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四 中国近代政治的艰难转型学案(江苏专用)
近代中国的一百多年,始于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终于独立、民主、自由的新中国的成立。其间,列强通过不断侵华使中国日益陷入亡国灭种的危机之中,中国各阶层则为救亡图存、维护国家主权进行着前赴后继的抗争,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实现了民族独立,而且实现了人民民主,从而形成了近代史上的三条知识主线。 外国对中国的侵略经历了蚕食边疆、间接控制到全面侵略的过程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外国势力开始侵入东南沿海一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势力遍布东部沿海并开始深入内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通过清政府间接控制了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侵华战争则以灭亡中国为目标,占领了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直接实行殖民统治。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经历了由单阶级独斗、多阶级联合到全民族抗争的过程 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主要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统治势力。最初表现为某一阶级独自进行的反抗,有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后来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其中五四运动是城市工人、市民、小资产阶级的联合斗争;国民革命运动则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联合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最后是抗日战争,包括海外华侨在内的全民族各阶层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抗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真正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参与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近代中国的屈辱和民族觉醒 一、近代列强侵华和中华民族的屈辱史 1.英国独霸(1840-1894年) (1)特点:英国在华势力最大;法、美、俄也追随英国加强对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华形式。 (2)鸦片战争(1840—1842年) ①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开拓市场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②结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 ③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①原因: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②结果:英法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俄国趁机割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③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2.群雄逐鹿(1894-1914年) (1)特点:甲午中日战争后,英、日、德、俄、法、美等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以资本输出为主。 (2)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①原因:日本为满足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 ②结果:签订了《马关条约》,反映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③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①原因:根本原因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直接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镇压义和团运动。 ②结果:签订了《辛丑条约》。 ③影响: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3.日美争夺(1912-1949年) (1)特点:日美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国家。日本主要通过战争手段对华侵略,美国则主要通过经贸活动掠夺中国,最终美国战胜日本,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 ①背景:欧洲国家忙于一战;北洋军阀政府腐朽卖国。 ②特点:日美分别扶持自己的代理人,日本占据一定的侵华优势,美国对其进行牵制。 (3)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7年) ①背景:北洋军阀统治瓦解,美国积极扶持南京国民政府。 ②特点:随着美国在华势力的增长,日美在华争夺不断加剧,日本发动对华侵略战争,以军事手段维护其侵华权益。 (4)国民政府统治后期(1937—1949年) ①背景: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②特点: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建立军事同盟,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 二、近代中国各阶层救亡图存的抗争精神 1.太平天国运动——新旧交替时代的反封建反侵略 太平天国运动是历代农民斗争的最高峰,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最终失败。 2.义和团运动——民族危机加深下抗击八国联军 (1)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2)斗争:由山东发展到京津地区,在天津、北京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阻击侵略者。 (3)口号:“扶清灭洋”具有抗击侵略的爱国性与对先进文明的排他性。 3.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精神 (1)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它沉重打击了以北洋军阀为代表的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 (2)五四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英勇斗争精神。五四精神作为一面旗帜,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奋勇向前。 1.从通史角度理解近代列强侵华阶段特征及影响 (1)阶段特征 ①19世纪40-60年代:列强侵略以发动战争为打开中国大门的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主要国家为英、法、美、俄。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略在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治华”;经济上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主要国家:除英、法、美、俄外,德、日、意加入,尤其是日本曾独霸中国。 ③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列强侵华方式主要从“以华治华”到独霸中国;侵华主要国家是美日;侵华主要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霸中国。 (2)双重性影响 ①破坏性: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源。 ②建设性(客观影响):他们把西方技术带到中国,对中国旧制度、旧观念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推动了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千年未有之变局 (1)变局之因:外敌入侵。(两种不同文明之间的较量) (2)具体表现 ①政治上 a.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国内政局:满洲贵族势力削弱,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汉族官僚地主势力增强。 c.斗争性质:进入反封建反侵略的旧民主主义时期,太平天国是民主革命的先声。 d.社会阶层:买办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兴起。 ②经济上: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攫取的经济特权加紧侵略,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产生。 ③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政策破产;转向被迫开放;“理藩”外交被冲击,朝贡贸易体制被打破。 ④思想上:传统的“夷夏”观念开始转变,“天朝上国”的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3.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 (1)第一个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贵华贱夷,闭关锁国,清朝与周边国家维持着长期的和平。 (2)第二个时期:19世纪40至50年代,清朝缺乏主权观念(如领土、司法、关税等),但增强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3)第三个时期:19世纪60至80年代,筹办洋务以自强,设立总理衙门开展近代外交,筹划海防,近代海权意识觉醒,以夷制夷维持和局。 (4)第四个时期: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逐渐丧失抗拒列强的信心,开始主动地适应列强的要求,进行一定程度的外交政策调整。 4.中华民族的觉醒 民族觉醒的本质内涵是民族认同感和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的精神。进入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中华民族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各民族之间空前形成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也在各民族共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得到了升华。 (1)鸦片战争——民族意识的萌发 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开始发生改变,人们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反对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2)甲午中日战争——民族意识逐渐强化 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狂潮使民族危机空前强化,首先是知识分子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紧接着是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民族意识逐渐强化。 (3)五四运动——民族意识的升华 五四运动是一次全民族参与的反帝爱国运动,工人、农民、资产阶级空前团结,“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情,使民族意识进一步升华。 (4)抗日战争——民族意识的高涨 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中国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形成高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复兴意识也达到了空前的觉醒。 列强侵略与人民的抗争及晚清外交、教育的近代化 【真题典例】 1.命题点:中华民族的觉醒 (2019·高考江苏卷)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 ) A.1840—1894年 B.1895—1911年 C.1912—1945年 D.1946—1949年 [满分秘籍] 扣题眼: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和“日本领事馆”,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后中国人民痛恨日本侵略者,所以不拉倭奴;中国民国建立后的国人称“国民”,该车夫的民族意识增强。 析错点:“1840—1894年”和“1895—1911年”都是清政府被推翻以前;1946年抗日战争已经胜利,日本战败,上海不再有材料中类似日本人的活动。 【答案试解】 C 2.命题点: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2017·高考江苏卷)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 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 [满分秘籍] 扣题眼: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官员掩盖社会阶级矛盾(“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欺压良善”、自骄自大(官犹诩诩自得……自命为能员)。 析错点:抓住关键信息,“贫富不均”“莠民作乱”是官员所掩盖的社会现实,“民性懦弱”是官员粉饰太平的说辞,皆为耆英说明吏制败坏的论据,不是战争失败的原因。 【答案试解】 D 3.命题点:近代中国外交的艰难转型 (2018·高考全国卷Ⅰ,T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材料,对比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对于舆论宣传重视程度的不同。 析错点:题干材料并未体现欧美舆论影响战争进程或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也没有说明日本企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答案试解】 C 4.命题点: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2017·高考江苏卷)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依据下图(局部)可以推断:影响高等学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政治 B.文化传统 C.人口密度 D.地理环境 [满分秘籍] 扣题眼:观察地图,从1936年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分布图上可以看出,主要的专科以上学校都在东部沿海地区和沿江地区,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分析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 析错点:“文化传统”是影响高等学校分布的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人口密度”是影响高等学校分布的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地理环境”是影响高等学校分布的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 【答案试解】 A 【预测演练】 1.(命题点:中国外交的近代化)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两国大臣及属员文书来往俱用平行照会”,此后,又通过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了两国常驻公使和领事制度,并指出两国“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大清、大英两国京师”。这些规定( ) A.使清政府舍弃天朝观念 B.体现了洋务运动的初衷 C.适应了近代外交的需求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选C。材料“两国大臣及属员文书来往俱用平行照会”“规定了两国常驻公使和领事制度”反映了近代外交的特点,这些规定适应了近代外交的需求,故选C项;清政府天朝观念依然存在,排除A项;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排除B项;当时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际地位不高,排除D项。 2.(命题点:中国近代外交观念的转变)1874年,日本以“番地无主”为由侵略台湾。清廷在给闽浙总督的上谕中强调:“番地虽居荒服,究隶中国版图……遂听其蛮触相争,必为外国所轻视,更生觊觎。该督惟当按约理论,阻令回兵,以敦和好。”这表明清政府( ) A.高度重视台湾的海防地位 B.防范西方列强干预 C.以近代外交方式维护主权 D.力图维护天朝尊严 解析:选C。根据材料“该督惟当按约理论,阻令回兵,以敦和好”可知,清政府以近代外交方式维护主权,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清廷购买铁甲舰、练水雷车、建新式炮台、练洋枪队等海防措施,排除A项;根据材料“番地虽居荒服,究隶中国版图……遂听其蛮触相争,必为外国所轻视,更生觊觎。该督惟当按约理论,阻令回兵,以敦和好”可知,清政府防范西方列强扩大侵略,排除B项;材料“当按约理论,阻令回兵”表明清政府力图维护领土主权,排除D项。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探索 一、清朝政治体制改革的探索——清末宪政改革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陷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国内的立宪派要求通过建立君主立宪制挽救清朝的统治。 2.活动: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11年,皇族内阁成立,证明所谓的立宪不过是一场骗局。 3.影响 (1)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推动的宪政改革,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有着保守性和欺骗性,加剧了中央与地方之间、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 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化探索 1.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制的提出 (1)早期维新派 ①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 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主张兴办学校。 (2)资产阶级维新派 ①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②政治近代化的启动——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虽然失败了,但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在当时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进步意义。 2.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共和的实践(辛亥革命) (1)确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春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献,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意义: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 三、人民民主的设想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确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并为之奋斗。 1.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中共一大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中共二大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加强工农联盟,建立工农革命政权,领导根据地人民进行经济建设和民主建设。 3.全民族抗战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 并接受民主人士的合理建议;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指出要建设一个各阶级联合执政的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4.解放战争后: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并在政权组织、人事安排上充分体现了民主,使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清末民初宪政实践的考量 1.维新变法揭开了清末民初宪政实践的序幕。康有为和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提出的召开国会、制定宪法等主张已突破了专制主义的政治传统,第一次将变封建专制为立宪制提上了实践日程,从而揭开了清末民初宪政转型的序幕。但是,从实际变革情况看,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百日维新乃是有立宪之议却无立宪之举。 2.辛亥革命是清末民初宪政转型的一次重要实践。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肇建了民国,引入了内阁、议会、总统等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和民主观念,给中国带来了近世的文明。但是,从中央到地方的整个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却依然掌控在封建势力手中,先是袁世凯的专制、复辟,后有北洋军阀的称雄割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已然成为一纸空文。 3.对清末民初宪政实践的思考。首先,宪政必须建立在本国历史与国情基础之上,应以符合本国实际情况为宜,要有自己的制度安排和价值选择。其次,宪政的实现离不开民众积极的政治参与,民众积极的政治参与是宪政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社会条件。第三,要大力发展经济建设,为实现宪政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清末民初政治近代化的艰难转型 【真题典例】 1.命题点:西方人对戊戌变法的态度 (2019·高考全国卷Ⅱ,T28)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题干材料“1898年”“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等信息,从西方人对光绪帝变法与慈禧太后的态度方面理解。 析错点: 对变法“广泛支持”不符合当时社会事实;1898年,加强排外活动的是义和团运动;材料强调的是部分西方人对戊戌变法的态度,未涉及列强干涉中国内政。 【答案试解】 D 2.命题点: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历程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满分秘籍] 扣题眼:本题的关键是对现代化的理解,现代化主要指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 析错点:材料强调对现代化概念的理解。清末新政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鸦片战争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不利于中国的现代化。 【答案试解】 B 【预测演练】 1.(命题点:戊戌变法的影响)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导致了中国的转型走向了一个更加艰难更加惨烈的道路,因为共和政体在中国文化传统里缺乏支撑的要素,不像西方文化里,有希腊的城邦与罗马共和政体的这样的制度遗产。作者旨在强调( ) A.共和政体确立的过程漫长而曲折 B.历史传统与政治制度建立密切相关 C.君主立宪制更符合当时中国国情 D.戊戌变法导致了近代的动荡与徘徊 解析:选B。从材料中的“因为共和政体在中国文化传统里缺乏支撑的要素,不像西方文化里,有希腊的城邦与罗马共和政体的这样的制度遗产”来看,作者旨在强调历史传统与政治制度的建立密切相关,故答案为 B 项。材料强调的是共和政体与文化传统的关系,排除 A 项;材料没有表明作者关于中国适合实行何种政体的观点,排除 C 项;材料只是提及戊戌变法的失败带来中国政治转型的艰难,D 项是对材料的误读。 2.(命题点:清末新政的内容)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其核心是强调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却又不能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臣民的权利。此外,还规定了议院、选举方面的内容。可见,《钦定宪法大纲》( ) A.实践了“中体西用”治国理念 B.含有资产阶级宪政的因素 C.是民主和科学思想传播的结果 D.是统治政策的实质性变化 解析:选B。“中体西用”强调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钦定宪法大纲》没有涉及此类内容,故A项错误;据材料“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其核心是强调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却又不能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臣民的权利,此外,还规定了议院、选举方面的内容”可知,《钦定宪法大纲》含有资产阶级宪政的因素,故B项正确;民主和科学思想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故C项错误;《钦定宪法大纲》的核心是强调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清政府的统治政策没有实质性变化,故D项错误。 资产阶级对政治民主化的探索 【真题典例】 命题点:孙中山对民主革命的反思 (2018·高考全国卷Ⅱ,T29)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题干材料,孙中山吸取旧民主主义革命“组织之方法不善”的教训,主张效法俄国。 析错点: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走苏俄革命道路”是中共的选择;孙中山终生致力于反封建革命斗争,资产阶级代议制仍是孙中山追求的目标;“反封建”是当时国共两党的共同目标。 【答案试解】 C 【预测演练】 1.(命题点:立宪派在民主革命进程中的作用)武昌起义后,立宪派掌握了多数省的政权,促使湖北军政府参加南北和谈,推进了国内统一;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立宪派向革命派进攻,迫使革命党人接受和谈条件,推选袁世凯建立北京政府,中国实现暂时的稳定与统一。由此可知立宪派( ) A.由资产阶级维新派转化而来 B.意在建立民主以实现君主立宪 C.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 D.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 解析:选D。由材料“立宪派掌握了多数省的政权,促使湖北军政府参加南北和谈,推进了国内统一”“立宪派向革命派进攻,迫使革命党人接受和谈条件……中国实现暂时的稳定与统一”可知,立宪派缓冲阶级矛盾,推进国家的稳定和统一,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创造相对平稳的社会环境,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立宪派的作用而非立宪派的来源,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立宪派的政治目标,排除B项;立宪派通过给革命党人施加压力等措施滞缓了革命形势的发展,排除C项。 2.(命题点:孙中山向俄国革命学习)1923年11月,孙中山在演说中强调,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就要向俄国学习。俄国革命,原来只有民权、民生两大内容,但在十月革命后六年间,俄国都在为民族主义奋斗。因此,俄主义与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实在暗相符合。孙中山的上述观点表明他( ) A.巧妙地将中俄两国革命理论联系在一起 B.找到了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相同之处 C.密切关注中俄两国革命理论的不同之处 D.在某种程度上仍排斥苏联的革命思想 解析:选A。依据材料“俄主义与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实在暗相符合”可知,孙中山的观点巧妙地将中俄两国革命理论联系在一起,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孙中山关于中俄革命理论的观点,不是其对两国的革命道路的认识,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两大理论的相同之处,不是不同之处,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孙中山对苏联革命思想的认同,不是排斥苏联的革命思想,D项错误。 日本侵华与中国的十四年抗战 一、侵华日军罪行 1.一个意图:征服(吞并)中国。 2.滔天罪行: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组建“七三一”部队;对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奴化教育,殖民掠夺与统治。 二、全民族抗战 1.旗帜: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地域: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 3.参战:全国各个阶级、阶层。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 4.团结:全国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同存异,在抗日的基础上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5.合作: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6.基础:广大群众。抗日战争的基础和力量源泉。 1.抗战时期的废约外交 (1)过程 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对德、意、日宣战,并宣布取消与之有关的不平等条约,废约行动正式开启。美国出于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日士气以及对日政治斗争的需要,开始考虑提前废约,并与英国进行磋商。而英驻华大使薛穆建议本国“应该立即行动,干净彻底地废除不平等条约”。 ②1943年1月11日,中美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同日,中英在重庆签署《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新约规定废除的英美在华特权有:领事裁判权、通商口岸特别法庭权、使馆区及一些铁路沿线的驻兵权、沿海贸易与内河航行权、外人引水权、英籍海关税务司权等,同时宣布废除《辛丑条约》,将天津、广州的英租界及北平使馆区的各种权益归还中国。 (2)评价:中美、中英新约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美英建立了国际法意义上的平等互惠关系,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志,推动了盟国间的合作,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 2.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1)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 (2)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战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3)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3.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 ①工业化进程:在全民族抗战爆发前的十年里,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推动下,中国现代化工业高速发展,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彻底地打断了中国原有的工业化进程。 ②民主化进程:抗战时期建立起来的战时体制使国民党加紧建立国民党一党独裁专制,排斥其他民主力量,增加了在中国推行民主的难度。 (2)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 ①政治民主化层面:抗日战争为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条件。 在民族生存受到日本侵略严重威胁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治派别先后发出了开放民主的声音,尽管南京国民政府开放的民主十分有限,但却是前所未有的。 以共产党为代表的进步力量逐步发展壮大,在其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普遍选举制和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三三制原则,表明了中国社会出现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积累了经验。 ②国家统一层面:各民族、各阶层团结抗日成为国内统一的基础。人民在战争中自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的领导者,为随后统一全国积攒了力量。 ③经济层面 国民政府在战时建立起了战时体制,在工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现代化因素。尤其是沿海工业的内迁,改变了中国西部工业落后的状况。 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阶级构成的比例也由此发生变化,为后来的土地改革准备了条件。 ④民族精神层面:唤醒了全体中华民族的觉醒。在爱国主义旗帜的召唤下,中华民族焕发出强大的民族精神,支撑抗战取得最终胜利。 ⑤国家主权层面:为中国赢得国际地位和大国声望,收回并明确了台湾的领土主权。1942年,中国与美、英、苏等26国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并于战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1943年,中国与美、英等国签署了废除旧约、签订新约的协议,获得了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应有的尊严。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了中国对东北、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等领土的主权,中国政府于战后收回了这些领土的主权。 全民族抗战 【真题典例】 1.命题点:中国人民英勇反抗日本的侵略 (2019·高考江苏卷)观察时事漫画《不许戎衣有泪痕》(见下图),对其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夫唱妇随赴战场 B.抗战流血不流泪 C.国共北伐齐协力 D.解甲归田喜而泣 [满分秘籍] 扣题眼:根据“1940年”可判断当时是抗日战争期间,根据《不许戎衣有泪痕》可知,漫画反映的是妻子送丈夫奔赴抗日战场的情形。 析错点:漫画反映的是妻子送丈夫上战场,而不是夫唱妇随上战场;国共北伐和漫画时间不符;《不许戎衣有泪痕》反映的是奔赴战场,而不是解甲归田喜极而泣。 【答案试解】 B 2.命题点: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抗战 (2017·高考江苏卷)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 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 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 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满分秘籍] 扣题眼:“1937年8月”,是关键信息。 析错点:“粉碎了第三次‘围剿’”是在1931年;“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是在1936年;“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非人民军队的“游击战”。 【答案试解】 B 3.命题点:敌后抗日力量的壮大 (2018·高考全国卷Ⅱ,T30)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材料,政治权利的提高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 析错点:“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是在1952年;国民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得以实现”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材料未涉及国民党的影响。 【答案试解】 A 【预测演练】 1.(命题点:全民族抗战)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编印的《政治常识》中讲道:“中山先生说三民主义是共产主义的朋友,这一句话说明了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不是对立的,而是一致的……信仰三民主义的国民党和信仰共产主义的共产党,不应是仇敌而分裂,应该是互助互让的朋友而合作。”这种宣传的根本目的在于( ) A.回击国民党反共行动 B.维护全民族抗战大局 C.阐明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 D.巩固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解析:选B。材料中提及“信仰三民主义的国民党和信仰共产主义的共产党,不应是仇敌而分裂,应该是互助互让的朋友而合作”,这种宣传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国共合作,维护全民族抗战大局,故选B项;这种宣传的直接目的在于回击国民党反共行动,排除A项;“阐明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为这种宣传的内容,排除C项;“晋察冀边区”说明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排除D项。 2.(命题点:中共经济政策的转变)1928年,中共六大明确提出“没收外国资本的企业和银行”,而1945年中共七大报告中又指出“在服从中国法令、有益于中国经济的条件下,外国投资我们是欢迎的”。这一政策的转变( ) A.主要是为了适应民族战争的需要 B.说明党积极探索对外开放的道路 C.主要基于中国革命形势发展变化 D.反映了党的对外经济政策的成熟 解析:选C。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共六大上提出没收外国资本,是因为代表们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中心任务是驱逐帝国主义,实行土地革命, 建立苏维埃政权。而在中共七大时,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将是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欢迎外国来投资,这说明题干中政策的转变主要基于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故选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民族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排除A项;对外资态度的变化说明中共积极探索革命道路,排除B项;此时中共正在探索对外经济政策,尚未到成熟阶段,排除D项。 辩证认知国民党在抗战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真题典例】 1.命题点: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政策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满分秘籍] 扣题眼:抓住关键信息,国民政府加强了沿海要塞建设和城市交通线防御的工事,与民族危机直接相关。 析错点:国民政府布置的防御工事主要侧重于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与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不符;国民政府“围剿”红军的区域集中在南方,与豫北、晋北、绥东等地区无关;沪杭是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区域,加强此地的防御工事,与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无关。 【答案试解】 B 2.命题点:抗战相持阶段国民政府的政策 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题干信息,国民党不承认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也不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从国民党的阶级属性理解国民党的意图。 析错点:此举抹杀了其他党派对抗战的贡献,而不是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此举压制其他党派,损坏其团结抗日的形象;材料并没有涉及抗战的领导权问题。 【答案试解】 D 【预测演练】 1.(命题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某次会战失利后,“通往重庆后方的水路受阻,只能改走巴东线”“日本得以展开对中国西南大后方空中作战”。该会战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解析:选D。根据材料“通往重庆后方的水路受阻,只能改走巴东线”“日本得以展开对中国西南大后方空中作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枣宜会战以日军占领宜昌结束,宜昌位于长江上中游分界处,故选D项;淞沪会战,位于长江入海口,排除A项;太原会战的战场在黄河以北,与“通往重庆后方的水路”无关,排除B项;同理,徐州会战是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排除C项。 2.(命题点:国民党的正面抗战)武汉失守后,国民政府声明:“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我国抗战之决心”,“任何城市之得失,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全局”;要“更哀戚、更坚忍、更踏实,更刻苦、更猛勇奋进”。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国民政府( ) A.不以城池的得失作为胜负依据 B.坚持持久抗战以争取最后胜利 C.准备收复失地并发起战略反攻 D.保持乐观的心态并坚信速胜论 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汉失守后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由材料“绝不能动摇我国抗战之决心”“更哀戚、更坚忍、更踏实,更刻苦、更猛勇奋进”可知,国民政府决心持久作战以争取抗战胜利,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对于抗战的态度而非对战争结果的认识,排除A项;此时进行战略反攻还为时尚早,排除C项;由材料可知国民政府坚信的是持久战,排除D项。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1919—1923年):新的开端,新的领导阶级 1.1919年,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1921年,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二、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新的局面,新的群众基础 1.开始: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高潮: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失败: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三、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新的道路,成熟的领导 1.1927年,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3.1927年,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4.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使革命转危为安;1936年,三大主力会师,长征完成。 5.1936年,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 四、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年):新的策略,民族的觉醒 1.1935年瓦窑堡会议,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3.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敌后战场。 4.抗战胜利前夕,召开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完全走向成熟。 五、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革命的最后胜利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和平与内战、民主与独裁。 (2)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确定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3)1946年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2.解放战争胜利:经过战略防御、反攻、决战,1949年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国的统治被推翻,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基础。 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概况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从1912年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到1928年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是中国社会变革最为剧烈的时期。 (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简表 起止时间 统治集团 主要大事 1912.4-1916.6 袁世凯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新文化运动 1916.6-1920.7 皖系:段祺瑞 护法运动、五四运动、直皖战争 1920.7-1924.10 直系:冯国璋、曹锟 中国共产党成立、两次直奉战争、北京政变 1924.10-1928.12 奉系:张作霖 张、段、冯的短暂联合,北伐战争 (2)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①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不断强化独裁统治权力,改内阁制为总统制,1915年12月悍然宣布称帝,在全国人民的反对浪潮下以失败告终。 ②北洋军阀割据混战: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系、皖系和奉系,军阀之间割据混战,政局动荡,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3)北洋军阀时期的对外交往 ①美日争夺中国的加剧:民国建立不久一战爆发,欧洲列强放松了对华侵略,美日则加强了对华侵略,日本拥有一定的在华优势。 ②分而治之:各派军阀分别依附于不同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扶持奉系、皖系军阀,美国扶持直系军阀,各派军阀成为美日在华的代理人。 (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新曙光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新的革命力量孕育发展的时期。 ①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民主革命胜利果实,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但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②经济上:初步建立现代经济法制体系。颁布发展工商业的经济法规,鼓励利用外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 ③外交上:出席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后来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山东主权,赎回胶济铁路。表现出了妥协与抗争的两面性。 ④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 ⑤社会生活上:“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颁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⑥教育:推进教育的改革发展。 2.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探索的特点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1)合作→对抗→再合作 (2)再合作→再对抗 (3)不同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变迁 时期 阶段特征 演变原因 结果或影响 国民大革命时期 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国共合作,共同发动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土地革命时期 国共对峙,“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共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中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共走向成熟 全民族抗战时期 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日本不断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抗日战争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解放战争时期 国共内战 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企图消灭共产党,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解放战争胜利,成立新中国;台湾与大陆分离,中国长期不能统一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1)土地革命时期 ①目的:进行根据地建设,推动革命斗争。 ②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③影响:为保卫胜利果实,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 (2)全民族抗战时期 ①目的:巩固抗日根据地和争取抗战胜利。 ②内容: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 ③影响: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3)解放战争时期 ①目的:获得人民支持,保证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②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③影响: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 五四运动的精神、特点与影响 【真题典例】 1.命题点:五四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 (2019·高考全国卷Ⅱ,T29)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 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满分秘籍] 扣题眼:理解题干材料信息,从五四运动的影响角度理解其精神。 析错点:“趋于一致”表述过于绝对化;“文化大革命”时期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各界团体都“接受了”表述过于绝对化。 【答案试解】 B 2.命题点: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2018·高考全国卷Ⅰ,T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材料信息,这场争论有利于人们认清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从根本上分析这场论争的影响。 析错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中共在十年对峙中探索出来的,与材料时间不符;这场争论围绕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展开,欧美社会制度不是讨论的中心问题,并不一定能使思想界认清欧美社会制度;材料中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至少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方式。 【答案试解】 C 【预测演练】 1.(命题点:五四运动的特点)1919年5月上旬,北京爆发学生运动的消息传到天津,天津各界纷纷成立了救国十人团,其规章中规定:“提倡国货,宁死不买仇人的货物。”抵制日货成为学生演讲的主要内容,其后天津总商会也参与了抵制日货运动。这段材料反映出( ) A.中国外交失败直接引发天津斗争 B.天津斗争以学生为主体 C.北京、天津成为五四运动两个中心 D.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 解析:选D。据材料天津各界纷纷成立救国十人团、学生和天津总商会抵制日货可知,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选D项;北京学生运动直接引发了天津斗争,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排除A项;参加天津斗争的有天津各界的救国十人团、学生和天津总商会,由此得不出天津斗争以学生为主体的结论,排除 B项;北京和上海是五四运动的两个中心,排除C项。 2.(命题点:五四运动的影响)杜威评价近代中国某一事件时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四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可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该事件促成( ) 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清政府迅速垮台 C.革命领导阶级变化 D.抗日战争的爆发 解析:选C。“十四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指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领导革命,促成了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故选C项;太平天国运动跟青年学生无关,排除A项;五四运动时期清政府已经不存在了,排除B项;抗日战争爆发于1931年,排除D项。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 【真题典例】 1.命题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017·高考江苏卷)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 ) A.人民的迫切愿望 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 C.知识分子的共识 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 [满分秘籍] 扣题眼:中共机关刊物《向导》是无产阶级的机关报,代表人民的利益。 析错点:题干材料讲的是中共的主张,并不代表国民政府,且当时广东国民政府尚未建立;材料仅涉及中国共产党对“打倒军阀”的态度,无法说明全体知识分子的态度,也无法说明其是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 【答案试解】 A 2.命题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力量的对比 (2018·高考江苏卷)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 A.全面内战爆发时 B.战略反攻开始前 C.三大战役进行中 D.渡江战役结束后 [满分秘籍] 扣题眼:从上图可以看出“兵力总数占据优势”是在1948年11月,联系所学解放战争各个阶段的史实分析回答。 析错点:全面内战爆发是在1946年;战略反攻开始于1947年;渡江战役结束是在1949年。 【答案试解】 C 【预测演练】 1.(命题点:“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20世纪30年代,广东的农民知道著名共产党人苏兆征,因此就把苏维埃当成苏兆征的弟弟;而湘赣边区的农民则管苏维埃叫“埃政府”,因为当地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这主要说明了( ) A.苏维埃不适合中国国情 B.中国农村的闭塞和落后 C.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 D.马列主义的中国化成果 解析:选C。苏维埃政权得到农民的支持使得政权能够长期存在,故选C项;苏维埃政权是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建立的,排除A项;材料主要说明苏维埃政权得到农民的支持,排除B项;苏维埃政权的确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但材料体现的是苏维埃政权得到民众的拥护,排除D项。 2.(命题点:解放战争的进程)毛泽东是“正事写史,余事写诗”的诗人史学家和史学家诗人,他的诗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艰难困苦和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程,其中《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 A.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 B.横渡长江,推翻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C.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大反攻的序幕 D.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隆重举行 解析:选B。《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占领南京后创作的,故选B项;三大战役胜利是在1949年1月,发生在渡江战役之前,排除A项;跃进大别山是在1947年,与该诗时间不符,排除C项;开国大典发生在占领南京之后,排除D项。 3.(命题点: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对美国的政策)1949年6月,美国驻中华国民政府大使司徒雷登希望美国经济合作总署的物资能运到中国,以缓减华北因旱灾造成的粮棉供应困难,同时提出向即将成立的新中国提供大批借款。中共外交人员告诉他,美国在断绝与国民党的关系上没有正式表示,这些事情暂时无法实现。由此可知( ) A.美国改变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B.新中国对美交往的基本原则确定 C.中国已确立“一边倒”方针 D.美国企图用经济手段要挟新中国 解析:选B。材料表明美蒋关系尚好,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实行“另起炉灶”的政策,对外交往的原则是美国断绝与国民党的联系,材料信息说明当时已经确定了新中国对美交往的基本原则,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出中国“一边倒”的方针,故C项错误;从材料看不出美国企图用经济手段要挟新中国,故D项错误。 探究一 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一带一路” 倡议与中国边疆治理 【主题概述】 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有利于中国推动边疆经济发展和经济分配、整合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1.在王朝国家时期,边疆只是国家疆域的边缘地带,负责拱卫国家的中心区域,为国家提供不可或缺的资源。王朝国家时期的边疆主要指陆地边疆,并且没有固定的范围,与王朝国家的国力息息相关。王朝国家强大时,陆地边疆就往外推,否则就向内萎缩。1949年10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完成了民族国家的构建。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一直是改革的前沿阵地, 边疆地区和沿海地区之间形成了一条难以逾越的经济鸿沟。 2.在这个边疆争夺日益激烈、国家疆域形态多样化的时代,必须推动中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治理的多元主体,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主动应对非传统边疆安全危机,积极对外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进一步提升边疆形态多样化意识。 3.“一带一路” 倡议的实施,是中华民族伟复兴的关键,为我国的边疆治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使边疆治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抓住这次历史的机遇,正确认识和判断边疆治理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内部区域特征和外部空间环境,通过边疆治理的战略重构、制度重构和实践重构,促进边疆治理发展。 【综合大题】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交往交融,互相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材料一 清入关后,密切关注边疆事务,励精图治,苦心经营,完成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建立起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巩固的“大一统”帝国。为了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崇“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以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于历史评断中,使之更有利于清廷的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 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材料二 民国时期,封建帝制被废除,民族平等被写入约法和宪法,推动了边疆民族观的进步。治边思想由古代的“守中治边”到对边疆地区的重视。在边疆地区的施政方针上,由“因俗而治”转变为促进边疆内地化。措施上,提出了三民主义的边疆政策,在边疆推行省县制,改土归流、改革盟旗制度等,将边疆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下,制定并实施了开发和建设边疆的经济政策,同时开展边疆教育,提高边疆各民族的文化水平。 ——摘编自马玉华《治边政策:从清代到民国的梳理》等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非常重视民族问题。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其中第十七条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1947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 思路点拨:紧扣材料,从设置机构、思想观念等方面归纳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时期在边疆治理上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思路点拨:解答变化,紧扣材料,注意从中央对边疆地区重视程度、治边方针及治边措施等角度概括;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个方面简要评价民国时期在边疆治理方面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政府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和意义。 思路点拨:紧扣材料,从抗战时期的有关内容分析背景;从对抗战的影响、对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和民主政治的影响来回答意义。 答案:(1)完成对边疆地区的统一;确立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设置机构、派遣官员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2)变化:治边思想由“守中治边”到对边疆地区的重视;治边方针由“因俗而治”到促进边疆的内地化;治边措施由以政治为主到多方面综合治理。评价: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清朝以来的边疆政策,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这种民族平等难以实现。 (3)背景:抗击日本侵略的需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中共对民族民主问题的重视。(任意两个要点即可)意义:有利于团结各民族人民积极抗战;为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经验;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探究二 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变化 【主题概述】 传统中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占据主流意识的一直是君主专制制度下的“天下观”。正如李鸿章所说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中国的演变发展是传统天朝体制崩溃、国家走向近代的过程。 1.近代中国的国家观形成于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时刻,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时所形成的。清朝末年的中国开始由传统王朝国家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变,鸦片战争的爆发导致中国的生存环境发生突变,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力量开始进入中国,传统“天下观”开始动摇。 2.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冲击了我国的“万国观”,传统国家观念在西方势力的冲击下发生了转型。 3.辛亥革命结束了传统的王朝国家,开启了近代以来建设中国民族国家的进程。但是在经历袁世凯复辟后,共和走向灭亡。 4.先进的中国人又开始求索新的国家观念与国家体制,在经历思想启蒙之后,中国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革命,并且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综合大题】 2.(2017·高考江苏卷)民国年间,许多知识分子忧国忧民,思考国家的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地球的面皮有限,而列强的欲望无穷。在这个情势下,亚洲人民只有三条道路可走。其一,是效法列强的武备以自救,代表是日本,以武力自救,“卖灵魂以得邦国”, 不是值得我们赞美的;其二,是因不肯效法而沦为列强的奴属,代表是印度;其三,是凭着自己的天才,另去创造一条新道路。彷徨于这两条歧路之间,而又未能另自创出一条新道路者,则有我们的中国。 帝国主义在我国所发生的不幸结果,我们都已知道。远者如鸦片战争及它的结果,近者如英国强占威海卫,俄国强占大连湾,德国强占胶州湾。在这丑恶的两条道路外,我们能另想出一条自尊而又能自救的新道路吗?这条新道路是可以找到的,但却不是容易找到的。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1924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说明日本和印度所走的是什么道路,指出二者走上不同道路的共同背景。 思路点拨:材料中的日本“以武力自救”、印度“沦为列强的奴属”信息。其共同背景应从西方工业文明的入侵着眼。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19世纪后期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中作者提出的中国“道路”问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思路点拨:参考论题①近代中国独特的自救之路;②近代中国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③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曲折道路;④从走日本人的道路、美国人的道路到走俄国人的道路——近代中国民族独立自强之路。基本论点:中国的近代自救之路既不同于日本,也不同于印度;中国经历了学日本(维新变法)、学美国(辛亥革命)、学俄国的曲折历程,最终找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经过艰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民族独立。 答案:(1)道路:日本,积极自救后侵略扩张。 印度,不积极自救沦为殖民地。 背景:遭受西方列强侵略。 (2)略。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了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这说明( ) A.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 B.清政府愚昧不谙熟国际公法 C.清政府积极争取国家主权 D.协定关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 解析:选B。据材料“协定后的关税税率……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外交的成功”可知,清政府并未意识到关税需要与英国商定不符合国际公法,这说明清政府愚昧不谙熟国际公法,故B项正确;协定关税使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该条约危害性很大,故A项错误;协定关税使中国丧失关税主权,而清政府却“洋洋得意,认为这是……外交的成功”,这说明其没有主权意识,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清政府不谙熟国际公法,而不是协定关税提高中国的关税收入,故D项错误。 2.(2019·徐州一模)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犯了许多严重的错误,有人则认为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所致。这种不同( ) A.反映了不同的政治立场 B.由评价者所处时代决定 C.可用唯物史观加以整合 D.有待更多史料验证对错 解析:选C。材料体现了从内外因不同角度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可结合唯物史观加以指导和整合,故选C项;材料中的不同观点并未表明观点持有人的政治立场,排除A项;由材料不能看出观点持有人所处的时代,排除B项;材料中的观点从不同角度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有据可依的,排除D项。 3.(2019·怀化一模)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美国在军事上没有过多行动,在谈判涉及的惩凶、赔款等问题上,为取得清政府好感以便发展美国在华的商业贸易利益,其态度又与其他列强有所不同。这反映了美国( ) A.国力强大不屑于炫耀武力 B.与英国侵华存在本质差别 C.对华政策具有相对独立性 D.因内战正酣无力派兵远征 解析:选C。根据材料“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美国在军事上没有过多行动,在谈判涉及的惩凶、赔款等问题上,为取得清政府好感以便发展美国在华的商业贸易利益,其态度又与其他列强有所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美国对华政策的特征表现为一方面对华关系相对友好,一方面又对落后的清政府施压和实行经济侵略,这说明美国的对华政策具有相对独立性,故选C项;1860年左右,美国的综合国力相对不是很强,排除A项;英、法、美侵华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取利益,没有本质区别,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内战爆发于186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4.(2019·常州一模)“这战争,宣告了华夷朝贡体制的彻底崩溃,进而成为塑造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因素”。“这战争”( ) A.导致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C.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客观上有利于“短暂的春天”出现 解析:选C。由材料信息可知,这场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其影响之一是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选C项;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排除B项;客观上有利于“短暂的春天”出现的是一战,排除D项。 5.(2019·南京、盐城三模)(庚子年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说:“为今之计,当先请皇帝复辟,另举西使中之贤者一人,入军机处,赞襄新政,则中国可安,而后患可免矣。次当限制中国乏军备,散其营伍,毁其制造各厂。……须俟太后归政,罪魁重惩,方与退兵议和,万不可先退兵也。”该意图是( ) A.分而治之 B.以华制华 C.灭亡中国 D.瓜分中国 解析:选B。依据材料“为今之计,当先请皇帝复辟,另举西使中之贤者一人,入军机处,赞襄新政,则中国可安,而后患可免矣”并结合所学可知,丁韪良极力建议列强废黜慈禧太后, 扶植光绪皇帝上台,重组一个亲西方的中国政府,体现了“以华制华”的意图,因此B选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丁韪良“以华制华”的意图,组建一个亲西方的中国政府,并非是扶植多个代理人,实行“分而治之”的策略; 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在中国扶植代理人,“以华制华”的意图,并未体现其灭亡中国的意图;D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列强间接统治中国,“以华制华”的策略,并非推翻清政府,瓜分中国。 6.下表反映了两位学者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变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有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 (美)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据此可知,两人都认为五四运动( ) A.爆发原因是中国外交的失败 B.是缺乏理性的盲目爱国行为 C.体现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 D.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解析:选C。根据材料“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变证明”可知,两人都认为五四运动体现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故选C项;根据材料“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可知,仅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五四运动爆发原因是中国外交的失败,排除A项;根据材料“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变证明”可知,两人都认为五四运动体现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并非盲目的,排除B项;根据材料“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变证明”可知,两人都认为五四运动体现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并未涉及其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排除D项。 7.(2019·淄博一模)清末民初,新名词大量传入,如“团体、革命、主义、阶级、公司、化学、公园、冰期、年代、手表、火车”等。据统计,仅从日本传来被中国人认同的外来词,就有849 个之多,这还不包括从西方直接翻译的外来词。这些新名词遍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新名词的大量传入( ) A.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反映 B.破坏了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适应了对外交往的需要 D.推动了白话文运动的进行 解析:选A。清末民初,新名词大量传入,这些新名词遍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是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反映,故选A项;清末民初,新名词大量传入,丰富了民族语言,排除B项;新名词的大量传入适应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需要,排除C项;由胡适等人倡导的白话文运动是新文化运动重要的一环,与材料关联不大,排除D项。 8.(2019·泰州一模)有学者指出:“从兴中会、同盟会开始……国民党始终是一个以少数知识分子精英为集合体,非常有限的一点群众基础,不是会党,就是海外华侨……孙中山周旋于各派军阀之中,致力于合纵连横之谋略,迷恋于单纯的军事斗争。”这表明( ) A.国民党醉心政治斗争忽视民主 B.同盟会以海外华侨为阶级基础 C.组织涣散是国民党失败的根源 D.民主革命的发展存在明显缺陷 解析:选D。由材料内容可知,国民党的群众基础有限,领导人孙中山也没有致力于发动人民群众,而是迷恋于合纵连横之谋略与单纯的军事斗争,这反映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存在明显的脱离人民群众的缺陷,故选D项;国民党作为资产阶级政党, 致力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重视民主而不是忽视民主,排除A项;同盟会以资产阶级为阶级基础,非海外华侨,排除B项;材料体现出国民党的缺陷在于脱离人民群众,非组织涣散,排除C项。 9.1926年12月,英国向曾参加华盛顿会议的列强宣布《变更对华政策建议案》,主张列强应体认中国人民修约要求之正当性,立即与中国谈判修改条约。英国这一举措( ) A.体现了列强既争夺又勾结的关系 B.是对中国民族主义运动高涨的回应 C.适应了南京国民政府修约的要求 D.说明中国重新获得外交事务主动权 解析:选B。据材料“主张列强应体认中国人民修约要求之正当性,立即与中国谈判修改条约”并结合所学国民大革命时期的人民提出收回租界的相关知识可知,英国的举措是对中国民族主义运动高涨的回应,故选B项;材料说明的是英国的态度,无法体现其他列强的态度,因此不能说明列强既争夺又勾结,排除A项;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才成立,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的外交态度,不能说明中国获得主动权,排除D项。 10.(2019·淮安高中协作体高三联考)1929年,蒋介石称赞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随后中华民国政府通过了《禁止污蔑太平天国案》。但1930年后国民政府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与此转变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国共关系开始破裂 C.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 D.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解析:选C。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0年国共处于十年对峙时期,此时中共提出“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的土地革命总路线,农民运动蓬勃发展,打击了国民党专制独裁统治,故选C项。北伐战争发生在1926年,排除A项;国共关系开始破裂的标志是1927年四·一二政变;排除B项;促使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事件是1931年发生的九一八事变,排除D项。 11.(2019·南京师大附中高三模拟)伊恩·布鲁玛在《创造日本:1853-1964年》中记载:“日军先是于1937年之夏同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在周边展开了一场激烈厮杀。城市遭到轰炸,郊区的战斗趋于白热化,有二十五万中国人在战火中丧生,多为平民。在日军实施某起大屠杀的遗址,一块纪念碑这样写道:‘血流成河,染红了大海’。”此次战役( ) A.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野心 C.使得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 D.日军犯下侵华战争中最恶劣的罪行 解析:选B。材料信息反映的是1937年爆发的淞沪会战,此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野心,故B项正确;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排除A项;1938年10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C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南京大屠杀是日军侵华战争中最恶劣的罪行,不符合“此次战役”,排除D项。 12.(2019·哈师大附中二模)1937年年初,著名军事家蒋百里的军事论著集《国防论》出版,有学者将其对日战略归纳为:中国对日不惧鲸吞,乃怕蚕食,故对日不应步步后退、而要主动地实施全面抗战;以空间换时间,通过时间消耗拖垮日本。据此可知( ) A.日本进攻核心区以瓦解中国的战争意志 B.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更具威胁性 C.全民族抗战可使日军陷入长期战争泥潭 D.伟大的军事家可以预见战争结局 解析:选C。从材料“要主动地实施全面抗战;以空间换时间,通过时间消耗拖垮日本” 可知,材料体现了中国应实行全民族抗战,以使日军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潭,故选C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国将领对抗日战争的战略分析,不能体现日本进攻的用意,排除A项;据材料“中国对日不惧鲸吞,乃怕蚕食”可知,蒋百里认为日本局部侵略蚕食中国的危害更大,体现不出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更具威胁性,排除B项;虽然蒋百里的战略分析符合全民族抗战的史实,但“伟大的军事家可以预见战争结局”的表述夸大了军事家的作用,排除D项。 13.(2019·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三模)1944年,作为美军观察组成员的谢伟思在报告中写道:“延安民众官吏打成一片,男女平等,文化运动极为认真,整个地区民主模范自修、自觉、自评,与重庆另一世界。”这一报告反映出( ) A.国共发展态势呈现反差 B.美国力主消除国共矛盾 C.美国开始改变对华政策 D.敌后抗战开始成为主导 解析:选A。材料反映出与国统区相比,中共控制区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政治氛围更好些,这说明这一时期国共发展态势呈现反差,故选A项;国共矛盾是“消除”不了的,材料也不涉及这方面,排除B项;材料是美军观察组成员的报告,没有体现美国对中国政策的改变,排除C项;敌后抗战开始成为主导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材料与此无关,排除D项。 14.(2019·南通三模)1948年夏,沂蒙解放区发生旱灾,部分农民举行传统的祈雨仪式,并暴力殴打了前来阻止的基层干部。地方政府并未盲目地对群众进行惩罚,而是将革命理念与传统习俗结合起来,采用温和的方式处理了这一事件,并重新将生产救灾导入正常轨道。这一做法( ) A.丰富了应对社会危机的历史经验 B.消除了革命理念和传统习俗的矛盾 C.保证了前线军事行动的顺利推进 D.全面纠正了基层工作中的激进倾向 解析:选A。依据材料信息可知,1948年夏,沂蒙解放区发生旱灾,部分农民举行传统祈雨仪式,并暴力殴打了前来阻止的基层干部,导致矛盾激化,而地方政府并未盲目地对群众进行惩罚,而是采取温和的方式,将革命理念与传统习俗结合起来,并重新将生产救灾导入正常轨道,这说明地方政府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丰富了应对社会危机的经验,故选A项。 15.(2019·广州二模)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干部必须阅读的12本马列主义著作,其中包含《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加强对民众的马列主义教育 D.积极为新政权建设培养人才 解析:选D。由“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干部必须阅读的12本马列主义著作”可得出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准备建设新中国,中共此举意在为新政权建设培养人才,故选D项;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是在中共七大上,排除A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排除B项;由“规定了干部必须阅读的12本马列主义著作”可见教育的对象是干部,不是群众,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殷周时期在法律思想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在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时代,法律思想得到了充分发展,诸如德治、人治、法治、礼治、德刑关系等法律思想都在这一时期确立。经过争鸣和辩驳,各学派相互借鉴与吸收。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逐渐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董仲舒神化皇权、改造新儒学,契合了统治者加强统治、维护大一统的需要。《唐律疏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标志着礼法结合的全面完成,儒家思想遂成为封建法律的正统思想,自此历朝均沿袭不变,并对后世传统法制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摘编自付银《中国近代法律观念的转型》 材料二 鸦片战争加速了中国传统法律的转型。龚自珍、魏源等从自救的角度对清朝的律例与司法制度展开了批判。林则徐首倡“睁眼看世界”,主持编译了《各国律例》。 1902年,英美等国表示,如清政府改变司法现状“皆臻完善”,可以放弃领事裁判权。清政府不得不“参酌各国法律”,修订现行律例。1905年,清政府以西方资产阶级法典为立法模式,大规模移植西方国家的法律制度,开始法典编纂工作。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摘编自石田琢智(日本) 《中日法律的近代转型的比较分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特点,并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法律制度向近代法律制度转型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法律制度转型的意义。 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古代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特点,主要根据材料一中的相关信息回答。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则需要根据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和思想等方面来回答。 (2)本题考查考生的史料实证和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法律制度向近代法律制度转型的原因,需要从材料二中提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 (3)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在全面解读材料的基础上正确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近代中国法律制度转型的意义,需要考生根据材料二中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说明。 答案:(1)特点:源远流长,渐臻完善,唐时最终定型;援礼入法(或礼法结合)、德主刑辅、人伦入法(或伦理纲常法律化),具有浓厚的儒家文化特色;目的在于维护君主专制和等级特色;重刑法、轻民法,强调以法禁民,漠视人权保障。 原因: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从而对法律思想形成制约;为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和维护小农社会的和谐稳定,故在法律思想上强调内儒外法、刚柔兼济;中国古代政治本质是人治,故中国古代法治服务于人治,以法治倡人治教化;为维护大一统帝国和专制皇权的威权统治,故重刑法威压,而轻民法人权。 (2)原因:传统法律思想的滞后;挽救民族危机的需要;帝国主义国家逼迫和要求中国法制与西方接轨;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法律思想和观念的传入(或西方法律和法学的引进);近代有识之士的积极推动(或对封建法律的改良)。 (3)意义:①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法制与世界法制的接轨;②有利于中国法律观念、法律制度的近代化;③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④引进借鉴西方法律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