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山东专用):第46讲 戊戌变法(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山东专用):第46讲 戊戌变法(学案)

第46讲 戊戌变法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知识点一 戊戌变法的背景 ‎1.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1)经济上:《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欧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 ‎(2)政治上: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清政府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 ‎(1)原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偿还外债本息;自然灾害。‎ ‎(2)清政府的应对措施 ‎①增收:增加地丁银等旧税征收额度,增加商税,扩大纳官。‎ ‎②节支:降低官员薪俸;裁减军队,节省军费开支。‎ ‎(3)结果:遭到官员的抵制,使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3.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2)影响 ‎4.维新思潮的兴起与传播 ‎(1)早期改良思潮 ‎①代表: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②主张: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政治上: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③影响: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成为甲午战争后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先声。‎ ‎(2)康梁变法思想 ‎①康有为:提出人类社会进化过程的三个发展阶段理论,即“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和“太平世(大同)”。代表作是《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②梁启超:创办《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主张变法图强;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科举制度,培养人才;发展近代工业。‎ ‎③谭嗣同:发表《仁学》,反对君主专制、反对封建思想观念。‎ ‎④严复:创办《国闻报》,翻译《天演论》,用进化论理论阐述维新变法主张。‎ ‎(3)康梁实践活动 ‎①联合会试举人,发起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②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宣传变法主张。‎ ‎③成立政治团体强学会,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 知识点二 百日维新 ‎1.准备 ‎(1)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在天津、上海的报刊上刊行,产生了重大影响。‎ ‎(2)康有为呈递《上清帝第六书》,重申了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 ‎(3)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等书籍,帮助光绪帝坚定维新变法的决心。‎ ‎(4)1898年春,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保国会,在各种改革力量的推动下,维新变法形势进一步高涨。‎ ‎2.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 ‎3.内容 ‎(1)政治: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取消旗人特权。‎ ‎(2)经济: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私人开办工厂;设立铁路、矿务总局等;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兴办邮政等。‎ ‎(3)文化教育:改革科举制度,废除科举制度;各地成立中小学堂,在京师设立 京师大学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设立译书局。‎ ‎(4)军事:建立新式军队,按新法练兵;添造兵船,增强海军实力。‎ ‎4.局限:光绪帝没有采纳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的“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等主张。‎ ‎5.意义:基本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与要求 ‎(1)政治: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 ‎(2)经济: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文教: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4)军事:有利于增强国防力量。‎ 知识点三 戊戌变法失败及认识 ‎1.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2)主观原因 ‎①资产阶级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②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幻想。‎ ‎3.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漫长而又坎坷的。‎ ‎4.历史意义 ‎(1)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希望通过改革实现中国独立、民主和富强,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2)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他们试图实行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3)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漫画解史】 瓜分中国的狂潮 信息提取:这是19世纪末法国发行的一张明信片,它形象地反映出当时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和争夺。‎ ‎【图解历史】 宏观掌握戊戌变法 信息提取: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和西方思想的传入之下,中国掀起了变法运动,其内容包含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却大大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也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意义深远。‎ ‎【图解历史】 《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信息提取: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将孔子塑造成为托古改制的“素王”,为变法活动制造历史依据,动摇了守旧势力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减少了变法的阻力。‎ ‎【漫画解史】 戊戌六君子 信息提取: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探究1 重要“历史概念”解读 ‎1.维新思潮 维新思潮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早期维新思想从洋务运动中逐渐分离出来,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变革并涉及到政治制度领域。在甲午战争后蓬勃发展,并掀起了一场变法维新政治运动,但在清末民初,转向保守而渐趋沉默。‎ ‎2.资产阶级改良派、立宪派与革命派 ‎(1)改良派:是诞生于维新变法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人物的,以建立君主立宪制为目的的政治派别。‎ ‎(2)立宪派:是指20世纪初期随着“新政”和“预备立宪”而崛起的资产阶级上层及其政治代表所组成的政治派别。代表人物有国内为从事实业的大资本家和绅士(如张謇),国外为已沦为保皇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其基本主张是既反对清朝统治的现状,要求改革,也反对革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3)革命派:以孙中山、黄兴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以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1.(2019·山东滨州模拟)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写道:“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此言论旨在(  )‎ A.否定洋务运动的成果 B.批判保守的传统文化 C.变革封建的政治体制 D.传播西方的启蒙思想 解析 题干引用的康有为的言论,购置西方的物质、开办企业称不上是变革政治。表明康有为认识到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器物、兴办企业,没有触及中国的政体,意在强调变革中国政治体制的必要性,故C正确。‎ 答案 C ‎2.(2019·湖南怀化模拟)‎ 维新变法时期,以倭仁为代表的保守派,顽固坚持传统,反对变法。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也不赞成国家制度转变为西洋模式。各省督抚大多采取消极观望态度。这反映(  )‎ A.缙绅士大夫观念都很保守 B.维新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 C.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 D.制度变革不符合各方利益 解析 “以倭仁为代表的保守派,顽固坚持传统,反对变法。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也不赞成国家制度转变为西洋模式。各省督抚大多采取消极观望态度”表明维新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故B正确。‎ 答案 B 探究2 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维新变法的时代背景 ‎1.变法的时代背景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运动空前高涨,在此情形下康有为连续三次向光绪帝上书,请求变法。‎ ‎2.维新变法时的国际国内形势 ‎(1)国际:政治方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改革等措施纷纷确立起代议制民主,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殖民地;经济方面正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对外进行资本输出。‎ ‎(2)国内:政治方面,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开始建立,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经济方面,洋务运动破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 ‎ (2018·重庆高三适应性考试)光绪三年(1877),清政府向日本派出近代中国第一个驻日外交使团,黄遵宪为参赞随团赴日。十年后创作完成《日本国志》,该书刊行后更多地是受到日本人的关注,至甲午战败,该书的价值才广为国人所知,从而名满海内。这反映了(  )‎ A.国人真正意识到了落后 ‎ B.民族危机的加深 C.国人认同君主立宪制 ‎ D.洋务运动的破产 解析 根据材料“甲午战败,该书的价值才广为国人所知”表明,随着列强的不断侵略,中华民族的危机不断加深,人们的思想不断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 答案 B 探究3 从“史料实证”角度解读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维新派提出的官制改革主张,在百日维新中,大大打了折扣。有的条目干脆不被批准,有的则被偷梁换柱失去了本意。‎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还屡次下诏,要求设立农工商分局并裁汰府、州、县的冗员。但各省认真办理者极少……有的根本没有变动。‎ 核心论点:戊戌变法的措施触动了众多既得利益者,而维新派又没有找到变法可以依靠的力量,内容贪大求全,急于求成,这一切让变法法令从中央到地方都成了一纸空文。‎ ‎(2018·枣庄市期末考)晚清官员陈夔龙在《梦蕉亭杂记》中写道:“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对这段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A.披露了百日维新失败的根本原因 B.变法触动了广大中下层市民的利益 C.变法阻力主要来自清廷冗滥官员 D.一些变法措施客观上阻碍变法推进 解析 材料“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反映的是戊戌变法裁汰冗官冗员的措施增加了维新变法的阻力,阻碍了变法的推进,所以D符合题意。‎ 答案 D 考法1 维新变法的特点 ‎【考题1】 (2016·海南单科,16)‎ ‎1898年6月11日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其中说:“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说明戊戌变法(  )‎ A.侧重提倡务实之风 B.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 C.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 D.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 答案 C ‎『』‎ ‎★明立意 从维新变法的手段这一角度考查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 ‎★抓关键 戊戌变法为了变革坚持“圣贤义理之学”为其根本,这就减少了变革的阻力。‎ ‎★清误区 本题属于史料主旨型选择题,难度较大。考生对维新变法时面临的挑战不太清楚,当时顽固派势力强大,封建思想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借助传统文化可以减少变法的阻力。‎ 考法2 综合认识戊戌变法 ‎【考题2】 (2018·江苏单科,24A)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 材料二 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 ‎——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思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 答案 (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要求变法;科举制存在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社会需要新式人才)。‎ ‎(2)简评: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 ‎『』‎ ‎★关键信息 信息1:材料“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体现了科举制的弊端。‎ 信息2:材料“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说明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 信息3:材料信息“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说明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 ‎★思路点拨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新的文化知识”“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并结合戊戌变法的背景、科举制度的弊端等知识点作答。第(2)问,作答时应注意答案的全面性,“积极性”可根据材料信息“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打击旧学、传播新学、有利于人们思想解放和推行新式教育等角度作答;“局限性”可根据材料信息“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不彻底的角度作答。‎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哈尔滨三中第四次考试)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惜乎当时(注:19世纪末)已届学绝道丧之际,学术之培养之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 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一般人心再不能按排,于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这一认识(  )‎ A.解释了维新运动兴起的必然性 B.说明了文化革命势在必行 C.反映了国人救亡图存的曲折 D.促进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 解析 从材料中“学术之培养之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可以排除文化革命,由此排除B、D选项。A从“于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可以得出这是一场政治改革,C选项没有具体指出哪一个历史事件。故答案为A。‎ 答案 A ‎2.(2018·福建闽侯高三开学试卷)中国近代有学者提到:在生物界里,开放的“四达之地”的物种,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与世隔绝的“孤悬岛国”的物种,一旦有“外种闯入,新竟更起,往往年月以后,旧种渐湮,新种迭盛。此自舟车大通之后,所特见屡见不一见者也”。这一观念产生的社会影响是(  )‎ A.推动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兴起 B.冲击了夷夏大防的排外思想 C.宣传了君主立宪的政体模式 D.带动了民主革命意识的传播 解析 材料与“日本明治维新”“君主立宪的政体模式”“民主革命意识”无关,排除A、C、D; “开放的‘四达之地’的物种,有较强的竞争力”表明学者认为外来的物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冲击了夷夏大防的排外思想,故B正确。‎ 答案 B ‎3.(2019·山师附中第八次文综模拟)19世纪末,先进知识分子从西方获得的新知识中得知:自愿联合的团体对于西方诸国的文明进步曾作出过重大贡献,因而奋起效法,组织各种学会。这些学会2/3是士大夫阶层建立的,分散在10个省、31个城市,拥有近万名会员。据此可知,当时(  )‎ A.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共识 B.地方权贵势力潜滋暗长 C.变革图强具有一定社会基础 D.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解析 “19世纪末……奋起效法,组织各种学会”反映了戊戌变法的背景,“‎ 这些学会分散在10个省、31个城市,拥有近万名会员”说明当时变革图强具有一定社会基础,故C选项正确。‎ 答案 C ‎4.(2019·云南楚雄高三第一次模拟)有学者指出,现代汉语的社会科学词汇中大约有70%来自日语。如:干部、科学、银行、组织、文化、艺术、卫生、医学等等。如果将这些日语词汇从现代汉语中清除,则我们将无法使用现代汉语。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  )‎ A.长期文化侵略和殖民统治的结果 B.使用汉语词汇的日本率先近代化 C.西方近代文化经由日本传入中国 D.近代中国失去语言文字的创新力 解析 来自日语的现代汉语的社会科学词汇很多,说明日本人在近代化方面比中国要早,所以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创造了很多现代词汇出来,而这些又因为中国人近代化的学习过程中从日本习得,最终传入中国,故选B。‎ 答案 B ‎5.(2019·天津红桥区模拟)“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由此可见,康有为的主要意图是(  )‎ A.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B.假托先贤外衣,铲除封建统治基础 C.抨击顽固势力,采用西方先进技术 D.借助儒家思想,推行资产阶级改革 答案 D ‎6.(2019·山西晋城高模拟)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曾言:铜线,铁路此两事大有利于彼,有大害与我,占我商民生计,百姓必群起抗争拆毁。19世纪80年代,他又言:至若火车盛行,则有驾驶之人,有修路之工。故有铁路一二千里,而民之依以谋生者而当不下数十万人,贫民之自食其力者更不可胜计。这些言论表明李鸿章(  )‎ A.主张与西方强国展开商战 B.放弃了中体西用思想 C.着眼于维护中国自身利益 D.思想发生了本质变化 解析 题干材料中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反对修建铁路,是反对西方列强经济侵略,是出于维护中国自身利益需要,19世纪80年代其主张自己修建铁路,也是出于维护中国自身利益的需要,故C项正确。‎ 答案 C ‎7.(2019·南昌模拟)杨宁一在其著作《现代化理论》中提到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以下国家的现代化途径属于同一类的是(  )‎ A.英国、中国 B.美国、日本 ‎ C.中国、日本 D.法国、中国 解析 根据材料来看,作者认为现代化的途径分两种,一种是自发产生,代表的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而第二种则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代表是亚洲国家,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其余三项都是欧亚组合,故排除。‎ 答案 C ‎8.(2018·河南南阳期终评测)下图内容是著名学者虞和平对某一事件的评价,这一事件应该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解析 由材料“第一次”“资本主义现代化”可知,该运动应该是戊戌变法,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不是第一次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运动,故C、D两项错误。‎ 答案 B ‎9.(2018·北京西城区期末)“‎ 在改革过程中特别需要在现存体制不发生根本性变动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地团结大多数人群……使改革过程的权力与利益再分配所引起的震动减少到最低程度。”百日维新中与上述原则相抵触的措施有(  )‎ ‎①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②裁汰旧军,建立新式陆军 ③设农工商总局,奖励发明 ④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百日维新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裁汰旧军,建立新式陆军,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直接触犯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使矛盾激化。设农工商总局,奖励发明,不会触及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综上,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答案 B ‎10.(2019·安徽蚌埠模拟)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戊戌政变杀青年人、南方人多,八国联军杀老年人、北方人多。由此可以推知(  )‎ A.近代思想解放进程存在区域差异 B.八国联军侵华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 C.戊戌政变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发展 D.这两件事发生的动机不同结果相同 答案 A ‎11.(2019·天津市河东区模拟)康有为、梁启超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主要是因为他们(  )‎ A.发起了洋务运动 B.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C.领导了辛亥革命 D.参加了新文化运动 解析 康有为、梁启超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答案 B ‎12.(2019·四川高三模拟)19世纪末,许多知识分子对讲究温文尔雅的传统礼仪观念提出了质疑,而对进化论赞赏有加。如严复曾强调“中国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这些言行(  )‎ A.旨在重建中国的文化体系 B.带有明显全盘西化的倾向 C.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 D.为托古改制作了舆论准备 解析 材料反映了19世纪末许多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的礼仪观念进行了大胆的质疑,倡导西方的“力今以胜古”的进化论思想,反映了面对当时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知识分子要求变法图存的思想,可见这些言行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故选C。A、B、D所述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2014·山东文综,4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向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 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 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 ‎(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 答案 (1)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14.(2019·徐州高三考前模拟)一百年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了戊戌变法,却昙花一现,归于失败,然戊戌变法却引起了人们的持续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从戊戌四月二十三日到八月初,康有为辅助光绪推行了百日的维新,在这百天之内,康有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其中最要紧的有二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第二,调整行政机构,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康广仁曾说:伯兄(指康有为)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街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 ‎——张元济编《戊戌六君子遗集》第六册 材料三 ‎ 历史研究时期 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主要观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变法主张没有得到贯彻,光绪皇帝处处受到慈禧太后的制约,手中无权,如果光绪有权,变法定会成功。(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20世纪四五十年代,革命史观流行 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和封建势力划不清界限;不反对帝国主义。(李嘉所:《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历史反思》)‎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阶级斗争史观流行 改良运动的产生,总是对抗革命、企图缓和社会矛盾,本质上是反动的。(中国近代史丛书编写组:《戊戌变法》)‎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客观因素:政治结构不平衡;社会结构不利于变法;文化氛围不成熟。主观因素:即变法者指导思想和具体策略的不完善;变法者操作艺术和采取行为的不成熟与缺乏灵活性。(摘编自张喜云《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关于戊戌变法研究综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与光绪帝急于变法的原因,据此判定变法的性质。‎ ‎(2)据材料一、二,概括维新变法的措施与不足之处。‎ ‎(3)史学界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不同的观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影响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 答案 (1)原因:民族危机加深;性质: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2)措施:政治改革,裁汰冗员;经济改革,成立农工商总局;考试制度改革,废除八股文。不足:贪多求全;急于求成;力量薄弱。‎ ‎(3)时代变迁;史学理论发展;史料占有与挖掘;研究者自身素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