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通史版:阶段十五课时1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通史版:阶段十五课时1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作业)

课时1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天津河西区模拟)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外交官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了一封电文,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美国必须把苏联当作对手,而不是伙伴。”这一文件(  )‎ A.标志着美苏争霸的局面完全形成 B.主张美国用战争手段与苏联全面对抗 C.为美国的“冷战”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D.形成了二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解析 根据材料“1946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国必须把苏联当作对手,而不是伙伴”,这一电文为1947年“冷战”提供了理论支持,故选C项。‎ 答案 C ‎2.(2018·山东滨州期中)右图是苏联画家库克雷尼克赛的一幅漫画《马歇尔计划的开张》,漫画旨在说明(  )‎ A.美国的军事实力不断膨胀 B.西欧各国经济走向崩溃 C.西欧渴望美国的经济援助 D.美国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解析 观察图文材料,可知材料中美国企图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故选D项。马歇尔计划是经济援助,与军事实力无关,A项错误;二战后西欧经济受到破坏,但是并未走向崩溃,B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不是西欧渴望美国的援助,C项错误。‎ 答案 D ‎3.(2019·山东济南模拟)下图是一幅名为《看谁更弱智》的漫画。漫画中的现象在历史上频频上演,双方此举是为了(  )‎ A.麻痹对方,发展自己 B.夸大其词,震慑对方 C.故弄玄虚,示敌以弱 D.渲染威胁,扩充军备 解析 漫画中“2+2=5”及“2×2=6”都比其正确结果大,即不是在麻痹对方,‎ 故A项错误;通过“2+2=5”及“2×2=6”都比其正确结果大可知,双方都在夸大自己的力量以震慑对方,故B项正确;漫画表明双方都在夸大自己的力量,不是向对方示弱,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谈及“扩充军备”内容,故D项错误。‎ 答案 B ‎4.(2018·山东青岛调研检测)“三环外交”是英国在二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其主旨是通过英国在与美国、英联邦和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环节中的特殊联系,充当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此外交战略(  )‎ A.削弱了二战后美国、苏联的实力 B.有利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C.推动了战后英国加入欧洲的联合 D.目的是维持英国的世界大国地位 解析 本题考查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解读题干材料,从“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信息,可知英国推行“三环外交”目的是维护英国的大国地位,故选D项。‎ 答案 D ‎5.(2018·江西检测考试二)美国《1952年移民法》在加强政治安全甄别的同时,还规定:凡申请就业的移民和临时劳工,都须申明入境后从事的职业。若其就业会引起美国劳工的失业,或对其工资和工作条件产生消极影响,则不得入境。这(  )‎ A.有利于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B.扩大了美国对抗苏联的人才优势 C.体现了冷战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的针对性 D.是美国建设“伟大社会”的尝试 解析 解读题干材料,从“加强政治安全甄别的同时……若其就业会引起美国劳工的失业,或对其工资和工作条件产生消极影响,则不得入境”,可知在冷战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除了政治安全审查外,还要受到其它的限制,故选C项。‎ 答案 C ‎6.(2018·河南名校联盟联考)下面是一本关于“朝鲜战争”的历史专著的目录(局部)。从该目录可以看出,朝鲜战争的主要影响是(  )‎ 二、东北亚资本主义阵营的初步形成 ‎(一)美国策划对日本单独媾和 ‎(二)美韩特殊关系的初步形成 三、朝鲜战争与两极格局的固定 ‎(一)朝鲜战争 ‎(二)东北亚成为冷战的重点地区 ‎(三)东北亚两极格局的固定 A.使资本主义阵营受到严重打击 B.导致了美日韩关系的急剧变化 C.形成相对稳定的区域关系格局 D.推动了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中“东北亚资本主义阵营的初步形成”和“两极格局的固定”等信息,可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区域关系格局,故选C项。‎ 答案 C ‎7.(2018·山东菏泽模拟)某学者认为: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大倒退,这一观点的依据是这两个事件(  )‎ A.导致欧洲和世界走向分裂 B.直接导致冷战的开始 C.增强了世界战争的威胁 D.导致世界经济的衰退 解析 据所学可知,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加剧了欧洲和世界的分裂,与题干某学者认为“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大倒退”相符,故选A项。‎ 答案 A ‎8.(2018·河南安阳调研测试)冷战时代,美苏关系有心照不宣的默契,可以说有其最低限度的共同利益——避免美苏战争,即法国大学者阿隆所说的“隐蔽的俄美非战公约”。这说明冷战时期美苏(  )‎ A.共同承担世界和平任务 B.双方军力基本保持平衡 C.努力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D.在对抗中以缓和为基调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冷战时代,美苏关系有心照不宣的默契,可以说有其最低限度的共同利益——避免美苏战争,即法国大学者阿隆所说的‘隐蔽的俄美非战公约’”可知,美苏冷战期间,双方一直在保持克制和避战,故选C项。‎ 答案 C ‎9.(2018·山东沂水模拟)有学者认为: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之间的一场核赌博。苏联虽退却了,但随之大力扩充核力量,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与美国的核均势。美国取得了遏制战略和威胁战略的胜利,却也基于这次胜利而误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解决世界上各种问题,进而卷入了越南战争。该学者强调古巴导弹危机(  )‎ A.加剧了美国与苏联间的大国对抗 B.导致了美国全球战略重心的转移 C.显示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优势 D.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 解析 据题干材料“苏联虽退却了,但随之大力扩充核力量,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与美国的核均势”和“美国取得了遏制战略和威胁战略的胜利,却也基于这次胜利而误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解决世界上各种问题,进而卷入了越南战争”,可知古巴导弹危机加剧了美国和苏联的对抗,故选A项。B、C、D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 答案 A ‎10.(2019·山东枣庄模拟)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该图反映出当时(  )‎ A.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形成 B.“冷战”形势达到了顶峰 C.“冷战”从欧洲扩展到亚洲 D.联合国军主导朝鲜半岛形势 解析 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5月华约的成立,故A项错误;在越南战争中,“冷战”形势达到了顶峰,故B项错误;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发动了朝鲜战争,这样就把“冷战”从欧洲延伸到了亚洲,故C项正确;在朝鲜战争前期,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主导了战争形势,到后期,由于中国的抗美援朝,朝鲜逐渐控制了战争形势,故D项错误。‎ 答案 C ‎11.(2018·江西检测考试)肯尼迪任总统期间,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支持。据此可知美国(  )‎ A.冷战思维影响到政府决策 B.分权制衡受到冲击 C.缩减福利促进了科技发展 D.国家垄断深入发展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支持”,说明“冷战”期间与苏联太空竞争受到了美国的重视,故选A项。‎ 答案 A ‎12.(2018·清华大学标准学术能力诊断)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施行“缓和”外交政策,成功组织了“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顺利解决了欧洲边界问题和柏林危机问题。美国受困于越南战争,也提出了“和平演变”的战略。这说明(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B.“冷战”方式有了新内容 C.美苏由对峙走向合作 D.苏攻美守局面的形成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2016·江苏单科,23)1946年,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间的“冷战”产生了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 000字的“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 ‎——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 材料二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 ‎——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凯南“长电报”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电报”中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诺维科夫报告的主要内容。‎ ‎(3)据上述材料,归纳凯南“长电报”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的共同之处,指出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 答案 (1)内容:苏联的外交政策根源于其文化传统;苏联外交具有不妥协的特点;苏联是美国最主要的对手。‎ 原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2)内容:美国加强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美国企图全方位包围苏联;美国的战略目标是称霸世界。‎ ‎(3)共同之处:美苏必然走向对抗;夸大对手的威胁。‎ 依据:“长电报”:苏联的专制传统和意识形态。‎ 诺维科夫报告: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 ‎14.(2018·陕西安康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利益已经和世界利益融为一体,使美国对外界依赖过大,美国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主权国家,更是一个世界利益转换器,一旦世界其他地方出现危机,美国很难不被卷入。世界霸权的利益属性已经与美国血肉相连,对美国而言,一方面有空前的霸权福利持续刺激,另一方面丧失霸权等于国家死亡。‎ ‎——据2016年11月22日世界经济评论 ‎《美国的“霸主焦虑”》整理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美国霸权问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 示例一 论题:美国由于拥有巨大的霸权利益而担忧霸权地位的丧失。‎ 阐述:二战后,美国凭借空前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通过遏制苏联、援助西欧国家,获得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成为两极格局中最重要的一极。通过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支配国际金融、贸易,成为世界最大的受益国;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继续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到处干涉地区事务,企图左右世界局势以维护其既得利益。随着多极化格局的不断发展,美国遭遇到来自多个力量中心和不同文化的挑战,威胁美国的霸权利益,使美国深陷霸权焦虑之中。二战后美国自身利益已经与世界利益融为一体,霸权地位的动摇、丧失会给美国带来灭顶之灾。(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二 论题:美国的霸权政策威胁了世界和平。‎ 阐述: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与苏联展开冷战,两国展开了疯狂的军备竞赛,甚至推行核边缘政策,极大地威胁了世界和平;在冷战过程中,‎ 由美国挑起的局部战争很多,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干涉了他国内政,危及他国主权;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公然践踏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推行单边主义政策,发动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损害了世界和平与安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