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弘文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弘文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弘文中学高一年级10月份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 ‎1.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门南宋开始,历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六十余年,鼎盛时有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賜“江南第一家”这种现象的出现是 A. 君主专制的需要 B. 分封制度的遗留 C. 封建国家的倡导 D. 宗法观念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郑氏义门”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赐“江南第一家”,但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根源,排除A;材料这种现象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不是分封制的产物,排除B;材料这种现象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封建国家的倡导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故C错误;材料这种现象体现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体现出宗法制的影响,故D正确。‎ ‎2.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下列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是 A. 统治者借神权抬高自己权威 B. 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 C. 统治者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 D. 统治者借武力强化统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所涉及的人物都强调自己是天命的执行者,从本质来看,也就是借神权抬高自己权威,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统治者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统治者借武力强化统治,排除D。‎ ‎3.‎ ‎《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礼乐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大封同姓王,故B项正确;原始社会后期实行禅让制,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而非宗法制,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而非礼乐制,故D项错误。‎ ‎4.《礼记》曾对商周两族的宗教意识作过比较,“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周人尊礼,敬神而远之”。这反映出 A. 商朝未形成宗法观念 B. 周朝注重礼仪形式 C. 周人否定鬼神的存在 D. 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答案】B ‎【解析】‎ 材料“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说明商朝存在宗法观念,排除A;由“周人尊礼,敬神而远之”,说明周朝注重礼仪形式,故选B;由“敬神”,说明周人并不否定鬼神的存在,排除C;材料没有提到儒家思想,排除D。‎ ‎5.从夏朝开创“家天下”制度后,直到清王朝的覆灭,君位继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继,兄死弟及”。这种继承方式始终遵循的原则是 A. 以年龄为准则 B. 以血缘为纽带 C. 以等级为核心 D. 以德才为标准 ‎【答案】B ‎【解析】‎ 夏朝开创“家天下”制度,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秦朝确立包括皇位世袭在内的皇帝制度直到清王朝的覆灭。这种继承方式始终遵循的原则是以血缘为纽带,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CD项。‎ ‎6.国学大师钱穆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秦汉“化家为国”,主要得益于 A. 颁布挟书律 B. 创立科举制 C. 海内为郡县 D. 汉承秦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实行郡县制,郡县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世袭制度取消,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因此“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故答案为C项。A项与官制变化无关,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隋朝创立科举制,排除B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秦朝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郡县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的地方行政单位。郡县制下对官吏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袭,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秦朝通过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血缘色彩浓厚的贵族政治。‎ ‎7.秦朝时期,“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这反映出秦朝 A. 实行依法治国 B. 百官胆小怕事 C. 皇帝独裁专断 D. 行政机构缺失 ‎【答案】C ‎【解析】‎ 皇帝独裁,皇权至上是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重要特征。材料中的“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反映出秦朝皇帝独裁专断。故答案为C项。“上乐以刑杀为威”不能说明实行依法治国,排除A项;“百官胆小怕事”不能反映实质问题,排除B项;“行政机构缺失”材料不能反映,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8.‎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A. 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 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 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 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了行省掌握地方上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但是其官吏的选用与所属军队的调动权则分别由中书省、吏部与皇帝掌管,体现了其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说明元朝地方拥有适度的权力,故A项正确;材料中反映了行省拥有地方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缺乏实际权力”的表述与题意不合,故B项排除;材料中反映了行省不具备官吏的选用与军队的调用权力,因此“权力集中专断”的表述不合题意,故C项排除;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行省的权力范围,“君主专制得以加强”不合题意主旨,故D项排除。‎ ‎【名师点晴】行省制起源于元朝,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是现代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在职能和权力行使方面表现为主要为中央收权,同时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承上启下和代朝廷统摄节制的作用,但是在官吏的任免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这也是行省的特点,权大而不专,从而防止了行省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使命的减弱和向地方割据势力的转化,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使行省具有一定的地方权力。‎ ‎9.唐朝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又设立了政事堂。每当需要颁下诏敕的时候,就先由中书省和门下省会同其他必要人员在政事堂举行联席会议,来商议、决定政务。由此可见,政事堂的设立 A. 弱化了宰相权力 B. 提高了行政效率 C. 导致了冗官现象 D. 加强了权力制衡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先由中书省和门下省会同其他必要人员在政事堂举行联席会议,来商议、决定政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书省和门下省在政事堂决定政务有利于加快决策进程,提高行政效率,故B选项正确;分散宰相权力的是三省制,不是政事堂,故A选项错误;冗官现象属于宋代特点,故C选项错误;“权力制衡”多用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故D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有二:一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政事堂举行联席会议,来商议、决定政务”,二是注意区别政事堂和三省制、权力制衡等概念,不能混淆,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0.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有 ‎①刺史 ②都察院 ③御史台 ④参知政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宋代的提刑官是中央派遣到地方负责监察刑狱的官员,具有监察职能,和刺史、都察院、御史台职能相近,选项A正确;参知政事负责行政,因此④错误,选项B、C、D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掌握提刑官具有监察职能。‎ ‎11.如图反映的选官制度选拔人才主要依据的是 A. 血缘 B. 军功 C. 品德 D. 才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片中“状元”、“榜眼”、“探花”可知为依靠才能选拔人才的科举制,故D项正确;世袭制依靠血缘,故A项错误;秦朝军功授爵依靠军功选拔人才,故B项错误;汉朝察举制通过品德选拔人才,故C项错误。‎ ‎12.如图是中国古代某官员的印信,上刻“冀州刺史”,这位官员最早可能生活在 A. 秦朝 B. 东汉 C. 唐朝 D. 宋朝 ‎【答案】B ‎【解析】‎ ‎【详解】汉武帝时期设置了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刺史是汉朝设立的官职,因此题中“冀州刺史”最早可能在东汉时期,答案为B;秦朝没有刺史,A错误;CD时期有刺史但是不是最早的,排除。‎ ‎13.《新唐书》记载:“(给事中)掌待左右,分判省事,察弘文馆缮写雠校之课。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据此判断,给事中供职于(  )‎ A. 御史台 B. 中书省 C. 门下省 D. 尚书省 ‎【答案】C ‎【解析】‎ 三省六部中门下省负责审核和封驳,“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说明是门下省的职责,C正确;A负责监察;B负责草拟政令;D符合执行。‎ ‎14.1728年雍正帝命贵州按察使张广泗在黔东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张广泗带兵深入黎平府古州、都匀府丹江苗、侗等族村寨,设厅,置同知,理民事。湖南、湖北,四川等省的土司,也交出世袭领地及土司印信,归政中央,改设村县。对改土归流政策的评价正确的是 A. 废除土司制度是历史的退步 B.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 C. 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D. 增加了叛乱因素 ‎【答案】B ‎【解析】‎ 改上归流政策打击了土司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的统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B正确,D错误;改上归流政策稳定当地社会秩序,促进了西南地区封建经济及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AC错误。‎ ‎15.据记载,清代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因此当时有“挑帘军机”之称。“挑帘军机”的出现 A. 说明了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B. 表明了皇帝故意显示威严 C 反映了军机处保密性极强 D. 反映了军机处的等级森严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反映了清代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严禁外人进入,这说明了军机处决策的保密性极强,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军机大臣的地位高低,而且军机大臣没有决策权,故A项错误。BD两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没有体现材料主旨,排除。‎ ‎16.自嘉靖至万历初,内阁权势如日中天,在同六部的权力之争中占了上风。于是内阁“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这一变化表明 A. 内阁完全取代了六部 B. 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C. 内阁是皇帝内侍机构 D. 内阁首辅的权力失控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故A项不符合史实;内阁本来就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故C项错误;内阁首辅权力虽然大,但仍然后皇权制约,故D项错误;内阁权力来自于皇帝的授权,内阁“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本质上说明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故B项正确。‎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内阁专政、宦官专权、外戚干政和君主专制强化的关系。内阁、宦官、外戚的权力都是皇帝授权的,不是制度给予的,也就是说他们代表的是皇帝。‎ ‎1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可知,这场战争为发生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故选A。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56年,甲午中日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1900年,三者均不符合材料“最初的一步”的限定,排除BCD。‎ ‎18.鸦片战争后,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下列内容属于《南京条约》的是 A. 开放天津 B. 开设工厂 C. 协定关税 D. 公使驻京 ‎【答案】C ‎【解析】‎ ‎【详解】开放天津是《北京条约》的内容,故A项错误。《南京条约》内容包括中英协定关税,故C项正确。 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的内容,故B项错误。 公使驻京是《天津条约》的内容,故D项错误。‎ ‎19.洪仁玕在《资政新篇》提出“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这些主张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这说明 A. 洪仁玕的主张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 B.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 C. 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D.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得到继承和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提及“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属于发展资本主义措施,符合当时世界潮流,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故B项正确;《资政新篇》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不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属于农民阶级运动,没有因为《资政新篇》的颁布而使阶级性质发生根本变化,故C项错误;《资政新篇》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而《天朝田亩制度》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和主张,故D项错误。‎ ‎【点睛】“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是解题的关键。‎ ‎20.孙中山指出:“五十年前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专制,此等革命不算成功。”据此可知 A. 太平天国未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 太平天国的主要任务是反侵略 C. 孙中山主张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相结合 D. 孙中山从根本上否定太平天国 ‎【答案】C ‎【解析】‎ 材料表明孙中山认为只进行民族革命,没有消除专制革命就不能算成功,并非完全否定太平天国运动,排除D。从“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专制,此等革命不算成功”可知,孙中山主张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相结合,C正确。《资政新编》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排除A;太平天国主要任务是反封建,排除B。‎ ‎2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规定了“朝纲”和“君道”:“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天下定于一尊,一人垂拱于上,万民成归于下。”这反映出太平天国 A. 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政权 B. 已达到革命事业的终极目标 C. 加强了对核心领导层的控制 D. 未摆脱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中的“天下定于一尊,一人垂拱于上,万民成归于下”来看,太平天国等级制度森严,没有能够摆脱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故答案为D项。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形成与清廷对峙的局面,但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太平天国的目标是建立“‎ 人间天国”的社会,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不是对核心领导层的控制,而是确定官民之间的等级秩序,排除C项。‎ 点睛: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曾试图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把天国搬到人间。但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在定都天京后进取心衰退,贪图享受,争权夺利,通过制定严格的等级制度,来维护自身的特殊地位。由于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人间天国不可能实现,只能建成又一个封建王朝。‎ ‎22.太平天国颁布檄文宣示:“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民膏,士女皆哭位道路……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官,豪杰绝望!”这说明太平天国 A. 以挽救民族危机为己任 B. 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C. 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 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民膏”,说明太平天国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故答案为B项。太平天国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满清统治者,而不是反对外国侵略,排除AC项;太平天国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并不是出于反专制求民主,排除D项。‎ ‎23.李侃编写的《中国近代史》称:“《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步代大大加快,俄、英等国争先恐后地掠夺在华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这实际上反映了 A. 日本是瓜分中国狂潮中的急先锋 B. 《马关条约》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C. 列强在掠夺中国过程中相互勾结 D. 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B ‎【解析】‎ 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加剧。故答案为B项。A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 ‎24.英国驻俄国公使德佛椤向英国外交部电告:“奇迹!中国的曾纪泽已迫使俄国做出了它未做过的事,把业已吞下去的领土又吐了出来!”电文中“业已吞下去的领土”是在中国的 A. 东南地区 B. 西南地区 C. 东北地区 D. 西北地区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曾纪泽与俄国谈判达成《中俄伊犁条约》,中国争回了很大一部分主权,收回了部分根据原先条约被割占的领土。因此电文中“业已吞下去的领土”是在中国的西北地区。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BC项。‎ 点睛:《中俄伊犁条约》是‎1881年2月24日清朝与沙俄签定的有关归还新疆伊犁地区的条约。根据条约及其子约,中国虽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河流域附近的领土,但仍割让了塔城东北和伊犁、喀什噶尔以西约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该条约大部分保留了《交收伊犁条约》规定的商业特权。从根本上说,它和《交收伊犁条约》一样,都是有损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不平等条约。然而,这却是近代中国难得的一次外交胜利。此条约一公布,世界舆论顿时哗然。英、法、美等国的各大权威报纸均载文评论说:“中国的天才外交官曾纪泽创造了外交史上的一个奇迹,他迫使大俄帝国把已经吞进口里的土地又吐了出来。这是俄国立国以来不曾有过的事情。”‎ ‎2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下列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 A. 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共和制度 B. 它具有明显的民主性 C. 它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D. 它直接加速了清王朝灭亡 ‎【答案】D ‎【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时清王朝已经灭亡,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根本目的确实是维护共和制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弹劾等字眼体现了民主性,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模仿美国的三权分立,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6.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下列事件中体现这一历史转型的是:‎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甲午中日战争 D. 辛亥革命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故D项正确。A项,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并未结合帝王专制史,排除。C项,甲午中日战争与民主政治的发展无关,排除。‎ ‎27.《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和辛亥革命》写道“民国元年,曾经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光明的一年,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民主气氛浓郁,政党政治、议会政治高唱入云,党团林立,五彩缤纷,议员选举,城乡轰动。”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A.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 推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C. 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D.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D ‎【解析】‎ ‎“民主气氛浓郁,政党政治、议会政治高唱入云,党团林立,五彩缤纷,议员选举,城乡轰动”说明当时辛亥革命促进了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发展,D正确;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A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反帝,B错误;C是新中国成立之后。‎ 点睛:辛亥革命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创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因为共和“徒有虚名”,其实际的意义在于思想启蒙,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时代潮流。‎ ‎28.孙中山在檀香山演说时说“我们一定要在非满族的中国人中间发扬民族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一经唤起,中华民族必将使其四亿人民的力量奋起并永远推翻清王朝。”由此可知,此时的孙中山 A. 给中国社会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B. 摆脱了狭隘的大汉族主义思想 C. 把“反清”作为革命的目标 D. 正确理解了中国的民族矛盾 ‎【答案】C ‎【解析】‎ 材料信息“我们一定要在非满族的中国人中间发扬民族主义精神”说明孙中山此时以“反清”作为革命的目标,故C项正确;孙中山没有认识到中国的社会性质,不能给中国社会指明了真正的出路,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出孙中山理解民族矛盾是汉族和满族之间的矛盾,带有狭隘的大汉族主义思想,还未正确理解了中国的民族矛盾,故BD错误。‎ ‎29.毛泽东曾说,“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对此论述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五四运动直接促进中国的制度变革和民众觉醒 ‎②五四运动动摇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③五四运动促进了革命理论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④五四运动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开始促进中国的制度变革和民众觉醒是甲午中日战争,故①错误;动摇了北洋政府的统治是北伐战争,故②错误;③、④合乎史实,且符合题干意思,故③、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30.‎1927年4月12日之后,斯大林坚持认为现在的武汉政府的领导权全部归国民党,共产党人应该辅助国民党去完成革命,“谁号召在这个地区立即成立工人代表苏维埃……谁就是冒险地把中国革命置于极端困难的境地"。斯大林的这一认识 A. 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胜利开展 B. 正确地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 C. 未能认清蒋介石的反革命面目 D. 成为中共右倾思想滋长的重要原因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武汉政府的领导权全部归国民党,共产党人应该辅助国民党去完成革命”,可见斯大林作为共产国际领导人,这一认识将助长中共右倾思想滋长,故排除B,选D;由“‎1927年4月12日”,可知国民大革命走向失败,排除A;材料没有提到蒋介石,排除C。‎ ‎31.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 国民革命——北伐战争——遵义会议 B. 北伐战争——八七会议——太原会战 C. 黄埔军校——西安事变——南昌起义 D. 五四运动——秋收起义——西安事变 ‎【答案】B ‎【解析】‎ 国共两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进行北伐,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对立,抗日战争时期进行第二次合作,八七会议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太原会战是抗战时期,故B项正确;其他选项顺序不符合题意。‎ ‎【点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1)合作→对抗→再合作 ‎(2)再合作→再对抗 ‎(3)影响国共两党关系的因素 ‎32.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目录 四 建党初期的实干家 十三十四 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 十五 十七 西安事变前后 二十 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四十 筹建新中国 A. 五四大潮的洗礼 B. 上井冈山 C. 长征 D. 重庆谈判 ‎【答案】C ‎【解析】‎ ‎【详解】‎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中央苏区成立,主席毛泽东。而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故空处大事时间当是在1931年到1936年。A是1919年,B是1927年,D是1945年,时间均不符,排除;长征发生在1934年到1936年,符合时间限定,故选C。‎ ‎33.1935年,中国共产党宣布:“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共产党统治区域)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敌对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这反映出当时 A. 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对军队的领导权 B. 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主要矛盾 C. 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D. 国内的阶级矛盾已经不足为虑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敌对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说明共产党愿意停止对抗,并愿意与国民党合作,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政策的转变是由于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故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史实,且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是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 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国内阶级矛盾只是退居次要位置,排除。‎ 点睛:1935年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此情况下,中共政策有了较大的调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作出重大让步,放弃苏维埃政权,以实现与国民党的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4.日本《田中奏折》中说:“我对满蒙之权利如可真实地到我手,则以满蒙为根据……我大和民族之欲步武于亚细亚大陆者,握执满蒙利权乃其第一大关键也。”为实现“第一大关键”,日本发动了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握执满蒙利权乃其第一大关键也”,说明日本的目标是占领中国东北,为此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故答案为A项。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和八一三事变是在上海,发动卢沟桥事变时东北已被日本占领,排除BCD项。‎ ‎35.刘伯承曾说:“我军深入到敌人(国民党)的战略纵深地带,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实施战略展开,创建新的根据地,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壮举。”此次“壮举”‎ A. 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 基本上消灭国民党的主力 D. 完成了收复失地的任务 ‎【答案】B ‎【解析】‎ 根据“刘伯承”“我军深入到敌人(国民党)的战略纵深地带,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实施战略展开,创建新的根据地”,结合所学,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敌人的战略纵深地区建立了中原革命根据地,从此,人民解放军转入了全国规模的战略反攻,故B项正确;全面内战爆发后,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时间不符合材料,故A项错误;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国民党的主力,不合题意,排除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二、材料阅读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太祖朱元璋说:“联每燕居,思天下之事,未尝一日自安,益治天下犹治丝,一丝不理,则众绪棼乱。”这种不安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为消除对皇权构成威胁的各种因素,使国家机器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就需要在皇权的控制之下建立相互制约、权力平衡的行政体制以及权力执行的机构,这个权力系统就形成了政府。但是政府是皇帝的政府,在皇权专制体制下,皇权在政府权力的分配与运行中占有重要地位和绝对优势,但是绝对专制仅仅是理论上存在,在实际的权力运作过程中,皇权只有在其他权力的配合下,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集权。‎ ‎——摘编自李俊《中国古代政府权力制衡体制初探——皇权与相权的平衡》‎ 材料二 ‎“立爱惟亲,立数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尚书·伊训》)的统治原则在夏商周时期得以确立。周平王东迁,天子“共主”地位一去不复返,代之而来的是春秋时期的霸主政治和战国时期的群雄政治。战国七雄进行变革,由君主直接掌管官吏的任免权,消除贵族在地方的世袭统治权。在这种情况下,以中央集权为特征的官僚政治体制初步形成。秦统一全国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政治制度,从皇帝及于中央朝廷,从中央朝廷下达到地方政权,形成一个结构严密、完整的管理体系,并且直接影响以后各朝代的政治制度,从秦到清的政治制度一直是因循渐序地发展的。‎ ‎——摘编自韦庆远、柏桦编著《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政治影响。‎ ‎【答案】(1)措施:‎ 明朝: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明成祖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清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均由钦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2)特点:宗法血缘关系逐渐被打破;贵族政治为官僚政治所取代;具有延续性;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皇权逐渐加强直至顶峰;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地方权力削弱,中央权力加强。‎ 政治影响: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问题的出现;明清以后,君主专制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解析】‎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应当联系所学,从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和清朝设立军机处来回答。‎ ‎(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战国七雄进行变革,由君主直接掌管官吏的任免权,消除贵族在地方的世袭统治权”“以中央集权为特征的官僚政治体制初步形成”“从皇帝及于中央朝廷,从中央朝廷下达到地方政权,形成一个结构严密、完整的管理体系”等信息分析归纳,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对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进步影响及容易形成暴政统治、明清以后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等方面来回答。‎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推行了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李凤琴《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分封制之比较》‎ 材料二 分封制在联系制度上就已经决定了周天子的政权不稳,国家的动荡。面对众多力量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况且世袭制的延续性,就能够让一方诸侯持续的累积实力。而郡县制联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袭制。郡守与县长官均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命,并且还设立监察使,行政、军事与司法三权分立,层层将权力集中到中央。这样,不仅减少了地方实力超越中央的可能,还将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大大推进了中央集权的程度。‎ ‎——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答分封制实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历史影响。‎ ‎【答案】(1)历史背景:武王伐纣,西周建立;井田制的实施;宗法制的影响;为了扩大疆域、巩固统治。‎ ‎(2)分封制的影响: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秩序;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权力的集中和统治的长期稳定。‎ 郡县制的影响: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解析】‎ ‎(1)由材料“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可见:武王伐纣,西周建立,为了扩大疆域、巩固统治。结合所学,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井田制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 ‎(2)“面对众多力量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而郡县制联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袭制。郡守与县长官均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命,并且还设立监察使,行政、军事与司法三权分立,层层将权力集中到中央”结合所学,分封制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秩序;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权力的集中和统治的长期稳定。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