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课时作业 24 开创外交新局面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1971 年,新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代表大会,智利一位代表 描述道:“中国人来到联合国就好像他们从月球上或从火星上来的 ——是素不相识或神话般的人物。”产生这一看法的原因是( C ) A.中国长期与世隔绝 B.智利代表不了解中国 C.中国长期被排斥在联合国事务之外 D.美国海外战略政策的调整 解析: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 1971 年以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 法席位被国民党集团非法占据,因此在联合国没有被其他国家所了 解。 2.1970 年 1 月 8 日,中国波兰临时代办雷阳会见美国驻波兰大 使斯托塞尔,表示奉命原则上同意恢复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同日, 美国国务院在宣布该消息时,首次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 称。这些现象表明( D ) 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C.第三世界迅速崛起 D.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解析:材料信息说明中美双方都释放了和缓的信号,这表明中美 关系开始走向缓和,故 D 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故 A 项错误;材料也体现不出美国霸权地位衰落,且美国开始衰落 是在 1973 年石油危机,故 B 项错误;第三世界崛起的标志是 60 年 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故 C 项错误。 3.周恩来说:“我们注意到尼克松总统来华前的讲话中也谈到, ‘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找某种办法使我们可以有分歧而又不成为 战争中的敌人’。我们希望……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 这个“新的开始”发生在( C ) A.20 世纪 50 年代 B.20 世纪 60 年代 C.20 世纪 70 年代 D.20 世纪 80 年代 解析: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美之间基本处于隔绝和敌对状态, 没有出现“新的开始”,故排除 A、B 两项;根据“尼克松总统来华 前”“寻找某种办法使我们可以有分歧而又不成为战争中的敌人” 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个“新的开始”发生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 关系出现新的突破,故选 C 项;20 世纪 80 年代,中美已经建立了外 交关系,故排除 D 项。 4.1971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了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 “我深信所有国家都会从缓和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紧张关 系中得到好处。”此后,他的北京之行( B ) A.推动了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B.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消除了中美之间的政治分歧 D.实现了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 解析:在尼克松北京之行前,新中国已经重返联合国,故 A 项 错误;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 B 项正确; 中美之间的政治分歧始终存在,无法消除,故 C 项错误;中美两国 正式建交是在 1979 年,故 D 项错误。 5.1972 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 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 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A )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D.承认封锁中国政策的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美国发表声明的主要目的是其 国家利益所致。当时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动摇,在美苏争霸中 又处于劣势,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符合美国的利益。B、 D 两项是美国缓和与中国关系的原因而非目的;C 项不是美国所关心 的问题。 6.有评论说,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结束了“黑云压城城欲摧” 的被动,打赢了一场“隐形的世界大战”。这主要是指( B ) A.彻底摆脱了苏联的威胁 B.迫使美国调整对华政策,从敌视走向缓和 C.赢得了第三世界的信任与支持 D.中日关系正常化 解析:20 世纪 70 年代,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恢复在联 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外交从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有了重大突破。 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国际上掀起广泛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 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B 符合题意。 7.1971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了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 “我深信所有国家都会从缓和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紧张关 系中得到好处。”这一声明( D ) A.开启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B.开始中美关系正常化 C.标志着中美正式建交 D.有助于中美两国关系改善 解析:根据材料“我深信所有国家都会从缓和美国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得到好处”可知,美国愿意改善和中国的关 系,故选 D。乒乓外交开启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材料没有体现乒乓 外交的信息,故 A 与材料无关,排除。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 系走向正常化,故 B 不符合题意,排除。中美正式建交于 1979 年, 与材料时间不吻合,故排除 C。 8.下图漫画表明( D )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美国公开干涉中国内政 C.美国一贯说一套做一套 D.美国阻挠两岸关系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美关系的发展。根据“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美关系已经走向正常化,故排除 A 项;根 据“阳奉阴违”可知美国不是公开干涉中国内政,故排除 B 项;漫 画内容主要反映了美国在对中国和台湾问题上说一套做一套,无法体 现美国一贯说一套做一套,故排除 C 项;“美国对台军售”,阻挠 了两岸关系的发展,故选 D。 9.1971 年夏,《朝日新闻》开始长篇连载《中国之旅》,其他报 纸也相继以“重新认识中国”“积极介绍中国”作为报道中国的主 流。此情况的出现说明( B ) A.两国民族矛盾已消除 B.中日关系走向了缓和 C.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 D.美日间矛盾日益加剧 解析:材料中“重新”“积极”体现了日本媒体对中国的态度转 向友好,这是中日关系走向缓和的反映,B 正确;中日民族矛盾至今 仍没有消除,A 表述太绝对,错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是在 1972 年,C 错误;D 与题意不符,也不符合史实,排除。 10.某学生在整理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史时,粗略地绘制了 一个两国关系发展趋势图,该学生试图揭示的是( B ) A.中德关系趋势 B.中美关系趋势 C.中苏关系趋势 D.中日关系趋势 解析:鸦片战争后,美国参加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因此中美关系 不断恶化,到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达到顶峰;抗日战争期间,美 国援助中国抗战,两国关系友好;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特 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两国处于敌对状态,1972 年尼克松访华后关系 开始缓和。 11.邓小平复出后,即开展密集的外交出访活动,积极加强对邻 国的友好来往,建立合作关系(如下图),并特别注重拓展与日本、美 国的联系。这说明邓小平在外交上( B ) 时间 对象 1978 年初 缅甸、尼泊尔 1978 年 9 月 北韩 1978 年 10 月 日本 1978 年 11 月 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 1979 年 1 月 美国 A.注重划分社会意识形态 B.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 C.废除与苏联的同盟关系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78 年,邓小平在外交上注重拓展与日 本、美国的联系,说明此时我国外交日益突破意识形态的束缚,故 A 项错误,B 项正确;1980 年,废除与苏联的同盟关系,与材料时间 不符,故 C 项错误;新中国自 1953 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直都 坚持,并不是在 1978 年突出的表现,故 D 项错误。 12.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 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D ) 外交大事记 1981 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 的维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 1986 年,中国政府应邀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 织”。 1988 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 1990 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积极参加在 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A.甲、丙、丁 B.乙、丙 C.甲、乙、丁 D.丙、丁 解析:材料所展示的中国外交活动,是围绕联合国展开的,它表 明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 平的国际环境,故丙、丁的说法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6 分,第 14 题 26 分, 共 52 分) 13.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民不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就是倒向帝国主义一 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 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 年) 材料二: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 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 霸权的势力……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 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2 年 2 月在上海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三:1990~2006 年,中国累计参加联合国 14 项维和行动; 2000 年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001 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2001 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 年中 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2年6月6 日至 7 日,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成功举行。 (1)结合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成就。(8 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外交政策有何变化。(4 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 用。(4 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不同时期外交政策变化的认识。 (10 分) 答案:(1)外交政策:“一边倒”。 成就: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与苏联等 17 个国家建交;打 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与封锁;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等。 (2)变化:改变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 国家发展外交关系。 (3)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4)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外交政策;制定外交政策立 足于国家利益;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扩 大影响力;提高综合国力是外交工作的重要前提等。(只要言之有理, 内容接近即可)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从 此,新中国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 1952 年开始酝酿,到 1954 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 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作为这项政策的两个重要目 标“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首先落实到中国 的周边地区。 ——《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 材料二: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大事记 材料三:1994 年 9 月江泽民与叶利钦总统举行会谈。两国领导 人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决心建立“面向 21 世纪的建设 性伙伴关系”。还从政治关系、经贸关系和科技关系、军事关系和国 际关系等四个方面详细地规定了中俄两国应当积极采取的措施及步 骤。这种关系既不是结盟,也不针对第三国。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在 20 世纪 50 年代首先落实到 周边地区的中国外交政策。并说明该政策产生时的国际形势。(6 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对中国内 政外交的积极影响。(12 分) (3)材料三中的中俄“伙伴关系”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苏关系 有什么不同?(4 分) (4)综合上述内容,概括指出新中国始终奉行的外交方针。(4 分) 答案:(1)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势:以美国为首的资本 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 (2)有利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推动中国与日本等资 本主义国家建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为推动 国家统一、提出“一国两制”方针创造了有利条件。 (3)新中国成立初中苏是结盟关系,新时期明确宣布不结盟。 (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到 1954 年间基本形成”“落实到 中国的周边地区”等信息可判断该政策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是在美国敌视中国的情况下提出的,目的是积极发展同邻 近国家的友好关系。第(2)问,综合分析表格中所列事件说明对中国 内政外交的积极影响。第(3)问,根据对材料三的理解,主要阐述了 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初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 约》,与苏联实行结盟政策。第(4)问,综合分析各材料信息可以看出 中国在外交上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