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高一12月考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高一12月考月考历史试题

2018-2019 学年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高一 12 月考月考 历史试题 试题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 50 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据史料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说明西周时期( ) A.推行宗法制 B.推行分封制 C.推行郡县制 D.推行行省制 2.“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 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3.眉山一中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 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 ) 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 2000 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明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4.寻找历史地图中的关键词是阅读历史地图重要方法。所谓“关键词”就是能够识别地图的 关键信息点。某同学在查阅地图时找出了“匈奴”“北海郡”“胶东国”等关键词。 他查阅的地图应该是( ) A.秦朝时期 B.西汉初期 C.北朝初期 D.蒙元帝国 5.明洪武三十年,科举制度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革。从此明朝的科举录取,不再是“全国统一 划线”,相反分成了“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 生后,再统一参加殿式。 这表明在明代( ) A.科举制度更加公正公平 B.更能有效选拔人才 C.推动了教育的协调发展 D.平衡南北方的利益 6.1842 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棉货输入一度十分强劲,在入口诸货中,除鸦片外,棉货 占绝对多数。不久后,英国在华棉布销售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其销售份额棉布不及英国海外 市场的 10%,棉纱的 3% 其主要原因是中国( ) A.普通民众极端贫困的制约 B.传统经济结构根深蒂固 C.民众内敛式消费观的影响 D.传统手工业的优势犹存 7.2014 年重庆学者在荷兰发现签订于民国 34 年 5 月的《中荷关于放弃荷兰在华治外法权及 处理有关问题条约》原件。 该条约签订时,中国正处于( )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 战争时期 8.有学者指出:某事变无洋不反,凡外皆仇,以中国(实际上是以华北、东北甚至是以京津一隅) 对抗各国,致成了一个小型的“世界大战”。结果京师再陷,朝廷狼狈出亡。 该“事变”是( ) A.义和团运动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卢沟桥事变 9.有学者在评论某纲领时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它第一次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 彩的精神火花,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该纲领是( ) A.《南京条约》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 10.“这文件之所以鼓舞人民,是因为人民希望一劳永逸地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的经济竞 争和剥削,而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这一“文件”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民报》发刊词 D.《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 11.毛泽东曾说,“从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到 1938 年 10 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 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国民政府在这一时期组织了( ) ①淞沪会战 ②徐州会战 ③长城抗战 ④百团大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 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 ) A.世卿世禄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13.某研究性小组搜集了一组资料:《汉武帝设刺史制》《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 《宋代通判在财经上的监督》、《朱元璋杀胡惟庸废承相考辨》。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 ) A.古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C.古代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消长 D.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14.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 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 特点是( )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15.中国近代某条约规定:清政府惩办“祸首诸臣将”,在外国人“被虐”“遇害”的地方, “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为被害外国人的坟茔建立碑碣,以示“昭涤垢雪”。这些条 款导致的严重后果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6.1932 年,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发表《开发西北为我国当前要政》,认为“西北为中华 民族摇篮,又是中国大陆之屏蔽”。这年 3 月,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通过决议,决定“以长安 为陪都,定名为西京”。 何应钦的言论和国民党决议的着眼点是( ) A.复兴西北政治中心和国防基地的地位 B.建设西北以便利剿灭共产党和红军 C.加强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整体发展 D.为应对日本侵略深入作持久抗战准备 17.1919 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 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 其观点一致( )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18.2015 年 11 月 7 日下午 3 点,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这是两岸领导 人 66 年来首次直接会面。 早在 1992 年 10 月,海峡两岸的民间团体“海协会”和“海基会” 就达成了“九二共识”。 “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 ) A.停止对金门等地方的炮击 B.用“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统一台湾 C.两岸实行通商、通邮、通航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9.梭伦改革宣布,废除债奴制,禁止雅典公民再以人身作抵押借债,由国家出钱把因无力还 债而被卖到异邦为奴的人赎回。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 ) A.缓和奴隶和贵族之间的矛盾 B.废除奴隶制,让奴隶获得自由 C.扩大雅典公民的基础 D.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20.“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 织” 这一规定属于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21.遵义之所以成为一个红色城市,主要是因为遵义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 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上述材料中的“转折”,主要是指( ) A.由“左”倾错误路线转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路线 B.博古与李德被取消了军事 指挥权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2.中共十九大提出了“四个自信”,其中,理论自信主要是指我们对指导思想-马列主义及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的自信。请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23.二战后,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北约”的成立 C.越南战争的爆发 D.朝鲜 战争的爆发 24.1825 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 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 “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 ) A.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得到发展 B.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C.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 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 探索 25.1930 年 6 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 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 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第 II 卷(非选择题 50 分)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 3 个大题,共 50 分) 26.(16 分)材料一: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 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1842 年 8 月 29 日)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 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1895 年 4 月 17 日) 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 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 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即弹压惩 办。 ——《辛丑条约》(1901 年 9 月 7 日) (1)比较材料一、二,所反映条约内容的异同。 (2)请结合材料三,说明《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开始进入争夺侵华权益的新阶段的 表现。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列强侵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27.(18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自古至今,法律都起着保障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 展的作用。 材料一 《唐律疏议·名例》在其开篇中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两者犹 昏晓春秋阴阳相须而成者也。”从概念上讲,“德礼”是儒家的,“刑罚”是法家的,“昏晓 春秋阴阳”是道家的,诸多思想在国家法典中融为一体,自西汉以降中国法律发展到唐代逐 渐“臻于完善”,并成为影响整个儒家文化圈的法律原理结构(如下图示)。中华法系强调效 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有趣的是,罗马法系也多次出现“自然界”一词,这似乎提 醒我们,两者之间有某些相似之处。 ——《中华法系与罗马法系的原理及哲学》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以习惯法为基础,有原始的同态复仇等条款,这是古代社会普遍存在 的现象。孟子说:杀人父者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者人亦杀其兄。蒙古人带有原始草原部落的 传统入主中原,因此元朝法律还有,子殴死杀父仇人,不但无罪,还能得到仇家五十两丧葬费 的赔偿。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 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 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西方法律的相同点。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实 践这一思想的。 28.(1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百年屈辱史,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救亡图存,中 国的无产阶级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中国的无产阶级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与封建 主义三座大山的沉重压迫,反抗压迫的愿望非常强烈;再加上他们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从事 着大机器生产,所以其革命具有彻底性;特别是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具 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广大人民,经过几十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 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的胜利! 材料二 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成功了,因为辛亥革命 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 270 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并且, 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 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 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与统一,反而在辛亥革命后,中 国不久就进入了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军阀混战,社会大动荡,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所以 辛亥革命失败了。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请分析中国的无产阶级能够领导广大人民取得中国民主革命 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请你对辛亥革命的成功或失败发表自己的看法。(任选材料中 的一种说法即可,也可以一分为二、辩证分析,亦可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2018 年秋四川省宜宾县一中高一 12 月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2.C 3.C 4.B 5.D 6.B 7.C 8.A 9.B 10.A 11.A 12.C 13.B 14.D 15.D 16.D 17.A 18.D 19.C 20.C 21.A 22.D 23.A 24.D 25.D 二.材料题 26.(1)同: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都有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异:体现的主要经济侵略方 式不同,前者以商品输出为主,后者以资本输出为主。 (2)新阶段的表现: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转到中国北方;主要通过控制清政府来侵华。趋势: 列强在华享有的特权逐步扩大,从以经济侵略为主逐步转向控制中国政府,实行“以华治 华”。 27.(1)以德为主,以刑为辅;儒、法、道三家思想的融合;逐步完善;影响整个儒家文化圈。 (2)都强调“自然”;都有习惯法的痕迹(“同态复仇”)。 (3)思想:以法制保障人民民主。 实践:1982 年通过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97 年在中共十五大上提出依法 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 年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入 宪法。 28.(1)原因:①压迫沉重,反抗愿望强烈;②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革命具有彻底性;③中共的 领导;④广大群众的支持;⑤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领导。 (2)看法:第一种:成功了。原因:①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②建立了资产 阶级共和国,③推动了历史的前进;④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⑤促进无产阶级壮 大;⑥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第二种:失败了。原因: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性质;③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与统一。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