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士,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 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 异最能说明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 年代之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 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 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2.春秋时,楚国国君用人“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贵有常尊,贱有等威。”这体现了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3.皇太极、康熙、雍正三朝同时存在的中央机构有 ‎①内阁②议政王大臣会议③南书房④军机处 ‎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4.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B.皇帝挑选亲信重臣担任军机大臣 ‎ C.军机大臣只是跪受 笔录 D.军机处的设立者是雍正帝 ‎5.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作用有 ‎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②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③分散了地方权力④扩大了各藩王的权力 ‎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④‎ ‎6.“其一为土地属于天子或诸侯,大贵族可以把土地封与小贵族,但不得买卖,百姓黎民更不得私 有。其二是居统治阶层的贵族实行世袭制,黎民百姓不能进入统治阶层。”材料反映的是 ‎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C.宗法制 D.内外朝制 ‎7.元朝“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 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中书省直辖地区却跨太行山东 西两侧,兼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 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借鉴了历史上地方行政划界的划分方法 B. 使地方缺乏实行割据的物质基础 C. 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南向控制”的治国理念 ‎ D. 体现了肥瘠搭配的划界原则 ‎8.汉武帝推行“强干弱枝”的重要措施有 ‎①分国建邦②中朝制③刺史制④ 推恩令 ‎ A.① 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与西周的分封制 ‎ A.都是中央集权制 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 C.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 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 ‎10.下列关于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职权有分工、有合作,相互牵制,相互监督②三省的运行机制是:中书---门下---尚书③三省长 官的品级较高,都是宰相④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措施中,根本性的保障措施是 ‎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监察制度 D.统一货币 ‎12.隋与秦的统治的相似之处有①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的统一②都创立了新的统治制度③ 兴建了重大的、影响深远的的工程④实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3.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下诏“使黔首自实田”,强调“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 鼓励“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这些法令 A.刺激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B.奠定了秦朝统一的法律基础 ‎ C.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 D.导致了阶级矛盾激化 ‎14.下列关于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造成秦朝的暴政,是历史的倒退 B.维护封建社会正常统治秩序 的需要 ‎ C.维护封建经 济基础发展的需要 D.皇帝控制了中央和地方的人事任免 ‎15.史载,魏晋时设中正,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中正由现任中央官员兼任。 由此可知,政府实行九品中正制的主要目的在于 A. 巩固门阀士族统治 B. 加强中央集权 C. 保证选官的公正性 D. 注重门第家世 ‎16.在阿房宫遗址出土的一块秦砖(见右图)上,用小篆写了“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十 二个字。其中“海内皆臣”这四个字最能表明秦朝 A.经济繁荣 B.国家统一 C.文化统一 D.百姓安居乐业 ‎17.孔子编订《诗经》时为何没有赵国的诗歌 ‎ A.赵国偏远,孔子不曾到达 B.赵国与鲁国当时是敌对的两个国家 ‎ C.孔子游说赵国时,赵王对孔子无礼 D.当时诸侯国中没有赵国 ‎18.《吕氏春秋》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这种现象 ③ 符合宗法制的基本精神②容易导致社会的混乱 ‎③有利于维护宗族内部的团结 ④激化了不同阶级间的矛盾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19.西周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与夏商时期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 A.民主推选 B.兄终弟及 C.嫡长子继承 D.父死子继 ‎20.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 ‎ A.社会历史的倒退 ‎ 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 ‎ C.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 ‎ D.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材料解析题 ‎2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特尔高级院士 GeneMeieran 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 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断,特 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维基百科》‎ ‎(1)据材料一,指出“突破性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在隋唐政治制度方面各有什么表现?分别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 别置中书门下,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中书 省但掌册文、覆奏、考帐;门下省主乘舆八宝,朝会板位,流外考较,诸司附奏挟名而已。台、省、 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 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元]脱脱等《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政治制度发生的变化。‎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 可以的。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3)结合明清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4)材料二、三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趋势?‎ 三、综合题 ‎22.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 家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 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 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 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 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 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 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 ‎ 材料三: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 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 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 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 ‎(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A 5、B 6、B 7、C 8、D 9、C 10、C 11、B 12、A 13、C 14、A ‎15、B 16、B 17、D 18、C 19、C 20、D 二、材料解析题 ‎21.(1)表现:“突破性创新”指创立科举制度;“渐进式创新”指实行三省六部制。 影响: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进步,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答 书上的内容也可)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后世 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刻影响;均为以后历朝所沿用。‎ ‎(2)变化:三省六部制有名无实;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分掌行政、军政和财政大 权;三权分立,互不统属;进一步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3)明朝废丞相,设内阁,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 清朝设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4)趋势: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三、综合题 ‎22、(1)主要原因:受宗法制的传统影响,中国人重视血缘和家族观念;小农生产方 式的影响;彰显家族声誉,弘扬传统美德。 作用:凝聚亲族;弘扬正统观念;规范人际社会关系;巩固统治。‎ ‎(2)作用: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有利于实现和 巩固国家完全统一。‎ ‎(3)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可以拓展史料来源;家谱隐恶扬善的笔法和孤证会 影响其史料价值。‎ 答案第 1页,总 1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