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十二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作业
专题跟踪检测(十二)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得到长城沿线燕云十六州后,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不以游幸妨农时,禁止扈从扰民和行军践踏禾稼。不但保护十六州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在适宜于耕种的草原地区发展农业。会同二年(公元939年),以乌古部水草肥美,诏北、南院徙三石猎户居之。三年,赐予谐里河、胪朐河近地为农田,使契丹人也能从事农业生产。又诏有司教民播种纺绩,发展契丹社会的手工业。他关注社会稳定,整顿赋役制度,惩治不法官僚。思奴古多里、乙室部大王和南王府二刺史等都曾因盗窃官物、摊派赋调不均和贪蠹而受到惩罚。他借鉴中原统治者的治国经验,吸收中原封建礼仪制度和思想观念。会同三年(公元940年),至燕,行入阁礼,在礼仪制度上吸收汉制;废除婚嫁中姊亡妹续之法,以法令方式改变契丹社会的婚姻旧俗;诏契丹人授汉官者从汉仪,听与汉人婚姻。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辽太宗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辽太宗改革的动机。(9分)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1)据材料“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得到长城沿线燕云十六州后,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又诏有司教民播种纺绩,发展契丹社会的手工业”得出重视农业生产,发展契丹社会的手工业;据材料“他关注社会稳定,整顿赋役制度,惩治不法官僚”得出整顿赋役制度,惩治不法官僚;据材料“他借鉴中原统治者的治国经验,吸收中原封建礼仪制度和思想观念”“诏契丹人授汉官者从汉仪,听与汉人婚姻”得出吸收中原地区礼仪制度、思想观念及风俗习惯。(2)可以从增强辽政权实力;加速契丹族封建化进程;积累治国经验,稳定统治秩序等角度回答。 答案:(1)内容:重视农业生产,发展契丹社会的手工业;整顿赋役制度,惩治不法官僚;吸收中原地区礼仪制度、思想观念及风俗习惯。 (2)动机:增强辽政权实力;加速契丹族封建化进程;积累治国经验,稳定统治秩序。 2.[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贞观元年,唐太宗将全国划为10道,置军府634个,其中关中地区占261个,占全部军府的41%,形成了“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 的格局。还将骠骑府、车骑府改为折冲府,以折冲都尉、果毅都尉分任正、副统将。所有军府均隶属十二卫府及东宫六率,折冲府分为三等,担任宿卫、镇戍和征战的任务。《新唐书·兵志》称:“府兵之道,居无事则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杜渐,绝祸乱之萌也。”军府和地方长官无隶属关系,但州刺史也负有一定的军事责任。如征发府兵时,朝廷向州刺史、折冲都尉同时下符契,会同勘契后才能发兵。又如对练兵也有检查督促职责,加上州刺史品位较一般折冲都尉为高,故习惯上有上下级关系。 ——摘编自《中国古代兵制·唐朝兵制》 (1)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兵制改革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兵制改革的积极意义。(8分) 解析:(1)根据“朝廷向州刺史、折冲都尉同时下符契,会同勘契后才能发兵”得出州刺史与折冲都尉相互牵制;根据“府兵之道,居无事则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得出兵民合一;根据“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杜渐,绝祸乱之萌”得出体制完备。 (2)根据“置军府634个,其中关中地区占261个,占全部军府的41%,形成了‘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的格局”“军府和地方长官无隶属关系”并结合所学得出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根据“府兵之道,居无事则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并结合所学得出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保障了国家赋役来源,稳定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改革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答案:(1)特点:州刺史与折冲都尉相互牵制;兵民合一;体制完备。 (2)意义: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保障了国家赋役来源,稳定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 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宋政府根据常产的多少和是否直接承担国家赋税将全部居民划分为主户和客户。主户是指有田地、家产,并承担国家赋税的有产户。“客户” 一词在唐代主要是指流亡他乡的客寓民户,这些人户失去了独立的户籍和国家法律的保护。宋代,随着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佃农和主户一样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有独立的户籍。宋代户籍管理制度非常严格,除主户和客户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特殊户籍。宋真宗年间坊郭户作为户种正式产生。坊郭户即市民家庭,包括商贾、手工业者和城内其他的居民家庭。坊郭户在宋代单列户籍,是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标志着城市经济的发达和非农业人口的增加,是封建城市人口管理的新方式。 ——摘编自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户籍制度变革的影响。(8分) 解析:(1)根据材料“宋政府根据常产的多少和是否直接承担国家赋税将全部居民划分为主户和客户”“宋代户籍管理制度非常严格,除主户和客户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特殊户籍”等归纳即可。(2)根据材料“是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标志着城市经济的发达和非农业人口的增加,是封建城市人口管理的新方式”并联系所学分析作答。 答案:(1)特点:依据财产进行户籍划分;继承前代制度并进行完善;户籍管理制度严格;户籍种类繁多;户籍的资格逐渐放宽。(答出三点即可) (2)影响:提高了佃农的地位和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国家稳定;宋代户籍制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抵消了土地兼并对国家政权的直接冲击,有利于国家巩固与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格的户等、户种划分,形成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宋代户籍制度遏制了人口的正常流动,限制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朝建立前,即开始制定律令,成律285条、令145条,于洪武元年(1368年)颁行。洪武七年(1374年),在此基础上颁行《大明律》30卷,606条。此后又反复增删修订,于洪武三十年(1397年)重颁《大明律》30卷,460条,成为定稿。重颁《大明律》的篇目由《唐律》十二篇改为七篇,依次为《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 位居“十恶”前列的谋反、谋大逆之罪,唐律规定犯者斩,其父及年十六岁以上者绞,其余亲属不处死。明律则把犯者凌迟处死,亲族男子如祖、父、伯叔父、兄弟、子、侄、孙、不限籍异同,以及异姓同居之人,但年十六以上一律处斩。唐律对此类大罪注意区分情节,如“口陈欲反之言,心无真实之计”及“ 词理不能动众,威力不能服人”之类,皆适当从轻处理,明律则无此区别。又如私铸铜钱之罪,唐律流三千里,明律则论绞。不过有关典礼、风俗、教化等虽危害政权、社会,但并不严重的犯罪行为,明律量刑比唐律为轻。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概括明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明律》制定的影响。(6分)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1)据材料,由“明朝建立前,即开始制定律令,成律285条、令145条,于洪武元年(1368年)颁行。洪武七年(1374年),在此基础上颁行《大明律》30卷,606条。此后又反复增删修订,于洪武三十年(1397年)……成为定稿”可得出法律内容反复修改补充,历时较长;由“重颁《大明律》的篇目由《唐律》十二篇改为七篇,依次为《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可得出改变了以往法典分立篇目的原则与传统,简明扼要;由“位居‘十恶’前列的谋反、谋大逆之罪,唐律规定犯者斩,其父及年十六岁以上者绞,其余亲属不处死。明律则把犯者凌迟……一律处斩……有关典礼……等虽危害政权……但并不严重的犯罪行为,明律量刑比唐律为轻”可得出定罪量刑体现“轻其轻罪,重其重罪”的原则等。(2)据材料“唐律对此类大罪注意区分情节,如‘口陈欲反之言,心无真实之计’及‘词理不能动众,威力不能服人’之类,皆适当从轻处理,明律则无此区别”可得出创新和发展了前代法典的内容与结构;据材料“又如私铸铜钱之罪,唐律流三千里,明律则论绞”可得出强化君主集权;“有关典礼、风俗、教化等虽危害政权、社会,但并不严重的犯罪行为,明律量刑比唐律为轻”可得出为发展社会经济提供了保障,为以后的法律制定提供了借鉴。 答案:(1)特点:法律内容反复修改补充,历时较长;改变了以往法典分立篇目的原则与传统,简明扼要;对谋反施以重刑,定罪量刑体现“轻其轻罪,重其重罪”的原则。 (2)影响:创新和发展了前代法典的内容与结构;为明初强化君主集权和发展社会经济提供了保障;为以后的法律制定提供了借鉴。 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早期维新派曾指出,中国治安混乱和巡捕差役制度有关,他们费时既久,耗财亦多,效率低下,民受其害,官被所蒙,因此提出仿效西方警察制度,以职业警察代替差役。1902年8月,八国联军交还天津,但是规定天津周围20里内不准中国军队驻扎。在此情形下,直隶总督袁世凯将其训练的新军数千人改编为巡警,进驻天津及周围地区,中国警察从此诞生。 天津巡警局成立后,负责天津城内及四周的治安巡查。不久,巡警机构更趋细化,分为管理、稽查、办公、侦缉、治安、紧急警务、消防、审讯、关押以及负责警员诊疗的养病室等等,警种齐备,功能齐全,而且各种警务章程齐备,可操作性强。后又设立全省警察最高管理机关警务处,同时创办警务学堂。随后不久,清廷诏谕各省仿照直隶试办警务。1905年,中央设立巡警部。不过,各省的警政建设,发展很不均衡;有的省军、警不分,有的省沿用绿营旧制。 ——摘编自夏敏《晚清时期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建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创设警察制度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晚清警察制度建设。(7分)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1)据材料“中国治安混乱和巡捕差役制度有关”可知传统巡捕差役制度弊端重重;据材料“因此提出仿效西方警察制度”得出西方制度的影响;据材料“八国联军交还天津,但是规定天津周围20里内不准中国军队驻扎。在此情形下,直隶总督袁世凯将其训练的新军数千人改编为巡警,进驻天津及周围地区,中国警察从此诞生”得出为维护主权,巡警进驻天津;据材料“天津巡警局成立后,负责天津城内及四周的治安巡查……清廷诏谕各省仿照直隶试办警务”可知城市化进程的需要。(2)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分析,据材料“负责天津城内及四周的治安巡查”得出有利于维持治安和社会稳定;据材料“警种齐备,功能齐全,而且各种警务章程齐备,可操作性强。后又设立全省警察最高管理机关警务处,同时创办警务学堂”可以推出警察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的专业化、制度化;据材料“清廷诏谕各省仿照直隶试办警务。1905年,中央设立巡警部”表明推动了中国社会管理的近代化;据材料“各省的警政建设,发展很不均衡;有的省军、警不分,有的省沿用绿营旧制”可知各地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挽救清廷灭亡。 答案:(1)原因:传统巡捕差役制度弊端重重;西方制度的影响;维护国家主权;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2)评价:有利于维持治安和社会稳定;提高了城市管理的专业化、制度化;推动了中国社会管理的近代化。各地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挽救清廷灭亡。 6.[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幕府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员引荐亲信士人加入府署、参与行事决策的制度,由来已久。晚清社会剧变,推动幕府不断革新。 鸦片战争前的陶澍幕府,充其量也只有魏源等一二十名幕友;鸦片战争后的曾国藩幕府总数有400-500人,李鸿章幕府有304人(含洋员)。幕府人员除了原有的儒生、朝廷命官外,又新增了留学生、洋人以及新式学堂学生等。幕府的职能,由明清时期处理刑名、钱谷等琐碎事务,逐渐转为办理洋务、外交事务为主。督抚们还应形势需要设立了各种各样的“局”“所”,冠冕堂皇地委任自己的幕僚管理,而无须朝廷另外指派司道大员。幕僚的薪水从公费中支出,不再由幕主自掏腰包。 ——摘编自李志茗《晚清幕府的嬗变与近代社会变迁》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幕府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幕府改革的影响。(7分) 解析:(1)由材料“鸦片战争前的陶澍幕府,充其量也只有魏源等一二十名幕友;鸦片战争后的曾国藩幕府总数有400-500人,李鸿章幕府有304人(含洋员)”可知晚清幕府规模扩大,人员剧增;由材料“幕府人员除了原有的儒生、朝廷命官外,又新增了留学生、洋人以及新式学堂学生等”可知晚清幕府招募新式人才;由材料“幕府的职能,由明清时期处理刑名、钱谷等琐碎事务,逐渐转为办理洋务、外交事务为主”可知以办理洋务为主;由材料“督抚们还应形势需要设立了各种各样的‘局’‘所’”可知自立“局”“所”等管理机构;由材料“幕僚的薪水从公费中支出,不再由幕主自掏腰包”可知幕僚的薪水由公费支出,幕主经济关系实现分离。(2)晚清幕府改革招募新式人才、以办理洋务为主适应了洋务运动的需要;同时幕僚薪水由公费支出促进了晚清官僚体制的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和人才观念的变化。但也会导致地方势力上升,削弱中央集权。 答案:(1)规模扩大,人员剧增;招募新式人才;以办理洋务为主;自立“局”“所”等管理机构;幕僚的薪水由公费支出,幕主经济关系实现分离。 (2)适应了洋务运动的需要;促进了晚清官僚体制的改革;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和人才观念的变化。地方势力上升,削弱了中央集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