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江苏省南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江苏省南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解析版)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选修)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 A. 儒、道、墨、法 B. 墨、儒、法、道 C. 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是指道家学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是指法家学派、“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是墨家学派、“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是儒家学派,故选择D项,同时排除ABC。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诸子百家 ‎2. 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 (  )‎ A. 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 B. 始终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C. 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 D. 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 ‎【答案】C ‎【解析】由“孔子主张重人事”、“济天下”、“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在发展过程中是一贯强调积极人世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故本题答案选C项。B项中“加强专制统治”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中“顺应经济”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中“天人合一”材料中没有提及。‎ 点睛:解答材料型选择题一般分四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本题型的关键。第四,判断备选项内涵上有无从属包含关系。在此四步基础上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3.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 A. 私学发展,涌现出大量人才 B. 诸侯争斗激烈,各种治国观点层出不穷 C. 阶级阶层间关系复杂,矛盾众多 D. 社会处在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经济变革决定政治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处在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显著变革引起生产关系的剧烈变革,社会矛盾、阶级关系、人才、思想、制度都会发生变化。故选D。‎ ‎4.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背景,即西汉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大一统”局面形成。为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①②③都是符合题干要求的,④较易排除,如果④表述正确的话,也就不用“罢黜百家”了。‎ ‎5. 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 ) ‎ ‎ ‎ ‎①儒家思想是人身修养的重要内容      ②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 ‎ ‎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儒家思想到宋代朱熹时期发展到理学阶段,理学注重人身修养,注重对个人品德的养成教育,理学变成维护统治的工具,所以①②③的说法是正确的。朱熹的题词不能简单地用伪善和欺骗性来评价,所以可以排除④。因此选B选项。‎ ‎6.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 )‎ A. 穿衣吃饭 即是人伦物理 B. 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工商皆本 ‎【答案】D ‎【解析】明清之际,封建制度正在走向没落,社会最根本的变化就是社会经济结构逐步改变,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商品经济取代封建经济的主导地位已经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故本题选项D选项。A选项还是理学思想的一种延续;B、C选项没有体现出“根本”。‎ 点睛:解答本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材料中说明要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说到底就是从经济和生产力角度来分析这一现象,由此就可以排除B、C选项,选出正确选项。‎ ‎7. 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比较适宜 ( )‎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推器——指南针 ‎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 ‎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外传播及其对世界的影响理解能力。西汉时期中国发明造纸技术,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有利于人类文化知识的普及;指南针13世纪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火药在14世纪由阿拉伯人出入欧洲,对资产阶级打败封建骑士阶层有重大作用;印刷术在13世纪中期传入欧洲,推动了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但是④表述过于绝对化,因此排除。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 ‎8. 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 B. 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C. 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D. 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 ‎【答案】C 点睛: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并称为四大发明。高考的考查一方面是集中在这些科技成就产生的时间及其发展历程,另一方面是考查他们对西方近代世界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9. 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 )‎ A. 《老子》 B. 甲骨卜辞 C. 《楚辞》 D. 《诗经》‎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老子》一书是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言论的著作;甲骨卜辞是商周时期统治这刻在龟甲兽骨上的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根据楚地方言创作的一种诗体,这些文献都不可能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生活,故ABC项排除。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就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因此D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诗经》‎ ‎10. 把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和辛弃疾的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放在一类,下列正确的是( )‎ A. 都是婉约词 B. 都是豪放词 C. 都是田园诗 D. 都是汉赋 ‎【答案】A ‎【解析】首先从格式上看,这两首都是宋词,而不是诗歌和汉赋,故排除C、D选项。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体现出的是一种悲凉的情感,但是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寄情与景,体现出婉约派词人的特点,故排除B选项。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体现出作者的迷茫状态,用隐喻的说法表现出来,也体现出婉约派的特点,故本题选择A选项。‎ 点睛: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首先根据材料的描述可以得知这两首作品都是宋词,由此可以排除C、D选项。之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词的特点,由此确定流派。‎ ‎11. 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读下面图片,反映的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序列正确的是 ( )‎ ‎ ‎ ‎①甲骨文 ②楷书 ③隶书 ④篆书 A. 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①④②③ D. ①④③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历程。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是:象形字、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根据这一顺序,我们可以得出D选项正确,其它选项顺序有误。‎ ‎12. 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 A. 白话文开始兴起 B. 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 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 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的能力。依据所学,明清时代小说发展的原因包括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城镇兴起,文学需求量大;市民阶层的扩大,对通俗文学的需求大;印刷术的完善和发展;明清时社会危机加大,人们通过小说寻求心理安慰等最主要的是经济因素,从选项看C最符合。A在新文化运动时期,B不是主要因素,D思想控制没有放松,而且加强。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辉煌灿烂的文学•明清小说 ‎13. 将“神七”成功送入太空用的是“长征火箭”,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查阅 A. 《史记》 B. 《汉书》 C. 《唐书》 D. 《清史稿》‎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材料的叙述我们知道本题主要考查四大发明中的火药的发明。火药最早发明于唐朝,广泛应用于宋代。因此查找最早的有关火药的记录要查找的是《唐书》,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火药的发明 ‎14. 下列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文人画风貌的是 ( )‎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其艺术特点:①追求抒情写意风格;②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③注重诗意,A是元代王冕墨梅图,属于文人画;B属于彩陶画,指画在彩陶上的绘画。C属于风俗画,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D属于人物画。‎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的古代艺术·绘画 ‎15. 郭沫若写的一副对联“世上疮疾,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谰”称颂的是( )‎ A. 屈原 B. 李白 C. 杜甫 D. 辛弃疾 ‎【答案】C ‎【解析】郭沫若称之为“诗中圣哲”,即“诗圣”,由此可以判断,该诗人是杜甫。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屈原是战国时期的的浪漫主义诗人;D选项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B选项李白是唐代大诗人,被誉为“诗仙”。‎ ‎16. 19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人被中国人称为“夷”,而从60年代开始,中国人又将西方人改称为“洋”,这种变化从实质上反映了  ( )‎ A. 中国人对西方人由鄙视到排斥的态度变化 B. 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随着交往的扩展而正逐步客观化 C. 中国人已经完全放弃了“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大心态 D. 中国人被迫同化于西方的强势文化之下 ‎【答案】B ‎【解析】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正逐步客观化,本题需要注意对于实质的理解,从“夷”到“洋”,看不出有“崇敬”的意思,排除A选项,这一时期的中国人仍然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好的,只是科学技术不如西方,也就是说,“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仍然存在,排除C选项. 虽然中国被西方侵略,但中国人从来也没有同化于西方的文化统治之下,排除D选项,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17. 以下著作、杂志为代表的历史运动中,最为彻底的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是 (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A选项魏源的《海国图志》是一部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B选项《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C选项《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但是其宣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故答案选D选项。‎ ‎18. 19‎ 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是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 )‎ ‎①中体西用 ②维新变法 ③救亡图存 ④师夷长技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变法。解答此题注意关键的时间提示“19世纪末”,当时民族危机严重,维新变法运动兴起。故②、③符合题意;①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④是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所以选B。‎ 考点: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西学东渐•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19. 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 )‎ A. 传播马克思主义 B. 是一场伟大的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C. 给专制主义和传统礼教空前沉重的打击 D. 促进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的实质是当时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到后期才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C选项不够准确,因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成就在思想层面;D选项说法不准确,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是新文化运动爆发的一个条件。‎ ‎20.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 )‎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粹主义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民族主义、民权主义解决的是政治问题,民生主义解决的是社会经济问题,故孙中山称其为“社会革命”。‎ ‎21. 假如你是一位高考阅卷老师,在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该给分的是 ( )‎ A.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 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 C. 新三民主义是对三大政策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 D. 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答案】C ‎【解析】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理论,不能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因此B错误,故选C选项。说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都是正确的,故排除A、B、D选项。‎ ‎22.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下列红色旅游景点最能见证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是 ( )‎ A. 革命摇篮井冈山 B. 遵义会议旧址 C. 延安窑洞 D. 西柏坡 ‎【答案】C ‎【解析】A选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思想开始的时期;B选项遵义会议见证了毛泽东思想逐渐走向成熟;C选项延安窑洞中毛泽东不断总结自己的思想,结合中国革命,使得自己的思想逐渐走向完备,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D选项西柏坡是毛泽东思想的运用时期,此时已经很成熟。‎ ‎23. 2012年是邓小平□□□□‎ 二十周年,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科学回答了实践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一座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文中的“□□□□”应该是( )‎ A. 恢复高考 B. 南方谈话 C. 一国两制 D. 科教兴国 ‎【答案】B ‎【解析】从“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可以看出这一活动主要针对的是改革开放问题,所以排除A、D选项。从“科学回答了实践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可以确定这一活动是南方讲话,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C想错在材料没有涉及到台湾、香港或者澳门问题。‎ ‎24. 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在民权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因为 ( )‎ A. 提出反帝和国内民族平等 B. 倡导自由、平等、博爱 C.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D. 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进步主要体现在新三民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A项是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发展的表现;D项是新三民主义民生主义发展的表现;B项与本题无关。故选C。‎ 考点:新三民主义 点评: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但是,三民主义并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内容,也没有给予民主民主权力,没有深入的发动群众起来革命,致使革命运动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最终失败。1924年,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制定了三大政策,国共合作。‎ ‎25. 中共十五大是在世纪之交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历史性会议。下列各项属于中共十五大内容的是 ( )‎ A.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 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D. 将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答案】D ‎【解析】A选项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中共十三大上;B选项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中共十四大上;C选项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是在中共十六大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在中共十五大,所以本题选D选项。‎ 点睛:本题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对每一个大会都有所了解。我们要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历届大会的重要内容,对一些重要政策的实施时间有明确的了解,才能解答出本题。‎ ‎26.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答案】C ‎【解析】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南方讲话之后的中共十四大上,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强调了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B选项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选项将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27. 李大钊最早在中国详细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 )‎ A. 《庶民的胜利》 B. 《马克思主义—一称科学社会主义》‎ C.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答案】D ‎ 28. 维新变法运动对近代中国最大的历史作用是 ( )‎ A. 思想启蒙作用 B. 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C. 发展资本主义 D. 宣传维新思想 ‎【答案】A ‎【解析】材料中要求的是最大的历史作用。A选项说法正确,维新派对思想启蒙产生深远影响;B选项错误,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要保存君主;C选项错误,维新变法运动在发展资本主义方面没有多少实质性的进展;D选项不能称之为“最大”。‎ ‎29. 观察下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 ‎ ‎ A. 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B. 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 C. 该漫画描绘的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D. 该漫画描绘的是孙中山“民主共和”蓝图 ‎【答案】B ‎【解析】依据图片意思为把西方先进的学说嫁接到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上,暗指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违背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必然会失败,所以选B选项。A选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思想;C选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和科学;D选项错误,与材料含义不符。‎ ‎30. 有日本学者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 A. 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B. 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 C. 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D. 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答案】C ‎【解析】题干中日本学者提到的学习欧洲文明的顺序应该是:先变革人心即学习西方思想,再改变政府即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达到有形的物质”即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如果按照这个顺序,中国学习西方的事件进行排序应该是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和洋务运动,故本题选择C选项。其它选项不满足题中要求,故排除 ‎31. “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我国科技成就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能证明此观点的史实是 (  )‎ A.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票证制度的普遍实施 B. “南优2号”选育成功、“革命样板戏”广泛流行 C. “神舟”飞船发射成功、初步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嫦娥号”飞船探月 ‎【答案】D ‎【解析】A选项发生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此时科教兴国没有提出;B选项“革命样板戏”广泛流行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此时科教兴国没有提出;C选项初步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在科教兴国战略之前,故排除;D选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D选项。‎ 点睛:解答本题要采用排除法。首先要明确“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时间,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所以在此之前的内容都不满足题意,由此就可以排除干扰项,选出正确答案。‎ ‎3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 A. 前者侧重于艺术上,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 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学术上 C. 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 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时侧重于不同的政治主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侧重于学术研究和科学研究,二者的领域不同,选D是符合题意的。‎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百家争鸣”‎ ‎33. 邓小平指出:“如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对邓小平的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有 (  )‎ ‎①说明尖端科技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关系中影响巨大 ②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 ③导弹、核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研制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 ④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新中国60年代以来科技成果带来的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可知,60 年代以来的重要科技成果,重点体现在:“两弹一星”。结合选项分析,可知,①②③④的表述均是对“两弹一星”重要科技成果的客观认识,符合史实和题意,表述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新中国的科技·“两弹一星”及其重要影响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34分)‎ ‎3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夸。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 ‎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二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 ‎——李贽《藏书卷》‎ 材料三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四 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主张在燕南、燕北发展纺织业,在西北山泽地区开矿产,在东南沿海通市舶,发展海外贸易。王夫之说:“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三、四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答案】(1)不同观点: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变化。‎ 说明问题: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动摇。‎ ‎(2)思想主张:材料三、四都认识到了工商业的重要地位,提出了重视工商业发展的主张,倡导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想。‎ 主要原因:明朝中期以来,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了冲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儒学思想发展。从朱熹与李贽的观点的不同、黄宗羲与顾炎武的主张等方面来分析。‎ ‎(1)结合材料“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可知,朱熹认为儒家思想不可变,孔子地位不可变,极力主张维护儒学及孔子的地位。而李贽则认为“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反对以孔子作为是非的标准。体现了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受到严重挑战。‎ ‎(2)从材料“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中可以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从明清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来分析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3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宋)中央政府继续刻印图书,除国子监承刻之外,其他政府部门和地方官署都刻书、印书,全面开展了政府刻书事业……刻书内容范围更加扩大,不仅刻印儒家经典著作,又遍刻正史、医书、诸子、算书、字书、类书和名家诗文,政府还编印了四部大型类书以及佛、道藏经典。私人刻书以文集最多,坊间刻书则以售卖营利为主,除了刻印经文以外,又另刻有字书、小学等民间所需用及士子应举所需要的读物,品类丰富繁多。‎ ‎——张树栋《中华印刷通史》‎ 材料二:谷登堡的印刷术一经发明,立即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开来,20年间就传遍了欧洲。15世纪末,欧洲大约有3万种,2 000多万册书籍被印刷发行,印刷种类也从宗教文件扩大到自然科学、哲学、文学和教科书,广泛地传播了新的信息和长期被垄断的知识……1474年,距(欧洲)活字印刷术发明仅30年,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的活字印刷版就发行了,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在他生前就有了活字印刷版,他是抚摸着他的著作的印刷本去世的……印刷机的出现,使“危险思想”的传播变得对统治阶级更加危险了。在欧洲的封建统治者看来,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新思想是异端邪说,必须禁止其发表。‎ ‎——饶立华《谷登堡的印刷术与大众传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宋代印刷业发展的因素。‎ ‎(2)与材料一相比,欧洲印刷业的发展有何特点?这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1)因素:政府的重视;印刷术的发展;三教合一潮流发展;理学兴起;教育的发展及科举考试的影响。‎ ‎(2)特点:普及速度快;更重视自然科学。‎ 影响:促进了文化的普及;有利于近代科学的产生;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思想解放;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统治。‎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央政府继续刻印图书,除国子监承刻之外,其它政府部门和地方官署都刻书、印书,全面开展了政府刻书事业”得出印刷 事业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重视;根据“不仅刻印儒家经典著作”“政府还编 印了四部大型类书以及佛、道藏经典”说明在宋朝刻印儒、道、佛书籍是因为三教合一促进宋明理学的形成;根据“坊间刻书则以售卖营利为主,除了刻印经文以外,又另刻有字书、小学等民间所需用及士子应举所需要的读物”说明教育的发展和科举考试的影响推动了印刷事业的发展;联系所学,在宋朝印刷术取得技术性突破——活字印刷术出现,这也推动了印刷事业的发展。‎ ‎(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立即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开来,20年间就传遍了欧洲”说明欧洲印刷术普及的速度快,根据“印刷种类也从宗教文件扩大到自然科学、哲学、文学和教科书,广泛地传播了新的信息和长期被垄断的知识”说明与中国相比欧洲的印刷术更加重视自然科学;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广泛地传播了新的信息和长期被垄断的知识” 说明印刷术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自然科学的产生,根据“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的活字印刷版就发行了,哥白尼的 《天体运行论》在他生前就有了活字印刷版”说明印刷术的普及传播了基督教神 学以外的思想,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思想解放,根据“印刷机的出现,使“危险思想”的传播变得对统治阶级更加危险了”,说明印刷术的普及也对西欧封建统治形成冲击。 ‎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印刷术 ‎3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同治初年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这是一个不彻底的方案。……甲午以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族的第二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材料四 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第一个和第二个救国救民族方案的内容与目的有何不同?‎ ‎(2) 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较材料一中的第一、第二方案有何特点?‎ ‎(3) 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指出“俄国人的路”是一条什么道路?‎ ‎(4) 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有何特点?实践结果怎样?‎ ‎【答案】(1) 第一个:学习西方技术(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封建制度。‎ 第二个:君主立宪(制度改革、社会改良);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2) 特点:政治革命,推翻满清专制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 ‎(3) 道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城市中心道路)。‎ ‎(4) 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符合国情)。‎ 结果: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甲午以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族的第二方案”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学习西方技术、维护封建制度;君主立宪、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等方面回答第一个和第二个救国救民族方案的内容与目的有何不同。‎ ‎(2)本题根据材料二“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政治革命推翻清朝专制政府、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等方面说明孙中山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较材料一中的第一、第二方案有何特点。‎ ‎(3)本题根据材料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角度指出“俄国人的路”是一条什么道路。‎ ‎(4)本题根据材料四“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工农武装割据”的角度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回答有何特点。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的角度回答实践结果怎么样。‎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