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共7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拜年是我国的春节习俗,通常在家族的祠堂进行。拜年时,晚辈要给长辈行跪拜之礼,长辈端坐高堂,接受晚辈的祝福,拜年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制度,这一制度 A.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B.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 ‎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字,则孟孙叔孙”。由此推论”巫、卜、祝、史、匠、陶、屠”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 C.行业 D.谥号 ‎3.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分散性、松散性”的主要原因是 A.贵族有土地所有权 B.分散的小农经济 ‎ C.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D.王室的日益腐败 ‎4.“举秀才,不识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段话充分反映了 A.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 B.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 C.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 D.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 ‎5.孙中山在评价“科举制”时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材料中孙中山认为科举制 A.利弊参半 B.利大于弊 C.弊大于利 D.主张废除 ‎6.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等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统治者这么划分的主要意图是 A.便于中央直接管理 B.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C.推行汉蒙二元统治 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 ‎7.罗马法规定: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以上材料信息中,可知该法 A.注重交易形式和程序化 B.维护贵族的特权 C.突出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D.调解贸易的纠纷 ‎8.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认为,“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但实际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由此可知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 B.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 C.革命只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 D.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两者地位相等 ‎9.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二款:“......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人口的实际统计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3年内,以及此后每10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宪法中关于人口统计的规定其目的是A.协调各州之间的矛盾 B.改选众议员每十年进行 C.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平等 D.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10.有学者认为,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在该学者看来,德国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统一之后仍实行君主专制 B.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皇帝凌驾于帝国议会之上 D.宰相掌握了一切大权 ‎11.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材料表明 A.中国享有与英国平等的外交权利 B.天朝上国的观念被迫发生变化 C.《天津条约》的不平等性 D.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12.费正清说:“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侵略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13.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资本主义高速发展 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14.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种特权开始于 A.1840年 B.1843年 C.1858年 D.1860年 ‎15.李鸿章认为:“各国洋人,不但辏集海口,更且深入长江,其藐视中国,非可以口舌争。”外国势力深入长江流域是通过下列哪个条约获取的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16.有历史学者说:鸦片战争后,涌来的资本主义列强,既是“强盗”也是“先生”。其中“先生”的主要含义是 A.输入工业商品 B.开放通商口岸 C.引进科学技术 D.促进城乡商业发展 ‎17.英国人密迪乐向太平天国将领提出进行鸦片贸易的主张,遭到严厉拒绝。后英国特使又就《南京条约》中的“条约权利”向太平天国提出要求,被置之不理。这说明太平天国领导者 A.认清了资本主义侵略的本质 B.具有朴素的独立自主思想 C.反侵略成为运动的主要目标 D.初步形成了近代外交理念 ‎18.下列文字是时人或后人对太平天国运动一些现象的描述,其中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是 A.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 B.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十指无茧者……或一见即杀 C.鼓励兴舟楫之利、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办银行 D.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 ‎19.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指出,俄罗斯因能向西方学习,接受西方政教,所以成为“北方冠冕之邦”;日本因能与西洋各国通商,学习西方技艺,所以“将来亦必出于巧焉”。其意在 A.改革国家内政 B.加强与西方的交往 C.引进西方科技 D.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20.马克思在1862年指出:“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inpersona(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著名的历史学家苏双碧指出:“‎ 洪秀全则在建都南京之后,仍然依赖拜上帝教,教权就成了争权夺利的工具。金田起义前,出于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杨秀清代天父下凡,援救了革命,洪秀全只好加以承认。由于王权和神权并行,神权实际上又高于王权,而神权又落在大臣杨秀清手中,这就必然造成洪秀全和杨秀清的矛盾,而这两人的矛盾又必然要延伸到其他大臣之中。”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和苏双碧 A.洞察中国人的劣根  B.不了解中国情况 C.认识到了中国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起义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 D.准确认识了中国革命的特点,深知农民阶级不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21.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A.自然灾害频仍 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 ‎2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3.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下列对相关史料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选项 史 料 历史解释 A ‎“大皇帝凡有新恩施加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片面最惠国待遇。易使列强形成侵华联盟。‎ B ‎“……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五口通商。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 C ‎“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 D ‎“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 严禁人民反帝。清政府成为列强工具。‎ ‎24.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甲午战争 B.黄海海战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反割台斗争 ‎25.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对此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言论,符合史实的有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的权利了 ‎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 ④俄国:必须清除小日本设置的路障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后世的史学家们发现,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像和坤、李鸿章等,学者们查找资料,结合时代背景……往往认为他们并非定论中那么不堪,亦有‘不得不为之’的理由。这说明 A.评价历史人物没有什么客观标准 B.越往后人们评价历史越接近客观事实 C.对历史人物评价不应该有定论 D.对历史问题的评价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27.《泰晤士报》在1898年5月23日刊登消息,“英国政府看来默认了一项通告,即没有由俄国领事签署的签证,英国人和任何外国人都不能登陆大连湾和辽东半岛。”并提出“显然有必要在大连湾任命一个英国代表以维护英国利益。”这一报道反映了 A.各国政府对俄采取妥协态度 B.舆论界坚守公理的职业精神 C.英国在华势力被削弱的现实 D.列强争夺并瓜分中国的事实 ‎28.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说过:“《临时约法》由原有的美国式的‘总统制’,改为法国式的‘内阁制’了。”这最能说明 A.法国式的内阁制适应中国国情 B.南京临时政府积极进行政治体制探索 C.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革命成果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D.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为制约袁世凯而采取的措施 ‎29.共进会领导人刘公在武昌起义前命人制作铁血十八星旗时曾表示:“革命必须使用武力,以热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外角十八颗金黄星表示晚明汉地十八省人民铁血主义精神。”但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却定五色旗为国旗。这说明 A.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软弱性 B.满清贵族与革命派实现了妥协 C.近代中国民族观念不断进步 D.民主革命的过程艰难而又曲折 ‎30.蔡元培写给孙中山的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认为孙中山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A.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实现了三民主义 C.使中国人民获得自由 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3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的政权组织形式为 A.责任内阁制 B.君主立宪制 C.总统制 D.社会民主制 ‎32.电影《我的1919》中,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 的精彩发言,不断被传诵复制。目前学者们遍查资料档案,并未发现该精彩发言的记录。对此,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A.研究顾氏如何从法理上证明中国要求的合法性 B.宁可信其有,不排除以后会找到相关资料证据 C.文艺影视作品中的演绎、渲染是正常合理的 D.该发言反映了国人的心声,也具有史料价值 ‎33.辛亥革命进行中,广东阳江县的巡防营与起义的革命党人打了起来,最后把革命党人堵在当地学堂,由于发现学堂里还有师生,双方居然自动停战,师生撤离到安全地带后,双方再打。类似情况在起义各地多有发生。其原因是 A.交战双方遵守国际公法 B.崇尚人道主义精神 C.新式学堂享有领事保护 D.传统重学风气影响 ‎34.之所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它发生在十月革命后 B.它的发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 C.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D.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5.历史学家指出“五四爱国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仰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这段材料表明 ‎①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②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均有多元力量参与 ‎③五四运动是工、商、学各阶层努力的结果 ‎④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第Ⅱ卷(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36题8分,第37题12分,第38题10分,共3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北朝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 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中所述的制度有何特点?该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4分)‎ (2) 材料二中作者言论担心的是雅典民主的什么缺陷?举例说明这种担心是否有道理?(4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惠,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1)据材料,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一役”唤起中国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开展的主要活动。(6分)‎ ‎38.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近年来对五四运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细化,一些热点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取得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形成不少新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观点一 ‎ 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胡绳、雷颐、高力克等学者)‎ 观点二 ‎ 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关于救国方略有三种观点:一是学术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二是走俄国式革命道路;三是走政治改良道路。(叶青等学者)‎ ‎(1)试以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明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4分)‎ ‎(2)道路抉择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最终选择了哪一条道路?选择的理由是什么?(4分)‎ ‎(3)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五四运动可以给我们以哪些启示?(2分)‎ 历史答案 ‎1-35 DCCAB DABAB BBBBC CBCAC DDBDC DDCCA AADCA ‎36.(1)特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配合,相互制约。(2分)‎ 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利于加强皇权。(2分)‎ (2) 直接民主的形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不同文化、政治素养的人管理国家,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2分)如苏格拉底因为一些不合理的罪名被表决处死就说明这种担心是正确的。(2分)‎ ‎37.原因:君主专制造成国民意识淡薄;以往遭遇的民族危机不足以警醒国人;疆域辽阔交通不便,民众缺乏民族国家意识。(6分)‎ 活动: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维新; 革命派:辛亥革命;‎ 地主阶级:清末新政; 无产阶级: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 资产阶级倡导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业等。(6分)‎ ‎38.(1)反对巴黎和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签和约等。(4分)(只要史实正确即可)‎ ‎(2)俄国式革命道路。理由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实践证明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4分)‎ ‎(3)发扬爱国(民主、科学)精神;继承传统文化、善于学习外来文化;学习先进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言之有理即可)(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