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双鸭山一中2018--2019年(下)高二学年月考考试题 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面为《周礼•考工记》中的城市形态图,具有均衡对称的特点,几何中心被作为布局的核心空间。这反映出当时 A. 礼制观念影响城市建设 B. 城市布局体现皇权至上 C. 古代都城模式已经定型 D. 君权神授影响城市布局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周礼•考工记》可知这一时期为周代,分析图片信息可知,周代都城的建筑布局以王宫为中心,体现了均衡对称的特点,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城市布局体现了明显的等级和秩序特点,说明周代的礼制观念影响城市建设,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皇权至上是秦代创制的皇帝制度的特征,与周代王城的建筑布局无关;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国早期国家都城的建筑模式,不能据此得出古代都城模式已经定型;D选项错误,君权神授的思想认为君主权力由神授予,材料并未体现。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晋献公的曾祖父是晋穆侯的小儿子,晋献公夺取晋国国君位置后,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这样一来,政权就落到卿大夫手中,于是就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这说明 A. 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瓦解 B. 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 C. 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 D. 家国体制退出历史舞台 ‎【答案】B ‎【解析】‎ 根据“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说明宗法制有利于政权巩固和稳定,B正确;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表述错误,排除。‎ ‎3.学习英语时,老师会介绍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个人观念淡漠 C.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D. 专制王权强大 ‎【答案】C ‎【解析】‎ 姓代表的是家族,凡是一个家族的人都有相同的姓,所以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说明家族观念浓厚,故选C;题干没有涉及男女的地位问题和专制王权,故排除AD;姓名是代表个人的,姓名的先后并不影响个人观念,故排除B。‎ 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有知识依托,但是题干中的材料是考生所不熟悉或者没有见过的,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 ‎4.周代以“天圆地方”的传统认知为基础,在理论上将天下看成九块,寓意王在中央,八方来效。这种观念直接推动了 A. 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向 B. 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C. 宗法等级观念的形成 D.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在理论上将天下看成九块,寓意王在中央,八方来效”并结合所学可知,体现了“大一统”观念,B符合题意;周代没有确立中央集权制度,A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宗法观念、神权与王权,CD不符合材料主旨。‎ 点睛:本题考查早期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旨在考查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依据材料“在理论上将天下看成九块,寓意‘王在其间,八方来朝’”,表明在对国家的管理上形成了天下一统的行政管理思想。‎ ‎5.它“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材料中所提的政权结构的表现形式是指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本题中只有“分封制”既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又是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所以,材料中所提的这种表现形式就是指分封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6.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这说明 A. 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 B. 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 C. “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 D. 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可以看出,“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故C项正确,AB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C。‎ ‎7.嬴政统一六国后,在地方设置郡、县两级,郡、县主官都由中央任免。以后尽管地方主官的权力时有伸缩,但地方主官一直由中央任命。据此可知 A. 选官权由地方收归中央 B. 统一的政权要求中央能有效控制地方 C. 地方自主权受到了压制 D. 这一做法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尽管地方主官的权力时有伸缩,但地方主官一直由中央任命”表明,自秦以后地方主官由中央任命成为定制,这反映出在统一政权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故答案为B项。A项,选官权由地方收归中央的表述与材料中“地方主官一直由中央任命”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主官的任命,不是地方自主权受到了压制,排除;D项,“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是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特点导致的,只要是在封建社会就不可能消除,排除。‎ ‎8.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 文献  ‎ 文字记录 ‎《史记·泰始皇本记》‎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 ‎《汉旧仪》  ‎ 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 ‎《通典》‎ 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汉书·百官公卿表》‎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秦汉时对地方官史的管理加强 B. 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 C. 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 D. 奏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 ‎【答案】A ‎【解析】‎ 表中四段材料并不能说明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故A错误;“遣御史监三辅郡……刺史,掌奉诏条察州”也不能说明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故B错误;四段材料都反映了秦汉时派官对地方监察,说明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故C正确;材料也不能表明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表格内容,注意结合所学知识找出四段材料的共同信息,排除表述过于片面的或史实错误的选项,即可从“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的角度得出正确答案。‎ ‎9.下列表格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B.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C.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D.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中图表可知,从汉高帝到汉武帝时期,汉朝的郡数量在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汉朝初期深受北方游牧民族侵扰,朝廷在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给予地方王国较大自治权力,倚为藩屏,中央政府对地方事务不多加干涉,使得郡国势力逐渐扩大,威胁到了中央的统治,诸侯国与朝廷的矛盾尖锐化。因此到了文帝、景帝时,执行“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之策,使王国数目增多,领域缩小,汉武帝时实行“推恩令”,进一步将诸侯国分化。国内政治环境趋于稳定,诸侯国势力日渐薄弱,因此汉武帝时朝廷逐渐具备了解决边患的条件,故D项正确。郡的数量不断增加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政策改变,并非中央行政体制的调整;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有误诸侯国势力削弱时两者间矛盾也有所缓和;西汉朝廷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而并非诸侯王国控制的区域。故A、B、C项错误。‎ ‎10.西汉前期,丞相下设“十三曹”,处理全国政治、经济、司法等各个领域的事情;皇帝下设“六尚”,其中“五尚”只管皇帝私人的衣食起居,只有尚书是管文书的。据此可知 A. 专制主义日益强化 B. 中朝还无法与外朝抗衡 C. 政府机构分工明确 D.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凸显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只涉及西汉前期的情况,没有通过比较而反映专制主义日益强化,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中外朝制度的信息,排除B;材料提到“十三曹”处理全国政治、经济、司法等各个领域的事情,但没有细分政府机构的分工,排除C;材料中丞相作为政府首领,下设“十三曹”掌握实际权力,而皇帝下设“六尚”,不涉及政府具体实权,可见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故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凸显,故选D.‎ ‎11.两汉时孝廉只须甄别而不经考试,东汉自顺帝起,凡诸生举孝廉须试章句,文吏举孝廉须试笺奏;郡国孝廉须年四十以上才得应选,其中若有茂才异行者,则不拘年齿。这一变化 A. 说明对官员才能的重视 B. 打破贵族世代为官陈规 C. 体现公开公平选官原则 D. 意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答案】A ‎【解析】‎ ‎“茂才异行者,则不拘年齿”等字眼强调的是对才能的重视,所以材料中的变化也就说明了对官员才能的重视,选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中的变化起不到打破贵族世代为官陈规的作用,选项B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体现公开公平选官原则的是科举制度而材料反映的是察举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才能而非行政效率,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史实的备选项。‎ ‎12.学者阎步克认为: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月旦品题之风。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此材料反映 A. 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于政府评价 B. 品评官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C. 士林舆论在官员选拔中起决定性作用 D. 民间文化性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性评价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官制。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士林舆论即民间文化性评价,材料是强调士林舆论影响到政府对官员的评价,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是有作用,但不能大于政府评价,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是皇帝而非品评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是有作用,但起不到决定性作用,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名师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明白本题是考查九品中正制,而九品中正制的显著特点是特别重视民间的评价。‎ ‎13.与汉代皇帝重用身边近臣以削弱相权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科学”指三省 A. 各司其职且分工科学合理 B. 分散相权且保证皇权独尊 C. 职能明确且行政体系科学 D. 三权分立且互相监督制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抓住关键词“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并结合所学可知,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其职权和运行机制是: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可以驳回中书省的诏令,如审议通过再交给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故答案为B项。AC项,三省各司其职且分工科学合理、职能明确且行政体系科学都只是强调三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不能反映“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排除;D项,三省六部制是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不具备近代三权分立的特点,排除。‎ ‎14.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B.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D.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答案】A ‎【解析】‎ 题目中“唐”、“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尚书省地位下降……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等信息表明唐代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强化,即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A正确;题目中未提及唐代政府行政效率不断提高,故无法得出B项的结论;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故C项的说法错误;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故D项中“门下省决策权”的说法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设置情况,要求学生结合唐朝三省六部设置的基础知识,来分析材料,隋朝时期中央三省之间职责不明确,唐朝时期明确规定了三省之间的职权和地位,三省的政治地位一样,都是中央宰相机构,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管六部负责行政。‎ ‎15.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种“宰相一致原则”‎ A. 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 B. 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 C. 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 D. 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 ‎【答案】D ‎【解析】‎ 由“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宰相委员制,相互分工、相互制约,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不选,“宰相一致原则”需要时间,不会提高行政效率;B项不选,皇帝真正的决策权在皇帝手里;“宰相一致原则”是针对宰相实行的,并非针对皇权,C项不符合题意。‎ ‎【名师点睛】“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结合 “宰相一致原则”可以判断出体现了分权制衡。‎ ‎16.《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这表明宋代 A. 重视对监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B. 通判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C. 地方权力扩大威胁中央集权 D. 避免了藩镇割据局面的重现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宋代通判对地方军政、财政以及司法事务“可否裁决”,拥有地方行政权,同时对地方官的政绩“得刺举以闻”,拥有垂直监察权,故A项正确;B项错误,通判不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C项错误,通判的设置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错误,错在“避免”。‎ 点睛:材料“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可知通判拥有地方行政权,材料“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表明拥有地方监察权。‎ ‎17.有学者称:“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情况下,就要导致亡国的危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与唐宋王朝走向瓦解的教训相符合 B. 在中央集权前提下地方应适度分权 C. 君主集权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D. 制度设计应该遵循外重内轻原则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内重外轻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导致亡国的危险”信息说明过分剥夺地方权力会导致地方军事能力下降,导致亡国危险。显然材料的意思是适当给地方权力,故B项正确;材料论述的现象符合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的主张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不是“外重内轻”,故D项错误。‎ ‎18.据清代抽样调查资料统计。当时本族直系上五代之内均无功名的布衣子弟,在科举录取的总人数中约占13%,父辈一代无功名的布衣子弟约占33%。由此可见科举制的影响是 A. 实现了社会公平 B. 增加了官员数量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扩大了统治基础 ‎【答案】D ‎【解析】‎ A项中“实现了”表述均过于夸大化,故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官员数量的信息,排除B;材料无关科举制与加强中央集权的关系,排除C;由材料“五代之内均无功名的布衣子弟在科举录取的总人数中,约占13.33%,父辈一代无功名的布衣子弟约占33.44%”可知科举制的实施有利于寒门士族通过科举考试参与国家政权,即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选D。‎ ‎19.秦代九卿中少府掌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而与此相应的唐代六部中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这一变化体现了:‎ A. 血缘政治的削弱 B. 中央集权的强化 C. 政治制度的成熟 D. 行政效率的提高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机构的职能增加在本质上体现了政治制度的成熟,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血缘政治问题,排除A;中央集权指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材料无法体现中央集权的强化,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行政效率高低的问题,排除D。‎ ‎20.李世民的儿子李恪亲王,打猎时伤害农民,被检察院(御史)柳范弹劾。李世民责备亲王府秘书长(长史)权万纪,责怪他未能规劝阻止,罪应处死。柳范说“房玄龄还不能阻止陛打猎,怎么能单单责备权万纪。”李世民大怒回宫,后发现自己理屈,马上再出来召见嘉勉,这反映出 A. 唐代监察机制完备 B. 三省六部制下君主权力被有限制约束 C. 唐代谏议制度形成 D. 君主个人素养影响集权体制的效果 ‎【答案】D ‎【解析】‎ 材料无法体现唐代监察机制完备,排除A;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加强君主专制,B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李世民善于纳谏,C不是材料主旨,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用,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休养生息,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取得了 “贞观之治”盛世局面,故D正确。‎ ‎21.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B.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北宋宰相祖辈担任高级官员的人数和比重较南宋大;南宋时宰相祖辈担任无官职记录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说明越来越多的没有政治背景的平民有机会担任宰相职务,体现了当时社会流动性大,故选A;B与材料的信息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宰相的权力的变化,排除C; 身份地位较低的人出任宰相,得益于科举制的推行,排除D。‎ ‎22.科举考试中,新进士容易与主考官结成座主、门生关系。宋代正式举行殿试,并规定考试合格者在殿前由皇帝亲自召见并唱名赐及第,及第进士遂成天子门生。此后,元、明、清各朝因之。这主要是因为可以通过殿试来 A. 笼络士人,巩固统治 B. 防止营私舞弊,取舍不公 C. 抑制权贵,奖拔寒俊 D. 选拔真才实学,择优录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特别提到了“新进士容易与主考官结成座主、门生关系”,因而,宋朝采取的包括殿试的一系列措施是为了防止该类问题而实行的,即为了笼络士人,巩固统治,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显现殿试的防止营私舞弊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奖拔寒俊,故C项错误;选拔真才实学,择优录用是正确的,但是却和本题无关,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科举制度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23.有一朝廷讨论调兵征讨某地的叛乱,某官员说:“这些地方军队平时自行抽的税就足以养兵,当朝廷命令他们出兵时,却又向朝廷要粮要饷,讨伐时又常借故迟缓不前,甚至和叛贼勾结。要动员这些军队必须审慎,否则只是多耗钱财而少功效。”这位官员处于 A. 西汉后期 B. 唐末 C. 北宋初期 D. 晚清时期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中“平时自行抽的税就足以养兵”“却又向朝廷要粮要饷,讨伐时又常借故迟缓不前”“甚至和叛贼勾结”等信息可判断出应该是唐朝的藩镇制度,故B项正确;西汉后期、北宋初期、晚晴时期的地方政治制度均与题意无关,故ACD项排除。‎ 点晴: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藩镇割据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理解藩镇制度的特点即可准确解答本题。‎ ‎24.唐朝时,掌权的宦官常以枢密使的名义削夺宰相的职权而干预朝政,甚至参与包括宰相在内的大臣的任命。后来发展到与宰相共参政事,“宰相掌文,枢密掌武”。这反映出 A. 君主专制加强的策略性 B. 当时朋党之争日趋激烈 C. 三省六部制日趋完善 D. 政事堂制度已被废除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了唐代宦官专权、干预朝政的现象,宦官专权本质上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宰相掌文,枢密掌武”也体现了制约相权,加强皇权的目的,故A正确;宦官专权不等于朋党之争,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三省六部制日趋完善,而是反映宦官专权、干预朝政,故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政事堂制度已被废除,故D错误。故选A。‎ ‎25.元朝行省实行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相结合。圆议连署制下,数名行省正官共同议政决策,“事从公议”。分领制指“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四大职事由正官分别执掌。这种权力运作方式 A. 着眼于集体议政监督皇权 B. 保障行省正官独立行使军政权力 C. 继承了唐代三省运行机制 D. 体现了行省正官之间的分权制衡 ‎【答案】D ‎【解析】‎ 材料“行省实行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相结合”“圆议连署制下,数名行省正官共同议政决策……分领制……四大职事由正官分别执掌”体现出元朝行省正官之间权力相互分权与制衡,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监督皇权”;B项说法错误,错在“独立”;唐朝的三省制是中央官制,故C项排除。‎ 点睛:关键信息是材料“行省实行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相结合”“圆议连署制下,数名行省正官共同议政决策……分领制……四大职事由正官分别执掌”。‎ ‎26.到明代中叶,内阁大学士虽“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已类似“汉唐宰辅”了。这样,朱元璋处心积虑加以废除的相权,很快就因为内阁制度的产生而复活。这说明 A. 阁臣实际上取得了部分相权 B. 首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C. 内阁成强化君主专制的工具 D. 君主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答案】A ‎【解析】‎ 根据“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朱元璋处心积虑加以废除的相权,很快就因为内阁制度的产生而复活”,表明阁臣实际上取得了部分相权,A正确;内阁是皇帝的顾问侍从机构,不是正规的中央机构,排除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朱元璋处心积虑加以废除的相权,很快就因为内阁制度的产生而复活”,结合所学明朝设立内阁的知识分析解答。‎ ‎27.明太祖晚年制《皇明祖训》,又规定新天子即位后,“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如亲王不幸为“奸臣”所害,王府官员和护卫军有权“移文五军都督府,索取奸臣”。这些规定 A. 给以后诸王举兵对抗中央提供根据 B. 意在使人知所警惧而不敢轻易犯法 C.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行政控制 D. 有利于官员和护卫军保护明朝亲王 ‎【答案】A ‎【解析】‎ 材料“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反映了明朝诸王有权举兵,这给以后诸王对抗中央提供了根据,故A正确;明朝诸王有权举兵其主要目的并不是使人知所警惧而不敢轻易犯法,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行政控制加强,故C错误;材料主旨是反映诸王拱卫天子,不是官员和护卫军保护亲王大臣,故D错误。故选A。‎ ‎28.明朝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分区掌管监察,称“巡按御史”。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州县官员在巡按御史到来前,“迎跪道旁,倘遇风雨,即知府亦陷膝泥中。”这表明 A. 监察官员位卑权重 B. 监察官员掌握了地方行政权 C. 监察机构庞大臃肿 D. 监察制度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为正七品官” “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可知监察官员位卑权重,故选A;监察官员不属于地方行政官员,不掌握地方行政权,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监察机构庞大臃肿和行政效率,排除C、D。‎ ‎【名师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运用材料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为正七品官”说明监察官员职位低,“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判断监察官员权力很大。‎ ‎29.中国古代刑法中,“十恶”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属于各罪之首,而侵害皇权专制统治的犯罪又是十恶之首。材料说明古代中国 A. 皇帝统治罪恶深重 B. 皇权至上的司法原则 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 刑法只是皇帝的家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侵害皇权专制统治的犯罪又是十恶之首”可知,在古代刑法中皇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体现了皇帝制度下皇权至上。故答案为B项。AC项,“皇帝统治罪恶深重”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刑法只是皇帝的家法的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30.钱穆认为古代中国:“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材料中所指出的古代中国“政制演进”趋势的实质是 A. 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 B. 中央集权的逐步确立与加强 C. 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发展主流 D. 小农经济日益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的“一”是指结束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二”是指军功爵制、察举制;“三”是指科举制的实行。结合所学制度的作用可知,所谓的“三级”均有利于加强君专制集权的加强。故B正确。A项本身正确,但不是实质,故排除。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政治制度的演变,故CD两项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三级现象”的正确解读,主要涉及古代的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第II卷(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 ‎31.关于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学术界看法不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嘉庆曰)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皇考高宗纯皇帝临御六十年,于一切纶音宣布,无非断自宸衷,从不令臣下阻挠国是。即朕勤政以来,办理庶务,悉尊皇考遗训……而至用人行政,令出惟行,大权从无旁落。‎ ‎——清·梁章钜《枢垣纪略》‎ 材料二 钱穆认为,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按照他的叙述,唐朝的中央政府组织则更较汉代进步,它影响了以后一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建设。体制、观念上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此,更是有把政权开放给全国各地,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加入仕途。而王亚南则认为是完全的君主专制。他指出,中国的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地主经济基础上的专制政治的产物。‎ ‎——毛凯贤《中国官僚政治的历史评价:钱穆与王亚南的分歧》‎ ‎(1)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政治的主要特点,该特点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二中钱穆与王亚南对中国古代中央运行机制的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答案】(1)特点:君主高度集权;本质: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论点方面 论据方面 论证方面 钱穆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一种开明的专制,不由皇帝一人意志决定。‎ ‎①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重视朝议,强调相互配合。‎ ‎②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强调分工明确,权责清晰。‎ ‎③隋唐时期施行科举制,把任命官吏和选拔人才结合起来。‎ 表述成文;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只列举制度,没有阐释不得分。‎ 王亚南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就是完全的专制政治。‎ ‎①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全国政务都由皇帝决断。‎ ‎②清朝设立军机处,将军政大权完全集中皇帝手中。‎ ‎【解析】‎ ‎(1)根据材料一“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皇考高宗纯皇帝临御六十年,于一切纶音宣布,无非断自宸衷,从不令臣下阻挠国是”可从君主高度集权方面概括清朝前期政治的主要特点,可从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回答本质即可。‎ ‎(2)本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时把握住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根据材料二“钱穆认为,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和“而王亚南则认为是完全的君主专制。他指出,中国的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地主经济基础上的专制政治的产物。”归纳出两人的观点,然后结合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的相关史实,进行合理的论述,能够说明自己的观点即可。‎ ‎32.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蕴含了许多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顺帝阳嘉元年考试经术笺奏,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唐代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当时的取士原则兼顾着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在宋代,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赵宋统治者鼓励敞开言路,士大夫们在处理各类国家事务之际亦敢于负责而直抒己见。‎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唐代朝廷经常派遣监察官员或特使巡行各地,在视察地方政治的同时,监督校核官员课绩。宋代地方监司既管监察,又掌考课。宋代中央监察部门以整肃吏治为己任,也时常过问官员的善恶、能否。宋廷考察地方官吏时并不专一倚重地方监司,而经常是通过监司、御史台各自系统独立检举、相互核查。‎ ‎——摘编自邓小南《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察举制的选官原则,简述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 ‎(2)据材料二,归纳唐宋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趋势,分析科举制的进步性。‎ ‎(3)据材料三,概括唐宋时期官员考察制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用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 ‎【答案】(1)选官原则:以德取人;发展表现:注重官员的吏治能力;举荐与考试相结合。 ‎ ‎(2)趋势:开放性;严密化。进步性:扩大官吏来源;追求公平公正;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素质。 ‎ ‎(3)特点:将政绩与监察紧密结合;考察方式多途并进。政治智慧:选贤任能注重德才兼备;鼓励官员积极治国理政;构建完善官员考察机制。‎ ‎【解析】‎ ‎(1)由材料“轨德立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西汉重视以德取人;由材料“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顺帝阳嘉元年考试经术笺奏”可以得出,汉代比较注重官员的能力,举荐与考试相结合。‎ ‎(2)第一问,由材料、“允许自由报考”、“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可以得出特点为开放性和严密性。第二问,进步性,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 ‎(3)第一问,据材料“宋代地方监司既管监察,又掌考课。”、“宋廷考察地方官吏时并不专一倚重地方监司,而经常是通过监司、御史台各自系统独立检举、相互核查。”加以归纳即可。第二问,依据上述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3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在19世纪(中期),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但改革计划在不同国家效果也截然不同,在俄罗斯和中华帝国,保守的统治者有能力限制改革的范围;虽然他们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反对派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改革者有机会进行比在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在20世纪早期,在明治维新领导人所实施的改革的基础上,日本成为一个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强国。‎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当时俄、中、日各自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挑战有哪些?‎ ‎(2)根据材料概括,三国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日本的改革能够成功?‎ ‎【答案】(1)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 ‎(2)表现:经济工业化;军事近代化原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務派推翻了幕府统治;进行了大刀阔斧、行之有效的改革;列强集中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国际环境。‎ ‎【解析】‎ ‎(1)19世纪中期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日俄三国分别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洋务运动、明治维新、1861年农奴制改革。而根据材料“在俄罗斯和中华帝国……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判断中国进行的改革是戊戌变法。‎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三国近代化的主要表现在经济和军事方面;日本成功的原因则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分析。‎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