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的修筑完成,反映了当时秦国 A. 地主土地私有制确立 B. 法家思想成为正统 C. 重视农田的生态保护 D. 集权制度的优越性 ‎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当时道家和儒家学说的发展表明 A.郡国并行制已消解 B.意识形态适应政治经济需要 C.黄老思想走向衰落 D.各种学术思想相互吸纳借鉴 ‎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这反映了在唐代 A. 中原文化高度繁荣 B. 民间娱乐丰富多彩 C. 实行开明开放的统治政策 D. 人们崇拜勇武和英雄气概 ‎27. ‎ 年 度 人口(人)‎ 田地(亩)‎ 每人平均亩数 乾隆18年(1753)‎ ‎102750000‎ ‎708114288‎ ‎6.89‎ 乾隆31年(1766)‎ ‎209839546‎ ‎741449550‎ ‎3.53‎ 乾隆49年(1784)‎ ‎286331307‎ ‎717203200‎ ‎2.50‎ 嘉庆17年(1812)‎ ‎361693179‎ ‎705698400‎ ‎1.95‎ 表1‎ 表1为清朝乾隆至嘉庆年间人口、田地、及其平均数情况的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 A.个体小农经济盛行 B.土地兼并更加激烈 C.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D.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28.19世纪60年代,中国与列强的关系相对平稳,即如有的洋务派官僚所说,“中外相安,十年无事”。而进入70年代后,……中国的邻邦和边疆地区遭到侵略者更加严重的蚕食鲸吞。当时,中国的西部边疆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均出现危机。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危机逐渐加剧 B.洋务运动成就有限 C.资本主义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 D.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9.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率天下之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之人者,三纲之说为之也。缘此而生金科玉律之道德名词,——曰忠,曰孝,曰节,——皆非推已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已属人之奴隶道德也。”陈独秀意在 A.弘扬传统美德 B.反对传统伦理道德 C.强调人的价值 D.传播西方启蒙思想 ‎30.美苏“冷战”‎ 和两个阵营对立局面的形成,促进了苏联对中共的秘密支持。在苏联大量武器装备的援助下,林彪所辖部队在东北迅速壮大,在辽沈战役前就发展到73万人,而且有了强大的炮兵。这反映出,美苏尖锐对抗的国际环境 ‎ A.有利于中共加速打败国民党 B.促使战后美国大力扶植日本 C.迫使苏联调整国家安全战略 D.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 ‎31.包产到户后农民手里有了富余农副产品,需要拿到市场上出售,换成货币购买其他商品;自主经营也要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生产;乡镇企业发展起来后更需要通过市场决定产销。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农业改革导致人民公社体制解体 B.农业改革使市场经济呼之欲出 C.集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已被打破 D.农村改革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 ‎32.《十二铜表法》中明确“禁止无限制的自由报复”,以“仅在双方不能达成和解的情况下”对“同态复仇”加以限制,在很多情形中用“罚金和赔偿”替换“同态复仇”和“死刑”。这体现了 A.对个人“生命权”的尊重 B.司法执法机制的灵活性 ‎ C.罗马人倡导“务实”作风 D.贵族与平民间矛盾缓和 ‎33.在中世纪教会垄断文化教育的时期,神学几乎是正规教育唯一的内容。到文艺复兴时期,经济地位正在迅速上升的市民阶级却热衷于学习“人文学”,也即有关人情世故的世俗学问。这一变化反映出 A.教会权威受到挑战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经济发展影响文化精神 D.人们开始重视实际生活 ‎34.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实验室开始成为技术革新的主要卵化器。在欧洲,实验室附属于大学或类似的科研机构,在美国开始出现了纯粹的商业实验室,最著名的就是爱迪生的实验室。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科学研究在技术创新中起了关键作用 B.社会文化氛围有助于科技创新 C.自然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 D.欧美政府鼓励科学家创造发明 ‎35.1973 年美国爆发石油危机,为此福特政府决定利用粮食出口换取苏联石油,以维护国家石油安全。经过激烈的博弈,最终美苏两国在1975年成功签署 《粮食贸易协定》和《石油贸易意向书》,从中反映出 A.美苏综合国力势均力敌 B.冷战思维影响政府政策 C.利益交汇点促成美苏合作 D.两级对峙的格局开始瓦解 ‎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 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前制定了看似矛盾,但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外交策略:联美制日,与日亲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始终秉承着北洋政府的意志,面对列强,中国代表团据理力争。巴黎和会上北洋政府本可取得众多外交成就,但为维护中国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被迫放弃签约。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和会期间不仅没有卖国行为,反而为“外争国权”付出了巨大努力。以巴黎和会为起点,中国政府还取得了另外一些外交成果:废除战败国旧约,重订平等新约,1921年5月签订的《中德协约》是第一个明文规定无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各款的平等新约,得到了战争赔款,收回德租界;1919年北洋政府颁令,与无约国谈判时坚持平等互惠,不再给予特权,即使谈判不成,也不愿迁就;1919年12月,北洋政府与玻利维亚订约建交,开创完全平等互惠条约之先例。1917至1924年间,北洋政府与日美周旋,维护中东路区主权;驱逐旧俄势力,渐次收回中东铁路主权;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也与之交涉,最终以条约的法律形式规定主权。‎ ‎——赵志伟等《北洋政府的外交成就》‎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形势发生了持续深刻的变化。在新形势下,中国外交与时俱进,应对挑战。冷战结束以后,在实践中,中国既抛弃了美苏冷战关系模式,也没有像自由主义预期的那样发生根本的身份转变,而是创造性地走上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中国将大力建设共同发展的对外开放格局,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构建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不是搞排他性、碎片化的小圈子,不会通过人民币贬值提升贸易竞争力,更不会主动打货币战和贸易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深刻变化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高飞《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的历程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洋政府时期外交的特点,并说明当时取得一定外交成果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并谈谈你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认识。(13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 各民族由于所处的条件不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的民族性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是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民族的政治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地成为一种政治文化定势。这种定势往往会被该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确认下来,并深入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心灵深处和行为习惯之中,取得全体社会成员的共识。但在民族交往过程中必定产生文化的交流,先发展民族的一些成果、经验、教训总会更大程度地影响后发展民族。这里就产生了吸收和“借鉴”的问题。科技如此,经济建设如此,政治文化建设亦是如此。‎ ‎——摘编自徐大同等《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回顾与前瞻》‎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逻辑清晰。)‎ ‎45.材料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经济基础方面的变革,并没有完全模仿西方工业文明的做法。‎ ‎1869年实行奉还版籍的改革,实际上是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将地方“治权”奉还中央政府。1871—1873年施行的地税改革也并未完全根除日本土地制度中的封建性质。地税改革有几条重要的规定,比如承认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所有权,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自由种植、农民自由择业、自由迁徒;地税一律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税额为地价的3%(后改为2.5%);一律缴纳货币等。明治政府让一切地租制度仍旧按幕府时期办理,征收最高额地租税,一般占农民收获的60%—70%。这些规定实际上大大增加了只收佃租不事经营的寄生地主的剥削收入,地主阵营不断扩大,对军国主义的一切举措坚决拥护。自耕农、佃农、雇农在内的上千万农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这便直接造成日本国内市场的极端狭小和资金匮乏,强烈地刺激着统治阶级疯狂地从事对外扩张。‎ ‎——摘编自克连《世界文明史》第20章第4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实行地制改革的举措和不利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地制改革的意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