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命题人:张世豪 审题人:李晋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共7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甲骨文合集》记载:商王去占卜,问下旬有没有灾祸降临?占卜师说卜象显示了不好的征兆。不久有人向商王报告说,益这个地方逃走了12个奴隶。这反映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神权高于王权 B. 国王没有实现集权 C. 宗法制成为主导 D.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答案】D 【解析】 由“商王去占卜,问下旬有没有灾祸降临?占卜师说卜象显示了不好的征兆。不久有人向商王报告说,益这个地方逃走了12个奴隶”可以看出商朝时期商王处理事物要去占卜,说明神权和王权是紧密结合的,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题干看不出神权高于王权;B项与题干材料无关,不选;C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出宗法制。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商王去占卜,问下旬有没有灾祸降临?占卜师说卜象显示了不好的征兆。不久有人向商王报告说,益这个地方逃走了12个奴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本题考查商朝时期的政治特点。 2.有学者指出:“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下列的西周诸侯国贵族之间不能通婚的是 A. 晋国和秦国 B. 燕国和宋国 C. 鲁国和齐国 D. 鲁国和燕国 【答案】D 【解析】 晋是成王弟的封国。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秦襄公被封为“诸侯”,建立了秦国。秦与晋没有血缘关系,可以联姻,故不选A项。燕是王室召公奭的封地;宋是殷商贵族的封地,燕与宋没有血缘关系,可以通婚,不选B。鲁国是周公子伯禽的封国;齐国是功臣姜尚的封地;鲁与齐没有血缘关系,可以通婚,不选C。鲁国是周公子伯禽的封国,燕国是周王室召公奭的封地,鲁与燕都是王族,不能通婚。故选D。 3.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宗法制下,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诸侯与卿大夫、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①不对,周王正妻所生之子不一定是嫡长子,因此不一定成为大宗。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 4.周礼中有以系家庭伦常的婚礼,以示成人之道的冠礼,有敬天事神、祈福保民的祭礼,慎终追远、显扬孝道的丧礼,也有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这些周礼共同维系的主要是 A. 周王室安全 B. 宗族分封下的社会秩序 C. 王位世袭制 D. 嫡长子继承父亲的权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西周的礼乐制度。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周礼对社会日常伦理做了详尽的规定,可以看出当时西周对社会秩序的维护。维护周王室安全的是分封制,故排除A项;王位世袭制与周礼中的规定无关,故排除C项;规定嫡长子继承父亲权力的是宗法制,故排除D项。故选B。 【点睛】周代礼制完整地讲应称之为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周公制礼作乐,创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礼”的范畴,潜移默化地规范人们的行为,其目的是以周人的标准来规范各族和各代礼乐内容,并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统治阶级中去;其意义在于扩大周文化的影响,加强周人血亲联系和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其本质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5.春秋时期,诸侯国争夺王位现象频繁发生,像齐国公子小白、晋国公子重耳这样的王室贵族流落他乡的情形较为多见。这主要反映当时( ) A. 贵族政治已经崩溃 B. 王位世袭难以为继 C. 宗法秩序受到冲击 D. 诸侯争霸异常激烈 【答案】C 【解析】 贵族政治是在秦朝建立官僚政治后崩溃的,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春秋时期仍然是贵族后代世袭王位,故B项错误;西周宗法制确立了嫡长子继承的唯一性,但仍然出现诸侯国王位争夺,这说明宗法秩序受到冲击,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诸侯国内部贵族的权力争夺,故D项错误。 6.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材料中“天下一大变局”产生的影响是 A. 分封制度加强 B. 官僚政治确立 C. 宗法制度形成 D. 井田制度出现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省略号前阐述的是西周分封制,省略号后阐述的是秦中央集权制度,本题等同于回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影响,由此可以得出为官僚政治的确立。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影响 7.战国时期,郡制设立多在边远之地、近敌之处,如魏文侯“以吴起善用兵……乃以为西河(郡)守,以拒秦、韩”。朝廷往往授予这些“郡守”节制周边县域文武官员,统一调度县域人、财、物以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权力。这反映出当时 A. 各诸侯国设郡由郡守管理地方 B. 负责地方管理的郡守都是武将 C. 郡的设置具有巩固国防的意图 D. 吴起变法加强了魏国集权体制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边远之地、拒秦、韩”等字眼意在强调郡的设置在于巩固国防,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设郡由郡守管理地方是在后来的秦朝,选项A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错在说法太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8. 有论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A. 郡县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B. 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 C. 郡县制利于国家统一 D. 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中“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表明,郡县制的实施有利于国家统一措施的推行和落实,说明对新统一国家的巩固有利,故C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秦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郡县制 9.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 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 中央设三公九卿 C. 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 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皇帝制度,其基本的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故选A。B项是中枢权力机构;C项是地方行政制度;D项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统治巩固的重要的措施。BCD三项都非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的政治体制。自秦朝建立后,一致延续了两千多年。这中间历朝加强皇权与中央集权的措施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政治的稳定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家的统一所起的作用都需要掌握。 10.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此材料表明 A. 政府部门之间各司其职 B. 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 C. 政府部门之间互相牵制 D. 权力分工结构的家国同治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未体现政府部门之间各司其职,故A项错误;题目中并未出现政府部门之间的牵制,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体现了权力分工结构的家国同治,是“家天下”的表现,体现了原始色彩,故B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家国同治的角度分析选项,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1.秦代规定丞相的位子出现空缺,御史大夫可以递补。这样一来丞相就要小心谨慎,以免遭御史大夫弹劾。这一规定客观上 A.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行政权的控制 B. 规范了中央官吏的职业道德 C. 有利于通过制约机制以加强皇权 D. 扩大了御史大夫的监察范围 【答案】C 【解析】 材料“丞相的位子出现空缺,御史大夫可以递补”,说明御史大夫不仅可以监察百官,而且随时可以替代丞相。所以,上述规定有利于制约相权以加强皇权,故选C。材料和地方管理无关,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官员的职业道德问题,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御史大夫的监察范围问题,排除D。 点睛: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以三省六部制为标志表明中央官制的成熟。三省六部制的精髓是分散相权,分权合作,相互牵制,最终保证了君权独尊。而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已包含有此制度设计构想。 12.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种“宰相一致原则” A. 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 B. 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 C. 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 D. 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 【答案】D 【解析】 由“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宰相委员制,相互分工、相互制约,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不选,“宰相一致原则”需要时间,不会提高行政效率;B项不选,皇帝真正的决策权在皇帝手里;“宰相一致原则”是针对宰相实行的,并非针对皇权,C项不符合题意。 【名师点睛】“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结合 “宰相一致原则”可以判断出体现了分权制衡。 13. 唐宣宗认为大将李燧德才兼备,任命他为岭南节度使。在皇帝任命诏书已经发出后,门下省给事中萧放认为这个任命不合适。唐宣宗听了理由也觉得任命不恰当,便叫人骑快马追回诏书。据此可知 A. 皇权受到制约 B. 皇帝昏庸无道 C. 门下省行使谏议权 D. 当时选官看重品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考查的是唐代的谏议制度,门下省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或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以谏正皇帝过失,防止皇帝决策失误,故选C。AD不符合题意;B项题干没有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谏议制度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历史起源很早,自先秦时代已逐步建立起行政监察制度。中国的行政监察制度可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自秦汉时期开始,为发展阶段,三国魏晋南北朝,为完善强化阶段,隋唐至明清为行政监察制度最严密时期。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无上的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4.某研究性小组搜集了一组资料;《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宋代通判在财经上的监督》、《元代行省制度研究》、《朱元璋杀胡惟庸废承相考辨》,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A.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B. 古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古代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消长 D. 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答案】A 【解析】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君主专治制度,二是中央集权制度。《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朱元璋杀胡惟庸废承相考辨》体现了君主专治制度演变;《宋代通判在财经上的监督》、《元代行省制度研究》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综合这两个方面,此题应选择A项。 15.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选项包含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 A.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B. 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 C.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制 D. 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立军机处 【答案】C 【解析】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符合材料“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明朝设置内阁,符合“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故C正确;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都属于正式行政体制,故A错误;汉武帝“中外朝制度”并不符合“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故B错误;明朝设置内阁,也不符合“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故D错误。故选C。 16. 元世祖诏立“中书省”总理全国军务,所谓“中书政本也,军国之务,大小由之”,不仅总管内外,而且也统辖六部,三省制变成名副其实的一省制。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由三省向一省的转变 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B. 有效防止重大决策的失误 C. 提高了行政效率 D. 力图解决宰相专权的问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由三省向一省的转变”,可见并非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君主专制下不可能有效防止重大决策的失误,排除B。“中书政本也,军国之务,大小由之”“三省制变成名副其实的一省制”,可见宰相的权力和地位较高,排除D。唐宋时期为了加强皇权,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但是分权往往带来行政效率的降低,所以元朝逐渐过渡为一省制,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朝中书省。 17.有史学家认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是指 A. 既保证了皇权独尊,又使宰相能各司其职 B. 既保证了皇权独尊,又彻底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既保证了中央集权,又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 D. 既保证了中央集权,又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答案】A 【解析】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皇权的独尊;同时三省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提高了行政效率。故答案为A项。“彻底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属于中央行政制度,能够加强君主专制而不是中央集权,排除CD项。 18.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A. 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B. 无法选拔出真正的治国之才 C. 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高效廉洁 D. 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中的“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可知作者对科举制评价很高,认为科举制选拔出很多优秀人才,D正确。八股取士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材料未体现,A错误。B项与材料意思相反,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官僚的高效廉洁,D错误。 19.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微贱,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魏晋时期则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和门第。这反映了秦汉至魏晋时期 A. 儒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 B. 军功爵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C. 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 D. 天下大同替换为社会不公 【答案】C 【解析】 材料表明,先秦时人才选拔以才能为主,不看重出身门第,但到了魏晋,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和门第。结合所学知识,先秦时期,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而魏晋时期政局稳定,这表明阶层的逐渐固化影响到官僚政治,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官吏的出身问题,并未涉及儒学,无法体现儒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官吏的出身问题,不能说明军功爵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且该说法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D 项,天下大同是古代儒家宣扬的“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微贱表明先秦存在选贤举能不论出身的做法,但不代表先秦是大同社会,故D项错误。 20.“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考试的做法起始甚早,如乡兴贤能过程中的射选,贤良的策问,秀、孝的策试等,皆可视作不同类型的考试”。材料反映出 A. 科举制具有一定历史渊源 B. 选官方式丰富多样 C. 古代选官唯才是举 D. 考试选官已成趋势 【答案】A 【解析】 科举制选官标准是考试的成绩,“考试的做法起始甚早,如乡兴贤能过程中的射选,贤良的策问,秀、孝的策试等,皆可视作不同类型的考试”说明科举考试有一定的渊源,A正确;材料中论述选官渊源,不是多样化,B错误;唯才是举不符合题意,C错误;D中已成趋势不符合事实。 21.据《唐律疏议》记载,唐代政府规定了办公和批转公文的时限,凡内外百司所受的上奏文书皆印发其日,为之程限“一日受,二日报”,否则会按“稽程”罪受到刑事处分。此规定有利于( ) A. 加强反腐力度 B. 提高行政效率 C. 强化中央集权 D. 削弱宰相权力 【答案】B 【解析】 “一日受,二日报”说明效率之高,所以此规定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但此规定和反腐、中央集权以及削弱宰相权力均无关联,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B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一日受,二日报”是强调效率高,所以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2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之法最终被隋唐开始的科举制所替代。这种变化反映出 A. 小农经济取得重大突破 B. 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C. 儒学开始成为选拔标准 D. 官僚政治替代贵族政治 【答案】B 【解析】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整个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直到近代一直没有大的突破,故A项错误。汉代以“孝廉”为选拔官吏最主要的标准,“孝廉”就是儒家思想的要求,因此,以儒家思想为标准选拔并不是从科举制开始,故C项错误.商鞅变法变秦国的贵族政治为官僚政治,秦统一后推广到全国,此后官僚政治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故D项错误。科举制以考试选拔官员,处于社会底层的贫寒子弟可以通过考试做官,步入上层阶级,这就体现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故C项正确。 23.先秦至隋唐时期.祭祖礼仪长期是贵族的特权.庶民祭祖行为被排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间习俗的方式延续着。这种两分的局面在宋代出现了转机,祭祀礼仪变成不同阶层共享的文化权利。宋代祭祀礼仪的上述变化主要归因于 A. 理学正统地位确立 B. 宗法制盛行 C. 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D. 科举制度不断成熟 【答案】D 【解析】 宋代科举制度不断完善,为庶民参政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打破了贵族对政治的垄断。此后,贵族和庶民两大阶级的界限逐渐模糊。这种政治变化影响到了国家的文化环境,材料中的祭祀礼仪的变化也体现了这一特点,D正确。儒家思想向来重视慎终追远,这种一直存在的思想无法解释宋朝发生的变化,A错误。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瓦解,B错误。文化宽松不等于庶民阶层的政治话语权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不能解释材料中的现象,D错误。 24.下表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整理而成。根据表中的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官吏职责,判断其所对应的官僚机构分别是 官僚机构 机构职责 ① 掌典领百官。 ② 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通“专”)判省事。 ③ 掌佐天下执大正,而总判省事。 ④ 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 A.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 B. 尚书省、礼部、中书省、户部 C.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户部 D. 户部、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中书省:制令决策 ;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执行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户部:负责财政、国库;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 ;兵部:负责军事;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工部:负责工程建设,因此C项正确。 25.中国古代某机构的职责是“专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及一应不公不情等事”,为“天下耳目风纪词”。该机构可能是 A. 中书省 B. 枢密院 C. 宣政院 D. 都察院 【答案】D 【解析】 明朝督察院主要负责监察和弹劾,D正确;A属于决策机构;B负责军事;D是元朝管理少数民族机构。 26. 李孔怀在《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中说: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朝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元朝统治者如此调整地方区域的主要目的在于 A. 扩大统治区域 B. 缓和蒙汉矛盾 C. 加强控制地方 D. 发展地方经济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使得地方势力凭借自然条件(大江大河和高山等)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元朝“人为的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显然是为了打破地方割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正确;A不是材料中主要目的;B材料中没有体现;D也不是行省主要目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 27.北宋派文臣以朝臣身份出守州郡,官名为“权知军、州事”。“权”,有临时之意,意谓随时可以罢去。又在州郡设通判,作为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事;设转运使为路级财政长官,兼具监察官的身份。这些措施的实质是 A. 对地方行政加以监察 B. 剥夺节度使的行政权 C. 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D. 防止了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不仅讲到了北宋加强对行政进行监察,还涉及到军事和财政,所以A是对材料片面的解读,故可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到节度使,故可排除B;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不是问题的实质,故排除C;材料描述了北宋时对地方行政、军事和财政的监察与强化管理,其实质用意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 28.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 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 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 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如材料所述,宋太祖之所以闷闷不乐,是因为“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此一点,也正体现了宋太祖重视史书的记载、重视后人的评说,故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 B项,由于史书为史官所撰,而史官在撰史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个人主观色彩以及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故全部真实可信表述错误。故B项错误。C项,材料主要阐述了宋太祖由于其重视史书记载而闷闷不乐的状况,对于史官与君主之间存在尖锐矛盾并没有展开论述。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宋太祖闷闷不乐的原因是“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表达的是宋太祖对史书记载的惧惮,而非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时代的重史传统 29.著名学者工学泰指出,“士大夫”的含义在唐宋之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唐朝及其以前,“士大夫”中的“大夫”和“士”是贵族的两个阶层,宋代之后的“士大夫”的含义是“文人士大夫”,是普通民众中的精英。唐宋之际“士大夫”含义的变化是由于( ) A. 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 B. 重文轻武政策的实行 C. 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 D. 理学对文化大力推崇 【答案】A 【解析】 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完善,许多普通文人通过科举跻身官僚队伍,成为官僚新贵,使得原本属于贵族的“士大夫”成为普通民众中的精英,故A 项正确;重文轻武政策导致了官僚队伍的文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阶层的复杂化,理学大力推崇文化提高了社会的文化水平,但均不会导致贵族的平民化,B、C、D三项错误。 30.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答案】B 【解析】 宋代谏官评议宰相是非,这是皇权加强的产物,即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评议皇帝得失说明唐代君主的权力是受制约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宋代谏官只向皇帝负责,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唐代以谏官削弱的是皇帝而非宰相,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宋代谏官评议宰相是非是皇权加强的产物。 31.曾任首辅大臣的叶向高感慨地写道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据此可见在明代 A. 入阁当值的官员始终官位较低 B. 内阁拥有票拟权后位高丞相之上 C. 阁权与君权容易发生权力冲突 D. 内阁专权本质上缘于专制皇权体制 【答案】D 【解析】 从“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可以看出内阁的权力并不是官方承认的,“。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体现出内阁的权力都是来源于皇帝的,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不符合“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B选项错误,不符合“原非宰相”;C选项粗无,阁权是来源于君权的,并不对皇权造成威胁。 点睛:解答本题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的权力来源。我们说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说明内阁和军机处都不能对君权造成威胁,明确这一点我们回答问题基本就有思路了。 32.明朝皇帝仁宗说:科举考试“须南北兼顾。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所选,北方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于是,“命杨士奇等定取士之额,南人十六,北人十四。”材料表明明朝实行这一科举取士办法的目的是 A. 借助科举取士打压南方富商大贾 B. 通过科举取士均衡政治势力 C. 促进南北方区域特色文化交流 D. 尽力维护科举取士区域公平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演变。参加科举取士的不是富商大贾,故A项错误;据材料“南人十六,北人十四”可知南北科举取士人数大致均衡,有利于均衡政治势力,故B项正确;材料“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是指南方人文学有优势,北方人品行有优势,不能按同一标准取士,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尽力维护科举取士区域公平是直接目的,不是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 33.明朝时建立三司会审制,即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机关组成三法司,会审重大案件。刑部为中央司法审判机关,大理寺为复核机关,都察院为中央监察机关,有权监督刑部审判和大理寺复核。这一制度 A. 标志着行政体系的成熟 B. 增强了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 使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 D. 降低了监察部门行政效率 【答案】B 【解析】 三法司会审重大案件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司法审判的公正性的,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一制度能增强司法审判的公正性但不能标志着行政体系的成熟,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三法司会审和君主专制强化没有直接的的关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三法司会审能减少失误也就能提高监察部门行政效率,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三司会审制能够减少失误增强了司法审判的公正性增强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34.“皇上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六部长官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材料表明军机处 A. 封闭性强,有利于政令执行 B. 是君权的附庸,无行政决策权 C. 权力很大,凌驾于六部之上 D. 官员干练,提高了行政效率 【答案】A 【解析】 “皇上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六部长官擅入军机处”说明军机处封闭性很强,“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是为了保证政令执行,故选A;BCD题干没有涉及,故排除。 点睛:材料型选择题的最主要原则是尊重材料原意,这一题题干中没有提到有关军机处的职权和权力大小问题,而只是提到了军机处与皇上之间的处事方式以及军机处的保密性问题,故由此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35.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C. 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 D. 加强了专制皇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置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即能够体现出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B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A项提及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属于无关项,排除;C项本身错误,军机大臣没有决策权,排除;D项说法本身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第Ⅱ卷(共30分) 二、非选择题(36题28分,37题12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的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二: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三: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中央机构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2)结合明清时期的史实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君主专制的强化不能简单地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答案】(1)政治结构: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 (2)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 (3) 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客观上有利于封建文化的发展 【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一可知“第一帝国”是秦汉,隋唐宋为“第二帝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第二帝国”在中央机构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出现的变化是政治结构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选官制度方面的变化是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 第(2)问,材料二的观点是明清两代的是专制独裁的,如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等。 第(3)问,此问是对君主专制强化的客观评价,明清君主专制在“专制黑暗”的同时,还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客观上有利于封建文化的发展等。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第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 材料四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唐不同的选官标准。 (2)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并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 【答案】(1)标准:西周以血缘为标准;汉初以德行为标准;魏晋以门第为标准;隋唐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2)原因: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打破门阀世族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 影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繁荣。 趋势: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选拔方式越来越公平、公开、科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 (1)西周至唐不同的选官标准,应当根据材料反映的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来回答。 (2)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其历史影响应当根据教材所学科举制的影响来回答。 (3)根据材料信息反映的选官制度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是逐渐制度化、公平公开化,以及适应中央集权的变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