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本次考试政治历史地理同堂分卷考试,每科100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在秦帝国,郡下设县,县下依次设乡(亭)里、什伍等组织。郡县的自由民皆称“黔首”。征服山东六国的秦人,在政治上没有特权,他们与山东六国人一样,均为帝国的臣民。由此可见,秦朝 A. 铲除了贵族等级制的基础 B. 郡县制的推行打破了地域关系形态 C. 郡县制呈现出地缘性特征 D. 政治制度建设蕴含着民主平等色彩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题干中“征服山东六国的秦人,……他们与山东六国人一样,均为帝国的臣民”,可以得知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各地的政治待遇是平等的,故选C项;贵族等级制度的基础是经济,而题干内容侧重的是政治地位,即秦朝统一六国之后,虽然对贵族也有影响,但并没有铲除基础,排除A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所设立的三十六郡并没有打破地域关系,排除B项;秦朝所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没有体现出民主平等色彩,排除D项。 2.周代的音乐领导机构“大司乐”培养的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贵族子弟学习音乐并非是去表演,而是要懂得音乐的使用和乐队、歌舞队的编制都有严格的规定。这说明周代乐舞 A. 适应官僚政治发展的需要 B. 因为规定严格而呈僵化态势 C. 注重音乐的社会教化功能 D. 促进古代中国音乐的标准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贵族子弟学习音乐……是要懂得音乐的使用和乐队、歌舞队的编制都有严格的规定。”可知乐舞是贵族子弟的必修科目,因为乐舞是从政治和教化的角度来教育贵族去遵守礼乐制度,故答案为C。周代还没有形成官僚政治,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僵化状态,B错误。材料主旨思想不是音乐标准,D错误。 【点睛】礼乐制度起源于西周时期,相传为周公所创建。它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一起,构成整个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对后世的政治、文化、艺术和思想影响巨大。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 3.虽然汉以后,曾有过南北朝的割据局面,但南北政权都争以“中国”为正统。隋唐两朝,天下一统,在修史时,将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纳入正史。据此可知从汉到隋唐 A. 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 B. 南北方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 D. 中国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 【答案】A 【解析】 隋唐时期把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说明统治者从法统上坚持国家统一的意识,A正确;此时南北方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认同感,B错误;材料中主要是国家统一认同感,不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C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 4.“无论是古希腊的城邦民主,还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们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是制度演进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这表明 A. 中西制度的差异完全不受主观因素影响 B. 中西制度的差异根源于地理环境的不同 C. 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影响政治制度演进 D. 政治制度的演进是人们自主选择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是制度演进的客观结果” 可知,古代中西政治制度受到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的影响,选项C正确;选项A表述绝对,排除;材料中提到影响制度差异的不仅仅是地理条件,还有历史条件,从根源上来说是经济差异导致中西制度差异,因此选项B排除;选项D与材料意思相反,排除。 5.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可推广性 B. 美国的联邦制度就像中看而不中用的美丽艺术品 C. 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 D. 美国的联邦宪法是美国人排除外部思想的影响而独自发明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提取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美国的联邦宪法,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说明根据美国宪法规定,美国的民主制度是受美国特定条件决定的。故答案选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民主制度确立的条件 6.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A. 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B. 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 C. 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D. 经济待遇与政治地位不相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以及分析问题能力。从材料“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以及报纸监督等都说明英国首相受多方面监督。所以答案选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首相 7.1927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发布农字第九号通告,要求“不缴苛捐苛税”,“不缴预征钱粮”,“取消高利贷”,“没收大地主土豪劣绅及反革命的土地”,“农会政权的斗争和土地革命必须武装才能保障其胜利”。据此可知当时中共 A. 正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 B. 竭力加强根据地政权建设 C. 全面贯彻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D. 初步总结大革命失败教训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农会政权的斗争和土地革命必须武装才能保障其胜利”和所给时间可知,中共吸取大革命失败的教训,认识到农民和武装力量的重要性,D选项符合题意。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属于毛泽东进入井冈山之后开展的,与材料所给时间不符,排除A、B。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材料未体现贯彻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选项不符合题意。 8.《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了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这说明 A. 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 B. 清政府愚昧不谙熟国际公法 C. 清政府积极争取国家主权 D. 协定关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表明清政府官员对丧失关税自主权的危害认识不足,说明清政府愚昧不谙熟国际公法,故B项正确。AD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相反,排除。 【点睛】《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的规定是一种片面的协定关税税率。它只规定英商对华进出口货物的税率中国要同英方商量,而未规定中国对英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英方须同中国商量。其结果便形成了中国单方面的减让关税税率。因此,这是对中国关税主权的严重侵犯,是一项影响极深远的经济侵略措施。 9.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集中制丝毫不排斥广泛的地方自治,只要‘公社’和省自愿坚持国家的统一”。这可能成为我国下列哪一制度的理论支持 A. “一国两制”构想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村民自治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集中制丝毫不排斥广泛的地方自治,只要‘公社’和省自愿坚持国家的统一”可知列宁强调了在维持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可以实行广泛的地方自治,与我国的“一国两制”具有相似之处,故选A项;列宁强调的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不是政治民主制度,故排除B、C项;村民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但村民自治并不享有广泛的地方自治,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 10.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恩格斯指出:“资本家本身不得不部分地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大规模的生产机构和交通机构起初由股份公司占有,后来由托拉斯占有,然后又由国家占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工业资产阶级开始掌握国家政权 B.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 C. 生产力发展导致生产关系的调整 D. 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工业结构 【答案】C 【解析】 【详解】垄断组织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次大调整,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析选项,C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A内容,排除。材料中并没有说明生产力得到巨大飞跃,排除B。材料并不能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工业生产结构,排除D。 11.美国联邦商务委员会在1926年作关于国家财富及收入的报告表明,国内占人口总数1%的最大资本家占有的社会财富达59%,占人口总数12%的小资本家占有的社会财富达33%,而占人口总数87%的广大人口(包括产业工人、小农、小店主)只占有8%的财富。这造成了 A. 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财富迅速增加 B. 贫富差距过大,国内市场狭小 C. 工业迅速发展,社会消费能力增长 D. 经济呈现繁荣景象,国际贸易活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危机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主要揭示不同阶层所占社会财富的分布情况。材料表明贫富差距过大,而劳动人民相对贫困必然导致国内市场狭小,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财富迅速增加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社会消费能力增长的信息,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国际贸易活跃的信息,排除D。 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名师点睛】1929到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制占有之间的矛盾。(2)主要原因: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3)具体原因:自由放任政策、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盲目生产、无序竞争、财富分配不均、分期付款等因素共同导致。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意大利企业家阿格涅利提出,欧洲要想和平、强大,就必须借鉴美国的经验和失败教训,超越联邦阶段,建立联邦制的“欧洲合众国”。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美国历史事实是 ①邦联政治结构分散,无力平息社会动荡 ②联邦剥夺了各州的自主权,稳定了统治秩序 ③邦联没有统一的关税,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④联邦统一发行货币,促进了经济的有序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美国立国之初,实行邦联制,但是邦联政府松散无力,政治上无力维护统治秩序,经济上无权制定统一关税,不能有效地促进国内外贸易。因此改邦联制为联邦制,①③正确;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的力量,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不仅加强了美国的政治和军事势力,而且促进了国内市场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正确;宪法大大加强了中央权力,但也把相当多的权力留给各州,从而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②错误,因此选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13.日本国会议员冈田春夫说:“毛泽东和列宁一样,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而且正在创造着世界历史,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这句话说明毛泽东 A. 第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B.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 C. 找到一个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D. 彻底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不对,第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的是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C不对,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的是邓小平;D不对,彻底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是苏东剧变。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考点:毛泽东 点评: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4.据统计2015年“双十一”一天网购交易额仅天猫一家就达912亿元,在庆祝会上,马云说:“互联网不仅仅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这说明互联网 A. 取代了传统商业模式 B. 方便了人们交流交往 C. 提升了人们消费能力 D. 一定程度改变人们生活观念 【答案】D 【解析】 联系现实可知在现代社会中,现实购物与虚拟购物同时并存,“取代了传统商业模式”的表述不合现实,故A项排除;据所学可知方便人民的交流是互联网的功能之一,但在题干中无此内容的阐释,故B项排除;据所学可知提高提升了人们消费能力的是经济发展水平,而不是互联网,故C项排除;材料中2017年双十一的网购交易说明了虚拟购物人数的暴增,并结合马云的话,可得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点,故D项正确。 15.在构成未来多极结构的各种战略力量中,不仅有全球性大国,也有地区性大国;不仅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发展中大国;不仅有以信仰基督教为主的国家,也有以信仰佛教或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材料反映出世界格局的发展是 A. 体现多样性和复杂性 B. 导致利益的重新分配 C. 缺乏稳定的根基支撑 D. 调整了大国间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反映的构成未来多极结构的各种战略力量中,国家实力大小不同、发展程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来看,未来世界格局的发展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故答案为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D项没有涉及,排除。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40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 【答案】(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 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 (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秦至唐人才选拔的依据变化和原因。变化可从材料一中概括,如“官有能而 禄有功”“个人品行”“唯才是举”“品德与任职态度”等角度概括,注意全面性。原因可以从社会背景、官员选拔、传统思想影响等方面分析。 (2)本题突出考查归纳比较和综合分析能力。首先注意从材料“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中归结出清末对德才的看法,然后综合前面的德才观进行评价,可从时代需要、人才培养等方面多个角度进行概括。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拔人才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我初到长沙时,会到各方面的人,听到许多的街谈巷议。从中层以上社会至国民党右派,无不一言以蔽之曰:“糟得很。”……“糟得很”,明明是站在地主利益方面打击农民起来的理论,明明是地主阶级企图保存封建旧秩序,阻碍建设民主新秩序的理论……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分开的……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解放后农民对于个体经济的积极性是不可避免的。党充分地了解了农民这种小私有者的特点,并提出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折农民这种个体经济的积极性。 但是,党中央从来认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这种劳动互助……发展前途就是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1951年12月) (1)材料一出自毛泽东哪篇文章?毛泽东批判了哪种错误态度?他对农民运动是如何认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又是怎样“全力支持”解放战争的? (3)材料三中,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共中央对此有何基本方针? (4)综上,概括中国共产党与农民的密切关系。 【答案】(1)文章:《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分) 批判了认为农民运动“糟得很”的错误态度。(1分) 毛泽东认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要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2分) (2)代表农民利益:进行土地改革。(2分) “全力支持”:农民参军参战,支援前线。(2分) (3)积极性: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劳动互助的积极性。(2分)基本方针:保护农民个体经济;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4分) (4)密切关系:中国共产党重视农民问题和农民利益,农民拥护和支持共产党得领导。(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毛泽东的革命思想。第一、三小问,“农民”“长沙”等词是解题的关键。依据所学,毛泽东在1927年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其中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指出农村建立革命政权的必要性等。这些内容与题干中“农民在乡里造反”“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的叙述相符,由此也可以看出毛泽东对农民运动的认识。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农民在乡里造反……从中层以上社会至国民党右派,无不一言以蔽之曰:‘糟的很’……‘糟的很’,明明是……阻碍建设民主新秩序的理论”可以看出毛泽东批判认为农民“糟得很”的错误态度。 (2)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农民的关系。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土地改革来代表农民利益。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可以看出,农民对军事斗争的支援。 (3)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经济。依据材料中“解放后农民对于个体经济的积极性是不可避免的”可以看出农民的积极性所在;另外考生还可以依据党的基本方针,从中概括出农民的积极性所在。依据材料中“党……提出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折农民这种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党中央……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可以看出党中央的基本方针。 (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农民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也高度重视农民的利益。考生以此为核心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革命道路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建国初期土地政策。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设置材料考查考生对近现代农民问题的认识,典型的体现了新高考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命题思路。从能力考查上来说,题目设置的并不太难,难点在于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考试时考生需要平心静气,细致分析。本题启示我们平时复习备考时一定要加强对材料阅读和概括归纳能力的培养。 18.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材料二 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四 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自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意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科学”,呼吁“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年,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作“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们对西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人们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1840年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答案】(1)变化:由排斥到接受。 原因: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西学东渐。 (2)异:王韬主张君民共治,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孙中山主张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 同:吸取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 (3)变化: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原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推行政治改良;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于是提倡科学精神,寻求思想解放。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 19世纪40~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变化是由排斥到接受。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促使人们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 (2)根据材料“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 (3)据材料四“19世纪中叶后,…… ‘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科学”,呼吁‘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年,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作‘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变化是从学习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出变化的原因是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继而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推行政治改良再到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于是提倡科学精神,寻求思想解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