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2019年5月 一、单选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中英文里的姓名书写是不一样的,英语中西方姓名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而中国人的姓总是 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中国人的姓名特点反映的实质是( )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专制王权强大 C. 个人观念淡薄 D.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2.某学者认为,“从当代民主的视野来看,希腊民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一个重要的局限性, 那就是,公民资格具有高度的排他性。”这种“排他性”使古希腊民主制度( ) A.是所有城邦居民的民主 B.是仅限于公民内部的民主 C.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开近代西方间接民主先河 3.《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中说:“鸦片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 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以上内容属 于( ) A. 历史事实的叙述 B. 历史过程的描述 C. 历史原因的分析 D. 历史结论的阐释 4.《卿云曲》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 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简短的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 ) A. 推动社会生活习俗的迅速进步 B. 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的巨大成就 C. 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 D. 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荣光 5.《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下列各项 主题中,符合“沪浙红色旅游区"的是( ) A. 党的创立,开天辟地 B. 武装起义,八一建军 C. 秋收起义,转战农村 D. 万里长征,战略转移 6.巴黎公社规定:“选民不受任何不合理条件,诸如财产、政治态度、思想观点、民族等的限制, 全体劳动群众、旧政府职员以及一切不采取公开对抗行为的敌对者,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表明巴黎公社( ) A. 贯彻了民主集中制 B. 内部阶级矛盾已消除 C. 具有普遍的民主性 D. 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 7.据新华网报道,2014年11月19日记者从湖北省纪委监察厅获悉,大悟县有关部门查处了一起 吕王镇杨山村“两委”换届选举贿选案件,涉案人员受到了严肃处理。材料中所述贿选案件( ) A.摧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影响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促进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D.破坏了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在当地的有效实施 8.“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 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 成为时尚。材料说明( ) A.美苏两霸的强权政治加剧了局势紧张 B.冷战对当时的世界局势产生双重影响 C.史学观念影响到批评家对冷战的认识 D.冷战时批评家是西方攻击苏联的喉舌 9.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 式。下列两幅年画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 A. 种植业与家庭饲养业并重 B. 农业种植与家庭饲养相结合 C. 区域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D. 采用“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10.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出土“战国时期铁器生产工具和铁农具”数据表 ,反映了这一时期( ) 铁器出土地点 总件数 生产工具 件数 生产工具所占 百分比 铁农具件数 铁农具所占百分比 辽宁抚顺 80余 77 96.2% 68 88.3% 山西长治 36 31 86.1% 21 67.7% 湖南长沙 70余 21 30% 17 80.9% 广西平乐 181 约170 93% 91 53.3% A. 铁农具已经出现并运用在生产部门 B. 水力鼓风冶铁技术提高了铁器产量 C. 铁器在手工业领域的推广缓慢 D. 铁农具在中原地区的运用最为广泛 11.王安石诗云:“取车当要津,膏润及远野。与天常干旋,如雨自漾泻……”该诗描写的工具 是( ) 12. 据考古发现,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出土的产品上往住刻有督造的机构、各级工官和生产者的 名字。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 A. 工艺水平很高 B. 生产规模庞大 C. 注重产品质量 D. 部门分工细致 13. 据统计,明清江南棉纺织业市镇有52个,丝织市镇有25个,米粮专业市镇13个;长江中游 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陶瓷业市镇有25个,造纸业市镇有20个,纺织丝市镇44个。这说明 ( ) A.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B.地区性分工日益明显 C.政府鼓励发展商品经济 D.传统农业进一步衰落 14. 虽然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但有确切证据表明,直到19世纪初,中国海外贸易都是顺 差,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对国际贸易有着重要影响。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逐步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白银大量流入 B. 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且传统手工业水平高超 C.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保护,重农抑商的推行 D. 明清时期政治稳定,文化对周边地区辐射力大 15.“孩子们围绕着这些外国人,他们正在土地上插进一根大理石石柱,柱身上用葡文刻着:‘1498 年,葡萄牙国王派王室侍臣发现(亚洲)这块土地,并竖立这个标志。’”材料中的“侍臣”( ) A. 到达非洲好望角 B. 开辟了欧印航线 C. 发现了美洲大陆 D. 完成了环球航行 16.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逐渐成熟。下列所述史实与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相背离的是( ) A. 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 B. 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全面、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 C. 1860年,法国与英国签订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 D. 《航海条例》规定: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港口的商船,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 17.有学者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上日益形成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 一类是农矿业生产国。该学者意在强调第二次工业革命( ) A.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 B. 扩大了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C. 加剧了世界各国的经济矛盾 D. 形成了世界分工的基本格局 18.晚清时期“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 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这一现象说明( ) A.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 部分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C. 洋务运动推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D. 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普遍建立 19.1899至1911年,新增私人资本总额9 350万银元,厂矿企业410家。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 ) A.洋务运动的刺激与诱导 B.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C.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兴起 20.“一五”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原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 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 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B. 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 C. 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D. 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 21.温州人朱永贵口述:“……大家心里都空前地被‘超英赶美’的宏伟目标刺激着,铁门栓、 锄头、秤砣、秤钩,甚至连灶台上的铁罐都被敲下来,钢铁厂一下子到处是各式各样的铁 器……”。该口述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助推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 违背了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C. 积极调动了人们生产积极性 D. 为工业化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22.在计划经济的年代,主要消费品都凭票供应,买粮要粮票,买布要布票,买油要油票。托关 系走后门买紧悄商品成为当时一景。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 A. 社会存在盲目消费的风气 B.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C. 政府注重市场的规范管理 D. 追求奢侈导致道德沦丧 23.下图反映了新中国( ) A. 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的变化 B. 农业产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C.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 D. 公有经济所占比重的变化 24.1982年陈云在阐述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时说:“这就像鸟一样,捏在手里会死,要让它飞,但 只能让它在合适的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笼子大小要适当,但是总要有个笼 子……”。陈云主要强调( ) A. 市场的调节要在计划许可的范围之内 B.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不利于企业发展 C. 计划经济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D. 市场经济容易引起社会性质变化 二、材料阅读(共3小题,第25题20分,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共52分) 25. 工业化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年份 原料 手工制品 机器产品 1893 15.6 81.8 2.6 1910 39.8 41.4 18.8 1920 40.1 39.4 20.5 ——资料: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 材料二 该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号召建设694个工业项目,其中的156个工厂将在苏联援助下修建,工业产量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该计划仍超额完成了原有目标的17%。钢、生铁、电力等各项产量均比原有指标增长了25%。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一五” 计划顺利完成后,中国的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得以重新起航。2018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以空前的创造力,向世界证明了自己。 (1)材料一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分别说明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任务及“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如何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得以重新起航”?(3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分别采取了哪些举措“向世界证明了自己”?(4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明清时期)农民的农产品要先出售,取得货币来交租,剩余货币用于购买铁农具、食盆等资料。农业中的商品生产逐步发展,城郊园圃业、林业、牧业、渔业商品化的程度较高。市场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市井、墟市、邑市等,遍布城乡各地,形成不同层次的市场。农业领域的商品生产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 ——摘编自郑林《试论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 上层建筑的巨大作用,在(荚国)改造农业方面得到了典型表现。1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人口的增长特别是城镇人口的急剧膨胀带来了对商品粮的巨大需求。乔治三世在位时期(17381〜1820年),国会颁布圈地法令达3000条以上,英国的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基本确立起来,大租地农场的经营方式占据了绝对优势。农村里,形成了地主、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三大阶层。农业的资本主义化,鼓励了农业投资,为技术革命和机器的应用扫清了障碍。播种机、打谷机和收割机应运而生,在农业革新的高潮中,成立了农学委员会、皇家农业协会等。英国资本主义农业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农业领域商品化发展的主要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世纪英国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因(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4分) 27.科举制作为一种社会权力精英的遴选机制对近现代各国政体中的文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直接的、深刻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科举制度在宋代有了重大的发展,宋太祖确立殿试制度,加在省试之上,使科举取士变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使科举及第者直接成为“天子门生”,进一步摧毁考官和考生之间的座主、门生关系。针对唐科举门资取士的弊病,逐步取消资格限制,贯彻“取士不问家世”的原则。设置考试新章法,如考生搜身制、考官隔离制、试卷糊名、誊录制。科场文体从侧重“诗赋”代之以“经义”、“策论”。 ——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材料二 18世纪以前,欧美各国文职官员的选用任用方式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因政党更迭而大批撤换行政官员还会引起周期性的政治震荡。而科举制实行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权向平民开放,标榜公开取士,惟才是举。比起贵族等级制或君主赐官制等选官制度来,科举取士无疑具有其优越性。在西方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时期,法国重农主义经济学家奎奈还曾直接主张欧洲引进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科举从形式上看相当公平,同时可以保证行政管理人员维持较高的文化素质,进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因此引起西方人的兴趣并受到赞誉。英、法、德、美等国曾借鉴科举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举制发展的表现(6分),指出科举制的积极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美国家借鉴科举制的原因。(6分) 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5月阶段性检测 历史答案 一、单选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B D C A C D B B A D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B B B D D C B A B B A A 二、材料阅读(共3小题,第25题20分,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共52分) 25. (1)变化:原料出口比重增加;手工制品出口比重减少;机器产品出口比重增加。(3分) 关系: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中国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进一步冲击;中国近代工业在外来技术的影响和海外市场的刺激下进一步发展。(6分) (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2分)影响: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分) (3)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3分)举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市场经济);设立经济特区(对外开放)。(一点2分,任意两点4分) 26.(1)表现:货币地租日趋普遍;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市场形态多样,层次丰富;农业商品生产多元化。(一点2分,任意三点6分) (2)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和政府政策的推动;人口的增长和城镇的发展,圈地运动的进行;农业投资和新技术的应用。(一点2分,任意三点6分) 影响:推动了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改变了农业领域的阶层关系;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广阔的市场和雄厚的资本。(一点2分,任意两点4分) 27. (1)表现:确立三级考试制度;减少考生资格的限制;严格考试程序的规范管理;注重考试内容的实用性。(一点2分,任意三点6分) 积极影响: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官吏来源;追求公平公正;提高官员素质。(4分) (2)原因:西方原有选官方式存在弊端;科举制具有优越性;科举制选拔机制符合启蒙思想;西方人士的推崇和赞誉。(一点2分,任意三点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