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十一 新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与民族复兴课件(113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十一 新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与民族复兴课件(113张)

主题 ( 二十七 ) 主题 ( 二十六 ) 目 录 ONTENTS C 专题跟踪检测 ( 十一 ) 模块三 现代史 专题十一 新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与民族复兴 主题知识夯实 / 依 托教材 · 高于教材 一、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 年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立;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49 年,新政协召开, 1954 年 9 月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1954 年宪法正式确立,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1956 年提出 “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的方针,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发展。 (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47 年,首先在内蒙古实行, 1954 年宪法正式确立。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2 .民主法制的破坏 : “ 文化大革命 ” 中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3 .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中国政治 (1) 平反冤假错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纠正指导思想上的 “ 左 ” 倾错误,平反冤假错案。 (2)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恢复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一系列民主政治制度。 (3) 法制建设:加强立法工作,修订宪法和颁布多部法律; 1999 年 “ 依法治国 ” 被正式写入宪法。 (4) 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选举:实行基层自治与民主选举是落实民主政治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 二、 “ 一国两制 ” 的理论与实践 1 .形成: 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 “ 一国两制 ” 的构想,为实现祖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1984 年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正式确立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 .成功实践: 1997 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1999 年,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3 .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979 年以后,两岸关系趋向缓和, 1992 年两岸达成共同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 “ 九二共识 ” 。 三、新中国的对外关系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1) 外交方针: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成立初期由 “ 一边倒 ”“ 另起炉灶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三大政策发展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成熟。 (2) 外交成就 ① 中苏建交: 1949 年,中苏建交; 1950 年初签订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 ② 日内瓦会议: 1954 年,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促进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③ 万隆会议: 1955 年,参加亚非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 “ 求同存异 ” 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 20 世纪 70 年代的外交突破 (1) 扬眉吐气: 1971 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 跨洋握手: 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 《 中美联合公报 》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 年元旦,中美正式建交。 (3) 冰释雪融: 1972 年,田中角荣访华,并建立外交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 3 .新时期的外交 (1) 目的:为国内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 原则:独立自主、和平、不结盟、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 (3) 内容 ①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积极参与打击 “ 国际恐怖主义 ” 。 ② 参与世界交流和合作,积极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发展和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与大国和大国集团建立不同类型的外交伙伴关系。 主题考向探究 / 找 准考向 · 素养提能 考向 ( 一 )  拓展教材的宽度 1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Ⅲ ) 1956 年,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 “ 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 ” 这反映了当时 (    ) A .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 .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 .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 .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学科素养 时空观念: 1956 年。 史料实证:制定完备法律,健全国家法制的社会背景。 思维脉图 解析: 根据材料 “ 1956 年 ”“ 中共八大 ” 可联想到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材料中法制建设的提出说明法制建设与我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相适应, C 项正确;材料中仅仅提出加强法制建设,并未说明法制建设的制度化, A 项错误;新政权的组建工作是 1949 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这与题目时间不符, B 项错误;我国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是在改革开放后,与题目时间不符, D 项错误。 答案: C 考向 ( 二 )  转换思维的角度 2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Ⅰ ) 1948 - 1949 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    ) A .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 .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 .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解析: 题干反映了西方国家试探与中国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 “ 可以积极争取 ”“ 不急于争取承认 ”“ 也可以等一等 ” ,说明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A 项正确; “ 放弃 ” 说法不符合史实, B 项错误;当时新中国还未成立,美国还未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 C 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于 1949 年 10 月,与题干时间不符, D 项错误。 答案: A 考向 ( 三 )  延展知识的长度 3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Ⅰ ) 1965 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 1957 年的 17.9% 上升到 52.8% 。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 .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 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的外交情况。 20 世纪 60 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故 A 、 D 两项错误;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 “ 一边倒 ” 的外交政策,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比较少,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至 60 年代,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及时调整外交政策,由 “ 一边倒 ” 转向反对以苏联为首的修正主义,借此缓解中国面临的压力,于是出现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上升的情况,故 B 项正确;全方位外交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故 C 项错误。 答案: B (2) 民主法制建设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服务。 (3)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要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 民主法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抓好立法、司法、普法、执法与守法的每一环节,同时把民主法制建设与制度建设、人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5) 立足中国国情,批判的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制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预测押题 —— 学以致用 ]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指出,无论是在 1954 年宪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还是在 1954 年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中,参与人员既有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也有普通工人和农民。这表明 1954 年宪法的制定 (    ) A .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B .发挥了人大制度作用 C .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D .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解析: 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指在民主基础上实行集中,这是 1954 年宪法的原则,与参与人员无关,故 A 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人大制度,故 B 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 1954 年宪法的参加人员有各类人群,这反映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故 C 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社会主义原则,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2 . 1982 年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五次宪法修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由此可知,材料意在强调 (    ) A .中国高度重视保障人权 B .公民法制意识日益增强 C .法律要为社会发展服务 D .法律的经济职能得以强化 解析: 由材料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五次宪法修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 ” 可知法律保障中国民主政治、社会经济的发展,故 C 项正确; A 、 B 、 D 三项概括均不够全面,故排除。 答案: C (2) 第二阶段 (1971—1978 年 ) ① 美国同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原因是这一时期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② 中苏关系继续恶化。出于对外扩张的目的,苏联加紧对中国进行压制和军事威胁。 (3) 第三阶段 (1979 年至今 ) ① 美国同中国的关系时好时坏,特别是在美国售台武器等问题上双方矛盾突出,其原因是美国仍没有放弃霸权主义政策。 ② 苏联同中国改善关系。其原因是苏联国民经济军事化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起,苏联开始放弃同美国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由对外扩张转为全面收缩。 [ 预测押题 —— 学以致用 ] 3 .在美国拍摄的电影中, 1952 年的 《 撤离地狱 》 把解放军描写成人间地狱的制造者, 1962 年的 《 诺博士 》 塑造了醉心于发动核战争的中国人形象,而在 2009 年拍摄的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 《 2012 》 中,中国成为世界人民的避难所。美国电影中 “ 中国形象 ” 的变迁,折射出 (    ) A .求同存异方针成为国际外交准则 B .中西方意识形态已逐渐趋同 C .中美两国间的相互交流得到发展 D .美国电影不断摆脱政府控制 解析: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美国电影中 “ 中国形象 ” 的变迁,折射出中美两国间的相互交流得到发展,故选 C 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外交准则,排除 A 项;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不会趋同,排除 B 项;美国电影不断摆脱政府控制不符合史实,排除 D 项。 答案: C 4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印制了多种版本的护照。其中 1950 、 1953 、 1958 年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 1971 、 1975 年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 A .实现了与西方外交正常化 B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C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方针 D .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解析: “ 其中 1950 、 1953 、 1958 年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 ” 不能体现与西方的关系,故 A 项错误; “ 1950 、 1953 、 1958 年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 ” 无法体现西方的封锁被打破,故 B 项错误; “ 1950 、 1953 、 1958 年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 1971 、 1975 年改为中法英文对照 ” 可见外交政策有所调整,故 C 项正确; “ 1950 、 1953 、 1958 年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 1971 、 1975 年改为中法英文对照 ” 无法体现 “ 全方位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主题模拟演练 / 实 战演练 · 直通高考 1 . 1954 年 12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通过了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 。该会议 (    ) A .标志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B .说明统一战线组织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C .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D .提出了 “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方针 解析: 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故 A 项错误; 1954 年,政协会议讨论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表明政协统一战线组织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故 B 项正确;讨论确立新兴国家的架构是 1949 年的政协会议,故 C 项错误; “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是 1956 年提出的,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2 .学者俞可平曾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治文明建设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搭建了基本的框架,属于 “ 民主存量 ” ,而后期的发展则属于 “ 民主增量 ” 。据此推断这一 “ 增量 ” 包括 (    ) A .提出 “ 一国两制 ” 的方针 B .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解析: 题干述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发展,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新时期,我国相继颁布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建立并完善了基层民主制度,这属于 “ 民主增量 ” 的范畴,故选 D 项。 答案: D 3 . 20 世纪 50 年代,毛泽东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两个阵营的对抗。 20 世纪 60 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组合。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中国 (    ) A .试图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 B .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C .突破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D .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解析: 由材料 “ 20 世纪 60 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组合 ” 可知弱化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别,旨在扩展对外交流,故选 A 项; “ 摆脱了 ” 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 B 项;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突破了美苏两极格局,排除 C 项;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排除 D 项。 答案: A 4 .周恩来曾指出说: “ 公报把两个曾经极端敌对的国家带到一起来了。两国之间有些问题推迟一个时期解决也无妨。公报将使我们的国家,使世界产生多大的变化,是无法估量的。 ” 这一公报的发表 (    ) A .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 B .使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C .标志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表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解析: 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指的是日内瓦会议,材料的公报指的是中美之间的公报,故 A 项错误;使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是 1971 年第 26 届联大,故 B 项错误;周恩来指的公报是 1972 年发表的,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1979 年,故 C 项错误;周恩来指的是 1972 年的 《 中美联合公报 》 ,表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5 .外交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 (1840 - 1919) 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针对外部强敌对晚清政府与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所做出的被动对策。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和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之间关系的过程,也是中国外交近代转型的过程。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 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的,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推进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诸领域内西学东渐的进程;指导了中国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和外交机构的建立;推动了外交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和运用。 —— 摘编自李敏 《 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 》 材料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各国要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是当代中国外交重大创新成果,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已多次被联合国文件引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摘编自杨洁篪 《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 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历史影响。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外交理念变化的表现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解析: (1) 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从东西方文化碰撞角度概括得出;第二小问评析,据材料一从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变以及西学东渐等角度作答。 (2) 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所学得出;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二从促进世界繁荣以及人类共同价值等方面回答。 答案: (1) 特 点: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呈现出被动转型的特征。评析: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但促进了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指导了外交机构的建立;推进了外交学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等。 (2) 理念: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等。意义:反映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了世界繁荣进步。 主题知识夯实 / 依 托教材 · 高于教材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1949 - 1956 年 ) 1 . 国民经济恢复 : 1949 - 1952 年 ,新中国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 . “ 一五 ” 计划: 1953 - 1957 年。 (1) 指 导路线: 1953 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2) 工业化建设: 1953 - 1957 年,实施 “ 一五 ” 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3) 三大改造:从 1953 年起,国家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 1956 年底,基本上完成,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4) 特点: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同时并举,优先发展重工业。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 . 正确探索 : 1956 年 ,中国共产党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 2 . 探索失误 : “ 大 跃进 ” 片面追求高速度,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导致 1959 - 1961 年的严重经济困难。 3 .纠正失误 : 1960 年 冬的 “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的八字方针,重点调整工农业、轻重工业的比例和经济发展速度; 1962 年起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4 . 国民经济的劫难 (1966—1976 年 ) : “ 文化大革命 ” 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经济建设 1 . 决策确立 : 中 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 .对内改革 (1) 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①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创办乡镇企业。 (2) 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1984 年,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① 确立目标: 1992 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 发展创新: 1997 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 基本建立: 21 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建立。 3 .对外开放 (1) 内容 ① 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 — 沿海开放城市 — 沿海经济开放区 — 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② 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全面与世界接轨。 ③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 2014 年 “ 一带一路 ” 倡议出台。 (2)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主题考向探究 / 找准考向 · 素养提能 考向 ( 一 )  转换思维的角度 1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Ⅱ ) 右 图为 1956 年 的一幅漫画 《 两把尺 》 ( 画中字: “ 奶 奶的尺 —— 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 —— 测 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 ” ) 该漫画 反映了 (    ) A .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 .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 .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D .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学科素养 时空观念: 1956 年。 史料实证:通过 “ 奶奶的尺 ” 和 “ 阿姨的尺 ” ,反映此时我国社会领域的什么实质问题。 思维脉图 解析: 漫画内容反映的是奶奶和阿姨的尺子,一个做新衣,属于手工业生产,一个做测量,属于国家工业建设二者综合,无法体现 “ 工业化为中心 ” ,故 A 项错误;二者都是女性,都为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因此 B 项正确;人民公社化是 1958 年兴起的,故 C 项错误;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城市和重工业,且城乡差别至今也没有根本改变,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2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Ⅰ ) 下图是 1953 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 “ 邀请函 ” 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 A .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 .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解析: 材料反映了 1953 年资源勘探队进深山开采资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D 项正确; 1957 年 “ 一五 ” 计划完成后,我国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局面, A 项时间不符; “ 开始 ” 说法不符合史实, B 项错误;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 1965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C 项。 答案: D 3 . (2018· 高考全图卷 Ⅲ )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 ( 单位:万个 ) 表格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 A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 .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 .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 1982 29.28 74.92 5.38 9.38 17.01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解析: 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的领域多元化,农业类企业减少,而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服务业类增长很快,说明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吸收大量的劳动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条件, A 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城市与乡镇的联系, B 项错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 21 世纪初初步确立,与题目时间不符, C 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乡镇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没有反映工业结构的变化, D 项错误。 答案: A 4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Ⅰ ) 据统计, 1954 年 1 月到 4 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 1953 年同期的 5 倍,为 1952 年同期的 50 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 (    ) A .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 .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C .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 .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解析: D 对:由材料 “ 1954 年 1 月到 4 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 1953 年同期的 5 倍,为 1952 年同期的 50 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 ”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 “ 一五 ” 计划期间学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结果。 A 错:与史实和材料不符,当时新中国的科学研究刚刚起步。 B 错:科教兴国战略是 1995 年才提出的。 C 错:这一时期是学习苏联时期,对苏联经验的反思不多。 答案: D 考向 ( 二 )  挖掘认知的深度 5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Ⅱ ) “ 一五 ” 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 A .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 .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 .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 .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解析: 材料关键信息:一是时间 “‘ 一五 ’ 计划期间 ” ,二是压缩住宅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这说明国家的投资主要用在了生产领域,这是为了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为工业化奠定基础,故选 A 项; B 项本身与材料矛盾,排除; C 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未反映深层原因,排除; D 项与材料矛盾,工业化必然促进城市化发展,故排除。 答案: A 6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Ⅲ ) 下图是 1953 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 (    ) 《 数他劳动强 》 A .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B .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 C .体现了 “ 双百 ” 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 D .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 解析: D 对: 1953 年的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幅年画正是适应了这一时期国家建设的宣传需要。 A 错:此年画属于写实画,不是文人画。 B 错:注意时间是 1953 年,此时中国还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故不能说 “ 参与社会主义生产 ” 。 C 错: “ 双百 ” 方针提出的时间是 1956 年。 答案: D 考向 ( 三 )  拓展教材的宽度 7 . (2015· 高考全国卷 Ⅰ ) 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 A .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 .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 .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 .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解析: 本题关键信息是 “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 。美国和英国早就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而新中国工业基础相当薄弱。由图示信息可知,中国的钢、生铁、发电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快,这符合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的实情,故选 A 项;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黄金时期,故 B 、 D 两项说法错误;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出现于 1958 年 “ 大跃进 ” 运动中,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 C 项。 答案: A 8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Ⅰ ) 1990 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 A .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 .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 .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 .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解析: 由题中关键信息 “ 1990 年 ”“ 计划与市场 ” 可知,此时我国正处于由单一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此可知 C 项正确;材料强调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而不是肯定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排除 A 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模式而不是经济全球化问题,排除 B 项;该报告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目的在于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服务, D 项不是该报告的主旨,排除。 答案: C 考向 ( 四 )  延展知识的长度 9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Ⅲ ) 1980 年与 1975 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6 884 万亩,总产量却增加 674 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 53 万亩,总产量增加 652 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 3 626 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 70% 和 150%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解析: 题干中农业种植结构发生的变化以及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A 项符合题意;当时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出现革命性的改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行,国家也没有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故排除 B 、 C 、 D 三项。 答案: A 10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Ⅱ ) 1979—1981 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 5 000 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 (    ) A .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 .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 C .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A 对: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退耕还林还牧,并且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等,推动了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 错:材料描述了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是发展私营企业。 C 错:材料所述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不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 D 错:当时我国还没有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A (3) 分配方式:单一的按劳分配 —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4) 改革空间: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走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5) 改革目标:从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 市场经济深入: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等来不断深化改革。 (7) 市场经济配套: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体制改革配套。 [ 预测押题 —— 学以致用 ] 1 . 1987 年,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交 《 关于科技人员业余兼职若干问题的意见 》 获批准,允许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和不侵犯本单位的技术权益、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业余从事科学技术兼职工作。此举 (    ) A .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兴起 B .阻碍了乡镇企业技术革新 C .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需求 D .体现了行政命令作用明显 解析: 根据所学得知,非公有制经济早在改革开放之后就已经出现,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这些政策是促进而非阻碍乡镇企业技术革新,故 B 项错误;根据所学的知,政府这些政策,有利于推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和转变,故 C 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该行政命令效果的相关提及,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2 .改革开放后,外资根据市场需求投资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线。如汽车制造业、中外合资企业,现在已居主导,许多国产品牌被市场淘汰。中国汽车年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早已超过了国家计划控制的产量,并大量供应世界市场。这说明 (    ) A .外资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B .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C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被削弱 D .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强国 解析: 材料中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反映了汽车行业顺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经济快速发展的现象,故选 B 项。 答案: B 3 . 1979 年到 1982 年,全国人大先后制定并颁布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 》《 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 等相关法律和条例。此外,中国政府还同一些国家就有关保护投资安全问题进行谈判或签订协定。这些做法 (    ) A .标志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B .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C .旨在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对外开放 D .促进了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解析: 从中外合资、外国企业, “ 保护投资安全问题进行谈判或签订协定 ” 等内容可以看出,中国是想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故选 C 项;题中只是涉及经济方面的法律,不能说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法律体系还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等等,排除 A 项;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 1984 年才在城市开展,排除 B 项;材料是有关保护外国投资安全问题的法律或协定,与对外贸易无关,排除 D 项。 答案: C 4 .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 “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 的设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是补充。陈云的这一设想表明 (    ) A .计划经济体制日趋完善 B .社会主义建设多种经济可以并存 C .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实行 D .经济建设受到 “ 左 ” 倾思想影响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陈云主张以公有制为主体,适当的发展私有制,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多种经济可以并存,故选 B 项;陈云的设想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补充而不是日趋完善,排除 A 项;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实行于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 C 项;这一设想是正确的,符合中国实际需要的,不能表明受 “ 左 ” 倾思想的影响,排除 D 项。 答案: B 链接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实行改革开放、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发展 链接二 国有企业改革 阶段 项目 改革前 改革后 政策调整阶段 1979—1991 年 )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 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 所有制 单一的公有制 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分配制度 平均主义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制度创新阶段 (1992 年后 ) 产权制度 国有制 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链接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链接四  20 世纪三次重大经济改革的比较 苏俄 ( 联 ) 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改革开放 不 同 背景 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被粉碎,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已经过时,一些地方发生叛乱 美国遭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阶级矛盾尖锐,经济受损严重 “ 文化大革命 ” 刚结束,国家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工作重心亟待转移 内容 以农业为核心,涉及流通、分配等领域 以工业为核心,涉及金融、农业、社会福利等领域 先农业后工业,全面改革 苏俄 ( 联 ) 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改革开放 不 同 特点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国家干预经济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作用 改善了工农关系,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生产力得到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苏俄 ( 联 ) 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改革开放 相同 都是各国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且符合各国当时的实际需要;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认识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要解放思想,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发展经济。 [ 预测押题 —— 学以致用 ] 5 . 1980 年 9 月一份中央文件强调:凡有利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增加商品的责任制形式,都是好的和可行的,都应加以支持,而不可拘泥于一种模式,搞一刀切。这一文件 (    ) A .鼓励农民突破集体经济的框架 B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 .肯定了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创新 D .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 “ 1980 年 ” 以及 “ 凡有利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增加商品的责任制形式,都是好的 …… 不可拘泥于一种模式 ” 可知,这是对农村新经营形式的肯定,故 C 项正确。根据材料 “ 凡有利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增加商品的责任制形式,都是好的 ” 可知,这些形式中并不排除集体经济,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80 年时我国还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故 B 项错误;材料讨论的是土地经营权,而不是产业结构,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6 .从 1990 年开始,广东、浙江、上海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先后废除粮票等购买生活必需品的票证。 1993 年底,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粮票在全国范围内终止流通。这反映出 (    ) A .城乡区域差距完全消除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C .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发展 D .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 解析: 题干中提及 1990 年部分地区先后废除粮票, 1993 年底粮票在全国范围内终止流通,这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发展,故 C 项正确;城乡区域差距不可能完全消除,故 A 项错误; 1984 年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故 B 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变化,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7 .列宁认为: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将是一个进步。商业正是我们国家无产阶级政权、我们居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如果我们现在能紧紧抓住这个环节,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掌握整个链条,否则我们就掌握不了整个链条,建不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由此可知,列宁主张 (    ) A .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 .发展商业进而向社会主义过渡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不要用行政手段管理国家经济 解析: 材料 “ 商业 …… 如果我们现在能紧紧抓住这个环节,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掌握整个链条,否则 …… 建不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 ” 表明,列宁主张发展商业,进而向社会主义过渡,故 B 项正确;列宁只是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商业,并不是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 A 项错误;列宁主张发展商业,并不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是反对用行政手段管理国家经济,故 C 、 D 两项错误。 答案: B 8 .美国绝大多数学者对罗斯福新政的看法是: “ 完全可以想象,如果政府有魄力、有决心贯彻新政的策略,那么即使没有战时经济活动的帮助,国家也能重新繁荣起来。 ” 据此推测,罗斯福新政 (    ) A .实现了美国的重新繁荣 B .是在权力制衡的框架下进行 C .没有在实践中贯彻执行 D .破坏了美国政体结构的稳定 解析: 据材料 “ 完全可以想象,如果政府有魄力、有决心贯彻新政的策略,那么即使没有战时经济活动的帮助,国家也能重新繁荣起来 ”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是在权力制衡的框架下进行,因此受到了诸多限制,导致其改革的政策没有完全得到贯彻,故 B 项正确;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没有实现美国的重新繁荣,故 A 、 C 两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是在权力制衡的框架下进行的,并未破坏美国政体结构的稳定,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主题模拟演练 / 实战演练 · 直通高考 1 . 20 世 纪 60 年代,我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1961 年到 1965 年,全国城镇人口减少 2 600 万人,城市化水平由 1960 年的 19.8% 下降到 1964 年的 14.6% 。这一现象表明 (    ) A .全国人口总数锐减   B .经济政策调整的推进 C .中小城镇大量消失 D .我国生产力出现衰退 解析: 题干中提及 20 世纪 60 年代我国出现逆城市化,结合八字方针中 “ 调整 ” 农轻重三者比重的史实,可知八字方针也影响了城市化,故选 B 项;新中国人口总数呈上升趋势,排除 A 项;新中国时期中小城镇增加,且题干提及的是城市化水平的下降,排除 C 项; 1958 年以来,国家开展 “ 大跃进 ” 运动,虽农业有衰退,但重工业获得发展,排除 D 项。 答案: B 2 .下图为中国现代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 A .依法治国促进经济发展 B .中国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C .农村改革维护国家稳定 D .工业生产比例不断扩大 解析: 据材料 “ 下图为中国现代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 可知材料主要强调产业结构的变化,无法在图中获取依法治国等相关信息,故 A 项错误;据题图,从 1952 - 2015 年,农业比重减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总体上增加,可知中国的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故 B 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未涉及农村改革的信息,故 C 项错误;据材料在 1978 - 2015 年期间工业结构所占的比重的 47.7% 降到 40.5% ,而非比例一直扩大,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3 . 1991 年首钢销售收入 91.4 亿元,是 1978 年的 6.3 倍;实现利税 26 亿元,是 1978 年的 6.72 倍;实现利润 23.6 亿元,是 1978 年的 7.9 倍。这说明 (    ) A .所有制结构发生改变 B .市场经济体制已趋成熟 C .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D .中国入世激发了企业潜力 解析: 题干提及 1991 年首钢收入、利税、利润都较之于 1978 年大幅增加,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史实,故选 C 项;题干只提及了首钢的收入、利税、利润猛增,且首钢仍是国有企业,排除 A 项; 1992 年国家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排除 B 项;中国入世是在 2001 年,排除 D 项。 答案: C 4 . 1993 年 3 月 29 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 “ 国营经济 ” 修改为 “ 国有经济 ” 。这体现了 (    ) A .企业所有权的变化 B .产业结构的变化 C .经营方式的变化 D .分配原则的变化 解析: 国营经济是指国家所有、国家直接经营管理,而国有经济,只体现国有性质,经营方式具有多样性,从国营经济到国有经济的变化,体现的是经营方式的变化,故 C 项正确;无论是国有经济还是国营经济,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企业所有权未发生变化, A 项错误;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与 “ 国营 ” 到 “ 国有 ” 的变化无关, 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分配方式变化的信息, D 项错误。 答案: C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小康 ” 是中国人追求的一种良好的社会状态。 《 诗经 》 中的 “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 表达了不堪周厉王暴政的国人对安逸、自由生活的祈求。 《 礼记 · 礼运 》 篇则将 “ 小康 ” 描述为 “ 天下为家 ”“ 礼义以为纪 ” 的社会状态。后人在语言的演化中逐渐赋予 “ 小康 ” 以小有资产、足以自安的含义。近代以来,康有为将传统的 “ 三世说 ” 和 “ 乱国、小康、大同 ” 来比附西方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一方面提出经小康之世臻于大同的理想,另一方面又指出 “ 今方为 ‘ 据乱 ’ 之世,只能言小康,不能言大同,言则陷天下于洪水猛兽 ” 。 —— 摘编自孙力 《 “ 小康 ” 含义之历史变迁 》 材料二   1979 年,邓小平把过去提出的 “ 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 ” 的目标称为 “ 开了大口 ” ,很难顺利完成。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 “ 小康之家 ” 的概念。后来,邓小平进一步对小康社会作了阐释: “ 雄心壮志太大了不行,要实事求是。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 1987 年,以建设小康社会为主线,经济建设 “ 三步走 ” 的战略构想正式形成。我国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建设历程,基本上按照邓小平的战略设想和总体规划进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目前,总体小康水平已经基本实现,为推动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中共十八大提出了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的奋斗目标。 —— 摘编自肖贵清、李永进 《 邓小平小康思想与当 代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 》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人追求的 “ 小康 ” 状态的内涵,并分析康有为政治主张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提出 “ 小康之家 ” 目标的背景并分析其意义。 解析: (1)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 “ 国人对安逸、自由生活的祈求 ”“ 天下为家 ”“ 礼义以为纪 ” 等信息进行归纳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 “ 康有为将 …… 来比附西方 ……” ,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康有为思想的特点来回答。 (2) 第一小问,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思想路线的确立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借鉴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开创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新思路等方面回答。 答案: (1) 内 涵:生活比较安宁自由; “ 天下为家 ” 的礼治社会;家境相对宽裕。 特点: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循序渐进;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以 “ 中西汇通 ” 来冲破 “ 中体西用 ” 。 (2) 背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对传统文化的借鉴。 意义: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创新;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专题跟踪检测 ( 十一 ) 点击进入 wor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