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命题人:焦冠儒 审题人:李晋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 ‎1.《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 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 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 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 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不算工本”意在强调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未涉及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的信息;C项,家庭手工业是面向家庭而非面向市场,排除。‎ ‎2.汉代董仲舒、王莽等人对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的土地变革极为不满;宋代王安石、朱熹等人主张“复古井田制,田尽归官”;近代孙中山曾多次给予井田制高度的评价。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 A. 保护田庄经济 B. 发展商品经济 C. 维护封建统治 D. 限制土地兼并 ‎【答案】D ‎【解析】‎ 在井田制之下每家农民必须先耕种公田,然后才可以耕种自家私田。由于每家拥有同等数量的私田,所以过着没有贫富分化的生活,也可以限制土地兼并,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田庄经济是封建土地度的产物而和井田制无关,选项A 不符合题意,排除;对田地的重视是发展农业经济而非商品经济,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孙中山是反对封建统治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限制土地兼并问题是一老的历史问题,而井田制则可以很好的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3.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隋唐时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开始实行 B. 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平均分配 C. 它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D. 它有利于消除土地兼并现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等信息可以判断出这一土地制度目的之一是限制土地兼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土地制度是均田制。均田制主张把无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均田制始于北魏,不是隋唐时期开始实施的;B选项错误,均田制是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不是全部土地;D选项错误,由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度的存在,土地兼并现象不会彻底消除。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4.“布衣”指古代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然而不同时期主要衣料各不相同。清代李渔在《玉搔头·缔盟》中写到“多应是皂盖填门多显辈,因此上错认了风尘一布衣。”诗中“布衣”的衣料应为 A. 丝 B. 麻 C. 毛 D. 棉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清代李渔在《玉搔头·缔盟》中写到‘多应是皂盖填门多显辈,因此上错认了风尘一布衣’。”并结合所学可知,元代以后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故清代“布衣”的衣料应为棉布,D正确;丝虽然自古有之,但不是民众的主要衣料,而是达官显贵所穿,A错误;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以前,民众主要穿麻织品,B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布衣,而不是“毛”织品,C错误。‎ ‎5. 明代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隶属于官府,世代相袭,实行轮班或住坐为国家服役。(明)嘉靖四十年(1562)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匠籍的这些变化 A. 客观上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B. 根本原因是工匠的反抗斗争 C. 反映了明清时期手工业走向衰落 D. 说明了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材料讲的是从明代到清代对手工业者的不同管理,而这使手工业者的人身获得了自由,也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劳动力,所以答案选A。B、C材料没有涉及,排除;不能由此说明民营手工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匠籍制度 ‎6.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B. 推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C. 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 D. 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基本的史学素养。材料中主要反映了商人发财致富后购买田宅或从政这一历史现象,而一般情况下在论述一历史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时需要从经济角度去思考。中国古代的经济形式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就导致了以上现象的出现。B项虽然正确,但不属于根本原因。C、D没有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商人发财致富后购买田宅,且没有从经济角度去思考,可排除。综上,本题选A.‎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 ‎7.周安平在《中国古代市肆考略》中指出:北宋以前,“市”是零售活动的唯一形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壮大态势。但之后,“市”不再是零售活动的唯一形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官府的重视程度随之下降。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商业市镇开始兴起 B.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C. 坊市制度逐渐打破 D.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答案】C ‎【解析】‎ 根据“‘市’不再是零售活动的唯一形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官府的重视程度随之下降”,结合所学,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坊市制度逐渐打破,商业活动不仅仅局限在“市”内进行,故C正确;明清商业市镇开始兴起,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B错误;D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市’不再是零售活动的唯一形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官府的重视程度随之下降”,联系所学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分析解答。‎ ‎8.法国米歇尔·博德在《资本主义史》中认为:西方历史上的所谓“地理大发现”,使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这里“双重结合”主要是指 A. 商品贸易与殖民掠夺 B. 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 C. 民主扩展与科学传播 D. 资本输出与世界市场 ‎【答案】A ‎【解析】‎ ‎【详解】“地理的大发现”是指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后促进世界商品贸易范围的扩大、贸易种类增多,伴随着商品贸易发展带来的是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和掠夺,故A项正确;价格革命主要是针对欧洲的影响,故B项错误;民主扩展与科学传播属于政治和科技发展,不符合材料“双重结合”的含义,故C项错误;资本输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列强侵略的特点,故D项错误。‎ ‎9.《公司的力量》一书中讲到:“在大航海时代带来的时代剧变中,人类数千年来建立在亲友、乡邻关系基础上的传统商业组织,已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商业合作必须跨越血缘和地缘,超越人格和亲情……”,这段话反映了地理大发现以后欧洲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是 ‎①商品种类增多 ‎②贸易范围扩大 ‎③贸易中心转移 ‎④经营方式转变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材料并未涉及商品种类增多的信息,故①错误;“商业合作必须跨越血缘和地缘”说明贸易范围扩大,故②正确;材料也无法体现贸易中心转移,故③错误;“传统商业组织,已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商业合作”说明经营方式转变,故④正确。故②④组合正确,故选C。‎ ‎10.据历史记载:中国历史上的金银比值一直很稳定,在明朝初年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一直维持在1:6上下,到崇祯(1628—1644)年间,这一比值已达1:15之多。对此,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天启中权阉用事,百官献媚者皆进金卮,金价渐贵”。事实上,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 A. 明朝政治腐败,官员行贿受贿 B. 海禁造成对外贸易大幅萎缩 C. 明朝政府推行赋役征银政策的影响 D. 新航路推动全球贸易时代来临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明朝政治腐败,官员行贿受贿与银价下跌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海禁造成对外贸易大幅萎缩,那么国内金银价格不会波动这么大,故B项错误;明代嘉靖时期推行赋役征银政策,材料信息是崇祯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金价上涨,银价下跌,与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白银流入中国有关,故D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古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名师点睛】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11.很久以来,糖在欧洲只是作为药用并被视为一种舶来奢侈品,直到美洲被发现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加工制糖,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由此推断在下表中,英国人均糖消费量与欧洲其它国家相比,呈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人均糖消费量(磅)‎ ‎ ‎ 欧洲(除英国外) ‎ 英国 ‎ ‎1680 1750 1800 ‎ ‎0.85 1.90 1.98 ‎ ‎4 10 18 ‎ A. 新航路开辟之初英国率先进行殖民掠夺活动 B. 圈地运动促使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 英国逐步控制了海上霸权从而占据贸易优势 D. 工业革命的完成促使英国的生产力飞速提高 ‎【答案】C ‎【解析】‎ 新航路开辟之初葡萄牙率先进行殖民掠夺活动,故A项错误;从表格中信息可知欧洲人均糖消费量增长的原因在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加工制糖,而英国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结合表格中的时间信息可知,此时的英国逐步掌握海上霸权,占据了贸易优势,人均糖消费量增长与圈地运动无关,故C项正确,B项错误;19世纪中期英国才完成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 ‎12.如图反映新航路开辟后,人口、动植物及贵金属的流动方向。按移民、公奴、玉米、白银的流动方向。顺序对应正确的 A. ①③②④‎ B. ⑤②④③‎ C. ②④③①‎ D. ①②⑤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航路开辟中,移民方向主要是从欧洲到美洲,即①符合,黑奴的流动方向是从非洲到美洲,即②符合,玉米的流动方向是从美洲到亚洲,即⑤符合,白银的流动方向是从欧洲到美洲,即④符合。故D项符合题意。‎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殖民扩张·影响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3.19世纪末,富可敌国的大企业和大财团,在各个行业纷纷出现。人们把他们叫做钢铁大王、石油大王、牛肉大王、电讯大王、铁路大王、金融大王。“大王”最准确的内涵是 A. 产品市场广阔 B. 产品种类多 C. 企业生产效率高 D.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19世纪末,富可敌国的大企业和大财团……钢铁大王、石油大王、牛肉大王、电讯大王、铁路大王、金融大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垄断组织的形成,这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产物,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产品市场广阔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产品种类多,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企业生产效率高,故C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再紧扣材料信息“富可敌国的大企业和大财团”,联系19世纪末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即可正确判断。‎ ‎1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光绪中叶以后,机厂林立,丁男妇女赴厂做工主计日多,而专事耕织者日见其少矣。随之而来的是世风人心离古道越来越远。与上述现象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A.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渐趋解体 B. 近代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 C. 西方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传入 D. 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进一步强化 ‎【答案】B ‎【解析】‎ ‎“光绪中叶”是1895年之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急需劳动力,材料中现象正是这一经济发展的表现,故B正确;A是鸦片战争之后就开始解体;C 中生活方式传入是鸦片战争之后;此时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故D错误。‎ ‎15.下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C、D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 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B. 群众性经济建设运动兴起 C. 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D.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C、D两个时期分别属于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时期和1936年高潮时期,结合所学,短暂春天时期,南京临时政府以及北洋政府采取奖励实业的政策是促进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1936年高潮的出现和国民政府推行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分不开,故C、D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原因是政府鼓励发展实业,A项正确;B项只适合1936年高潮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是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只是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 ‎16.晚晴状元张謇,倡导“实业救国”,他的商业帝国在十几年间迅速发展壮大,但“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迅速扼紧了中国民族资本的喉咙,张謇一手创立的商业帝国最终轰然倒地。这一现象说明了 A. 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 B. 先天不足导致了民族工业艰难发展 C. 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D. 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答案】A ‎【解析】‎ 晚晴状元张謇,倡导“实业救国”,主要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较好国际环境,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迅速扼紧了中国民族资本的喉咙,说明实业救国并不能挽救中国,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A正确;B是民族工业特点;C说法不符合事实,D属于思想层面。‎ ‎17.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刘鸿生于1923年创办华商上海水泥厂,生产的象牌水泥在上海等地取得市场优势地位,但很快受到国内启新洋灰公司的马牌水泥和日本小野田水泥厂的龙牌水泥的猛烈冲击,市场上形成了象、马、龙三者的混战局面。这反映了 A. 国民政府的扶植使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B.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C. 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存艰难但仍有一定发展 D. 这种公平竞争的局面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当时还处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民政府还没成立,故A项错误;象牌水泥受到了国内启新洋灰公司的马牌水泥和日本小野田水泥厂的龙牌水泥的猛烈冲击,说明除了外国资本主义冲击外还受国内封建势力的压制,故B项错误;据材料“市场上形成了象、马、龙三者的混战局面”说明中国水泥虽受到西方的冲击但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日本企业不管在资金还是技术上均中国雄厚和先进,这对于相对弱小的中国民族企业而言,这种竞争明显是不公平的,故D项错误。‎ 点睛:刘鸿生的象牌水泥遭到马牌和龙牌水泥的猛烈冲击,市场形成三家混战局面,面对日本拥有先进技术以及雄厚资本的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企业并没有因此倒闭,说明中国民族资本虽生存艰难但仍有一定的发展。‎ ‎18.《城南旧事》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的社会风貌,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下列情景可能出现在小说中的是 A. 主人公去教堂参加新式婚礼 B. 穿着列宁装是一种时尚 C. 报纸上报道“杂交水稻”的消息 D. 火车出行被众人谴责,称破坏京城“气脉”‎ ‎【答案】A ‎【解析】‎ 新式婚礼来到中国是晚清时期,故A正确;列宁装是20世纪50年代服装,故B错误;杂交水稻是1973年发明,故C错误;D应该是洋务运动时期,此时不在以火车进行谴责。‎ ‎19.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 A. 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 B. 旗袍和中山装的兴起 C. 剪辫运动和废止缠足 D. 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民国初年社会习俗变迁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判断的能力。正确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要求,避免答非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对应着题干“头上和脚上的变化”,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属于民主政治范畴,排除;B项属于物质生活范畴,排除;D项属于思想领域,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迁·民国初年的状况 ‎20.1890年前后一位地主从浙江余姚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但从宁波乘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却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科技。材料主要反映出 A. 近代中国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B. 浙江周边地区的交通发达 C. 工业品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 D. 交通进步推动人观念转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路途的遥远导致地主要求儿子学习西方科技,显然是交通进步推动人观念转变,D正确;材料说明的是交通近代化,不是物质生活水平提高,A错误;B不是材料主旨信息;C中民众生活受到影响不符合材料主旨。‎ ‎21.“自道光二十二年五口通商,九十余年来……中国交通事业和以前不同,交通工具之科学化,以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交通组织逐渐商业化,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材料反映了 ‎①近代交通工具逐渐取代传统交通工具 ‎②交通运输出现近代化商业经营方式 ‎③近代铁路交通受到列强的操纵和控制 ‎④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以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反映了近代交通工具逐渐取代传统交通工具,故①正确。材料“交通组织逐渐商业化,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反映了交通运输出现近代化商业经营方式,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故②④正确,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近代铁路交通受到列强的操纵和控制,故③错误,故A项排除,C项排除,D项排除。‎ 考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表现 ‎22.俄罗斯历史上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 该政策的制定明显脱离苏俄的国情 C. 斯大林想借助该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D. 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可知是指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A项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而该状况是在列宁执政时期; B不对,该政策有利于集中力量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但是违背经济规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列宁时期,不是斯大林时期。因此C项错误;因此正确选项应该为D项。‎ 点睛:材料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农业方面的余粮收集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苏维埃政府能够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军事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因此D项符合题意。‎ ‎23. 谈及苏联1932-1933年饥荒发生的原因时,波兰历史学家伊萨克﹒多伊彻这样说到,“他们(农民)屠宰的牝牛有1500多万头,绵羊和山羊约4000万只,猪700万只、马400万匹。全国牲畜减少了一多半。”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 A. 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为稳定农产品价格 B.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民消极怠工 C. 搞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农民利益被忽视 D. 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农民消极应对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苏联1932-1933年“(农民)屠宰”、“全国牲畜减少了一多半”,由以上信息可以知道这时苏联正在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由于违背了农民自愿的原则,农民消极反抗,故答案选D。当时苏联没有爆发经济危机,排除A;当时是斯大林统治时期,排除B;题干涉及的是农业集体化运动,不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排除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农业集体化 ‎【名师点睛】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消极):①逐步僵化,僵化的体制超越了生产力水平。②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农轻重比例失调,牺牲农业,轻视轻工业,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落后;)③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重积累,轻消费,征收高额农业税,人民消费水平低,损害人民利益)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生产积极性不高。④僵化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政企不分)‎ ‎24.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说:“各种经济形态大致上分成三个类型:市场经济、指令经济(计划经济)和两者的混合形态——混合经济。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经济体完全属于两种极端之一。世界各国大多实行混合经济制度。”下列历史事件中最早将市场和计划两者“混合”的是:‎ A. 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C.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D.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B ‎【解析】‎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B正确;A属于高度集中经济体制;C属于市场经济;D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5.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 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 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 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 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 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对斯大林这个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在斯大林当政时期,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这种体制存在很多弊端,但也促进苏联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故D正确。ABC表述均不符合史实。‎ ‎26.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英美各国的做法 A. 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B. 有力地刺激了各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C. 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D. 客观上调节了各国的贸易纠纷,推动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1929-1933年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是为了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压力,但这种做法不但无法缓解危机,而且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故C项正确,A项错误;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不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各国经济的发展,故BD项错误。‎ ‎27.德国当代哲学家、社会理论家哈贝马斯说:“发达的资本主义……无法用社会福利进一步完善自身”,这是因为“福利国家”制度 A. 不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 B. 违背社会公平与正义 C. 不利于公民的经济安全 D. 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发达的资本主义……无法用社会福利进一步完善自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福利制度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和公民经济安全,促进了社会民主和公正,故ABC项错误;福利政策的长期推行,巨额公共开支加重了财政负担,引起巨额财政赤字、通货膨胀,故D项正确。‎ ‎28.赫鲁晓夫在《回忆录》里说:当时苏联领导和他自己在走向“解冻”的同时,又有担心,生怕“解冻”引起洪水泛滥,局面难以控制,“因此我们似乎曾经阻止过解冻”。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A. 引起了社会动荡 B. 只能在旧体制内徘徊 C. 面临巨大的阻力 D. 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生怕‘解冻’引起洪水泛滥,局面难以控制……因此我们似乎曾经阻止过解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赫鲁晓夫在改革中左右徘徊,不敢冲破旧体制,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赫鲁晓夫改革引起了社会动荡,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赫鲁晓夫改革面临巨大的阻力,故C错误;材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不敢突破斯大林模式,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时应该准确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局面难以控制……因此我们似乎曾经阻止过解冻”,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赫鲁晓夫改革评价入手,逐一分析选项,即可得出“在旧体制内徘徊”的答案。‎ ‎29.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契机,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和粮食进口国。1985年,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向世界市场注入大量石油,导致世界油价下跌了129%,苏联损失惨重。这表明 A. 苏联忽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代价沉重 B. 石油成为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财政基础 C. 石油危机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D. 粮食问题严重动摇了苏联社会经济基础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当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时,苏联却没有进行相应的经济结构调整,一味的发展石油出口,结果因油价下跌损失惨重,表明一国经济结构应合理,不能过度依赖于能源出口。A项正确。B、C项夸大了石油的作用;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所以答案选A。‎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后苏联经济的发展·战后苏联经济的发展 ‎30.1990年戈尔巴乔夫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由俄罗斯教育部审查认定、国家历史学会编写的新版历史教科书对此评述为:“苏联民众对此的反映却是敌对的、冷淡的。与此同时,西方社会却在庆祝戈尔巴乔夫对‘冷战’和平演变的巨大贡献。”苏联民众产生这种反映的原因是 A. 历史教科书具有社会教育的重要作用 B. 当今世界依然存在着意识形态的斗争 C. 苏联解体根本原因是西方的和平演变 D. 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解决好民生问题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了苏联人民对戈尔巴乔夫获奖的冷漠、反对态度,结合所学知识,主要是由于戈尔巴乔夫在改革过程中不关注民众的生活问题,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而这也给西方的“和平演变”提供了机会,故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材料反映的是苏联民众的态度,与意识形态无关,排除B项。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故C项错误。‎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表(单位:两白银)‎ 年代 进口 出口 ‎1885‎ ‎88200018两白银 ‎65005711两白银 ‎1895‎ ‎171696715两白银 ‎143293211两白银 ‎1905‎ ‎447100082两白银 ‎227888197两白银 ‎1911‎ ‎471503943两白银 ‎377338166两白银 材料二 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指朱其昂)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同。‎ ‎——1878年12月14日《申报》‎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中国贸易状况。并指出它反映了什么问题?‎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答案】(1)状况:①中国进出口增加;②中国始终处于贸易逆差地位。‎ 问题:①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经济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变化: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原因: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②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③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④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解析】‎ ‎【详解】(1)状况:据表格信息可知,1885---191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中进口始终大于出口,中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 问题:据表格信息可知,1885---191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中进口始终大于出口,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经济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2)变化:据所学可知“贻来牟机器磨坊”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这说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原因可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瓦解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派的诱导、等角度分析。‎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指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新政期间,美国还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个美国就像经历了一场由总统推动的社会革命。在美国人的记忆中,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诸项目的。‎ ‎——(美国)社会保险法 材料三 ‎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材料四前苏联的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部分组成。政府和企业缴纳保险费,公民则免费享受社会保障权利。‎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并分析指出其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颁布《社会保险法》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四指出,前苏联社会保障与里根时代美国社会保障在内容方面的主要差异;并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体制因素。‎ ‎【答案】(1)内容:①整顿银行,恢复银行的信用;②调整农业生产;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特点: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目的: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增进公共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3)差异: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不同,前者完全来自政府;后者则由政府、私人(雇主和工人)共同承担.‎ 原因:前苏联实行的是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美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目的等方面来分析。‎ ‎(1)根据材料“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概括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2)由材料“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诸项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 ‎(3)从材料 “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政府和企业缴纳保险费,公民则免费享受社会保障权利”可知其主要差异在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问题上,所以答案自然可以得出。根据材料“体制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二者的经济体制角度考虑。‎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