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雅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摸底历史试题
四川省雅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9月)历史试题 1.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大败楚国后,在黄河以北河阳举行诸侯会盟,并召周襄王参加。《春秋》将周襄王参加此次会盟记为“天子狩河阳”(“狩”是天子的大权之一,以狩猎为名巡视境内),这表明 A. 《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 B. 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地位 C. 晋文公履行了分封制的义务 D. 春秋时期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争之后,晋国举办“践土之盟”。此次盟会,周襄王策命晋文公为 “侯伯”,并给了晋 文公“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 ”的任务,从此晋拥有了代表周王室行使征伐大权的 “尚方宝剑 ”,在"尊王"的旗帜下,顺理成章地登上了霸主宝座。可知这时期周王室衰微,处于春秋争霸混战时期,但“《春秋》将周襄王参加此次会盟记为‘天子狩河阳’”,说明《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但不是丧失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故B选项错误;晋文公作为诸侯国他的义务有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并随从作战拱卫王室,材料无法体现晋文公履行了分封制的义务,故C选项错误;春秋时期是争霸战争,战国时期是兼并战争,故D选项说法有误。 2.秦朝规定了官方文书的表述标准,如“公室”“王室”称“县官”,“边塞”称“故塞”,“郡邦尉”称“郡尉”,“邦司马”称“郡司马”。这有利于 A. 隶书的全面推广 B. 儒家思想传播 C. 边患危机的解决 D. 大一统思想的宣传 【答案】D 【解析】 【详解】秦统一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以巩固大一统王朝。材料中“县官”、“郡尉”、“郡司马”等称谓体现了秦朝加强大一统思想的宣传,故D正确。材料涉及称谓变化与隶书的推广无关,故A错。秦朝推崇法家思想,对儒家“焚书坑儒”,故B错。C项与材料无关。 3.汉朝在出现灾异时,帝王常常发布“罪己诏”(自省或自我检讨)。此现象在古代中国历朝中次数极多。这表明当时 A.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B. 儒学影响治国理政 C. 皇帝普遍虚怀纳谏 D. 皇权受到制度约束 【答案】B 【解析】 通过材料中皇帝下罪己诏的原因是灾害发生,可判断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子“受命于天”,代表“天”统治天下(君权天授或君权神授),天和人能相互感应,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因此人君必须仿效天道,实行仁政,故B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虚怀纳谏”,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并非制度,排除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汉朝在出现自然灾异时,帝王常常公布‘罪己诏’(自省或自我检讨)”,结合所学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分析解答。 4.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 A. 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 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 C. 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D. 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所说,政事堂的由来是因为要克服“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的弊端,唐太宗“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可知政事堂的设立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C项正确;材料中设立政事堂无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A项错误;政事堂的设立并没有扩大三省长官的权力,B项错误;设立政事堂为的是解决三省议政程序中存在的弊端,不是要终结三省六部制,D项错误。 5.汉唐“头枕三河(黄河中下游地区),面向草原”,两宋则“头枕东南,面向海洋”。这一立国态势的转变 A. 根源于游牧民族的式微 B. 得力于世界市场的出现 C. 受制于东南部地狭人众 D. 立足于社会经济的变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代社会经济的变动。汉唐时期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而两宋时期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同时海外贸易发达,出现了宋代“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态势,这一转变说明经济重心的转移以及商业重要性的提高,故D项正确。两宋时期游牧民族不是式微,相反是强大,故A项错误。世界市场的出现是新航路开辟之后,故B项错误。东南部地狭人众显然不是材料中论述的主题,故C项错误。 6.明朝初年规定,“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但到中后期,佃农不再像以前那样逆来顺受,甚至出现“佃户嚣然动其不义不信之心”的现象。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工商业发展冲击社会关系 B. 农业中租佃经济日趋衰落 C. 重农政策提高了农民地位 D. 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败落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佃户嚣然动其不义不信之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租佃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故A项正确;明清时期租佃关系日益普遍,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农民地位的变化,故C项排除;佃户与地主之间不存在血缘关系,因此与伦理观念无关,故D项排除。 7.下图所示现象 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万英镑) A. 说明闭关锁国政策仍在继续实施 B. 成为列强再次扩大侵华借口 C. 表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成效显著 D. 表明传统自然经济未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货物经历了由增长到降低的变化,这与英国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的要求不相适应,而且英国总结原因时认为是由于《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不足,所以希望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故选B项;1842年《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表明闭关锁国政策已经被打破,排除A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已经开始解体,排除D项。 8.下表为19世纪40-60年代满人和汉人出任巡抚人数的统计。导致下表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时间 满人 汉人 1840年 7人 8人 1864—1866年 0人 15人 A.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 B. 清政府缓和民族矛盾的需要 C. 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需要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削弱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清政府中汉族巡抚增多的直接原因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需要,C项正确;19世纪60年代中外暂时和好,增加汉族巡抚与列强入侵无关,A项错误;增加汉族巡抚虽然可以缓和民族矛盾,解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削弱情况下农民起义造成的统治危机,但这都不是直接原因,B、D两项不符合题意。 9.1906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史论》中强调,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据此可知,康有为 A. 意在指出法美政治的弊端 B. 强调民主宪政应符合国情 C. 承认美国政体的优越性 D. 高度肯定法国革命的功绩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康有为强调法国革命效仿美国,但“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 可知,他强调政治活动要符合国情,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美国政治弊端,A项错误;以法国简单效仿为借鉴,并非是强调美国政体优越,C项错误;指出法国政治大乱,并非在肯定法国革命功绩,D项错误。 10.1909年,鲁迅和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出版,重点介绍了俄罗斯和北欧东欧弱小民族国家作品。在鲁迅等人的带动下,俄罗斯文学在五四时期呈现出一种声势浩大的局面。这说明 A. 译书成为救亡图存的主要方式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C. 翻译活动深受政治形势的影响 D. 俄罗斯文学成为当时文学的主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域外小说集》重点介绍了俄罗斯、北欧和东欧弱小民族国家的作品,目的是通过这类作品的译介,以引起当时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读者的共鸣,鼓舞着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译书成为救亡图存的主要方式,排除A;1917年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俄罗斯文学成为当时文学的主流,排除D。 11.1915年,英美烟草公司揭露华人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同日本合作内幕,导致其销量下降,甚至很多零售商都宣称不再销售其产品。作为反击,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则将英美烟草公司同帝国主义侵略联系起来,并宣称“中国人应抽中国烟”,很快扩大了市场。这表明 A. 民族烟草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B. 实业救国社会思潮开始出现 C. 英美成为当时主要侵华国家 D. 民族主义影响大众消费心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材料中“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将英美烟草公司同帝国主义侵略联系起来”进行销售并扩大了市场,这里南洋公司利用的是国人的民族主义心理来进行销售,故D项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民族工业在此期间的迅速发展,故A项错误。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出现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故B项错误。一战期间英美忙于一战,当时主要的侵略国家是日本,故C项错误。 12.1916年出生的山东边缘知识青年杜深如说,因为“辛亥革命没有成功,所以生在有总统的时代和有皇帝的时代没有什么大差池。真的革命还是在欧战期间展开的”。杜深如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 新文化运动触及变革最深的层面 B. 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 C. 中国参加一战确立了大国的地位 D. 北洋军阀实施专制独裁统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材料“没有什么大差池”是指思想文化层面,结合“真的革命还是在欧战期间展开的”的时间提示,可知材料所说的“真的革命”是指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之所以算得上真革命,在于其探及根本直攻旧礼教,思想文化上的解放影响甚于辛亥革命,故A 项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B错误;中国虽然参加了一战并成为战胜国,但并没有确立大国地位,C错误;北洋军阀实施专制独裁统治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的竞争环境,强化了人们对各自国家的认同。秦统一中国使一统天下的国家观获得政治上的实现。到了西汉,“大一统”的国家观念更进一步地被意识形态化。自汉魏之际开始,对国家忠诚被凸显出来,唐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的很多例证,也证明了这。两宋士人基本达成一种道德共识:凡沾旧国一命之恩者,不应再改仕新朝。面对金兵的南下,华北民间自发组织的“民兵”、“忠义军”等抗金武装表现突出。清代在修撰《明史》时也专设《贰臣传》以待明朝降臣,这可看作是加强国家认同的一种举措。 ——摘编自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材料二 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后来,同盟会在政纲中又阐述了排满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之间的逻辑。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誓词中庄严宣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随后,在清帝退位诏书中也承认:“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位共和立宪国体。”这表达出满洲人对新国家的认同。 ——据《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清帝退位诏》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传统国家观的变化趋势,并简析这些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传统国家观相比,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国家观有何发展,并对其予以简要评价。 【答案】(1)趋势:从对地方政权的认同发展为对大一统国家的认同;从政治上的认同到意识形态的认同;从上层统治者的认同逐渐向社会下层百姓的认同扩展;对本朝的认同逐步强化。 原因: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或“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统治者强化集权统治的影响;客观社会环境因素(如民族对立、政权并存等)的推动等。 (2)发展:突出主权在民;认同共和国,反对封建专制;强调对不同族群利益的尊重;平等对待各民族。 评价:立足于救亡的现实需要;代表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或“推动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强化了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有利于保证我国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 【解析】 本题根据材料一“一统天下的国家观……大一统……对国家忠诚被凸显出来”,据材料二“排满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民族之统一……共和立宪国体”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主权在民、认同共和国、平等对待各民族等方面指出与传统国家观相比,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国家观有何发展。再从救亡的现实需要、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等方面对其予以简要评价。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丛书书名 从“协和万邦”到“海内一统”—先秦的政治文明 黄土与青铜—先秦的物质文明 奠基与经典—先秦的精神文明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恢宏与古朴—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物质文明 经世与玄思—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精神文明 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辉煌与成熟—隋唐至明中叶的物质文明 鼎盛与革新—隋唐至明中叶的精神文明 倾覆与再造—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政治文明 传承与新变—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物质文明 集成与转型—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精神文明 历史著作的书名往往可以勾勒出历史的发展面貌和基本线索。请在材料中任意选择一本著作,结合史实对其书名进行阐述。(要求: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一:书名: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阐述:波峰是指秦汉时期的政治。秦完成统一,虽二世而亡,但之后的两汉疆域得到拓展,对边疆加强了管理,维持了近四百年的稳定和统一。同时,秦以皇帝制度为核心,废除分封制,推广郡县制,设立三公九卿,建立一整套的官吏选拔、考核、监察制度,正式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汉承秦制,不断加以完善。创立中朝,削弱三公,加强皇权。实行推恩令,派遺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实行察举和征辟制,大量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完善官僚制度。总之,秦汉是中国古代国家统一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第一个高峰。 波谷是指魏晋南北朝的政治。魏晋时期,国家分裂,战乱不断,人民流离失所。在政治制度上,门阀士族崛起,九品中正制强化了士族对权力的世袭支配,贵族政治回潮。儒学低落,玄学、佛教、道教流行,在此背景下,星权的独尊和神圣被淡化。由此可见,魏晋时期,国家政治状况掉入低估。 综上所述,波峰与波谷的书名非常准确地描述了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状况。 示例二:书名:集成与转型----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精神文明阐述:集成指明清时期的文化总结。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文化领域出现了诸多集大成者的成就。思想上,基于对儒家思想的总结及反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等伟大思想家。他们反对君主专制,重视商业、提倡经世致用。这既是对传统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也是对程朱理学的批判,对后世影响深远。在科技领域,出现了一大批总结性的科技巨著,如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农学著作《农政全书》等。文学艺术上,古典小说达到高峰,《红楼梦》等文学巨著问世,融各派所长的京剧产生。总之,明清时期的文化集往昔之大成,出现了文化的高潮。 转型是主要指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的思想变革。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断侵略中国,向西方学习成为救亡图存之道。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魏源成为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他们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科技。60年代的洋务派在此基础上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潮,引领了洋务运动。90年代随首甲午战争的惨败,维新派打着传统思想的旗号,认为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才是救亡之遭。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终結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由此可见,近代以来,中国思想经历了巨大的转型,传统思想越来越受质疑,向西方学习成为主流,推动了社会的转型。 综上所述,该书用集成来描述明清的文化,用转型来概括近代的思想状况符合时代特征。 【解析】 【详解】本题是小论文试题,考查学生提取获取信息、提出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材料提供了一组丛书的书名,设问提示了书名的作用:勾勒历史的发展面貌和基本线索。试题要求学生用史实阐述书名的内涵,即根据书名提示的某一阶段的历史特征,用史实加以说明。解题过程中,要准确理解书名的含义、所属知识模块(政治、经济、文化)及时间阶段。小结要对书名及阶段特征进行提升,史实运用要准确无误,阐述要有逻辑。评分说明:任选一书名对其两个词阐述,小结。 1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晚清法家泰斗沈家本(1840-1913年),祖籍浙江,1883年考取进士时,沈家本已在刑部工作近20年。此后10年,沈家本“专心法律之学”,成果频出。近代以来,入侵中国的“外夷”仗着治外法权的庇佑,在中国作恶连连。在一系列“涉洋”官司中,国人和各级政府吞下诸多苦果。同时也看到欧美日等国拥有完善的法律,并且带来“便民益国,利赖无穷”。大清律例愈发不能适应时局,这就迫使清政府要修改传统的法律体系,并要把“实现中外通行”作为修律的总目标。1902年,沈家本任刑部左侍郎,奉光绪的谕旨领衔修律,于光绪帝的奏书中建议“亟应先议删除凌迟、枭首等酷刑”,更为关键的是,沈家通过修律“首先收回治外法权,实变法自强之枢纽,可默收长驾远驭之效”。于是,沈家本主持制定了《大清民律》《大清商律草案》《刑事诉讼律草案》《民事诉讼律草案》等一系列法典。在随后的修律中,沈家本顺势推动了政府层面的司法改革,这对中国随后的社会进步,尤其是法治上的变革,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王元天《重新审视沈家本的领衔修律与司法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沈家本晚清修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沈家本修律的历史意义。 【答案】(1)背景:近代列强侵华,司法主权遭破坏;西方近代法律的影响;大清律例不适应时局变化;沈家本个人的刑部经历、爱国精神和律法研究。 (2)历史意义:修订并完善了中华法制体系,为后世法制改革提供了借鉴;一定程度上为近代中外交往、维护国家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其法制体系和法治精神,加速了封建中华法系的溃堤,推动了中国法治迈向近代化;推动了中华社会文明的进步。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沈家本已在刑部工作近20年。此后10年,沈家本“专心法律之学”,成果频出”、“近代以来,入侵中国的“外夷”仗着治外法权的庇佑,在中国作恶连连”、“同时也看到欧美日等国拥有完善的法律”、“大清律例愈发不能适应时局”可概括出背景是近代列强侵华,司法主权遭破坏;西方近代法律的影响;大清律例不适应时局变化;沈家本个人的刑部经历、爱国精神和律法研究。 (2)根据材料“沈家通过修律“首先收回治外法权,实变法自强之枢纽,可默收长驾远驭之效”。”、“沈家本顺势推动了政府层面的司法改革,这对中国随后的社会进步,尤其是法治上的变革,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沈家本修律的历史意义需要从修订并完善了中华法制体系,为后世法制改革提供了借鉴;一定程度上为近代中外交往、维护国家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其法制体系和法治精神,加速了封建中华法系的溃堤,推动了中国法治迈向近代化;推动了中华社会文明的进步等方面进行思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