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河北省承德市第八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
————————学校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 承德八中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110分 )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贵族掌握了大部分财富,他们盘剥平民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A.放高利贷B.土地兼并C.收取地租D.经营工商业 2、打破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局面的关键性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3.下列事件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象相关的是 ①井田制的确立 ②铁农具和牛耕出现 ③新兴地主的出现 ④百家争鸣 ⑤频繁的争霸战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4.商鞅变法中提到“战斩一首者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一措施的实质是 A.宣传法家思想 B.以法治国 C.提高军队战斗力 D.思想文化上的专制 5、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 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A、重农抑商 B、统一度量衡 C、迁都咸阳 D、按军功授爵 6、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织 C、按军功授爵 D、建立县制 7、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 A、佛教的传入 B、疆域的扩大 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 8.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风。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什么措施 A.均田制 B.实行科举制 C.整顿吏治 D.汉化政策 9、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改革措施行之有效 B、掌握最高权力 C、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D、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10.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这是因为他 A.推行均田制B.实行俸禄制度,整顿吏治C.实行三长制D.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11.秦国商鞅变法有其历史局限性,下列不是其局限性的是 A.轻罪重罚B.户赋、劳役沉重 C.国情依然如旧 D.燔诗书 12.下列属于英国宗教改革独特之处的是 A.反对罗马天主教会 B.确定“教随国定”的原则 C.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 D.颁布《九十五条论纲》 13.下列情景不可能发生在路德身上的是 A.正在兜售“赎罪券” B.正伏案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C.正与一修女举行结婚仪式 D.在演讲中呼吁“信仰即可得救” 14.宣布与罗马教皇断绝关系并剥夺罗马教皇土地和财产的是 A.亨利八世 B.马丁•路德 C.卡尔文 D.闵采尔 15.欧洲宗教改革最大的历史作用是 A.天主教会的财产被没收 B.宗教自由开始盛行 C.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发展 D.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1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欧宗教改革作用的一项是 A.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B.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C.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D.天主教会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17. 埃及阿里改革包税制盛行,直接打击的主要阶层是 A.新兴地主阶级 B. 马布鲁克 C.农民 D. 外国殖民者 18. 埃及阿里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对外战争频繁 B.西方列强的干涉 C.对封建生产关系触动不大 D.继任者对改革措施的全部废除 19.穆罕默德•阿里消除马木鲁克对政权的威胁,巩固统治基础是在 A.穆罕默德•阿里刚刚上台时 B.开始取消包税制 C.确立土地私有制后 D.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后 20.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最大的不同是 A.背景不同 B.领导力量不同 C.性质不同 D.结果不同 21.有人认为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广大农民遭到的压迫和剥削更重了,其主要依据是 A.付出高额赎金买地 B.对封建主的义务加重了 C.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D.还要受到地方贵族村社的严格管理 22.下图反映十九世纪初期俄国工业发展的真实特点是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图 A.工业发展促进了俄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B.农奴的生活十分悲惨 C.工业发展较为落后 D.俄国农奴制度比较落后 23.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思想家的基本主张是 A.继续保持农奴制 B平缓改革农奴制 C.废除沙皇专制和农奴制 D加强中央集权 24.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明治维新后,日本通过殖产兴业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B.明治维新后日本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民族国家,推动了改革的实施 C.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沦为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独立富强道路 D.明治维新的局限性导致日本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之一 25.下列表述不属于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似之处的是 A.改革的目的都在于发展资本主义 B.改革都打破了旧的生产关系,但不彻底 C.改革的主持者都是最高封建统治者 D.都是在民族危机或统治危机、国家落后的情况下进行的 26.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27.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置产兴业 D文明开化 28.1872年,日本政府发布告谕:“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这最能说明的是 A.日本实行募兵制 B日本积极以武士道精神来教育熏染军队 C.日本积极扩军备战 D日本实行征兵制 29.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卓识的改革措施是 A.改革落后制度 B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30.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官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经将自己的头发剪掉了,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 A.革除封建礼仪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带动文明开化 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31.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它从一个处于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实现了“脱欧入亚”的历史转折。这里的“脱欧入亚”是指 A. 从东方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 B.从亚洲文明边缘小国跻身于西方世界强国 C.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D.从亚洲脱离并加入欧洲联盟 32.1889年日本宪法规定:“日本帝国是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天皇为国家之元首,总揽统治权。”这一规定说明1889年日本宪法 A.使日本政体发生了巨大变化 B.使日本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C.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D.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33.十九世纪后期 “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开展工业革命 ②废除封建制度 ③实行大政奉还 ④推行文明开化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34.日本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改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B资产阶级是改革的领导者 C.改革废除了封建身份制度 D改革发展了资本主义工商业 35.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的基本方式是 A.扶持中国傀儡政府 B抢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C.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 D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其他税收 36. 4、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 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可适用于对下列那一理论的评价 A.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37.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致使举国守旧迂腐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的内容是 ①改定律例,裁减冗员 ②修筑铁路,开采矿产 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④裁汰冗员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38.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A以纲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 A.反满兴汉 B.官逼民反 C.政治民主 D.暴力革命 39.维新变法运动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使大批读书人升官发财梦想破灭的改革措施是 A.废除八股文B.裁汰冗员C.令旗人自谋生计D.鼓励发展工商业 40.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主要客观原因是 A.帝国主义列强的干涉 B.封建势力十分强大 C.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D.维新派脱离群众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第41题15分,第42题14分,第43题11分,第44题10分,共50分) 41. 阅读下列材料 (15分) 材料一 梭伦的诗歌 其一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其二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材料二 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利分配 500斗级 年收入500斗的公民,享有选举、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职官的资格 骑士级 有能力提供马匹和武器装备担任骑兵的公民。年收入300~500斗,享有除司库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双牛级 有两头耕牛,可自备盔甲、担任重武器装备步兵的公民,年收入200~300斗,享有除执政官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雇工级 年收入不到200 斗。不能担任任何公职,但可参加公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 材料三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奴隶)。……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梭伦的诗歌体现出其怎样的政治理念?(4分)材料二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具体措施?(2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4分) 其中哪一措施对后来的封建经济发展影响最大?(1分) (3)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对东西方政治制度各自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 42.阅读下列材料( 14分)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 材料二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格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监司无检查之人,守将非选择之吏。转徙之亟既难于考绩,而游谈之众因得以乱真。……农民坏于繇役,……又不为之设官,以修其水土之利。兵士杂于疲老,而未尝申敕训练,又不为之择将,而久其疆场之权。……其于理财,大抵无法。故虽俭约而民不富,虽忧勤而国不强。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三 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宋史·王安石传》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2分) ⑵结合材料二回答,王安石为改变这些现状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⑶材料三涉及王安石变法的哪些措施?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6分) 4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佩里(率美国军舰)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唯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时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 ——(美)帕默尔•科尔顿《近代世界史》中册 材料二: 1871年,……..(日本)使节团在英国参观了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看到“到处是黑烟弥漫,无不设大小工厂”,“由此足知英国富强的原因”,纠正了以往错误观念,认识到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并与贸易相结合,是“英国的谋富要领”,也是日本富国强兵之道。 ——引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岳麓版教材 材料三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日本出现明治维新的重大国内背景。(4分) (2)材料二叙述了日本使节团访问英国等国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使节团回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发展经济的?(4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3分) 44.附加题:(10分) 从性质,结果角度比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不同点(8分),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分) 承德八中2016—2017学年度高二 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1—5DBDCD 6—10DCDCB 11—15CCAAD 16—20DBCCC 21—25CCCAA 26—30BBADC 31—35BCCDC 36—40BDBAB 二、非选择题(50分) 41.(15分) (1)理念:中庸或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分)措施:财产等级制度。(2分) (2)实行什伍连坐制;重农抑商;奖励军功;实行县制;(4分)重农抑商(1分) (3)西方形成民主政治,东方形成中央集权政治(4分) 42. (14分) ⑴北宋中期出现了积贫积弱的现象。(1分) 根源: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导致的。(1分) ⑵措施:改革科举考试,专考经义和时务策;(2分)实行将兵法,提高军队战斗力;(2分)实行农田水利法。(2分) ⑶募役法、方田均税法。(4分) 实行募役法是为了减轻农民劳役负担,不误农时。(1分)实行方田均税法是为了减轻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1分) 43. (11分) (1)日本幕府统治危机使阶级矛盾尖锐、民族矛盾激化;倒幕运动的胜利为明治维新的进行创造了有利前提条件。(4分) (2)明治政府确定大力实行殖产兴业政策;创办国营工厂(“模范工厂”),大力发展民营工业。(4分) (3)方式:官营。(1分) 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2分) 44. (10分) ①性质:阿里改革并没有改变生产关系,所以其性质为封建性质的改革;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其性质是资本主义的改革。 ②结果:阿里改革失败;农奴制改革取得了成功。 (3)认识: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复杂性和艰巨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