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 ‎12月月考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 ‎1.西周初期分封的诸侯,既有大小之别,又有周族姬姓和他族异姓不同,姬姓封国不仅数量众多,且多数大国分封在具有战略意义的要地。这说明,周初分封 A. 完全继承了商代地方管理体制 B. 促进了社会等级秩序基本形成 C. 强化了“家天下”的政治统治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答案】C ‎【解析】西周大量分封周族姬姓,分封到具有战略意义的要地,目的是了加强周朝的统治,拱卫王室,形成一姓之国,从而强化“家天下”的政治统治,答案为C。周初分封制继承了商代的地方管理体制,但是“完全”过于绝对,A错误。进入阶级社会后,就形成了社会等级秩序,B错误。西周的分封制是被分封诸侯管理地方,而不是中央直接管辖,D错误。‎ ‎2.关于“郡”字的解释,有说法是:“郡之言君也。改公侯之封而言君者,至尊也。今郡字,‘君’在其左,‘邑’在其右,君为元首,邑以载民,故取名于君,谓之郡。”按这一说法,“郡”字的出现反映出 A. 分封制退出历史舞台 B. 君主专制体制的建立 C. 血缘宗法体系的完善 D. 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 ‎【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改公侯之封而言君者,至尊也”说明“郡”的出现是相对于分封制而言的,突出了君主的权威,“君为元首,邑以载民,故取名于君,谓之郡”则说明,郡即君邑,表示君主直接管辖的领土,由此可知,“郡”字的出现,反映出国家结构形式由分封制向郡县制过渡的变化趋势,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分封制退出历史舞台,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出君主专制的特征,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血缘宗法的信息,故C项错误。‎ ‎3.汉武帝在实行推思令的同时,还颁行了“非正与乱妾位律”,规定诸侯只能立正妻的长子为世子若正要不能生育,即除国为郡;以庶继位,就是“非正”;以庶充嫡,就是“乱妻妾位”;凡犯此律者皆贬为庶民。这做法 A. 造成了律令冲突的混乱 B. 迅速清灭了地方的王国势力 C. 蕴涵了高超的政治智慧 D. 标志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答案】C ‎【解析】从汉武帝在实行“推恩令”的同时,颁行了“非正与乱妾位律”,借用宗法观念削夺诸侯国权力,结合所学可知,C项正确;“推恩令”与“非正与乱妾位律”,用恩宠和正名等方法,以政治和生活两手打击地方诸侯势力,不会造成律令混乱,A项错误;因为做法柔和迂回,所以不会立竿见影,B项错误;儒学正统地位确立的标志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项错误。‎ ‎4.“元代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却“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如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几无任官和诠调权。这表明,行省的设置 A. 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 B. 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C. 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 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地方官吏的选用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表明元朝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即加强了中央集权的需要,答案为C;积贫积弱为宋朝的情况,不是元朝,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割据,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因俗而治(根据当地的风俗来治理)的治国理念,排除D。‎ ‎5.宋人宋敏求所辑《唐大诏令集》所载自唐太宗贞观至唐昭宣帝(唐末代皇帝)天佑年间的诏令,以(甲)起首者约250份,以“东台”(甲之别称)起首者2份;以“鸳台”(甲之改称)起首者15份;以“黄门”(甲之改称)起首者约22份,而没有一份是以其他的名义起首发出的。由此可知,(甲)是将“最高决策”形成“政令”的关键。以上有关唐代“三省六部”管制叙述中的(甲)是指 A. 皇帝 B. 中书省 C. 门下省 D. 尚书省 ‎【答案】C ‎【解析】根据“是将‘最高决策’形成‘政令’的关键”可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之下,门下省掌管诏令的审核,只有通过门下省的审核,“决策”才能变成“政令”,故“甲”指的应该是门下省,故选C项;皇帝和中书省的决策都有可能被门下省驳回,他们并不是形成“政令”的关键,排除AB;尚书省主要负责执行政令,排除D。故选C。‎ ‎6.下表反映了1500~1800年欧洲部分国家船只抵达亚洲的数量变化(单位:艘)这一变化反映出 ‎1500~1599年 ‎1600~1700年 ‎1701~1800年 葡萄牙 ‎705‎ ‎371‎ ‎196‎ 荷兰 ‎65‎ ‎1770‎ ‎2950‎ 英格兰 ‎811‎ ‎1865‎ 法国 ‎155‎ ‎1300‎ 其他 ‎54‎ ‎350‎ 合计 ‎770‎ ‎3161‎ ‎6661‎ A. 亚洲成为欧洲争夺的重心 B. 工业革命完成需扩大市场 C. 海上殖民霸权转移的趋势 D. 欧洲在亚洲赚取大量金银 ‎【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欧洲国家中,葡萄牙到达亚洲的船只数量逐渐减少,荷兰、法国和英国到达亚洲的船只数量越来越多,反映了海上殖民霸权转移的趋势,故选C项;AB项无从体现,排除;到达亚洲的船只增多并不能证明从亚洲赚取了大量金银,排除D。故选C。‎ ‎7.“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材料中三次战争的结果是 A 葡萄牙战败,被夺去了好望角 B. 西班牙惨败,丧失海上霸主地位 C. 英国战胜,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D. 荷兰战败,被夺走北美的殖民地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1652~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三次战争指的是1652—1674‎ 年三次英荷战争,其结果是荷兰战败,丧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和北美殖民地,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650年荷兰从葡萄牙手中夺得好望角,与材料信息不符;B选项是16世纪末“无敌舰队之战”的结果,与材料信息不符;C选项错误,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是在1763年打败法国后。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8.据研究,18世纪英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且此时工人的工资与一般国家相比要高很多。这些因素客观上 A. 有利于能源工业动力的变革 B. 延缓了英国的工业发展进程 C. 提高了英国工人的生活水平 D. 拉大了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 ‎【答案】A ‎【解析】煤炭资源多和工人工资高,迫使资本家采用新技术生产以降低成本,故选A项;B项中“延缓”的说法错误;C项“生活水平”与“工资多少”不一定成正比,排除;D项不能体现题干材料主旨。‎ ‎9.英国安妮女王时代(1702—1714年),君主将内阁大臣看成自己的仆从,大臣间彼此不存在横向联系,也无须协商一致。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 国王行使权力不受限制 B. 议会受到了国王控制 C. 《权利法案》遭到了破坏 D. 责任内阁制尚未形成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君主将内阁大臣看成自己的仆从……也无须协商一致”可以看出此时君主权力还很大,结合所学可知,责任内阁制下,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材料说明当时责任内阁制尚未形成,故选D;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议会至上,排除A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10.下图是某高中生学习《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一课的课堂笔记,由于一时粗心,笔记中有几处错误。错误有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答案】C ‎【解析】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由选民选举产生下院而不是上院,议会掌握立法权而不是行政权,内阁掌握行政权而不是立法权,故笔记中有3处错误,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11.16世纪都铎王朝时期,英国国家机构由国家元首(英王)、立法机关(议会)、行政机关(枢密院)和司法机关(特权法院)组成。这些机构在开始分权的同时,事实上已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由此可知,当时的制度设计 A. 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影响 B. 为英国宪政体制奠定基础 C. 削弱了英国国王的权力 D. 引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由国家元首(英王)、立法机关(议会)、行政机关(枢密院)和司法机关(特权法院)组成”“ 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可知,在英国都铎王朝时期逐渐向分权制衡的趋势发展,这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奠定了基础,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开始的时间是17-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这时期英国国家机构朝着制约平衡方向发展的趋势,没有体现削弱英国国王权力的内容,并且限制英王权力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开始,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于1640年开始,故D选项与材料无关。‎ ‎12.从1935年开始,美国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对此,罗斯福总统可以 A. 等待时机以任命新的大法官 B. 否决最高法院的相关裁决 C. 要求国会再次通过这些法案 D. 解除最高法院大法官职务 ‎【答案】A ‎【解析】按照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总统可以任命新的大法官,故A符合题意;美国总统可以否决国会的法案,但无法否决最高法院的终裁,故B不符合题意;美国国会不能推翻最高法院的裁决,且美国国会不听命于总统,故C不符合题意;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除非渎职,可以任职终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的任期为两年,每两年全部改选一次,而参议员任期是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这一规定 A. 保证代表的广泛性和政策的延续性 B. 兼顾大州和小州的利益 C. 防止立法工作草率从事 D. 充分发挥两院的制约与平衡作用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美国两院制下议员的任期和改选规则。直接选举产生的众议员任期短且每两年全部改选,这可以保证代表的广泛性,而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员任期长且改选比例为三分之一,这有利于政策推行的延续性,A项正确,B、C、D三项均无法从材料中推出,排除。‎ ‎14.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他总共罢免了大约20位内阁高级官员,其中包括国务卿、联邦调查局长、代理司法部长、白宫幕僚长等核心官员。特朗普频繁变更内阁官员的做法 A. 直接表明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 B. 严重违背宪法对总统权力的规定 C. 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分权制衡机制 D. 反映总统对国会的反制力量增强 ‎【答案】A ‎【解析】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总统掌握最高行政权,有权罢免政府官员,故A正确;特朗普频繁变更内阁官员,行使了总统的权力,没有违背宪法,B错误;特朗普频繁变更内阁官员,行使了总统的权力,没有破坏美国的分权制衡机制,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国会,排除D。‎ ‎15.1900年夏,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联合东南督抚,与上海各国领事订结保护东南、不与战事之约,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这客观上表明 A. 中央政府权威式微 B. 列强侵华行为受到有效遏制 C. 反清成为时代主流 D 晚清地方割据局面愈演愈烈 ‎【答案】A ‎【解析】材料出自《东南保护约款》,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廷向列强宣战,而东南地方督抚却勾结列强,私订和约,充分表明清政府中央权威的式微和地方势力的扩张,故A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东南保护不能遏制列强侵华行为,反而有利于八国联军侵华,B错误;东南保护并非反清行为,排除C;东南保护使地方势力得到扩张,但东南各省并没有脱离清朝统治,“地方割据局面愈演愈烈”言过其实,排除D。‎ ‎16.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 对外政策灵活务实 B. 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 C. 受西学东渐的影响 D. 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可知这等于接受了由外国人协商关税税率的原则,是对于国家关税主权的出让,所以B符合题意;A选项不符合史实,C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ACD。‎ ‎17.总理衙门设立之时,奕訢提出,“各国使臣驻京后,往来接晤,及一切奏咨事件,无公所以为汇总之地,不足以示羁縻”;同时在官吏设置以及经费等方面格外裁减,以显示高低轻重差别。由此可见,总理衙门的设置 A. 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B. 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支出 C. 便利了政府处理对外事务 D. 受到了夷夏观念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根据“以示羁縻““在官吏设置以及经费等方面格外裁减,以显示高低轻重差别”可知,清朝设立总理衙门是羁縻之策,压缩经费以显示其地位不重要,这是受传统夷夏观念的影响,不利于外交近代化,不利于政府处理对外事务,故D正确,AC错误;B是表面现象,排除。‎ ‎18.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浙江和江苏的太平军颁布告示:“今凡有田者,得自征半年租”“业主租收五成”。在这种情况下,地主收租“如乞丐”,细户“善者给数斗,黠者不理,或全家避出”。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 触动了封建的生产关系 B. 具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 C. 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D. 贯彻了《天朝田亩制度》‎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太平军仅允许地主“征半年租”、“租收五成”,并且“地主收租‘如乞丐’”,这说明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受到了冲击,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不具备空想社会主义色彩;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封建生产关系,但并未平均分配土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平均分配土地,而这一现象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并未贯彻《天朝田亩制度》。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9.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外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本能够在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是依据 A. 《南京条约》附件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二十一条》‎ ‎【答案】C ‎【解析】1901年的《辛丑条约》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这就为日本能够在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提供依据,故C符合题意;1842年《南京条约》附件主要是“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故A不符合题意;1895年《马关条约》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但没有涉及允许列强在北京驻军 的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企图把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分总纲、人民、参议院、总统、国务院、法院、附则等七章,基本权利条款规定在第二章“人民”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基本权利的条款单列一章,冠以“人民”的名称,置于“统治机构”的前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结构安排(  )‎ A. 有效防止了袁世凯专制 B. 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C. 确保了责任内阁制实行 D. 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利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基本权利条款规定在第二章‘人民’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基本权利的条款单列一章,冠以‘人民’的名称”并结合约法内容可以得出旨在强调主权在民,故B正确;责任内阁制是为防止袁世凯专制,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责任内阁制的内容,故C不正确;革命派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说法不正确,故D 不正确。‎ ‎21.1919年3月,北京大学成立了平民教育讲演团。成立之初,讲演团的演讲话题以生活常识和启蒙性的教育居多。两个月后,其讲演的报告涉及到“国民”“国家”“青岛”“爱国”“强权”等话题显著增加。这说明 A. 民众民主意识显著增强 B.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C. 民族危机影响时代主题 D. 马克思主义已传入中国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所引发的五四运动,激发了民众的国家和民族意识的提高,引发了对国家未来出路的思考,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家和民族意识,而非民主意识,故A项排除;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仍为北洋封建军阀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排除D项。‎ ‎22. “这是红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意义是无穷的。它证明了只有积极的采取运动战、游击战配合阵地战,才能有胜算。单纯的防御,只有丧失土地。”此段材料显示 A. 国共双方均保持独立番号 B. 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 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D. 日军速战速决计划的失败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这是红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运动战”“游击战”可知,这是平型关大捷,这次战争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选项B正确;选项A与题无关,而且史实错误,排除;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是在1938年,平型关大捷是在1937年,排除C;淞沪会战标志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失败,排除D。‎ ‎23.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中明确提出以“民主共和国”的口号代替“人民共和国”的口号,并表示“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共作此调整的原因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势的变化 B.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逐渐完善 C. 日军改变了对华侵略的方针 D. 红军长征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答案】A ‎【解析】根据“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日矛盾,中共的调整是为了适应团结抗战的需要,A正确;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井冈山时期形成的,是为了适应阶级斗争的需要,不符合题意,B错误;1938年10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改变了对华侵略的方针,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红军长征取得决定性胜利,D错误。‎ ‎24.下面是丰子恺先生的一幅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 A. 批评民众麻木不仁 B. 号召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C 鼓舞民众团结抗战 D. 揭露国民党不抵抗政策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1938”、“散沙团结,可以御敌”等信息可知,此时期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丰子恺将中国四万万人喻为“散沙”,将抗战喻为“沙袋”,用沙袋装沙,鼓舞民众团结起来,抵御敌人,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丰子恺对民众的批判;B选项错误,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1938年国民党在正面战争组织多次战役,并非不抵抗。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5.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分别在华盛顿和重庆签订新约,宣布取消在华特权,结束与中国在法理上的不平等地位。不久,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也相继宣布放弃在华特权,与中国签订平等的新约。这些新约的签订 A. 表明中国已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B. 反映了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 主要得益于中国对二战的贡献 D. 说明国际政治新格局已经形成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43年以后西方各国陆续放弃了在华特权,结合所学,二战时,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的功劳显著,故选择C选项;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选项;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未可能成为世界强国,故排除B选项;结合所学,国际政治新格局尚未形成,故排除D选项。‎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官制度是古今中外重要的用人制度。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奠定西方文官制度的基础。‎ 材料一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旧制度带来贪污腐败、卖官鬻爵、政治丑闻屡见不鲜。这些严重影响到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加速发展经济和实现自由竞争的愿望。19世纪5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加大了政府工作量,也使得政府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更加专业化,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管理这些新老产业。 ——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材料三 (英国)文官职责是执行政府的政策。他们是“非政治份子”,不参加党派斗争,不参加政党政治活动,不得竞选议员,保持政治中立。在内阁时常更迭的情况下,他们不与内阁共进,无过错不被免职。还经常受大臣们的咨询,向其提供情报、知识、经验。这些职能的行使,使文官成为统治阶级“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 ‎——摘编自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 ‎【答案】(1)特点:具有面向社会的开放性;具有公开竞争的平等性;具有择优录取的选拔性。‎ 作用:促进了官员素质的提高;推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选拔了大量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公正公平。‎ ‎(2)原因:旧的选官制度导致了政治腐败;工业发展要求文官队伍更加专业化;资产阶级平等自由思想的推动。‎ ‎(3)影响:有利于提高政府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促进了西方文官制度建立与完善。‎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英国近代文官制度,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根据材料中的“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等信息可概括出科举制的特点是具有面向社会的开放性、具有公开竞争的平等性、具有择优录取的选拔性。其作用应当联系所学科举制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 ‎(2)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旧制度带来贪污腐败、卖官鬻爵、政治丑闻屡见不鲜”“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管理这些新老产业”“这些严重影响到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加速发展经济和实现自由竞争的愿望”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3)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在内阁时常更迭的情况下,他们不与内阁共进,无过错不被免职”“这些职能的行使,使文官成为统治阶级‘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7.砂糖等世界商品给予人类历史的影响既有光明的一面,又有阴暗的一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世纪到19世纪在巴西沿海和加勒比海地区,砂糖生产兴盛起来。甘蔗的栽种必须要有庞大的人力规模,因此很早就开始动用奴隶进行强制劳动,采取种植园的形式进行大规模的经营。此外,还必须尽可能地用最短的时间搬运甘蔗,要在短时间内碾碎,绞榨出糖汁,这一工程需要巨大的动力,一开始就得使用某些工具机械。该地区大部分种植园只栽培一种作物,只生产能在世界市场上出售,成为世界商品的农作物,使地方经济偏于一途,压制和延缓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欧洲中世纪早期,食用砂糖是英国贵族、绅士和富有的商人用以显示自己的高贵身份的做法。整个18世纪,因砂糖等殖民地生产的世界商品的贸易可以赚取巨额收入,英国和法国不断地进行着战争,英国最终取胜,占领了法国在加勒比海的砂糖殖民地。随着产业革命的推进,多数英国人的生活场所从农村变为城市,人们开始严格地遵守时间,这使得人们无法花太长的时间来做早餐。以加糖红茶为特色的英式早餐迅速流行,制作简便而且能提供大量热量。这样一来,糖成了那些住在城市的贫民窟中、被迫遵守严格劳动时间的工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川北稔《砂糖的世界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美洲砂糖生产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砂糖生产发展的因素。‎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砂糖消费发生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如何理解“砂糖等世界商品给予人类历史的影响既有光明的一面,又有阴暗的一面。”‎ ‎【答案】(1)特点:种植和加工一体化;采取大规模种植园经营方式;劳动力需求庞大;生产的专业化程度高。‎ 因素: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需求;黑奴贸易的兴盛。‎ ‎(2)变化:由贵族化消费逐渐转变为平民化、普及化消费。‎ 理解:光明的一面: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黑暗的一面:引发了罪恶的黑奴贸易;加剧了殖民争夺;阻碍了殖民地的持续发展。‎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一“采取种植园的形式进行大规模的经营”“还必须尽可能地用最短的时间搬运甘蔗,要在短时间内碾碎,绞榨出糖汁”可知是种植和加工一体化;依据材料一“因此很早就开始动用奴隶进行强制劳动,采取种植园的形式进行大规模的经营”可知采取大规模种植园经营方式;依据材料一“甘蔗的栽种必须要有庞大的人力规模”的信息可知劳动力需求庞大;依据材料一“这一工程需要巨大的动力,一开始就得使用某些工具机械”可知生产的专业化程度高。第二小问因素依据材料一的信息和所学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需求以及殖民扩张引起的黑奴贸易等回答。‎ ‎(2)变化:依据材料二“欧洲中世纪早期,食用砂糖是英国贵族、绅士和富有的商人用以显示自己的高贵身份的做法”“糖成了那些住在城市的贫民窟中、被迫遵守严格劳动时间的工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的信息可知由贵族化消费逐渐转变为平民化、普及化消费。理解:本题属于开放题型,回答光明的一面可以从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以及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回答;如果从黑暗的一面回答结合所学从引发了罪恶的黑奴贸易、加剧了殖民争夺以及阻碍了殖民地的持续发展等回答。‎ ‎28.中国的道路自信源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成功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难探索出了革命新道路,但是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被党中央认可和重视,反而遭到中央的点名批评。1930年6月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主张城市中心论的李立三就点名批评了毛泽东。他说:“在全国军事会议中发现了妨碍红军发展的两种障碍:一是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一是红军狭隘的游击战略。最明显的是四军毛泽东同志,他有整个的路线,他的路线完全与中央不同。”‎ ‎——刘宝东《从城市到乡村——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及意义》‎ 材料二 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但是不能够同国民军打仗。因此,毛找到了信心,认为中共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1931年以毛为主席的“江西苏维埃共和国”就成了这一努力的榜样。‎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大革命失败后,关于中国革命的道路党内出现了怎样的不同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支撑各自观点的主要依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实践举措,简评其对中国近代革命的深远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中国革命道路成功的深层次原因。‎ ‎【答案】(1)观点: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李:城市中心论;依据:毛:汲取南昌起义等失败教训;国情决定的(城市中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农村里敌人力量相对薄弱);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实践;李:苏联城市暴动的成功经验;共产国际的指示;马列主义的经典论述。‎ ‎(2)举措: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影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3)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实现了道路创新。‎ ‎【解析】‎ ‎(1)依据材料“…主张城市中心论的李立三就点名批评了毛泽东。他说:“在全国军事会议中发现了妨碍红军发展的两种障碍:一是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一是红军狭隘的游击战略。…”可归纳得出毛泽东的观点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李立三的观点是城市中心论。依据材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难探索出了革命新道路”结合所学从汲取起义失败教训、中国的现实国情、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成功经验等方面分析支撑毛泽东观点的依据。结合所学从苏联城市暴动的成功经验、共产国际的指示、马列主义的经典论述等方面分析支撑李立三观点的依据。‎ ‎(2)依据材料“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采取了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等实践和举措。结合所学可知,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使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3)综合上述材料中的信息及上述问题的作答可知,中国革命道路成功的深层次原因是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实现了道路创新。‎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 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 材料三 (康)有为以好博好异之故,往往不惜抹杀证据或曲解证据,以犯科学家之大忌,此其所短也。……有为之为人也,万事纯任主观,自信力极强,而持之极毅;其对于客观的事实,或竟蔑视,或必欲强之以从我。 ‎ 请回答:‎ ‎(1)指出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认识的异同 ‎(2)指出材料三中梁启超观点的史实依据。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答案】(1)相同: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不同: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康有为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 ‎ ‎(2)依据: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 原因:封建顽固势力强大;缺乏群众基础;领导者的策略和人品;计划轻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改革派(康有为、光绪帝)并未掌握实权。‎ ‎【解析】(1)从“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以及“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非变法也”等信息去概括共同点。不同点从“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和“变事而已,非变法也。”,可见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康有为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 ‎(2)本题考查维新变法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康有为有两部宣传维新变法的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而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可以从政治生态、经济发展和个人因素等方面作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