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宁夏贺兰县景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宁夏贺兰县景博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社会蜕化之际,争乱频仍,民生困苦,……深思远虑之士,对此巨变之原因与影响,自不免加以疑问批评,而提出抗议或补救之方”,由此出现了( ) A.战国七雄 B.独尊儒术 C.百家争鸣 D.春秋五霸 2.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3.有学者认为,法家对中国历史的负作用远远大于积极作用,这种在秦统一中国时期起过积极作用的思想和制度,越往后负面作用越明显。以下各项,符合此观点的是法家( ) A.认为世道必进,推崇变革 B.主张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提倡法治,反对贵族特权 D.主张君主至上,以严刑治民 4.“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移则事易’。”这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庄子的“齐物”观点 C.韩非子的变法革新主张 D.墨子的“兼爱”思想 5. 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6.如今,能成为博士,是莘莘学子的追求也是一个人学识学历的证明,但是中国历史上最初的“博士”含义却与今天不同,它是指( ) A.汉武帝设立的专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 B.儒家学派的弟子 C.有很高的学问并博闻广记的士人 D.泛称有高深学问,帮助皇帝出谋划策的官员 7.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8.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 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学说 9.朱熹一生著述甚多,最为重要的是《四书章句集注》。这里的“四书”指的是( ) A.《大学》 《春秋》 《论语》 《孟子》 B.《孟子》 《中庸》 《书》 《春秋》 C.《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D.《诗》 《书》 《礼》 《春秋》 10.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11. 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是( ) A.穷理的方法问题 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 C.理气的关系问题 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 12.“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 A.克己复礼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穷理格物 13.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 ) ①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 ②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 ③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 ④对儒学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14.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15.智者学派有这样一段话: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不可能感知它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这表明智者学派认为( ) A.神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B.神对社会人生起着超自然的作用 C.人要摆脱基督教的统治 D.神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外 16.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代表,当时不存在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他)发起一套辩证科学……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者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因为它会为人生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 A.人是万物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B.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 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 17.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这说明文艺复兴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 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 18.中世纪欧洲的人们把好色贪吃、放纵奢华看作十恶不赦,要进第九层地狱,但在但丁眼里这些只是轻微的错误,最多只需要进第一层地狱,这说明了( ) A.但丁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奠基人 B.欧洲社会普遍存在放纵欲望行为 C.教会的说教无法阻止人性的觉醒 D.放纵欲望的行为遭到人们的反对 19.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撤。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20.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以人文主义的精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下列说法能反映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是( ) A.“赎罪券可以使人的原罪得到赦免”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D.“上帝的救赎使人得救” 21.《西方文明史》谈到:“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被人所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对此解释最准确的是( ) A.启蒙思想家崇尚科学和理性 B.反映了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生 C.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都是可认识的 D.肯定了十八世纪科学的进步 22.西方历史上的思想家为丰富人文精神的宝库,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以下观点哪一项是卢梭提出的( ) A.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B.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这项权利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C.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教,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D.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23.2008年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 ①人民主权说 ②三权分立说 ③因信称义论 ④天赋人权观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4.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据此可以得出( ) A.康德强调人的自由是有限的 B.启蒙思想是以道德为核心的 C.理性主义是康德的核心思想 D.德意志启蒙运动强调道德 25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 ( ) A.“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 B.“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C.“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现共和。” 26.洋务运动时期,保守派指斥修筑铁路“破坏风水”,新式学校同文馆的学生仍然在练习应考的八股文,留美幼童也被保守派官僚提前召回。这些现象说明当时( ) A.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异常尖锐 B.“中体西用”取得了实效 C.落后社会心理阻碍近代化发展 D.中国社会依然故步自封 27.黄遵宪是晚清著名外交家,1884年,他出任驻美国旧金山的总领事时,评价美国的民主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但是在维新变法活动中,黄遵宪一跃而成为支持维新的开明官绅代表。他发生这种变化的客观因素是( ) A.洋务运动的失败促使清政府立宪 B.“师夷长技”思想被彻底抛弃 C.民族危机加深后变法潮流的推动 D.黄遵宪与时俱进,思想不断进步 28.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写道:“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这种做法( ) A.暴露了思想深处的封建纹章 B.是切合实际的理智考虑 C.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D.躲避了卫道士们的愤怒反扑 29.孙中山说:“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由此可以表明( ) A.实现民主政治为革命派的政治目标 B.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顺应了时代潮流 C.革命派对三民主义作了全新解释 D.民族革命是辛亥革命的首要任务 30.1916年底,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他锐意改革,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这一办学方针的实质是( ) A.让具有各种思想的许多学者担任教授 B.听任各种思想自由发展 C.倡导传播资产阶级文化 D.鼓励学术研究,缓和政治派系矛盾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 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 ….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李贽《藏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人性观是什么,为此他提出如何建立和谐社会?(4分) (2)材料二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董仲舒提出这一思想主张的目的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对人性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分) 32. 世界各国文化中大多不乏人文精神。尤其是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彰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当民主制度在希腊各邦相继建立后,古希腊公民的个人作用和价值得到完美体现,使得人性得到高度尊重,自由成为了古希腊人的追求,这也导致人文主义在古希腊文明中有了生长的土壤。古希腊人可以自由地进行思考,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自由地进行创作。于是,“世界上第一次有了思想自由。” ——摘编自刘冷然《由古代希腊文化探其人文精神》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高呼“个性解放”“人的自由”,提出人要摆脱“神学”的束缚,人可以达到一切他想达到的目的。到启蒙运动时期,在理性的指导下,人们更是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自由被认定为是一种自然权利,是天赋人权。 ——摘编自孙兴《论近代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人文精神”形成的主要背景 (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内涵的变化和影响(6分) 33.面对近代以来的民族屈辱,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在15世纪之前,中国文化在世界上领先,从此之后在几百年的漫长历史时期中,中国在近代化的进程上远远落后于西方,不但在物质层面上,也在思想层面上。 ——何兆武《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直到19世纪中叶,我们才开始憬然于“船坚炮利”的“夷之长技”对中国也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到了19世纪末期,才又进一步认识到,在物质层面的后面,也还有社会政治体制的问题。稍后又意识到,不仅有社会政治体制问题,而且还有理论方面的问题,于是,20世纪初就呈现出大量宣扬西方思想理论的潮流。 ——何兆武《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 材料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世纪之后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写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物质层面”“社会政治体制”“理论方面”的重大事件(6分) (3)材料三中“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什么?“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会选择走这条道路?(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D C D A B A C B A C A A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C D C A B D A B C C B A C 二、非选择题 31.(1)孟子主张“性本善”(2分) 通过“仁政”来建立和谐社会。(2分) (2)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目的:巩固统治,维护同意,加强中央集权(2分) (3)认识: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2分)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分) 32. (1)背景:工商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促进;公民个人价值重要性的凸显;(答对任意两点得4分) (2)变化:由对人个体自由的追求转向对人社会权利的追求。(2分) 影响:宣扬了民主和平等理念;进一步促进了社会思想的解放;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提供了理论依据。(答对任意两点得4分) 33. (1)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僵化保守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闭关锁国政策;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答对任意三点得6分) (2)物质层面:洋务运动。社会政治体制: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理论方面:新文化运动。(6分) (3)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或武装夺取政权)。(2分)此前各种救国方案均失败(回答具体史实也可);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任意两点得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