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西省河津三中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西省河津三中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

‎2018-2019学年山西省河津三中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 考查内容:必修三1-3单元 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春秋末到战国时代,人文思潮达到了全面兴盛时期”,各学派纷纷“提出各自的要求与愿望”。这种“人文思潮”的兴盛是指 A. 三教合一 B. 百家争鸣 C. 春秋大一统 D. 学在民间 ‎2.孔子主张“为仁由己”“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在孔子的指导下,弟子曾参就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反映出孔子 A. 强调道德修养B. 主张“仁者爱人”C. 提倡“以德治民”D. 注意以身作则 ‎3阅读下表内容。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思想家 思想主张 孔子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 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 A. 教育思想 B. 农本思想 C. 民本思想 D. 重农抑商 ‎4.《孟子·离娄上》中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中也提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二者都表明儒家思想 A. 是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工具 B. 注重伦理和政治的紧密结合 C. 认为获得知识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D. 强调治国是治家的重要基础 ‎5.《荀子•大略》记载:“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材料反映的荀子的治国理念是 A. 尊贤选能 B. 礼法并举 C. 王道兴国 D. 顺应民意 ‎6.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选项中体现的思想与这一主张属于同一派别的是: A.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B.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C. 人不畏威,则大威至矣D.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7.《墨子》一书指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这体现出墨子的主张是 A. 非攻 B. 尚贤 C. 非乐 D. 节用 ‎8.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来源主要包括 ‎①先秦儒学②阴阳家学说③道家思想❹法家思想 A. ‎ ①②③ B.②③ C. ①③❹ D. ①②③❹‎ ‎9.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于是从武帝以后,汉代的做官人渐渐变成都是读书出身了……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以下的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 法家思想的确立B. 黄老之学被推崇C.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 程朱理学的盛行 ‎10.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齐家”“治国”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 规范社会秩序,维护封建统治B. 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 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D. 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11.在中国古代史上,宋代以前,社会生活的舞台上能见到妇女的身影;宋代以后,妇女逐渐被边缘化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 B.儒学是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C. 纲常伦理观念的强化 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12.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对这里的“离经叛道”的准确理解是 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B.倡导君民共主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D.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 ‎13.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特点是 ‎①反传统、反教条②反封建专制③具有已定的民主色彩❹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A①②③❹ B①③ ❹ C②③❹ D①②❹‎ ‎14.他们在政治上的初步民主主义倾向和哲学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已达到中国思想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但那些大胆激进的思想往往混杂着落后的成分,材料强调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 A. 具有近代民权主义的思想色彩 B. 彻底地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 C. 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 D. 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5. 从下列言论中可以看出,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 )‎ 苏格拉底“我无知,所以我求知 ”,柏拉图“再所有动物中,人是最非凡和最高明的”,亚里士多德“一个自由的人是为自己活着,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 A. 探索自然 B. 人文主义 C. 探索社会 D. 个人主义 ‎16.智者高尔吉亚声称,雄辩者能够说服“议事会”采用他的政策,能够使“顾问委员会”采纳他的财政计划,能够在“审判官法庭”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由此可知,智者学派 A. 控制了国家的全部管理权B. 适应了城邦发展的需要C. 极力推崇公民的城邦意识D. 认为城邦利益至高无上 ‎17.“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的出现除了是由两者具有的相似制度背景的推动外,更多的是它们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应时代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之所需,从这一方面看,它们的历史共性是 A. 都承载着历史的重托B. 要建立相同的社会制度C. 以地主阶级为批判对象D. 均为统治者提供理论 ‎18.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情形--肌肉、骨头和筋--又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这表明,达•芬奇 A. 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B. 刻意表现奔放情感C. 探求对人体的理性认识D. 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 ‎19.在15世纪,法国斯特拉斯堡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法国成为欧洲文化中心B. 人文精神的复兴C. 欧洲宗教意识日趋淡漠D. 启蒙思想的兴起 ‎20.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 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 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 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D. 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21.法国政治家家基佐说,凡是宗教改革深入的地方,不论其成败如何,都使思想的活动和自由迈出了大步,向人类心灵的解放前进,据此可知,宗教改革 A.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 是欧洲转型期的一次伟大变革 C. 在底层传播存在着地域的差别 D. 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 ‎22.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  )‎ A. 因行称义 B. 先定论 C. 信仰得救 D. 教随国定 ‎23.孟德斯鸠说暴政破坏了整个社会,也违反了人性,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其“具体办法”是 A. 自由平等学说B. 理性至上学说C. 民主共和学说D. 三权分立学说 ‎24. 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做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④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 A. ③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25. 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 A. 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 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 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平衡 D. 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面貌和状态 ‎26. 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这里的“晚霞”是指 A. 集大成的科技巨作涌现 B. 各种发明不断出现C. 早期反封建思想出现 D. 古代小说蓬勃发展 ‎27.元朝至元年间,有官府编辑和刊刻的《农桑辑要》一书,另外还有王祯编著的《农书》和鲁明善编著的《农桑衣食撮要》等农业科学著作。这实质上反映了 A.垄断农业生产技术的企图B.统治者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C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D游牧经济遭到严重歧视和打击 ‎28.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评价中国古代某作品时说,该作品是“东亚传给我们的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这部作品应该是 A. 《诗经》B. 《离骚》C. 《子虚赋》D. 《三国演义》‎ ‎29.南宋时期,词体渐尊,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音乐的束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津津乐道、乐此不疲的独立文学样式,占据了宋代文学的主导地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 A. 教育的发展,民众素养提高 B. 科举制度完善,诗词受到重视 C. 工商业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D. 印刷技术进步,文化广泛传播 ‎30.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A. 汉赋和唐诗B. 话本和小说C. 元曲和傩戏D. 风俗画和文人画 二、材料题。‎ ‎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李斯上奏,建议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从而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建立太学……太学把儒家学说——此时唯一已经发展到足以提供严格的知识训练的文化传统——作为基本课程。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管理中他仍然依靠法家学派关于政府原则的学说,通过把儒家思想作为官方的意识形态,汉武帝确保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的长期存在。——《新全球史》‎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是什么?(3分)‎ ‎(2)自战国到西汉,为了实现思想统一进行了哪些努力?这些努力的目的是什么?(4分)‎ ‎(3)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分析说明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能够长期存在的原因。(5分)‎ ‎3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美德即知识”。‎ 材料三: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四: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五:伏尔泰把上帝比作“两足禽兽”,把天主教会称作“民信的恶魔和狂信的九头蛇”,将罗马教皇说成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把天主教会专横的教士称为“恶棍”。‎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 (1) 材料一、二分别是古希腊时期哪位先哲的思想?(2分)‎ (2) ‎(2)材料三中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其核心是什么?材料三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二有何关系?(3分)‎ ‎(3)阅读材料四,如何理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3分)‎ ‎(4)阅读材料五,说出三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并指出启蒙运动的核心?(7分)‎ ‎33.(13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联。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科技发明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材料二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三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除“四大发明”外,还有很多发明,如机械钟、铸铁技术、瓷器、万向架、马镫马具、独轮车,拱桥等都首创于中国。“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这个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2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有何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4分)‎ ‎(3)中国古代科技创新成果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杰出贡献,有的成为文明的助推器,影响整个世界的发展。请列举你认为最重要的三项成果,并说明它们如何。(3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明清时出现的“李约瑟难题”的原因。(4分)‎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BACBB BBDCA CDACB BACBC DCDDB ACACD 二、材料题答案 ‎31.(12分)(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是什么?(3分)‎ ‎(2)自战国到西汉,为了实现思想统一进行了哪些努力?这些努力的目的是什么?(4分)‎ ‎(3)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分析说明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能够长期存在的原因。(5分)‎ ‎【答案】(1)发展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原因: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 ‎(2)努力: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秦朝的“焚书坑儒”;西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目的:都是想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统一。‎ ‎3)措施:政治上,运用法家学派的治国原则(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教育上,创办太学和地方教育系统,传播儒家思想;思想上,把儒家思想作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原因:得到统治者的推崇;与教育密切结合。‎ ‎32,(15分)(1)材料一、二分别是古希腊时期哪位先哲的思想?(2分)‎ ‎(2)材料三中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其核心是什么?材料三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二有何关系?(3分)‎ ‎(3)阅读材料四,如何理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3分)‎ ‎(4)阅读材料五,说出三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并指出启蒙运动的核心?(7分)‎ ‎【答案】(1)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 ‎(2)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3)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树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 ‎(4)①伏尔泰反对天主教会,抨击君主专制②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③卢梭主张“天赋人权”“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理性主义 ‎33(13分)(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2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有何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4分)‎ ‎(3)中国古代科技创新成果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杰出贡献,有的成为文明的助推器,影响整个世界的发展。请列举你认为最重要的三项成果,并说明它们如何。(3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明清时出现的“李约瑟难题”的原因。(4分)‎ ‎【答案】‎ ‎(1)地位: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处于绝对优势)。(2分)‎ ‎(2)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等与农业有关的领域。(2分)古代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与农业有关的科学技术得到发展。(2分)‎ ‎(3)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使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日益加强;火药应用于军事,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3分)‎ ‎(4)原因: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内在动力;专制集权统治严重束缚科技发展;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同西方缺乏交流;古代中国重人文、轻技术的传统不利于科技发展;重农抑商传统政策阻碍科技发展;中国传统科技结构自身缺陷的制约,过分强调实用性,缺乏理论性。(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