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试题

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文)试题 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公元前594年梭伦在雅典实行改革的根本推动因素是( )‎ 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日益激化 B.雅典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C.梅加腊占领雅典的萨拉米斯岛 D.梭伦出身于贵族家庭且有经商阅历 ‎2.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有( )‎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融合加强 ‎②冯太后掌握实权,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文化 ‎③孝文帝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文化落后的深刻认识 ‎④鲜卑贵族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3.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有:①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深 ②平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 ③平城经常受到北方强敌柔然的骚扰 ④洛阳是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 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 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 ‎6. “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这是针对王安石哪项变法措施的评议?( ) ‎ A. 青苗法 B. 均输法 C. 募役法 D. 市易法 ‎7. “孝公用商君,……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务本”主要是指( )‎ A. 建立县制 B. 什伍连坐 C. 奖励耕织 D. 焚烧诗书 ‎8.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的根本原因是( )‎ A. 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B. 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C. 秦孝公的鼎力支持 D. 人民群众的大力拥护 ‎9.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民族融合表现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迁居洛阳的劳动者陆续成为中原的农民 ‎ B、鲜卑贵族广占良田,成为中原的封建地主 C、汉族学习了鲜卑族的游牧经验 ‎ D、“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描写了鲜卑女子的汉化 ‎10.1861年俄国改革前,工业资本家雇佣的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些现象反映了农奴制度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利影响是( )‎ A. 自由劳动力缺乏与国内市场狭小 B. 自由劳动力与国内资金的缺乏 C. 国内资金缺乏与科学技术的落后 D. 国内资金缺乏与国内市场狭小 ‎11.日本的福泽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求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推行了( )‎ A.“殖产兴业”政策 B.废除了旧体制 C.“文明开化”政策 D.进行军事改革 ‎12.在百日维新期间,山东烟台牟平的学子张子昭得知变法的消息后痛哭流涕,当即手写血书,痛骂康、梁。在维新的措施中,最令他反感的应是( )‎ A.设立京师大学堂 B.废除八股文 C.派留学生出国留学 D.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 ‎13.我国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 C.郡县制 D.科举制 ‎14.《史记·殷本纪》载:(商代)“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古代统治者采取了( )‎ A.分封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王位世袭制 D.世官制 ‎15.传说古代帝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避讳赢政的名,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把“正”字的音读作“征”了。一月的这种变化体现了(  )‎ A.皇帝独尊 B.皇位世袭 ‎ C.君权神授 D.皇权至上 ‎16.下表为中国古代史籍中有关郡县制的记载。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邦、冀戎,初具之。十一年,初县杜、郑”。“冬,楚子为陈夏氏乱故。伐陈……因县陈” ‎ 晋“遂灭祁、羊舌氏……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为三县” ‎ 秦孝公十二年,“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 ‎ A.春秋时期县制已取代分封制 B.县制产生的过程形式多样 C.秦朝是最先推行县制的国家 D.春秋时期已经出现郡县制 ‎17.东汉时期,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的局面交替出现。即“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皇帝权力的渐趋衰微 B.宗族观念的根深蒂固 C.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D.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18.唐代宰相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成“中书门下奏状”,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下发诏令,原则上也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这反映出当时(  )‎ A.行政效率有所提高 B.中央政府决策实现民主化 C.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D.相权对皇权具有一定制约 ‎19.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西汉通过削弱周后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施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20.元朝行省官员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负责)相结合的方式处理。行省的军事权,由中央专官提调,钱谷财赋也由朝廷指定的官员执掌,其他官员一般不得干预。据此可知,元朝的行省制(  )‎ A.完善了中央和地方的权力结构 B.改变了绝对专制的政治大环境 C.开创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D.强化了丞相对地方财政的控制 ‎21.《皇明祖训》记载:“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朱元璋此语意在说明明初( )‎ A.加强中央集权的紧迫性 B.废除丞相制度的合理性 C.设立内阁制度的有效性 D.中央官职制衡的必要性 ‎22.清雍正以后,形成了以军机处辅佐皇帝办理机要大事,以内阁协助皇帝处理例行庶务的政治体制。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据此判断,清朝军机处(  )‎ A.有军国大事决策权 B.与内阁同为宰辅机构 C.秉承皇帝上传下达 D.统领中央和地方官员 ‎23.公元前5世纪,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当时民主政治的表现有( )‎ A.颁布解负令使债务奴隶重获人身自由 B.设立十将军委员会 C.实行陶片放逐法进行政治的监督 D.给公民发放工资和“观剧津贴”‎ ‎24.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这体现了《十二铜表法》的实质是(  )‎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维护广大平民利益 ‎25.有学者指出,拿破仑的民法典“可以大致被看成罗马法规则的概要……这些规则在所有情况下都被扩大使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罗马法(  )‎ A.确立了近代法国行为规范 B.维护的民主政治影响深远 C.成为近代西方法律的基础 D.改变了欧洲的历史发展方向 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50分)‎ ‎26. (15分)在中国古代强化君主专制过程中,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划分君、相的权限成了历代政治制度设计中的重要事情。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 秦代的朝廷,主要由“三公”和诸卿组成。“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从制度上说,秦朝应有太尉的官位,实际上大概未曾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 ‎ ‎——白寿彝《中国通史》 ‎ 材料二 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皇帝若同意)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予复核。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送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 ‎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材料三 近四十年来,……普遍的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以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 ——吴晗《历史的镜子》 ‎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代“三公”的主要职责。试分析秦代太尉一职从未授予大臣的原因。(4分) ‎ ‎(2)据材料二,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作用。(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清两代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一千四百年”的古代中国历史中限制君权的因素有哪些?(7分)‎ ‎27. (20分)民主政治起源于希腊,对近现代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雅典)最初为君主政体,不久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他们全是贵族。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材料二 (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 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雅典人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开始冒失行动。 ‎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 材料三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 ——苏格拉底 ‎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政治自由化”指什么?雅典民众要求“政治自由化”的经济基础是什么?这种“政治自由化”确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6分) ‎ ‎(2)据材料二,分析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优势?(6分) ‎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有哪些?(4分)‎ ‎ ‎ ‎ (4)据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对雅典和世界各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4分)‎ ‎28.(15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 ‎,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9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B 2.D 3.A 4.D 5.C 6. A 7.C 8.B 9.D ‎‎10 A ‎11.C 12. D 13.B 14. B 15.A 16.B 17. C 18.D 19. C 20.A ‎21.B 22. C 23.D 24. B 25.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50分)‎ ‎26.【答案】(1)职责: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太尉,管理全国军务。(3分) ‎ 原因:便于皇帝直接掌管兵权,加强皇权。(1分) ‎ ‎(2)特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相互牵制和监督。(2分) ‎ 作用: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2分) ‎ ‎(3)表现: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4分) ‎ 因素:相权的牵制;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儒家伦理道德。(3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7.【答案】(1)“政治自由化”:民主政治。(2分) 经济基础:奴隶制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2分) 标志:克利斯提尼改革。(2分) ‎ ‎(2)优势:有利于选拔人才;能充分调动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避免盲目决策。(6分) ‎ ‎(3)缺陷:不同素养的人享有同等的民主权利,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雅典民主具有狭隘性,享有公民权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而广大的奴隶、妇女和外邦移民则没有公民权。(4分) ‎ ‎(4)影响: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4分)‎ ‎28.【考点】戊戌变法——康有为设计的制度局 ‎【解析】(1)根据材料“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可得出自身认识的转变,“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可见与君主立宪比较,皇权比较大由此可得出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和减少变法的阻力等。‎ ‎(2)根据材料“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可得出它是变法的核心机构,“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可见其是维护皇帝权威的,“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可见其运行有议院的性质等。‎ ‎【答案】(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