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黑龙江佳木斯建三江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黑龙江佳木斯建三江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

‎2019—2020学年度 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 ‎ 高二历史试卷 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共60分)‎ 一、 单项选择题(60分,每题2分)‎ ‎1、《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材料反映了当时 A.诸侯国的命运取决于读书人的智慧 B.儒家思想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 C.知识分子阶层对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D.百家争鸣加剧诸侯争霸的态势 ‎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3、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A.民贵君轻的主张 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C.克己复礼的思想 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4、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响 ‎5、两宋时期,雕版印刷有汴京、临安、成都、建阳(福建)四大中心。据史书记载,形成了“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京师比岁印版,殆不减杭州,但纸不佳”,“宋时蜀刻甲天下”,“自宋到明六百年间,建阳书林擅天下之富”的局面。据此可知 A.毕昇改进印刷术促进了印刷业的发展 B.印刷业的格局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四川制版技术精良导致了交子的出现 D.宋代印刷业发展推动了程朱理学兴起 ‎6、珠算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对其记载最早见于汉代,但直到明代商人程大位编修《直指算法统宗》,才逐渐推广,并取代了传统的筹算法。珠算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的大力推动B.商品经济的发展C.传统筹算法的衰落D.商人文化素质的提高 ‎7、清初顾炎武名号并不高,《四库全书总目》仅记其“博极群书,精于考证”。但到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社会上突然兴起一股顾炎武崇拜热,北京一群京官建立顾炎武祠,定时会祭。其也被誉为“清朝汉学第一人”。晚清顾炎武地位的提升主要是因为  ‎ A.清政府官修史书的高度评价B.符合士大夫群体的文化品位 C.学术和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顾炎武的学术成就冠盖儒林 ‎8、19世纪50年代,即便是经世派的林则徐、龚自珍等士大夫,在书写西方国家的名称时,一般是加兽字偏旁或加口字偏旁以示鄙夷,但60、70年代后,这种写法已很少出现,而且夷字使用的频率也逐步减少。这一变化 A.有利于中国逐渐融入世界 B.主要源于民族危机的刺激 C.推动中体西用思潮的出现 D.表明清朝政府已认清形势 ‎9、在晚清学习西方的思潮中,王韬认为:“诚使孔子生于今日,其于西国舟车、枪炮、机器之制,亦必有所取焉。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盖万世而不变者,孔子之道也。”以上言论所反映的主张是 A.反对学习西方的近代技术 B.以儒家学说抵御西方近代思想 C.以西学取代传统儒家思想 D.以传统文化为主、西方技术为辅 ‎10、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其版面内容排序首先是每天的“上谕”,其次是路透社电报,再次是报馆主笔严复的文章。《国闻报》这样排版的主要意图是 A.上传下达以推进改革 B.表达强烈的参政意识 C.介绍西学以启迪民智 D.增强宣传变法权威性 ‎11、张之洞在戊戌变法期间撰写的《劝学篇》,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极大影响,行销百 ‎ 万册。这反映出 ‎ A.保守势力转而支持改革 B.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已过时 ‎ C.清政府成为变革的主导者 D.洋务派与维新派思想有共同之处 ‎12、1895年之前,台湾已有诗社,但为数不多。1895年后,或是“前清遗儒,学非所用”,故“相率为诗”,或是“省籍人士,未忍汉学未坠,提倡诗学”,于是“诗社继立,遂风靡全岛矣”,最多时竟有300余个。诗社的盛行反映出 A.日本对台湾实施同化政策 B.台湾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 C.诗歌成为民众反日的载体 D.传统文化在台湾得以传承 ‎13、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 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14、1915~1918年间,陈独秀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大力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时,梁启超、梁漱溟、马一浮等人纷纷发表文章表示要反思西方文化,重新认识中国文化。这说明 A.尊孔复古逆流再次出现 B.封建礼教的遗毒仍根深蒂固 C.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多元 D.学者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界限 ‎15、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 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 ‎16、1906年,孙中山等人在《军政府宣言》中提出“国民革命”,以区别于前人的“英雄革命”。1924年,国民党在其“一大”宣言中,强调国民革命运动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得胜利。这表明 A.工农群众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革命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改变 C.民主革命的内涵进一步丰富D.广大民众的革命觉悟显著提高 ‎17、陈旭麓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就越是孤独。材料意在说明 A.思想觉悟迟滞于政治觉悟 B.社会变革没有真正出现 C.民族危机引起了思想变化 D.民族意识觉醒比较艰难 ‎18、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19、1953年,中共中央发布指示,指出社会上流行颇广的“技术一边倒”口号“是不恰当的”,“技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同,并没有阶级和阵营的分别,技术本身是能够同样地为各个阶极和各种制度服务的”。这一指示 A.推动了“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调整 B.为“科教兴国”战略的施行指明方向 C.旨在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 D.有利于纠正学习苏联的教条化倾向 ‎20、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规定了“不许分田单干”和“不许包产到户”的“两个不许”。1979年,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的《决定》则把“两个不许”改为“不许分田单干”和“不要包产到户”的“一个不许、一个不要”,口气明显和缓。这说明 A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已得到彻底贯彻 B摆脱“左”的思想束缚历程艰难 C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工作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党中央的一致认可 ‎21、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那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共同的本质特征是 A.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22、古希腊神学发达,即使是体育竞技会也被普遍认为是希腊人献给神的祭品。希腊人为了表明白身的虔诚,将自己认为最美、最纯洁的躯体献给神,谁取得了比赛的胜利,就意味着上苍把胜利之福恩赐给了谁。这表明古希腊 A.直接民主政治影响体育竞技B.神学思想中隐含着人文精神 C.神学泛滥导致公民体质下降D.体育竞技充满公平正义精神 ‎23、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24、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以希腊神话中的情节为素材进行创作。在描绘天神宙斯用一阵“黄金雨”吸引人们时,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提香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提香的这一表现方式 A.带有画家生活环境的烙印 B.突出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 C.附和了教会宣扬的道德观 D.体现了神韵写意的绘画风格 ‎25、1761年法国新教徒卡拉斯之子上吊自杀,狂热的警察和民众臆断“卡拉斯欲阻止儿子改信天主教”实施了谋杀,卡拉斯被判有罪,折磨至死。深感震惊的伏尔泰亲自调查事件和搜集证据,撰写并出版了《卡斯拉先生之死的原始文件》,震动欧洲,三年后该案平反。该事件 A.导致了法国宗教改革 B.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觉醒 C.传播了平等法治理念 D.瓦解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26、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写道:“谁是最伟大的人物?是凯撒,亚历山大,成吉思汗,还是克伦威尔?有人回答:毫无疑问是艾萨克·牛顿。非常正确,因为我们应该尊敬推崇的正是以真理的力量来统帅我们头脑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由此可知,伏尔泰认为 A.近代科学的理性精神促进了思想启蒙B.理性主义促进了近代科学革命的到来 C.近代科学比军事征服更能够改变世界D.牛顿在科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无与伦比 ‎27、苹果在《圣经》中被称为禁果,在西方语境中有神圣之果、智慧之果、争端之果等寓意。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有句名言:即使世界明天就要毁灭,我今天仍然要种下一棵小苹果树。这一名言 A.意在重建基督教信仰体系 B.表达对改革充满信心和希望 C.是新教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 D.是浪漫主义在宗教领域的体现 ‎28、1859年,达尔文发表基于“自然选择”的生物进化论学说。尽管宗教界不断诋毁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但其学说在西方社会很快被普遍认可并产生深远影响。达尔文学说得以迅速传播的主要因素是 A.冲击宗教神学的宇宙观世界观 B.推动了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 C.符合自由资本主义的时代要求 D.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29、1894年,赫胥黎对进化论的原理作了哲学上的阐释。他认为社会伦理关系不同于自然法则,因为人类具有高于动物的先天“本性”,人类社会的进展不应该模仿宇宙过程,而应当在同它斗争中不断走向完善。这一主张 A.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理论渊源 B.是中国近代革命思想的理论渊源 C.认为生物界的物竞天择并不适用于人类社会 D.强调生物界的物竞天择,宣扬社会进化论 ‎30、1929~1933年的美国电影热心于制造浪漫爱情、个人英雄、离奇冒险的神话,社会矛盾、经济危机、失业现象作为背景隐约表现。这一现象反映出 A.电影创作再现社会生活 B.经济危机扩展到文化领域 C.政府力图控制民众情绪 D.电影折射民众的心理需求 第Ⅱ卷 主观性试题(三道题共40分)‎ ‎31、茶是中国的国饮,兴于唐而盛于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从茶道思想上看,理学思想的兴盛使得儒家的内省观念进一步渗透到茗事之中。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道佛哲学思想交融,而逐渐使人们进入他们的精神领域。北宋的开封社会安定,市民富庶,文化昌盛,为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升华提供了文化元素和物质条件,在这一时期,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到了相当水平的高度。‎ 材料二 在古丝绸之路上,茶是其重要商贸物资之一。因此,丝绸之路又被称为“丝茶之路”。甚至有学者认为茶叶是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位于亚洲东部的日本和朝鲜实际上与中国文化同源,就茶文化而言,日本和朝鲜早在唐代就开始向中国学习,至宋时日本和朝鲜国内已开始有饮茶之习。此外,南亚、东南亚诸国由于商贸来往和华侨的不断迁入,也有一定的茶饮需要。宋代的饮茶文化影响到日本、韩国等茶道的形成。20世纪时,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纷纷从中国引进茶种,聘请中国茶工指导生产与种植,其本族语中的茶字也源于对汉语茶字的音译。‎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宋代茶文化传承升华的文化元素有哪些?(8分)‎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特点和意义。(6分)‎ ‎32、(12分)材料:社会进步主要表现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成果的累积上,其中在人类物质文明的累积中,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社会物质财富的果积和社会物质生活的提高,都是思想解放先导作用的客观成果;而在人类精神文明的累积中,人类语言文字、伦理道德、社会凤尚乃至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进步,也直接导源和得益于思想解放的促动作用。可以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任何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是以思想上的解放理论上的创新为先导的。正是由于思想解放所导致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创新和转型。‎ ‎——刘相等《人类思想解放史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民国期间,教育部公布中小学各科课程标准,各出版机构遵照标准自编课本;官方虽不断推行统一教科书,但统一教科书编写科目残缺且没有形成专门发行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掀开了我国教材编写事业的新篇章。以解放区的教材制度为依据,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将全国教材的编写、审定、出版、发行权收归中央。1950年,作为教材编写专门机构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人教社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的“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的文化教育方针和“各科教材必须保持完整的科学性和贯彻爱国主义的精神,参考苏联,编写完全适合于中国需要的新教科书”的编辑方针,组织大批专家开始重新编写和修订中小学教材。‎ ‎——摘编自郭戈《我国统编教材的历史沿革和基本经验》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教材编写改革的特点。(8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教材编写改革的意义。(6分) ‎ 一、选择题 1- ‎-5 CCBDB 6--10 BCADD 11-15 DDDCC ‎16-20 CDDDB 21-25 CBBAC 26-30 ADCCD 二、31、(1)茶道精神的传承;市民文化的需求;宋代理学的发展;儒道佛思想的相互渗透等。(8分,每点2分)‎ ‎(2)特点:丝绸之路是中国茶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茶文化的传播与中华文化圈相联系;茶文化的传播与宗教文化相交融。(3分,每点1分)‎ 意义:传播中华文化;加强了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各国的物质文化生活。(3分,每点1分)‎ ‎32、(12分)示例 论题:维新变法思想推动晚清社会进步 阐述: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王韬、郑观应等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派,不仅提出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还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这为后期维新变法思想奠定了一定基础。随着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开始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主张变法维新,开展戊戌变法运动,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民族觉醒,这有利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对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与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之,19世纪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主张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晚清的社会变革与进步。(考生也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阐述:三民主义推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的革命与建设;邓小平理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 ‎(观点明确2分,阐述得当8分,总结提升2分,共12分)‎ ‎33、(1)特点:继承老解放区的经验;成立专门机构,国家统一负责;编写队伍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借鉴苏联经验;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8分,5选4,每点2分)‎ ‎(2)意义:改变了旧中国教材编纂混乱的局面,建立新的教材制度;适应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教育体制;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了对中国历史和新政权的认同。(6分,4选3,每点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