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17讲 现代中国的外交学案
第17讲 现代中国的外交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背景 (1)国际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对峙。 (2)国内环境: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成立。 (3)国家利益:新中国进行政权巩固和建设需要有利的国际环境。 2.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新中国建立后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②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③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3)参加日内瓦会议 ①背景:1953年朝鲜停战后,美国舰队盘踞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②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③特点: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 ④成果: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周恩来的建议推动了会议成功,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 (4)参加万隆会议 ①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印度支那地区实现了和平。 ②主题: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③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④成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使各国撇开分歧,促进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形成了著名的“万隆精神”。 [易错提醒]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但两者又有很大不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外交方针”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概念阐释] “求同存异”方针 (1)同:中国和亚非国家都曾遭受殖民统治;都面临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都要求加强团结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2)异:中国和亚非一些国家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3)“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的利益加强团结和合作。 二、开创外交新局面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表现: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是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1)中美关系正常化 ①背景:世界局势的重大变化使中美对改善关系有了共同的要求。 ②进程。 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以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中日邦交正常化 ①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②标志: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了建交联合声明。 (3)意义 ①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②打破了长期以来因美国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 ③揭开了中美、中日关系的历史新篇章,对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经济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2)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成就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②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等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③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倡导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易错提醒] 关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几点认识 (1)1971年,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国际法,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接替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资格,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 (2)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并不等于中美建交。中美正式建交不是在1972年,而是在1979年。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及《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说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但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 [轻巧识记] 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主题一 新中国初期外交的特点 史料一 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 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态度,1949年12月,毛泽东针对缅甸要求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指出,①要先谈判后建交,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 ——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史料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或不同的国家,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 ——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54周年 解读 史料主旨 史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基本方针的内容及影响 史料二: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影响 信息解读 史料一: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交方式。标注①信息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外交方面“一边倒”政策的局限性 史料二: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标注②信息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历史结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三大外交方针”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但两者又有很大不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外交方针”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符合现代国际关系中的民主精神,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史料运用 1.据史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基本方针及建交方式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特点带来的影响。 答案 基本方针:“一边倒”。特点:强调意识形态或国家制度。影响: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与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保障国家利益);“一边倒”加剧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敌意,不利于与更多国家的正常交往。 2.据史料二,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的突出特征。 答案 包容性: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或不同的国家;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等性:强调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当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开放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创新性: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特点 (1)革命性:①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②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外交方针,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三项原则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 (2)结盟性:①“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②这一外交政策是由新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所决定的。 (3)平等性: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大外交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 主题二 新中国与世界大国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关系 史料一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①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回忆录》 解读 史料一反映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解读史料注意“一个时代”“另一个时代”等信息,从中认识中美关系的发展。标注①“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可以看出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两国结束了长期敌对状态。 史料二 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相关协定,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②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从“互视为友好国家”发展到“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意愿和决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摘编自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等 解读 史料二反映了从中苏结盟到中俄伙伴关系的发展,解读史料应结合历史背景的变化来理解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标注② 信息表明新时期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形成了面向21世纪的全方位的外交格局。 史料运用 1.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结盟对新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分析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转而实行不结盟政策的原因。 答案 影响: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孤立;苏联的经济援助有利于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的实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原因:改革开放需要有一个安定良好的外交环境;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到期。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中俄关系不断发展的背景。 答案 中苏(俄)关系实现正常化;中国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调整外交战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俄罗斯国际地位下降,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中、美、苏“三角关系”的阶段特征及其成因 (1)第一阶段 ①美国孤立和反对中国。原因是美国敌视社会主义中国,对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感到恐惧和不安。 ②中苏关系由友好到恶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后来苏联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造成中苏关系恶化。原因是双方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和苏联企图控制中国。 (2)第二阶段 ①美国同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原因是这一时期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②中苏关系严重恶化。出于对外扩张的目的,苏联加紧对中国进行压制和军事威胁,以致酿成中苏边境的武装冲突(如珍宝岛事件)。 (3)第三阶段 ①美国同中国的关系时好时坏,特别是美国在售台武器等问题上双方矛盾突出。其原因是美国仍没有放弃霸权政策。 ②苏联同中国改善关系。其原因是苏联国民经济军事化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苏联开始放弃同美国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由对外扩张转为全面收缩。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乙卷)T31,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 1.(2016·全国乙卷,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答案 B 解析 实现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后,故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1965年与1957年相比,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大幅度增加,这是中苏关系恶化,中国调整了以苏联为主要贸易对象的外交政策的结果,故B项符合题意;推行全方位外交的政策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故C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打破了欧美国家对华经济封锁,故D项与题干时间不符。 2.(2015·安徽文综,18)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绝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由此可见( ) 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 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 答案 D 解析 根据“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可以判断,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故D项符合题意。“冷战”政策是由美国发起的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是仅针对中国,中国成功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不能体现西方“冷战”政策的彻底破产,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是在1979年,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表述过于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排除。 3.(2015·广东文综,29)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 年份 苏联 美国 其他国家 第一年 30 21 49 第二年 41.3 0.4 58.3 第三年 51.759 0.003 48.238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答案 B 解析 根据表格中数据变化来看,与苏联的贸易快速增加,而与美国的贸易剧减,基本处于停顿状态,由此判断这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边倒”政策有关,当时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因此B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改革开放后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贸易都有发展,C项与表格信息不符;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4.(2014·广东文综)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放弃“一边倒”政策 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953年中国政府在同印度代表谈判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再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B项正确。A、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故C项错误。 5.(2012·山东文综)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答案 A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词是“20世纪50年代初”。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目的是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及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以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20世纪50年代尚处于两极格局下,B项错误;C项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的外交策略,政策实施的对象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同,排除C项;D项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换代办,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这种“半外交关系”( ) A.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 B.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 C.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 D.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 答案 A 解析 二战后世界格局是美苏两极格局,英国属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出于自身国家利益和美国的威慑力,与中国出现“半外交关系” ,故A项正确;东西方关系的特征是两极格局,故B项错误;中国重返联合国是中国国家实力增强、亚非拉国家支持的结果,故C项错误;打破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是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故D项错误。 2.(2016·赣州高三摸底)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 ) A.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 B.“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 C.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答案 C 解析 新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是正常外交活动,不能体现出中国欲摆脱两极格局影响,故A项错误;“求同存异”思想于1955年提出,故B项错误;新中国初期我国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反映出外交活动没有受到“一边倒”政策束缚,具有灵活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废除“一边倒”的方针,故D项错误。 3.英国史学家彼得·伯克强调写作《图像证史》一书的目的:一是鼓励图像证据的使用;二是告知使用者某些存在的陷阱。下面是《毛泽东访苏期间和斯大林在一起》的两幅图片,图一是实景图,两位领袖周围满是人,且个个表情僵硬;图二是经过技术处理后向社会公布的。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 图一 图二 ①从图一可以了解到现场真实情况和气氛 ②图二出于政治需要,突出领袖的地位及国家平等关系 ③两幅图片从不同侧面反映当时的历史状况 ④阅读历史图片要结合其特定的时代背景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图二是经过技术处理后向社会公布的”可以确定图一更能反映现场真实情况,故①解读正确。图二去掉旁人,意在突出领袖地位和国家平等关系,故② 解读正确。历史图像本身就是历史的产物,图像反映出的缺陷,这个必须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才能得到正确解释,同时也能折射出当时的历史状况。故③④解读正确。因此应选D项。 4.1954年,中、苏、美、英、法等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讨论朝鲜问 题与印度支那问题。中国在会议上积极活动,推动会议成功,提高了国际声誉。以下关于日内瓦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 A.会议成功推动美国侵略者退出印度支那地区 B.会议达成和平公约,推动朝鲜战争双方停战 C.中国提出合理建议推动印度支那问题和平解决 D.会议直接促成中国与亚非国家兴起新的建交高潮 答案 C 解析 会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故A项错误;朝鲜战争结束是在195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当日内瓦会议陷于僵局的时候,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故C项正确;中国与亚非国家兴起新的建交高潮是在亚非万隆会议后,故D项错误。 5.(2016·济宁一模)美国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认为,“万隆时代,对毛泽东在中国之外的形象,是个丰收的时代,因为无数第三世界国家和他的政府建立了关系。在这个时代,毛泽东脚踏两只船”。“脚踏两只船”是指( ) A.既坚持“一边倒”的方针又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既同苏联友好又在同美国密切接触 C.既同社会主义国家又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D.既参加五大国会议也参加亚非会议 答案 C 解析 “一边倒”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于材料中“万隆时代”,故A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与材料中“万隆时代”不符,故B项错误;1949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加上“无数第三世界国家和他的政府建立了关系”,与材料中外交“脚踏两只船”的成就相符,故C项正确;五大国会议是指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与材料中“无数第三世界国家和他的政府建立了关系”不符,故D项错误。 6.(2016·泰安一模)1955年万隆会议制定的会议议程共5项: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据此可知会议议题侧重于( ) A.去殖民化 B.政治中立 C.经济独立 D.区域集团化 答案 A 解析 1955年在万隆召开的亚非国际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反对殖民主义,根据材料中“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得出,故A项正确;政治中立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经济独立在材料并未体现,故C项错误;万隆会议虽然推动经济合作,但是尚未形成区域集团化,故D项错误。 7.下表是1955~196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统计表,对表格反映的史实解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时间 国家 时间 国家 1955年 阿富汗、尼泊尔 1958年 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 1956年 埃及、叙利亚、也门 1959年 苏丹、几内亚 1957年 斯里兰卡 1960年 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 ①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成果 ②新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 ③中国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④不结盟运动推动亚非国家新联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1953年,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与材料中“1955~196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相符,故①正确;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开始缓和,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与材料中“1955~196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不符,故②错误;依据材料中与中国建交国家都是“亚非国家”,故③正确;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与材料中“1955~196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不符,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8.(2017·长沙质检)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把外交立足点转向两个中间地带:亚非拉美是第一个,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我国外交发生这一转向的原因是( ) A.亚非拉美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 B.西欧和日本开始挑战美国地位 C.国际力量出现分化,中苏关系恶化 D.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美日欧形成鼎足 答案 C 解析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的外交策略发生变化由新中国初期的“一边倒”转向两个中间地带,反映出中苏关系的变化和这两个中间地带所代表的新国际力量的崛起,故C项正确。 9.(2016·海口一模)新华社曾发表评论说:“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材料表明中国重返联合国( ) A.改变了某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 B.增强了第三世界反殖民主义力量 C.得益于亚非独立国家的大力推动 D.使联合国成为了伸张正义的舞台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主旨是“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亚非国家的支持,故C项正确。 10.1972年,中美两国举行会谈。尼克松说:“是历史把我们带到一起来了”,“这种突破不仅将有益于中美两国,而且在今后的岁月中会有益于世界。我就是为此目的而来的”。这次会谈的成果直接促进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 C.中国与日本的邦交正常化 D.世界范围内“冷战”的结束 答案 C 解析 这次会谈的成果是指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发表联合公报,与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无关,故A项错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是在1971年,与1972年尼克松访华推动的结果无关,故B项错误;中美关系正常化直接促进了中国与日本的邦交正常化,故C项正确;世界范围内“冷战”的结束是在1991年之后,与尼克松访华无关,故D项错误。 11.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对1950~1989年中美两国双边关系进行了定量测量,测量结果如下图。中美良性关系波动最小时期的出现主要缘于( ) A.中美建交,中国对外开放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D.美国放弃了称霸全球战略 答案 A 解析 根据图表得出,在1978~2005年这段时间里中美良性关系波动最小,在这一时期,中美建交,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故A项正确。 12.(2016·汕头二模)20世纪70年代,中美外交主要涉及政治领域,但进入80年代,双方签订经贸协定,互办贸易展览会,经贸关系日益密切。这主要取决于我国( ) A.经济体制的改革 B.外交政策的调整 C.全面进行拨乱反正 D.工作重心的转移 答案 D 解析 经济体制改革是指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和城市进行的经济体制的变革,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与中美外交从政治领域转向经济领域没有直接关联,故A项错误;外交政策的调整是指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不结盟政策,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全面进行拨乱反正是指我国为了治理和消除“文革”期间的混乱,走上实事求是的正常轨道所做的一系列活动,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工作重心的转移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这必然会导致国家间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会议是历史上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的参加下,由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亚非国家举行的,它反映了占全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亚非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被后人誉为“首次被发展中国家宣布进行南南合作的会议” ,其意义不仅体现于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翻开了新一页,在新中国对外关系史上更是意义深远,由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通过此次会议,在非洲大陆打开了外交新局面。 ——沐涛《再论现代中非关系》 材料二 当世界走进中国时,曾因地理条件所限,长期独立于世界而存在的中国,作出了激烈抵抗,历经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才得以恢复并确保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改革开放,让中国从拒绝世界,转为主动向世界开放。古老国度在不断适应国际化冲击的过程中,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巨大进步,并因此思路越来越清晰,心态越来越平和。 ——顾骏教授在上海大学的演讲 《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 (1)材料一中的会议指的是什么会议?根据材料并结合20世纪50~70年代的史实,概括这次会议对新中国对外关系和现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分别指出“世界走进中国”和“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的开始标志。从政治和经济角度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走向世界的具体表现。 答案 (1)会议:万隆会议。 影响:新中国打开中非交往的新局面,形成与亚非独立国家的建交高潮;极大地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斗争,增进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第三世界国家开始以独立姿态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掀起不结盟运动,冲击了战后美苏两极格局。 (2)标志:1840年鸦片战争,1978年改革开放。 表现:政治上,调整外交政策为不结盟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推动新型区域合作,如参加和主办APEC会议,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经济上,初步形成合理的对外开放格局;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解析 (1)第一小问会议,据材料一叙述分析得出万隆会议;第二小问影响,从与非洲大陆的关系、与第三世界的地位与国际格局方面分析。 (2)第一小问标志,据材料二“当世界走进中国时”“长期独立于世界而存在的中国,作出了激烈抵抗,历经鸦片战争”得出1840年鸦片战争,据材料二“改革开放,让中国从拒绝世界,转为主动向世界开放”得出1978年改革开放;第二小问表现,结合所学,从改革开放后的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回答得出。 14.(2016·乌鲁木齐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国家 贸易状况 1955年8月 埃及 签订贸易协定,埃及从中国进口钢材,中国购买埃及棉花。次年,中埃正式建交。之后,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中国政府向埃及提供了2 000万瑞士法郎的无偿援助。 1955年9月12日 缅甸 中国售往缅甸的物资到达仰光:计13 480吨钢材、266吨生丝、8 000件棉纱、3 000箱玻璃、5 000条毛毯以及油漆、瓷砖、花布等。 1955年12月29日 缅甸 中缅签订缅甸大米与中国商品换货议定书 1956年4月 柬埔寨 经济代表团访华,两国签订贸易与支付协定,双方各出口500万英镑的货物。 1956年5月 日本 日本政府同意与中国互派民间贸易代表。 1956年5月 巴基斯坦 中国与巴基斯坦签订了中国供应巴基斯坦30万吨煤的合同。 1956年6月 柬埔寨 中柬两国在北京签订了议定书,规定中国1956年至1957年间无偿给予柬埔寨价值800万英镑的援助。 1956年6月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宣布取消不准向中国输出橡胶的禁令。 1956年10月 印尼 贸易代表团访华;11月,两国签订贸易协定,期限一年,双方各出口1 200万英镑的货物。 1957年7月 阿富汗 中国与阿富汗签订两国间首个贸易协定。 1958年7月 苏丹 在苏丹困难之际,中国以易货方式购进100万英镑的棉花,推动了1959年初两国建交。 ——摘编自刘磊《万隆会议与中国同亚非国家的经贸关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发展与亚非国家经贸关系的背景及特点。 答案 背景:两极格局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新中国及独立后的亚非国家致力于经济建设;万隆会议的召开;中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特点:外贸工作配合外交工作;采取易货贸易的方式,以初级产品为主,具有互补性;贸易对象国逐渐增加,既有官方交流,也有民间交往;体现国家独立,富有灵活性;中国拥有一定贸易主动权和优势地位。 解析 第一小问背景,根据图表可得出三个方面的信息:第一,时间段在1955~1958年;第二,国家都为亚非国家;第三,交往内容多为经贸往来。由此可知,当时,我国正处于建国初期,国际上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为了打开外交局面,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积极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亚非国家的一致好评,并与更多亚非国家建交发展经贸关系;国内正致力于三大改造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第二小问特点,可从贸易对象、贸易方式、贸易主动权等角度分析概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