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www.ks5u.com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指出:西周时期,庶民与士只知效忠于“家”(卿大夫),不知有“国”(诸侯),更不知“天下”(天子)。这一现象 A. 促使西周强盛 B. 促成秦朝统一 C. 强化宗法体制 D. 导致诸侯割据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更不知‘天下’(天子)。”可知,西周时期缺乏忠君(天子)观念,随着天子势力衰微,容易导致诸侯割据局面,故答案选D项。A、B、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且不符合本题题意,排除。 2.《春秋左传》载:“昔先王之命曰:‘王后无适(没有嫡子),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这些做法 A. 确立了长子的优先继承权 B. 表明嫡长子继承制被废除 C. 导致王位继承的混乱无序 D. 利于保证宗法制正常运转 【答案】D 【解析】宗法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如果没有嫡长子,由长子继承,主要是维护宗法制的原则,故D正确;A不符合宗法制原则;B中废除说法错误;C与材料信息不符合。 3.战国时期齐、赵、魏所筑的堤防,规模较大,工程坚固,其用意是在黄河水泛滥时,既能避免自身遭受灾害,又能水淹对方。但结果造成黄河水年年泛滥。下列有助于改变这一状况的史实是 A. 秦扫灭六国 B. 开凿灵渠 C. 北击匈奴 D. 修筑长城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战国时期齐、赵、魏所筑的堤防……其用意是在黄河水泛滥时,既能避免自身遭受灾害,又能水淹对方”“结果造成黄河水年年泛滥”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战国时期分裂混战、各自为政的状况及不合理的提防导致黄河年年泛滥,而秦统一全国后黄河两岸不再敌对,便可合力对原有提防进行改建,使其不致造成河水泛滥,因此秦扫灭六国有助于改变河水泛滥的现状,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凿灵渠是秦灭六国后展开的统一岭南地区过程中开凿的水渠,与材料无关,故B选项错误;北击匈奴是秦灭六国后为巩固北方边境而采取的措施,与材料无关,故C选项错误;修筑长城是北击匈奴,巩固北方边境时采取的措施,与材料无关,故D选项错误。 4.“它排除了宰相的个人专权,相权过大而威胁皇权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 秦汉三公九卿制度 B. 唐朝三省六部制 C. 元朝的行省制度 D. 明朝的内阁制度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干,这种制度有两个特点,一是排除个人丞相专断、威胁皇权;二是增强施政的合理性,提高效率。只有三省六部制使丞相权力一分为三,决策、审核、执行分权制衡,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皇权下的民主,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决策失误,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故B正确;A项不符合“它排除了宰相的个人专权”;元朝的行省制度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材料涉及的是皇权、相权的问题,属于加强专制主义措施,排除C项;明朝已经废除宰相,D不符合题意。 5.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 B. 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 C. 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 D. 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为了削弱相权,重用身边的 侍从、秘书等人,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以对抗丞相为首的外朝,排除A;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其职权和运行机制是: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可以驳回中书省的诏令,如审议通过再交给尚书省管辖的六部执行,排除B;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加强了皇权,C项正确;内阁制度正式形成是在明成祖时期,排除D项。所以选C 6.“他们(六部)只需听命于皇帝,并不需听命于内阁。若内阁和六部发生分歧,六部可以说‘你不是宰相,不是大臣,不该管我们的事’。”上述情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内阁大学士不可参与机密事务 B. 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C. 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D. 票拟是否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答案】C 【解析】明朝内阁大学士是可以参与机密事务的,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标志是军机处设立,故B项错误;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材料中“六部可以说‘你不是宰相,不是大臣,不该管我们的事’”符合史实,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票拟制度,故D项错误。 7.“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材料中所述的机构应是 A. 枢密院 B. 军机处 C. 中书省 D. 内阁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信息“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可知,该机构是清朝的军机处,故B项正确;枢密院是北宋的军事机构,故A项错误;中书省设于隋唐和元朝,故C项错误;内阁是明朝的中枢机构,地点位于文渊阁,故D项错误。 8.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钱穆所指的历史时期是 A. 秦朝 B. 宋朝 C. 隋唐 D. 汉朝 【答案】D 【解析】汉朝实行察举制,从材料中的“太学”和“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可以看出,材料所述为察举制,是汉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故答案为D项。秦朝郡县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排除A项;宋朝和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项。 9.《新唐书》中记载:“(卢商)早孤,家窭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作为文献史料,此记载可用于证明唐代科举制 A. 体现九品官人法的原则 B. 选官偏重人才道德品行 C. 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 进士科是入仕唯一途径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卢商)早孤,家窭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说明此人家境贫寒,做官是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之后才进入仕途的,证明唐代科举制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故选C。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的原则是依据门第,排除A。题干无从体现偏重人才道德品行,排除B。D表述过于绝对化,如唐宋时还有恩荫制选官。 10.明朝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分区掌管监察,称“巡按御史”。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州县官员在巡按御史到来前,“迎跪道旁,倘遇风雨,即知府亦陷膝泥中。”这表明 A. 监察机构庞大臃肿 B. 监察官员掌握了地方行政权 C. 监察官员位卑权重 D. 监察制度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C 【解析】材料指出“大事奏裁,小事主断”、“知府亦陷膝泥中”,体现出明朝的监察制度中,监察官员职位较低,但是权力非常重要。材料的论述重点是监察官员为七品官员,但是权力非常重大,排除A;监察官员的主要职能是对官员进行监督,排除B;监察官员为七品官员,但是权力非常重大,C正确;材料未涉及提高行政效率的信息,排除D。 1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它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作者强调了中英战争的 A. 必然性 B. 偶然性 C. 可能性 D. 必要性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它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等,本题实际上考查英国发动(对华)鸦片战争的相关背景——打开中国市场的迫切性与必然性。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表述最能够体现材料内容核心意思,即打开中国市场的迫切性与必然性,故选A。 12.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外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关税,中国须同外国商定,中国逐渐丧失关税自主权;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由中国政府自主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中国重新收回了这项主权。 13.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该条约的签订 A. 导致列强开始对华商品输出 B. 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 客观上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D. 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答案】B 【解析】《马关条约》为本题主要考查点。根据题干中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的关键信息,说明该条约是《马关条约》,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中的允许开设工厂的规定使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的是1895年的《马关条约》,而太平天国运动开始于1851年,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是《辛丑条约》,故D选项错误。 14.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马关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由“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结合所学可知这与《辛丑条约》中“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等内容一致,D项正确;《马关条约》是中日两国的条约,没有各国和各国部队的相关条款,A项错误;《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有关公使驻京的内容,不涉及军队和军事占领内容,BC项错误。 15.刘永福在乙未年的对日战争中许下誓言,“大清之臣,守大清之地,分内事也,万死不辞”。据当时日方记载:“甚至妇女童稚,全都勇敢地手携长枪,向我追赶而来”。该抗战 A. 起因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目的是维护主权领土完整 C. 彰显刘永福对义军的领导 D. 动员了全民族抗战的力量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刘永福在乙未年的对日战争中”可知此次战争是反对甲午战争割台湾,根据材料“守大清之地”可知目的是维护主权领土完整,故B正确;材料起因是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故排除A;抗击日军既有台湾义军又有黑旗军,而且材料主要显示此次抗战的目的,故排除C;此次抗战只是部分地区民众的抗战,故排除D。 16.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列强侵略,爱国军民不屈不挠、顽强抗争。下列人物组合与方框中材料描述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A. 林则徐、安德馨、邓世昌、彭德怀 B. 徐骧、蔡廷锴、邓世昌、彭德怀 C. 刘永福、谢晋元、邓世昌、聂荣臻 D. 徐骧、谢晋元、左宝贵、彭德怀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徐骧领导台湾人民进行反割台斗争;一·二八淞沪抗战中,蔡廷锴领导十九路军反抗日军侵略,浴血奋战,迫使日军三易主帅;邓世昌任致远舰管带;彭德怀指挥了百团大战,故B正确;林则徐与反割台斗争无关,排除A;百团大战是彭德怀指挥的,排除C;邓世昌任致远舰管带,排除D项。 17.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被用作电视剧《大刀》的主题曲,该剧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军队从1933年的长城抗战到1937年的卢沟桥抵抗,这支军队应属于 A. 国民革命军 B. 八路军 C. 中国工农红军 D. 中国人民解放军 【答案】A 【解析】 根据“反映了中国军队从1933年的长城抗战到1937年的卢沟桥抵抗”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支军队应该属于国民政府的国民革命军,故选A项;卢沟桥抵抗时共产党的军队还没有被改编为八路军,工农红军没有参与卢沟桥抵抗,解放军是解放战争时期才出现的,排除BCD项。 18.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A. 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 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 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答案】A 【解析】由题干中的“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说明在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使得农民摆脱了原来“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的处境,农民获得了很多的自由和权利,这样就获得了农民的拥护,并激发了他们抗日的热情,故选A;由“是否减租减息”可以看出地租还要交的,所以B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由题干中的“抗日根据地”可以得出,这是抗日战争时期,而国民革命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故排除C;D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 19. 有人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此战役应是 A. 太原会战 B. 淞沪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的典范”“阎锡山”可知该战役应为太原会战。故本题应选A项。BCD不符合题意。 20. 美国学者费正清指出:“由于日本侵略以及其他国家的卷入,中国从一个软弱的战争牺牲者,转化为一个世界大国,一个确立稳定和平局面的伙伴。”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 抗日战争促成了中国国内永久和平 C. 中国成为世界大国是一个偶然事件 D. 日本侵华有利于中国成为世界大国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中国从一个软弱的战争牺牲者,转化为一个世界大国,一个确立稳定和平局面的伙伴”可以看出,费正清的意思是说中国抗战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答案为A项。抗战胜利后中国进入内战,并未实现永久和平,排除B项;CD项说法本身错误,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影响 21.有人把太平天围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政策筑梦”是指 A. 永安建制,分封诸侯 B. 定都天京,军事全盛 C. 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D.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有人把太平天围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属于政策层面的筑梦,故D项正确,其他均不符合题意。 22.史学家杰里·本特利说:“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农民最具吸引力的是 A. 平均分配土地 B. 产品上交国库 C. 奖励技术发明 D. 开设新式学堂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社会农民阶级最关心的问题是土地问题,因此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最能吸引农民,换取农民支持的措施即为平均分配土地,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愿望和要求,故A正确;产品上交圣库,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故B不正确;CD均不是农民关心的对象,排除。 23.《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其突出体现了 A. 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B. 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C. 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D.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C 【解析】材料中描述了太平天国圣库制度中的粮食分配方案,执行的是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分配模式,这一模式具有很大的空想性也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有着直接关联,答案选C;A项与圣库制度不符;B项不选,题干主要体现的是粮食分配方案,与反封建无关;D项说法错误,具有空想性,但不是社会主义思想。 24.《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具有相一致的方面。对此,正确的表述是 A. 都成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B. 都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C. 都是从未实施的空想 D. 都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要求,体现了其反封建的革命性,《资政新篇》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也体现了其反封建性质,因此《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并且《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不属于建国纲领,故A选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虽然都不能够真正实行,但是不能实行的具体原因是不同的,《天朝田亩制度》是由于其空想性,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历史发展阶段,《资政新篇》则是由于缺乏社会条件,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尚未获得必要的发展,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故D选项错误。 25.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 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 B. 旨在化解西方入侵带来的危机 C. 发生于近代中国文明转型初期 D. 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具有近代特征的农民战争,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旧式的农民起义只能表明它是传统民变,并不能完全反映材料表达的内容;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并不是旨在化解西方入侵带来的危机,而是为了推翻清王朝;D 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所以不能说太平天国运动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正确选项为C选项。 26.下表是某校学生排练的一部历史课本剧的演出顺序。据此推断,该剧的名称应是 A. 义和团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运动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同盟会成立”“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中可以得出,这一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 27.有学者说:近代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探索过程是“‘西化’—‘反西化’—‘现代化’”。下列符合“‘反西化’—‘现代化’”两个阶段的史实是 A. 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 B.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D. 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化”指向西方学习,“反西化”指的是排斥西方,所以“反西化”、“现代化”分别指义和团运动与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爱国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其打击对象是外国侵略者,体现“反西化”;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导致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从制度层次上完成了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使得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深刻影响,体现“现代化”,故D正确;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都是“反西化”, 故A错误;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都是“反西化”,故B错误;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和东方日本的战争,不是“反西化”,故C错误。 28.胡适评论某一历史事件:(它)变换了全国的空气,解除了一个不能为善而可以为恶的最上层高压势力,然后才能有各种革命的新种子在那个解放的空气里生根发芽。该事件应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意义和考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变换了全国的空气”是指该事件促进了社会风气的革新和观念的进步,“解除了一个不能为善而可以为恶的最上层高压势力”是指该事件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革命的新种子”“生根发芽”是指该事件对其他革命的开展创造了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故D选项正确;太平天国虽然建立了政权,但没有推翻清政府,不符合题意,故A选项错误;材料“解除了一个不能为善而可以为恶的最上层高压势力”是指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五四运动没有推翻清政府,故B选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没有推翻清政府,并且属于农民运动,不能够“变换了全国的空气”,故C选项错误。 29.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 A.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 实行总统制 D. 实行责任内阁制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为限制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独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排除均与此说法不符的A、B、C三项,故选D。 30.“辛亥革命,在政治上含有很大意义,专就民族扩大一方面看来,那价值也真不少,这便是把二千年来的东胡民族,全数融纳进来,变成了中华民族的成分。”材料反映辛亥革命 A.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完全消除了民族间的隔阂 C. 使共和体制取代封建帝制 D. 增强了国人的民族凝聚力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专就民族扩大一方面看来,那价值也真不少,这便是把二千年来的东胡民族,全数融纳进来,变成了中华民族的成分。”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提出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的观念,增强了国人的民族凝聚力,推动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不是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A错误;B项“完全消除”说法错误,排除。使共和体制取代封建帝制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 二、非选择题 31.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约发轫于姬周,实立于嬴秦,至西汉乃臻完备。故研究中国监察制度,一般均自秦汉开始。 ——《中国文化新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自秦汉开始”的史实依据。 材料二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有一个不断的发展演变的过程。历代统治者都在继承前朝监察制度的基础上,建设具有本朝特色的新的监察制度……在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监察制度形成独立的体系,监察官不受其他行政长官的干预,“台(御史台)无长官”……在专制集权的社会,监察官没有皇帝的支持,很难行使其职权,唐睿宗曾说:“御史绳奸慝,苟非人主保卫之,则为奸慝所噬矣”……汉代颁布《刺史六条》,唐朝也制定《六察法》,明清时期亦有《责任条例》和《钦定台规》,以此明确监察职责 ——吴凤霞《略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演变的几个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演变过程中体现的特点。 材料三 唐太宗指出,天下之事,千头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如果日断十件事,有五件有误,日积月累,“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因此,太宗把大臣谏诤作为治国安邦的一项重要方针。宋代哲宗朝,谏官梁焘和王觌共同奏劾军器少监蔡硕“盗用官钱,乞取货赂,计赃共及万緡”。宋英宗朝,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 ——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3)据材料三中和所学知识,说明监察制度在古代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史实:秦朝时,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督百官;在地方设监御史,掌管地方监察职权。汉朝时,在中央,由御史大夫掌管最高监察权;派刺史负责监察地方。 (2)特点:继承性(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有独立的体系;依附于皇权;注重监察立法。 (3)作用:积极性:通过对权力的监督,减少决策的失误;提高行政效率;打击官员的腐败行为,规范执政;有利于澄清吏治,政治清明;有利于缓和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局限性:专制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从秦汉时期的监察制度、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作用等方面来分析。 (1)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秦汉时期的监察制度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从秦朝的御史大夫、汉代的刺史等得出答案。 (2 )材料“历代统治者都在继承前朝监察制度的基础上,建设具有本朝特色的新的监察制度……监察制度形成独立的体系,监察官不受其他行政长官的干预”“在专制集权的社会,监察官没有皇帝的支持”“汉代颁布《刺史六条》,唐朝也制定《六察法》,明清时期亦有《责任条例》和《钦定台规》”中可以概括出答案。 (3)材料“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太宗把大臣谏诤作为治国安邦的一项重要方针。宋代哲宗朝,谏官梁焘和王觌共同奏劾军器少监蔡硕“盗用官钱,乞取货赂,计赃共及万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 32.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以下六个阶段:①尊敬时(18世纪),②轻视时期,③乐善好施时期,④赞赏时期,⑤清醒时期,⑥敌对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时期对该时期阶段特征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答案】示例:敌对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 阐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国际背景是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时期。由于国家制度、意识形态及国家利益的不同,美国对新中国采取封锁、孤立和不承认的政策,并且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在外交上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即倒向社会主义阵营,因此中美关系在这时期处于敌对时期。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选择一个时期,调动所学知识对这时期阶段特征进行论证。材料主要论述了中美关系的六个时期,答题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可以选择赞赏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赞赏时期是指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所学相关知识加以论述;也可以选择敌对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敌对时期是指冷战背景下的中美关系,所学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