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教案
第18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纲要求]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展。 考点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原因 ①外因:西方文化渗透和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②内因:政治运动影响与国民政府的推动。 (2)表现 ①衣: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装”逐渐流行;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②食:鸦片战争后,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③住:一些中国官员和商人开始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④社会习俗 时期 变化 特点 戊戌变法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婚姻制度 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沿海地区变化大,内地变化小 辛亥革 命后 “断发易服”具有反清的革命色彩;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简约文明 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代) ①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 ②表现: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人们衣着朴素,食物简单,住房拥挤,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较低。 (2)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今) ①原因: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②表现: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了根本改观,社会风尚与民俗风情都在发生着变化。 [图示记忆]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示意图 [易误提醒] 社会生活变迁的易误点 (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2)清朝缠足陋俗最盛,但清政府并不支持缠足,还多次下令废除缠足。 (3)允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最早时间是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革命后。 (4)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城乡之间的差别极大,主要发生在大城市,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状态,地区之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 [轻巧识记] “一、二、三、四”归纳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答题术语必备] 1.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学习西方、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渐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特点,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人们的社会生活近代化程度较高,但在偏远农村和内陆地区却变化不大。 3.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时尚体现出统一性的特点,受政治生活影响较大;改革开放后,生活时尚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受经济发展和外来文化影响较大。 考向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特点及社会影响 [史料研读] 史料一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庸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中国近代史》 史料二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1920年) 史料三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竞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1.史料一表明辛亥革命中的民主、平等和自由的思想对社会习俗变化的影响,说明辛亥革命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生活。 2.史料二中“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体现了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说明经济基础的变化冲击了旧的习俗。 3.史料三反映了西方生活方式伴随西方侵略传入中国,尤其是甲午战争前,中国内地或农村西方生活习俗已是相当普遍,如“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 1.史料三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试答:(1)“洋气”指西方式生活时尚。(2)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 2.根据以上史料,概括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试答:(1)根本原因:西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2)政治上,政府、 重大社会变革运动和仁人志士的推动。(3)思想上,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4)经济上,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史论归纳]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特点及社会影响 1.原因 (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了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这种影响是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客观的,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经济基础。 (3)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断发易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等等,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4)历届政府的重视、提倡促使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如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将实现全面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2.特点 (1)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向内地和市镇推进,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2)从过程看:从西方引进,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且中西、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相互渗透。 (3)从水平看:断发运动迅速,且彻底。不缠足运动虽然起步早,可是进展缓慢,并且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 (4)从动力看:每一次服饰、习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 3.影响 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对点训练] 1.(2017·青海西宁十四中高三联考)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 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该事例说明( )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 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 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以及《新潮》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著名刊物。分析、判断选项,可知:其主要撰稿人个人思想并不能代表整个新潮社团的思想,故A项具有片面性;C项的“国人”态度,具有片面性,题干中并未提到国家对社会婚俗的态度;D项,题干只是说明部分人的婚姻受到八字、命书,但不能代表当时所有人都接受。而B项表述比较客观,符合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2.(2017·河南郑州高三联考)《清稗类钞·婚姻类》记述了人们称之为“文明结婚”的新风尚: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 得父母允准, 即延介绍人请愿于女子之父母, 得其父母允准, 再由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 男女同意,婚约始定。 “新风尚”体现在( ) A.婚俗已不讲究父母之命 B.多数人崇尚西方新式婚姻 C.媒妁之言左右婚约缔定 D.婚姻男女当事人都有发言权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注重学生对我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理解。由“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得知材料反映了晚清婚俗的变化是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婚姻男女当事人都有发言权,所以选D项。 3.(2017·安徽屯溪一中模拟)竹枝词中记载着汉口民众乐园的景象“家家列肆汉江滨,南朔东西百货陈”“如云士女往来忙,百戏纷陈新市场。千盏电灯天不夜,平台高处月如霜。”下列的理解准确的有( ) ①开埠通商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变化 ②位置优势有利于人流、物流汇聚 ③城市开始出现商业化的娱乐活动 ④文化娱乐拓展了女性的生活空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汉口被迫开辟为通商口岸,较早受到资本主义的影响,故①正确;“家家列肆汉江滨,南朔东西百货陈”,汉口地处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 有利于人员、物质的集聚交流,故②正确;宋代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城市发展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城市出现商业娱乐活动场所“瓦肆”,故③错误;“如云士女往来忙,百戏纷陈新市场”城市娱乐拓展了女性的生活空间,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考点二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一、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工具的进步 (1)铁路 ①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建唐胥铁路。 ②新中国成立后宝成、兰新等铁路建成。 ③“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2)公路 ①20世纪初,汽车开始在上海等城市出现,但公路发展受限。 ②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3)水运 ①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的垄断。 ②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获得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受铁路、公路和民航业的影响较大。 (4)航空 ①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②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 ③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 ④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2.通讯工具 (1)电报: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设在台湾,20世纪初上海开始设立无线电报局。 (2)电话 ①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②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3)互联网:近年来,人们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 二、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业走向繁荣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办报,有《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等。 (2)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利用报刊宣传新思想。 (3)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4)新中国成立后有《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还有《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内容比较丰富。 (5)改革开放后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2.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 ①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②新中国成立初,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纷纷被搬上银幕。 ③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走向一个辉煌的新时代。 (2)电视 ①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中国电视业诞生。 ②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节目日渐丰富。 3.互联网的兴起 (1)1994 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2)特点:信息传播速度快,表现力和感染力强,被称为“第四媒介”。 (3)影响: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易错提醒] 最早在中国兴建铁路的不是清政府,而是英国。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 [特别提醒] 近代与现代中国铁路建设的一个最大不同点就是铁路主权问题。近代铁路主权被列强把持,便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现代中国的铁路主权掌握在人民政府手中,便于发展地区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图解历史] 近代中国交通发展缓慢的原因 [轻巧识记] “一、二、三、四”归纳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个冲击:西方三次工业革命。 二个特点:半殖民地性、发展不平衡性。 三种通讯方式:电报、电话、互联网。 四种交通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图解历史] 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误区警示] 有关大众传媒认识的几点误区 (1)各种媒介都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并且共同向上发展。 (2)互联网的普及不但没有削弱其他媒介的地位,反而出现同时向上发展的趋势。实际上,传统的媒介纷纷通过网络来获得读者和观众,许多有实力的传统媒介机构都建有自己的网站,争夺网络媒介的一席之地。 (3)各种媒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相互不能完全取代。 [答题术语必备]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铁路等近代交通遭到顽固势力的排斥,一定程度上还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步履维艰。 2.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不仅方便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也冲击了近代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传播着男女平等等西方先进的思想理念。 3.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4.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报刊最主要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影响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考向 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史料研读] 史料一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聋发聩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 史料二 至于乙未之岁,东京革命党创办《民报》,树六大主义,而发挥民族革命、民权革命、民生革命之理,其思想之伟大,议论之精密,不第同志之士所推,即反对者亦为之倾服。自客观言,可号为中国文化从来未有之杂志;自主观言,亦可谓革命党发表最高意思之机关。 ——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 1.史料一反映了报纸具有社会评论、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功能。 2.史料二说明革命党人创办的《民报》成为宣传革命思想的主要阵地。 1.据史料一分析报纸在近代中国起到的作用。 试答: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 2.根据史料二说明辛亥革命期间留学生在国外创办《民报》的目的和作用。 试答:辛亥革命时期留学生在国外创办《民报》的目的是宣传“民族”“民权”“民生”等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史论归纳] 综合分析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1)新闻事业功能。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它满足知识界“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愿望,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具有重大影响。 (2)强烈的政治性。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机关报是新闻传媒的主体,重视言论,尤其注重政论。 (3)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中国的传媒事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它随着中国国内政治运动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而出现高潮,维新运动中出现第一次高潮,辛亥革命前后再一次出现高潮。 2.影响 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独立和解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对点训练] 1.(2017·山东蒙阴县一中质检)1875年10月11日《申报》刊载:“夫新报之开馆,大抵以行业营生为计。故其谋疏义以仅谋利者或有之;其谋利而兼仗义者亦有之。……本馆即不敢自夸唯照义所开,亦愿自申其不全忘义之怀也。”这表明《申报》开办的宗旨是( ) A.谋求义利兼顾 B.追求商业利益 C.开辟谋利途径 D.关注时局政治 解析:选A。材料中“本馆即不敢自夸唯照义所开,亦愿自申其不全忘义之怀也”表明义利兼顾,故A项正确;与材料中“自申其不全忘义之怀”不符,故B项错误;与材料中“自申其不全忘义之怀”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时局政治,与题中“这表明《申报》开办的宗旨”不符,故D项错误。 2.(2017·湖北荆州一中质检)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进行了大扫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少了2/3,新闻记者至少有24个被杀,60人被捕入狱,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被称为“癸丑报灾”,这反映出( ) A.报纸具有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 B.袁世凯借查封报刊巩固了统治 C.当时传媒业出现万马齐喑局面 D.报纸宣传混淆了人们是非观念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少了2/3,新闻记者至少有24个被杀,60人被捕入狱,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被称为‘癸丑报灾’”说明当时的传媒业遭到打击和破坏,主要是报纸对时局的报道引起政府的弹压,故A项正确;B中巩固统治材料中没有体现;C中与材料中信息正好相反;D不是材料体现的主要信息。所以答案选A。 3.(2017·湖南长沙雅礼中学高三月考)《故都杂咏》中写道:“啧啧沿街卖报声, 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息灵。”材料表明近代报纸( ) A.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B.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 C.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 D.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 解析:选D。材料信息没有反映阅读方式的内容,故A项错误;报纸虽然具有一定的娱乐功能,但是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新闻功能而非娱乐功能,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报纸是政治类报纸,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全球消息灵”,可知报纸加速了社会新闻传播速度,故D项正确。 (2014·高考课标全国卷Ⅱ)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思路点拨] 定位 知识 维新思想;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服饰变革 解读 题干 信息:两个维新思想家的主张,一是改革政体从易西服起;二是奏议中提及“易服” 主旨:维新思想家认为,变革服饰是改革政体的前提,目的是在社会上营造一种改革的氛围,使人们逐渐接受 辨析 选项 据题干“易西服”,联系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可知服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思想的变化,有利于推行维新变法,故选B项。据史实可知“易服”不是维新派的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当时中国需改变形象,但结合史实可知维新派目的是为推行变法改制,故C项错误;不能武断地说长袍马褂代表守旧势力,故D项错误 [方法点拨] 最佳型选择题(程度型选择题)解题技巧 1.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特点是题肢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最突出”、“根本”、“主导”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 2.要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1.(2014·高考课标全国卷Ⅰ)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20年代,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较重,这会造成国产影片在上海以外地方放映时成本大大增加,而外国影片拷贝到中国并放映,其成本并无大的变化,因此出现了京津地区外国片与国产片放映比例远高于上海地区的情况,故选C项。 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仅凭材料信息无法推知京津地区民众对外来事物是否更具热情,也不能推知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是否更加开放,故排除B、D两项。 2.(2017·湖北宜昌调研)1902年《大公报》刊登了中国第一则征婚广告,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赞扬者称其为“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批评者认为“观其口气,大有以中国伟人自居之意,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口谈维新的庸人罢了。……当今之世,不仅男择女,女也有择男的权利”。这表明当时中国( ) A.男女的婚恋观不同 B.自由恋爱得到普遍认同 C.男女地位基本平等 D.婚恋传统受到西学冲击 解析:选D。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婚姻观念的变化。材料反映出人们对自由恋爱的赞同与批评,没有体现男女的婚恋观不同,故A项错误;对自由恋爱仍然有批判者,可见自由恋爱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同,故B项错误;此时并没有实现男女地位基本平等,故C项错误;赞扬者称其为“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说明传统包办婚姻受到西学自由平等观念冲击,故D项正确。 3.(2017·江西赣中高三联考)《上海洋场竹枝词》写道:“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材料反映了( ) A.中国交通设施发展迅速 B.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发展 C.交通发展引发观念转变 D.近代交通的半殖民地色彩 解析:选C。根据题干中《上海洋场竹枝词》这一信息可知,题干中只体现出了上海这一地区交通设施的变化,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题干中“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说明交通发展引发观念的转变,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半殖民地色彩,故D项错误。 4.(2017·安徽江淮联考)近代电车刚进入上海,有人作竹枝词:“铁线纵横铁轨铺,几如地网与天罗。电车初试人都怕,说是将来肇祸多。”一段时间后,有人又作竹枝词:“人坐车中称稳便,儿童指点陆行舟”,“电车行驶通租界,市政经营仗市民”。该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 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 B.西方物质文明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习俗 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西方物质文明被上海市民逐步接受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 电车初试人都怕,说是将来肇祸多”到“人坐车中称稳便,儿童指点陆行舟”可以分析出西方物质文明被上海市民逐步接受,故本题选D项。A、B、C不符合题意。 5.(2015·高考课标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节假日 1950 1995 2000 2008 元旦 1 1 1 1 春节 3 3 3 3 劳动节 1 1 3 1 国庆节 2 2 3 3 星期日 1 1 1 1 星期六 - 1 1 1 清明节 - - - 1 端午节 - - - 1 中秋节 - - - 1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试题通过表格形式,提供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节假日的多种变化趋势,因此,回答该问题时,应仔细观察表格,找出我国节假日变化的趋势,例如从1950年与1995-2008年,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从2008年开始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等。选取任一趋势,结合史实对变化趋势的原因进行说明。节假日的设立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不同的时代,人们出于各种原因,设立不同的节日,因此,要答好本题,必须在总结出趋势的情况下,把该趋势与时代背景相联系,即把该趋势放到相应的时代背景下分析其原因,这样试题就容易解答了。 答案:评分说明: 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 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单元总结提升 【单元概览】 一、比较中国近代五种经济形态 经济形态 产生条件 发展概况 历史影响 自然经济 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土地私有制的产生 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新中国成立后被消灭 封建性质;在封建社会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外国资本 主义经济 鸦片战争之后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以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为主要表现形式,新中国成立后被清除 凭借政治特权和经济实力,长期占据优势地位,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主权,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洋务经济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覆灭 是清政府的一次自救运动,只学技术, 不变制度;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诱导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发展曲折,1956年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是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推动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经济力量 官僚资本 主义经济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而形成,抗战期间迅速膨胀,新中国成立后被人民政府没收 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严重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2017·山西重点中学模拟)读中国经济成分结构示意图。其中部分代表的( ) A.自然经济 B.外国资本 C.官僚资本 D.民族资本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从图1和图2的内容可知,斜线部分在抗战时期就已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到解放战争时期已占绝对的优势地位,依据所学,官僚资本符合这一特点。所以应选C。 二、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 变化 时间 历史背景 表现 第一次 鸦片战争 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 以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等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 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中的衣、食、住、行变化尤其明显 第二次 辛亥革 命后 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地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第三次 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 立以后 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 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城市生活有保障,但农民温饱问题未解决 第四次 改革开放 以后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2017·豫晋冀三省高三调研)中国近代奇女子张幼仪在三岁那年(1903年)被迫缠脚三天,但最终在二哥“现在再也没人觉得缠脚好看了”的劝说下得以幸免。张幼仪的这一经历反映了 ( ) A.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深入人心 B.中国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觉醒 C.男尊女卑的陋习被逐渐打破 D.社会习俗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解析:选B。根据材料“被迫缠脚三天……劝说下得以幸免”,不能表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深入人心”,故A项错误;张幼仪能在二哥“劝说下得以幸免”,说明出现不同程度的觉醒,故B项正确;“缠脚”陋习不等于男尊女卑的陋习,故C项错误;仅从“缠脚”习俗的个例,不能说明整个社会习俗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故D项错误。 三、近代西方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化的差异 西方工业化 中国工业化 发展 进程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发展,虽然有来自封建势力的阻碍,但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还是推动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 中国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没有独立成长为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后的工业化进程受到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榨和阻碍,进程曲折缓慢 领导 力量 在西方工业化过程中,资产阶级一直扮演着主角,开始是商业资本家,后来是工业资本家、金融寡头推动工业化 一开始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其过程中作用很大,民族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领导权 资金 来源 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洋务企业多靠政府投资,民族资本主义缺少资本原始积累,资金严重不足 工业化 次序 先是从轻工业开始,再发展重工业 一开始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轻工业是辅助,工业结构极不合理 3.(2017·山东高密高三月考)下列两图为1920年与1936年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的所占比例。当时,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日益衰落 B.欧洲列强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 C.国民政府扶植民间轻工业发展 D.民族资本仍然受外国资本挤压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官僚资本日益衰落”,不符合史实;B项“列强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不符合史实;C项“扶植民间轻工业发展”,不符合史实。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D项表述客观,正确。 史学素养 社会史观下的高考命题新动向 理论阐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社会史观也逐渐进入了高考命题专家们的视野,社会史也在高考命题中逐渐从“边缘”向“中心”拓展。具体可从如下视角进行考查: 视角一 社会变革背景下民众观念的嬗变 由于近代西方思想传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国家政策改变、国内社会运动的影响,中西文明的碰撞导致了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的近代化。随着社会变革,人们的家庭、婚姻和伦理观念都发生重大嬗变。断发易服、废除缠足,改变婚姻制度和社交礼仪等均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视角二 社会转型时期新问题的凸显 每逢社会转型时期,都有新思潮萌发,同时也滋生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以英国工业革命为例,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另一方面,圈地运动中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涌入城市,带来严重的城市问题。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无产阶级相对贫困、人口暴增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生态环境整治以及转型时期道德重塑均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视角三 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生活方式变迁轨迹 衣、食、住、行作为社会生活的载体,展现了时代特有文化,是浓缩和鲜活的历史。伴随西方列强侵略,西方工业文明成果传入中国,在促进中国人生活方式转变的同时也勾勒出近现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的变迁轨迹。服装、住宅和交通通讯事业的变迁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 视角四 下层民众对社会大变革的认识 一般的社会变革伴随着社会民众的思潮反应。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转型时期里程碑式事件,它不仅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还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前后人们观念的变化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典题例证 (2017·湖南怀化一模)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宣布从翌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的“卑职”等用语。其后,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尤。这种现象说明在当时( ) A.平等观念在一定范围内传播 B.辛亥革命革除中国社会传统陋习 C.三纲五常思想受到严重冲击 D.近代文明礼仪被中国人普遍接受 解析:本题考查清末习俗观念的变化。从废除下跪请安和带有尊卑观念的用语,可知不再强调上下等级的地位差距,是平等观念的体现,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 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三纲五常是封建伦理道德规范,材料仅体现了废除上下级的称呼和礼节,不等同于三纲五常受到严重冲击,故C项错误;材料仅是地方政府推行近代礼仪,没有体现近代文明礼仪被中国人普遍接受,故D项错误。 答案:A 史学新论 对李鸿章的评价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容忽视的人物,他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主持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的政治、外交活动,作为洋务派的中坚,他的活动又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展。在1870-1890年的中国现代化事业中充当了“主角”。清末以来,对李鸿章的评价各异。 观点一 “汉奸”“卖国贼”式的反动人物 1.以翁同龢为代表的清流派认为李鸿章是奸臣,“不但误国,而且卖国”。 2.出于反清的需要,清末革命派认为李鸿章是“汉奸”,对其全面否定。 3.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范文澜、翦伯赞认为李鸿章是地主阶级、买办阶级、外国资本主义的代言人,是“万恶的民贼”“反革命的魁首”“清政府的奴才”“永远的投降派”。 观点二 中国近代化的主导者 1.近代学者蒋廷黻认为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 2.《走向共和》等影视作品将李鸿章看作是国家利益的坚定维护者、爱国者,很多国外的史学家也持相同的观点。 [思考感悟] 社会史一般是指从社会的视角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碎片”,分析研究正史之外的小“历史”,就是平时所说的“边缘史”。有关社会史的高考考查视角除了上述以外,还可以从商人史、教育史、人口史、瘟疫史、抗震救灾史、福利保障史和社会公平道德重塑等方面切入。社会史的内容进入高考命题范围,不仅可以扩大中学历史学习的资源视野、拓宽历史的学习思路、完善学习方法,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新课改的目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