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五校2020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台州五校2020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9年9月台州五校高三阶段性考试历史学科试卷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请用黑色水笔或钢笔将姓名、考生号、试场号、座位号分别填写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一、选择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唐代诗人杜甫在《望岳》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诗中“齐鲁”的出现是源于西周的分封制。受封于“鲁”的是哪一类 A. 王室子弟 B. 功臣 C. 商代贵族 D. 诸侯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王将功臣姜尚封到齐国,故本题答案选B项;周的国姓是姬,姜子牙姓姜,所以不是周王室子弟,A不选;其先祖伯夷帮助大禹治水很有功劳,受封在吕国,他就算是现代贵族,但不是受封的原由,C项不选;D项不是分封的对象。‎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要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周天子将功臣姜子牙封到齐国做诸侯。‎ ‎2.下图所示生产工具主要用于 A. 纺织 B. 冶炼 C. 制瓷 D. 灌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冶铁业的概况,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图是水排鼓风冶铁图,选B项;水排与纺织、制瓷灌溉无关,排除ACD。‎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手工业的进步·冶铁业的概况 ‎3.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讲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绘画艺术追求水墨画简淡含蓄、形神兼备的风格,追求自然美成为中国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这一艺术追求体现的思想源于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文学作品的风格,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追求自然美成为中国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材料主旨体现的是“顺其自然”,这与道家思想相一致,A项正确;题干“顺其自然”与儒家思想不符,排除B;题干“顺其自然”与墨家思想不符,排除C;题干“顺其自然”与法家思想不符,排除D。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思想 ‎4. “宰相采用委员制……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材料描述的中国古代行政制度是 A. 皇帝制 B. 三省制 C. 行省制 D. 内阁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及宰相将权力“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处描述的是唐代的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相互配合,保障皇权独尊,B项正确。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是地方行政制度,与题意无关,排除;内阁制下内阁是内侍机构,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5. 浙江某地农民每月三、八日都到中心集镇赶集,这种交易的风俗是由古代的 “草市”发展而来,“草市”形成于( )‎ A. 春秋战国 B. 秦朝 C. 南北朝 D. 宋朝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商业发展概况,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识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草市开始形成于南北朝时期,在宋朝比较发达,据此排除D项,C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草市,排除A;草市开始形成于南北朝时期,B项错误,排除。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草市及其概况 ‎6.李泽厚对某作品曾发出这样的赞美:“你看,那是多么既鲜艳又深沉的想像和情感的缤纷世界啊。美人香草,百亩芝兰,……主人翁却是这样一位执着、顽强、忧伤、怨艾、愤世嫉俗、不容于时的真理的追求者。”该“主人翁”的原型最有可能是 A. 屈原 B. 李白 C. 柳永 D. 关汉卿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的能力。由材料关键信息“执着、顽强、忧伤、怨艾、愤世嫉俗、不容于时”、“真理的追求者”,材料主旨即体现出主人翁“忧国忧民”,可知A符合史实和题意。李白是豪放派诗人,排除B。柳永是婉约派词人,他的词不符合“愤世嫉俗、不容于时的真理的追求者”,排除C。关汉卿是元代戏剧家,不符合材料“某作品”要求与题意。故正确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楚辞 ‎7.下列历史史实的组合中,搭配不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赔款2100万银元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战后——俄国侵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C.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开放广州为商埠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系列不平等条约知识点,旨在考查识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赔款英国2100万银元,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A;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战后,即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俄国侵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B;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D;C项“开放广州为商埠”是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所规定的,不符合史实,符合题干要求。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系列不平等条约及影响 ‎8. 时人曾对当时某一著作作如下评论:“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此推断该书最有可能是 A. 《明夷待访录》‎ B. 《海国图志》‎ C. 《孔子改制考》‎ D. 《天演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张制夷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魏源,他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B选项符合题意;《明夷待访录》是一部具有启蒙性质的批判君主专制,呼唤民主政体的名著,A选项排除;《孔子改制考》和《天演论》主要是为了宣扬维新变法,救亡图存,CD选项排除。‎ ‎9.歌曲《放足歌》中唱到:“邻家有女已放足,走向学堂去读书。”歌曲描绘的社会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 鸦片战争时期 B. 中华民国初期 C. 新中国成立初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A项并未进行明显的不缠足运动,排除;材料中描述的是妇女缠足之后废除缠足,并且女子可以上学堂,这些现象出现在辛亥革命后,规定的禁止缠足,提倡男女平等,B项正确;CD两项表述不符合题干中的“最早”,均排除。故选B。‎ ‎10.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 )‎ A. 西安事变和平解 B. 七七事变 C.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D. 八一三事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知识点,旨在考查识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国共合作宣言》,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错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是在1936年12月;“七七事变” 发生于1937年7月7日,不符合题意,排除B;“八一三事变”发生于1937年8月13日,不符合题意,排除D 。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11.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蓝并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 A. 吴起镇 B. 井冈山 C. 遵义 D. 会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知识点,旨在考查识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的吴起镇会师发生于1935年10月,排除A;井冈山是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时还没有开始长征,排除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是在1935年1月,在此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排除C。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国共十年对峙·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2.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在会议期间 A. 始创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B. 修改并完善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D. 最终达成《日内瓦协议》‎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万隆会议知识点,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A项“始创”与1955年万隆会议史实不符,排除;C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才开始改善的,排除;D项错误,与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直接关联,排除;中国于1953年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得到修改和完善,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B。‎ 考点:新中国的对外关系·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万隆会议 ‎13. 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距“长征l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的是多少周年?( )‎ A. 42 B. 44‎ C. 46 D. 48‎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旨在考查识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0年,新中国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据此判断选项,可知,C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与1970年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与1970年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与1970年时间信息不符,排除。故选C。‎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航天科技·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4. “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下列对“这一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 B. 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 C. 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D. 推动了农业生产合作化进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提及的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A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第四次变革,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C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D项说法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实行的是“分田单干”、“包产到户”,符合题干要求。故选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公元前5世纪,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得以充分发展,被称为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那时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 公民大会 B. 五百人会议 C. 陪审法庭 D. 十将军委员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概况,旨在考查识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后,公民大会的权力不断扩大。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实行改革,由公民组成的五百人会议取代了贵族会议,公民大会成为实际上的权力中心。公民大会权力的上升是雅典民主程度增强的标志。伯利克里执政时期的最高权力机构仍然是公民大会,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史实,排除;C项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史实,排除;D项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史实,排除。故选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概况 ‎16.15世纪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皮科曾说:“上帝赋予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 人文主义 B. 禁欲主义 C. 理性主义 D. 社会契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15世纪”、“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材料主旨揭示的是重视人性,肯定人的价值,这与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所宣扬的人文主义相吻合,A项正确;B项明显与题干信息相悖,排除;C项错误,是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所宣扬的理性主义,排除;D项提及的是欧洲启蒙思想,与题干信息不相关,排除。故选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发展·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 ‎17.孟德斯鸠曾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A. 三权分立思想 B. 人民主权思想 C. 天赋人权思想 D. 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法律是理性的体现的思想,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思想,故A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人民主权思想,故B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天赋人权思想,故C排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孟德斯鸠思想 ‎18. 有人认为维多利亚的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这一评价恰好反映出英国女王( )‎ A. 独断专行 B. 统而不治 C. 掌控议会 D. 领导内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的权力,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无权废除任何法律。作为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综上可知,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与题干“因为她什么都不做”不符,排除;C项错误,英国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而不是国王;D项错误,内阁是由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上台组阁形成的,在政治上与首相共进退。故选B。‎ 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英国君主立宪制·英国国王的权力 ‎19.从甲图到乙图的历史变迁,反映了 ‎①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②世界贸易活动范围扩大 ‎③世界贸易路线由陆路发展到海路 ‎④从公平的商贸活动到掠夺性贸易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图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片信息“甲图14世纪欧亚贸易商路图”、“乙图‘三角贸易’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甲图到乙图,与新航路开辟以及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紧密关联。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①正确;新航路开辟让世界开始联成一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始现,②正确;③“世界贸易路线由陆路发展到海路”的说法错误,传统世界贸易中心在地中海沿岸,走的仍然是海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开始了疯狂的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活动,④正确。综上可知,①②④符合史实和题意,即A项正确;B项含有③,排除;C项含有③,排除;D项含有③,排除。故选A。‎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影响 ‎20.罗斯福新政通过立法的手段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下列法令颁布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农业调整法》‎ ‎②《紧急银行法》‎ ‎③《公平劳动标准法》‎ ‎④《社会保险法》‎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④①‎ C. ①④③②‎ D. ②①④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把握到四个法令颁布的时间:①《农业调整法》颁布于1933年5月12日;②《紧急银行法》颁布于1933年3月9日;③《公平劳动标准法》颁布于1938年6月14日;④《社会保险法》颁布于1935年。综上,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即②①④③,D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干“法令颁布的顺序排列”要求,排除;B项不符合题干“法令颁布的顺序排列”要求,排除;C项不符合题干“法令颁布的顺序排列”要求,排除。故选D。‎ 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21.张旭小组正在讨论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结题报告,他们提到“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关键词。据此判断,他们的研究课题应该是 A. 亚非拉国家的联盟 B. 第三世界的崛起 C.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 两极格局的瓦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综合题干中的三项内容可知它们共同的主题是第三世界的崛起。A不对,亚非拉国家并没有结成联盟;C ‎ 不对,当今世界格局日益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D不对,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苏联解体。‎ 考点:两极世界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下图的①②③④召开了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以下关于四次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B. ②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 C. ③决定在1944年5月由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D. ④就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织等重要问题交换了意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系列重要会议,旨在考查解读图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1943年11月召开开罗会议,要求日本归还中国领土,①所代表的不是开罗会议,排除A;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的是1945年7月召开波茨坦会议,②所代表的不是波茨坦会议,排除B;1943年12月召开德黑兰会议,提出英美苏要协同作战,③所代表的是德黑兰会议,,即C项正确;就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织等重要问题交换了意见的会议是1943年12月召开德黑兰会议,④所代表的不是德黑兰会议,排除D。故选C。‎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系列重要会议 ‎23.《杜鲁门回忆录》:“(1947年)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 美苏战时同盟破裂 B. 冷战政策就此开始 C.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 美国力图称霸世界 ‎【答案】C ‎【解析】‎ 材料讲的是的杜鲁门主义,而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也体现出美国力图称霸世界,故AB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但是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是在于华沙组织的建立,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点睛:根据材料信息“1947年”、“杜鲁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的极权主义”指的是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美国谋取世界霸权的外交目标,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24.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我国大范围遭受自然灾害,重建任务艰巨。中国如要向国际社会寻求贷款,应向下列哪项机构提出申请:‎ A. 世界银行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世界银行主要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向会员国提供短期贷款,排除B;世界贸易组织属于贸易方面的国际组织,与题干“贷款”要求不符,排除;亚太经合组织不提供贷款,排除D。故选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二战后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银行 ‎25. 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该观点反映了( )‎ A. 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包纳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B. 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C.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 D. 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知识点,旨在考查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说明发展中国家是没有发言权的,选项A的意思还是发达国家给予的,排除;B项则说了发展中国家要“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D项提及的是发达国家的责任,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概况及认识 ‎26.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文的前言中说:“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时代意见并非是全不合真理,但我们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已往的历史意见。”下列说法中与钱穆先生这段话观点最接近的是( )‎ A. 历史认识都是从现实出发的人 B. 历史与现实是相互影响的 C. 后人对历史的认识一定高过前人 D. 历史认识应还原到历史时空中去 ‎【答案】D ‎【解析】‎ 材料“但我们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以往的历史意见”表明历史认识不能仅仅从现实出发,故A项错误;历史与现实之间相互影响,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后人对历史的认识一定高过前人,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但我们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以往的历史意见”表明历史认识不能仅仅从现实出发,要把历史认识还原到原有的历史情境中去,故C项正确。‎ ‎27.《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材料最恰当的理解是 A.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 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作用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快程度高 D. 一战是造成“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概况,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归因的能力。从材料中的“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是指“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是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与题干“在(20世纪)20年代初”信息不符,排除;B项“毫无作用”的说法本身错误,排除;C项说法具有片面性,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战”期间的概况 ‎28.下图所示英国经济变化的原因有 ‎①工业革命的推动 ②对外推行“炮舰政策” ③进行民主改革 ④信奉凯恩斯主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归因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时间1750年到1865年,此时期正是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展时期,英国经济获得较大发展,逐渐建立起了“世界工厂”,①正确;此时期的英国建立起了“日不落帝国”,对外推行“炮舰政策”,②正确;自1689年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以来,不断走向完善,1832年开始了议会改革,③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凯恩斯主义,凯恩斯理论,是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936年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与题干图示时间信息不符,④错误。综上可知,①②③符合史实和题意,即A项正确;B项含有④,排除;C项含有④,排除;D项含有④,排除。故选A。‎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29.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的先哲,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 都有中庸思想,反对过和不及,认为要“恰到好处”‎ B. 都怀着济世救人的热情,主线以礼治国,为政以德 C. 都热衷于教育事业,创立学校,广招门徒 D. 都对知识孜孜以求,著书立说,在文化上颇多建树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与亚里斯多德的思想主张,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人都视中庸之道为最高的德行与至善,排除A;两人都热衷于教育事业,排除C;两人都著书立说,在文化上有颇多建树,排除D;“以礼治国,为政以德”只符合孔子,可知B项不是两人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 ‎30.下列对昆曲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魏良辅始创昆山腔,为昆曲塑造出灵魂 ‎②梁辰鱼首次运用革新的昆腔创作了《浣纱记》,将昆曲剧目率先推上戏曲舞台 ‎③“闲雅整肃,清俊温润”是昆曲的突出特点 ‎④片面地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是昆曲的致命弱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昆曲,发源于元朝末年江苏昆山地区,梁辰鱼首次运用革新的昆腔创作了《浣纱记》;昆曲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昆曲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曼悠远见长。昆曲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①错误,魏良辅生于1489年,卒于1566年,昆曲发源于元朝末年江苏昆山地区,魏良辅只是对昆曲进行改革。综上可知,②③④正确,即D项正确;A项含有①,排除;B项含有①,排除;C项含有①,排除。故选D。‎ 二、非选择题 ‎31. 仁人志士反侵略、求民主是近代爱国主义的核心体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 材料二 陈独秀发表文章答顾克刚关于政治思想问题:“本志主旨,固不在批评时政,青年修养亦不在讨论政治,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 “若夫博学而不能致用,漠视实际生活上之冷血动物,乃中国旧式之书生,非二十世纪之新青年也”。‎ ‎——1917年7月4日,《新青年》三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三个人”所处的社会背景,并概述康有为和张謇的救国实践活动。‎ ‎(2)与材料二相关联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事件的主要内容。‎ ‎【答案】(1)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 分)活动:康有为:发表《孔子改制考》,积极推动维新变法运动。(1 分)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后又创办轮船面粉冶铁等企业,成为一代工商巨擘。(1 分)‎ ‎(2)事件:新文化运动(1 分)。内容:提倡科学和民主、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和实行文学革命。(4 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考查的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不难把握到相同的背景,即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关于第二小问,紧扣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围绕康有为和张謇的活动展开。关于前者,把握到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即可;关于后者,把握到“实业救国”即可。‎ ‎(2)本问考查的是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信息,以及回忆、再现所学知识的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要求,避免作答不完整。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二信息“陈独秀发表文章答顾克刚关于政治思想问题”、“1917年7月4日,《新青年》三卷”等,直接能够把握到答案,即新文化运动。关于第二小问,回忆、再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重点围绕初期的“三提倡,三反对”展开即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救亡图存”运动·张謇的“实业救国”;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与维新变法运动·概况;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概况 ‎32. 阅读材科,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人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将主权划分得既能使组成联邦的各州继续一切与本州的繁荣有关的事物上管理自己,又能使联邦所代表的全国政府仍然是一个整体和满足全国性的需要。这是一个复杂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摘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二 下列是美国的大事年表(节选):‎ ‎1776年诞生 ‎1787年制定第一部宪法 ‎1879年该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碳丝灯泡,结束了人类的“黑暗时代”‎ ‎1898年与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交战 ‎1900年伙同他国发动了侵华战争 ‎1922年伙同他国重新瓜分了中国 ‎1929年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从该国爆发 ‎1933年罗斯福新政避免了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的一场大危机 ‎1945年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解决“难题”的措施,并说明该措施的积极影响。‎ ‎(2)据大事年表概括美国崛起为世界大国主要因素。并举两例1943年美国在军事上推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相关事实。‎ ‎【答案】(1)措施:制定《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但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2分)影响:使美国成为一个典正统一的国家,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为美国的长期稳定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 分)‎ ‎(2)主要因素:政治:取得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2分)经济:重视科技,完成了工业革命,并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推行新政,对资本主义进行适时的调整。(2分)军事:多次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巨大作用,提高了国际地位。(1分)史实:瓜岛战役,美军从此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美英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的是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紧扣材料一信息“将主权划分得既能使组成联邦的各州继续一切与本州的繁荣有关的事物上管理自己”、“又能使联邦所代表的全国政府仍然是一个整体和满足全国性的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提及的是美国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进一步可知,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实行了由邦联制向联邦制的转变,加强了联邦中央政府的权力,实现了将“国家之大的好处与国家之小的好处有机结合起来”。‎ ‎(2)本问考查的是美国崛起为世界大国的因素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归纳、概括材料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问题能力。本问涉及到两个小问,具有一定难度。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二信息“1787年制定第一部宪法”、“1879年该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碳丝灯泡,结束了人类的‘黑暗时代’”、“1933年罗斯福新政避免了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的一场大危机”、“1945年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等,注意从政治、科技、经济和军事方面展开,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关于第二小问,要注意题干“1943年”,避免答非所问。结合所学知识,重点把握到以下方面:瓜岛战役、美英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 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贡献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秦王扫六合》李白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秦始皇为巩固北部边防采取的措施,请简述“秦王扫六合”的积极意义。在兵马俑坑里,能生动再现其齐全兵种的军阵是几号坑?‎ 材料二 秦始皇历来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①汉代贾谊评价:“秦王……废王道,立私法,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②李贽评价:“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③唐太宗则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2)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请您选择对秦始皇的其中一种评价扼要予以展开(只列观点,不加阐述不得分)‎ ‎【答案】(1)措施:前215年,派蒙恬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了北部边防。‎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二号坑。‎ ‎(2)选择①:焚书坑儒,摧残文化;实行暴政,大兴土木,徭役繁重;刑法严酷,滥施刑罚。‎ 选择②: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诸侯割剧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开创了幅员辽阔的秦帝国,促进了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选择③: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诸侯割剧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开疆拓土,采取多种措施(如筑长城,修直道,设郡县等)以巩固边疆;实行暴政,激化社会矛盾,最终促成农民大起义,导致秦短命而亡。‎ ‎【解析】‎ ‎【详解】(1)措施:依据材料一的图中长城并结合所学可知蒙恬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以及加强了北部边防。意义:结合所学从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及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等回答。依据所学可知是二号坑。‎ ‎(2)本题属于开放型论题,如果选择①:可以依据秦始皇的暴政从焚书坑儒,摧残文化、实行暴政,大兴土木,徭役繁重以及刑法严酷等回答。如果选择②:从秦始皇完成了国家统一以及统一后采取的措施回答。如果选择③:依据所学从秦朝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诸侯割剧的局面以及实行暴政,激化社会矛盾,最终促成农民大起义,导致秦短命而亡的两个角度回答。‎ ‎34.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法确定的概念和原则具有措词确切和结论明确的特点,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近代法学发展的基础。当今资本主义法律三大基本原则,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和产权不可侵犯,均发端于罗马法。罗马人确立的诉讼程序、律师制度、陪审制度等也为后世所承袭。19世纪拿破仑制定的《民法典》主要是参照罗马法制定的,以后欧美各国又借鉴拿破仑法典制定本国法律。‎ ‎——摘自《世界文化史》‎ 材料二 罗马建筑是古罗马文化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史上光辉的一页。公元前2世纪罗马称霸地中海,国势强盛,奴隶制经济繁荣,物质雄厚,罗马建筑得到空前发展。从罗马共和国到帝国初期,罗马建筑创造了它的最高成就。……罗马建筑成就是多方面的,以宗教圣地、公共建筑和纪念性建筑最为突出。‎ ‎——摘自《世界文化史》‎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评价《拿破仑法典》。‎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罗马“宗教圣地和纪念性建筑”各一例,并概括古罗马建筑的特色。‎ ‎【答案】(1)观点:罗马法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近代法学发展的基础。(2分)评价:继承发展了罗马法的精神;把革命时期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成果,用法律条文确定下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传播到欧洲人陆和世界其他地区。(4分)‎ ‎(2)举例:万神殿;图拉真纪功柱。(2分)特色:宏伟壮观;集希腊柱式和罗马圆顶式建筑风格于一体;首次出现大跨度大空间的圆形穹顶建筑。(2分,任写一点得一分,总分不超过两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罗马法律概况及影响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一信息“罗马的法律和法学思想达到了古代世界高峰”、“19 世纪拿玻仑制定《民法典》主要是参照罗马法制定的,以后欧美各国又借鉴拿破仑法典制定本国法律”等,把握到“罗马法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近代法学发展的基础”维度展开即可。关于第二小问,紧扣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围绕以下方面展开分析和认知:继承发展了罗马法的精神、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法略经典、对后世影响深远等,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本问考查的是古代罗马建筑知识点,旨在考查回忆、再现所学知识以及归纳、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关于第一小问的“举例”, 回忆、再现所学知识,重点把握到:万神殿、图拉真纪功柱。关于第二小问,紧扣材料二信息“罗马建筑是古罗马文化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罗马建筑成就是多方面的,以宗教圣地、公共建筑、和纪念性建筑最为突出”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认知,把握到以下方面:宏伟壮观、集希腊柱式和罗马圆顶式建筑风格于一体、首次出现大跨度大空间的圆形穹顶建筑等。‎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律·概况及影响;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拿破仑法典》·概况及认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古代罗马建筑·概况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