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

www.ks5u.com ‎2018~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 历史试题(选修)‎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宁夏发现的印制于西夏后期(相当于南宋时期)的一本佛经残本有以下特点:字体歪斜、有个别字排倒;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墨色浓淡不均;有隔行线的痕迹。另一本佛经上有西夏文刻款“选字出力者”等语。据此可确证的是 A. 佛经的雕版印刷始于宋代 B. 活字印刷术西夏得到普及 C. 西夏已经出现活字印刷术 D. 西夏雕版印刷技术比较先进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字体歪斜、有个别字排倒;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墨色浓淡不均;有隔行线的痕迹”可以推断应该是活字印刷,说明西夏应该已经出现了活字印刷术,但不能说明活字印刷术得到普及,C正确,B错误;唐代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品,排除A;材料不能反映西夏的印刷技术是否先进,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字体歪斜、有个别字排倒;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墨色浓淡不均;有隔行线的痕迹”,联系所学活字印刷术的特点分析解答。‎ ‎2.在文学发展历程中,有类作品形式上是“楚辞”式的,去掉了所有的特殊方言;内容上是“诗经”式的,内涵却在扩大;句式上,每句字数没有限制,不严格地押韵,但确实有韵。下列作品符合该特征的是 A. 《二京赋》‎ B. 《将进酒》‎ C. 《雨霖铃》‎ D. 《窦娥冤》‎ ‎【答案】A ‎【解析】‎ 依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赋由楚辞演变而来,多用排比,辞藻华丽,每句字数没有限制,不严格地押韵,但确实有韵,故A项正确。《将进酒》每句字数固定严格压韵,《雨霖铃》是婉约词不符合《诗经》式的内容,《窦娥冤》是元曲,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3.如图是西汉海昏侯刘贺(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墓出土的两枚印章,印文分别是“刘贺”、“大刘记印”。下列对印章中字体描述正确的是 A. 笔画圆匀,富图案美 B. 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C. 工整清晰,飞洒活泼 D. 勾连不断,奔放跃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图示中的字体可以看出该字体是小篆,小篆具有笔画圆匀,富图案美的特点,故A正确;B是隶书的特点,C是行书的特点,D是草书的特点,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4.1904年,康有为在观看牛津大学学生剧社表演后指出,西方戏剧(舞蹈)萌礙于中国,他列举了二者在肢体语言、风俗习贯上的诸多相似之处。他由此呼吁中国戏剧、舞蹈“舍己从人,尽以泰西为师。由此可如,康有为主张 A. 新陈代谢维护传统文化 B. 西学中源宣传西方文化 C. 中西结合呼唤制度变革 D. 托古改制实行全盘西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西方戏剧(舞蹈)萌蘖于中国,……他由此呼吁中国戏剧、舞蹈‘舍己从人,尽以泰西为师’”可以得出西学中源宣传西方文化,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体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更新,并且违背材料主旨,A项排除;C项说法违背材料主旨,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借助传统文化来宣传全盘西化的信息,材料强调的是西学中源,D项排除。‎ ‎【点睛】本题属于提炼观点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其一,发现。即找出材料中关键的字词句段,例如,材料中“西方戏剧(舞蹈)萌蘖于中国,……他由此呼吁中国戏剧、舞蹈‘舍己从人,尽以泰西为师’”;其二,转化。浓缩关键的字词句段,转化历史学科术语。“西方戏剧(舞蹈)萌蘖于中国”转化成“西学中源”,“他由此呼吁中国戏剧、舞蹈‘舍己从人,尽以泰西为师’”转化成“西方文化”。据此可知,其观点是西学中源宣传西方文化。此外,理解和积累一些历史概念很重要,例如,西学中源。‎ ‎5.胡适认为:“民国六七年北京大学所提倡的新文化运动,无论形式上如何五花八门,意义上只是思想的解放与个人的解放。”郁达夫也说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 A. 存在严重的绝对化倾向 B. 缺乏社会责任感 C. 个性解放是其主题之一 D. 个人主义倾向严重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意义上只是思想的解放与个人的解放”“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新文化运动强调人的价值,提倡个性解放,故C正确;A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以思想解放救亡图存,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B错误;材料强调个性解放,并非个人主义,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意义上只是思想的解放与个人的解放”“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联系所学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分析解答。‎ ‎6.“(它)既传承了解放区宪法性文件的文本、内容与精神,又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一过渡进程中的根本大法,开启了新中国人民民主宪政的基础。”新中国的这部法律文献 A. 初步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B. 规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C. 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 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一过渡进程中的根本大法”,初步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成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施政纲领,故A正确;B说的是过渡时期总路线,排除;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排除C;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一过渡进程中的根本大法”,联系所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性质分析解答。‎ ‎7.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中讲到:“这次会议的任务是:制定宪法;制定几个重要的法律;通过政府工作报告;选举新的国家领导工作人员……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是 A.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故选C;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没有制定宪法,排除A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要任务是筹备建立新中国,大会通过《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时间不符合“建国以来”,排除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联系所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和影响分析解答。‎ ‎8.学者俞可平曾指出:建国以来的政治文明建设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搭建了基本的框架,属于“民主存量”,而后期的发展则属于“民主增量”。据此推断,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一“增量”的是 A. 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B.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而后期的发展则属于‘民主增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民主增量”指的是改革开放后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改革开放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改革开放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因此属于这“增量”的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改革开放后在政治民主建设方面获得的成就,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在1954年,属于“民主存量”,故A选项错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也是属于“民主存量”,故B选项错误;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1954年通过第一届人大会议,属于“民主存量”,故C选项错误。‎ ‎9.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到:“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我们一贯主张爱国一家。统一祖国,人人有责。”材料表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是 A. 坚持一个中国、实现国家统一 B. 坚持国共两党谈判为首要前提 C. 坚持扩大两岸人民间的直接往来 D. 坚持和平解决、同时不放弃武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表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是坚持一个中国、实现国家统一,故A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国共两党谈判问题,也没有涉及两岸人民间的直接往来的问题,排除BC;材料信息没有提到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排除D。‎ ‎10.如图是一张《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有了这张“通行证”,台湾同胞终于实现了“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愿望。这一愿望得以实现的直接原因是 A.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 台湾当局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 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 D. 两岸“通邮、通航、通商”的实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注意题干“1988年”“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结合所学可知,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故B正确;《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于1979年,不是直接因素,故A错误;“九二共识”的达成是在1992年,时间不符合题意,C错误;两岸“三通”即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是在2008年,时间不符合题意,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88年”“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联系所学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 ‎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定海神针”,靠这根“神针”,我们成功地处理了和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独立国家、西方发达国家等方方面面的关系。该原则 ‎①在亚洲紧张局势趋于缓和的背景下提出 ‎②推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③是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 ‎④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是在1950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提出,②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①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C;②时间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 ‎12.1954年10月,周恩来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新中国 A. 在外交上逐步淡化意识形态 B. 延续了革命年代的思维方式 C. 冲破了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 D. 积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1954年10月”“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看出,新中国不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作为标准来确定与哪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而是以国与国之间的平等友好作为标准,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延续了革命年代的思维方式的信息,B错误;新中国在建国后一年内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突破了美国的包围封锁,故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无法体现出积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故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54年10月”“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联系所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分析解答。‎ ‎13.下表是1955~196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统计表,对表格反映的史实解读完全正确的是一组是 时间 ‎ 国家 ‎ 时间 ‎ 国家 ‎ ‎1955年 ‎ 阿富汗、尼泊尔 ‎ ‎1958年 ‎ 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 ‎ ‎1956年 ‎ 埃及、叙利亚、也门 ‎ ‎1959年 ‎ 苏丹、几内亚 ‎ ‎1957年 ‎ 斯里兰卡 ‎ ‎1960年 ‎ 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 ‎ ‎①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成果 ②新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 ‎③中国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④不结盟运动推动亚非国家新联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干中的时间“1955~1960年”和图表的内容可知,中国在1955年到1960年,主要是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故①③正确。新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是在20世纪70年代,突出表现为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排除②;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时间不符,排除④。故选①③组合,排除ACD,选B。‎ ‎14.萨缪尔·亨廷顿曾认为,1995年的中国“不会与任何国家结盟。这个立场或许反映了传统的中国观念,作为一个中央帝国,即中心国家,中国不需要正式盟友……另一方面,中国与西方的冲突意味着它将重视与其他反西方国家的伙伴关系”。他的这一认识 A. 肯定了中国的结盟外交政策 B. 对中国的外交理念存在误读 C. 强调中国与苏联的同盟关系 D. 对世界局势的判断完全正确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认为中国之所以实行不结盟,是因为中国要以中国为中心,建立一个中央帝国,这是对中国不结盟外交政策错误的理解,故选B;根据材料“不会与任何国家结盟”可知,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和苏联的同盟关系,排除C;对中国的判断是错误的,对世界局势的判断也是不正确的,排除D。‎ ‎15.1973年5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向国会作的外交政策报告中,没有在中国一章中谈及台湾问题,而是在亚洲一章中提到“台湾人民”,而不是“中华民国”。这说明 A. 中美两国有关台湾问题已经解决 B. 美国外交遵守“一个中国”原则 C. 尼克松坚持了中美联合公报精神 D. 中美两国正式建交障碍已清除 ‎【答案】C ‎【解析】‎ ‎【详解】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同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美国声明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3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外交政策报告中,在亚洲一章中提到“台湾人民”,而不是“中华民国”,说明尼克松坚持了中美联合公报精神,故C正确;A项中“已经解决”不符合史实,排除A;题干只涉及尼克松个人的坚持,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外交遵守“一个中国”原则,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表明尼克松坚持了中美联合公报精神,无法体现中美两国正式建交障碍已清除,排除D。‎ ‎16.国务院《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核安全峰会、亚欧首脑会议等重大活动。这些外交活动反映了新时期的中国 A. 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B.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 D. 参与全球治理,加强国际合作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习近平主席出访多国,出席多个会议,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开展多边外交,参与全球治理,加强国际合作,故D正确;根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核安全峰会、亚欧首脑会议”可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不局限于区域合作,排除A;习近平主席出访多国,出席多个会议,并没有突出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排除B;根据2017年中国的特色大国外交活动可知并不是围绕联合国展开,排除C。‎ ‎17.《时间简史》中写道:“他提出了革命性的思想,即引力不像其他种类的力,它只不过是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的结果,而早先人们假定时空是平坦的。”文中的“他”‎ A. 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 完成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理论大综合 C. 奠定了现代物理科学研究的基础 D. 开创了物理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研究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即引力不像其他种类的力,它只不过是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的结果,而早先人们假定时空是平坦的”可以看出,这位科学家揭示了时空的特点,这应该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支柱之一,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故C正确;A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牛顿的经典力学完成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理论大综合,不符合题意,排除B;开创物理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研究是普朗克的量子论,不符合题意,排除D。‎ ‎18.如图是《一战期间俄国国内时局示意图》,对该图解读全面的是 A. 二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B. 十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 C. 俄国国内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D. 沙皇专制催生俄国十月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战期间俄国国内,既有无产阶级与沙皇之间的矛盾,也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还有资产阶级与沙皇之间的矛盾,表明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故C正确;图中信息无法体现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排除AB;俄国十月革命时,沙皇专制统治已经被推翻,排除D。‎ ‎19.“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为天道自然之理。但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始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文中“其说”是指 A. 牛顿的经典力学 B. 达尔文的进化论 C. 普朗克的量子论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为天道自然之理”可以看出,材料体现了生物进化论适者生存的原则,从材料中“耶稣之旨相反”可以看出生物进化论冲击了天主教的上帝造人说,故而可以看出这一学说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B正确;牛顿的运动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普朗克的量子论都不能体现出适者生存的内容,排除AC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为天道自然之理”,联系所学达尔文进化论的内容分析解答。‎ ‎20.下图漫画中,英国人约翰艰难地行走在写有“马歇尔援助”的绳索上,美国山姆大叔问道:“约翰,如果没有这条绳索,你能否运送货物?”漫画说明马歇尔计划的作用是 ‎①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 ‎②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③推动欧洲走向经济合作 ‎④直接对抗华沙条约组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英国”“马歇尔援助”“美国”以及设问“马歇尔计划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势力膨胀,西欧衰落,西欧国家包括英国急需美国的经济“援助”。象征经济援助的“绳索”没有任何的安全措施,“英国人约翰”在“绳索”上“运送货物”是很艰难的,需要受到美国的控制,但客观上可以促进英国(西欧国家)的经济恢复,所以①②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项。BCD项,推动欧洲走向经济合作的是1950年的法国外长发布的舒曼计划,与“马歇尔计划”无关,③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于1955年,此时马歇尔计划由于西欧逐渐谋求联合而早已无法根本落实,④不符合题意,此三项包含不合题意的③或④,排除。‎ ‎【点睛】漫画题中的“看图”,是指对图文结合的理解。大多数高中历史试题中的漫画都是图文结合类的,图是主体,文字起补充和说明作用。但很多时候漫画中的文字(含漫画的标题)对解题起关键作用,所以考生一定要结合漫画中的文字来“看图”,其要领如下:‎ a.分解标题中的文字信息,对应漫画中的图片信息,确定漫画的主题;‎ b.看图中有无明显表现出夸张、讽刺等意味的信息,结合漫画创作的时间点(或其他提示时代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2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美国对苏联的基本态度如下表所示 ‎1946年1月 杜鲁门明确表示,“我已厌倦于笼络苏联人”,美国对苏联“不应该再做任何妥协”。‎ ‎1946年2月 美国驻苏联代办凯南认为,苏联“在一切认为适时和有希望的地方,努力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 据此可以推知,当时的美国 A. 积极推动美苏冷战格局的扩展 B. 准备对苏联实施强硬的遏制政策 C. 试图借助于战争手段遏制苏联 D. 通过扶持和控制西欧以对抗苏联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杜鲁门和凯南对待苏联的态度可以说明美国认为苏联成为自己的敌人,美国对苏联“不应该再做任何妥协”,说明美国要准备对苏联实施强硬的遏制政策了,故B正确;表格主要表明了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的态度,并未体现美国积极推动美苏冷战格局的扩展,故A错误;二战后美苏“冷战”,美国借助战争手段遏制苏联说法错误,故C错误;表格反映了美国对苏联认识和态度发生转变,没有体现美国通过扶持和控制西欧以对抗苏联,故D错误。‎ ‎22.如图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一幅漫画,柜子上写着“核战争”三个字,肯尼迪对赫鲁晓夫说:“咱们给这玩意加把锁吧!”该漫画说明当时 A. 世界冷战格局正在形成 B. 美苏寻求理性方式解决争端 C. 古巴导弹事件持续升级 D. 美苏争霸呈现苏攻美守态势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咱们给这玩意加把锁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核武器上“加把锁”说明美苏双方均有意限制核武器危机的升级,体现了当时美苏寻求理性方式解决争端,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咱们给这玩意加把锁吧!”可知,体现了美苏寻求建立国际战略平衡,没有体现美苏之间的对抗加深,无法体现世界冷战格局形成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时期最严重正面对抗事件,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美苏正面对抗事件,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美苏双方均有意限制核武器危机的升级,体现了当时美苏寻求理性方式解决争端,而没有体现美苏争霸呈现苏攻美守态势的信息,故D选项错误。‎ ‎23.1960年3月,法国总统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访问法国,会谈时提出著名的“缓和、谅解、合作”三部曲政策和“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建设构想。1966年,戴高乐访问苏联,同苏联签订了贸易文化协定以及空间探索和技术合作协定。这些举动表明法国 A. 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 B. 努力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 C. 与美国盟友关系破裂 D. 积极促成欧洲联盟的建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苏联高层互访,加强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正处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下,在此大背景下法国此举表明法国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是世界格局多极化开始出现的表现,故A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内容是欧洲国家之间加强经济政治的联系和联合,而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法苏关系的加强,故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法国加强与苏联的关系,是法国独立自主外交的体现,一定程度有利于摆脱美国控制,但不能说明法国和美国关系破裂,故C错误;1993年欧盟建立,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24.“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这反映了 A. 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转变为对手 B.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 世界由两极格局转为多极格局 D.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六七十年代,随着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经济的发展,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经济实力明显下降,世界格局的变化表现,可以看出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故B正确;二战后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转变为对手,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一种发展趋势,C表述错误,排除;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25.2008年,美国在《2025年的全球趋势》坦承:“今后15~90年里,对于国际制度的演变,美国将发挥比任何其他国际行为者更大的影响,但在一个多极世界上,它将拥有的力量要比数十年来所曾拥有的要小。”这一观点的提出主要基于 A.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B. “冷战”格局即将结束 C. 多极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D. 国际关系实现民主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所以说“美国将发挥比任何其他国际行为者更大的影响”,但是日本、俄罗斯、中国、欧洲联盟等国家和国家联盟也是多极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又说“它将拥有的力量要比数十年来所曾拥有的要小”。这一观点的提出正是基于当时“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故A正确;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格局已经结束,排除B;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一种发展趋势,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排除C;结合所学可知,当今世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尚未真正建立,排除D。‎ 二、材料解析题:要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是一个逐步认识、学习西方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三 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陈独秀是要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旧伦理、旧道德、旧政治、旧思想,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 ‎——余孚《重新启蒙: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反思》‎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过程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张上的表现?‎ ‎(3)据材料三,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影响,谈谈你如何理解“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 ‎【答案】(1)过程:由学术到政治再到伦理。特点:由表及里(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因:政治: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特点:托古改制,借助封建传统文化,宣传维新变法理论。体现: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3)内容: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理解: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极大促进了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解析】‎ ‎【详解】(1)过程:根据“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得出由学术到政治再到伦理。特点: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经历了由表及里的过程。原因:结合所学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可知,政治上是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特点:根据“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处处引经据典”“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概括得出托古改制,借助封建传统文化,宣传维新变法理论。体现:结合所学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可知,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3)内容:根据“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得出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根据“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旧伦理、旧道德、旧政治、旧思想”得出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理解: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可从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思想解放、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角度总结回答。‎ ‎27.政治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重要环节,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有着自身发展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前瞻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一届政协”的政治架构下,一方面正如亨廷顿所说的,“一个现代化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大国秩序的重构,推进了国家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政治体系的良性运转;……究其原委,“一届政协”是发端于西方的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它根植于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之中,在现代国家政治建设中凸显中国气派、民族神韵,具有极强的容纳性与适应力。‎ ‎——摘编自覃敏健《试论“一届政协”的历史方位》‎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就这个范围来说,我们的效率是高的,我讲的是总的效率。‎ ‎——摘自《邓小平文选》‎ 材料三 为什么放弃联邦制而采取民族区城自治?(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向政协代表作过解释:“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不管人数多少,各民族间是平等的。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但是今天帝国主义者又想分裂我们的西藏、台湾甚至新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各民族不要听帝国主义者的挑拔。为了这一点,我们国家的名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叫联邦。”‎ ‎——摘编自陈扬勇《〈共同纲领〉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促进建国初政治体系良性运转的条件。‎ ‎(2)据材料二,概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在中国民主政治中的历史地位。‎ ‎(3)据材料三,分析新中国放弃联邦制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进步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治制度的选择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案】(1)条件: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政治协商制度的容纳性与适应力。‎ ‎(2)优越性:执行力强,行政效率高。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 ‎(3)原因: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是平等的,有自决权;防止国家分裂。‎ 进步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保证少数民族当家做主,行使民主权利。‎ ‎(4)原则:符合本国国情。‎ ‎【解析】‎ ‎【详解】(1)条件:根据“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大国秩序的重构”得出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根据“具有极强的容纳性与适应力”得出政治协商制度的容纳性与适应力。‎ ‎(2)优越性:根据“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我们的效率是高的”得出执行力强,行政效率高。地位:结合所学,可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等角度分析总结。‎ ‎(3)原因:根据“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得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根据“各民族间是平等的。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得出中国各民族是平等的,有自决权;根据“今天帝国主义者又想分裂我们的西藏、台湾甚至新疆”得出防止国家分裂。‎ 进步意义:结合所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可从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保证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等角度总结回答。‎ ‎(4)原则:综合材料可知,政治制度的选择应符合本国国情。‎ ‎28.回顾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对立,也有合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1年年初的中美关系已经到了坚冰即将打破的时刻。但是对这两个国家来说,要实现关系的真正好转,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在美国方面,国内的各种反共、反华、亲台的势力依然相当强大,如何处理同台湾以及“亚洲盟国”的关系也是一个问题;……由于长时间的隔阂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对抗,双方都担心做出的主动表示得不到对方的相应回报,这也是造成局面僵持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第三卷》‎ 材料二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一起,共同打破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成为20世纪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最深远事件之。‎ ‎——周正平、刘东凯《冀朝铸:见证中美关系史上关键时刻》‎ 材料三 2009年奥巴马在亚洲之行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关键性的议题上,无论是气候变化、经济复苏,还是核不扩散,很难看到没有相互合作,我们或中国能够成功地实现各自的目标。”……奥巴马还表示,美国欢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美国不寻求遏制中国,“一个强大而繁荣的中国的崛起将为国际社会注入力量”。‎ ‎——《中美在广阔全球视野中同舟共济》‎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造成中美关系“局面僵持”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与建国初期相比,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从美国方面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态度,并结合当时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说明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 ‎【答案】(1)主要原因:美国国内反华、亲台的势力强大;台湾问题;长时间的隔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 ‎(2)变化:由敌视(对抗)到缓和(正常化)。‎ 原因: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面临西欧、日本的挑战,世界霸主地位动摇;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3)态度:积极寻求与中国合作。原因: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4)因素:国家利益;国际格局;国际形势;意识形态。‎ ‎【解析】‎ ‎【详解】(1)主要原因:根据“在美国方面,国内的各种反共、反华、亲台的势力依然相当强大”得出美国国内反华、亲台的势力强大;根据“如何处理同台湾以及‘亚洲盟国’的关系也是一个问题”得出台湾问题;根据“由于长时间的隔阂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对抗”得出长时间的隔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 ‎(2)变化:根据“共同打破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得出由敌视到缓和。‎ 原因:结合所学,可从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世界霸主地位动摇、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等方面分析总结。‎ ‎(3)态度:根据“很难看到没有相互合作,我们或中国能够成功地实现各自的目标”得出积极寻求与中国合作。原因:结合所学,可从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角度回答。‎ ‎(4)因素:综合材料,可从国家利益、国际格局、国际形势、意识形态等角度分析总结。‎ ‎29.统一强大的欧洲一直是欧洲人的梦想,英国的态度却复杂多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从拒绝逐步走向接近,并于1961年和1967年两度申请加入,但均遭到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否决。戴高乐首先考虑的是:“英国一旦成为欧洲的第七个成员国,要它永远扮演二流角色,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戴高乐还认为,联系如此紧密的英美关系将会使英国成为美国投放在欧洲的“特洛伊木马”。另外,英法在共同农业政策上也存在分歧。1971年英国重新与欧共体谈判,并于1973年最终加入。然而,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英国一直是一个半心半意的伙伴,它的边境仍处于半开放状态,它反对防务一体化,也不愿加入欧元体系,所有这些都使英国与联合的欧洲若即若离。‎ ‎——摘编自娄南《民族国家与欧洲一体化:1945—1973》‎ 材料二 英国的离开本身就是对欧盟行为体角色能力的削弱,而由此引发的消极影响也会打击其他成员国对欧盟制度体系以及欧洲一体化发展的信心;从长远来看,无论英国最终是否离开欧盟,英国脱欧这一事件都迫使欧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制度结构,重新考量欧盟机构与成员国政府之间的权责分配,同时正视眼前的多重危机并尽快做出调整。从这一点来看,英国脱欧也为欧盟接下来的制度改革提供了机遇,为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巩潇泫、贺之杲《英国脱欧对欧盟行为体角色的影响分析》‎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欧洲一体化的构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相关国家采取了哪些重大行动?‎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拒绝英国加入欧洲一体化的原因。‎ ‎(3)据材料二,分析英国脱欧对欧盟产生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变化的根本因素。‎ ‎【答案】(1)态度:从拒绝逐步走向接近。行动: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欧洲共同体。‎ ‎(2)原因:英国的加入可能威胁法国地位;英美关系紧密;英法在农业政策上的分歧。‎ ‎(3)影响:消极:削弱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打击了欧洲一体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积极:推动了欧盟的制度改革;为未来欧洲一体化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4)因素:国家利益。‎ ‎【解析】‎ ‎【详解】(1)态度:根据“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从拒绝逐步走向接近”得出从拒绝逐步走向接近。行动:结合所学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史实,可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欧洲共同体回答。‎ ‎(2)原因:根据“英国一旦成为欧洲的第七个成员国,要它永远扮演二流角色”得出英国的加入可能威胁法国地位;根据“联系如此紧密的英美关系将会使英国成为美国投放在欧洲的‘特洛伊木马’”得出英美关系紧密;根据“英法在共同农业政策上也存在分歧”得出英法在农业政策上的分歧。‎ ‎(3)影响:消极:根据“英国的离开本身就是对欧盟行为体角色能力的削弱”得出削弱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根据“打击其他成员国对欧盟制度体系以及欧洲一体化发展的信心”得出打击了欧洲一体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积极:根据“英国脱欧也为欧盟接下来的制度改革提供了机遇”得出推动了欧盟的制度改革;根据“为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得出为未来欧洲一体化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4)因素:结合所学可知,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调整的根本出发点。‎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