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9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第6讲 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课件(97张)
考向揭密 • 素养突破 通史整合 • 精要必备 目 录 ONTENTS C 精准练题 • 高分突破 第一部分 高考全能通关 模块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 第一步 建通史 通史思维 —— 把握历史特征 第 6 讲 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 —— 西方工业 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 阶段特征 18 世 纪 60 年代到 20 世纪初,人类历史渐次进入 “ 蒸汽时代 ” 和 “ 电气时代 ” ,推动资本主义民主政体在世界范围内初步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丰富发展了人类的现代文明内涵。 政治 通过 1832 年议会改革,英国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完善;德、法先后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近代民主政治向欧洲大陆扩展。 经济 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 “ 蒸汽时代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进入 “ 电气时代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思想文化 19 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艺术风格盛行; 19 世纪中叶,现实主义文学兴起,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涌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现实主义文学继续发展,美术领域风格多样,鲜明地体现出经济对文化的推动作用。 一、政治 —— 两种政治文明的发展 1 .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与发展 (1) 英国: 1832 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君主立宪制趋向成熟。 (2) 美国: 19 世纪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至 19 世纪 50 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1860 年,成立不久的共和党开始执政。此后,共和党和民主党交替执政的局面一直持续至今。 (3) 德 国: 1871 年 《 德意志帝国宪法 》 颁布,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和联邦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4) 法国: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考向一 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1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Ⅰ ) 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 1765 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 “ 万能蒸汽机 ” ,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 ) A. 源自于劳动实践 B .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 .取决于资金保障 D .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解析: A 对:由材料 “ 1765 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 …… 改进制成 ‘ 万能蒸汽机 ’ ,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 ” ,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源自劳动实践。 B 错: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C 错:在瓦特改进制成 “ 万能蒸汽机 ” 的过程中工厂主的资助起到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 D 错:错在 “ 各阶层广泛参与 ”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大多来自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答案: A 2 . (2019· 高考浙江卷 ) 阅读下面示意图,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 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 泛应用密不可分 B .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 大工厂制度 C .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 产量的增加 D .生铁产量的变化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 1788 年英国生铁产量不断增加,结合所学, 1785 年蒸汽机在工厂开始使用,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故选 A 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组织形式上,产生了工厂制度,排除 B 项; 19 世纪 70 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电力广泛使用,排除 C 项;图表信息不能表明生铁产量增加对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的影响,排除 D 项。 答案: A 3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Ⅰ )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 A.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 .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解析: B 对:材料中对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认识,从强调经济条件,到后来强调制度因素,再到强调自然条件,体现了随着研究视角的不断拓展,认识逐渐趋于全面; A 错:材料中的几种观点都有合理性; C 错:材料中的经济条件、制度因素等都是相对欧洲其他国家而言的; D 错:后期学者研究与传统观点只是研究视角不同,无法判断哪一观点更可信。 答案: B 视角 1 工业革命与社会转型 (1) 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在观念和实践上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而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协调,也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 (2) 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3) 促使向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经济的重心迅速向拥有丰富煤铁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 (4) 促使社会思想转型:工业化和法国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导致了 1815 年以后种种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在 1848 年的欧洲革命中发挥了作用。 (5) 促使社会形态转型:工业革命后,经济形态上,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地位,城市化进程加快;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 新题预测 ] 1 .下表是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一些认识,据此可知 ( ) 人物 观点 汤恩比 从重商主义到自由放任主义的转变是工业化的原因,经营企业的自由是主要推动力 坎宁汉 日益增加的资本积累和扩大着的市场的结合,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 曼图 强调商业和信贷的扩大对工业革命做了准备 A. 工业革命原因的多元性 B .这些观点形成了完整的认识 C .阶级立场影响历史认识 D .没有考虑到英国的历史传统 解析: 材料从 “ 自由放任主义 ”“ 资本积累和扩大着的市场 ”“ 商业和信贷的扩大 ” 等方面解释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体现出工业革命原因的多元性,故选 A 项;这些观点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并没有形成了完整的认识,排除 B 项;材料反映出历史解释角度影响历史认识,排除 C 项;材料考虑到了英国传统的经济政策重商主义,排除 D 项。 答案: A 2 .工业革命造成人类历史的重大变化,它不仅意味着经济的巨大增长,而且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变动。以下选项中能体现 “ 社会的整体变动 ” 的是 ( ) ① 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②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 ③ 经济自由主义兴起 ④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解析: 工业革命标志机器生产时代的到来,故 ① 正确;工业革命推动机器大生产,故 ② 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思潮兴起,故 ③ 正确;工业革命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变革,故 ④ 正确,选择 C 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视角 2 第二次工业革命 1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 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美国等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 (3)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一些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如德国、日本,在这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4)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更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经济的结构,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的主要成分。 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 生产领域的变化: ① 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又一次飞跃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 “ 电气时代 ” 。 ② 工业部门:诞生了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 ③ 产业结构:在整个工业生产结构中,重化工业取代纺织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垄断组织形成。 ④ 社会生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状况与生活状况,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城市面貌也发生巨大变化。 (2) 政治领域: ① 政治制度:形成比较健全的以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式。 ② 社会主义运动: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诞生。 ③ 对外政策: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侵略方式的变化 ( 商品输出为主 —— 资本输出为主 ) 。 ④ 民主民族运动:促进了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⑤ 国际关系 ( 世界政治格局 )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3) 思想科技文化领域: 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国家干预经济 ( 凯恩斯主义 ) 。 ② 电的发明和应用:法拉第、发电机。 ③ 近现代物理学成就:普朗克、爱因斯坦。 ④ 现实主义文学。 ⑤ 印象派绘画:凡高、塞尚。 ⑥ 电影与电视出现。 [ 新题预测 ] 3 .下表反映了 1750—1900 年世界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殖民扩张 B .医疗进步 C .工业革命 D .城市发展 时间 ( 年 ) 欧洲 美国和 加拿大 拉丁 美洲 大洋洲 非洲 亚洲 总计 ( 百万 ) 1750 140 1 11 2 95 479 728 1850 266 26 13 2 95 749 1 171 1900 401 81 63 6 120 937 1 608 解析: 据材料分析可知,从 1750—1900 年世界人口总体上增加,殖民扩张伴随着战争与人口迁移,并未带来人口的迅速增长,故 A 项错误;医疗条件的进步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因此并非主要原因,故 B 项错误;据材料 “ 1750—1900 年 ” 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故 C 项正确;城市发展促进城市人口的增长,但材料中未涉及到城市人口的相关内容,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4 .下图反映了 1913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情况。 据此可知,此时 ( ) A .美国综合国力处于最强时期 B .英国已失去了世界贸易优势 C .德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D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已突显 解析: “ 1913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 ” 美国不是最强时期,故 A 项错误; “ 世界工业生产 ” 无法反应世界贸易的情况,故 B 项错误; “ 1913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 ” 只是大国强弱的一个方面,不能完全取代其他方面,故 C 项错误; “ 1913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 ” 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是不平衡的,在工业生产方面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格局,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视角 3 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发展 1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经历的四个阶段 (1) 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推动欧洲人走向海洋,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2) 荷兰、英国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3)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爆发于英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伴随着在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殖民活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端于德国、美国,核心成果是电力、内燃机、新能源的广泛应用,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及瓜分世界狂潮的出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 .对世界市场的辩证评价 (1) 总体而言:不公正、不平等,在世界市场中,英国等资本主义列强占主导地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成为其经济附庸 ( 宏观视角 ) 。 (2) 对资本主义国家:获得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场所,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生产力角度 ) 。 (3) 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双重作用,一方面给当地人民带来贫困、屈辱 ( 道德角度 ) ;另一方面瓦解了这些地区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发展 ( 生产力角度 ) 。 (4) 对世界:进一步密切了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增长,促进了不同类型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 ( 全球视野 ) 。 [ 新题预测 ] 5 . 1857 年,由英国提供资金的美国银行、铁路、商业公司纷纷破产,还爆发了货币危机,整个银行系统瘫痪。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英国和欧洲大陆,引发了一阵又一阵的破产浪潮。这折射出 ( ) A .欧美地区发展不均衡 B .世界贸易急剧的扩大 C .世界经济秩序不公平 D .经济危机具有可控性 解析: “ 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英国和欧洲大陆,引发了一阵又一阵的破产浪潮 ” 可以看出世界联系的加强,故选 B 项; “ 迅速蔓延 ” 无法体现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排除 A 项; “ 经济危机迅速蔓延 ” 不能体现经济秩序的不公平,排除 C 项; “ 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英国和欧洲大陆,引发了一阵又一阵的破产浪潮 ” 不能说明可控性,排除 D 项。 答案: B 考向二 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代议民主制发展 1 . (2015· 高考山东卷 ) “ 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 这强调的是 ( ) A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 .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 .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 .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 “ 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 可知,东西方的影响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故 A 项错误;依据材料 “ 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 可知是东西方相互碰撞和融合,故 B 项正确;依据题干材料 “ 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 ” ,可以看出近代中国逐渐介入世界事务,但并不能表现出是在按照西方模式演变,故 C 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 “ 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 可知东西方的交流强调的并不是西学东渐的过程,而是相互碰撞和融合的过程,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2 . (2019· 高考海南卷 ) 19 世纪 60 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 3 条宪法修正案,禁止各州实行奴隶制和强制服役,合众国的所有合法居住者都是美国公民,各州不得剥夺公民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利。这些修正案 ( ) A .取消了各州的立法权力 B .赋予了国会修改联邦宪法的权力 C .破坏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D .反映出 《 1787 年宪法 》 存在缺陷 解析: 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修改了美国宪法,禁止实行奴隶制和强制服役,这直接反映出原先的宪法存在缺陷,故本题选 D 项;国会拥有立法权,修宪是三权分立的体制所赋予的,而不是通过修正案才赋予了国会修宪的权力, B 项和 C 项错误;美国实行联邦制,各州只要在原则性问题上不违背 《 1787 年宪法 》 ,在本州内仍拥有独立的立法权力,故 A 项错误。 答案: D 3 . (2019· 高考海南卷 ) 1889 年 7 月 14 日是法国大革命 100 周年纪念日, 22 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召开大会并通过决议: “ 只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剥夺资本家阶级的生产资料并把它变为公有财产之后,劳动和人类才能获得解放。 ” 这反映出 ( ) A .法国大革命精神是大会指导思想 B .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C .无产阶级确立了夺取政权的目标 D .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解析: 材料中决议的基本含义: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阶级斗争观点。由此,可推出本题选 B 项;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不可能成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指导思想,排除 A 项; C 项的目标是在此以前早就有的,工人阶级在 19 世纪上半期就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排除 C 、 D 两项。 答案: B 4 . (2014· 高考山东卷 ) “ 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 ……”“ 合议即成 ” 是指签订了 ( ) A . 《 南京条约 》 B . 《 天津条约 》 C . 《 北京条约 》 D . 《 马关条约 》 解析: 材料 “ 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 ” 说明是甲午战后, 《 南京条约 》 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 A 项错误; 《 天津条约 》 和 《 北京条约 》 均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签订,故 B 、 C 两项错误;甲午战后,民族危机严重,很多人思想观念转变,积极向西方学习,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视角 1 欧美代议制的扩展 1 . 资产阶级的民主理论 (1)14—17 世纪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对专制制度冲击。 (2)17—18 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民主理论产生与发展。 (3) 法律是民主政治确立的重要保证。 2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17—18 世纪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初步确立 ( 英、美、法 ) 。 (2)19 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扩展:原有资产阶级代议制向纵深发展;部分专制国家向资本主义过渡 ( 德、俄、日 ) 。 (3)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代议制完善,政党政治走向成熟。 3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多样性 (1) 法、美共和制: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议会是权力中心;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权力中心在总统。 (2) 英、德君主立宪制: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是权力中心;德意志帝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与宰相是权力中心。 4 .代议制体现的时代特征与价值取向 (1) 时代特征: ① 观念转变:天赋君权到天赋人权;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 ② 制度转型:人治转向法治;权力政治转向权利政治;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 (2) 价值取向: ① 呼唤启蒙的声音,追求理性的力量。 ② 反抗专制的压迫,追求民主的进步;政府的权力受到限制,保障自由;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促进发展;社会的发展平稳有序,政局稳定。 5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由理论到实践 (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 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 巴黎公社。 (3) 社会主义制度的实现 —— 十月革命。 [ 新题预测 ] 1. 法国 1875 年宪法赋予了参议院很大的权力,如它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案,但参议院的议员却是由地方代表和地方政治家间接选举产生。这样规定可能主要是 ( ) A .实行精英政治的需要 B .满足共和政体的需要 C .调和不同势力的利益 D .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解析: 之所以出现参议院权力较大,而且是间接选举产生,是各派政治力量妥协的结果,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2 .巴黎公社形成了异于 “ 三权均衡 ” 的 “ 人民监督 ” 这一新型的权力制约机制。在马克思看来,公社的 “ 人民监督 ” 像一个 “ 倒金字塔 ” 结构,与人民选举的正 “ 金字塔 ” 结构形成了权力对称,有效地防止了官僚腐败和权力失衡。这表明巴黎公社 ( ) A .实现了权力的绝对监督 B .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C .选举权与监督权相矛盾 D .堪称科学社会主义典范 解析: A 项说法太绝对,题干中只是说有效地防止了官僚腐败和权力失衡,故 A 项错误;一个 “ 倒金字塔 ” 的人民监督和一个 “ 正金字塔 ” 的人民选举共同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故 B 项正确;题干揭示的是选举权和监督权相结合,而不是矛盾,故 C 项错误;巴黎公社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典范,仅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视角 2 19 世纪到 20 世纪社会文明的转型 (1)19 世纪中期: ① 经济:工业革命相继完成,并将人类逐步推进 “ 蒸汽时代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同时加紧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② 政治:代议制民主政体在欧美大陆不断扩展、完善和巩固,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西方政治文明的转型完成;工人运动蓬勃开展。 ③ 思想:马克思主义诞生;自由主义兴起;基于对 “ 理性王国 ” 和工业革命反思之上的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兴起。 (2)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① 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以垄断为组织形式的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模式基本成熟;同时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西方完成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② 政治:资本主义现代民主政治日益成熟和巩固。 ③ 思想文化:自由主义受到垄断组织的影响;基于物理学发展之上的印象派艺术开始流行。 [ 新题预测 ] 3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状况,经济持续增长,中等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对现存的政治制度造成重大的压力。中等阶级要求变革,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不相称,希望在 “ 有产 ” 的同时也要 “ 有权 ” 。于是,英国 ( ) A .发生了 “ 光荣革命 ” B .颁布了 《 权利法案 》 C .形成了责任内阁制度 D .改革了议会选举制度 解析: 光荣革命在工业革命之前,故 A 项错误; 《 权利法案 》 颁布在工业革命之前,故 B 项错误; 1721 年形成责任制内阁,工业革命开始于 1765 年,故 C 项错误;由材料 “ 他们觉得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不相称,希望在 ‘ 有产 ’ 的同时也要 ‘ 有权 ’” 可知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扩大政治权利,从而推动了议会改革,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4 . 19 世纪,英国发起 “ 拯救工厂儿童运动 ” ,使他们逐渐回归其 “ 儿童 ” 本质。 1880 年,英国实施强制义务教育法,学校肩负起培育 “ 新型儿童 ” 的责任。这些举措的目的是 ( ) A .全面构建社会保障体系 B .继续保持其强国地位 C .进一步扩大政治普选范围 D .以多种方式干预经济 解析: 教育是强国之本,英国的这些举措目的就是要继续保持其强国地位,故 B 项正确; A 、 C 、 D 三项材料均未涉及,排除。 答案: B 视角 3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德国社会发展的特点 (1) 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处于领先地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很快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 (2) 政治上:与经济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德国的政治体制相对保守,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国内极端民族主义盛行,最终使德国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潭,德国的民族崛起严重受挫。 (3) 外交上:德国周围强国林立,英国、法国、俄国等大国都高度警惕德国的崛起,德国力图突破大国的封锁,开始争夺海外市场。 (4) 科技上:德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物理学方面成就突出。 (5) 文化上:哲学成就突出,文学、艺术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 新题预测 ] 5 .下图为某学生在学习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单元所做的课堂笔记。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 A .共和之路举步维艰 B .议会粉饰君主专制 C .国家权力间制约与平衡 D .虚位君主统而不治 解析: 根据材料 “ 政治电路图 ” 不难看出,这里很明显呈现的是近代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政体状况,其政体为君主立宪制而非民主共和制,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不难看出,在德意志第二帝国政体运行中,居绝对主导地位的是皇帝和宰相,而作为立法和监督机构的帝国国会和联邦议会只是处于一个相对次要的从属地位,故 B 项正确;根据材料笔记我们很容易看出,帝国国会和联邦议会对政府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作用都是非常有限的,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电路图很容易看出,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政体运行中,皇帝居于最为关键的核心地位,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6 . 1883—1889 年,德国颁布疾病保障、意外工伤保险等社会立法条例, 1887—1889 年,英国政府参与议会会议次数占全部会议次数的 84.5%,1885—1889 年,美国克利夫兰否决国会议案 324 项。这些现象 ( ) A .表明早在 19 世纪末期福利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形成 B .体现了 19 世纪末资本主义行政权力日益增长的趋势 C .说明 19 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行政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D .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 19 世纪末期已大规模应用 解析: 依所学, 1929 年经济大危机后,福利制度才在西方国家开始形成,故 A 项错误;据材料 “ 英国政府参与议会会议次数占全部会议次数的 84.5% ,美国克利夫兰否决国会议案 324 项 ” 可知政府的行政权力增强,故 B 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政府行政权力的增长,而不是强调凌驾于议会之上,故 C 项错误;依所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规模运用,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考向三 工业革命影响下的思想、科技与文艺 1 . (2019· 高考浙江卷 )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一位发明家偶然发现,簧片在带铁芯线圈附近的振动可以导致圈内电流的强弱变化,反过来,同样的电流变化可以导致磁铁线圈附近簧片的振动。根据这一物理原理,他发明了通过电流传播人的声音和语言的重要通讯工具。这位发明家是 ( ) A. 爱迪生 B .莫尔斯 C .贝尔 D .马可尼 解析: 根据材料 “ 他发明了通过电流传播人的声音和语言的重要通讯工具 ” ,传播人声的通讯工具为电话,它发明者是贝尔,故选 C 项;爱迪生是电话的改良者,排除 A 项;莫尔斯发明了电报编码,排除 B 项;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用以传送文字和数字,排除 D 项。 答案: C 2 . (2019· 高考江苏卷 ) 1919 年 5 月 29 日,英国皇家学会科考队在几内亚湾普林西比岛拍摄的日蚀照片和随后的计算证实了如下观点:引力是因质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时空连续场的弯曲。本次科考活动支持了 ( ) A. 经典力学 B .相对论 C .进化论 D .量子论 解析: B 对:根据材料中 “ 引力是因质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时空连续场的弯曲 ” 说明物体的质量是随着时空变化而改变的,体现的是相对论思想。 A 错:经典力学下,物体的质量是固定的,与材料不符。 C 、 D 错:进化论属于生物领域,量子论属于微观领域。 答案: B 3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Ⅱ ) 1836 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 《 钦差大臣 》 ,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 ( ) A. 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 .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 .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 .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解析: B 对:材料中小城里的人对小官吏的各种巴结,体现了俄国专制体制的腐朽; A 错: 1836 年,俄国处于沙皇专制统治之下; C 错:果戈里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该作品批判了专制体制; D 错:材料体现的是对权力的崇拜,与拜金主义风气关系不大。 答案: B 视角 1 和谐、自由、平等的核心价值观 ——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演变 1 . 演变 (1) 人的觉醒:古希腊的人文精神 ( 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 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强调人的价值。 (2) 人的发现:文艺复兴 ( 人追求世俗的生活 )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现世的享乐。把人从神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3) 人的救赎:宗教改革 ( 人追求心灵的生活 ) 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把人从教权的控制中解放出来。 (4) 人的智慧:启蒙运动 ( 人追求政治的生活 ) 激发了人追求理性的勇气和决心,把人从王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5) 人的力量:自然科学 ( 人追求幸福的生活 ) 建立了人在自然界中的自信,把人从自然束缚中解放出来。 2 .西方人文精神发展反映出的社会背景 (1) 从政治角度看: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与教权的束缚,取得政治地位。 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8 世纪在资本主义和启蒙运动推动下爆发法国大革命。 (2) 从经济角度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新航路开辟、西欧殖民扩张和掠夺密切相关,反映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长的历程。 (3) 从思想角度看: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与当时西方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文艺复兴标志着近代人文主义的兴起;宗教改革后人文主义得以扩展; 18 世纪启蒙运动人文主义发展到顶峰。 [ 新题预测 ] 1 .伏尔泰和卢梭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们思想的共同主张包括 ( ) ① 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② 提倡暴力革命 ③ 提倡 “ 自由、平等、博爱 ” ④ 反对君主专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解析: 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故 ① 错误,卢梭提倡暴力革命,故 ② 错误,伏尔泰和卢梭都主张人生而自由平等,故 ③ 正确,卢梭和伏尔泰都反对君主专制,故 ④ 正确,选择 D 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2 .他们 ( 行政官或者国王 ) 仅仅是主权者 ( 人民 ) 的官吏,是以主权者的名义在行使着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而且只要主权者高兴,他们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 ” 该启蒙思想家主张 ( ) A .天赋人权说 B .分权制衡说 C .社会契约论 D .三权分立说 解析: “ 他们 ( 行政官或者国王 ) 仅仅是主权者 ( 人民 ) 的官吏,是以主权者的名义在行使着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 ” 体现的是社会契约思想,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视角 2 工业革命对思想、文艺及影视艺术发展的影响 1 . 思想方面: 19 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明显,形成一股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马克思主义诞生。资本主义发展中自由主义思想盛行。 2 .文学艺术 (1) 文学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反映社会现实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出现。 (2) 绘画艺术方面: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借助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的现实主义和印象画派出现。 (3) 音乐方面:浪漫主义音乐盛行,出现了阵容庞大的交响乐团和气势恢弘的歌剧等。 3 .影视艺术 (1)19 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电视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2) 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响艺术发展的动力。 (3)19 世纪末,电影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艺术。 (4)20 世纪 20 年代,电视艺术诞生。 [ 新题预测 ] 3 .在某一时期,生活节奏加快,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并存,文艺领域也出现了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流派,生物学领域也打破了神学创世说的禁锢。上述现象的出现 ( ) A .受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影响较大 B .推动了人文精神不断走向成熟 C .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D .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诸多矛盾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现象受工业革命、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自然科学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故 A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人文主义发展成理性主义,不断走向成熟的是 “ 生物学领域也打破了神学创世说的禁锢 ” ,而不是材料中的所有现象,故 B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前面分析可知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只是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 “ 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并存 ”“ 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流派 ”“ 生物学领域也打破了神学创世说 ”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社会存在诸多矛盾,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4 . 19 世纪英美文坛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诞生了一批描写女性的文学作品,如 《 德伯家的苔丝 》《 红字 》《 名利场 》《 简 · 爱 》 等,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出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 .工业革命的发展 B .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 C .启蒙运动的兴起 D .女权主义意识的兴起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 “ 19 世纪英美 ”“ 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 ” 可知,当时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转变,故 A 项正确; B 、 C 两项并非其主要原因,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男女平等的思想,并非女权主义,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精准练题 • 高分突破 点击进入 wor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