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第3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第3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中央集权的加强 1.汉朝 (1)郡国并行制 ①目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②影响:后来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构成威胁,出现了“七国之乱”。 ③解决:景帝“削藩”,武帝颁布“推恩令”,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2)刺史制度:汉武帝后期,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东汉末年,州成为郡的上级机构(刺史改称州牧),地方行政体制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2.唐朝 (1)唐太宗时,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十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地方体制变为道、州、县三级。 (2)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立节度使,导致割据势力发展。安史之乱平息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 教材补缺 唐代的藩镇割据 唐玄宗在位时期,为了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其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这造成了一些军镇(藩镇)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史称“藩镇割据”。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一百多年直至唐朝灭亡。藩镇割据造成了中央政府实际管辖地区的缩小,吐蕃、回鹘、西夏等少数民族相继建立地方割据政权;藩镇之内,征兵重敛,更是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3.北宋 (1)措施 ①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并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特点: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3)影响 ①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1)措施 ①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②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省的最高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 ③边远民族地区设宣尉司进行管理。 (2)意义 ①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促进了各民族交流和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加强。 ③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 二、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君主专制的强化 1.西汉:中枢权力开始分散 (1)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刘邦是历史上第一个庶民皇帝,他手下大臣大多为布衣平民,被称为“布衣将相”。汉武帝时更是有意提拔平民出身的人当丞相,这就降低了当丞相的门槛,降低了丞相的地位。 (2)汉武帝设中朝(内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担任尚书令、侍中等,以削弱相权,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变成单纯的执行机关。 2.东汉至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 3.隋唐:三省六部制,相权被一分为三。 (1)分工 ①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政令。 ②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③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运作程序: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3)特点 相权三分 相权被分割为三部分,这样可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 职权分明 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节制君权 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 (4)评价 ①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了完整严密的体系,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 ③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4.宋朝:二府三司制形成,继续分割宰相权力 (1)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教材补缺 官职差遣体制 宋代,官僚制度中有“官”“职”“差遣”的区分。所谓“官”,实际是一种等级待遇,作为叙级、分等、定薪的依据。所谓“职”,不是职务,而是加官,只是一种虚衔。上述两种官僚,“有官无权”“有职无权”,真正负实际责任的是“差遣”。所谓“差遣”,也称职事官(事务次官),是官僚担任的实际职务。例如,名义上宰相是中书令、门下侍中,但那仅仅是“官”,掌握相权的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这些“差遣”。如此,皇权得到加强,但也出现严重的冗官现象,冗费增多,且效率低下。 5.元朝:一省二院,相权反弹 (1)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其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六部归入中书省;枢密院掌全国军事;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元朝后期,宰相权力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威胁皇权。 三、官僚体系的建设机制——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1.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世官制,也叫世卿世禄制。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按照血缘关系世代相传,享有一定的采邑收入。战国时期,开始利用军功授爵的制度以替代世卿世禄制。 2.汉朝:实行察举制,令天下郡国每年举荐人才,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3.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4.隋唐:实行科举制 (1)过程:隋文帝时,开始采用;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 (2)作用: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公正。 图示明史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四、官僚体系的维系机制——监察与谏议制度的制约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形成了两大系统: 一是御史监察系统即监察制度,是皇帝的耳目,职责是纠察官员,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 二是谏官言谏系统即谏议制度,职责是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台官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二者构成了封建社会完整的监察体制,成为维系官僚体系的重要机制。 考点一 从汉至元中央官制和选官制度的演变 1.中外朝制度 中外朝制度示意图 西汉时期的中央官制在汉武帝时期形成。“中朝”又称“内朝”,由皇帝的亲信近臣组成,负责决策。“外朝”是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组成的执行机构。这一制度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针对练1 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文学,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这一做法的作用是( ) A.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 C.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 D.任用外戚权臣,削弱丞相权力 答案 B 解析 材料是中央权力机构的调整,与削弱王国势力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文学,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体现加强内朝权力,有利于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C项不是主要目的和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贤良、文学”不是外戚,故D项错误。 2.“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三权分立”的区别 二者形式上相似,都体现了分权的特点,但本质却不同。前者的目的在于强化皇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后者的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3.唐朝中书省与元朝中书省的区别 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三省中的一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政令;元朝的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唐朝的中央行政机构是尚书省。 1.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弊端 (1)特点 ①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②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③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 ④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2)弊端:相权分属三个部门,造成“有宰相之职,而无宰相之权;有宰相之权,未必有宰相之责”的局面,及至中唐,出现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等弊政。 2.三省六部制与二府三司制的不同 北宋的二府三司制 (1)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确立的中央行政制度。它注重行政程序,把处理一件政事分成若干阶段,由各个层级的不同部门来依次处理,具体来说是: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及下属六部执行。 (2)二府三司制是北宋的中央行政制度。它注重具体的行政事务,由不同的机构处理不同的事情。“二府”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别负责行政和军政,三司负责财政。 3.全面认识科举制的影响 积极影响 社会整合功能 打破了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巩固国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界文明发展 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消极影响 重才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于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 禁锢思想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考点二 从汉至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行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 (1)郡县制是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诞生于春秋战国,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是地方机构,郡县长官是地方官员。中央政令直达郡县,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形象地表示:中央→郡→县,直线行政。 (2)行省制是元朝开创的以省统领多级地方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制度。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行省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是分区统治,不是直线统治。 1.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2.为什么说行省制度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1)机构和官员设置有玄机,从制度设计层面防止割据。元代的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中央通过行省对全国实行分区统治。 (2)分权更集权。中央赋予行省更多的权力,但行省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例如: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呈报枢密院。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制度,也不得调动军队,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中央以监察机构对行省官员进行监督,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3)地方区划从山川形便到犬牙交错。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线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但极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这样削弱了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从而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中央比较容易控制。 针对练2 (2018·江西五市八校第一次联考题,2)元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由此可见( ) A.元行省长官的权力独大 B.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专制皇权在困局中渐衰 D.三权分立机制制约相权 答案 B 解析 元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长官的权力分散,故A项错误;元朝通过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分散行省长官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材料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也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故C项错误;行省长官权力分散,最终集权于皇帝,并非三权分立,故D项错误。 家国情怀——行省制度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逐渐形成 行省制度把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便于民族间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材料一 北宋时期,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对文官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之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然成风。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的力量,坦坦荡荡地宣布自身之政治权利,参与治理国家政事。——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要求:根据材料,概括北宋科举制度对当时政治的影响。 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使大批知识分子入仕,文官队伍壮大;出现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国事”的局面。 材料二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要求:从材料中找出行省不是“地方政府”的理由。 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地方政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 材料 在秦及西汉初年,皇帝行使权力,将意志化为诏书,见诏实行,程序比较简单;或与宰相议定,交御史起草、下达;或直接命令御史起草、下达,即可生效。宋代下诏书需经中书、门下之制度更加完备,因而反对内批,反对君主独裁专行的理由,也就更加充足。或从制度上、道理上批评滥用内批是违反“礼”“正”“道”;或从历史经验教训上批评滥用 内批会导致“祸”“乱”;或从道德上批评滥用内批是出于“私”心。 ——摘编自祝总斌《试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权力发展的总趋势》 观点 思考方向 历史结论 角度1 君主行使权力的变化 角度2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角度3 君主专制与官僚政治的关系 答案 角度1:中国古代君主行使权力越来越制度化并很少受到制约。 角度3: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限制君权,但同时又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材料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发现问题:西周分封和汉代分封在形式和实质上都有所不同。 思考:为什么说“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汉代受封的诸侯国以下仍是郡县制;受封的列侯其侯国直属中央,地位相当于县。 1.(2018·课标全国Ⅱ,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答案 C 解析 C对:从材料可知,武则天通过改革中书、门下二省官制,使得低品级官员也取得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的资格,从而使“宰相数量大增”,再通过缩短宰相任职时间,来分散和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从而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技巧点拨] 巧用题干关键字解题。隋唐时期推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通过分割相权而加强皇权,武则天时期采取措施的结果是“宰相数量大增”,这显然表明了其削弱相权控制朝政的目的。 2.(2018·课标全国Ⅰ,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答案 D 解析 D对:表格内容反映出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中原型、边疆型与东南型的藩镇中的官员都由朝廷任命,上供或少上供,说明这些藩镇承认唐朝中央政府的统治;从这些藩镇的功能“防骄藩”“守边疆”“防盗贼”及题干信息“‘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看,它们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技巧点拨] 巧用“以偏概全”排除法。解题中要善于寻找题干中“个别的”材料,用这类“个别的”材料可以排除选项中“一般的”选项。如用东南型的“上供”可排除A项。 3.(2018·课标全国Ⅲ,25)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该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答案 B 解析 B对:从材料表格中可以看出,北宋时期,宰相中祖辈无官职的占据三分之一以上,南宋时期,这一比重增加到一半以上,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为没有贵族身份的人跻身社会上层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 [技巧点拨] 从表格中形成比较思维。一般情况下,只要出现表格就意味着比较,通过比较寻找发展变化和趋势。本题通过从北宋到南宋的比较就可以看到其变化趋势。 4.(2017·课标全国Ⅰ,25)下表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元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 C 解析 材料信息显示出从汉高帝到汉武帝,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区由15郡发展到108郡、国,这反映出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王国越分越小,地方郡、国数量增多,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从而使“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故C项正确。 5.(2017·课标全国Ⅱ,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答案 C 解析 史书修撰由私撰到官修甚至皇帝亲自参与,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和意识引导的政治目的,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C项正确。史书的编写受编写者的才识和自身观念等影响往往带有主观性,官修的史书在史书中必然会体现统治者的意志,这都决定了其不可能完全真实、公正和客观,故A、B、D三项不准确,排除。 6.(2016·课标全国Ⅰ,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答案 A 解析 题干材料“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说明史官的史实记载对皇帝个人行为有重要影响,让皇帝不能为所欲为,故选A。“全都真实可信”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史官记事虽能影响皇帝个人行为,但与皇帝之间并不存在尖锐矛盾,排除C;“真实言行”包括正确的,也包括失误的。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宋太祖不是“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而是不愿史书记录其“误失”,排除D。 7.(2016·课标全国Ⅱ,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 D 解析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也能选拔优秀官吏,A项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察举制更注重考查官员的道德水平,科举制在这方面并不具有优势,故B项错误;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故C项错误;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有利于推动社会读书风气的盛行,因此更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 8.(2016·课标全国Ⅲ,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答案 B 解析 根据“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可知汉朝实现对全国统治的原因是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故选择B项。材料中的“文书”为国家档案文献,而非儒家典籍,故A项错误。根据“文书之力也”可知文书发挥了重要作用,故C项错误。D项“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故排除。 1.(2018·河南中原名校高考预测金卷,25)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 ) A.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B.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 C.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 D.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和“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说明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权力缩小,故B项正确。 2.(2019·呼和浩特模拟)《汉书·晁错传》记载:汉文帝将自己在治理国家的实践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提炼成试题,要各地的孝廉、贤良方正回答。当时“对策者百余人,唯错为高第”。这说明汉朝人才选拔( ) A.施行实践检验的方式 B.已经使用考试的办法 C.出现重才轻德的现象 D.将用人权收归到中央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汉文帝以治理国家的实践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作为测试题,考察当时士子的才华和见识,说明汉代已经使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故B项正确。 3.(2018·聊城模拟)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丛睉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主要表明( ) A.吏治渐趋清廉化 B.部门间关系更融洽 C.官员日趋专业化 D.中央集权显著加强 答案 C 解析 材料“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反映的是中枢机构权力变化而不是吏治清廉的问题,故A项错误;据所学,唐初具体政务由尚书省负责,据材料“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可知部门权力出现重合,故B项错误;据材料“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可知官员的政务要求提高,即官员日趋专业化,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中枢权力的变化而不是中央和地方的权力,故D项错误。 4.(2019·福州模拟)以下是有关古代“通判”一职的史料记载。 史料 出处 (943年,张易)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郡事亦赖以济。 《南唐书·张易传》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南宋通判)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督经总制钱为职业。 《四库全书·后村集》 据此可以断定的是( ) A.通判一职的设置始于南唐 B.南宋通判的职权有名无实 C.通判行使地方最高行政权 D.通判发挥过地方监察作用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南唐书”可知南唐时已有通判,但未知始设于南唐,故A项错误;据材料“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督经总制钱为职业”可知没有监察的实权,但有“督经总制钱”的权力,故B项错误;据所学,地方行政权由州郡长官行使,故C项错误;据材料“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可知通判行使监督权,故D项正确。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北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精品卷,25)西汉丞相田蚡入宫奏事,汉武帝问他:“君除(任命)吏尽未?吾亦欲除吏!”据此可知,汉前期( ) A.皇权得以加强 B.君臣关系恶化 C.相权有所削弱 D.相权冲击皇权 答案 D 解析 从题干可以看到丞相掌握着任命官吏的权力,相权较大,所以皇权得以加强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显示汉武帝时期君臣关系恶化,故B项错误;题干呈现的是相权较大而不是有所削弱,故C项错误;“君除(任命)吏尽未?吾亦欲除吏”说明相权对皇权有一定的冲击,故D项正确。 2.(2019·太原模拟)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东汉光武帝规定察举须“授试以职”,即给候选人一项职务,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顺帝时又规定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授官。察举制的演变说明东汉( ) A.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 B.政府意在扩大统治基础 C.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 D.士族门阀崛起遭到抑制 答案 C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选官制度而非儒家思想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察举选官方式的变化而非察举制的目的,故B项错误;由材料“给候选人一项职务,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授官”可知察举制不仅注重道德还注重才能,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士族门阀,故D项错误。 3.(2018·茂名联考)目前,在山东、四川、陕西、安徽、河南等地出土汉代普通百姓墓葬的画像石或画像砖上均发现有“射雀射猴”画像。如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一块画像石上,树下两人持弓仰射,树上共计有20多只雀与猴。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汉代民间形成了浓厚的尚武风气 B.麻雀与猴类对小农经济破坏最大 C.汉代的仕途开阔权力向下层开放 D.黄河下游逐渐成为政治经济重心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汉代普通百姓墓葬的画像石或画像砖上均发现有‘射雀射猴’画像”,“雀”指代“爵”,“猴”指代“侯”,证明汉代选官向下层开放,表达了民间对封侯授爵朴素的向往情怀,故C项正确;黄河下游成为政治经济中心,与历史事实不符,故D项错误。 4.(2019·洛阳模拟)汉代,朝廷仅允许三公和大将军设置官署并自行任命僚属处理公务。魏晋时期,经朝廷允许,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出现了“虚立军府,动有百数,五等请侯,复坐置官属”的现象。这一现象(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加重了地方的财政负担 C.巩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势力 答案 B 解析 魏晋时期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必然导致官僚众多,加重了地方的财政负担,故B项正确。 5.(2018·河南中原名校联盟质量考评)唐朝科举中有这样一道程序,即在确定录取名单前,主考官通常会邀请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社会名声,共同决定最终录取名单,这个过程简称“通榜”。这一做法( ) A.体现唐代科举制走向完善 B.使科举的公平性遭质疑 C.导致科举制无法选拔精英 D.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 答案 B 解析 材料“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社会名声,共同决定最终录取名单”,而不是完全依据才学,唐代科举制存在局限性,故A项错误;材料科举制录取考虑“社会名声”,使科举的公平性遭质疑,故B项正确;材料中考试成绩仍然是重要的参考依据,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唐代科举制的录取依据,没有体现出对君主专制的影响,故D项错误。 6.(2018·滨州模拟)下表是对唐代尚书省勾检官(从事勘覆稽失的官员)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唐代( ) 记述 出处 各级官府皆“据文案大小,道路远近,皆有程期。如或稽违,日短少差,加罪。” 《唐会要》卷五八 “其官文书稽程者,一日笞十,三日加一等,罪止杖八十。” 《唐律疏议》卷九 “凡文案既成,勾司行朱讫,皆书其上端,记年、月、日,纳诸库。” 《唐六典》卷一 A.政府注重官员行政规范 B.三省六部制走向成熟 C.尚书省隶属于监察部门 D.对政务犯罪惩罚严厉 答案 A 解析 A项表述符合题目中“如或稽违,日短少差,加罪”“罪止杖八十”“记年、月、日,纳诸库”,故A项正确;题目仅仅牵涉的是三省中的尚书省,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尚书省属于执行部门,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政务犯罪,故D项错误。 7.(2018·三明模拟)隋朝初年,按照“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把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后又改为郡、县两级制。上述改革( ) A.导致封建国家财政开支增大 B.增强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 C.削弱世家大族对地方的控制 D.有利于维护大一统的局面 答案 D 解析 裁撤地方行政制度的考虑之一即是削减封建政府的财政开支,故A项错误;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并不会因机构的裁撤和合并而增减,故B 项错误;单单通过地方行政级别的调整并不能削弱世家大族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错误;裁撤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削减地方行政开支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正确。 8.(2018·内江模拟)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分科取士有过中肯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这一评价中肯在( ) A.肯定了选官制度对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 B.看到了两种选官制度在选才方式上的不同 C.肯定了科举制对政治的有利影响 D.肯定了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 答案 C 解析 由“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可见科举制把用人权收归了中央,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 9.政事堂制度始创于唐初,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唐高宗时期,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时期,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这一制度的变化(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C.缓解了皇帝与宰相的对立 D.使六部的权限受到削弱 答案 B 解析 三省六部制强调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体现了三省的协调性不断强化,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故B项正确;政事堂和中书门下的设置,可以一定程度上牵制皇权,故C项错误;材料仅涉及三省变迁,未涉及六部,故D项错误。 10.(2018·广州模拟)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这些做法有利于( ) A.抑制土地兼并 B.进一步完善选官制度 C.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渗透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可知宋代通过大官僚为主导的宗族建设实现对乡村的控制,巩固和加强了国家权力在乡村的统治,故D项正确。 11.(2018·宣城模拟)宋朝台谏官“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苏轼感叹说:“历观秦汉及五代,谏诤而死,盖数百人;而自建隆(北宋太祖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者。”材料体现了北宋( ) A.谏诤官与君主矛盾尖锐 B.统治者有更多自律反省意识 C.理学主张影响施政观念 D.台谏制度充分发挥监察效能 答案 B 解析 材料“自建隆(北宋太祖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者”,表明谏诤官与君主不存在较大的矛盾,故A项错误;同理,反映了统治者更加愿意听取不同意见,自律反省,故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谏议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未尝罪一言者”不能反映谏议制度的效能,故D项错误。 12.(2019·河南高考适应性考试,26)元朝时,“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人口增加推动边疆开发 B.君主专制统治更加强化 C.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D.地方管理制度模式一致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这些地区由“唐所谓羁縻之州”变成了“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说明唐朝由少数民族自我管理,变成了中央直接管理,说明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行省制是元朝在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阅读材料: 材料一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元史·卷91》 材料二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 ——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三 元朝史学家揭傒斯说,“镇以磐石宗,重以分省寄”,《元史·明宗纪》也称行省为“方面之寄” 。合而论之,即在传统的郡县制基础上另加行省之类的高层督政组织于中央与路府州县之间,把行省当做分寄与集权的枢纽,既有所分寄,又立足于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行省的主要职能,并概括行省在设置上的变化。 (2)据材料二,元朝行省划界的原则是什么?并分析其意图。 (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行省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并概括元朝行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地位。 答案 (1)职能:掌管地方军政大权。变化:从临时到逐渐固定;行省长官由宰相兼职到地方专职。 (2)原则:犬牙交错。意图:加强军事控制;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3)关系: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表里);行使权力受中央政府节制。特点: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地位: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最高级演变;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14.(2018·聊城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重文轻武”是宋朝基本国策,即所谓:“重文教,轻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还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 根据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写明观点,观点合理,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答案 (观点一)“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 论述:政治上:宋朝统治者“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使其能很快铲除藩镇割据势力,清除分裂的隐患,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社会环境宽松,文人享有较多自由,参政热情高涨。 经济上:社会稳定,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扩大,农作物品种和产量增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科技上:宋朝开始盛行读书风气,以文为贵、武为轻的思想深入骨髓,推动了天文学、机械学、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船技术的发展。 文化上:宋代的文、史、哲和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名著和名作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 综上所述,“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社会的全面繁荣。 (观点二)“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 论述:军事上:皇帝直接掌握兵权,不懂军事的文官控制军队,武将频繁调动和千方百计压制武人,使武官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国防力量。在对辽、西夏的战争中屡战屡败。 外交上:由于“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再加上统治阶级“强干弱枝”的思想,对外没有积极加强防御,而是一贯采取屈辱忍让、纳币求和的做法。 政治上:为了削弱武将的势力,设置大量文职官员,导致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庞大,在遇到重大军事、政治问题时意见不一,很难制定有效的决策。 社会风气上:重文轻武政策使北宋的价值观发生较大变化,多数人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尚武精神遭到削弱。 综上所述,“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使宋朝最终陷于积弱的局面中。查看更多