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作业

第19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选择题 ‎1.(2018河北沧州质检)民国成立之前,没有离婚的概念,只有男子可以休妻,甚至到20世纪上半期,很多妇女参加革命是因为家庭原因。如《红色娘子军》里的女战士不完全是被南霸天逼出来的,她们出走往往是受不了丈夫、公婆的压迫。材料反映的史实表明(  )‎ A.理学世俗化的影响深远 B.辛亥革命使女性摆脱对家庭的依附 C.影视剧固化大众的文化认知 D.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答案 A 材料中“没有离婚的概念,只有男子可以休妻”、“很多妇女参加革命是因为家庭原因”表明理学世俗化的影响深远,故A项正确;材料所述为“民国成立之前”的史实,故B项错误;C项所述与材料主旨无关,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故D项错误。‎ ‎2.(2019山西大同模拟)《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  )‎ ‎    时间 主题 ‎1880—1889年 ‎1890—1899年 ‎1900—1907年 禁缠足(篇)‎ ‎3‎ ‎11‎ ‎17‎ 兴女学(篇)‎ ‎5‎ ‎6‎ ‎17‎ 介绍外国 妇女(篇)‎ ‎2‎ ‎19‎ ‎22‎ 合计 ‎10‎ ‎36‎ ‎56‎ 由此推断(  )‎ 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 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答案 D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变迁。由材料信息可知,从1880年到1907年,《万国公报》上发表的禁止女子缠足、兴女学和介绍外国妇女的文章逐渐增多。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故选D项。1873年的《昭文新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A项排除;B项中“实现了言论自由”的表述不当,排除;材料信息无法说明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故C项错误。‎ ‎3.(2018宁夏银川一中月考)轮船进入中国是与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放相联系的;铁路的开通是与晚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丧失路权相始终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是在被称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出现的。材料现象表明(  )‎ A.西方控制了中国近代交通运输 B.外国侵略阻碍了中国近代交通发展 C.近代中国的交通发展缓慢 D.晚清中国交通发展丧失独立性 答案 D 西方控制了中国近代交通运输这一表述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外国侵略对中国近代交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故B项错误;近代中国的交通发展缓慢与材料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近代交通在外国列强的影响下发展起来,受外国列强的控制,因此丧失了独立性,D项正确。‎ ‎4.(2018湖南六校联考)1927年6月,潘光旦在《时事新报》上刊登“中国之家庭问题征求答案”的问卷调查。其中关于大小家庭制,主张完全保存大家庭者占29%,主张采取小家庭制者占40.5%,主张采取小家庭制供养祖、父辈生计但不同居者占61.8%,主张采取小家庭制祖、父辈由子孙辈轮流同居奉养者占64.7%。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传统大家庭制的家庭养老送终的亲情观念被否定 B.南京临时政府的“移风易俗”法令力推小家庭制 C.近代社会新思潮熏陶下的人们大多认同小家庭制 D.对家庭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答案 C 由材料中“主张完全保存大家庭者占29%”可知,这一时期传统大家庭制的家庭养老送终的亲情观念并未被完全否定,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南 京临时政府对中国之家庭问题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主张采取小家庭制者的占多数,反映出在近代社会新思潮熏陶下的人们大多认同小家庭制,故C项正确;小家庭制逐渐取代传统大家庭制,不属于对家庭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故D项错误。‎ ‎5.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宋恕认为“易西服”是“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的前提,即“易服”可以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旨在强调“易服”与变革之间的关系,A、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排除D项。‎ ‎6.(2019安徽黄山模拟)同治年间,美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一里多长的铁路,希望引起清政府的关注,但没有几天就被步军统领衙门拆掉了;英国工程师斯蒂文向清政府建议兴修汉口至上海等六条干线铁路,遭到拒绝。这些现象说明当时清政府(  )‎ A.注重维护国家主权 B.在被动地向西方学习 C.仍缺乏近代化意识 D.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答案 C 材料中“英国工程师斯蒂文向清政府建议兴修汉口至上海等六条干线铁路”不属于侵略行为,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向西方学习,故B项错误;由“修建了一条一里多长的铁路,希望引起清政府的关注,但没有几天就被步军统领衙门拆掉了;英国工程师斯蒂文向清政府建议兴修汉口至上海等六条干线铁路,遭到拒绝”可知清政府缺乏近代化意识,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对外政策的变化,故D项错误。‎ ‎7.(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二模)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申报》连续报道前线战况和中法间的交涉并发表评论,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探讨。在社会上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这反映出当时 (  )‎ A.中法战争的危害前所未有 B.富国强兵成为社会共识 C.新的舆论工具为人们接受 D.时政成为媒介宣传的主流 答案 C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申报》及时报道了中法战争的相关内容,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反映了报纸作为新的舆论工具为人们逐渐接受,故C项正确。‎ ‎8.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右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  )‎ A.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 B.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 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 D.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 答案 D 清朝末年,上海张园门前既有黄包车、电线杆、洋楼等新式景象,又有传统的交通工具——马车,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新旧杂陈。故选D项。该年画属于写实画,无法体现以形求神,排除A项;年画仅涉及上海一个地区的个别情况,无法说明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排除B项;年画中并未出现当时世界上先进的交通工具——汽车,排除C项。‎ ‎9.(2019辽宁抚顺质检)1896年6月30日,上海《申报》刊登《徐园告白》:本园于廿日起,每夜开放至十二点钟,内设西洋影戏。……同时穿插唱戏、杂耍和戏法。这反映了(  )‎ A.徐园成为中国最早的电影院 B.西方电影成为主要的娱乐方式 C.西洋电影与传统戏曲互为促进 D.娱乐方式日趋多样化 答案 D 根据材料不能断定徐园是中国最早的电影院,而且西洋影戏也并不一定是电影,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不能得出西方电影成为主要娱乐方式,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西洋电影与传统戏曲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 ‎“内设西洋影戏……穿插唱戏、杂耍和戏法”,表明人们娱乐方式存在多种选择,故D项正确。‎ ‎10.(2019河南焦作模拟)1914年4月,民国政府公布的《报纸条例》,要求各报刊“每发行日送报警署存查”,而且不得登载“淆乱政体者”“妨碍治安者”等8条之多,对违反者轻则罚款,重则收监。这说明当时政府(  )‎ A.极力维护辛亥革命的既得成果 B.限制和扼杀进步报刊以厉行专制 C.通过法律手段维护社会的治安 D.加强政治审核以对媒体进行规范 答案 B 据材料信息可以得出当时政府限制和扼杀进步报刊以厉行专制,故B项正确;《报纸条例》颁布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和扼杀进步报刊以厉行专制,不是通过法律手段维护社会的治安,更不是为了加强政治审核以对媒体进行规范,故C、D两项错误;A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11.(2018河南八市联考)针对《上海新报》没有社会新闻的缺陷,《申报》注重社会新闻报道,并不惜代价对重大的社会新闻进行连续报道,以此扩大报纸销路。这表明《申报》(  )‎ A.适应社会市场需求 B.适应政治斗争需要 C.旨在引领社会潮流 D.干预司法案例审判 答案 A 材料中体现的是《申报》为弥补《上海新报》没有社会新闻的缺陷,着重对社会新闻进行报道,以此扩大销路。这是为了适应社会市场需求,没有涉及《申报》适应政治斗争需要,故A项正确,B项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2.下表为1927年《学灯》编辑部对社会上婚姻观念的抽样调查情况,由表格信息可看出当时婚姻观念(  )‎ 婚姻一经成约,‎ 即不宜解散 婚姻一经成礼,‎ 即不宜解散 双方同意,即可 解除婚约 赞成 反对 赞成 反对 赞成 反对 ‎16.40%‎ ‎83.60%‎ ‎28.50%‎ ‎71.50%‎ ‎94%‎ ‎6%‎ A.崇尚自主自由 B.受政局变动影响较大 C.保守思想占主流 D.淡化了门第观念 答案 A 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927年”和表中信息可看出,当时婚姻观念崇尚自主自由,故A项正确;B项所述材料无法体现,故B项错误;根据表中可以看出,新潮思想占主流,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涉及门第观念,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服饰和社会习俗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西方现代文明伴随着工业化浪潮向全世界扩散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服饰和社会习俗的改变也成为中西文化融合的表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 ‎  材料二 ‎ 材料三 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现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代的中国人……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试错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摘编自《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  材料四 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规恶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初很快就形成了一种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尚,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就是保守、顽固的风气。‎ ‎——摘自胡绳武、程为坤《民初社会风尚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基本主张并说明其主张的理由。(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是如何“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的。(6分)‎ ‎(3)根据材料四归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新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12分)‎ 答案 (1)主张易服、剪辫。理由:影响外交;影响工业生产;影响军事;不利于个人卫生;有损民族尊严。‎ ‎(2)变化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走向近代化)。‎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若答维新变法或辛亥革命也可给分)‎ ‎(3)新变化:否定传统生活习俗;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 认识:中外文化交流是必由之路;文化碰撞交流所激发出来的历史进步作用是巨大的;学习和融合外来先进文化为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同时要保留文化的民族性与延续性。‎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时间 公益广告的主题 ‎1987—1995 年 ‎《公共走廊呼吁公共道德》《还是排队上车好》《喝酒四部曲》《敬老爱幼家庭和谐》《交通安全系列》《儿童礼貌教育》《希望工程》《戒烟有三关》等 ‎1996—1998年 ‎《下岗再就业》《抗洪救灾》等 ‎1999—2002 年 ‎《知识改变命运》《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将爱心传递下去(洗脚篇)》《爱我中华再创辉煌》‎ ‎2003—2009年 ‎《弘扬民族精神共同抗击“非典”》《新北京新奥运》《爱心传递篇》《抗震篇》等 ‎2010—2015年 ‎《孝道文化篇》《环境保护篇》《核心价值观》等 结合表格信息与所学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公益广告与社会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 答案 示例 论题:公益广告的发展体现了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 阐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人的道德水平滑坡,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同时,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如下岗职工再就业、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等,并且出现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倾向。针对这些社会问题,党和政府在大力治理解决之余,公益广告对这些问题也进行了积极引导,使人们在提高自身道德水平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公德、国家命运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提高社会精神文明程度。‎ 总之,公益广告针对社会问题与时俱进。在规范道德、人文关怀、传统文化回归、弘扬社会正能量等方面,公益广告发挥了积极作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