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青冈一中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2018年11月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1. 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而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人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两人不同的天人观 A. 是不同时代背景的反映 B. 凸显出两人不同的阶级立场 C. 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 D. 是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的结果 2. 战国时期某思想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下列言论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 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B.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C.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D.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3. 墨子曾提出:“譬如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同掀),然后墙成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这表明墨子主张 A. 房屋建筑应该遵循基本规律 B. 社会各阶层应相互合作 C. 国家应加快生产金属工具 D. 国家建设应各尽其才 4.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5.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由此可见 A. 两者都肯定了法律至上的原则B. 两者都注重对人民的严格管理 C. 两者都限制了君主的专制权力D. 两者法治思想都具有理性色彩 6. “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汉代中期以后在司法实践中开始以儒家经典《春秋》中的原则与精神作为案件裁量依据的司法审判模式。据此可知 A.“三纲五常”成为法律规范 B.西汉中期国家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C.司法审判渗透儒家论理 D.春秋以来百家争鸣局面的终结 7. 《春秋繁露》载:“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该材料 A. 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治国理念 B. 体现了儒学的民本思想 C. 强调了孔孟儒学的“仁爱”思想 D. 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伦观念 8. 南朝的范缜写了《神灭论》反对佛教,崇佛的梁武帝亲自颁发《赦答臣下神灭论》,发动高僧、王公朝贵六十四人与范缜辩论,但朝廷始终没有禁止《神灭论》的发行。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当时社会的思想较为自由 B. 佛教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C. 儒家思想与佛教出现融合 D. 政治与学术之间不存在矛盾 9. 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在儒学发展史上,《论语》《孟子》等四书的地位不断提高,经历了由“五经时代”向“四书时代”的转变,促成这一变化的应该是 A.宗法制度逐步瓦解 B.程朱理学日渐兴起 C.科举制度开始创立 D.吸收糅合诸子学说 10. 王阳明与友人的书信中说:“近世所谓道德,功名而已;所谓功名,富贵而已。”他有感于“世衰俗降”,发出“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的慨叹,遂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的心学论题。据此可知其心学理论 A. 核心是强调认识与实践相统一 B. 根植于小农经济主导的社会现实 C. 主旨是培养君子道德端其志向 D. 从哲学高度论证儒家伦理合理性 11. 顾炎武在《亭林余集·三朝纪事网文序》中指出:“士当求实学,凡天文地理兵农水火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这反映的精神实质是 A. 民贵君轻 B. 天人感应 C. 人皆有私 D. 经世致用 12. 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 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材料中,朱熹所说的是 A.心即理也 B.一概反对人的欲望 C.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 D.理是万物本原 13. 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假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 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说明陆九渊 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 B.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 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 D.否定了“六经”的权威地位 14. 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A.强调社会责任感 B.提倡知行合一 C.构建新儒学体系 D.重建伦理秩序 15. 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A.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B.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 C.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 D.否定公心以彭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 16.“他们并不把事情本身认作有效准,而是把事情归结到感觉上面,以感觉为最后因由”“他们”指 A. 智者学派 B. 文艺复兴者 C. 宗教改革者 D. 启蒙运动者 17.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这说明他 A. 强调个体的感受和自由 B. 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秩序 C. 注重人的理性和价值 D. 主张人的品德高于一切 18. 在15世纪的西欧,学者、艺术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500到1400年之间写就的总和还要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B. 宗教改革冲击教皇权威 C. 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D. 天赋人权观念深入人心 19.路德认为宗教信仰的基石是相信,基督教信仰是一种情操,宗教行为完全是个人的事情。所以路德说,“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这表明路德 A. 维护上帝权威 B. 主张因信称义 C. 认可宗教信仰自由 D. 认为王权高于教权 20. 17-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空前的中国文化热。很多启蒙思想家讴歌和赞美中国的体制、文官制度和伦理道德等,他们“借孔子和儒家思想之力,冲破了桎梏他们自己的神权以及王权,因而进人了现代社会”。这种现象表明 A. 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B. 中国文化在启蒙运动中起过积极作用 C. 儒家学说与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 D. 中国文化蕴含自由平等与理性的特质 21. 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中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A. 构建民权政府 B. 批判神权统治 C. 鼓吹人性解放 D. 主张平等自由 22.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的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 君主立宪 B. 人民主权说 C. 自由平等 D. 三权分立学说 23. 下列哪一种观点有悖于人文主义思想 A.人是罪恶、消极的存在,只有上帝才是完美的 B.大多数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 C.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 D.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卫的 24. “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织工场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培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兴起是因为 A.达·芬奇的绘画传播了人文主义 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C.意大利保留了古罗马古典文化 D.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 25. 英国作家萧伯纳在剧作《人与超人》中有一句名言“自由意味着责任”,这表明他 A.具有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B.认为享受自由是人的天性 C.对现实采取了逃避态度 D.采用了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 26. 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的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A.思想观念 B.军事技术 C.经济组织 D.教育制度 27.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28..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 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这主要说明牛顿革命 A. 激发了法国人极富玄想的探索精神 B. 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C. 确立了理性化或科学化的思维传统 D. 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29.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抗争 B探索 C屈辱 D复兴 30.王国维在谈到清代学术时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之学新。”下列各项中体现“道咸之学新”的是 A.天朝上国思想的形成 B.早期反封建思想产生 C.师夷制夷思想的形成 D.托古改制思想的传播 第Ⅱ卷非选择(共40分) 31.(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注:春秋战国)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泊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提出要“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立“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又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忘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被许多人称为17世纪中国的“民权宣言”。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晚周时期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3分) (2)阅读材料二,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5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夷待访录》为什么被称为17世纪中国“民权宣言”。 (3分) 并分析其主张没有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3分) 32.(12分)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人文主义”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找到以下四则材料起源。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复兴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后升天,而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享受: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 发展 材料三 西欧的宗教改革家认为,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信徒得救与否全凭信仰,只有信仰上帝和行善才能上得天堂,以此来否定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和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成熟 材料四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2分) (2)材料二、三在体现人文主义方面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在人文主义体现形式上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2分) (3) 据材料四,指出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走向成熟的主要表现。(2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14分)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观点(3分) (2)材料二的作者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变官制”的政治理想,该派别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4分) (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3分) (4)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层面?4分 历史期中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1-5CDDAD 6-10CDABC;11-15DCAAB;16-20ACCBB ; 21-25ABABA; 26-30ACCBC 二、 31.14分 (1)孔子:仁和礼;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仁义、王道;君舟民水。(3分) (2)胜利:汉武帝“罢剿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分) 改造: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3分) (3)原因:提出了与近代民权思想类似的主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法治;提出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权利和实现舆论监督;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等。(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原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程朱理学占据思想统治地位,禁锢人们思想;小农经济为主,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未明确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方案,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2.(1)表现:将认识的重点由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人),强调人的价值和人在社会中的决定作用;强调知识的作用,尊崇理性,追求自由。(2分) (2)共同点:都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都抨击天主教会。(2分) 不同:由思想主张发展为反天主教会专制统治的政治运动(或材料一、二是思想文化 领域;材料三是政治领域)。(2分) (3)表现:直接批判专制制度;提倡三权分立(或分权);宣扬理性主义;主张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成为世界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创立提供了一系列政治构想。(4分) 33(1)引进西方先进技术;1分 洋务派2分 (2)资产阶级维新派2分,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2分, (3)陈独秀1分民主与科学3分 (3) 从学习西方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文化层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的过程 。 4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