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社会转型:专题919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社会转型:专题919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业)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转型 一、总体特征: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欧美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全面展开。 二、具体表现: (1)政治领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浪潮;资本主 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经济领域:英法美相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社会逐步过渡到近代工业社会。因国情不 同,各国工业化各有特点。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世界市场的角 度)。 自由资本主义盛行(亚当·斯密)。 (3)国际关系: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4)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5)科技文化: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基于对“理性王国” 和工业革命反思之上的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兴起。 (6)社会生活:城市化进程加快。 (7)国际工人运动:1871 年的巴黎公社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三、转型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动力的出现。 四、高考真题 1.(2019·江苏高考·18)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 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 ) A.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 B.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 C.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 D.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 【答案】C 【解析】“而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和创新中 诞生的,故 C 项正确;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和创新中诞生的,不是新旧理论 的杂糅相济,故 A 项错误;马克思主义无法预知未来,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批判中进 行创新,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故 D 项错误。 2.(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 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 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 主要发明创造( ) A.源自于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取决于资金保障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答案】A 【解析】材料“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 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 动式蒸汽机”说明发明创造源自于劳动实践,故选 A 项;材料“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 种单动式蒸汽机”说明来源于劳动实践而不是科学理论,排除 B 项;材料“后在工厂主的合 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说明资金不是决定原因,排除 C 项;材料中瓦 特和工厂主并不能说明各阶级广泛参与,排除 D 项。 3.(2019.4·浙江高考·20)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 B.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 C.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 D.生铁产量的变化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 【答案】A 【解析】根据图表信息,1788 年英国生铁产量不断增加,结合所学,1785 年蒸汽机在工厂 开始使用,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故选 A 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组织形式上,产生了工 厂制度,排除 B 项;19 世纪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广泛使用,排除 C 项;图表信 息不能表明生铁产量增加对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的影响,排除 D 项。 4.(2019·江苏高考·17)“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 ‘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英国诗人威廉·布莱 克在《经验之歌》中用组歌描绘了扫烟囱孩子,从侧面反映了工业化初期的英国社会。这首 诗歌( ) A.以浪漫主义风格表达不满情绪 B.以现实主义笔触揭露社会黑暗 C.以现代主义手法表现自我追求 D.以印象主义技巧展现真实历史 【答案】A 【解析】“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因为我原 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体现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 鲜明的人物形象,构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浪漫主义风格,表达诗人对工业革命的不满,故 A 项正确;材料体现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构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 浪漫主义风格,不是现实主义风格,故 B 项错误;现代主义的特点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 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材料体现的是浪漫主义风格,故 C 项错误;印象主义强调的 是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材料体现的是浪漫主义 风格,故 D 项错误。 5.(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3)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节的真 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 A.《哈姆雷特》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西风颂》 【答案】C 【解析】“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 征,《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故选 C 项;《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体现 了对人的重视和人的价值的尊重,排除 A 项;《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期特征是 强调表现现代人的自我感受,故事背景模糊不清等,排除 B 项;《西风颂》是浪漫主义文学 的代表,更强调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排除 D 项。 6.(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3)1847 年 6 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 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正义者同盟的名称、口号(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都发生了更改,且名 称、口号、目的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说明他们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故A正确。马 克思主义诞生是在1848年,故B错。工人阶级开始兴起是在19世纪30年代,故C错。社会主要 矛盾应该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故D错。 7.(2018·天津高考·7)右图所示纲领性文献最早发表于 1848 年,文中提到,“在危机期 间……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 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 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对这一论断,认识正确 的是( ) A.它预见到了 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 B.经济危机只能通过消灭生产力来缓解 C.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进步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不是算命先生,题干提及的“在危机期间”是工业革命后发生的多次经济危 机,如 1825 年席卷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故 A 项错误;题干中“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 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推知资产阶级的措施被迫且不妥,根除 经济危机的关键是变革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故 B 项错误;《共产党宣言》发表时处于工业革 命时期,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故 C 项错误;题干中“在危机期间……仿佛是工业和商 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 发达……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 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可知《共产党宣言》分析经济危机的原因以及 资产阶级的错误应对,表明资本主义已经阻碍着生产力发展,故 D 项正确。 8.(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 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 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 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这一问题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 从经济条件,到政治条件,再到自然条件,思考视角不断拓展而趋于全面,因此B正确。A 说法错误。材料中的结论正是与欧洲其他国家比较后得出的,因此C错误。D说法错误。 9.(2018·江苏高考·16)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 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 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答案】B 【解析】无意发现与材料中“有意的发明产物”不符,故 A 项错误;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 问题与材料中“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 机”相符,故 B 项正确;垄断组织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材料中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 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改良了蒸汽机”不符,故 C 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 技术的密切结合,而材料中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故 D 项错误。 10.(2018·天津高考·4)1830 年,剑桥大学数学教授查尔斯·巴利奇出版《论英国科学 的衰退》一书,分析了欧洲各国的科学状况,指出英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英国丧失曾经 拥有的优势。他呼吁英国人必须将科学作为一项事业来加以关注,科学家应受到良好的培养 和教育,并成为一种职业。这反映出( ) A.欧洲其他国家科学水平超越英国 B.英国丧失原有优势地位 C.英国科学家普遍缺乏培养和教育 D.工业革命的不断扩展 【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时间为 1830 年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科学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 位,故 A 项错误;材料只是讲述一个英国学者分析英国正在丧失科技优势,并不是说丧失优 势地位,且 1830 年英国当时英国属于世界工厂,故 B 项错误;题干中“英国的业余科研传 统正在使英国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推知查尔斯·巴利奇强调业余科研衰退现状,呼吁科 学要作为事业对待,而不是科学家普遍缺乏培养和教育,故 C 项错误;题干中“呼吁英国人 必须将科学作为一项事业来加以关注,科学家应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并成为一种职业”, 推知工业革命革命的扩展,科学家、科学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故 D 项正确。 11.(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4)1836 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 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 贿。该作品( )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答案】B 【解析】由材料“1836 年”可知俄国为沙皇专制统治时期,故 A 项错误;由材料“小官吏 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可知为现实主义文学, 揭露沙皇专制和农奴制下的黑暗,故 B 项正确;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 30 年代的西欧,因对理性王国的失望故寄希望于未来,故 C 项错误;拜金主义强调以金钱 为崇拜对象,由材料“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可知崇拜的是权力而非金钱,故 D 项错误。 12.(2017·海南高考·17)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 1906 年刑满释 放后的某日,打扮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 “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财务官员立即把钱交出,老鞋匠敬了一个标准军礼, 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德国( ) A.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B.专制体制臻于极盛 C.政府官员纪律松弛 D.军国主义弥漫社会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德国老鞋匠借助皇帝的权威欺骗,这一个别事件不能反映社会全貌,不能体 现出德国社会秩序的混乱,故 A 项错误;1906 年德国已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虽然具有专 制色彩,但是并不同于专制体制,故 B 项错误;材料只是讲述老鞋匠假扮军官骗取钱财的事, 没有涉及政府官员对这一事件的处理态度,不能反映出政府官员纪律松弛,故 C 项错误;材 料体现出皇帝和军队在德国社会的至高无上地位,反映出德国社会军国主义的盛行和弥漫, 故 D 项正确。 13.(2017 年新课标全国Ⅰ卷 33). 表 3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 1770 约 1790~1793 约 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 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 年为 100。) 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综合表 3 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答案】D 【解析】依据表中的英国国民总收入和工人实际工资的数据变化分析,可以看出英国工人实 际工资的增长赶不上国民总收入的增长,且 1755—1797 年甚至没有增长,所以工人实际收 入与经济发展并不同步增长,故 A 项错误;表中涉及的数据变化是在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工 人使用机器生产,经济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生产工具的改进,不是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故 B 项错误;工人工资在 1797—1835 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说明工人生活在一定时期内有明显 改善,故 C 项错误;对比表中英国国民总收入和工人实际工资的数据变化,可知工人工资水 平提高速度赶不上国民总收入增加速度,说明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故 D 项正确。 14.(2017 年天津卷 6).1830 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 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 年,英国首次 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 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 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 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答案】B 【解析】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所以才会出现火车时刻表,和全国时刻表的改变, 但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表述过于笼统,不能细致的反映全国时刻表变化和“这就要 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的深刻意义,故 A 项错误;从 材料“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可知随着科技 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再依照自然条件变化而进行,而是有了严格的时间限制,反映 出科技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制约,故 B 项正确;材料强调统一的标准化的时间对当时人们生产 和生活的影响,没有强调时间精确是生活必要,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统一的时间是为了 顺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没有体现统一时间对国家管理的影响,故 D 项错误。 15.(2017 年天津卷 6).1830 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 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 年,英国首次 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 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 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 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答案】B 【解析】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所以才会出现火车时刻表,和全国时刻表的改变, 但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表述过于笼统,不能细致的反映全国时刻表变化和“这就要 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的深刻意义,故 A 项错误;从 材料“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可知随着科技 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再依照自然条件变化而进行,而是有了严格的时间限制,反映 出科技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制约,故 B 项正确;材料强调统一的标准化的时间对当时人们生产 和生活的影响,没有强调时间精确是生活必要,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统一的时间是为了 顺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没有体现统一时间对国家管理的影响,故 D 项错误。 高考模拟 1.国家元首有权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这项条款应 出自( ) A.美国 1787 年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答案】C 【解析】 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两院制,国家元首也就是总统无权解散众议 院,故 A 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总统无权解散议会,故 B 项错误;根据国家元首有权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可以看出出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故 C 项正确;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议会由 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故 D 项错误。 2.有德国学者认为,从宪法角度而言,德意志帝国是个“怪胎”。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内容中主要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皇帝担任国家元首 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 C.内阁掌握行政大权 D.帝国议会由民选产生 【答案】B 【解析】 依据宪法,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从而使帝国成为名义上实行君主 立宪,实际上只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实行君主专制的“怪胎”国家,故 B 项正确。 3.“帝国议会不是一个‘假议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议 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议会享有立法权。”作者对近代德国政体的看法是 ( ) A.近代德国政体专制是实,立宪为虚 B.帝国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 C.议会支持德国皇帝与政府的工作 D.德国政体不乏民主成分 【答案】 D 【解析】 根据“帝国议会不是一个‘假议会’”可知作者并未强调德国政体的专制,故 A 项错误;“议会享有立法权”并非表明帝国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故 B 项错误;材料 强调议会支持的重要性,强调议会的作用,议会不一定会支持德国皇帝与政府的工作,故 C 项错误;根据“帝国议会不是一个‘假议会’”、“议会享有立法权”可知作者强调的 是德国政体中民主的一面,故 D 项正确。 4.俾斯麦在回忆录中写下了最后的忏悔和期盼:“我过去的尽职行为也许恰巧是造成德意 志走向衰落、没有骨气的原因。现在我们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巩固帝国议会,使它不再退 化。”这表明,俾斯麦期望( ) A.完善德国民主政治 B.强化德皇的政治权威 C.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D.提升宰相的政治地位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我们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巩固帝国议会,使它不再退化”可知,俾斯麦 期望通过发挥帝国议会的作用,从而达到完善德国民主政治的目的,故 A 项正确。 5.《共产党宣言》中提到:“他们(工人)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愈来愈降到 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上。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马克思旨 在表明( ) A.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 B.工业革命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C.工业革命使殖民者和殖民地的矛盾加剧 D.工业革命必然导致社会离心离德 【答案】 B 【解析】据材料可判断出,马克思认为工业革命使工人赤贫,贫富分化加剧,工人阶级和 资产阶级矛盾加剧,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均不符合 材料主旨。 6.1844 年 6 月 4 日,德国爆发了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马克思指出,工人们“毫不含糊 地、尖锐地、直截了当地、威风凛凛地厉声宣布,他们反对私有制社会”。材料反映出 ( ) A.起义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欧洲无产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C.起义的斗争目标设定显然过高 D.起义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答案】D 【解析】 1848 年马克思主义诞生;1831 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已开始表明欧洲无产 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工人们积极争取政治权利,表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工人们“反对私 有制社会”,表明起义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故 D 项正确。 7.巴黎公社成立以后,规定:“中央委员会要在自己的机关报上公布会议记录,并以公告、 法令、声明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汇报工作”此规定体现了( ) A.无产阶级专政 B.人民公仆精神 C.直接民主原则 D.社会契约理念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巴黎公社。材料中的“向群众汇报工作”体现了对人民负责,这 体现了人民公仆精神,B 项正确;虽然巴黎公社实行的是无产阶级专政,但材料的主题信 息没有体现这方面的内容,A 项错误;直接民主和社会契约理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D 两项错误。故选 B。 8.1871 年,马克思成了伦敦“受诽谤最多、受威胁最大的人”,因为他已经成了支持巴黎 公社的“国际大首领”。这反映了( ) A.马克思无法阻止巴黎公社的失败 B.马克思给予巴黎公社以支持 C.资产阶级对巴黎公社缺乏预见性 D.英国企图出兵镇压巴黎公社 【答案】 B 【解析】据材料“因为他已经成了支持巴黎公社的‘国际大首领’”,可知马克思支持巴 黎公社革命运动,故 B 项正确。 9.“爱情已从家庭关系的外沿变成它的首要的正当的核心”……相对于前工业化时代因 经济关系,或为生存而组成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据此说明工业革命后 ( ) A.社会分工渐趋细化 B.平等观念日益加强 C.社会分配日趋合理 D.家庭稳定性逐渐提高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前,家庭为生存而组成,说明维系家庭的是经济,工业 革命后,维系家庭的纽带是情感,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为劳动妇女提供走出家庭机会,她 们拥有和男子平等的经济地位,工业革命前后维系家庭纽带的变化反映了平等观念日益加 强,故 B 项正确。 10.下表反映了 19 世纪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据此可以合理推论出( ) 时间 社会经济状况 1760~1830 年 水渠长度增加了 3 倍 1850 年 英国修建了大约 9 654 千米的铁路 1852 年 英国生产的铁总量约为 300 万吨 1800~1850 年 伦敦的人口增长了 236% A.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 B.19 世纪早期的伦敦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C.交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D.19 世纪中期的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答案】 A 【解析】 根据 1800~1850 年伦敦的人口增长了 236%可知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 大,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收入情况,不能推断出贫富差距扩大,故 B 项错误;材料 虽提到修建铁路,但只能说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无法直接得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英国对外殖民扩张的信息,故 D 项错误。 11.造成下表中人口比例变化的原因包括( ) 16~19 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表 年代 1600 1670 1750 1801 1851 1861 城市人口占总 人口比例(%) 8.25 13.5 21.0 27.5 51.0 62.3 ①圈地运动开展 ②工厂制度确立 ③电力设施应用 ④交通工具变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 圈地运动开展使英国大批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流向城市,故①正确;工厂制度 确立促进了许多新兴城市的产生,大部分农业劳动力进入城市,转入工业生产,故②正确; 电力设施应用属于 19 世纪 70 年代之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 ③错误;交通工具变革为人口的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故④正确,选 择 D 项符合题意。 12.近五百年来,荷兰、英国和美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英国对市 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 A.国家推行重商主义、奖励对外贸易的经济政策 B.创立现代金融制度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C.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答案】 C 【解析】 推行重商主义、奖励对外贸易经济政策的是荷兰,故 A 项错误;创立现代金融 制度的也是荷兰人,故 B 项错误;工业革命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实力,他们追求自由竞 争、自由经营和自由贸易,故 C 项正确;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的是 美国,故 D 项错误。 13.达尔文逝世后,英国的报纸呼吁把这位“自牛顿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与牛顿等人埋 在一起供后人凭吊。因为“与这位震撼世界的思想家的成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相比,日常 政治的喧嚣大部分不过是尘土一般的贫乏”。这主要是基于达尔文的理论( ) A.致命地直刺封建神创理论 B.极大地激发社会竞争意识 C.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D.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诞生 【答案】A 【解析】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打破了神学的禁锢,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与 材料中“自牛顿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震撼世界的思想家的成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符,故 A 项正确。 1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 乐之日就会到来。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 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下列作品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 A.《战争与和平》 B.《自由引导人民》 C.《童年》 D.《百年孤独》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来到……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可知属于浪 漫主义,出自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战争与和平》属于现实主义,《自由引 导人民》属于浪漫主义,《童年》属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百年孤独》属于现代主义, 故选 B 项。 15.19 世纪以来,一些西方画家认识到,如果眺望远方的原野,草不是绿色,而是青色; 如果在晚霞照射下看草,就是红色或灰色。这些画家抛弃了几百年来画室作画的传统,提 倡户外写生。能够体现这些画家主张的作品是( ) A.《梅杜萨之筏》 B.《拾穗者》 C.《日出·印象》 D.《亚威农少女》 【答案】C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印象画派的特征。A 项是籍里柯的画作,属于浪漫主义作品,故 错误;B 项是米勒的画作,属于现实主义绘画,故错误;C 项是莫奈的作品,是印象主义 绘画,注重“光”“色”效果,故正确;D 项是毕加索的画作,属于立体派绘画,故错误。 16.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的主人公是普通青年医生菲利普,作品描写了他曲折的人生 道路,揭露了宗教、教育、贫困对人的禁锢,在展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令人窒息的画面的 同时,表现出对自然纯朴人生的向往。与该作品属于同一派别的美术作品是( ) 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人性的枷锁》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自由引导 人民》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拾穗者》属于现实主义的绘画作品,《日出·印象》是印象 派绘画,《格尔尼卡》属于现代主义绘画,故选 B 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