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普修)卷·2018届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6
绍兴一中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普修) 命题:韩陈萍 校对:王法新 一、单选题(共35题,每小题2分) 1.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雍正帝穿越到2016年畅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 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以加强我的皇权。”明太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实现了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你认为他们的言论与史实相符的有几位( ) A.1 B.2 C.3 D.4 2.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到:“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步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却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平民政府的……思想则为‘无为而治’,‘无为’之实则为‘因循’”。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 ①汉初沿袭周朝分封制 ②汉承秦制体现在大体沿袭了秦朝的官僚制度 ③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贯穿汉代 ④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建立的封建政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中美两国展示了各自的代表性展品(见下表)两国代表性展品的差异说明了( ) 国家 代表性展品 美国 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 中国 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器等 A.中国已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 B.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模式根本不同 C.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D.中美两国的政治制度根本不同 4.景德镇已成为“烟火逾十万家”的瓷器最大产地;佛山镇,因“工擅炉冶之巧,四远商贩恒辐辏”,民庐达万余家;朱仙镇,为通往开封的水陆转运点,逐步发展为商业大镇;汉口镇,因其地当江汉交汇之处,商贾日盛,成为长江中下游第一大埠。据此分析下列关于市镇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些市镇经济的繁荣出现在明清时期 B.市镇贸易中出现市场专业化趋向 C.时空限制的突破是市镇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D.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镇经济的兴起 5.英国医学博士梅藤更26岁来杭州,创办了广济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881至1926年任院长。图为梅医师查房,一位小患者彬彬有礼向梅医师鞠躬,深谙中国礼数的梅医师也深深鞠躬回礼。对相关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此照片最有可能拍摄于20世纪20年代 B.反映出中国资本输出的时代潮流 C.这一经典医患关系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和谐 D.上述材料反映出在近代中外文明的交融中西方文化被中国完全同化 6.《墨子·尚同中》:“既尚同于天子,而未尚同乎天者,则天灾将犹未止也。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熟,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存臻而至者,此天之罚也。”该材料体现的思想与下列哪一思想相似( ) A.墨家的兼爱 B.法家的严刑峻法 C.道家的无为而治 D.儒家的天人感应 7.我国著名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徐朔方说:“小说成书时,三教合一盛行到这样地步,以至在宋、元、明士大夫中间难得找到一个不受对方影响的儒者、道人或居士。当时只有三教合一以道为主的道者,或三教合一以佛为主的和尚或居士。”下列小说中,最能反映“三教合一”这一文化现象的是( ) 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儒林外史》 8.《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 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 ) A.依据正确,结论正确 B.依据错误,结论正确 C.依据正确,结论错误 D.依据错误,结论错误 9.《琅玡台刻石》(下图)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碑刻铭文有: “维二十八年(前219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关于碑刻铭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映小秦始皇对法家思想的推崇 ②铭文反映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度量衡等信息 ③铭文应是小篆,字体特点是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④该铭文的描述有一定夸大之嫌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0.柏拉图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绝对的自由影响到法律的尊严 B.民主为雅典的繁荣提供了制度保障 C.雅典政治受到人性的负面影响 D.公共活动中的主观化、情绪化明显 11.孟德斯鸿曾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 A.三权分立思想 B.人民主权思想 C.天赋人权思想 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12.下图反映新航路开辟后,人口、动植物及贵金属的流动方向。按移民、黑奴、玉米、白银的流动方向,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 A.①③②④ B.⑤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①②⑤④ 13.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一次美国国庆日演说时强调;“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在1787年美国宪法中,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规定有( ) ①三权分立的原则 ②总统对议会负责 ③实行责任内阁制 ④总统选举制度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4.下图是近代一部科学技术名著的部分目录,请判断该名著是( ) A.《关于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 B.《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15.孙中山曾说:“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造成民众态度发生这样变化的外部因素,主要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改良道路受挫 C.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D.洋务运动失败 16.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中说:“‘五四运动’是一个复杂现象,它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运动……这一连串的活动都是由下列两个因素激发出来的:一方面是二十一条要求和山东决议所燃起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是知识分子的提倡西洋文明,并希望能依科学和民主观点来对中国传统重新估价,以建立一个新中国。”作者认为,五四运动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 ③民族意识觉醒下的斗争 ④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的情况。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分类 年份 总量(吨) 商品分类比重(%) 原料 手工制品 机器产品 1893 181713 15.6 81.8 2.6 1910 593337 39.8 41.4 18.8 1920 843860 40.1 39.4 20.5 A.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对原料和机器产品的需求量大量增加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进入低谷 C.中国进一步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 D.中国近代机器产品出口量在27年间增长了近8倍 18.1901 年,张之洞在《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说:“世人多谓西国之富以商,而不知西国之富实以工,盖商者运已成之货,工者造未成之货,粗者使精,贱者使贵,朽废者使有用。有工艺然后有货物,有货物然后商贾有贩运。”这种认识( ) A.针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 B.体现了以工业为立国之本 C.客观上有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D.批判了“中体西用”论 19.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撰文:我前岁在北京过年,刚过新年,又过旧年,看见贺年的人,有的鞠躬,有的拜跪,有的脱帽,有的作揖,有的在门首悬挂国旗,有的张贴春联。对这则材料中的信息理解不正确是( ) A.辛亥革命对传统习俗产生了冲击 B.社会习俗的改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C.新旧杂陈是该时期社会习俗的特点 D.新的社会风尚成为社会主流 20.陈独秀认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新青年》第6卷1号)这段话( ) A.倡导以民权之说作为政治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B.主张以民主科学精神重新评估中国传统文化 C.呼吁尊师重教,倡导认真学习 D.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 21.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统(1933.3—1945.4)下列关于罗斯福事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与英、苏领导人发表《波茨坦公告》B.领导美国摆脱了1929年经济大危机 C.通报珍珠港事件情况并对日宣战 D.新政初期下令所有银行停业整顿 22.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制度不能自动消除经济危机,主张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积极干预,其理论被称为凯恩斯主义。下列有关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是凯恩斯主义的实践者 ②二战后各国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新阶段 ③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影响,凯恩斯主义在美国失灵 ④克林顿上台后实行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理论主张,抛弃凯恩斯主义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3.马克思曾做出过这样的论述,即“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相对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缓解这现象采取的措施有( ) A.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推动第三产业和新经济的兴起 D.建立社会福利国家 24.1941年,美英两国在《大西洋宪章》中提出:“希望达到各国在经济合作方面的充分合作,致力于促进所有国家,不论大小、战胜或战败,在同等条件下,都享受进行贸易或获取用以发展经济繁荣所需原料的途径。”下列哪一组织的建立与材料意图基本一致( )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关贸总协定 D.北美自由贸易区 25.“(二战后)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而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又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但这种经济合作或联合短时期内在全球化范围内难以实现,于是,一些地理位置上相邻、利益相近的国家就……纷纷建立各种地区性经济一体化组织。”上述材料不能表明( ) A.经济、科技、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B.经济全球化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C.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D.经济全球化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以上内容出自( ) A.1949年《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56年《论十大关系》 D.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7.“现代企业制度(modern enterprise system)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 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作为现代企业制度重要条件的“政企分开”思想在中国最早提出于( ) A.十一届三中 B.十二届三中 C.中共十四大 D.十四届三中 28.进入21世纪以来,中俄两国关系不断发展,除了隔年的首脑互访,中俄定期会晤机制,还有……等多边场合,都将为两国元首会面提供大量机会。“……”处可以是( ) ①不结盟运动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③上海合作组织 ④华沙条约组织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9.孙中山在晚年时感悟到:“当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才意识到自已的孤单;俄国革命胜利,才深感人民群众力量之伟大。……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下列举措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颁布《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 B.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C.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提出“耕者有其田” D.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30.毛泽东在一本著作中指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这本著作是毛泽东思想( ) A.萌芽时期的著作 B.形成时期的著作 C.成熟时期的著作 D.发展时期的著作 31.一位老工程师回忆文革时说:“由于当时批判反动学术权威,报章上连篇累牍地严厉指责各种管卡压和专制学阀作风,因此,几乎没有什么人敢于以权威和老子自居,在研究队伍内部形成高度民主的风气。”当时这种现象推动科技突破的成就有(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③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④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32.1916年是“一战”关键性的一年。德国发动了凡尔登战役,试图迫使法国退出战争。为了牵制德军,支援凡尔登,英法联军发动了( ) A.马恩河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日德兰海战 D.阿拉曼战役 33.20世纪的世界,战争与和平交织,大国争夺,风云多变,一战前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局面,二战前形成了臭名昭著的轴心国同盟,二战后又出现北约和华约的对峙格局。这些现象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 A.大国结盟威胁世界和平 B.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C.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夺 D.“冷战”局面的形成 34.……8月5日,美国驻(比利时)布鲁塞尔公使布兰德亲历如下情况:“一整天,领事馆里挤满了惊恐的美国人,他们源源不断涌入布鲁塞尔,犹豫不定,不知所措停留在那儿。”胡佛在伦敦组织了美国侨民委员会,对滞留欧洲的美国侨民开展了积极救助。该事件发生的背景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法比军队占领鲁尔地区 C.经济大危机波及欧洲 D.法国在德军攻击下沦陷 35.1938年10月,丘吉尔在下院的一次演说中指出:“我们未经战争就遭到了一次可耻的失败,……此地在英法两国的压力下被分割,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成胁的彻底投降,这将使两个国家的处境更为软弱无力,……以为把一个小国投入虎口就可以得到安全、实在是致命的谬见。”这一小国是( ) A.埃塞俄比亚 B.西班牙 C.捷克斯洛伐克 D.奥地利 二、材料阅读(共2题,每题15分) 36.(15分)社会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是封建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转型的时期,立国之初就规定“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趋势。与土地制度的变化相适应的是,宋代封建剥削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同时,在官私手工业作坊中也普遍实行了有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的雇值制度。新的社会经济关系促使宋代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以至于有人认为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 ——梁泉《我们只有一个中国》 材料二 明清(注:1368—1840年)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制度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 1979年以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轨时期,中共从此告别频繁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的时代,集中致力于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现代化目标。……从这里开始,中国逐步放弃从苏联接受过来的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萧冬连《历史的转轨: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 (1)以“市”的发展为例,结合史实说明为什么“有人认为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3分)并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宋代发生“商业革命”的主要因素。(3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的欧洲在思想领域经历了哪些“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2分)并结合史实,从经济与文化角度论证明清时期“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的观点。(4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概括新时期我国为实现“国家现代化目标”所做的努力。(3分) 37.(15分)诗词是诗人心情和客观现实的反映,阅读下列毛泽东在不同革命时期创作的诗词作品,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材料二 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背景(2分)及其历史意义(2分),并列举两篇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文章(2分) (2)材料二中红军进行“远征”的原因是什么?(2分)与长征初期心情压抑不同,材料二中的毛泽东自信乐观、充满豪情,导致毛泽东心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这有什么深远影响?(1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时间与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秦王扫六合后,秦始皇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后代历朝一直沿用,故秦始皇说法正确;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以分散宰相权力实现提高皇权,故唐太宗说法正确;明太祖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正式下令罢除丞相职位,明成祖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故明太祖说法错误;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而自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历朝皇帝都实现了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故雍正帝说法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2.【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却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故①正确;依据材料“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步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可知,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官僚制度,故②正确;根据所学,汉初实行无为而治,汉中后期将儒家思想确立为国家的主导思想,故③错误;依据材料“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可知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建立的封建政权,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3.【答案】B 【解析】中国已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A项错误;图片中展出展品美国主要是工业产品,中国主要是农业和手工业产品,主要原因是两国经济模式不同,故B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美国和德国,材料中信息没有反映,故C项错误;政治模式和材料中反映展品信息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古达中国的商业市镇兴起于明清时期,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中“景德镇为瓷器最大产地,佛山镇因‘工擅炉冶之巧’ 民庐达万余家,朱仙镇为专门的水陆转运点”的这些信息可知,各个商业市镇都有专业化倾向,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市镇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镇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5.【答案】C 【解析】从图片中衣着服饰可以说明应该是辛亥革命以前的事情,故A项错误;图片以及材料反映不出中国资本输出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小患者彬彬有礼向梅医师鞠躬,深谙中国礼数的梅医师也深深鞠躬回礼” 体现了儒家仁爱、和谐的理念,故C项正确;近代中外文明的交融中西方文化被中国完全同化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6.【答案】D 【解析】材料主要强调天子与天的关系,墨子的兼爱是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与儒家的“爱有等差”有本质不同,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法家的严刑峻法重法,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道家的无为而治是指顺应自然变化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儒家的天人感应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即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与材料相符,故D项正确。 7.【答案】A 【解析】孙悟空向道士学得七十二变和跟斗云等技艺,又拜入佛门为和尚,在与唐僧相处中强调师道尊严体现儒家思想,最能反映“三教合一”故A项正确;《水浒传》中108条好汉讲究兄弟义气,“三教合一”不明显,故B项错误;《三国演义》讲述魏蜀吴三国争霸的故事,未体现“三教合一”,故C项错误;《儒林外史》主要抨击科举制,强调儒家思想,未体现“三教合一”,故D项错误。 8.【答案】D 【解析】据材料“《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可知是文学作品的描述,而文学作品的描述不能作为第一手史料,因此依据错误;依据材料“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火药应用与战争是在唐朝末年,因而结论是错误的,选择D项符合题意。 9.【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秦始皇推崇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这正是法家的思想,故①正确;从材料“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等可以看出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方面的信息,故②正确;铭文是小篆字体,但小篆字体特点不是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故③不正确;“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对秦始皇的个人功德有明显夸大之嫌,故④正确,据此答案应为D项。 10.【答案】B 【解析】“……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体现了绝对的自由影响到法律的尊严,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中信息判定,民主为雅典的繁荣并没有提供制度保障,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体现了雅典政治受到人性的负面影响,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非常敏感”“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体现了公共活动中的主观化、情绪化明显,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1.【答案】D 【解析】 三权分立思想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与材料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人民主权思想是指以社会契约形成的政府如果不代表人民的意志,人民有权把它推翻,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天赋人权思想是指人与生俱来具备某些权利的思想,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表明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人是自由的,说明法律是理性的体现,故D项正确。 12.【答案】D 【解析】①的流动方向是由西欧向北美,据所学可知,这是西欧人口迁移到北美,故①为移民流动方向;②的流动方向是由北非向美洲,这是贩卖黑奴的路线,故②为黑奴流动方向;③的流动方向是由南美向西欧,这应该是黄金白银或玉米等作物,故③为玉米或白银的流动方向;④的流动方向是由西欧向中国,中国自然经济自给自足,西欧各国与中国正常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大量白银流向中国,故④为白银流动方向;⑤的流动方向由南美向中国,这应该是玉米等作物向中国的传入,故⑤为玉米流动方向;选择D项符合题意。 13.【答案】A 【解析】三权分立的原则防止了专制,保证了民主,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故①正确;在美国总统并不对议会负责,故②错误;美国不是责任内阁制,故③错误;总统选举制度体现人民主权和民主原则,防止了总统的专制独裁,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故④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 14.【答案】C 【解析】题干所给材料是力学,不是光学,故A项错误;题干所给材料未涉及电学,故B项错误;根据各章的题目可知是与物理学有关,而且在第三编中出现了使用数学的论述,可知是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故C项正确;材料所给题目没有涉及人类的重要性,也没有凸显人类的重要位置,故D项错误。 15.【答案】C 【解析】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在19世纪60、70年代,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19世纪末,维新变法失败,使资产阶级由改良转向革命,但这不属于外部因素,故B项错误;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其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遗,故C项正确;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16.【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问题的限定,即题干材料是否体现或反映,采用排除法。①说法正确,但题干并未涉及;②对五四运动性质的“革命”表述是错误的,③④说法正确,可由“新思潮、文学革命”、爱国热情、“提倡西洋文明,并希望能依科学和民主观点来对中国传统重新估价”等体现或反映,故正确选项为B项。 17.【答案】C 【解析】 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无暇顾及侵略东方,对原料和机器产品的需求量并不大,故A项错误;1894年至1919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故B项错误;通过图表中1920年商品所占的比重,可以看到中国进一步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故C项正确;中国近代机器产品出口量在27年间增长了近8倍,只是图表反映的其中一个内容,不全面,故D项错误。 18.【答案】C 【解析】材料不能针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 ,与重农抑商观念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体现了以工业为立国之本,且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据材料“不知西国之富实以工”、和“有工艺然后有货物,有货物然后商贾有贩运”可知主张创办近代工业,客观上有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体西用思想,故D项错误。 19.【答案】D 【解析】据材料“有的鞠躬”、“有的作揖”和“有的在门首悬挂国旗”可知辛亥革命对传统习俗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刚过新年,又过旧年”和“有的拜跪”可知社会习俗的改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刚过新年,又过旧年”、“有的鞠躬”、“有的拜跪”、“有的作揖”和“有的在门首悬挂国旗”可知新旧杂陈是该时期社会习俗的特点,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可知社会习俗的改变有一个缓慢的过程,新旧杂陈是该时期社会习俗的特点,新的社会习俗尚未成为主流,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20.【答案】B 【解析】材料认为拥护民主和科学需要反对中国传统政治和文化,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通过主张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和愚昧,这实际上是以民主和科学重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21.【答案】A 【解析】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发表,但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病逝,由副总统杜鲁门代签了公告,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罗斯福对日宣战,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新政初期,为了整顿财政金融,罗斯福下令所有银行停业整顿,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2.【答案】C 【解析】罗斯福新政将凯恩斯主义由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表现,故①正确;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新阶段,故②错误;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影响,美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这一问题,故③正确;克林顿上台后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23.【答案】D 【解析】据材料“ 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可知出现危机的根源在于民众购买力低下,消费缩小。材料不能说明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A项错误;为扩大消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福利国家,且减少国家干预经济是1973年经济滞胀后才出现的,故B项错误;第三产业和新经济的兴起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与民众的购买力无关,故C项错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民众消费,提高民众购买力,开始建立完善福利制度,保障低收入阶层生活,故D项正确。 24.【答案】C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与材料“享受进行贸易或获取用以发展经济繁荣所需原料的途径”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与西欧国家建立的军事集团组织,与材料“在经济合作方面的充分合作“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在同等条件下,享受进行贸易或获取用以发展经济繁荣所需原料的途径”与关贸总协定“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基本一致,故C项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组成的区域集团化组织,与材料“促进所有国家”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25.【答案】B 【解析】项可由“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又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中体现;由“这种经济合作或联合短时期内在全球化范围内难以实现”可体现,CD项;B项内容题干内容未涉及,无法从题干中体现。 26.【答案】B 【解析】材料由三部分要素组成,其一是国家的性质,其二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其三是三大改造。1949年的《共同纲领》只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没有说明国家的权力机关,三大改造是1953—1956年进行的,故A项错误;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并且规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大改造的时间吻合,故B项正确;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报告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故C项错误;1984年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标志,故D项错误。 27.【答案】B 【解析】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中国的改革重心开始转向城市的国有企业。故B正确。 28.【答案】D 【解析】俄国不属于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和观察员国,故①错误;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俄两国均有参加,故② 正确;中俄两国均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故③正确;21 世纪华沙条约组织已经解散,故④错误;选择 D 项符合题意。 29.【答案】A 【解析】根据“俄国革命胜利,才深感人民群众力量之伟大”可知孙中山已经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颁布《临时约法》是在辛亥革命后,在辛亥革命时孙中山没有意识到群众力量强大,没有发动群众,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在孙中山晚年他意识到了群众力量强大,将原来的三民主义重新阐释为新三民主义,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在新三民主义中,孙中山将民生主义进行重新解释,提出“耕者有其田”,说明他已经开始重视农民问题,开始注意联系群众,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此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体现了他“联共”,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30.【答案】C 【解析】毛泽东的著作《新民主主义论》论证了对中国民主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该著作写于1940年,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故C项正确;毛泽东思想萌芽于创立中国共产党和大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毛泽东思想形成于井冈山时期,故B项错误;毛泽东思想发展于建国后,故D项错误。 31.【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是在文革期间取得的科技成就有哪些,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故①错误;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故②正确;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南优二号”培育成功,故③正确;1965年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故④错误,选择D项符合题意。 32.【答案】B 【解析】马恩河战役发生于1914年,英法联军合力打败了德意志帝国军,故A项错误;索姆河战役发生于1916年,牵制了德军,支援了凡尔登,故B项正确;日德兰海战发生于1916年,是一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唯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故C项错误;阿拉曼战役是二战中同盟会与协约国在北非的作战,故D项错误。 33.【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一战前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局面,二战前形成了臭名昭著的轴心国同盟,二战后又出现北约和华约的对峙格局”可知大国结盟威胁世界和平,故A项正确;法西斯势力是在二战前出现的,与材料所给时间不相符,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二战后又出现北约和华约的对峙格局”可知不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夺,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一战前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局面,二战前形成了臭名昭著的轴心国同盟,”可知“冷战”局面的形成不能全面概括题意,故D项错误。 34.【答案】A 【解析】据材料“8月5日…… 挤满了惊恐的美国人,他们源源不断涌入布鲁塞尔,犹豫不定,不知所措停留在那儿”可知这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即1914年8月4日,德国入侵比利时所导致的美国侨民危机,故A项正确;法比军队占领鲁尔地区的时间是1923年1月10日,与“8月5日”不符,故B项错误;经济大危机波及欧洲与材料“胡佛……对滞留欧洲的美国侨民开展了积极救助”不符,故C项错误;法国在德军攻击下沦陷时间是1940年6月22日与“8月5日”不符,故D项错误。 35.【答案】C 【解析】德国并没有入侵、威胁埃塞俄比亚,故A项错误;德国也没有入侵、威胁西班牙,故B项错误;捷克斯洛伐克受到德国的威胁、侵略,并且没有得到西方国家的援助,故C项正确;奥地利虽然也被德国吞并,但并没有出现西方国家强迫奥地利的情况出现,故D项错误。 36.【答案】(1)表现: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已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3分,每点1分) 因素:土地制度发生变化,土地买卖频繁;封建剥削方式发生变化,租佃关系日益发展;雇值制度的推行,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3分,每点1分) (2)发展:这一时期的欧洲先后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日益成为欧洲社会的主流价值观。(2分) 论证:经济上,出现了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文化上,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4分,每点2分) (3)努力:政治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经济上,实行改革开放,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文化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中国科技走向世界。(3分,每点1分) 37.【答案】(1)背景: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分) 历史意义:开创了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2分) 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任写2篇得2分) (2)原因:1933年,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路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2分) 原因: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在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红军长征即将迎来胜利。(4分,每点2分) 深远影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基础(1分) 时间与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