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岳麓版专题史第16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作业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天津和平区高三质量调查)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成为国共内战全面爆发的标志,这时国际上的形势是( ) A.雅尔塔体系形成 B.美苏“冷战” C.两大阵营的对峙 D.美苏争霸 解析:选A。据材料可得国共内战全面爆发时是1946年6月,雅尔塔体系(1945~1991年)的特点是以美、苏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热战”,美国支持的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反映了雅尔塔体系的这一特征,故A项正确。 2.(2020·桂林二模)右侧为二战后国际关系变化的漫画,标题为《合不来》,它揭示出( ) A.意识形态分歧导致两大阵营形成 B.“冷战”导致欧洲国家分裂 C.“冷战”对峙格局产生的主要原因 D.美苏“冷战”的重心在欧洲 解析:选C。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利益是导致二战结束后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主要原因,故选C项。 3.(2020·济宁期末)1947年3月,上海出版的《世界知识》杂志发表文章说,它“的确是使美国的外交政策开始了攻势的行动。这影响是全世界意义的”,它“的确是一颗炸弹,在这颗炸弹的威力圈里,遭到波及的是全世界的人民,连美国人民也不能逃避”。该文章评价的“它”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 D.柏林危机 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时间1947年3月,结合材料中“它”使美国外交政策开始了攻势,具有全世界意义,可得出文章评价的“它”是杜鲁门主义,故A项正确。 4.(2020·佛山模拟)右图为1956年“冷战”时期的一幅讽刺漫画《画皮》。该漫画意在表明( ) A.西方国家组建军事集团遏制苏联 B.经济渗透是霸权政策的重要手段 C.美元中心体系便于美国经济扩张 D.美国推销价值观念试图控制西欧 解析:选B。图片中美国为北大西洋军事盟约涂色,说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受美国控制,由美元符号“$”可知美国能控制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主要是基于其对成员国的经济渗透,故 B项正确。 5.(2020·揭阳模拟)有学者指出,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支持欧洲经济一体化,使欧洲国家放弃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消除关税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通货交换自由。由此可知,美国推动西欧一体化的主要动机是( ) A.按照美国的需要来重塑欧洲 B.遏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C.与西欧维持长久的盟国关系 D.密切与西欧的经济合作 解析:选A。由材料“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支持欧洲经济一体化,使欧洲国家放弃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消除关税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通货交换自由”可知,美国推动西欧一体化意在便于美国商品进入欧洲市场,故A项正确。 6.(2020·江西五市八校联考)1950年6月5日,美国国会通过《对外经济援助法案》,第四节“国际开发法案”规定:“美国援助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办法是鼓励交换技术知识和技能,向这些国家和地区输出资本。”该法案的本质意图是( ) A.为美国争夺国际市场和原料 B.帮助不发达国家发展工农业 C.为美国与苏联争夺世界服务 D.加剧了美苏“冷战”对峙的态势 解析:选C。1950年处于美苏两极格局时期,美国资本输出的目的是争霸世界,故C项正确;A项是表面现象,故A项错误;B项曲解了美国资本输出的实质目的,故B项错误;D项是该法案的消极影响,而非美国的本质意图,故D项错误。 7.(2020·昆明调研)下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 A.一战期间的欧洲 B.二战之前的欧洲 C.北约华约的对峙 D.欧盟建立并扩大 解析:选C。材料中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分属不同的阵营,说明北约华约两大阵营的对立,故C项正确;一战期间的欧洲分为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与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这与图片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由材料中德国分为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可见图片反映的是二战后情况,故B项错误; 1993年欧盟建立之后欧盟东扩,在此之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德国统一,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8.(2020·成都高三检测)二战后,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先后开始了可乐瓶装业务,瓶装可乐在很多欧洲国家市场上已非鲜见。1950~1954年,在联邦德国的销售数量就达到1.4亿瓶,创造了可乐销售历史上的奇迹。这反映出( ) A.马歇尔计划初显成效 B.联邦德国发展速度最快 C.欧洲一体化趋势加强 D.欧洲大众文化的衰退 解析:选A。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经济复兴,且强化了美国在欧洲的经济实力,材料正是其体现,故A项正确;可乐在联邦德国的销量奇迹不能反映其经济发展的整体速度,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欧洲一体化,故C项错误;可乐在欧洲生产和畅销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而非欧洲整体大众文化的衰退,故D项错误。 9.(2020·怀化期末)二战后西欧不依赖美国而独立的同时,东欧正从苏联获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据此判断当时的两极格局中( ) A.“冷战”重心地区变更频繁 B.“冷战”出现持续缓和态势 C.美苏两国形成军事僵局 D.美苏两国敌对意识淡化 解析:选C。据材料“西欧不依赖美国而独立,东欧正从苏联获得一定程度的自治”可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军事僵局,故C项正确。 10.(2020·深圳高三调研)1963年,为避免误解或相互矛盾的信息造成“战略迷雾”,一条连通白宫和克里姆林宫的“危机控制直拨通讯线路”投入使用。这条热线( ) A.导致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B.有利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C.改变了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 D.体现出核危机笼罩下的一种相对平衡 解析:选D。在长期的“冷战”过程中,美苏两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与材料中“1963年,为避免误解或相互矛盾的信息造成”相符,故D项正确。 11.1955年3月,丘吉尔说:“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这说明丘吉尔认为( ) A.英国在“冷战”中难以生存 B.美苏已经达成战略平衡 C.第三世界冲击两极格局 D.核武器威胁的积极影响 解析:选D。“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表明因为美苏双方均拥有可以毁灭世界的核武器,所以双方在冲突中均保持克制,使国际局势趋于和平,故D项正确。 12.二战后形成的“冷战”格局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逐渐发生了一些新变化:社会主义阵营分裂、资本主义阵营分化、第三世界的兴起。这些新变化推动( ) A.多极化格局逐步形成 B.国际政治新秩序建立 C.美苏关系走向妥协 D.美国战略重心转移 解析:选C。根据材料“社会主义阵营分裂、资本主义阵营分化、第三世界的兴起”可知,美、苏控制力下降,有助于彼此走向妥协,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20·江西高三阶段性检测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冷战”后,在东北亚格局和大国关系发生较大变动的情况下……尽管东北亚地区各大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逐渐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战略互动关系或多方制衡的格局,美国作为影响半岛局势最大的外来因素,“仍继续主导着该地区谈判的进程和方向”。但布什上台前后,半岛南北关系的变化及其所带来的美韩关系的变化使美国在朝鲜半岛的优势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朝鲜希望通过放弃核计划来换取美国对朝鲜国家和制度安全的承诺,而布什政府的基本策略)一是坚持要求朝鲜“彻底地、可验证地、不可逆转地放弃核计划”,美不“奖励”朝鲜拆除其核计划;二是与其东亚盟国协调,坚持在多边框架内解决;三是提出了“防扩散安全倡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所谓“博尔顿战略”,即以“防扩散安全倡议”为核心内容,加强海上检查,以达到阻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实现阻断朝鲜外汇来源的目的,最终实现从外部促进朝鲜体制崩溃的目标;四是重新部署驻韩美军和加紧构筑东亚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摘编自张业亮《布什政府对朝政策与朝核危机》 (1)根据材料,分析布什上台后“美国在朝鲜半岛的优势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分析朝核问题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你对解决朝核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解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美国、朝鲜、世界三个角度来论证美国在朝地位受到挑战的背景。(2)第一小问实质,根据材料“朝鲜希望通过放弃核计划来换取美国对朝鲜国家和制度安全的承诺……二是与其东亚盟国协调,坚持在多边框架内解决”等信息可知,美国想利用朝鲜半岛分裂的局面, 继续占据半岛事务中的控制权和主导权。第二小问建议,首先必须坚持半岛无核化,这符合各方的利益;要充分考虑朝鲜对安全的合理诉求;要坚持用和平手段来解决朝鲜问题等。 答案:(1)背景: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大国关系发生较大变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20世纪90年代东北亚地区逐渐形成各大国多方制衡的格局;美国力图维持其对东北亚地区的控制权和主导权;朝鲜半岛核计划研究的不断发展。(任答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实质:朝鲜希望通过放弃核计划来换取美国对朝鲜国家和制度安全的承诺,而美国意在确保“冷战”后半岛南北关系变动及半岛事务中的控制权和主导权。 建议:应尊重本地区国家实现半岛无核化的愿望,同时充分考虑朝鲜的合理安全诉求;实现美朝政治和经济关系正常化;保证一个非核朝鲜的安全;推动朝鲜半岛南北和解与发展;把朝鲜纳入与其邻国的经济交往之中。(任答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4.(2020·江西重点中学盟校高三联考)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西斯的崩溃和欧洲的衰落并没有带来世界的高度一体化,反而使人类进入了以两个超级大国为核心的两极对抗的时代。关于冷战的起源,美国学者认为,斯大林的“侵略”和“扩张”政策是战后国际关系紧张化的主要原因,美国对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做出反应,冷战因此而生。对此,苏联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美国垄断资本中最富于侵略性的集团利用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来确立世界霸权,为此而积极推行反苏反共的政策,从而一手导演了冷战。针对争论,著名冷战史专家约翰·加迪斯(美)认为冷战既非美国也非俄国的过失,它是大国之间利益上的碰撞,是苏联的独裁共产主义与美国的民主理想之间的冲突。可以说,关于冷战谁该负主要责任的问题,中外学者的争论一直未停息。 ——据王玮 戴超武《美国外交思想史》 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 观点:苏联应该对“冷战”的爆发负主要责任 二战后,苏联建立了以其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安。苏联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与西方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念的矛盾,导致苏联领导层对西方国家不信任。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战后苏联在德国问题以及希腊、土耳其危机中的态度加深了西方对苏联的怀疑,恶化了美苏战时同盟的关系,迫使西方国家最终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 示例二 观点:美国应对“冷战”的爆发负主要责任 美苏两国国家利益的冲突。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实行全球扩张的霸权主义政策, 而苏联成为美国实现这一政策的重大障碍。美苏两国的意识形态不同。西方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念与苏联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相矛盾,导致西方国家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二战的经验使美国决策者相信,对高度集权主义者是不能软弱的,必须采取强硬的对苏政策。 示例三 观点:美苏两国都应对“冷战”的爆发负一定的责任。 具体答案结合示例一和示例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