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高一上学期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三明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学段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族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 “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B. 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界限分明 C. 建立起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 D. 形成了家因一体的社会架构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纵剖面看……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也存在着以亲族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政权与族权密切结合的现象,说明西周形成了“家国一体”的社会架构,故D项正确;“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在夏朝,不是西周,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当时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是紧密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故B项错误;西周没有形成中央集权制度,故C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以亲族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学生应该可以联系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相关知识,认识到“家国一体”的社会架构,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有史学家认为西周社会与商朝一样,仍是由贵族、平民、奴隶三大阶级构成的。与商代不同的是,西周贵族内部有更细的等级划分,等级的色彩尤其明显。”对这种现象的原因合理的解释是 A. 分封制使周王处于天下共主的地位 B. 宗法制进一步细化了西周贵族等级 C. 世袭制造成了贵族把持政权的局面 D.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神化了西周王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分封制使周王处于天下共主的地位,无法说明“西周贵族内部有更细的等级划分,等级的色彩尤其明显”的原因,A错误;分封制使贵族内部有了更加细致的等级划分,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故B正确;世袭制使贵族形成了对权力的垄断,排斥了平民参与政治,这与贵族内部细致的等级划分没有关系,故C错误;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的作用是进一步巩固了王权,这与贵族内部细致的等级划分没有关系,故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西周贵族内部有更细的等级划分,等级的色彩尤其明显”,结合所学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分析解答。 3.春秋时期,诸侯称“王”现象很少,到了战国时期,许多诸侯纷纷称“王”。这反映了 A. 春秋战国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 战国时周天子对诸侯失去控制 C. 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 D. 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走向瓦解 【答案】D 【解析】 分封制下,诸侯不能称王,诸侯称“王”说明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遭到挑战,是分封制遭到破坏的表现,体现出国家分裂,无法体现出统一,故A项错误;B项反映的不是实质,只是现象的概括,故B项错误;自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说明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逐渐崩溃,故D项正确。 4.秦始皇认为自己是天子,即上帝的嫡长子,天子自称“朕”,而其他人不能称“朕”,又采用了“五德之运”学说,认为周是火德,秦为水德,秦代周,符合水灭火。这反映出秦始皇 A. 彻底摆脱了商周政治观念的影响 B. 对君主专制有强烈的政治追求 C. 利用血缘关系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D. 主要采用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自己是天子,即上帝的嫡长子”,可得出具有神权与政治结合的色彩,而商周政治制 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也具有强烈的神权与政治结合的色彩,排除 A;“上帝的嫡长子”除了神 秘性外,还有唯一性,天子自称“朕”,而其他人不能称“朕”更能体现独尊性,“五德之运”学说也是为 了论证秦始皇统治的合法性,所以,以上材料体现了秦始皇对君主专制的强烈追求,故选 B;材料不能体 现利用血缘关系形成政治结构,这是周代宗法制的特征,排除 C;材料不能看出以德治国的方略,采用 这种学说意在论证秦代周的合法性,不代表治国主要采用这种方略,实际上,秦朝是依法家思想治国,排除 D。 5.有史学家说:“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体系的基础,使国家观念深入边远地区。”这表明郡县制 A. 消除了地方武装割据的条件 B. 保证了中国封建国家的统一 C. 在秦朝主要实行于边远地区 D. 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郡县制。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并没有消除地方割据的条件,故排除A项;郡县制是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不能保证封建国家的统一,故排除B项;秦代的郡县制推行于全国地区,而非仅仅是在边远地区,故排除C项。根据“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体系的基础,使国家观念深入边远地区”可知郡县制有利于国家“大一统”的形成,故选D。 【点睛】郡县制是中央控制地方的一种行政手段,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地方割据主要是由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导致的地方独立性增强,所以郡县制能加强中央集权,却并不能消除地方割据的条件,更不能保证国家的统一。 6.通过一系列诏令和措施,革除靠资历出身而取官的陋习,下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举荐贤良方正立言极谏之士”。这样,在人才选拔制度上汉武帝推动了 A. 由高门政治向选贤政治的转变 B. 地方人才选拔荐官体系的构建 C. 系统考核中央官吏标准的制定 D. 对被举荐人考试方法的类别界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革除靠资历出身而取官的陋习”转变了高门政治基础,“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注重选贤,故A正确;材料虽然提到了地方向中央举荐官员,但不能说明地方人才选拔荐官体系的构建,故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选官制度的变化,不是考核中央官吏的标准,故C错误;材料“革除靠资历出身而取官的陋习,下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举荐贤良方正立言极谏之士’”是选官制度的变化,没有提及考试方法,故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革除靠资历出身而取官的陋习,下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举荐贤良方正立言极谏之士’”,联系所学汉朝的选官制度分析解答。 7.隋唐制度集大成,中央官制有三省,下有六部去分工。下列有关三省六部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散相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B. 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 以后历朝基本沿袭的政治制度 D. 提高了行政效能,完善了中央机构 【答案】B 【解析】 【详解】三省六部制调整的是君权和相权的关系,不是中央和地方关系,B错误,符合题意;三省六部制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A正确。该制度被以后历朝基本沿袭,C正确。三省六部制下各司其职,提高了行政效率,D正确。 8. 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在这里,作者认为自秦以下传统政治的特点是 A. 皇帝地位高而大权独揽 B. 体现一定的分权原则 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君臣共治,皇权削弱 【答案】B 【解析】 A与材料“其权不操于君”的意思不符,排除A;材料认为皇帝和百官各司其职,君主并非大权独揽,百官也掌握一定的权力,这体现了一定的分权思想,故选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以秦朝实行郡县制度为标志,排除C;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未出现君臣共治的特点,排除D。 9.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 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 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 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答案】C 【解析】 北宋御史行使监察职能,对皇帝负责,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御史弹劾宰相次数增多,说明了相权被削弱,皇权加强,C正确。御史弹劾宰相并非为了夺取宰相之位,A错误。汉武帝时设中朝,开始削弱宰相的地位,相权开始衰落,B错误。北宋时期,御史虽然可以监察宰相,但宰相权力高于御史,D错误。 10.下列有关西汉时期刺史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以监察为主要职能 ②开始于汉武帝时期 ③属于地方行政区划 ④分为13个主要监察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汉武帝时期设立刺史,专门监察地方高官和王侯,当时设立的是13个监察区域,①②④正确。刺史不是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是负责监察,排除③,选择D项正确。 【点睛】刺史制度是汉武帝在秦御史监郡和汉初丞相史出刺基础上的独创,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物。汉代刺史制度的形成、发展与演变都有着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刺史制度的形成、演变与两汉政治休戚相关。刺史、州牧的地方官化是东汉政权瓦解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11.明代嘉靖中期,官员“夏言、严嵩迭用事,遂赫然为宰相,压制六卿(六部尚书)矣”。这表明当时 A. 六部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B. 内阁严重威胁皇权 C. 内阁与六部互相牵制 D. 内阁官员权势很大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六部在明太祖废除宰相后,成为直接隶属于皇帝的机构,地位高,而内阁可以压制六部,这表明内阁官员权势较高,故D项正确。内阁与六部不是隶属关系,排除A。材料不能得出皇权的相关信息,内阁事实上并不能威胁皇权,故排除B。材料不能看出互相制约,只能看出内阁对六部的压制,故排除 C。 12.道光皇帝于1842年7月发过一道密谕:“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道光皇帝与英方妥协议和 B. 清统治者仍然端着天朝上国的空架子 C. 揭示了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D. 此密谕促成了《南京条约》的签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耕文明无法战胜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而不是道光帝屈膝投降割让香港。其畏敌妥协也是封建腐朽的表现。 13.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可能出现的历史情景是 A.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的政局逐渐稳定下来 B. 中国政府派出专员与英国商定进出口货物的税率 C. 清朝官员为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而庆幸 D. 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商人为中国全境通商举杯祝贺 【答案】B 【解析】 【详解】《南京条约》提出协定关说,英国进口中国市场关税要和中国协定,B正确。《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的政局并不是稳定,A错误。清朝官员为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而恼火,C错误。《南京条约》中之开放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D错误。 14.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200多人,但当年仅英国领事处理的案件就有503起,共有630个英国人(次)涉案。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 上海社会治安状况混乱 B. 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高涨 C. 领事裁判权使其为所欲为 D. 英国人法律意识淡薄 【答案】C 【解析】 联系《南京条约》的附件可知,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要求在华外人的一切诉讼,均由本国领事办理,这为列强在中国为非作歹提供了法律方面的保护,使他们有恃无恐,故C项正确;ABD项与材料无关。 15.1894年《申报》写道:“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我正宜乘机惩戒日本,规复琉球,乃可一劳永逸。”该认识 A. 正确分析了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B. 高度评价了洋务运动的作用 C. 反映了中国舆论界虚骄自大的心态 D. 力求坚定民众抗日信心 【答案】C 【解析】 【详解】料“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我正宜乘机惩戒日本”反映了过于夸大中国的实力和低估了日本的实力,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前景盲目乐观,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战争爆发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分析的甲午中日战争,不是洋务运动,B错误。材料反映了当时国人并没有正确分析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不利于坚定抗日的信心,故D项错。 【点睛】材料“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我正宜乘机惩戒日本”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可以看出国人的盲目自大。 16.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日本在甲午战争时已是一个现代国家,民族意识促使政府和人民团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是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材料认为甲午战争日本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腐朽 B. 中日双方综合实力对比悬殊 C. 日本的现代政体和民族意识 D. 中国军事领导妥协退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日本在甲午战争时已是一个现代国家,民族意识促使政府和人民团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认为甲午战争日本取胜的主要原因是日本的现代政体和民族意识,故C正确。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腐朽,属于中国方面的原因,故A排除。中日双方综合实力对比悬殊,属于双方对比的原因,故B排除。中国军事领导妥协退让,属于中国方面原因,故D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 17.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 A. 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趋势 B. 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 C. 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D. 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反映了义和团运动对西洋外来事物持排斥态度,盲目地排外体现了他们对近代历史发展趋势的非理性认识,A正确;义和团运动并没有促使中国历史转型,排除B;材料信息不能反映义和团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排除C;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运动,但与材料中“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无关,排除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 18.萧功秦教授在做客凤凰网时提这样的问题:“如果抗日战争爆发的1937年,日本侵略军面对的仍然是北伐战争以前的那个南北对峙、四分五裂的中国,中国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局势?”他提出这个问题的意图是 A. 说明日本全面侵略中国选择的时机不对 B. 指出了北伐战争结束了中国南北对峙、四分五裂的局面 C. 强调国家统一有利于全民族抗战的进行 D. 对当时中国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 【答案】C 【解析】 材料强调了如果四分五裂是不利于抗战的,反过来就是强调国家统一有利于全民族抗战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并不是提出这个问题的意图,也不是材料所要强调的,不符合题意,排除;北伐战争并未结束了中国南北对峙、四分五裂的局面,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对当时中国的前途命运充满希望而非忧心忡忡,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本题强调的是国家统一、全民族的抗战。 19.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些领导人对近代经济制度开始有所认识,以下各项能够反映这一状况的是 A.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 “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C. “免除一切地租,赋税负担” D. “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答案】B 【解析】 【详解】《资政新篇》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属于西方国家保险业,属于近代经济制度,B正确。A、C和D项都属于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措施,不符合材料主旨。 20. 太平天国1852年发布檄文:天下为上帝之天下,满洲为胡虏妖人,肆毒混乱,改变中国形象……现在皇天震怒,命天王扫除妖孽,廓清中夏。这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 ) A. 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B. 主张挽救民族危亡 C. 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 代表先进历史潮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看,太平天国认为,天下是上帝(即西方的上帝)的天下,满洲人原为野蛮之人,祸乱中国(中夏),“命天王扫除妖孽,廓清中夏”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故选A项。 21.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意义”。他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C.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D.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反对外来干涉的民族意识;“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增强,ABD不符合题意,C项的表述最全面,故选C。 点睛:本题是典型的材料式选择题,解题时应注意选项要全面概括材料中的信息,干扰选项往往只能反映材料的一部分信息。 22.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 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 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 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 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从题干中“剪掉辫子反朝廷”“中国岂是鞑子的”等信息可知当时反清的斗争日益高涨,这符合民族主义的内涵,故B项正确;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推翻清王朝,故A项错误;CD两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提出。 【名师点睛】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基本内容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面对中国人在西方列强侵略面前所表现出的浑浑噩噩、萎靡不振的状况,孙中山将民族问题作为三民主义的首要问题提出来,开创了近代思想文化运动的更高的奋斗目标。民族主义将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制度相结合,因而被赋予了新时代的挽救民族危亡的新内容和新含义。 23.1919年10月,李大钊撰文指出:“五四运动系排斥‘大亚细亚主义’,即排斥侵略主义,非有深仇于日本人也。斯世有以强权压迫公理者,无论是日本人非日本人,吾人均应排斥之!故鄙意以为此番运动仅认为爱国运动,尚非恰当,实人类解放运动之一部分也。”该文旨在 A. 宣传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意义 B. 揭示五四运动具有某种普遍性的意义 C. 说明五四运动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 强调五四运动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特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故鄙意以为此番运动仅认为爱国运动,尚非恰当,实人类解放运动之一部分也”来看,作者认为五四运动具有反对“以强权压迫公理”的普遍性意义。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C、D项。 24.1940年6月,蒋介石派遣宋子文作为自己的“私人代表”赴美接洽美援。到1941年4月1日,共争取到美国三笔合计1.2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这反映出当时 A. 防御阶段国民政府战场吃紧 B. 官僚资产阶级趁机聚敛财富 C. 反法西斯同盟之间通力合作 D. 国民政府寻求支援坚持抗战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1940年6月”,可知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排除A;B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于1942年,排除C;由材料“争取到美国三笔合计1.2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故选D。 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40年6月”,由此排除AC,而B材料中没有体现,D直接符合题意,故选D。 25.下表为1949年美国《时代》周刊有关中国的政治类报道的倾向性统计表,这主要反映出 期目 标题 主要内容 倾向性 1949.1.10 Sugar- Coated Poison 蒋介石期待和平 ● 1949.1.10 NOW that the Kettle IS Ours 共产党将进入北平,如何治理北平 △ 1949.1. 24 High-Flying Terms 在和平解决北平问题上,共产党设定期限 △ 1940.4.18 City of Victory 同共两党和谈失败 △ 1949.4. 25 Ultimatum 共产党放弃和平,选择战争 △ 1949.6.27 Window-Drcssing 共产党推行民主政治 ▲ 1949.7.18 A Few Truths 美国对蒋介石失去信心 △ (注:●国民党正面报道;△共产党负面报道;▲共产党正面报道) A. 美国对蒋介石逐渐丧失信心 B. 解放战争胜利开展 C. 意识形态影响报道的客观性 D. 美国放弃扶蒋反共 【答案】C 【解析】 1949年美国《时代》周刊有关中国的政治类报道的倾向性统计表表明对共产党的反面报道为主,说明意识形态影响报道的客观性,故选C;AB只是部分统计标的表象,排除;出于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没有放弃扶蒋反共,排除D。 26.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A. 《论联合政府》 B. 《共同纲领》 C. 1954年宪法 D. 《论十大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说明是新中国之前政治协商会议,该会议制定《共同纲领》,故B正确。A是中共七大时期;C是建国以后一届人大会议,应该是人民代表,排除;D主要是社会主义建设文章。 27.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改革开放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民主增量”的最重要表现是 A. 确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实行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C. 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D. 健全法制,确立“依法治国”的方略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民主增量”的含义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走上改革之路,拨乱反正,建立和健全法律法规,促进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最终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故D项正确;A、B两项是“民主存量”,C项“一国两制”属于国家统一问题,与“民主增量”无关。 点睛:首先要分析出“民主存量”和“民主增量”各指什么;然后结合“改革开放后”这个时间点就可以得出答案。 28.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台湾地区原领导人马英九认为:“(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是 A. 维持现状前提下,求两岸和平发展 B. 积极开展两岸对话,谋求国家统一 C. 拒绝两岸统一,坚持“台独”立场 D. 反对台湾独立,促进国家统一大业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马英九主张两岸维持现状、和平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谋求国家统一的主张,故B项错误;马英九也没有坚持“台独”立场,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促进国家统一大业的主张,故D项错误。故选A。 29. 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针对港、澳问题说:“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这里“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意为( ) A. 英国彻底结束殖民统治是顺应世界潮流之举 B. 中国在香港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必须收回 C.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权收回香港 D. 中国具备了收回香港的实力并提出了适宜的方针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联系所学,在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因为已经具有相应的实力和一国两制的方针,所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中国收回香港和世界潮流没有什么关系,排除A项;B项是中国对香港的政策,C项中“联合国”和此没有关系。 30.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表明 A. 中国政府已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 B. “一国两制”已正式成为统一方针 C. 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D. “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了法律保障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了法律保障,故D正确。1982年中国政府没有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故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一国两制”已正式成为统一方针,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故C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祖国统一大业·一国两制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40分。第31题10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2分,第34题8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中的左图和右图,提取两幅图所反映出的历史变迁的信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特征。 【答案】(1)信息:统治方式由分封制向郡县制转变;统治区域扩大,由北方向南方扩展; (2)特点: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3)地方势力不断削弱,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控制和管理。 【解析】 【详解】(1)材料一左图是分封制,右图是秦朝郡县制,结合所学从统治区域变化以及方位变化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和所学从行省制度权力等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行省制意义回答即可。 (3)依据材料和所学从中央与地方权力博弈角度思考回答。 32.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青年评论家俞可平所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的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中国新闻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2)依据材料二、三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答案】(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特点: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既借鉴吸取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又坚持独立自主道路。 (3)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民主政治实现的必要前提,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符合本国国情;民主政治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必须相适应。 【解析】 试题分析:(1)注意问题中的要求“有自己特点”,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回答即可。 (2)分析特点时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即可。 (3)可从民主政治的前提、趋势、发展道路等角度回答。 3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选取了抗日战争这一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如下: 【主题l】抗日战争的起点时间 材料一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略罪行,强调“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 ——据2017年1月12日《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意义。 【主题2】卢沟桥事变的真相 材料二1937年7月7日夜,在北平郊外的声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据(日)扶桑版《新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1937年7月7日深夜,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在军事演习中失踪,要求进入桥东宛平县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中日双方正在交涉期间,日军于次日凌晨突然向宛平城开枪射击,接着又炮轰卢沟桥,挑起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据川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比较材料二、三对“卢沟桥事变”叙述的不同之处,并据此指出影响历史叙述的主要因素。 【主题3】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 材料四图4是日本部分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采用的一幅日本军人1937年12月在南京背中国老大娘回家的照片。 (3)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年日军拍摄这幅照片的意图。谈谈你对日本部分中小学教科书采用这幅照片的看法。 【答案】(1)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2)不同:日本的教科书指责中国挑起了战争,推卸日本的战争责任;中国的教科书则基于史实,指出日本是发动侵华战争的元凶。 因素:叙述者的立场和价值观。 (3)意图:掩盖日军当年制造南京大屠杀(或侵略中国)的罪行。 看法:这是日本二战后未能深刻反省侵略历史的体现;是日本右翼分子粉饰美化当年侵略战争的反映。(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只要价值观正确亦可) 【解析】 (1)根据题干“全面反映日本侵略罪行,强调“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及所学知识,可以从抗日战争本身、中国共产党、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的地位以及对今天的精神引导等角度作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信息“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解决变得困难起来”可知,日本教科书指责中国挑起了中日战争;依据材料信息“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可知,中国教科书则认为是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国家立场和对事实的尊重等角度分析原因:不同的立场或价值观和对事实的尊重与否,使编写者对历史事实做出了不同的判断。 (3)第一小问,显然可以从题干“1937年12月在南京”中得出当时正处于南京大屠杀时期。第二小问,属于开放型题,言之有理即可。依据题干“1937年12月日本军人在中国南京背中国老大娘回家的照片”和图片内容可知,该照片不符合历史史实或者可能是真实的.如不符合史实,可从掩盖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歪曲与否认侵略历史,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对中国侵略行径.这反映出少数日本右翼势力欺骗、误导和毒害日本青年一代,欲为侵略历史翻案的图谋进行说明;如是真实的,可从不排除是极个别有良知的日本军人的个人善举,但这不能从根本上否定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更改变不了整个侵略战争的性质进行说明.然后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史实、启示等方面进行说明。 点睛:对于本题第三问开放性问答题的答题方法 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比较宽松,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升沉演变,跟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正是同步的。平等竞争的科举考试以及它所体现的对教育的重视、对知识文化的崇尚,对贵族倾向的排斥,它所促成的政治组织的完善等等,都相当接近于近代社会的价值取向。然而,这一切又与封建专制政治和封建经济基础完满地互相适应,从而保持了整个社会形态的凝固式长期稳定。 ——摘编自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观点: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阐述:唐代取士重诗赋,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推动了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宋代取士重策论经义,对于宋代文化的繁荣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明清时期八股取士试卷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作答,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推动了理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示例二 观点: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发展 阐述:科举制将读书、考试、做官相结合,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主要标准,组织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使人才选举逐渐制度化;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抑制了门阀士族;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综上所述,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发展。 示例三 观点:科举制阻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 阐述:科举制成为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尤其是明清时期,由于考八股文,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由于知识分子致力于科考,致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不利于社会进步。 综上所述,科举制阻碍了中国古代杜会的进步。 【解析】 评分要求:所提炼观点合理、明确,必须源于材料;(3分) 史实引用合理、准确;阐述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9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