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5年高考真题精选与最新模拟专题0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5年高考真题精选与最新模拟专题0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备战 2013】高考历史 5 年高考真题精选与最新模拟 专题 07 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2012 高考真题精选】 1.(2012·重庆卷)有学者认为:“没有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 年)的中兴和辉煌,英国 要成为世界上首次资产阶级革命和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在下列英国创造的所 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是( ) A.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 B.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 C.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 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2.(2012·广东卷)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 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 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 称为“西班牙胡椒”。到 17 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 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 “(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 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而八九。” ——《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 2005 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 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什么?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关联。 (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 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答案】(1)新航路开辟;西班牙对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17 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2)传统手工业。英法等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国家;对外扩张,中国遭到侵略;采用机器 大生产的洋货物美价廉,涌入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严重冲击。 3.(2012·安徽卷)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 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 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 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4.(2012·北京卷)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结论 A 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 主有权将他卖为奴隶 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 B 1801—1844 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 从 7.3 万增加到 20 万 19 世纪初,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 速 C 1860 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 61.4% 当时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已经在 俄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D 1910 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 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98% 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 大企业组织 5.(2012·福建卷)下图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 A.奴隶贸易的兴起 B.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 C.内燃机的应用 D.垄断组织的形成 6.(2012·海南卷)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 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应用 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 7.(2012·江苏卷)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9.(2012·山东卷)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 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 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 )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0.(2012·天津卷)下图为英国工业革命时代阿克莱特于 1771 年建立的纺纱厂遗址,现为世界文 化遗产。该纺纱厂所利用的动力应该是( ) A.蒸汽动力 B.水力动力 C.水电动力 D.机械动力 11.(2012·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化学工业的卡特尔化是按照以下途径进行的: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 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 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 1904 年,六个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了两大卡特尔。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1)材料一中的“卡特尔”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形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第二次 工业革命中德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工业部门。 材料二 1871 年德国完成统一。1870 至 1913 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4.7%,工业生产 增长了 4.6 倍,同期英国增长 1.3 倍,法国增长 1.9 倍。1913 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为 16%,英国为 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 13%,而英国为 15%。 ——王珏《世界经济通史》(中卷)等 (2)依据材料二,归纳 1870 至 1913 年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 因。 材料三 1899 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演讲中说:“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 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对 我们来说,没有强大陆军,没有强大海军,而要获得幸福,那是万万办不到的。” ——王春来等《16-19 世纪世界史文献选编》 (3)材料三中皮洛夫表达了什么意向?为实现这种意向德国做了哪些准备?最终导致了什么结 果? 12.(2012·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68 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 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 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 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 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 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 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 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 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 起点。 20 世纪 30 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 问世。 1952 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 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 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 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 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 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顺畅。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 20 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答案】(3)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推进城市化进 程 , 13.(2012·全国卷)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851 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 10 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 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 4 000 多吨铁和 400 吨玻璃,建 造了一座长逾 1 800 英尺、高逾 100 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 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 19 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 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宠。 ——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 材料二 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大理石 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1876 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丝、茶、瓷 器、绸缎、铜器、雕花器和景泰蓝等。1889 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正中可见“大清国”三字,门口对 联有“中国有圣人”“此乡多宝玉”字样。1893 年芝加哥世博会中国村内的中国戏院,带有明显西 方风格。1904 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中国馆是满族王公住宅的复制品,摆有中华圣母像。“中华圣母” 着慈禧太后服饰,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圣母左手抱身着中国服饰的耶稣。在 1915 年巴拿马世 博会上,西湖 48 景相册等获金奖,另有中国绘画作品 42 件,包括唐朝吴道子、宋朝马远、明朝唐 伯虎等人的作品。——摘编自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 材料三 世界博览会主题概览 时间 主题 时间 主题 1933 年 一个世纪的进步 1982 年 能源:世界的原动力 1935 年 通过竞争获取和平 1984 年 河流的世界: 水乃生命之源 1937 年 现代世界的 艺术和技术 1985 年 居住与环境: 人类家居科技 1939 年 明日新世界 1990 年 人类与自然 1958 年 科学、文明和人性 1998 年 海洋:未来的财富 1962 年 太空时代的人类 2000 年 人类—自然— 科技—发展 1964 年 通过理解走向和平 2005 超越发展:大自然 年 智慧的再发现 1970 年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2010 年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974 年 无污染的进步 2015 年 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博会上中西展品的特点,并分析中国展品特 点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 19 世纪和 20 世纪世博会所体现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变化,并分 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2011 高考真题精选】 1.(2011 年北京市文综 21)16—17 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 256%,工资上涨 145%,地 租涨幅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②工业革命 ③殖民掠夺 ④奴隶贸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011 年山东省文综 15)图 6 为 1600-1913 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2011 年上海市单科历史 33)右图是一幅创作于 1903 年的漫画,其主旨是 A.批评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 B.讽刺洛克菲勒给予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自于巨额利润 C.嘲笑芝加哥大学依傍寡头,接受洛克菲勒的蝇头小利 D.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用助学美化自己 4.(2011 年上海市文综 7)西亚某地区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 6000~5100 年前那里 的居民创造了楔形文字、人工灌溉工程等文明成就,该地区大致位于今天的 A.伊拉克 B.伊朗 C.埃及 D.印度 5.(2011 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9 世纪 30 年代,印度书店中的英文版书籍畅销,教科书社在两年内 售出英语书籍达 3.1 万册。这表明当时( ) A.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 B.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 C.欧洲启蒙思想在印度影响广泛 D.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 【答案】B 【解析】 这一时期印度逐渐成为英国的专属殖民地,伴随英国政治、经济殖民势力的侵入, 英国文化必然随之在印度得到迅速传播。题目中的信息正是这一历史现象的表现。 6.(2011 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603 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 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2010 高考真题精选】 1.(10 年天津卷)5.右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这届世博会反映了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 果 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 ③英国的兴盛与强大 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0 年北京卷)39.(28 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 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直到 18 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 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 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 图 12 英国煤产量增长图(1)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 1830 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 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8 分) 3.(10 年全国卷 1)19.英国人麦考利 1830 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 1790 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 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 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答案】C 【解析】A 本身说法错误;从 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时期,故 B 错;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故 D 错 4.(10 年全国卷 1)18 19 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 通过承包商把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这一现象说明在当时的法国 A 工业基于 经济的多元结构 B 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 工业化带动农业经济转型 D 农村的劳动力过剩 【答案】A 【解析】19 世纪上半叶,工业革命已经开始,故 B 错;CD 与题干不符 5.(10 年江苏卷)16.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 18 世纪 80 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 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 年 52 家,1809 年 64 家,1830 年 99 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解析:蒸汽机发明以后,解决了工业生产的动力问题,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 答案:D。 6.(2009 江苏历史 14)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 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7.(2009 辽宁 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 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 麦哲伦.1521 年 4 月 27 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 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 诺的指挥下,于 1521 年 5 月 1 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 1522 年 9 月 6 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 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 :“拉普拉普。1521 年 4 月 27 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 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 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1)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都包含着对逝者的价值评价,其依据有何不同?这种评价 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的什么特点? (2)从这座奇特的纪念碑,说明文化遗址保护的文化意义。 答案:(1)纪念碑正面的文字是对麦哲伦的评价,评价依据是他领导了第一次环球航 海,对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纪念碑背面的文字是对拉普拉普的评价,评价依据是他领导反侵略斗 争,对祖国做出了贡献。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也就 8.(2009 广东卷 16)1494 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这 意味着( ) A.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 承认 B.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 C.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 民争夺之外 D.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传播基督教 【2008 高考真题精选】 1.(2008 广东单科,20)18 世纪,西方人所谓的“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 积累方式。“乌木”是 ( ) A.在亚洲掠夺的檀香木 B.对非洲黑人的蔑称 C.在殖民地掠夺的煤炭 D.对美洲棉花的反称 答案 B 2.(2008 广东文基,31)17 世纪,国际商业和金融中心是 ( ) A.阿姆斯特丹 B.伦敦 C.威尼斯 D.巴黎 答案 A 3.(2008 广东文基,33)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是 ( ) A.蒸汽机 B.轮船 C.汽车 D.电视机 答案 C 4.(2008 广 东理基,66)在建立“日不落”殖民帝国过程中,英国于 17 世纪击败的主要对手 是 ( ) A.法国 B.葡萄牙 C.西班牙 D.荷兰 答案 D 5.(2008 山东,24)地圆说的流行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图是新航路开辟不久一位 德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它反映出 ( ) A.世界各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C.人们对世界尚缺乏全面了解 D.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渐频繁 答案 C 6.(2008 江苏单科,1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到斯蒂芬森 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 )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答案 A 7.(2008 海南单科,11)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 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 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第二次工业革命 答案 A 8.(2008 海南单科,12)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 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 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 ( ) A.18 世纪中后期 B.19 世纪前期 C.19 世纪中后期 D.20 世纪前期 答案 C 9.(2008 海南单科,15)19 世纪 30 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 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 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 )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 答案 B 10.(2008 全国Ⅱ,20)在英国,1811 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 1/3, 1831 年占 1/4,1851 年降至 1/5 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城市化进程加速 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C.对外移民的增加 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答案 D 11.(2008 上海综合,11)18 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改进和运用为标志,大 大 推 动 了 人 类 交 通 工 具 的 改 进 。 1814 年 世 界 上 第 一 辆 蒸 汽 火 车 机 车 的 发 明 者 是 ( ) A.瓦特 B.斯蒂芬逊 C.富尔顿 D.莱特兄弟 答案 B 12.(2008 重庆, 14)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 )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答案 A 13.(2008 重庆,22)下图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 欧美四国在世界工业总量中的比重 A.四国工业总量之和在当时世界上占绝对优势 B.各国工业比重的变化与其资本输出量成正比 C.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 答案 B 14.(2008 上海春季,7)下图反映了 1870 年和 1900 年的世界石油产量,以下选项中能影响该 时期世界石油产量的是 ( ) A.石油化工业大发展 B.飞机制造业大发展 C.斯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 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答案 D 【最新模拟】 1.【2013•东城区模拟】《15 至 18 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写道:“由于 15 世纪的 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对材料中的“创 造了奇迹”的最准确理解是 ( ) A.哥伦布发现美洲 B.荷兰建立商业殖民帝国 C.美洲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解析】D 注意“最准确理解”,A、B、C 三项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的具体表现,D 项最全面、最准确。 2.【2013•黄埔区期末考】右图是《万国宇宙志》中的一幅 14 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 当时欧洲人产生这种想象的客观原因是: A.对遥远国度的畸形人的恐惧 B.对东方异教徒的想象与揣测 C.新航路开辟后对东方人的丑化 D.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 【解析】D 14 世纪,新航路尚未开辟,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互不了解,所以欧洲人把 遥远国度的人想象成奇形怪状的人。 3.【2013•安徽师大附中模拟】阅读“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 年)”对比表,对表 格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 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 年)(单位:﹪) 年份 1750 年 1800 年 1830 年 1860 年 1880 年 1900 年 英国 1.9 4.3 9.5 19.9 22.9 18.5 美国 0.1 0.8 2.4 7.2 14.7 23.6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 A.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业领跑世界 B.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 C.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工业的严重落后 D.制度创新是各国工业发展的共同原因 4.【2013•太原调研】1603 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 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西班牙 ( ) A.当地盛产白银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高 C.不用白银做货币 D.积极参与早期殖民掠夺 【解析】D 1603 年时,新航路已开辟,西班牙走在了早期殖民掠夺的前头,从美洲掠夺大量的 黄金、白银,D 项符合题意。 5.【2013•吉林模拟】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 了一副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这主要说明英国工业革命( ) A.比古代神话还传奇 B.沉重打击了宗教势力 C.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D.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解析】C 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让人类用上了火,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用 普罗米修斯 类比工业革命,是为了说明工业革命对社会进步的促进。 6.【2013•济宁模拟】1700 年至 1800 年间,欧洲人口由 1.05 亿增长到 1.8 亿,19 世纪剧增 到 3.9 亿。欧洲人口的剧增从本质上反映了 A.社会制度重大变革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状况 B.工业化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C.殖民扩张的发展扩大了欧洲人的生存空间 D.欧洲逐渐成为全世界人口流动和迁移的目的地 【解析】B 在古代和近代,人口的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促成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自然是工业革命。B 项符合题意。 7.【2013•淄博模拟】史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 年以前称之为遭 遇时期;1500 年至 19 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期;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其中第二 个时期,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的表现有 ①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破坏了东方传 统经济结构 ②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东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民主思想的传播,冲突了东方传 统思想观念 ④东方物产的引进,丰富了欧美居民的日常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A 第二个时期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向东方输出商品、掠夺原料的时期,④不合题意, 排除含④的选项,答案为 A 。 8.【2013•秦皇岛模拟】19 世纪 60 年代到 20 世纪初,从纽约运往英国的小麦或从孟买运往英 国的棉花等主要商品的运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左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化进程刚刚起步 B.英国殖民掠夺的加剧 C.工业革命带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D.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美国 我要你忠于美国军队! 德 国 征 召 潜 水 艇 员 海 报 加 入 你 祖 国 的 军 队 , 上 帝 保 佑 国 王 英国 加入你祖国的军队,上帝保佑国王 德国 征召潜水艇员海报 【解析】C 19 世纪 60 年代,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 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C 项正确。 9.【2013•乌鲁木齐模拟】“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 面的广泛应用过程”,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 变化是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解析】A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诞生了电力工业、 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10.【2013·宁波模拟】“航海法公布后,除本国船或生产国的船外,其它船不准运送货物进 港,如果一条荷兰船要将羊毛运到纽约,不准卸货,要从牙买加运糖到伦敦,也不可以。”此航海 法的公布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A.自由主义 B.垄断主义 C.国家干预 D.重商主义 11.【2013•青浦质检】下列图片是一战时各国的征兵宣传海报。实际上各国参加战争的根本目的都 是 A.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B.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C.维护世界和平和民主 D.为了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 12.【2013·合肥八中一模】“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地用木头建 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 ) A.技术支持 B,劳动力支持 C.市场支持 D.资本支持 【解析】C 因为美洲极大量地用木头建造房屋,所以需要欧洲生产的大量的钉子,美洲为欧洲 工业生产提供了市场支持。C 项符合题意。 14.【2013·武汉模拟】《全球通史》:“17 世纪和 l8 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 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 世纪来,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这种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工业革命的需求 C.殖民扩张的要求 D.世界市场的形成 【解析】B “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是说欧洲工业发展需要中国提供大量的原材 料。这是因为工业革命后,工厂所需要的原料大量增加,需从中国等殖民地半殖民地掠夺。答案为 B。 15.【2013·宜宾调研】“直到 1500 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 1500 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这一变化:①源于新航路的开辟 ②推动世界 市场雏形的形成 ③以汽船的发明为前提 ④对于美洲和非洲原住民意味着灾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C 汽船是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的。新航路开辟时期,海外殖民使用的是以风为主要动力 的帆船。 16.【2013•衡水质检】据蒋孟引《英国史》载:“1835 年,英国棉纺织业中 18 岁以下的童工 有 9.5 万人,占全部工人的 43.3%;女工 11.9 万人,占全部工人的 54.3%。1839 年,在英国的 419560 名工 人中, 除了 23%是成 年男工 之外, 其余都 是女工 和儿童 。” 这一 记载反 映出 ( ) A.女工相对于男工更适合从事棉纺织业 B.资本家的本质是惟利是图 C.工业革命导致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D.工业革命期间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增 【解析】B 使用女工和童工,可以降低工资,减少成本,最大化的获取利润。B 项符合题意。 17.【2013•金华十校联考】“报纸支持这种狂热;政府许可这种狂热;人民不惜为它而解囊”。 符合上述言论的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 B.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C.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D.中国的五四运动 【解析】A B 项谈不上“狂热”,C、D 项政府不许可。只有新航路开辟的时候,上有西班牙、 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有商人的资助,答案为 A。 18.【2013•金华十校联考】研读“世界铁路长度变化示意图”(右图),图中数据变化对当时 世界的影响不包括( ) A.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兴起 B.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扩大 C.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 D.推动了垄断组织的发展 【解析】A 工业革命兴起是因,铁路增长是果,A 项颠倒了因果关系。 19.【2013•中山模拟】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 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 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 【解析】A 长期以来,意大利商人把东方商品通过地中海转运到西欧,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新 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但 它仍在这一时期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所以又说“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A 项符合题意。 20.【2013•中山模拟】19 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 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 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 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 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解析】D 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它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是生产力的重 大发展。机器以煤作燃料,它所排放的烟雾也就成为工业文明到来的标志。 21【2013•海淀模拟】“三角贸易”是 15 到 19 世纪西方殖民掠夺的一个重要方式。读右侧《三 角贸易示意图》,其中航程 B 贩运的主要是 A.枪支和工艺品 B.香料和布匹 C.黑人奴隶 D.黄金和白银 【解析】C 航程 B 是从非洲到美洲的航程。由于美洲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美洲劳动力严重 不足,于是大量的非洲黑人被贩运的美洲为奴。 22.【2013•西城区模拟】16~18 世纪,世界各地的经济贸易日益密切。下面示意图中的箭头表 示人员和物品流动的方向,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人员或物品。其中,③所代表的主要物品 是 A.金银、玉米、烟草等 B.枪支、玻璃等 C.黄金、象牙等 D.茶叶、丝绸、瓷器等 23.【2013•长春模拟】某国在 1801 年时人口不到九百万,到了 1851 年时增加一倍。除了数目增加 外,结构也有重大改变。1801 年时只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城镇之中,到了 1851 年,城居人口 占了一半,再到 1911 年时,变成了五分之四。下列符合这样叙述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解析】A 人口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1851 年前后经济发展最快应是完成工业革命的英 国。工业革命使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所以到 1911 年英国 4/5 的人口成为城市居民。 24.【2013•日照调研】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从事建设时,往往优先考虑母国利益,而非照顾 殖民地。根据这种观点,英国殖民印度时最先开始的可能是哪一项建设? A.交通设施 B.水利设施 C.教育制度 D.议会制度 【解析】A 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是英国输出商品、掠夺原料的地方,所以交通建设是英国在 印度优先考虑的建设。 25.【2013•重庆一中模拟】20、下面有关“两次工业革命”知识结构示意图中①②应分别填上 A.瓦特、电力 B.贝尔、电汽 C.瓦特、电气 D.贝尔、电气 26.【2013•南京一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其中的部分制成品是欧 洲无法与之竞争的,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以及部分被加工成半成品的药 材和食糖,尤其是香料。欧洲人从未亲自到过东方货物的供应地。 ——R·R·帕帕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 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 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 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 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摘自黄邦和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 500 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三 19 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 经济。到 1900 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 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 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 事能力而在 19 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材料四 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在 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 得多的。 ——刘芃、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机。材料二中有关新航路开辟的结论体现 了研究者怎样的历史观?(3 分) (2)据材料三概括 19 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3 分)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基本观点。(6 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 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60 字左右。) 27.【2013•济南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3 分)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 19 世纪 30 年代考察了工业革命中的英国城市曼彻斯特后,留下精彩评 论:“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 裹着着人们。城市的这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这一边属 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这里人性获得了最为充分也最为野蛮的发展;这里创造了文明的奇迹,文 明之人却几乎沦回野蛮人的境地。从这里肮脏的下水道里却流出了足赤的黄金”。 (1)材料中的“奴隶”和“ 老爷”分别喻指什么?(4 分) (2)从材料看,托克维尔运用了哪些视角来观察英国工业革命的?(6 分)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工业革命的认识。(13 分) 28.【2013•黄埔区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 分)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起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 和古罗马的出现,辅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 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到欧洲探险 或被殖民时才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那样的统治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 1500 年 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 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 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 1800 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才突 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选《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 1500—1850》 ⑴有人认为,西方崛起的进程起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你是否同意?请以 史实说明。(4 分) ⑵材料指出,在 1500 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 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你是否同意?请以史实说明。(6 分) ⑶基于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5 分)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系为代表的文明成果,但这只是世界各种地域文化中的一种。从整体来看,古代西欧文明,尤其是 上形成民族国家,发展为君主专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资本原 始积累迅速;新航路开辟,创造了世界市场,开始了近代殖民拓展,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思想文 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解放了思想。这一时期是西欧工业文明的酝酿期。虽然,这段时期, 西欧的经济总量还远低于中国、印度等国,但是,这是一种新型的工业文明的酝酿,对世界文明起 引领作用。(5 分) ⑶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15 分) 0—3 29.【2013•临汾模拟】新航路开辟 材料一 1524 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边缘,现在我们在世界中心,这给我们命运带来 前所未有的改变。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在(公元)1500 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 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 18 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 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 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 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三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 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 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 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四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古 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 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 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五 从顺治元年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 年)160 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 对稳定,始终是在一千文左右波动。在鸦片战争前夕,一两白银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 达一千六百文。1845 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 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 中国“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 问题:(29 分) (1)15、16 十六世纪之交,西班牙为什么能完成从地处“世界边缘”到处于“世界中心”的 转变?(4 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 18 世纪后期世界发生的变化。简述发生如此巨变的原因(6 分) (3)材料五中出现“银贵钱贱”和“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指出这 些现象与世界市场形成之间的关系。(4 分) (4)根据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关于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影响的看法。(15 分) 答案 3: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3—7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