考查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材料关键信息是“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表明资本输出开始逐渐成为西方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资本输出开始逐渐成为西方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故B项正确。‎ 二、国共两党关系发展演变的阶段特征、演变原因、结果或影响 时期 阶段特征 演变原因 结果或影响 国民大 革命时 期  ‎ 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国共合作,共同发动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土地革 命时期 两党对峙,“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共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中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共走向成熟 抗日战 争时期 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日本不断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抗日战争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解放战 争时期 两党内战 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企图消灭共产党,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解放战争胜利,成立新中国;台湾与大陆分离,中国长期不能统一 ‎[针对训练]‎ ‎2.右图为1937年5月9日出版的《申报》周刊封面。封面上拍自延安的照片显示,城墙上赫然刷有“和平统一,团结御侮”及 ‎“停止内战”字样的标语。这表明(  )‎ A.延安是全国抗战的指挥中枢 B.国民政府坚持自卫抗战 C.国共两党合作抗战成为可能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解析:选C 延安(中共中央驻地)城墙刷有“和平统一,团结御侮”及“停止内战”字样的标语,且国统区出版的《申报》周刊封面上刊登“拍自延安的照片”,体现了国共两党有了合作的趋向,故C项正确。‎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异同点 ‎    革命道路 异同点   ‎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相 同 点 方式 都以暴力革命为主要形式 基础 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参加的人民大革命 指导思想 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与本国国情结合 结果 都使被压迫人民获得了解放,做了国家的主人 不 同 点 斗争对象 资产阶级 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性质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心 以城市为中心再到农村 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再包围城市 影响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使中国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 [针对训练]‎ ‎3.列宁提出的“四月提纲”与中共二大制定的革命纲领,两者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主张用和平方式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都主张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C.都结合本国国情,为革命指明了正确方向 D.中共二大的革命纲领照搬了俄国经验 解析:选C 题干要求将“四月提纲”与中共二大制定的纲领进行比较,找出其共同点,“四月提纲”‎ 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但中共二大中并未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方式,故A、B两项错误;在当时俄国国情下提出和平夺权是符合实际的,而制定最低纲领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二者都为本国革命指明了正确方向,故C项正确;中共二大制定的纲领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故D项错误。‎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剖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为(  )‎ A.推动向西方学习思潮出现 B.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 C.传播资本主义的平等观念 D.使夷夏之防观念受到冲击 解析:选D 传统夷夏之防观念强调中国的世界中心地位,“平行之礼”是对夷夏之防观念的冲击,故D项正确。‎ ‎2.《中国纪事》评价某一事件:“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该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解析:选A 据材料“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说明他们给民众带来了惊慌不安,即造成社会动乱,他们的任务仅仅是“改朝换代”,是“丑恶”的,结合所学,该事件是太平天国运动,故A项正确。‎ ‎3.从晚清的“预备立宪”,到革命党人的“临时宪政”,再到袁世凯的“洪宪帝制”,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政坛上演的这一出出大戏,从世界发展趋势看,其体现的本质是(  )‎ A.近代中国政局的动荡不安 B.晚清民国艰难的宪政道路 C.保守势力始终占据了优势 D.中央集权的不断削弱过程 解析:选B 由“晚清的‘预备立宪’,到革命党人的‘临时宪政’,再到袁世凯的‘洪宪帝制’”可知政局的不断变换,就其本质而言是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艰难推进,故B项正确。‎ ‎4.(2016·宜宾测试)19 世纪60 年代以后,清廷不少大吏提出了“订一中外公例”‎ 的修律思路。20 世纪初,光绪帝颁布了“中外通行”的修律方针,此方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列强凭条约建立的畸形法律关系。“中外通行”的修律方针产生的背景是(  )‎ A.条约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B.中国近代外交法体系确立 C.维新变法的推广与深化 D.洋务运动增强了中国国力 解析:选A 据材料“19 世纪60 年代以后”“20世纪初……此方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列强凭条约建立的畸形法律关系”可推知该方针产生的背景是条约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故A项正确。‎ ‎5.(2017·安阳调研)下图为近代报刊以某事件为题材的新闻漫画,该漫画反映的事件(  )‎ A.开始破坏着中国主权和领土 B.促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使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推动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 解析:选D 根据材料中的“武昌”“瑞徵逃上兵轮”可知指的是武昌起义后当时的湖广总督逃走的情景。我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破坏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促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是甲午战争后,故B项错误;使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武昌起义,有利于推动辛亥革命的发展,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D项正确。‎ ‎6.右图是1916年至1918年中国工人罢工次数示意图。在此时期工人罢工逐渐形成工人互相支援、同盟罢工的形式,并逐渐形成近代工会,提出资本家不能干涉工会内部事务的要求。这说明(  )‎ A.工人阶级的民主意识在迅速提高 B.工人阶级逐步成为独立政治力量 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 D.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人运动发展 解析:选B 工人罢工运动次数的越来越多,表明工人阶级在历史上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故B 项正确。‎ ‎7.(2017·梅州质检)“我建议我们的同志,改变对国民党的排斥态度并在国民党内部开展工作,因为通过国民党同南方的工人和士兵取得联系要容易得多。”该言论是为了(  )‎ 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促成重庆谈判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在国民党内部开展工作”可以看出应该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两党实行党内合作。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在国民革命时期,与题目吻合,故B项正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属于党外合作,故C项错误;重庆谈判是在1945年,故D项错误。‎ ‎8.某次会议记录如下:‎ 一、毛泽东同志报告宣传审查委员会决议案。主席(汪):赞成者举手(大多数,通过)。‎ 二、蒋中正同志提出改良士兵经济生活案。主席:以赞成照原案交国民政府办理者举手,表决(通过)。 ‎ 符合该次会议时期中国历史的史实是(  )‎ A.孙中山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制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国共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D.打败国民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解析:选B 材料反映出毛泽东与蒋介石共同参加会议,主席是汪精卫,可知是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时期,B项是国民大革命中北伐战争的成果;A项是辛亥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主席是林森;打败国民党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期间国共两党敌对。‎ ‎9.下表为中央苏区对商人按资本额划分等级,征收商业所得税的税率表。表中1932年前后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 资本额 ‎(元)‎ ‎1931年12月 后税率(%)‎ ‎1932年7‎ 月后税率(%)‎ ‎101‎ 免 ‎6‎ ‎200‎ ‎2‎ ‎6‎ ‎400‎ ‎2.5‎ ‎7‎ ‎1 000‎ ‎3.5‎ ‎9‎ ‎5 000‎ ‎6.5‎ ‎12‎ ‎10 000‎ ‎8‎ ‎13‎ ‎100 000‎ ‎18.5‎ ‎23‎ A.党的工作重心逐渐向城市转移 B.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日益艰难 C.中央苏区税收主要来自大商人 D.中央苏区经济政策一度“左”倾 解析:选D 材料1932年前后,商业所得税税率的变化,可知苏区对商人征收重税,增加商人的财税负担,进而反映苏区经济政策一度出现“左”倾,故D项正确。‎ ‎10.从1936年起,中共开始提倡与各党派、团体和军队结成一个反日大同盟。在中共的倡导下,“全国抗日解放联盟”、“人民抗日同盟”和“全国救亡社”等民间组织应运而生。一些颇具说服力的口号如“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和“立即对日开战;停止剿共”等广为流传。这表明(  )‎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生态 B.蒋介石被迫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C.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得到各个阶层的支持 D.国共两党开始酝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选A 1936年“中共开始提倡与各党派、团体和军队结成一个反日大同盟”,进而出现引起民间组织和口号的变化,故A项正确;推动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的原因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B项错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至少对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是不赞成的,故C项错误,国共两党酝酿抗日统一战线是在西安事变之后,故D项错误。‎ ‎11.(2016·大连模拟)1939年5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在《游击队调整办法》中明文规定:“各游击部队因在敌后方无联络线,在地形险要、物资丰富条件下,应建立根据地,作为军事之补给的基点。”由此可见(  )‎ A.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建立敌后根据地是抗日有效举措 C.国民党加强围剿敌后抗日根据地 D.中国共产党积极开辟敌后根据地 解析:选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是1937年,故A项错误;材料中强调各游击部队在敌人后方,应建立根据地作为军事补给,所以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是有利于抗日的,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国民党围剿敌后根据地,故C项错误;题干是国民党对敌后根据地的规定,并未谈到共产党的态度,故D项错误。‎ ‎12.1938年,苏联军官巴季茨基曾来华担任第二战区阎锡山将军的军事顾问;1949年5月,已是中将的巴季茨基来华协助建立防空部队,为保卫上海免遭空袭作出贡献。巴季茨基两次来华,都是为了(  )‎ A.协助国民政府的军事建设 B.壮大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力量 C.帮助中国抵抗外来的侵略 D.服务于中苏两国的国家安全 解析:选D 苏联第一次帮助中国抗日是为了拖住日军避免日军入侵苏联,第二次是为了帮助中共,加强中苏关系,两次来华都是为了构建两国国家安全,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7·福州质检)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9年明治政府向美国、荷兰等国提出了修约要求,但遭到拒绝。1880年井上馨出任外务卿后,把修约的重点放在治外法权上,关税仅是修改现行税率。井上因过度对外妥协,遭到民权人士的反对而下台。1888年新任外相大隈重信则采取较强硬的外交策略,以美、德、俄作为修约谈判的突破口,提出在与美、俄等国签订新约的5年后,废除领事裁判权,得到美、德、俄的同意。19世纪90年代,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英国对日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1894年7月日本同英国签订了《通商航海条约》,废除了领事裁判权,并部分收回了关税自主权。此后,其他列强先后同日本签订了类似的条约。1910年日本向各国发出修约通知,1911年美国带头与日本签订新条约,随后有关国家也纷纷与日本签订条约,表示放弃关税协定权。至此,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任务宣告完成。‎ ‎——摘编自牛淑萍《近代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述论》等 材料二 清政府在要求修约收回权益方面也做了一些事情,但进展甚微。1917年8月,北京政府对德奥宣战,并宣布中国与德奥两国订立的所有旧条约一律废止。1919年,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的要求。1925年五卅反帝运动发生后,北京政府发起“修约”运动,向各国驻华公使团提交了要求修改不平等条约的照会。1927年1月,武汉国民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实现了关税自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正式对德、意、日宣战,同时宣布废止中德、中意、中日间所有旧条约。1943年,中国同英、美等签订了《关于取消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之后陆续与其他在华享有各种特权的国家签订了类似的条约。至此,一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国家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皆告废止。‎ ‎——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日两国在修约历程中的相似之处。(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日本相比,中国的修约历程有何特点?分析两者不同的原因。(12分)‎ ‎(3)纵观中日两国修约过程,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启示?(4分)‎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中日两国在修约的历程、民众参与、政府主导、利用国际局势不懈努力等方面归纳相同之处。第(2)问,中国的修约起步晚、历时长。结合时代背景,从国内国际环境、综合国力的强弱以及条约的内容及危害等方面分析原因。第(3)问,修约是外交问题,外交事务的出发点是国家力量和国家利益,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分析启示所在。‎ 答案:(1)相似:长期性(几代人和数届政府不断努力的结果);民众和政府相辅相成;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和列强之间的矛盾;经历了从集体谈判到国别交涉的过程。(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特点:起步较晚;过程漫长;阶段性明显(从修约到废约)。(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原因:修约的前提不同(近代中国长期未能实现真正的统一);不平等条约体制不同(中国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更强);国力的差别(中国长期贫弱);国际形势的不同(中国是列强争夺的重点)。(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启示:发展是硬道理,实力是对外交涉的基础;重视外交政策和策略,争取最大的外交成果;充分掌握和运用国际法理论, 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4.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爱国主义应该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都不相同。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与近代的爱国主义有很大的区别。……历史发展到近代,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义和团时期的广大民众在帝国主义的侵略、欺侮面前表现了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表现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无比痛恨,不能不说是一种爱国主义。……但是,义和团民众的泣血行动最终没有达到爱国的目的,反而导致中国近代历史上更大的灾难,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爱国初衷却转化成误国结果。‎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请以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斗争史实为主,论证说明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内涵。(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12分)‎ 解析:材料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间限定在近代史,即1840~1949年。近代史是救亡的历史,爱国事迹不胜枚举,材料是以义和团运动为例,“义和团时期的广大民众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但是,义和团民众的泣血行动最终没有达到爱国的目的,反而导致中国近代历史上更大的灾难,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爱国初衷却转化成误国结果”表明我们爱国应该有一个标准即内涵问题。由此得出爱国不仅是为民族利益的挺身而出,更要明白社会的潮流,从而能够作答。‎ 答案:(示例)首先爱国主义是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当中华民族遇到亡国灭种的危机时,能够挺身而出,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是一种爱国行为。关天培、邓世昌及抗战时期抵御外侮、为国捐躯的将士,就是爱国英雄。‎ 其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只有实现现代化,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而义和团运动却盲目排外,仇视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守护已经陈腐的旧观念、旧制度,其“爱国初衷却转化成误国结果”。所以,近代爱国主义还要与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 综上,只有将反抗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与学习西方工业文明,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或反抗西方侵略和学习西方先进事物的统一),才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内涵。任意割裂两者,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爱国主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