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 学年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高二(下)期中历 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0 分) 1. 对于德意志帝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有人指出:“在维持一个社会系统稳定性的 时候,对内涵发展的阻挠必然导致向外延的扩张,对内部改造的回避和拒绝必然导 致对外的冒险。”这意在说明德意志帝国的体制(  ) A. 留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隐患 B. 巩固国家的统一与完整 C. 有利于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D. 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 【答案】A 【解析】从“在维持一个社会系统稳定性的时候,对内涵发展的阻挠必然导致向外延的 扩张,对内部改造的回避和拒绝必然导致对外的冒险”都体现出对外扩张的观点,故A 正确; B 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C 选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D 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对外的问题,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题的关键是“在维持一个社会系统稳定性的时候, 对内涵发展的阻挠必然导致向外延的扩张,对内部改造的回避和拒绝必然导致对外的冒 险”。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是很不彻底的 代议制。 2. 从 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定都 北京,党中央所在地随着革命形势发展而辗转南北。如 图所示,党中央所在地先后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④①②③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①是江西瑞金,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 央政府诞生地;②是上海,1921 年中共诞生地;③是西柏坡;1948 年中共中央移驻西 柏坡④是延安,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驻地;因此正确顺序是②①④③。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要求学生结合中共领导民主革命的过程来分析。 解答问题,只要搞清楚中共民主革命的过程特征,就可以正确选择。 3. 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较辛亥 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是因为(  ) A.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 新文化运动促进民众觉醒 【答案】D 【解析】A.是五四运动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群众基础的表现,排除; B.是五四运动的影响,排除; C.中共成立的时间是 1921 年,故 C 项排除。 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促进了民众觉醒,从而使更 多的阶层参与到五四运动之中去,故 D 项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要求学生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表现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五四运动特征。还要搞清楚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4. 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 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 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 B. 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C. 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 D. 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 【答案】C 【解析】A.材料与中国的工业化没有直接关系。 B.材料是强调救亡图存,而不是强调社会性质的改变。 C.从材料内直截了当的讲救亡可知,说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D.材料没有反映出洋务运动破产。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甲午战争的过程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甲午战争的结果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 能力。 5.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经传承与创新,如“汉承秦制”、 “元承宋制”。其中,“元承宋制”在中央机构的表现为(  ) A. 中书省与行省制 B. 中书省与枢密院 C. 枢密院与宣政院 D. 中书省与宣政院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掌管行政,枢密院掌管军权, 三司掌握财政,元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和枢密院,故 B 项正确。 行省制从元朝开始实行,故 A 项错误。 宣政院从元朝开始实行,故 CD 两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需要掌握元朝的中央官制。解题的关键是对宋朝和元朝 中央制度的理解。 本题考查对元朝的中央官制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清朝入关以后,基于统治全国的需要,设置律例馆,进行全面的立法活动。主要有 《大清律例》、《钦定六部则例》、《理藩院则例》及以行政法为主要内容的《大 清会典》等。清政府在制定法规章程方面的这些努力(  ) 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完成了国家法律法规构建 C. 使处理行政事务有章可循 D. 通过立法强化对汉人统治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基于统治全国的需要”“进行全面的立法活动”“《大清律例》、 《钦定六部则例》、《理藩院则例》及以行政法为主要内容的《大清会典》”中可以看 出,清政府大规模立法,使国家的各项事务有章可循,从而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故 C 项 正确;AD 项包含在 C 项之中;B 项说法错误,错在“完成”。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要求学生结合清朝政治制度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清朝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7.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环顾我们国家……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 定而运转。”其言论体现(  ) A. 人人平等的原则 B. 法律保护私有财产 C. 法律至上的原则 D. 法律调节社会关系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可以看出法律之上的特点, 故 C 项正确。 ABD 三项均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罗马法。需要掌握罗马法的特点。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 的规定而运转”。 本题考查对罗马法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 力。 8. 如图是一幅讽喻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后时局的漫画。其反映的问题是(  ) A. 英国殖民者的武力威胁 B. 南北双方矛盾异常尖锐 C. 松散的邦联体制使国家面临危机 D. 奴隶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在北美独立战争之后,美国建立的是松散的邦联制度,该制度使中 央政府没有什么权利,无力解决国家的内忧外患,所以 A 正确, BCD 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本题主要是考查美国的邦联制,要结合图片知道美国邦联制的弊端。 本题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 王国维先生曾提出过商代没有宗法制的论断,谓“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 理解上述论断的关键在于(  ) A. “封邦建国”制度肇始于西周 B. 宗法制存废关乎政治的稳定 C.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D. 商代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答案】C 【解析】A.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分封制,排除; B.材料未涉及到宗法制的存废问题,排除; C.“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意在强调宗法制度必须有“嫡庶”之分才能称 为宗法制,即嫡长子继承制才是宗法制的核心,正确; D.材料强调的是宗法制度必须有“嫡庶”之分非商代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排除。 故选:C。 本题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本题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西周宗法制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10. “《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 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困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 这一观点主要认为《权利法案》(  ) A. 创造了英国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 B. 改变了英国国王权力的来源 C. 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D. 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 【答案】A 【解析】A.从材料中的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困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可以 看出作者认为《权利法案》有利于缓和国王和议会的矛盾,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B.材料看不出国王权力来源的改变。 C.材料体现不出议会权力比国王权力高。 D.也看不出国家权力来自人民。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政治制度,要求学生结合英国《权利法案》的内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下王权与议会权力关系准确把握,其次要认真解析 材料看出材料的具体含义,不要受到书本知识的干涉。 11. 1867 年,英国太古洋行上海办事处开始营业,它可以进行“合法”通商贸易的城 市是(  ) A. 汉口、南京 B. 上海、杭州 C. 广州、沙市 D. 重庆、天津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在 1867 年当时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结束,南京和汉 口已经开辟为通商口岸,而杭州沙市重庆市在甲午战争以后,开辟为通商口岸的。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还要搞清楚甲午战争的影响。 12. 罗马法规定:凡不经司法程序而以强力向持有人如承租人、借用人等自行夺回其所 有物的,即丧失对该物的所有权,该物即无偿归持有人所有。这说明古代罗马(  ) A. 财产私有原则遭到破坏 B. 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 重视维护罗马公民权利 D. 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答案】D 【解析】“凡不经司法程序而以强力向持有人如承租人、借用人等自行夺回其所有物的, 即丧失对该物的所有权,该物即无偿归持有人所有”说明古代罗马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稳 定,故 D 正确; ABC 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罗马法,解题的关键是“凡不经司法程序而以强力向持有人如承租人、借用人 等自行夺回其所有物的,即丧失对该物的所有权,该物即无偿归持有人所有”。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罗马法,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 广的古代法律。 13.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中相继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1844 年)、“总 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1861 年)、“驻英法公使”(1877 年)等官职。这反映 了清政府(  ) A. 完全受到西方列强控制 B. 力图树立外交自主形象 C. 开始采用西方政治制度 D. 逐步适应近代外交形势 【答案】D 【解析】A.材料看不出完全受西方列强控制。 B.材料看不出,要树立自主形象的特点。 C.当时中国没有采用西方政治制度。 D.从材料中开始出现了驻外公使,说明中国逐渐适应近代外交。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列强对华的侵略,要求学生结合列强对华侵略和近代中国外交发展的表现 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近代中国外交发展的表现,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4.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制定了“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大方针。为 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采取一次 主动反 击的行动。这次“主动反击的行动”(  ) A.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 打破了日本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C. 取得了抗日战争以来首次大捷 D. 直接推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答案】B 【解析】抗日战争刚开始,日本人是从中国北方地区发动进攻准备是由北向南侵略,而 淞沪会战是在中国的华东地区,迫使日本从华东地区发动进攻,淞沪会战进行了三个月, 打破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过程特征来进行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抗日战争的过程特征以及国民党政策的特点,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15. 史书载,明代内阁“掌献替可否,奉陈规晦,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 政”。清代军机 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 庸臣,断不至有权臣”。 这说明 两者都(  ) ①辅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 ②职权明确,正式统帅六部 ③防止大臣专权,加强君权 ④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内阁和军机处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①符合题意。 依据所学可知,内阁不是位居六部之上的正式法定权利机构,无统率六部百司之权,② 项与史实不符。 材料中“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说明内阁和军机处具有防止大臣专权,强化 君主专制的作用,③符合题意。 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指的是军机处,④排除。 故选:C。 本题以明朝内阁与清朝军机处为切入点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生应掌握明朝内阁 的性质、作用、清朝军机处的职能、特点、作用。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清时期专制主义加强的主要表现就是明朝废丞相, 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 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真正制 约的作用。军机处是清雍正帝设立,是清最高行政机构。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协助皇 帝处理政事,但无决策权,对皇帝旨意,负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军机处有官无吏, 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机处的设立,一切大权集皇帝一身,标志着封建专制达到顶峰。 16. 1711 年,英国的对法停战法案被上院占据多数的辉格党贵族所阻挠。为此,安妮 女王于当年年底一次将 12 名托利党人封为贵族,改变了上院党派力量对比,使英 国退出了战争。这说明当时英国(  ) A. 国王仍拥有一定权力 B.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C. 上院认真履行立法权 D. 国王权力高于议会权力 【答案】A 【解析】A.尽管和光荣革命以后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和法律的制约,但从材料中可以 看出国王仍然能够影响到议会的决策,说明国王仍然有一定的权力。 B.国王是通过册封贵族的方式来改变议会的决策,并没有违反议会的决定。不能表明 权利法案遭到了破坏。 C.材料只是反应上议院反对,并没有体现出上议院和下议院人的权力大小。 D.国王可以影响到议会决策,但并不表示权力比议会要高。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要求学生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的过程来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搞清楚,英国君主立宪制度下国王的权力会受到议会和宪法的制约,但 另一方面这一过程是逐步实现的,刚开始的仍然具有行政权力,后来才逐渐的变成统而 不治。 17.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 解放战争,是 20 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 结论是(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战绩统计简表 (1931.9~1945.9) 项目 数量(据不完全统计) 东北抗日军民歼灭日军 17 万人 敌后战场歼灭日军 52.7 万人 正面战场歼灭日军 85 万人 日本战败后向中国头像的日军 128.3 万人 总计歼灭日军 154 万人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 ②中国战区牵制日本主要兵力 ③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正面战场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 【答案】A 【解析】①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包括东北军民抗日,敌后战场正面战场揭秘日军的数 量,能够反映出国共合作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 ②中国战区牵制日本主要兵力从材料中歼敌数量可以看出。 ③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够从材料中体现出来。 ④正面战场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错误的,不符合历史事实材料也体现不 出来。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抗日战争的特征,还要搞清楚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 18.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天子、诸侯虽无大宗之名,而有大宗之实”。 其意在强调(  ) A. 天子是天下之大宗 B. 诸侯在本国则为大宗 C. 天子诸侯均行宗法 D. 诸侯冲击天子之地位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天子、诸侯……有大宗之实”中可以分析出,无论天子还是诸侯都有 “大宗之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推行宗法制,故 C 项正确; AB 项包含在 C 项之中,排除; 宗法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天子的地位,故 D 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解题的关键是“天子、诸侯……有大宗之实”。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西周的宗法制,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 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 然减弱。 19. 古代雅典,在公共节庆表演戏剧的时候,实行“观剧津贴”制度,对陪审法庭的陪 审员实行有报酬的陪审员制度,伯里克利时代还对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发放津贴。 这些制度(  ) A. 推动了工商业经济发展 B. 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C. 导致了民主政治的衰落 D. 调动了公民参政积极性 【答案】D 【解析】“对陪审法庭的陪审员实行有报酬的陪审员制度,伯里克利时代还对参加公民 大会的公民发放津贴”表明这些制度调动了公民参政积极性,故 D 正确; ABC 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解题的关键是“对陪审法庭的陪审员实行有报酬的 陪审员制度,伯里克利时代还对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发放津贴”。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 获得高度发展并臻于极盛。 20. 古罗马法学家说:“法律并非人的思想的产物,也不是各民族的任何立法,而是一 些永恒的东西,以其在指令和禁令中的智慧统治整个宇宙。法律是神的首要的和最 终的心灵,其理性以强迫或制约而指导万物。”这里的“法律”指的是(  ) A. 习惯法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自然法 【答案】D 【解析】材料“是一些永恒的东西”,“其理性以强迫或制约而指导万物”,由此可知 他强调的是人类的任何立法都必须遵循自然法中的平等正义等基本原则和精神,故 D 正确; ABC 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罗马法,解题的关键是“是一些永恒的东西”,“其理性以强迫或制约而指导 万物”。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罗马法,罗马法虽属奴隶制社会的产物,但由于它对反映简单商品 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作了详尽的规定,因而也就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许多法律关系, 因此,它对资本主义民法领域发生很大影响,特别是在属于大陆法系的许多国家,其影 响更加显著。 21. 史学家康德刚先生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可恨的惨剧,莫过于一百年中我们的 首都竟三次为敌国占领。”其中第一次被占领是(  ) A. 鸦片战争时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甲午战争时期 D.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答案】B 【解析】结合知识可知,北京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三次 被列强占领。1856 年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咸丰皇帝留下六弟恭亲王弈 忻留守,自己跑到承德,英法联军 1860 年洗劫了圆明园。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占领 了北京城,致使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1937 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 华。1937 年 7 月底占领北京。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考查学生根据题意结合已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2)战争:1856---1860 年;英法联合发动; 1860 年,列强攻入北京城并洗劫烧毁圆 明园。 (3)结果: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内容:①增开天津等 11 个城市为通商口岸;②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③外国 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④清政府赔偿英、法军费各 800 万两白银等 (4)影响:①中国殖民地化程度加深;②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设总理衙门、 总税务司、同文馆;③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兴起; 22. 1979 年,美国为遏制通货膨胀提高利率后,世界各国的美元大量流向美国,五年 内美元综合汇率上升 59%,贸易逆差创下历史纪录。1985 年,日、德、英、法四 国为配合国打压美元汇率的要求而抛售美元,很快日元和德国马克对美元汇率上升 超过 100%.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  ) A. 发达国家联合应对全球化 B. 国家干预经济形式有新发展 C. 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大国 D. 经济区域集团化走趋势明显 【答案】B 【解析】A.材料不是反映经济全球化的问题。 B.从材料可以看出,国家干预了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新发展表现。 C.材料不是突出强调日本,德国的大国地位。 D.体现不出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特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要求学生结合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特点和 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特征,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 的能力。 23. 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 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这种 变化反映了(  ) A. 司法机构逐渐独立 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 专制皇权趋于顶峰 D.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宋代死刑 案件必须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 说明从宋朝开始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即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故 B 项正确。 AD 两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C 项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需要掌握从汉代到明清时期中央集权的加强。解题的关 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从汉代到明清时期中央集权的加强表现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 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19 世纪末谭嗣同《有感》诗云:“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 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下列诗句中,与这一首诗有同一主题背景的是(  ) A. “蛮烟一扫海如镜,清气长此留炎州” B. “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 C. “龙旗隐没深宫泣,烈焰都城帝王悲” D.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诗歌可以看出,应该是甲午战争以后谭嗣同写下的诗篇,结合所学 知识,我们可知甲午战争以后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能够 反映出这一现象。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甲午战争的结果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甲午战争的结果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 能力。 25. 历史学家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中指出:“在周公封国的时代,不是后世所谓 的‘封建’,而是指古代如罗马式的殖民。鲁、卫、齐、晋的公族带上了联盟的氏 族,到 征服了的旧部落土地上。”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罗马式的殖民”指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 B. “鲁、卫、齐、晋的公族”均为姬姓贵族 C. “联盟的氏族”不包括功臣和旧贵族 D. “征服了的旧部落土地”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征服的旧部落土地指的是原来商朝统治区域,即整个 黄河中下游地区,故 D 项正确; 罗马式的殖民不是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故 A 项错误; 鲁、卫、晋的公族均为姬姓贵族,而齐是异姓贵族,故 B 项错误; 联盟的氏族包括功臣、先代贵族等,故 C 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主要考查对西周分封制的理解。 解答本题关键是能够对选项中的内容逐一进行分析。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知识的 运用能力。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0.0 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 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 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 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 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 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 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 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摘编自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 定》材料二:《临时约法》的失败固然是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环境所造成,但 其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乃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由于《临时约法》的制定在 形式上就缺乏代表性,所以在内容上很难反映各阶层意见,其内容虽然是先进的, 但从其形式来看,科学性、民主性均有所欠缺。宪政在一个国家的确立,往往是几 代人努力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专制的国 家。 --摘编自音正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缺陷》 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 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未能在中国实现宪政的原因。 【答案】 【小题 1】(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美国也是实行代议制民主政体,总统拥有较 大的行政权,而且形成了分权制衡的机制,这就体现了,美国共和政体是对雅典, 罗马和英国政治制度的一种继承和转化,美国的共和政体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美 国中央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也防止了专制保障的民主,是美国社会 发展的政治基础。 (2)辛亥革命虽然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但是由于中国几千年的专制传统, 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还有就是中国宪政自身的缺陷,以及当时辛 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所以中国宪政并没有真正能够实现。 故答案为: (1)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较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 机制。意义: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通过分权与制衡防止 了专 制独裁,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任答两点 即可) (2)原因:中国几千年的专制传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自身存在缺陷;宪政确立的长期性;革命的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任三 点即可) 【小 题 2】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共和政体,以及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要求学生结 合英美两国政体的内容特点来进行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要求学生结合辛亥革命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当时中国政治 环境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搞清楚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特征,是要搞清楚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以 及中国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和中国社会性质的特征。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此日寇猖獗,中华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际……如贵党三中全会果能毅然 决然确定此国策,则本党为着表示团结御侮之诚意,愿给贵党三中全会以如下之保 证:(一)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党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二)工农政府改 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 会之指导……(四)……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 --《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1937 年 2 月材料二:从战略防御到战略 相持,进而发展到战略反攻,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人民同仇敌忾、 共赴国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 周年座谈会上的 讲话》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对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 分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并举战场抗击日寇的战役 各一例。 结合中国近代反侵略的历史,谈谈抗战胜利的重大意义。 【答案】【小题 1】(1)第一小问变化,从材料“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党政府 之武装暴动方针”“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之共同纲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答案。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当此 日寇猖獗,中华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际”“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并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答案。 (2)根据材料“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 铮铮、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和漫画可以从全民族抗战、国共合作、 世界反法西斯支持等方面来分析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敌后 战场和正面战场来举例,比如,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 响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故答案为: (1)变化:由“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 原因: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侵略不断扩大,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成为中国 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2)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全民族抗战;国共两党的合作;正面战场和敌后战 场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答出 3 点即可) 战例: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3)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 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 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小题 2】 【小题 3】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日本侵略和中共政策的影响来分 析。 (2)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战的过程和胜利的原因来分析。 (3)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特征和历史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材料的能力。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在中央设都察院,后升为正二品衙门,集纪检、组织、 公安、司法职能于一身。为了监察中央六部的活动,还创立了六科给事中,并建立 了御史巡按地方的制度。明朝监察制废采取“以卑临高”的制约机制,赋予监察文 武百官的大权,有事可以直除天子。监察官的选拔非常严格,非进士不能录用,使 监察官的职位显得十分尊崇,升迁也非常快。明朝的监察制度具有动态机制,采取 定期与临时相互交替的巡按方式对地方官员进行考察监督。 明代监察制度只赋予监察官“弹劾权”,对贪官的惩治取决于皇帝的好恶与喜怒, 随着封建制度的日益衰败,最终沦为统治阶级集团内部争权夺势、党同伐异的工具, 从而失去了澄清吏治的制衡作用。在明世宗嘉靖至明神宗万历的近百年间,无论是 监察官还是被监察的廷臣,都高举着效忠皇上与反腐败的大旗,相互攻讦,形成了 东林、齐、楚、浙四党交恶和内阁、吏部与言官三足鼎立的局面。 --摘编自赵刚《制度不是万能的--杂谈朱无璋反腐败和明朝的监察制度》材料二: 西方监察专员制度发端于 1809 年,是一个由宪法或立法机关通过立法或国会决定 的、由一个独立的高级官员负责的办事机构。监察专员制度的主要目标是改进公共 行政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后因保护人权、反腐败等需要,监察专员逐渐向地方政 府、国际组织、公司以及非政府组织、大学扩展。监察专员制度主要有三大功能: 一是监察专资采取非司法方式解决行政机关与普通公民之间的行政争端;二是监察 专员通过约束政府权力,弥补司法系统对行政权约束的不足;三是监察专员通过为 普通公民提供及时救济,保护公民的相关权利。监察专员制度逐渐与各国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建设合流,成为各国加强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摘編自袁新华《西方监察专员制度对我国监察体制改革的启示》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监察刑度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监察专员制度的主要功能。综合上述材料,从政治体制的角度分 析两种监察制度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 【答案】 【小题 1】(1)第一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一“朱元璋在中央设都察院,后升为 正二品衙门,集纪检、组织、公安、司法职能于一身。为了监察中央六部的活动, 还创立了六科给事中,并建立了御史巡按地方的制度”、“明朝监察制废采取以 卑临高的制约机制,赋予监察文武百官的大权,有事可以直除天子”、“明朝的 监察制度具有动态机制,采取定期与临时相互交替的巡按方式对地方官员进行考 察监督”、“监察官的选拔非常严格,非进士不能录用,使监察官的职位显得十 分尊崇,升迁也非常快”等信息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的作用,依据材料一“明代 监察制度只赋予监察官弹劾权,对贪官的惩治取决于皇帝的好恶与喜怒,随着封 建制度的日益衰败,最终沦为统治阶级集团内部争权夺势、党同伐异的工具,从 而失去了澄清吏治的制衡作用。在明世宗嘉靖至明神宗万历的近百年间,无论是 监察官还是被监察的廷臣,都高举着效忠皇上与反腐败的大旗,相互攻讦,形成 了东林、齐、楚、浙四党交恶和内阁、吏部与言官三足鼎立的局面”,结合所学 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即可。 (2)第一小问的功能,依据材料二“监察专员制度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监察专 资采取非司法方式解决行政机关与普通公民之间的行政争端;二是监察专员通过 约束政府权力,弥补司法系统对行政权约束的不足;三是监察专员通过为普通公 民提供及时救济,保护公民的相关权利”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明清 时期和近代西方的政治特点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 (1)特点:设立专门监察机构;形成监察体系;采用“以卑临高”和动态制约机 【小 题 2】 制;重视监察官员的选拔和任用;依附皇权,行使有限的监察权。 作用:有利于澄清吏治,加强皇权专制,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后期成为政治斗争 的工具,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2)主要功能:解决行政争端;完善法治机制;保护人权。 原因:中国:封建制度衰落,君主专制强化;监察制度是服务于皇权的工具,是 人治的体现。 西方:监察专员制度是西方民主与法治的体现,有法制保障;具有独立性。 【解析】本题考查东西方的政治制度。考查明朝监察刑度的特点和作用;西方监察专员 制度的主要功能以及两种监察制度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需要掌握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方 的监察制度的特点、原因以及影响。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方的监察制度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 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