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第13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学案(江苏专用)
第13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考试说明 命题角度 备考指导 1.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及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2016·江苏单科,23)美苏冷战的内容、表现及影响 1.抓住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演变的主线,掌握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阶段特征及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与经济格局演变的必然联系 2.注意联系时政热点,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各国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 3.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中国际地位的提高,认识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加入世贸组 织的影响及作用 2.两极格局的瓦解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1.(2018·江苏单科,19)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2.(2015·江苏单科,20)不结盟运动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及其影响。 4.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016·江苏单科,20)欧盟与欧洲一体化 5.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 1.(2019·江苏单科,20)全球化进程应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 2.(2018·江苏单科,20)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3.(2017·江苏单科,19)经济全球化趋势 考点一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两个原因 (1)直接: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扩张产生矛盾。 (2)根本: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带来的国家利益的冲突。 2.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政治 (2)经济 (3)军事 3.影响 (1)造成西欧依赖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 (2)造成部分国家分裂(德国和朝鲜)。 (3)导致国际局势紧张:在欧洲,“冷战”导致德国的分裂。在亚洲,“冷战”则表现为朝鲜分裂以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一系列局部战争的爆发。古巴导弹危机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 (4)由于核恐怖和核平衡,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没有发生。 考点二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欧共体 (1)背景 (2)过程 (3)影响 2.日本崛起 (1)原因 (2)结果: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 ①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 3.不结盟运动 (1)原因:二战后诞生了许多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民族独立,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主张团结合作。 (2)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举行。 (3)意义: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冲击美苏两极格局。 4.中国崛起 (1)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 考点三 两极格局的瓦解及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两极格局瓦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1)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2)实质:东欧与苏联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3)影响: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2.“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特点 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但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3.“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特点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目前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但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4.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原因 ①美国之外的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 ②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2)表现 考点四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形成 (1)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2)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2.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3.影响 (1)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2)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3)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考点五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 1.三大区域经济集团 名称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 特点 (1)都是由发达国家组成的 (2)合作程度最高,由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过渡 (1)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贸区 (2)体现了南北合作 (3)大国主导 (1)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2)各国差异最大 (3)松散性和开放性,合作程度较低 影响 (1)提高了国际政治地位,促进欧盟各国经济的发展 (2)推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促进了三国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实力 (1)促进了地区贸易和投资 (2)由于文化和历史差异,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2.世界经济全球化 (1)原因 (2)表现:国际贸易增加;世界市场扩大;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 (3)实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4)评价 ①利:能够有效利用世界各地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发展机会,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②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贫富差距加大;世界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 空前加强;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进而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考点六 世贸组织与中国的加入 1.世界贸易组织 (1)概况: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2)目标: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2001年11月,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 (2)影响 ①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②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考向一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视角1 结合地图,从时空观念角度考查美苏冷战的影响 【考题1】 (2013·江苏单科,20)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下面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关联主干 美苏冷战的影响 寻找题眼 图片反映了“1945—1949年”东西德对峙局面,此时,冷战风云笼罩,造成东西德的分裂与对抗 错点诊断 柏林被分区占领后,没有出现局部热战;1955年华约成立,故北约与华约对峙不符合“1945—1949年”的时间要求;1990年德国统一,1951年西欧开始联合 答案 A 视角2 以不结盟运动的决议为切入点,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考题2】 (2015·江苏单科,20)“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该会议的召开( ) A.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B.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 C.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 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 关联主干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及影响 寻找题眼 材料信息“新解放的国家”“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体现了反对霸权主义政策下不结盟运动的主张,反映了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出现 错点诊断 不结盟运动不涉及经济区域集团化;不结盟运动不可能导致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不可能消除 答案 C 视角3 引用学者观点,考查世界格局的特点 【考题3】 (2014·江苏单科,19)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 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 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 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 关联主干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 寻找题眼 据材料“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可知,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据材料“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可知,美国仍是“一家独大” 错点诊断 题干反映的是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美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故不存在诸强争霸的格局;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而非单极格局;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国际格局不是“实力相当大国并存” 答案 A 宏观把握专题线索和阶段特征是备考复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本单元的突出线索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历程,具体归纳如下: 阶段 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末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 世界格局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两极格局下,表现出多极化趋势 两极格局崩溃,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表现为“一超多强” 主要表现 “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经互会、华约 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兴起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认识 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是两极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新的国际格局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但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多极化趋势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考向二 欧洲的联合 视角1 从发展角度考查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考题1】 (2016·江苏单科,20)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该文件的签署( ) A.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 B.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 C.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 D.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 关联主干 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 寻找题眼 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表明欧洲一体化逐步由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过渡,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 错点诊断 1967年,欧共体成立,已经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与题干时间不符;1993年欧盟的成立,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但是没有真正实现政治一体化;欧元是在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中规定的,成员国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标准,欧盟成立后,逐渐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 答案 B 视角2 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西欧经济的发展及影响 【考题2】 (2018·江苏单科,19)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 ) A.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 C.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 D.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 关联主干 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寻找题眼 通过西欧在世界贸易总额和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数据变化可推理出,西欧在国际上经济地位的提高和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这一变化有利于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错点诊断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4年,题中数据出现于该体系建立之后;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有所提高,但此时经济霸主依然是美国;西欧国家的崛起加剧了其和美国的矛盾 答案 D 视角3 综合考查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和影响 【考题3】 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1963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直言不讳地告诉美国记者苏兹贝格:“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惬意的。①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他们来相互反对……②必须要有一个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 ——摘编自苏兹贝格《七大洲风云四十年》 史料二 第一条 通过本条约,缔约各方在它们之间建立一个欧洲经济共同体。 第二条 共同体的目标应是:通过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③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活动的和谐发展,不断的和均衡的扩展,日益增长的稳定,生活水平的加速提高以及各成员国间越来越密切的关系。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1)史料一戴高乐总统对美国记者的谈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结合以上材料,指出到目前为止,“一个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的建立,经历了哪两个重要步骤。 (2)结合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的统一有何显著特征。分析出现这一特征的内部和外部原因。 第一步 审设问 目标 途径 1.戴高乐对美国记者谈话所表达的思想;欧洲一体化的关键步骤 据史料一 2.欧洲统一的显著特征及其出现这一特征的内部和外部原因 结合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 第二步 析史料 判出处 史料一: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 史料二:论述欧洲经济共同体 读信息 ①意指欧洲联合的外部原因在于应对美国的威胁;②反映出戴高乐对欧洲联合的愿望;③是欧洲共同体的目标 衔知识 结束分裂,统一欧洲,永享和平,这是欧洲联合倡导者们的梦想,也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欧洲联合进程,或称欧洲一体化建设,经历了煤钢联营、经济共同体、统一大市场、经济货币联盟四个发展阶段,根据先经济后政治的原则,正从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过渡。欧盟成为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联合体 第三步 定答案 (1)希望欧洲联合,摆脱二战后美国控制欧洲的局面。步骤:从1967年欧共体的成立到1993年欧盟的诞生。 (2)由经济联合逐步走向经济政治一体化。内因: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政治上更好地维护共同体成员国的利益。外因:美苏争霸,加紧在欧洲的争夺,西欧各国要求有效地维护自身安全。 欧洲一体化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1)历史原因:谋求统一是欧洲政治家长期的愿望。欧洲国家有共同的地域、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语言上也有相通性。战争频繁、灾难深重。 (2)现实原因:两极格局。欧洲和苏联格格不入,同时又受到美国的控制,为了摆脱这种局面,各国走向联合。 (3)经济原因(根本原因):西欧各国普遍较小,为了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需要,各国必须扩大市场,打破阻碍经济发展的桎梏,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 (4)关键原因:法德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法德和解的实践。历史的教训使两国人民认识到,只有和平交往才能共同发展,欧洲要自强,唯有联合。 2.影响 (1)对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的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2)对世界: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起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经济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考向三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视角1 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和表现 【考题1】 (2017·江苏单科,19)当前,人们提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 ) A.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 B.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 C.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 D.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 关联主干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和表现 寻找题眼 当前的全球化主要是经济领域的全球化,全球化在政治领域很难实现 错点诊断 “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是对材料观点的表述,不是“原因”;“逻辑混乱”不符合史实;材料并不是刻意彰显全球化的经济意义 答案 B 视角2 以传统文化的价值为切入点,考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考题2】 (2019·江苏单科,20)“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 ) A.传统文化的价值 B.文化理念的趋同 C.商业的文化功能 D.外来文化的影响 关联主干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寻找题眼 根据材料“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可知,作者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 错点诊断 “文化理念的趋同”说法错误;材料与“商业的文化功能”无关;重视“外来文化的影响”与材料无关 答案 A 经济全球化是历年高考的热点,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和对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评价,以及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复习备考时可从以下角度把握: (1)含义:经济全球化就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以前那些由于民族、地域等因素所造成的阻碍日益减少,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2)表现:主要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投资全球化。 (3)发展阶段 时间 阶段 标志 1500年前后 开始 新航路开辟 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 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 二战后初期 制度化、体系化 两大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金融体系 关贸总协定——贸易体系 三大支柱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初 区域化、集团化 三大区域经济集团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迅速发展、实质突破 世界贸易组织 (4)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①问题: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占据主导地位,拉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距离,贫富分化严重;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 ②对策:倡导平等互惠、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世界经济新秩序;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加强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 1.(2013·江苏单科,20·冷战的影响)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最初是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的边防围墙,后期加固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以阻止东西柏林之间人员的自由往来。柏林墙的修筑( ) A.标志着德国一分为二 B.促成了北约的建立 C.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 D.是美苏冷战的结果 解析 德国的分裂是1949年,故A项错误;北约的建立是1949年,故B项错误;柏林墙是东德修建的,故C项错误;柏林墙的修筑反映了美苏冷战的加剧,故D项正确。 答案 D 2.(2018·江苏单科,19·欧洲一体化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超级大国的诞生和冷战的爆发,强大的历史压力和规范性就不会诞生,欧洲的旧秩序将不会被突破,欧洲一体化的梦想也就只能还是一个梦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欧关系趋向紧张 B.美苏冷战促进欧洲一体化 C.美国冷战战略受挫 D.美苏帮助欧洲实现一体化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欧洲的一体化,不是美欧关系,故A项错误;“ 如果没有超级大国的诞生和冷战的爆发,……也就只能还是一个梦想”说明外部因素刺激了欧洲的联合,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了冷战受挫,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了美苏的帮助,故D项错误。 答案 B 3.(2015·江苏单科,20·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961年不结盟运动第一次首脑会议宣言倡导,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要求签订国际性的裁军条约,消除经济不平衡,废除国际贸易中心的不等价交换,撤除一切设在别国领土上的军事基地和消除核战争的威胁,只有根本消除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才能实现持久和平。宣言表明不结盟运动( ) A.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 B.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为行动纲领 C.联合全球治理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D.谋求实现各国政治民主化与自由化 解析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材料中“1961年不结盟运动第一次首脑会议”表明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故A项正确。 答案 A 4.(2014·江苏单科,19·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 A.国际恐怖主义日益泛滥 B.俄罗斯与美国对峙加剧 C.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解析 苏联解体与国际恐怖主义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俄罗斯实力弱于美国,且与美国对峙加剧不合乎史实,故B项错误;冷战后,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合乎史实,但与题干无关,故C项错误;题干中“苏联解体了……这是个灾难……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结合所学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趋势加强,不利于美国霸权,故D项正确。 答案 D 5.(2019·江苏单科,20·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已触动许多人的切身利益。无论富国还是穷国,全球化提供了巨大机遇、潜力与可能,但也产生了人类必须面对的新挑战与新威胁。对大多数人来说教育、就业、收入、健康、文化、环境等事关人类切身的问题都变得更不确定与不安全。”由此说明经济全球化( ) A.经济发展同时带来新问题 B.发达国家资本新一轮扩张 C.不利于各国经济深度合作 D.违背了各国人民共同意愿 解析 据材料“全球化提供了巨大机遇、潜力与可能,但也产生了人类必须面对的新挑战与新威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化是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许多问题,如就业、环境等问题,故A项正确。 答案 A 6.(2019·江苏单科,20·目的类)某西方学者说:“直到美国觉察欧洲普遍不满与苏联的影响日益扩大的危险同时出现时,它才被迫制定了‘马歇尔计划’,答应为大规模恢复‘自由世界’的工业提供巨额资金。”该学者认为“马歇尔计划”出台的目的是( ) A.履行“北约”成员的义务 B.缓和两大阵营的紧张局势 C.对抗“华约”集团的冲击 D.扶持西欧国家和遏制苏联 答案 D 7.(2016·江苏单科,20·影响类)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认为,德法之间的仇怨,“是一个魔鬼的圆箍,一个邪恶的圈套,非破除不可”。戴高乐则表示,“必须尝试把历史进程颠倒过来,使我们两个民族言归于好,并使他们的力量和才能联合起来。”法德的和解( ) A.消除了资本主义阵营的矛盾 B.加速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 C.促进了西欧经济联合的进程 D.表达了消除民族主义的设想 解析 资本主义阵营的矛盾不可能消除,民族主义不可能消除,排除A、D;材料主要涉及法德的和解,它有利于促进西欧经济联合的进程,故选C;B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 C 8.(2017·江苏单科,19·因果类)下表是西欧四国部分年份GDP估计值(百万1990年国际元),导致这几国经济数据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 年份 法国 联邦德国 意大利 比利时 1951年 234 074 289 679 177 272 49 874 1958年 312 966 481 599 265 192 58 316 1967年 501 799 717 610 445 232 86 695 1989年 1 000 286 1 302 212 906 053 166 396 ——数据来源于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A.西欧国家走向联合 B.“新经济”得到推广 C.欧元的发行与流通 D.欧盟市场不断扩大 解析 西欧的联合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1967年欧共体建立,一体化推动成员国经济发展,故A项正确;“新经济”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故B项错误;欧元的发行是1999年,正式流通是2002年,故C项错误;1993年欧盟成立,故D项错误。 答案 A 9.(2017·江苏单科,18·表明类)进入2018年以来,美国加快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与曾经的“盟友”英法德意日等国撕破脸,中美贸易战也是硝烟四起。面对特朗普逆全球化的单边主义政策,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这表明( ) A.美、日、欧同盟面临着解体 B.逆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C.全球贸易治理体系亟待完善 D.互利共赢原则遭到国际社会的抵制 解析 材料“单边主义政策”使得“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说明体系亟待完善,故选C项。 答案 C 10.(2018·江苏单科,20·推理类)与以往反对全球化力量来自民间社会,政府力量则极力助推经济全球化不同,近年来英国脱欧、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了国际社会高度警觉。由此可见( ) A.全球化发展受保护主义掣肘 B.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C.逆全球化更加符合公众利益 D.世界发展潮流逐渐变为逆全球化 解析 据材料“英国脱欧、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可知英美等国为本国利益反对全球化,故选A项;英、美两国都是发达国家且都为本国利益反对全球化,排除B项;据材料“美国优先”可知英美反对全球化是考虑本国利益,排除C项;据材料“国际社会高度警觉”可知世界主流仍旧赞成全球化,排除D项。 答案 A 课时冲关练 1.(2019·江苏南通三模)传统观点认为,美国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冷战结束后,有学者认为冷战是战后美苏双方采取强硬政策的结果;还有学者认为,英国对冷战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此可知,关于冷战起源的认识( ) A.忽视了对意识形态斗争的研究 B.时代越近越能接近历史的真相 C.随着研究视野拓宽而趋于全面 D.只能有一种科学而合理的解释 答案 C 2.(2019·江苏泰州高三期末)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人夺取了国家政权。1948年3月,美国国会以压倒性票数通过了已经辩论长达十个月的规模庞大的欧洲复兴计划。从这两个事件的关联中可以推断,美国旨在( ) A.遏制苏联扩张 B.稳定资本主义 C.扩大世界市场 D.维护北约联盟 答案 B 3.(2019·江苏南京、盐城二模) 1953年8月,苏联政府宣布,它也掌握了氢弹的秘密。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由于苏联掌握氢弹这一事实有力地说明了战争已不再是解决国际争端的可能方法,结果反而加强了和解运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苏联氢弹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 B.客观上有利于避免战争发生 C.苏联氢弹让美苏竞赛形成均势 D.客观上推动了欧洲走向联合 解析 “由于苏联掌握氢弹这一事实有力地说明了战争已不再是解决国际争端的可能方法,结果反而加强了和解运动”表明苏联氢弹缓和了世界紧张局势,有利于避免战争的发生,故选B项。 答案 B 4.(2019·江苏扬州中学高三考前模拟)1961年11月8日,有关英国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谈判正式开始,然而,1963年1月,法国要求无限期搁置谈判。法国总统戴高乐的理由有两个:英国加入共同体,就相当于美国在共同体内安插了一匹“特洛伊木马”;英美特殊关系和英联邦特惠区的存在让英国无法全心全意留在共同体中。法国的态度表明( ) A.法国谋求成为“世界霸主” B.美国主导的阵营内部分化 C.欧洲共同体发展严重迟滞 D.美英法之间矛盾无法调和 答案 B 5.(2019·江苏无锡质检)1947年5月3日开始实施的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交战权。但近年来日本安倍政府一再表达修宪野心,试图重获交战权,使日本成为所谓的“正常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日本修宪的主要目的是( ) A.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获得亚洲地区主导权 C.军事实力持续增长 D.拒绝反思二战的责任 解析 日本是经济大国,并在80年代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故选A项;题干没有体现是在亚洲的目标,排除B项;军事实力持续增长是为成为政治 大国准备条件,排除C项;修宪主要目的是为成为政治大国扫清障碍,排除D项。 答案 A 6.(2019·江苏南京金陵中学、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四模)《剑桥美国史》:“在冷战的背景下,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的‘邪恶帝国’苏联。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这段话旨在强调( ) A.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 B.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序稳定 C.新旧秩序转换中的局势动荡 D.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 答案 C 7.(2019·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一模)2018年11月,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建立“欧洲联军”。对此,美国总统特朗普坚持让欧洲分担北约的“军费负担”,俄罗斯总统普京则认为,欧洲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体,他们想在国防和安全方面保持独立主权是很自然的。材料表明( ) A.欧洲联军和北约源于“冷战” B.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C.霸权主义正威胁世界和平 D.美苏在欧洲展开激烈争夺 解析 法国、美国和俄罗斯对欧洲联合的意见不一致,说明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进一步加强,故选B项;“欧洲联军”是在两极格局瓦解后,排除A项;题干体现不出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排除C项;2018年苏联已经不存在了,排除D项。 答案 B 8.(2019·江苏海门一模)《漫长的20世纪》指出:30年代大危机爆发……人们放弃了相对稳定货币的追求,“世界资本主义退到了民族国家经济及相关帝国的避难所里”。为此,战后采取的措施是( ) A.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B.建立“福利国家” C.建立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 D.发展“混合经济” 解析 “世界资本主义退到了民族国家经济及相关帝国的避难所里”表明当时世界经济的混乱、无序状态,为此,战后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故C项正确。 答案 C 9.(2019·江苏扬州高三期末)1950年5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罗伯特·舒曼提出以煤钢联营作为发展欧洲一体化的小规模试验厂,建议将法国、德国、比利时和卢森堡四个国家所分割的莱茵河流域的煤铁资源合并起来。舒曼建议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 ①法德两国和解 ②消除世界战争威胁 ③欧洲一体化起步 ④西欧工业复兴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根据材料舒曼“建议将法国、德国、比利时和卢森堡四个国家所分割的莱茵河流域的煤铁资源合并起来”可知煤钢联营有利于法德两国和解,故①正确;欧洲一体化有利于缓和欧洲局势,但不能消除世界战争威胁,故②错误;煤钢联营有利于欧洲经济领域合作,标志欧洲一体化起步,故③正确;以煤钢联营作为发展欧洲一体化的小规模试验厂,有利于战后西欧工业复兴,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10.(2019·江苏如皋期初调研)1953年,法国舆论研究所在国内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提出“依你之见,西欧联盟将是美苏间冲突的抑制因素,还是激化因素?”答案的构成为:41%说“抑制”,21%说“激化”。以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西欧联合( ) A.超出了历史发展规律 B.消除了内部矛盾 C.是民心之所向 D.产生了新的价值 解析 材料中“西欧联盟将是美苏间冲突的抑制因素”“41%”占多数,说明了西欧联合将是国际重要力量,推动世界多极化,故D项正确。 答案 D 11.(2019·江苏南京学情测试)它“ 是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没有专门的组织结构和机制化的贸易安排,成员国的所有优惠性措施或安排也适用于非成员经济体。与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排他性有本质的差别”。符合此特征的是( )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没有专门的组织结构和机制化的贸易安排,合作化程度低,故C项正确。 答案 C 12.(2019·江苏常州一模)2018年的大国互动似乎有点“反传统”,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采访中把传统盟友欧盟称为“对手”;其后又冒着巨大的国内政治压力与俄国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中欧领导人会晤发表联合声明,强调“要抵制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支持推动全球化”。由此可推断( ) A.美欧之间的盟友关系已经破裂 B.美俄关系有望迅速实现正常化 C.美国霸权的跌落已经成为事实 D.多极化和全球化在艰难中前行 解析 材料反映2018年的大国关系有点“反传统”,美国把传统的盟友欧盟称为“对手”,与俄国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中欧领导人会晤发表联合声明,强调“要抵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支持推动全球化”,由此可以推断多极化和全球化在艰难中前行,故选D项。 答案 D 13.(2019·江苏盐城三模)阅读《2013—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表》,从中可知( ) 年份 世界经济增长率(%) 发达经济体增长率(%) 新型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增长率(%) 2013 3.3 1.1 5.0 2014 3.4 1.8 4.6 2015 3.1 1.9 4.0 2016 3.2 1.9 4.1 A.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低于新兴经济体 B.世界经济增长的动能不断弱化 C.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业已建立 解析 从表中可知,新型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增长率明显高于发达经济体增长率,表明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故C正确。 答案 C 14.(2019·江苏苏州高三期初调研)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达到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至今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他意在说明( )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B.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 C.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D.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解析 材料中“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达到全球范围”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表明强调资本主义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不符,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答案 A 15.(2019·江苏连云港模拟)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呈现新的时代特点。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表明,经济全球化( ) A.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B.面临全面失败的危险 C.遭遇保护主义的挑战 D.受到各国普遍的反对 答案 C 16.(2019·江苏南京、盐城一模)有人认为冷战是“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在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权力关系再调整的进行也就变得更复杂、更危险。随着冷战的全面展开,一个又一个危机接踵而来。行动和反行动最终以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而达到顶峰,欧洲也就和德国一样被冷战一分为二。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以其恶性循环加剧了冷战,但也控制了冷战,因为它确立和维持了“恐怖平衡”,使得美苏两国因为惧怕互相毁灭而努力防止它们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它使得两个超级大国能够彼此对抗和斗争而不兵戎相见。……冷战使美国在世界政治的多个重大问题领域和多个重要地理区域,形成了显著的美国霸权。同时,美国在战后初期宽待德国和日本,助其复兴,以后又长期在安全、贸易和金融方面予以照顾和特殊优惠,从而有力地帮助了它们成为世界一流经济强国,或者说成为美国比较强劲的经济竞争对手。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国际“权力关系再调整”的主要原因,并指出美苏“行动和反行动”的主要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冷战与美国霸权”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答案 (1)原因: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意识形态的冲突。特点:军事对峙但不付诸战争;政治对抗但保持和平共处;经济割据并形成两大对抗市场。 (2) 论点方面 论据方面 论证方面 (1)使美国确立世界霸权。 美苏冷战使美国确立世界霸权,但其霸权地位也受部分削弱 通过马歇尔计划、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成为世界经济霸主;通过操纵联合国、推行杜鲁门主义,确立政治霸权;建立并控制北约,成为军事霸主。 (2)霸权地位受部分削弱。 美苏长期对抗,也消耗了美国实力,动摇了霸主地位;扶持西欧和日本复兴,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冲击美国经济和政治霸权;冷战背景下的局部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拖累了美国,削弱了其霸权地位。 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