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质量检测7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质量检测(七) (时间:45 分钟 分值: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52 分) 1.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 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 食。”这一措施实行于( ) A.1917 年十月革命时期 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解析] 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为了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即实行粮食垄 断,故选 B。十月革命时期尚未颁布法令对粮食进行垄断,A 项错误; 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在农业方面实行粮食税,C 项错误;苏联农业集 体化时期,农业方面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在粮食方面没有垄断,D 项错误。 [答案] B 2.曾被列宁评价为“党的最可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布哈林认 为,它“并不只适应于内战的某个发展阶段,而是万能的、普遍适用 的、也就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经济政策的‘正常’形式”。布哈林这 种认识( ) A.是对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反思 B.客观评价了新经济体制 C.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肯定 D.推动了新经济政策实行 [解析] 材料中称这种经济政策是“万能的”“普遍适用 的”“‘正常’形式”表明了对政策的肯定,结合材料中“内 战”“无产阶级经济政策”等信息可知该经济政策为“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故 C 项正确。注意材料“内战”这一信息,可从内战时 间排除 A、B、D 项。 [答案] C 3.“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 轨道上)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 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得出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 ) A.二月革命时期 B.十月革命时期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D.新经济政策时期 [解析] 据材料“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 中间环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故 D 项正确;二月革命时期列宁没有提出新经济政策,故 A 项错误;十 月革命时期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也没有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生产 力,故 B 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商品经济,排斥资本主义, 故 C 项错误。 [答案] D 4.苏联领导人指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唯一的基础 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 能的经济联系。”这一思想( )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 B.成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依据 C.主张建立推广市场经济体制 D.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探索 [解析] “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 联系”这一信息是对商品、市场的认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列宁实 行了新经济政策,而这一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故 D 项正确;材料强调发挥商业在经济中的作用,属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 探索,当时计划经济体制还未建立,A 项错误;大工业的基础地位成 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依据,但材料中思想强调的是通过商业建立农业 与大工业的经济联系,B 项错误;此时的苏俄(联)没有建立市场经济 体制,C 项错误。 [答案] D 5.下图为苏联 1 公担稞麦可交换的物品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 变化的原因是( ) A.集体农庄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B.工业发展快导致农业严重滞后 C.农产品低成本制约了价格上涨 D.农业劳动转为工业发展的资金 [解析] 题图农产品和工业品的价格差越来越大,是斯大林执政 时期实施农业集体化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积累资金和原料的结果,当时 牺牲农业来支持发展工业,故选 D。题图从 1928 年到 1962 年苏联 1 公担稞麦交换的印花布和砂糖变化很大,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不 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A 项错误;工业发展快与农业严重滞后之间没 有必然的因果关系,B 项错误;题图反映的是农产品和工业品的价格 差越来越大,而不是农产品低成本制约了价格上涨,C 项错误。 [答案] D 6.列宁在 1922 年纪念十月革命五周年的大会上曾指出:“要挽 救俄国,单靠农业的丰收还不够……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 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 国家。”到 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迅速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现代 化,这一成果主要得益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农业集体化运动 [解析] 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主要依靠的是推行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C 项正确。A、B 两 项发生在斯大林模式形成之前,D 项为工业化打下基础,不符合题意, 均排除。 [答案] C 7.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执政后,承认物质利益对经济发展作用, 国家对经济效益好、上交利润多的工矿企业给予奖励,允许企业对成 绩好的工人给以奖赏,拉开企业和劳动者收入差距。对赫鲁晓夫上述 举措的正确认识是( ) A.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商品市场的作用 B.与新经济政策有相通之处 C.颠覆了斯大林模式的经济建设思想 D.使企业获得了经营自主权 [解析] 新经济政策允许私有制存在,实行按劳分配,与材料中 重视物质利益,承认个人和企业自己利益有相似之处,故选 B。材料 体现的是赫鲁晓夫改革重视物质利益,但没有体现出实行市场经济, A 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C 项错误;材料没有 体现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D 项错误。 [答案] B 8.1970 年 5 月,苏共中央决定化学、石油、煤炭工业实行“部 —工业联合公司—企业”三级管理体制,取消局,消灭了多级制,使 生产经营的问题直接集中到企业和公司解决。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 ) A.扩大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B.局部调整斯大林体制 C.将国家计划与企业自主相结合 D.注重运用价值规律 [解析] 由材料“使生产经营的问题直接集中到企业和公司解 决”,可知扩大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但没有体现这一做法的实 质,故排除 A。这一做法的实质是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的局部调 整,B 项正确;此时还未突破斯大林模式,不可能实现企业自主,C 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管理方式的变化,与运用价值规律无关,D 项 错误。 [答案] B 9.据统计,苏联“十五”(1976~1980 年)计划期间农业平均产 值比“七五”(1961~1965 年)计划期间增长 50%。这表明( ) A.勃列日涅夫对农业也给予一定重视 B.当时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发展农业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成就 D.加速发展战略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解析] 材料表明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1964~1982 年)苏联农业 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就,故选 A。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改革的 重点是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B 项错误;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与材料时间不符,C 项错误;加速发展战略提出于戈尔巴乔夫执政时 期,D 项错误。 [答案] A 10.戈尔巴乔夫执政以来,粮食产量一直在 2 亿吨左右徘徊,1984 ~1986 年,农产品平均产量增长速度为 2.6%,而 1987~1989 年下 降为 1.5%。1986~1989 年,进口粮食 1.37 亿吨,年均进口量为 3430 万吨。材料表明( ) A.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在重工业 B.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延续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 D.戈尔巴乔夫农业改革未达预期 [解析] 材料表明戈尔巴乔夫农业改革并没有带来粮食产量的 增加,因此未达预期,故选 D。依据材料不能推断戈尔巴乔夫经济改 革的重点是在重工业,A 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冲破了斯大林模 式,不是其延续,因此不能反映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B、 C 项错误。 [答案] D 11.戈尔巴乔夫认为,如果不是因为他“改革”,苏联体制上的 问题还可以“再拖上一段时间”,不会这么快丧命。这说明( ) A.戈尔巴乔夫改革客观上延缓了苏联解体的到来 B.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就不会解体 C.苏联解体是国内外因素在戈尔巴乔夫错误改革路线催生下的 产物 D.苏联解体根源在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直接原因是西方和平 演变 [解析] 从材料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导致苏联国内外危机 加剧,从而使苏联解体,故选 C。戈尔巴乔夫改革加速了苏联解体不 是延缓,故 A 错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没有 解决,B 项错误;西方和平演变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D 项错误。 [答案] C 12.“斯大林模式”一词由西方学者首先使用,泛指所有“苏联 式的社会主义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官方和学界从不使用 这个词。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接过这个词用以概括整个苏联 70 年的历 史,并且说:“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正在为自由的人们的公民社会 所取代”。戈尔巴乔夫的上述言行( ) A.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 B.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C.缓和了苏联国内社会矛盾 D.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 戈尔巴乔夫所提到的“自由的人们的公民社会”说是 他所倡导的“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实质上是根本上否定苏联 社会主义制度,故 B 项正确;A 项在题干中不能体现,且事实上也 不可能,故 A 项错误;C、D 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均排除。 [答案] B 13.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 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 是( )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C.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D.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解析] 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是赫鲁晓夫的做法,故 A 项 错误;军备竞赛是勃列日涅夫的做法,故 B 项错误;调整所有制结 构,发展个体经济是戈尔巴乔夫的做法,故 C 项错误;三大改革都 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题满分 48 分,其中 15 题 26 分,16 题 22 分) 14.由于时代和国情的不同,各国走上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 创造了不同的发展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 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 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 1921~1927 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 年代”,20 世纪 30 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 1934 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 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 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 的。” 材料二 他是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在驾驭政府与时代方面有无与 伦比的胆略和才能,又由于他在内政方面的巨大建树和在与法西斯斗 争中的不朽功绩,而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林肯相比肩的美国历史 上最伟大的总统。是他,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 扩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力,首创干预经济生活的先例。 材料三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中国 1977 年全年的农业成就是不能满足本国需要的,其失误……在于农民缺乏 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 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 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材料一中的“退却年代”是指什么?你如何理解罗曼·罗兰所 说苏联 30 年代“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8 分) (2)材料二中的“他”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请用全球史观评价他的贡献。(8 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前一种“组织方式”弊端的主 要表现。以后一种“组织方式”为开端,我国的经济体制做出了怎样 的政策调整?(10 分) [解析] (1)第一小问“退却年代”指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恢复 发展资本主义;第二小问即回答斯大林模式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2)第一小问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 新模式;第二小问从全球史观角度,结合对当时欧洲其他国家以及二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回 答。(3)第一小问分析计划经济模式在所有制、管理体制、分配制度 方面的弊端;第二小问结合新时期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大举措回答。 [答案] (1)“退却年代”:指实行新经济政策。 理解:在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 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牺牲农民的利益太多。 (2)贡献: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评价: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 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表现:“一大二公”,生产资料高度公有化;分配上实行平 均主义;经营管理上高度集中。(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调整: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目标。 15.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农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工业化、 城市化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鉴于农产品价格低下和农民购买力猛降构成了大萧条 的原因之一,罗斯福一上任就拟定一个农业法案。它旨在恢复农业购 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从结果上看,它则使农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了 明显的改善。国家用补贴等重要杠杆来直接调控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 购买力。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它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 制度”及其运行方式,对挽救资本主义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罗 斯福传》 材料二 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 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 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 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 1953 年的九月全会上, 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苏联真相》 材料三 在 80 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70 年代农业成就不 能满足本国需要,其失误在于计划不周和管理不力,在于农民缺乏努 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邓小平及其同僚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 高农业生产率,市场力量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也进一步扩大。从一开始, 就多数农产品而言,新兴的市场便已存在,并被允许获得更大的发展。 ……1985 年,经过连续三次创纪录的丰收……——《剑桥中华人民 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为挽救美国农业采取了 哪些改革措施?你怎样理解罗斯福的措施“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 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4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4 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农业改革的举措呈现什么特征。(6 分) (4)上述有关农业改革,有成功、有失败,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启 示?(8 分) [解析] (1)第一小问由“罗斯福一上任就拟定一个农业法 案”“国家用补贴等重要杠杆来直接调控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购买 力”“它旨在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等信息,结合所学 分析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和所学直接回答。(2)由“赫鲁晓夫指 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 整”“在 1953 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等信息, 分析回答。(3)由“邓小平及其同僚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 产率,市场力量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也进一步扩大”“从一开始,就多 数农产品而言,新兴的市场便已存在,并被允许获得更大的发展”等 信息概括回答。(4)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改革措施:减耕减产;补贴农业;颁布农业法案。理 解:国家干预(或直接调控)。 (2)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调整农产品采购制度;种植玉米。 (3)特征:改革旧体制(改变组织方式);发挥市场作用。 (4)改革要适合国情;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要减轻农民负担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