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 1 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基础巩固 1 据考证,距今八九千年前,人们经常迁徙,很少在某个地方长住。出现这种现象的 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较为贫瘠 B.生存环境恶劣 C.耕作方式落后 D.部落战争频繁 解析:在远古时代,人们主要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这一耕作方式使得地力很快 贫瘠,无法连续耕作。因此,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 答案:C 2 右图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下部为“人”。卜辞 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 A.人寿年丰 B.祈盼健康 C.庄稼收获 D.祭祀谷神 解析:“禾”指的是农作物,“年”字的上部为“禾”,说明“禾”在“年”中占有重要地位,“有 年”自然应与农业生产有关。因此,C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C 3“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这段材料说明我国先 民在农业生产中注重( ) A.沤制绿肥 B.利用火耕 C.治虫灭害 D.火耕水耨 解析:“秉畀炎火”指的是除害虫之法,即把害虫投到火中烧死。 答案:C 4《耒耜经》记载:“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卑,所以进退曰 评。”该工具是( ) 解析: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评”,可知该工具应为曲辕犁。A 项是输水灌溉工具翻 车,B 项是播种工具耧车,C 项是灌溉工具筒车。 答案:D 5《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 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文所述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井渠 D.灵渠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蜀守冰”“成都”等,可知此水利工程是都江堰。 答案:A 6 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根 本原因是( ) A.政府政策的引导 B.国家统一的完成 C.生产工具的进步 D.家庭手工业的出现 解析:材料中体现的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中最活 跃的因素是生产工具,故选 C 项。 答案:C 7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在发展中形成了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 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 要特点是( ) A.千耦其耘 B.男耕女织 C.精耕细作 D.集约经营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 C 项。 答案:C 8“一方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这突出反 映了小农经济( ) A.封闭保守的特点 B.精耕细作的特点 C.耕织结合的特点 D.艰难脆弱的特点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典型的小农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给自足, 与外界的交往有限,这是小农经济封闭保守的重要体现。 答案:A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材料二 男耕女织图 材料三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 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 丰给。 ——《后汉书·循吏列传》 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 以见谷赈给贫人。 ——《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我国古代的主要经济形式是什么?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 在什么时期?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 参考答案:(1)主要经济形式:小农经济。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原因:生产工具和 耕作技术的进步,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 能力提升 1 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反映了当时 ( ) 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 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 C.原始农业出现 D.个体小农经济出现 解析:传说中的神农氏处于中国原始社会时期,“制耒耜,教民农作”,说明原始居民已 从事农业耕种。 答案:C 2 画像砖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它主要用于宫殿、庙宇祠堂及墓室的建筑 装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状况。下图砖画体现了古代自然经济的 特点是( ) 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集体协作 D.农耕为主 解析:图片无法体现精耕细作,故 A 项错误;图片中有男耕女织的简单分工,故 B 项正 确;图片体现了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没有体现出集体协作,故 C 项错误;小农经济除了 农耕之外还有家庭手工业等,图片没有体现出以农耕为主,故 D 项错误。 答案:B 3《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右图为康熙帝命画家重 新绘制的该作品,反映了清代的生产方式。材料提供的信息表明( ) A.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一直很先进 B.传统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 C.清代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D.水田耕作表明经济重心在南方 解析: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清朝已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而仍然在使用牛耕, 这说明古代中国的耕作方式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答案:B 4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以农为本的国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 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亩三甽。岁代处,故曰代田。……用耦犁,二牛三 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过试以离宫卒田其宫壖地,课得 谷皆多旁田亩一斛以上。……至昭帝时,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蓄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窃惟四民之中,惟农最苦。农夫寒耕热耘,霑体涂足,戴星而作,戴星而息。 蚕妇育蚕治茧,续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而又水旱霜雹蝗蜮间 为之灾。幸而收成……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矣。农夫蚕妇所食者糠籺而不 足,所衣者绨褐而不完。直以世服田亩,不知捨此之外更有可生之路。 ——司马光《传家集》 材料三 在传统时代,所谓农业生产结构,其主要生产要素可归纳为四项:(1)耕地,(2) 作物,(3)农具,(4)劳力。……农业负担过重,这是一个比起小农经济的生产结构不符 合现代要求更为严重、更为致命的病症。……中国的传统农业,无论从其现实的经 济效益,还是潜在的发展可能,它自身不是不能转变,而是其“自转变”的通道,受到来 自帝国政治、经济体制的阻扼,被堵塞以至堵死。……农业经济效果、历史效应,不 只取决于它生产的内环境,还要受制于它的外部环境的有利与否。对传统中国而言, 后者更是致命性的障碍。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进步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技术的进步对农业产生了怎样的 作用?体现了怎样的农业生产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司马光认为“惟农最苦”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内环境”与“外部环境”分别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一、材料二,你如何 认识材料三的观点? 参考答案:(1)技术:代田法;耦犁(二牛三人耕作法)。 作用:产量增加;耕地面积扩大。 特点:精耕细作。 (2)原因:生产(生活)艰辛;自然灾害破坏;赋税沉重。 (3)内环境:自然环境(耕地),技术和农具,农作物,劳动力。 外部环境:国家政策(体制)。 认识: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的早期已经得到较快发展;但受到封建体制(社会环境)的 阻碍,无法获得突破性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