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思想和科教文艺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思想和科教文艺作业

专题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思想和科教文艺 ‎184.[“一五”计划]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到1955年7月经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共历时4年,其间大的修改就有6次。最后一次修改是在1955年4—5月,根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决议,吸收中央各部和各省(市)的意见并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作了适当修改。该现象主要表明(  )‎ A.中国注重宏观经济规划的客观科学性 B.中共注重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 C.中共注意防止经济建设中“左”的倾向 D.“一五”计划的制定仅立足于全国各地实情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可知,“一五”计划的制定,经历了非常漫长和严谨的历程,同时也可以看出计划的制定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可知中国注重把握经济规划的客观全面性,A正确;“一五”计划并非注重借鉴苏联建设的模式,而是参考了苏联建设的模式,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左”的倾向,也没有体现出中共注意防止经济建设中出现“左”的倾向,C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吸收借鉴并参考了苏联顾问的建议,D错误。‎ ‎185.[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20世纪50年代,土地、劳动力、资金的集中为科学实验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推广良种、密植等,麻城县就出现了个别的“状元田”“丰产田”。人们对此异常惊喜,相信经济建设可以创造奇迹。这说明(  )‎ A.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高 B.农业体制变化催生了“大跃进”‎ C.经济建设出现重大失误 D.科学实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土地、劳动力、资金的集中导致了所谓个别的“状元田”“丰产田”的出现,反映了农业体制变化催生了“大跃进”,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186.[“一五”计划时的经济发展模式]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民用企业布置在东北地区的有50个,中部地区有32个,军用企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的有35个,但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地均是空白。这反映了(  )‎ A.便于苏联就近对中国援助 B.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 C.东南地区的工业体系完善 D.加强中国工业实力的要求 答案 B 解析 从企业的空间分布中,不难看出,将民用和军用企业布置在内地的目的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故B项正确。‎ ‎187.[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在三大改造中,有人曾回忆说:有的资本家白天敲锣打鼓,高呼口号,拥护行业公私合营,到了晚上,一家人为没保住祖业,“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对材料正确的解读是(  )‎ A.回忆录不能反映历史真相 B.回忆录因其主观性强而不具客观性 C.回忆录作为二手材料有一定研究价值 D.回忆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真相 答案 D 解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回忆录是当事人对过去发生事情的文字记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真相,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表述过于绝对,错误;B选项错误,回忆录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C选项错误,回忆录是一手资料,不是二手资料。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88.[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读1952年与1957年中国农业经济主要数据对比图,1957年中国农业经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的推动 C.产业结构的优化 D.市场需求量的扩大 答案 B 解析 1951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A无法反映1957年农业经济主要数据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排除A;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促进农业的发展,故B正确;材料为农业经济主要数据,无法体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排除C;材料与市场需求无关,排除D。‎ ‎189.[国民经济的调整]1961年6月,中共中央对精减职工工作进行了部署。精减的对象主要锁定在“1958年1月以来参加工作的来自农村的新职工(包括临时工、合同工、学徒和正式工),而原先就是城市居民的职工,不论新老,一般的都不精减”。这种精减安排意在(  )‎ A.纠正工作中的右倾错误 B.稳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C.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D.推动了农村城镇化进程 答案 C 解析 1958年在“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中国农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1961年精减农村新职工,压缩城镇人口数量,是为了调整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C正确。‎ ‎190.[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1949年,中国高校学习文、法、商、教育等文科的学生占33.1%;到1953年,文科学生的比例降为14.9%;经过1956年前后的进一步调整,这一比例下降为9%;1962年,这一比例最低,仅为6.8%。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 A.国民经济计划影响教育布局 B.新中国教育仿照苏联的模式 C.管理人才较多,科技人才缺乏 D.改变了近代重文轻理的现象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随着时间的推进,文、法、商、教育等文科专业在高校招生所占比例逐年降低,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受到了中国工业化的影响,需要大量的理工科人才,因此这体现了国民经济计划影响教育布局,故A选项正确。‎ ‎191.[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的。这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  )‎ A.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开启城市经济体制全面改革历程 C.提出了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 D.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答案 A 解析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新中国政治、经济、对外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且产生了深远影响,故答案为A项;开启城市经济体制全面改革历程是1984年之后,B项错误,排除;C项是内容不是意义,排除;D项是其意义,但不符合深远意义的要求,排除。‎ ‎19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共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提出:“延长了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同时允许承包土地的有偿转让。”这一举措(  )‎ A.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 B.使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开始分离 C.有利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D.成功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信息并结合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知是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A正确。‎ ‎193.[乡镇企业改革]1986年,浙江一家生产压力锅的乡镇企业与国企沈阳双喜压力锅厂联营,可以使用其技术并以“双喜牌”名义销售,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8%,最后取代了沈阳压力锅厂。这种现象成为当时的一种趋势。这表明(  )‎ A.乡镇企业经营模式适应市场形势 B.国企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C.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取代计划经济 D.乡镇企业逐渐成为市场主导力量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8%,最后取代了沈阳压力锅厂”,可以得出浙江生产压力锅为代表的乡镇企业极具活力,其经营模式适应市场形势需要,故答案选A项。B项表述错误,排除;1992年中共十四大首次提出市场经济概念,在1986年不存在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取代计划经济的可能,故C项排除;D项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194.[中国的城市化]1964—1980年,中国中西部地区城镇规模持续扩大,新建城市4个,扩建了70余个新兴工业城市,重工业成为这些城市的特色。这一时期中国的城市化(  )‎ A.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制约了城市体系的均衡发展 C.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受到了中国外交环境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 “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故A项错误;中西部地区城镇规模的扩大,有利于缩小与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距,推动了城市体系的均衡发展,故B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84年之后,故C项错误;这一时期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到1972年才逐步实现正常化,新中国外交环境恶劣,出于国防的考虑,选择在中西部地区新建工业基地,故D项正确。‎ ‎19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做法从根本上表明(  )‎ A.市场经济一定要取代计划经济 B.市场经济完全可以和计划经济并存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D.市场经济体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 答案 C 解析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体制改革即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正体现了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故C项正确。‎ ‎196.[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生活巨变]据于根元、刘一玲主编的《汉语新词语》编年本(自1991年起始编),新词语以每年数百条乃至上千条的速度递增,如下岗、炒家、个体户、农民工、股民、巴士、迷你裙等。这反映了(  )‎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改革开放推动了时代变迁 C.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社会生活时尚的不断更新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属于人们思想观念变化,不是生活水平的提高,A错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在21世纪初,C错误;社会生活时尚的不断更新与材料主旨信息不符合,D错误。‎ ‎197.[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孙丽在《“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书中说,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这说明科学技术(  )‎ A.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B.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 C.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 D.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两弹一星”对于本国、本地区、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都有较大影响,体现了济世的作用,故C选项正确;A选项范围只限于我国,故A选项错误;B选项也只限于中国经济,故B选项错误;“两弹一星”成功后,地区及世界仍然有紧张与动荡,故D选项错误。故选C。‎ ‎198.[恢复高考制度]1977年8月4日,邓小平提议召开了一个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即向大家表态说:“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这说明(  )‎ A.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 C.“左”倾错误仍在文化领域延续 D.加快了大学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步伐 答案 B 解析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是1978年12‎ 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革命”的纠正,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邓小平对文化领域“左”倾错误的纠正,故C项错误;材料是恢复高考制度,与大学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无关,故D项错误。‎ ‎199.[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这说明(  )‎ A.中国领导人对国际变革认识深刻 B.中国科技发展速度要求思想革命 C.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D.科教兴国战略丰富了邓小平理论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科教兴国”“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内容,这说明科教兴国战略丰富了邓小平理论,故D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际变革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科技发展速度不是思想革命的主要原因,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科技体制改革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故选D。‎ ‎200.[新中国文艺的曲折发展]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树立为“革命样板戏”的二十几个舞台艺术作品的俗称,最具代表性的是八部“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著名作家巴金在晚年所著的《随想录》中曾这样叙说,他一听到样板戏就心惊肉跳,成为一种典型的记忆创伤。巴金对样板戏感到“心惊肉跳”的主要原因是(  )‎ A.“文化大革命”中样板戏创作呈现出虚假的繁荣 B.样板戏使文艺创作万马齐喑 C.样板戏打上了“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的烙印 D.样板戏歪曲了历史和红色经典 答案 C 解析 “文化大革命”期间,这说明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文艺工作者积极性下降,排除A,故选C。样板戏还是存在一定艺术创作的,排除B。样板戏主要是歌颂革命的题材,排除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