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二第31讲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二第31讲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第 31 讲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显露;农 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 明显 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 混乱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社会动荡 措施 农业: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实行收购制;扩大集体农庄和 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 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 工业:废弃部门管理体制,给 企业部分权利 恢复部门管理体制, 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 自主权,运用经济手 段,刺激企业改进经 营管理,注重发展重 工业 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 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 标 调整所有制结构,实 行租赁制,开始出现 与国外合资的企业和 家庭农场 结果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 式,但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 根本上突破此模式 军事实力与美国相匹 敌,但军备竞赛导致 经济负担增加,1975 年后,经济发展进入 停滞时期 经济改革未取得预期 成果,开始把改革的 重点转向政治领域, 最终导致国内局势失 控和苏联解体 [易错提醒]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的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 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 些矛盾,从而导致苏联解体。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轻巧识记]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 主题一 对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认识 史料一 赫鲁晓夫所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组作为①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对后来 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社会 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者。他勇于突破旧的模式,探索新的道路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 精神。但是,他毕竟②受到历史局限性的束缚,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病和社会主义 经济规律还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成熟的改革理论和思想。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 解读 史料一反映了对赫鲁晓夫改革的全面认识和评价。解读史料注意转折词“但是”的运 用。①处划线部分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改革者。②处划线部分说明赫鲁晓夫是一位失败的改 革者。 史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 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 解读 史料二反映了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心在重工业方面,特别是在军事工业方面,斯大林 体制的弊端未得到解决。 史料运用 (1)史料一是如何看待赫鲁晓夫改革的? (2)根据史料二,指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什么?结果如何? 答案 (1)史料一表明,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 一定成效;但是,赫鲁晓夫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 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不会成功。 (2)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导致苏联人民生活水平落后。 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比较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异 侧重点 农业 工业 结果失败 取得一定的成就,最后失败 原因 未改变原有体制,只是对“斯大 林模式”进行修修补补 目的 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同 内容 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 主题二 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评价 史料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认为只要把①外面的烂叶子剥 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讽刺戈尔巴乔夫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②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解读 史料反映了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否定。文中划线部分①②形象地说明了戈尔巴乔夫改 革的失败。 史料运用 上述史料是如何看待戈尔巴乔夫改革的? 答案 戈尔巴乔夫剥卷心菜的过程就是其改革的过程,先改革经济,未取得成效后转向政治 体制改革。在政治上,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实行多党制,最后使问题全都暴露,导致 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指向“肿瘤”,“肿瘤”是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 弊端;而“挥向了党的脖子”,体现了戈尔巴乔夫否定了党的领导,否定了社会主义方向,从 而造成苏联解体。 战后苏联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 “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 革的措施 管理 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 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 业发展滞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 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 经济改革,因困难重重而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劳动者 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 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 极性 分配 制度 “大锅饭”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全国卷 5 年考题统计 本考点全国卷近 5 年无考题 1.(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22)1964 年到 1982 年期间,在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 取代“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 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 B.破坏法制现象得到纠正 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 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答案 A 解析 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了“改革”的提法意味着不敢从根本上触动斯 大林体制,这必然导致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B、C、D 三项与题干没有直接关系。 2.(2014·福建文综·22)1952 年到 1964 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 7.48 倍, 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 15.69 倍。这是(  )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答案 D 解析 农业集体化就是降低农产品价格,牺牲农业利益,满足工业的需求,而材料体现的是 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故 A 项错误;1953 年到 1964 年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加速发展战 略”是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相关信息, 故 C 项错误;1953 年到 1964 年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对农业政策进行 调整,故 D 项正确。 3.(2010·福建文综·23)《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 “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 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推断,该时期是(  )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普京执政时期 答案 C 解析 根据三个标题的特点,回顾选项中各位领导人的改革措施,可判断出这一时期是戈尔 巴乔夫执政时期。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在 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改革全面,涉及经济、政治、思想、外交等方面;普京执政是在苏联 解体之后,根据“使苏联实行改造”和“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等信息可知发生在苏联解 体前。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下面是苏联部分年份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增加播种面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B.组织个体农民,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C.推广玉米种植,加强集体农庄的管理 D.建立家庭农场,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该时期苏联粮食产量增长主要是荒地产量的大量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得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实就是赫鲁晓夫实行大规模垦荒,提高粮食产量,故 A 项正确;组 织个体农民,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是 20 世纪 30 年代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时期推行的,故 B 项错误;推广玉米种植,加强集体农庄的管理与材料信息无关,故 C 项错 误;建立家庭农场,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故 D 项错误。 2.1957 年苏联撤销了 25 个联盟共和国部和 113 个加盟共和国部,全国划分为 105 个经济行 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这一做法(  ) A.加速了工业化的完成 B.促使企业获得自主地位 C.冲击了原有经济秩序 D.导致苏联经济陷入困境 答案 C 解析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实现时间是在 1937 年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之际,与材料 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这一做法是扩大地方权力,但未能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 地位,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赫鲁晓夫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一定的改革,地方权力有所扩大, 冲击了原有经济秩序,故 C 项正确;苏联经济陷入困境不是赫鲁晓夫时期,故 D 项错误。 3.(2016·淄博二模)1956 年 3 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普遍实行按月预支现 金和年终结算的劳动报酬制度,不少集体农庄还试行有保障的货币工资制度。这些做法(  ) A.促进了苏联农业的迅速发展 B.改变了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局面 C.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D.使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答案 D 解析 促进了苏联农业的迅速发展与史实不符,故 A 项错误;1956 年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 在农业领域,但并未改变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现状,故 B 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对原有体 制进行的一些小修小补,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故 C 项错误;通过现金、劳动报酬和放权给 集体农庄的方式,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故 D 项正确。 4.1959 年以来,苏联的工业产量的年均增长率逐年从两位数逐步降低,到 70 年代后期已落 到每年 3%~4%,而且仍在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量资本倾注于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B.领导人经济政策的调整 C.消费者的需求无法刺激经济的增长 D.同美国的军备竞赛加剧 答案 A 解析 苏联自斯大林模式起以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忽视轻工业,逐渐导致工业体系 比例失衡,影响工业发展,故 A 项正确;苏联领导人经济政策的调整,目的是缓解经济问题, 不是材料中工业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不断下降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故 B 项错误;在苏联高度集 中计划经济体制和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国情下,消费者的需求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故 C 项错误;同美国的军备竞赛加剧主要是在勃列日涅夫在位期间(1964~1975 年),与材料 中“1959 年以来,苏联的工业产量的年均增长率逐年从两位数逐步降低”不符,故 D 项错误。 5.(2016·宜宾三模 B 卷)路透社评论某时期的莫斯科政府:“经济领域适度运用价值规律, 对现有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科研领域平均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 克、火炮和导弹。”这一时期是(  ) A.新经济政策时期 B.赫鲁晓夫时期 C.勃列日涅夫时期 D.戈尔巴乔夫时期 答案 C 解析 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背景下,在农业、商业、工业等 领域实施的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材料“科研领域平均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 火炮和导弹”与之不符,故 A 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主要在农业、工业领域,没有涉及军事 领域,故 B 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军 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加强,故 C 项正确;戈尔巴乔夫对苏联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在 经济和政治领域,没有涉及军事领域,故 D 项错误。 6.苏联工业利润总额从 1965 年的 225 亿卢布提高到 1970 年的 560 亿卢布;国民收入年均增 长率由 1961~1965 年间的 6.1%增加到 1966~1970 年间的 7.7%。这一现象的出现(  ) A.使苏联打开了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B.使企业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C.使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D.有利于苏联改变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答案 C 解析 使苏联打开了改革的闸门是赫鲁晓夫改革,不符合题意,故 A 项错误;1965 年到 1970 年是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重点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故 B、D 项错误;勃列日涅 夫统治时期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故 C 项正确。 7.有研究资料指出:在 20 世纪 80 年代,苏联乌克兰共和国的冶金部,每年召开的大小会议 达 400 次,下达的文件有 1.5 万多种,制定的指标多达 18.6 万个。1988 年 4 月,苏联一次就 废除了 12 万多项决议、条例、法令等经济管理部门的文件。上述材料集中反映出苏联(  ) A.政府行政管理机构臃肿 B.经济体制改革方针失误 C.社会经济政治危机严重 D.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突出 答案 D 解析 题干提及苏联中央行政命令的泛滥,没有提及部门臃肿问题,故 A 项错误;题干没有 提及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故 B 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社会危机,故 C 项错误;苏联中央行政 命令的泛滥正是由于长期以来实行斯大林模式,尤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 D 项正 确。 8.(2016·呼和浩特一模)苏联 1965~1982 年工农业年均增长表 年份 1966~1970 年 1971~1975 年 1976~1980 年 1982 年 工业总产值 8.5% 7.4% 4.4% 2.8% 农业总产值 3.9% 2.5% 1.7% 4.0% 根据表格可以推知,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初苏联(  ) A.国民经济发展停滞 B.工农业产值差缩小 C.经济改革出现困境 D.综合国力水平下降 答案 C 解析 苏联 1965~1982 年工业产值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故 A 项错误;材料是列举的工业 和农业产值年均增长比例,而非工业和农业产值的变动情况,故 B 项错误;工农业总产值后 期增长乏力,表明苏联受制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改革陷入困境,故 C 项正确; 综合国力下降缺乏详细的数据资料,故 D 项错误。 9.(2016·安庆三模)中国当时仍是一个农业国,农民和农业人口占 80%,生产力主要还靠人 力,农民渴望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邓小平给了他们这样的权利,农村形势马上改观。苏联 的农村人口只占 1/4 左右,戈尔巴乔夫提出把土地出租给他们 50 年,却没人愿意承包,因为 他们无钱投资购买机器,靠人力有宅旁园地就够了。材料表明(  ) A.“包干到户”不适合苏联 B.苏联改革走“中国模式” C.经济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D.苏联改变单一的公有制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戈尔巴乔夫提出把土地出租给他们 50 年,却没人愿意承包”可知,中国的 “包干到户”不适合苏联,故 A 项正确;根据材料“戈尔巴乔夫提出把土地出租给他们 50 年,却没人愿意承包”可知,苏联只是想农业改革走中国模式,故 B 项错误;苏联解体的根 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根深蒂固,故 C 项错误;材料只是说苏联把土地承包给农民,但农民不 愿意,没有提到改变公有制,故 D 项错误。 10.(2017·九江质检)戈尔巴乔夫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封面 主题词是“Starting Over”(重新开始)。此图透露的信息是(  ) A.借用媒体宣传图谋思想渗透 B.旨在消除意识形态的矛盾 C.肯定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D.试图说明美苏争霸结束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可知利用媒体表达政治观点和思想渗透,故 A 项正确;在苏联解体前,意识形态的矛盾就一直存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都在进行思想 渗透,试图和平演变,故 B 项错误;据材料“封面主题词是‘Starting Over’(重新开始)”可 知对改革是质疑乃至否定而非肯定,故 C 项错误;美苏争霸的结束应该是苏联解体,故 D 项 错误。 11.(2016·聊城一模)1990 年苏共党内的思想十分混乱,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从全盘否定斯 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 70 多年的历史,反对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 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苏共领导层内的斗争不断加剧,党组织和国家政权陷入半瘫痪状态。这 说明苏联(  ) A.经济体制改革未触及斯大林模式 B.思想僵化引发社会各种矛盾 C.政治改革偏离方向导致政局失控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出师不利 答案 C 解析 1990 年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触及斯大林模式,故 A 项错误;思想僵化与材料中自由化思潮的严重泛滥不符,故 B 项错误;1990 年苏联改革中, “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 70 多年的历史,反对列宁主义和马克思 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故 C 项正确;此题侧重是苏联出现的问题,不是戈尔 巴乔夫的改革的问题,故 D 项错误。 12.(2016·全国高考预测创新)戈尔巴乔夫认为,如果不是因为他“改革”,苏联体制上的问题 还可以“再拖上一段时间”,不会这么快丧命。这说明(  ) A.戈尔巴乔夫改革客观上延缓了苏联解体的到来 B.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就不会解体 C.苏联解体是国内外因素在戈尔巴乔夫错误改革路线下催生的 D.苏联解体根源在于斯大林模式弊端,直接原因是西方和平演变 答案 C 解析 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故 A 项错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 模式的弊端没有解决,故 B 项错误;从材料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导致苏联国内外危机加 剧,从而使苏联解体,故 C 项正确;西方和平演变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6·河池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联有许多学者以从列宁晚期著作中描绘出来的轮廓,把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主 要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在国家计划范围内,为了劳动者的利益利用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 系;根据劳动的质和量付给报酬的原则;允许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存在…… ——苏联 1989 年《有关社会主义的现代概念》专题讨论会纪要 材料二 关于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经济垄断”,只有实行私有化, 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才能“恢复社会公正”。1987 年通过的、次年生效的《国营企业(联 合公司)法》是改革时期主要的经济法。《国营企业法》的目的,就是使苏联企业成为自治的、 民主的和财政上独立的生产者。——摘编自肖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本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进行评价。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戈尔巴乔夫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 答案 (1)特征: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国家资本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和自由贸易政策;建立 起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形式,充分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 (2)评价:打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垄断”,发展多种形式的所有制;通过立法的形式, 使国营企业成为独立的生产者,把企业推向市场,这都是必要的。但实行完全私有化,建立 所谓“真正的市场经济”,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3)原因:列宁改革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改革措施配套,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戈尔巴乔夫改革 不顾苏联实际情况,改革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且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第二句话的三层意思结合所学概括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第 (2)问根据材料二的三层意思分析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积极影响,从所学分析戈尔巴乔夫改 革的弊端。第(3)问结合所学,从改革的方向、措施、成效等几个角度比较分析。 14.(2016·广州荔湾、海珠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表格包含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材料一 1953~1960 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82.5 1957 105.0 1954 85.6 1958 141.2 1955 106.8 1959 124.7 1956 127.6 1960 133.2 ——樊亢、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 材料二 1953~1964 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166.83 1959 169.68 1954 169.52 1960 143.85 1955 183.94 1961 136.50 1956 192.75 1962 154.41 1957 195.05 1963 170.00 1958 197.65 1964 187.5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1953~1964)》编制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炼 1953~1956 年和 1957~1960 年两个阶段中国和苏联在农业生产 方面的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 (1)1953 年至 1956 年:苏联粮食产量增长迅速。中国粮食产量增长迅速。 说明:苏联是由于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在农业生产上,一定程度上改革了斯大林模式。中 国是由于“一五”计划的实施,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开始,计划经济体制 的实行。 (2)1957 年至 1960 年:苏联粮食产量时有起伏。中国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 说明:苏联是由于赫鲁晓夫改革没有摆脱斯大林体制和改革脱离实际等因素影响,导致垦荒 地区上交的粮食减少。中国主要是由于决策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解析 由材料可知,1953 年至 1956 年,中国和苏联的粮食产量都出现了快速增长,原因为 苏联进行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一定程度上改革了斯大林模式,促进了经济的 发展,而中国是由于实行“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开始,计划 经济体制的实行;1957 年至 1960 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出现起伏,中国出现下降,原因为赫 鲁晓夫改革不能完全摆脱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和垦荒种植玉米脱离实际,导致粮食产量起伏, 中国是由于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路线及其导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