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5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朝阳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练习二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1.春秋时期,“士由以武为主到以文为主的历史转变,并不是由武士变为文士,而是原来士中的文化人部分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社会变革对智能、知识的需求是其发展动力。这时期的士也不是不从武,不过军士主要由庶民充当了”。这一时期 ①士的内涵转变的根源是在于社会变革②上说下教私学大兴推动学术文化下移 ③军事变革中群体步兵的作用逐步加强④士逐步由一个等级转变成为一个阶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社会变革对智能、知识的需求是其发展动力”得出士的内涵转变的根源是在于社会变革,①正确;根据“原来士中的文化人部分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私学大兴推动学术文化下移,②正确;根据“军士主要由庶民充当”,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军事变革中群体步兵的作用逐步加强,③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士逐步由原先的宗法等级转变成为一个社会阶层,④正确;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ABC不全面,排除。 2.“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制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十絫为一铢),积十文重一两。钱之文,为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文字庄重、隽秀、挺拔,时称其工。其字在篆隶之间,其词先上后下,次右左读之,自上及右回环读之其义亦通”。此钱是 ①汉武帝稳定金融的举措 ②玄宗李隆基开元年号钱 ③形制沿用秦朝方孔圆钱 ④此钱亦可称为开通元宝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 15 - 【详解】根据“621年”可得出这是唐朝,而“武德”是唐高祖李渊的年号,故①②错误;从图片来看,其形制沿用秦朝方孔圆钱;从图片中的“开元通宝”可以看出,此钱亦可称为开通元宝。因此③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排除ACD项。 3.“成都地区在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中占据特殊的一席之地”。以下选项与之相关的是 ①战国时期兴修的都江堰推动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文物一已经成为当时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 ③文物二造型生动活泼,反映了人们社会生活的丰富 ④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诞生于北宋时期的这一地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战国时期兴修的都江堰推动了成都平原农业生产的发展,成都出土说唱俑反映了人们社会生活的丰富,北宋时期四川成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①③④正确,故选C;织布机是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②错误,故排除ABD。 4.19世纪中后期,绅商开始直接参与地方行政管理,“各省确有经商办厂经验之绅商,均可选拔到中央商部、邮传部等机构并可直接授予郎中等官,或任用商董为参议;商董子弟,凡有才能者可以不经过考试而直接任用”。这一系列变化 ①与洋务经济变化相关 ②调整着旧有文官制度 ③阻塞科举取士的途径 ④是废除科举重要一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 15 - 【详解】绅商开始直接参与地方行政管理,或者可以选拔到中央商部,这些都与洋务运动的开展有关,洋务运动在开展过程中需要大量懂得经商的人才,因此才会出现这种现象。而选拔绅商到中央任职,也一定程度在调整了文官体制。故①②A项正确;19世纪中后期,科举仍然正常进行,这些变化也与废除科举无关,故③④错误,排除BCD项。 5.“一、提前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制定全国上下一致遵守之政治纲领,俾全国各阶层力量,能迅速集中,各方政治意见能彻底融洽,以树立政府之坚实□□基础;二、实现最低限度之民主政治,以增强人民对政府之信赖,并使人民得以自由发挥其□□能力;……八、除汉奸外,宜从速开释全国政治犯,并取消以前有碍民众运动之各项特殊条例”根据相关知识判断,文中“□□”应填写 A. 独立 B. 平叛 C. 战乱 D. 抗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全面抗战爆发后,中间党派希望团结国民党和共产党共同抗日,同时也希望团结全国其他力量,所以召开会议提出了相关要求,故文中“□□”应填写的是抗战,D项正确,ABC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6.历史观集中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一定时期的价值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观经历了萌芽、产生、发展和成熟的阶段。下列排列顺序与历史进程相符的是 ①探索中国应向何处去,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 ②分析中国各阶级地位作用,寻求革命发展动力 ③寻求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以夺取全国的胜利 ④总结新民主主义社会特征,提出人民民主专政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④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17年后马克思主义传入到中国,因此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现是在这一时期;分析中国各阶级地位作用,寻求革命发展动力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寻求中国革命正确道路,以夺取全国的胜利是在井冈山时期;总结新民主主义社会特征,提出人民民主专政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故①②③④的排序是正确的,A项正确,排除BCD项。 7.“北京街道变名称”(如表)。这一历史现象出现在 - 15 - A. 新中国初建期 B. 曲折探索时期 C. “大跃进”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表格中的“工农兵东大街”“红卫东路”“代代红路”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应当是阶级斗争色彩浓厚的“文革”时期,即曲折探索时期,故答案为B项;新中国初建期主要是恢复国民经济,排除A项;“大跃进”时期大办工业,大办农业,排除C项;改革开放时期放弃了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排除D项。 8.“亲属性质的联系让位于地区性质的联系,氏族性制度不知不觉地演变成地区性制度,因而才能和国家相适应”。以下的执政措施与材料相应的 ①废井田开阡陌 ②克里斯提尼改革 ③令郡国举孝廉 ④推行废藩置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亲属性质的联系让位于地区性质的联系,氏族性制度不知不觉地演变成地区性制度”指的是血缘关系逐渐转向地缘关系,结合所学可知,克里斯提尼改革中,以行政选区代替部落选区,打破了部落贵族对政权的控制。而日本明治维新推行废藩置县,结束了日本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为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故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废井田开阡陌涉及的是土地制度,而令郡国举孝廉涉及的是选官制度,都与材料主旨无关,故①③错误,排除ABD项。 9. - 15 - “地处尼罗河、红海、印度洋和乍得湖之间的麦罗埃文明有着独具一格的景象。这里曾是古代世界主要的黄金产地之一,奴隶的锁链曾以黄金打造。众多的金字塔墓葬群,像是在原生的本体上披着薄薄埃及式的纱巾。公元前1000年—前600年早期炼铁即已开始,此时西亚冶炼技术还未传到埃及。城东6处大铁渣堆,对应着它‘古代非洲的伯明翰’之美称。”据材料推断下列选项中符合麦罗埃文明(约公元前590建都一一公元350年灭亡)特点的有 ①位于非洲东北部地区 ②交通闭塞且经济落后 ③发端于古代埃及文明 ④是与秦汉同期大帝国 A. ① B. ①② C. ③④ D. 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地处尼罗河、红海、印度洋和乍得湖之间”可得出其地理位置位于非洲东北部地区,故①正确;而麦罗埃地处尼罗河、红海、印度洋和乍得湖之间的交通要冲,与希腊、罗马、阿拉伯和印度都有贸易往来。故②错误;麦罗埃文明只是受到埃及文明的影响,并不是发端于埃及文明,③错误;秦汉时期大约从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与麦罗埃文明的时间不符合,故④错误。因此选择A项,排除BCD项。 10.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物种交换中,欧洲与美洲之间交换的粮食作物有 ①小麦 ②水稻 ③玉米 ④可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玉米和可可是新航路开辟后从美洲传出的,但是可可不属于粮食作物,而欧洲生产小麦,水稻较少,故欧洲与美洲之间交换的粮食作物有,小麦和玉米,C项正确;排除ABD项。 1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青少年时期树立的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发展成为共产主义思想的过程与途径是 ①积极参加欧洲工人运动 ②艰苦贫困的生活境遇 ③不断进行理论学习研究 ④投身巴黎公社的战斗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 15 - 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参加欧洲工人运动,并且不断进行理论学习研究,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不断提升,逐步发展产生共产主义思想,①③正确,故选B;马克思的父亲是律师,恩格斯的父亲是工厂主,生活条件不贫困,排除②,故排除AD;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参加巴黎公社的战斗,排除④,故排除C。 12.“1945年7月26日,英国大选结果令人跌破眼镜。提出要对诸多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实行国民医疗保健制的工党席卷393个议席(保守党213席),赢得巨大胜利。从不承认失败的丘吉尔不得不退出了唐宁街10号,直至人生最终”。与这一事件相关因素有 A. 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B. 由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选出 C. 计划经济体制成为民心所向 D.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内阁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工党席卷393个议席,成为多数党,内阁首相应该由工党领袖担任,故选A;英国内阁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并非由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选出,排除B;材料反映工党将要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非计划经济体制,排除C;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3.2018年GDP排行榜中,美国、中国、日本、德国位居世界经济总量前四位。大国的相互关系对全球格局的走向举是轻重。解读如图漫画,下列选项中对作者意图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A. 日本经济恢复发展需要美德扶持 B. 要积极开展东西方兼顺外交战略 C. 已形成德美日三国鼎立世界格局 D. 应改变追随外交树立起大国形象 【答案】D 【解析】 - 15 - 【详解】从材料可能看出,日本人眼中的日本形象变成了德国总理与美国总统,其反映的是对日本在对外关系上追随美欧等西方国家的一种讽刺,目的是要改变追随外交,树立起日本作为大国的形象,故D项正确;日本经济发展此时不需要美德的扶持,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东方的国家,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14.近代以来,国际社会逐步认可均势体系是稳定的国际秩序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国际会议、国际法、国际仲裁等协商机制解决争端,通过扩大国际贸易与文化交流促进国际合作与相互理解的“积极和平”的理念逐步形成。下列事件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①44个战时盟国代表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②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与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③1954年于日内瓦召开苏美英法中五国外长会议 ④1989年成立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主旨强调“协商”“合作”“理解”“积极和平”等。根据所学,44个战时盟国代表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体现的是协商与合作,故①正确;1954年于日内瓦召开苏美英法中五国外长会议体现的是“协商”“积极和平”,故③正确;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反映的是合作与交流,故④正确;故①③④正确,选择C项;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与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是冷战对峙的表现,②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项。 15.近期《经济学人》杂志的封面采用了这样的画面。对其含义的理解符合当今社会现状的是 A. 人类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联系 B. 区域集团向着政治经济一体化近进 C. 社会信息化与文化多样性成为趋势 D. 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 【答案】D 【解析】 - 15 - 【详解】图片中的标题的意识是“再见了,全球化”,这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逆全球化倾向的一种体现,这不利于全球化的发展,也反映出了当今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问题突出,D项正确;A项与新航路开辟有关,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逆全球化,而不是区域集团化,也与“社会信息化与文化多样性”无关,排除BC项。 第二部分 16.礼乐刑政,综合为治。 材料一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汉书·元帝纪》 材料二 君之养民,五教五刑焉。去五教五刑而民生者,未之有也。所以五教育民之安,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教既兴,无有不安者也。民有不循斯教者……五刑以加馬。五刑既示,奸顽敛迹,鰥寡孤独、笃废残疾、力弱富豪,安其安,有其有,无有敢犯者。养民之道,斯矣。 ——朱元璋《大诰·民不知报第三十一》 《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 ——颜钧《箴言六章》 结合所学,以汉朝明朝为例,对中国古代治国方略的特点加以阐释。 【答案】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点。 西汉时期汉武帝尊崇儒术,设五经博士,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现固发展大一统局面;汉朝统治者主张霸道(法家)王道(儒家)思想融合,法律与礼教并用,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法理体系。 明朝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以程朱理学为规范的典籍成为官定读本和科举考试的准绳;伦理纲常法制化,儒家伦理秩序在中华法系中得到充分体现。 总之,礼法结合的治国方略,有利于缓和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 【解析】 【详解】根据“去五教五刑而民生者,未之有也”可以看出其体现了“教”与“刑”的结合,而“《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也反映了礼法结合的特点。进行阐述时,可根据所学,从汉 - 15 - 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所产生的影响概括汉代治国方略的特点。而明代的特点则可根据理学产生的影响、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影响进行概括。最后再总结得出礼法结合的治国方略所产生的影响。 17.“企业与政府” 英国工业革命宣告着经济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企业扮演着中心角色,一种强调市场机制,强调纯粹的供应、需求和供需互动机制,通过完美的市场竞争——这“看不见的手”使不计其数的小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进行着“斯密式”竞争,这是自由放任不断加剧的时期。这种观点在其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冲击。冲击的观点主要有:一、众多的英国人变成完全依赖工资的劳动力的过程中没有政府的合谋是不可想象的;二、如果不关注缔结贸易条约时的政治环境,单凭英国的国内生产能力和正当贸易,英国是入不敷出的;占领市场与强制劳务、强制关税相联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的。1688年到1815年英国军事支出总额与同时期出口价值总额几乎不相上下,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募兵人数不下260000,政府绝不是斯密派鼓吹的守夜人或者仲裁者,而是当局者和参与者。 ——【荷兰】皮尔·弗里斯《从北京回望曼彻斯特英国、工业革命和中国》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中的“冲击的观点”进行点评。 【答案】“冲击的观点”认为,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政府并非完全放任自由,英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推动工业革命进程的重要作用。作者观察和强调的角度主要集中在宏观政策等因素,而不是市场内部微观的运行规律。 英国确立发展君主立宪制政体及相关政治制度,使英国社会进入了国内稳定发展时期,为工业革命提供制度基础;议会改革提高了工业资产阶级地位,工业资产阶级对国家政策施加更大的影响;政府保护和推动圈地运动,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自由劳动力和深化扩展国内市场;从英国政府的财政支出看,英国政府的军事支出长期保持着高位,坚船利炮与廉价商品的结合;通过侵略战争、争霸战争及一系列条约,提取贸易特权,保障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的不断扩展;政府实行自由贸易政策,通过签署贸易条约和关税协定将贸易自由化扩散到世界其他国家。 【解析】 - 15 - 【详解】根据“众多的英国人变成完全依赖工资的劳动力的过程中没有政府的合谋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不关注缔结贸易条约时的政治环境,单凭英国的国内生产能力和正当贸易,英国是入不敷出的”这两个信息点,可以概括得出“冲击的观点”认为英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就是宏观调控的作用。得出观点后,再概括英国民主政体的建立、议会改革的影响、政策在推动工业革命开展过程中推行的相关措施与政策等角度阐述英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这一观点。并总结得出英国政府的干预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8.博览会是现代名词,《辞源》和一些古汉语词典中无记载。 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会上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楲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燕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宠。 世博会上的“人类学馆”更是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世博会发行的宣传书籍插图“人的类型与发展”中,智慧女神高举火把,周边是从最低端的“史前人”到最高等的欧美人。世博会上被关在栅栏内的土著人,是主办方在用“生活在原生环境的活人”表现“人类由黑暗原始到高等启蒙、野蛮到文明的历程”,美其名曰“人类种族博览会”。 ——摘編自《人类动物园: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答案】“万国工业博览会”体现了工业革命所创造巨大生产力,促进人类社会向工业文明的转型;也反映了在世界逐渐走向紧密联系的整体背景下,英国等西方工业强国占据了主导地位。 “人类种族博览会”反映了殖民者的优越感。自早期殖民扩张至工业革命,亚非拉美大部分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欧美人以“文明”自居,(或将生物进化论简单化、庸俗化),用丑化、嘲讽等手段展示世界不同的人种,为西方殖民扩张和种族压迫制造合理化的依据。 - 15 - 万国工业博览会与人类种族博览会,呈现了西方发展过程中的一体两面:一方面是西方科技与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一方面是随之而起的西方文明的优越感和对其他文明、种族的侵略和蔑视。西方国家持有的双重标准,为其扩张本性披上先进外衣。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列举的“万国工业博览会”上的展品,由“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楲等产品”到“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燕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宠”。”可以看出,“万国工业博览会”体现了工业革命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促进人类社会向工业文明的转型;也反映了在世界逐渐走向紧密联系的整体背景下,英国等西方工业强国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从“人类种族博览会”将欧美人作为最高端人种,其他人种属于低端人种,这充分反映了殖民者的优越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早期殖民扩张至工业革命时期,亚非拉美大部分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根据材料“主办方在用‘生活在原生环境的活人’表现‘人类由黑暗原始到高等启蒙、野蛮到文明的历程’”以及将欧美人置于最高端人种可以看出,欧美人以“文明”自居,用丑化、嘲讽等手段展示世界不同的人种,为西方殖民扩张和种族压迫制造合理化的依据。 从两次博览会的内容和价值观来看,万国工业博览会与人类种族博览会,呈现了西方发展过程中的一体两面,即一方面是西方科技与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一方面是随之而起的西方文明的优越感和对其他文明、种族的侵略和蔑视。西方国家持有的双重标准,为其扩张本性披上先进外衣。 19.中国拼音字母的诞生经历了迂曲反复的艰苦历程。 1625年法国传教士金尼格自称沿了利玛窦骈音体制,写成一部《西儒耳目资》。 这是一本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字汇,也是一部最早用音素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字汇。该方案用5个元音字母、20个辅音字母和5个表声调的符号,可以拼讲出当时中国“官话”的全部音节。 自民国起,汉字改革遂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在提出必须废除书写复杂的汉字的学者中,刘半农、鲁迅等尤甚。1918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第一套法定的37个民族字母形式的注音字母方案。 1929年2月在苏联的中国共产党员瞿秋白、吴玉章等人本着“必须创造一种通俗而接近大众的、适应现代科学要求的、国际化的拼音文字”的宗旨,在苏联汉学家协助下拟订了第一个中文拉丁化方案。 - 15 - 1930年赵元任发表了一篇《石室诗士食狮史》,全文计94字,后扩充为103字,连同题目7字,共110字,假如全文实现了拼音化,那么就是这样的:“ShíshìshshìShshì,shìsh,shìshíshísh。Shshìshíshíshìshìshìsh……”。他发表的另一篇文章《季姬击鸡记》,在提请关注汉字拼音化要面临的问题时,与《石室诗士食狮史》异曲同工。 1952年起,新中国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扫盲运动,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法定的拉丁化《汉语拼音方案》,在1958年大规模实施。20世纪80年代汉语信息化工程进入日程,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汉字仍然是国家的法定文字”。今天,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中国局面可称为“万码奔腾”。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解读汉字改革演变的进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答案】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方传教士为扩大传教及文化交流的需要,以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新文化运动推动文化平民化进程,民国政府正式颁布法定的汉字字母化方案;为了向工农大众普及文化知识,中国共产党在苏联帮助下,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改革方案;新中国扫盲运动中,在全国范围内系统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算机的逐步普及,汉字信息化浪潮迅猛发展,各种输入法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汉字改革的阶段性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流、互鉴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汉字改革中的简化、大众化、国际化趋势顺应了文化普及和全球联系日益加强的趋势,有利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为中国进入信息化时代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概括汉字演变的进程,主要根据材料信息进行概括。根据“1625年法国传教士金尼格自称沿了利玛窦骈音体制,写成一部《西儒耳目资》。”可得出明末清初的演变过程。根据“1918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第一套法定的37个民族字母形式的注音字母方案。”可概括得出民国政府对推动汉字演变所起到的作用。根据“1929年2月在苏联的中国共产党……”再概括得出中共为此做的努力。根据“1952年起,新中国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扫盲运动”可概括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扫盲方面的努力。根据“20世纪80年代汉语信息化工程进入日程”可概括出在改革开放后汉字的演变。最后再对以上几个阶段进行总结即可。 20.在人类社会形成发展过程中,人们创造出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化。尊重和保护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就是尊重和保护我们自己与子孙后代的共同利益。 - 15 - 云冈石窟是新疆以东最早出现的大型石窟群,又是当时统治中国北方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兴造。公元398年,北魏从阴山河套地区进入关内,并平定平城。平城背靠北方草原地带,往南则直指中原腹地,“道武时收罗后燕人才,明元时容纳姚秦人才,太武时除网罗中原人士外,还征用夏、南燕、北燕、北凉人才……”。随后百年间,一直是当时北魏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佛像与国祚一体,佛与帝王等身,文成帝“诏有司为石像,令如帝身”,“昙曜五窟”(现编号16—20窟)很可能是常王的象征。云冈石窟所创造和不断发展的新模式,很自然成为魏国领域内兴造石窟所参考的典型。 ——图文资料引自彭明浩《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文物出版社2017年5月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云冈地区出现大型石窟群的原因。 20世纪50年代,埃及政府为了控制尼罗河水泛滥计划修建水坝,古代神庙和其他文化遗产将被淹没。自1960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集中34个国家的考古学者联合进行文物抢救运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世界遗产公约》。该公约否定视人类征服自然为壮举的观点,世界遗产标志呈圆形,中央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形代表大自然。 - 15 - 20世纪80年代法国某电视台播出十几秒的一则雪铁龙公司广告招致众多批评:“我们法兰西民族是具有悠久文明传的民族,怎能为拍一个商业广告,竟让汽车爬上人类文化遗产?(中国万里长城东段起点老龙头)”。 截止到2016年3月,共有191个国家或地区成为了《世界遗产公约》的缔约国。2015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明确表示“交战方蓄意破坏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产构成了战争罪,是对全人类的攻击”。2020年1月4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发推特中称:“这就是警告,如果伊朗敢袭击美国人或美国资产,我们已经镇定了52处伊朗目标,共中一些对伊朗和伊朗文化极为重要。” (2)依据材料和所学,以《世界遗产公约》的制定为例,谈谈你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 【答案】(1)云冈地区毗邻北魏首都平城,北靠草原,连接中原,便利中外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合,有利于汇聚人オ;北魏统一北方,统治者多以佛教为思想武器,为石窟的开凿奠定了政治、物质基础;佛教经义日趋中国化,将皇帝即佛的思想融入到石窟造像中,也推动了大型石窟群的出现。 (2)文化遗产面临着战争与自然因素的伤害,或与商业经济利益的冲突;联合国通过制定《世界遗产公约》,出台法律,国际援助等多种形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对于人类文化多元化的认同与理解,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宝贵财富,任何政治、经济利益诉求,不能凌驾于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之上。 【解析】 - 15 - 【详解】(1)根据“北魏从阴山河套地区进入关内,并平定平城。平城背靠北方草原地带,往南则直指中原腹地,“道武时收罗后燕人才,明元时容纳姚秦人才,太武时除网罗中原人士外”可从其地理位置、文化交流、人才收罗等角度概括。结合北魏统一北方有其一定的政治和物质基础这一角度概括;根据“佛像与国祚一体,佛与帝王等身,文成帝“诏有司为石像,令如帝身””可从佛教经义日趋中国化的角度概括。 (2)根据“埃及政府为了控制尼罗河水泛滥计划修建水坝,古代神庙和其他文化遗产将被淹没”“怎能为拍一个商业广告,竟让汽车爬上人类文化遗产”等信息可得出文化遗产面临着战争与自然因素的伤害,或与商业经济利益的冲突;再结合材料中《世界遗产公约》的相关规定,分析其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措施和影响,并分析总结给人们带来的启示即可。 - 1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