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卷

历史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 30 小题,共 60 分。) 1.1914 年美国运到中国的货物价值为 3600 万元,1915 年则超过了 8000 万元, 1920 年更达 19300 万元之巨。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军阀混战的影响 B. 国际局势的影响 C. 美国经济的崛起 D. 中美关系的缓和 2.在我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 A. 洋务派兴办的企业 B.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 外商企业 D.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3.1934 年,美国实行《购银法案》,次年又两度提升白银收购价格,人为的拔 高银价,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面对这 种情况,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 实行“币制改革” B. 发起提倡国货运动 C. 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 D.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4.1927 年,蒋介石让时任上海纱联会会长的荣宗敬承销债券,被以纱业艰难为 由拒绝,蒋介石为此震怒,通缉荣宗敬,查封其家财。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民族资本受西方列强压制 B. 民族资本家唯利是图 C. 民族资本受官僚集团压制 D. 民族工业彻底衰败 5.1898 年,清政府设立了矿务铁路总局和农工商总局。1903 年又设立了商部, 1906 年又改商部为农工商部,并设立邮传部主管铁路和电报事宜。这些举措 A.有利于国内实业发展 B.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C.推动了自身的政治变革 D.改变了国内经济结构 6.1938 至 1940 年间,上海、汉口、南京地内迁四川等西南地区的民营工厂上 百家,包括了冶金、机械、电气、化学等诸多领城。这些企业内迁 A. 实现了工业平衡 B. 支援了持久抗战 C. 避免了破产命运 D. 巩固了国共合作 7.中国社科院荣维木先生在一文中提出:“抗日战争与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 历程有着紧密关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日本的侵略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 代化进程;二是中国在反侵略的战争过程中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其中“新 的现代化因素”不包括 A.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 民主进步力量壮大 C. 民众民族意识增强 D. 民族工业短暂发展 8.某学者认为:“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 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 1929 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 坚持下去。”中国在 1929~1937 年期间能“坚持下去”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 国民政府滥发纸币 C. 美、英等对华倾销商品 D. 苏联慷慨援助中国 9.《宜昌大撤退铭文》记载,1938 年民生实业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临危受命,抢 运近 10 万吨物资设备和 3 万人员如期转移入川,有人后来将“宜昌大撤退”比 喻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中国本次大撤退的主要作用是 A. 滞碍日军对沿海地区的资源掠夺 B. 保存争取抗战胜利的物质力量 C. 改变中国工业结构的地理布局 D. 奠定民族资本主义黄金发展的 基础 10.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指 A.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B. 外国资本主义控制中国市场 C. 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取代 D. 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 品化 1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最初集中于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A. 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 B. 沿海首先接触西方 C. 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D. 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往来 1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或“短暂春天,出现在 A. 19 世纪 70 年代前后 B. 19 世纪末 C. 1912 至 1919 年 D. 1937 至 1945 年 13.1869 年 12 月 18 日,《上海新报》报道称:“华商富民若在上海兴办船厂, 可买西人做成的各种机器。”该报道从一个侧面证明当时中国 A. 已有私人投资近代企业的倾向 B. 已经兴起实业救国的思潮 C. 传媒界意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 D. 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主流 14.1953 年毛泽东批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 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对“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采取的改 造方式是 A.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B. 建立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C. 强行没收,建立国营企业 D. 发展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 15.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 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这三次冲破的关键分别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 B. 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 C. 中共八大、十四大、十四届三中会会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十五大 16.1983 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这一政策出台背景的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C. 改革开放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D. 扩大基层民主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 心 17.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 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 这一现象表明 A. 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手段 B. 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 兴起阶段 C. 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 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 发展的需要 18.民国时期,在大城市里,西服,旗袍流行而农村仍以粗布大衫为主;在大城 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而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 在大城市里,妇女穿上了简洁的鞋子,而在农村大多数妇女仍是“三寸金莲”。 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受到西方舶来工业文明的影响 B. 社会生活的西风东渐存 在地区差异 C. 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斗争 D. 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19.近现代中国女性婚恋观的文化折射时代变迁。以下体现民国初年女性婚恋观 新变化的是 A.“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B.“一工二干三军人,宁死不跟老农民” C.“只要成份好,其他不计较” D.“夫妇有义则合,无情即离” 20.在婚丧等传统风俗革除旧习日趋简化之际,清末通商口岸地区的饮食风气却 越来越崇尚奢侈,其主要原因是: A. 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 B. 民主平等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C. 近代以来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 D. 腐朽思想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21.邓小平认为,对外开放也好,吸收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也好,获得利益的 不只是中国;西方国家也需要向外投资和市场,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的发展对 世界和平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据此可知,我国对外开放体现了 A. 独立自主原则 B. 平等互利原则 C. 自力更生原则 D. 社会主义原则 22.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 1978 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 别是 1984 年、1992 年和 2001 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 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D. 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确立党的基本路线、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23.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 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4.1984 年 3 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 55 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 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 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5 .才女张爱玲曾发出如此感叹:“我们不大能够想像过去的世界,这么迂缓, 安静齐整——在大清朝三百年的统治下,女人竟没有什么时装可言!”对此理解 正确的是 A.清朝的服装体现出专制统治的特征 B.清朝女人的服饰极具民族传统 的特色 C.“迂缓”的主要原因在于外国侵略 D.清朝仍存在着严格的男尊女卑 观念 26.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 1957 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1958 年 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 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的主张;进入 21 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 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 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 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27.1979 年 7 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 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展国企改革 28.下面是中国 1980-2006 年由市场决定价格的商品数占总商品数的比率统计图。 其变化反映了我国 A、商品市场价格不断增长 B、商品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 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D、加入 WTO 后经济发展迅速 29.1958 年 8 月,毛泽东指出:“人民公社的特点有两个,一为大,二为公…… 农林牧副渔,农业合作社原来就有。工农商学兵,是人民公社才有的。这些就是 大、公,就是比合作社更要社会主义,把资本主义的残余,比如自留地、自养牲 口都可以逐步取消。”材料表明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目的是 A. 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多样化 B. 促进所有制进一步变革 C. 消灭私有制以实现工业化 D. 实现“赶英超美”的目标 30.有学者认为:“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同时发展和 提升了这—思想。”邓小平的“继承和借鉴”主要表现在 A. 引进外资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发展 B. 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 策 C. 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D. 废除了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 配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1.(14 分)瑞蚨祥是中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 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瑞蚨祥 l868 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 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 ——北京瑞蛱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了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 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 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 1956 年,瑞蚨祥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写了《瑞蚨祥公司生产情 况报告》,毛主席指示:“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1985 年瑞蚨祥被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老字号焕发出新生机;济南瑞蚨祥绸 布店 1988 年完成销售 480 万元。实现利税 46 万元。 请回答: (1)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瑞蚨祥创办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2 分) (2)材料二中经营销售额在 l912—1925 年、1925—1949 年分别呈现出怎样的 发展趋势?分别指出其原因。(6 分) (3)材料三反映了瑞蚨祥历经的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分别指出发展机遇出现 的原因。(4 分) (4)从瑞蚨祥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2 分) 32. (8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表是 1890-1933 年中国部分经济部门占 GDP 百分比(按照 1933 年 价格计算) 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特点的重要信息;并结合所学 知识加以说明。 33.(18 分)新中国的经济政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1952 年 1956 年 1957 年 工业总产值 343.3 703.6 783.9 农业总产值 483.9 582.9 604.0 工农业总产值 827.2 1286.5 1387.9 材料二 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 年 1956 年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公有制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私有经济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三 把资本主义的工商业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可以有两种政策,一种是 没收,一种 是赎买。……民族资产阶级是我们的朋友,解放前同我们一起反 帝反蒋,解放以后仍然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反对帝国主义,赞成土改、抗美援朝 和镇压反革命。由于这个历史关系,对他们实行赎买政策,是合乎情理的……如 果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统统没收过来,不光管不过来,还会引起资本家的抵制或破 坏,势必造成停业或减产。 ——彭真《关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材料四 1978 年和 2002 年我国城市企业产值所占比重示意图 材料五 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 开放;上个世 纪 90 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 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 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我国工、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 知识分析该措施对我国工业化的影响。(4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 1956 年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哪种经济成分? 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及意义。(5 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的原因。(2 分) (4)根据材料四,归纳我国城市企业所有制结构出现的主要变化,并结合 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4 分)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 40 年来我国是怎样踩着历史节奏, 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3 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5 BCACA 6-10 BDABD 11-15 CCAAD 16-20 AABDC 21-25 BADAA 26-30 DBCBA 二、非选择题 31. (1)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近代企业产生,有了初步发展。(2 分) (2)1912~1925 年呈现出上升的发展趋势;l925~1949 年呈现出下降趋势。 (2 分) 上升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中华民国建立后采取的有利于近代民族工 业发展的法令和措施;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国政 府提倡使用国货;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答对两点即可)(2 分) 下降原因: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进行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压制;中 国长期的战乱。(答对两点即可)(2 分) (3)20 世纪 50 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20 世纪 80 年代的改革开放。(4 分) (4)启示:民族独立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政策是企业发展的保障;抓住机遇 是企业发展的关键。(2 分) 32. (8 分) 信息 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潮、广大民众爱 国救亡运动以及政府采取的发展民族工业的措施,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 族工业的发展。 信息 2:近代中国重工业十分落后。列强掠夺,资源缺乏;重工业自身特点 ——投资多、见效慢;资金、技术缺乏,受外资企业压制。 信息 3:近代中国传统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列强的侵略掠夺、封建主义的压迫阻挠,长期的战乱等,使中国经济近代化 进程发展缓慢,中国始终是一个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国. 33.(1)(4 分)原因:一五计划; 影响: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5 分)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原因: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意义:①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 ②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3)(2 分)原因:①在民主革命时期,民族资本家与共产党并肩作战; ②建国初期,民族资本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赎买可以提高民族资本家的积极性。 (4)(4 分)变化:①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大幅下降; ②城市个体经济及其他经济所占比重有明显上升。 方向: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转变。 (5)(3 分)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992 年,中共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 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